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怎么办,俘虏继续羁押在婆嵩省将是巨大的麻烦,必须押往松迪亚远离婆嵩省,并立即将消息呈报陛下。同时我们需要集结军队,重新训练他们,调集战械和兽兵,消灭这股流浪军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婆嵩省的这些杂种,竟然这么长时间隐瞒不报迟误军机,我要宰了他们!”

    “那岸边的战俘怎么处置?我们围攻了八天依然久攻不下。”

    “他们的伤亡也不小,让前卫营继续攻击,能消灭他们一个是一个,总比逃走之后,重整旗鼓给我们制造麻烦的强。另外需要调集水军,我军们的战船现在在什么地方?”

    “水军的辅助兵都已经编入了陆军,战船都租给了官员和地方市政用于转运大军物资,现在可能在松迪亚,也可能在婆嵩城卸货,要到这里,需要绕行其他河道,至少需要多走两千多里,所以即便接到命令,最快也要一个多月后才能抵达。”

    因婆嵩江支流无法北上流往千岳山,金雪狄人没有来自水面的威胁,水军归陆军管辖,陆军时而作为水兵,时而作为水军,主要业务不是作战,是将本土的物资转运到关外,同时也替官员和贵族从事商业活动,因此专业性不强。即便如此,陆军凑合的水军,封锁水道依然是很大的威胁。

    当特米尔焦头烂额之际,约有十二万辅助兵离开战俘营,分从东、北两路出击。正值百里燕自以为得计之际,荣誉团后卫营出人意料的押着二十万战俘启程西去,这让他感到事态突然紧迫起来。

    金雪狄人显然是不想让这批战俘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于是想尽快之押进入行政区,甚至可能押往更远的地方,以脱离是非之地。

    他现在只有四千多人,押送战俘的都是荣誉团老卒,约有四万人,四千多人显然不足以发动突袭,更不可能正面较量。尾随跟追了一天,百里燕依然无计可施。

    当天夜里,合眼无法入眠,月至中天之际,老卒前来叫醒了他:

    “将军,蛮军营地以北似有异动。”

    百里燕第一反应是卢皋、白郃得手,合兵一处之后可能反杀回来,但百里燕给他二人的命令是前往丘比贡山东南隐蔽与之汇合,不可能再原路返回,原路返回还可能撞上前去围剿的辅助兵。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

    “是何异动?”

    “蛮军连夜出动万余人向北搜索,似乎以北发现了其他反抗军。”

    “嘶……反抗军跑这么远做什么?”

    此地距离婆嵩省外围行政区尚有三百多里路,反抗军的主要活动范围,都在婆嵩省外围行政区边界以外一百里范围之内,只有距离行政区较近,才能弄到足够的口粮补给。

    反抗军作为清剿对象,注定不可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那心思和军事技能寻找经营根据地,势必过着惶惶不可终日,食不果腹的日子,物资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劫杀金雪狄人的官军,如果走的太远,他们往返老巢的时间会很长,中途的危险系数会增加。

    而且从三年前开始,金雪狄人在婆嵩省以东开始修建城池,拓展道路,大有迁徙人口设立新省的架势,移防了大量兵马,零星几百人的反抗军,更不可能再此活动。

    琢磨片刻,百里燕徒步走了五里,来到距离敌营十多里处的一座山包,掏出望远镜仔细查看。

    “怪了,他们在北面做什么呢,看架势这是列阵啊!真难道是卢皋、白郃被撵回来了?”

    百里燕首先想到的便是卢皋、白郃二人,他们裹挟好几万山头林立的民夫被赶了回来,半道又撞上辅助兵,狼狈的给赶向南面。

    此时百里燕抬头看了眼月位,差不多已经是子时六刻,守备战俘营的金雪狄人再度向北调动近两万人,营地的北面此时少说聚集了三万人,营地的守军也正在向北营运动,大有大打一仗的架势。百里燕越发相信,多半是卢皋、白郃兵败了,否则没其他解释。

    想到这里,百里燕令道:

    “快,全营集合,准备应战!”

    “诺!”

    百里燕已是做好了最坏打算,金雪狄人重兵集结北翼,东、西、南三面防御势必削弱,必须在背后想方设法策应卢皋、白郃。

    待老卒将人马尽数调来,情况再次发生微妙变化,空气中隐隐传来一阵战号声响,远隔十几里地,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能听得出,号声非常密集,至少也得是二三十人吹响的战号,不禁令人匪夷所思。

    号声是中原的号声,百里燕很清楚,卢皋白郃身边是没有那么多号兵的,号声的节奏也不似是咸军战号。

    下刻,他猛是喊了一声:

    “大家都仔细听听,这个号声,是哪个诸侯军的!”

    百里燕断定,号声既不是咸军战号,也不是联军和御客战号,但可以肯定,所用的号角是中原的号角,金雪狄人的号角绝对吹不出这个频率。

    听辨片刻,众军间有志国仕长说道:

    “这是我们志军的战号”

    百里燕倍感突兀:

    “你确定?”

    “确定,这里的弟兄不少都是志国的人,大家都听听,是不是咱们的军号。”

    “对,错不了,就是这个调调。”

    百里燕心念电转,一改之前判断,断定极可能是志军战败流窜南下至此,或是多股败兵流窜至此。想到此处,他抽出横刀:

    “弟兄们,准备出战。”

    众军刀枪齐出蓄势待战,迅速向战俘营进发。前进途中北方已是杀声四起,少说是好几万人厮杀的喊声。

    “看来流窜南下的这伙败兵还真不少!”

    心中暗道,百里燕加快了脚下步伐。

    (本章完)


………………………………

第518章 劫俘(4)【成绩好惨,麻烦大家帮着宣传一下本书】

    抵近至战俘营地以南两里,北面山林已是烧起大火,杀得异常激烈,战斗力绝不是一般的凶悍,百里燕甚至都怀疑,正与金雪狄人交战的铁定是精锐中的精锐。

    “传令下去,全军出击,悄悄接近不准出声!”

    “诺!”

    守军多数已经调往北营设防,东南西三营兵力较为空虚。百里燕四千人袭步杀奔南营,重兵袭击一点,突袭之下南营守军措手不及,百里燕迅速攻破南营攻入营中。

    “快,吹响我们的战号!”

    “诺!”

    老卒掏出战号,吹响咸军号角,此时公良文率军在北面陷入苦战无法自拔,南面杀声一起,闻讯是咸军战号,公良文心头也是一震:

    “松儿你听,莫不是咸军的战号?”

    “嘶……正是,正是咸军战号,怪哉,此地竟会有咸国人!”

    “难道是,是他!”

    公良文恍然大悟,公良松忙问:

    “父亲,究竟是何人?”

    “百里燕呀!”

    “怎么,难道他也南逃至此了?”

    父子二人诧异之际,战俘营已是大乱,数以万计战俘汹涌如潮,捡起地上的兵器、棍棒,甚至是用雪捏硬的冰块,不计伤亡与牺牲,以鲜血和愤怒,宣泄着满腔怒火。

    荣誉团转瞬陷入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得到百里燕造势,公良文残部士气大振,继续向南突击。

    与此同时,百里燕奋力向北突击,终于是在晨昏之际,率先从东南突破防线冲入阵中,不出所料,确系是志军,此外还有岐军等其他诸侯军残部。

    激战至天明,荣誉团后卫军被东西截为两段,西侧约两万余人迅速西退,而东侧金雪狄人向东退去,留下尸体与伤兵,还有大量掠夺的财富和战利品弃之不顾,仓惶逃离战场。

    百里燕派出老卒联络志军,公良文、公良松、公良修父子叔侄三人衣衫褴褛而来,已是蓬头垢面,看不出什么人形:

    “哈哈,公子燕,果然是你!”

    “公良将军别来无恙。”百里燕略施一礼,久违的礼数顿令心情畅快许多。

    “呵哈哈……”公良文喜极而笑:“真没想到,你我两军竟还能活着相见。”

    “在下也委实没想到,远在万里,竟还能见到诸位。昨晚我本欲劫取俘虏,只因变故险些失败,但万没想到将军率军而至,真是因祸得福。不知将军此来带了多少人马,怎的就流浪到了此地?”

    “唉……一言难尽啊……此番南下本有一万九千余人,途中饿死冻死四千余人,三天前穿越树林之际,被蛮军所发现,有被迫向南转移。真是没有想到,刚刚甩掉追兵,昨晚仓惶间又闯入蛮军范围,被其发现踪迹无法逃脱,迫不得已只好决死一战。”

    据公良文所说,明州失守后,金雪狄人围攻伯郞,御帅曹驰正命他与陶敛前去驰援伯郞,结果赶到伯郞,伯郞已经攻陷,而月城早已失守,陶敛、公良文只得杀出重围前去兹城。

    前往兹城途中遇到飞云城溃兵,这才知道中卫大营飞云城也已经失守,金雪狄人在攻陷飞云城之前,已经提前越过飞云城,包围了兹城东北,掣驰城东南的博韬城,而博韬失守,兹城后路将被切断。

    陶敛决定率兵先去救博韬城,公良文没有反对。博韬在兹城以北,有兹城挡在南面,战略位置要更为安全。

    于是公良文率军前去驰援博韬,击退了围城的金雪狄人。结果金雪狄人又兴大兵前去围攻兹城,陶敛、公良文只得再去就兹城。

    兹城前后打了两次会战,一胜一负,但联军伤亡要惨重的多,志军历经三次转战,伤亡极大,金雪狄人攻势又不减,接连突破了墩平、碧田、王律。

    开战自此,沦陷人口累计达到了一百五十余万,比业绥失守后的局面更加恶劣,几乎是自历史以来灾难性的重创。

    此时曹驰正决意趁金雪狄人主力集中于西侧之际,试图先收复伯郞,进而收复月城,将金雪狄人东西两侧兵力切断。

    但事与愿违,黑巾军击溃了徐军主力,兵临孙国陪都,打到梁国边境,威胁到卫国与西海诸国本土安全,西海诸国援兵和民夫半路回援徐国,未能按时抵达掣驰增援兹城,援兵仅剩志国、晋国这一路,导致曹驰正收复伯郞、月城,注定成为一场赌博。

    曹驰正在不知援兵半数北撤的情况下,依然按既定计划发动了战役,致使收复伯郞、月城后兵力严重不足,后勤保障无法跟上,金雪狄人又从后方切断兹城与掣驰联系,致使兹城、伯郞、月城三地苦战三月近乎粮草断绝,攻取月城的联军被迫突围。

    而此时收复伯郞的晋军先于收复月城的志军等诸侯军撤离,最终导致金雪狄人先于公良文所部抵达伯郞前,攻占了伯郞,切断了其北上退路。

    陶敛、公良文当时尚有兵力十五六万,连带诸侯军残部与伤员二十余万人,行动即为迟缓,金雪狄五十万人分从四面向其近逼,陶敛率军向北突击,但晋军跑得太快,志军根本追不上,两军无法合兵一处。

    志军刚跳出包围,又被金雪狄人骑兵追上,被迫陷入决战,结果大败,陶敛、公良文率部向北突围,乱军之中公良文向北突围失败,只得向西突围,一路被金雪狄人撵着逃到了霄池,霄池此时已被金雪狄人所占,但索性老天帮忙。

    当时正值春末,金雪狄人在附近放马,志军健步强行军日行八十余里,在高原日行八十里,那基本是要命的。在霄池得到金雪狄人战马后,公良文企图再次北逃,半路遭遇金雪狄人骑兵阻击,战败后一直被追到西南诺信山口。

    此时金雪狄人大军尽数北上,诺信山口的营地已被废弃。公良文率部逃入诺信山口,由此开始了一路南逃之路。

    相比百里燕难逃时一路追杀的蛮军有十几万人,公良文率军南下时有志军一万七千余人,岐、陈、燕、赵残部五千余人,战马损失殆尽,一路南下进入诺信山谷却未遭遇尾随。

    原因是诺信山道道路狭窄,兵力无法展开,且公良文残部已经断粮开始杀马取肉,金雪狄人堵在诺信山口北面出口,公良文就只能向南走出山谷,而这段路夏天需要十多天才能走完,届时志军早就饿死在了山之谷中。

    但人算不如天算,金雪狄人是做梦也想不到,让公良文在山谷里撞上了大量春夏聚集繁殖的高原岩羊。

    本原靠人力原本是抓不住攀登在岩石之上的高原岩羊,但志军尚且装备有朝天弩,几波覆盖之下,攀在山头上的岩羊自己就把肉送到了公良文的嘴里,最后杀尽了沿途所有的野生动物和随行马匹,两万三千余人侥幸是走出了诺信山谷。

    之所以是说是侥幸,在即将出谷的前四天遭遇了暴雨,身后两天前走过的路段发生了山洪泥石流,长达几十里的路段遭遇塌方,彻底断绝了北上的通道。此后金雪狄人进入谷中扫荡,误以为公良残部人已经死于泥石流之下

    走出诺信山谷不久,粮草再次告罄,两万三千多人饥肠辘辘战力骤减,无力发动对天泉的攻击,被迫隐蔽行军以收集野青稞和打猎为食消极避战,最终让公良文决定南下的却是严重的高原反应。

    天泉地处南境最西南端,周围海拔极高。北上退路此时已断,公良文残部抱病者日益增多,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快寻找低海拔地区疗养,公良文手头是有南域两千里地图的,于是决定先去温霞池暂避一时。

    温霞池是天泉以南一处温泉,海拔很低,适合疗养,周围草木繁盛常有鹿群出没。前往温霞池途中抱病饿死身亡者多达一千余人,后又从温霞池一路南下到了玫葶。

    玫葶停留不久,金雪狄人北上增援的军团途径玫葶以东两百里,公良文误以为是追杀其的蛮军,仓惶带着人马继续向东南难逃窜,一路上仅靠打猎和采集过活,饿死、病死者达数千人。

    值得一提的却是,公良文一路南下走的同样是西路线,一路也强撑到了黑鳃湖畔掠了一番,不同的却是,遭遇了中原番籍民的反抗。

    黑腮湖前番遭遇百里燕打击之后,为防止中原后民作乱,卡比亚斯出动了一千守军,三千驯化后的番籍民,前往黑腮湖伐木。公良文率军惊觉发现这些披头散发的“中原人”非但不帮他,反倒帮起金雪狄人,而且都不说中原话,于是一怒之下尽皆斩杀殆尽,这下倒是落得个清静省事。

    得了黑鳃湖的粮草,公良文继续南下流浪,一路上倒还算是顺利,没有遭遇百里燕当初的情况。直到数日前卢皋搞掉了北面一处工地,惹毛了金雪狄人,北上征缴发现了公良文行踪,其自抵挡不过,一路狂奔南下,结果又撞上荣誉团。

    公良文详道苦水,此时天色已是见亮,战俘营地的情况要比预计的糟的多,抱病者多达一万多人,昨夜突遭战事又伤亡五千余人,公良文部伤亡四千余,百里燕也伤亡了小两千人,一来一去就是小两万。

    反观荣誉团,被抓的,战死的,受伤的,不到还八千人,其主力军团的战斗力远不是二三流保安团所能相比。

    (本章完)


………………………………

第519章 劫俘(5)

    与公良文商定行军路线,百里燕将丘比贡山谷之事和盘托出,决意向北突围,先打掉尾随公良军身后的六万辅助兵。

    撤离战俘营之际,金雪狄人从南境掠夺了大量财富,绝大多数都是金银丝绸以及奢侈品,真正能够吃用的极少。公良文还想全部带走,被百里燕所阻。

    这眼下连命都没有了,还要金子银子做什么,带在身上根本就是累赘。而百里燕只看中了营地中两万多匹独角马身上的肉,以及营地随行携带的粮草、药材,能解决三十多万人两三个月的温饱

    不过公良文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坏等很,转念一想,决定以金银珠宝为诱饵设伏,将之抛洒在伏击地点,待六万辅助兵尾随而至,哄抢之际突然杀出,结果还真将金雪狄人杀了个大败。

    而与此同时,特米尔得知二十多万战俘被劫消息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婆嵩省这些个渣渣,我发誓,我要宰了他们!纳基卡斯!”

    “阁下有何吩咐!”

    “去,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强攻河边!”

    “被劫走的那些俘虏还追吗!”

    “当然要追,集中所有能集中的骑兵,也包括卡顿森的骑兵,给我追上去咬在后面,等我调集了步军,再围歼他们。”

    “遵命阁下。”

    特米尔几乎被婆嵩省的无能给气疯的同时,百里燕、公良文击溃了追兵一路向西北转移,受伤员和积雪影响,日行不到四十里,行至第四天,身后六十里已经发现金雪狄人荣誉团先头骑兵。

    此时距卢皋、白郃约定的集合地点尚有三十里路,百里燕派出老卒前去联络,结果却是得到卢皋白郃被造反的民夫围死在了山谷里的消息。

    百里燕只好带人骑马杀奔前去解围,终将民夫给杀的四散,还引来了金雪狄人在外湖的守军,一番激战将其击溃,百里燕顺势拉上人马,驱赶裹挟民夫两万五千余人前去围困外湖的六万守军,同时催促公良文火速向其靠拢。

    公良文得百里燕授计,在沿途挖掘陷阱布置绊马索,以迟滞荣誉团先头骑兵的追击。

    埃蒂斯闻讯数万“乌合之众”前来讨战,想都没想,当即出兵讨伐之。百里燕所率也确实都是乌合之众,半数以上都是民夫,兵器严重短缺,现在就指望着击溃外湖守军夺取兵器撤回谷内,但终归是仓促拼凑起来的队伍,杀了两阵便是败下阵来,伤亡近三成。

    其次百里燕有意保存实力,暗中授意咸军老卒与诸侯战俘,冲杀时向后缩,将新裹挟的民夫推在最前充当炮灰。

    不过好景不长,不等埃蒂斯高兴两天,公良文率军赶到,出现在营地以东的树林之中。埃蒂斯站在瞭望塔上错愕看去树林中不计其数的人影,心头猛是沉到了谷底:

    “该死的,他们都是战俘!放跑了这么多的战俘,特米尔难道疯了吗。”

    这时一旁属团长忙是说道:

    “军团长阁下,我军东、南、北三面被他们合围了,战俘如果强攻,后果不堪设想!”

    “我知道,我的眼睛没有瞎,但如果他们强攻,我们还有五六万人和城塞可以抵挡,特米尔的援军很快回到的。”

    “可卡顿森军团长的消息说,已有有七八万战俘从丘比贡以西进入了山谷,现在湖面结了厚厚的冰,如果再从湖上攻过来,我们将很难招架他们二三十万人的围攻,即便重创了他们,我们也会死的很惨!”

    “那你说怎么办!”埃蒂斯反问道。

    “应该趁他们立足未稳之际立即突围,以免被他们歼灭。”

    “你疯了吗!”埃蒂斯嗤之以鼻:“卡比亚斯和特米尔非宰了我不可!传令各营严守城塞,援军一定会到的!”

    比起战败的耻辱,埃蒂斯更担心不战而逃,成为卡比亚斯和特米尔的替罪羊。于是下令继续死守外湖东岸营垒,等待援军里应外合。

    而与此同时,吃了“败仗”的百里燕与公良文会师后摩拳擦掌准备攻城。金雪狄人的骑兵进了树林之后全无用武之地,前番吃了陷阱的大亏,数万人咬在身后未敢轻易发动攻击,似乎是在等待步军赶到。

    “燕公子,这土塞阁下打算如何攻打?”公良文放下望远镜问道。

    “此去向西有一处围堰,经过半年加固,现在有五丈高十一丈宽,蓄水无数,三日之前我已令人翻山进入谷中,命人决堤放水,待大水涌入入湖中,冻成冰面,将地面抬起来,可先从谷内杀出人马,从西面攻入土塞,而后我军出击,四面围攻,可不费吹灰之力破之。”

    “好计是好计,可湖面冰冻三尺,谷中围堰岂不也给冻住。”

    “呵呵,公良将军有所不知。谷中气温远高于谷外,内湖冬季从不结冰,且还能种植蔬菜甚为方便。故而围堰蓄水即便结冰,尽是水面结一层薄冰,断不会冰冻三尺。”

    “那何时可以泄水?”

    “算来已经过去三日多,今晚或是明日就能泄水,半日就能结冰,可渡人马过湖。”

    金雪狄人自南向北,将在两山之间外湖的东侧以土墙围死密不透风,春夏秋三季还没什么问题,上游泄水,水冲入湖中,即便水位上涨,仅是暂时性的上涨,湖水最终会进入地下水系和沼泽,流向附近沼泽与河流。

    但现在湖面被冻住,冰面上出现的水无法通过冰面进入水下,渗入地下水系,就只能平行向地面泄洪,而外湖以东被土墙围了个密不透风,暴涨的水位也就无法向外宣泄,最后形成外部围堰,气温一低,立马冻成冰面,而且水面以下已有一层冰,水面上再结冰,冰的厚度急剧增加,不仅抬高了冰面,还增强了湖面冰层的安全系数,几乎无需担心发生冰裂。

    眼下世外气温少说零下二十多度,野外的小溪全给冻住,厚度三十多公分。流动性极差的湖水,冰面厚度少说半米以上,别说是走人,开辆家用汽车都没问题。

    一旦上游泄洪,水位暴涨结成冰面,再一下雪,从西侧冰面登上土墙根本没有悬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