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万骑兵不可能沿河走树林急行军,因此前往西山和外湖,都需经由东岸东北面的大路,百里燕一时间难以吃准增援意图。
………………………………
第541章 穆尼的直觉
快船顺水而下追了有两个时辰,于后半夜之际划船回到船队:
“大人,敌兵火光渐行渐远,应该是去的外湖。”
“外湖?”
百里燕蹙眉将信将疑,这也可能是金雪狄人的诈计。如果是先往北走,然后白天再绕回原路扑向西山,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他道:
“金雪狄人是否可能先向北行,而后白天折返原路扑向西山?”
“有此种可能。”蒋杰肯定道,接着又说:“不过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秘密抹黑向北行军,待到明日白天再扑向西山。今夜如此兴师动众被我军发现,除非金雪狄人料定我军无法识破其诈计。但几番较量下来,东岸金雪狄人断无此种谋略。故而属下判断,其走的如此仓促,多半不会是设计扑向西山,而是就是直奔外湖而去。”
“嗯,分析的有道理,他们就是奔外湖而去。看他们如此匆忙,定是苏先生在外湖重创了他们,否则河边的骑兵不会如此仓促连夜大举出动。不过我军也不能大意,即刻通知各船,明日北上,各船务必盯紧东岸,有任何异常即刻报来。”
“遵命大人!”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便是微乎其微的可能,都可能遭致灭顶之灾。
翌日巳时,船队沿河北上。随着南方进入雨季,河水的流速明显增快,船队于黄昏前抵达西山河段,行船三十里至天黑,与司空南接上头。将人员下水,百里燕、蒋杰坐着木筏在岸边登陆。
“昨夜今日可有异常。”百里燕问道。
“并未无异常,也未发现有敌兵深入,末将已派出百人队潜入西山联络苏军师。”
“西山外敌营情况如何?”
“三处大营尽数龟缩至西大营,有万余人马驻守,另有两万多人尚在后山外围抢通山洞争夺山头,具体情况尚不明朗。”
“如此说,蛮军西大营只有一万多人,真是天赐良机!”
百里燕原以为西山被封后,金雪狄人应该龟缩后山外围,如此可以集中兵力防守隘口,严防被联军登陆偷袭,同时也能救援西山内被困的兵马。如今将山外三万人马一分为二,无疑是犯了兵家大忌。
敌主将如此布防,多半是仗着联军水军兵分两路,水兵不足以威胁陆地,同时又担心西山外的大营粮草辎重有失。
如若全部龟缩进山,其大营中囤积的粮草辎重就必须有人搬运,而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和人力,他们腾不出手搬运营中的粮草和物资,而又不想从德朗基西河东岸调兵南下,只好出此下策分兵把手。但显然是没料到联军暗渡陈仓在此,以偷袭其后。
司空南详细交代清楚,百里燕随即与蒋杰说道:
“你连夜率船返回德朗基,将三十艘船还给上游,以免德朗基以南之敌生疑强渡西河。而后率领其余船只装运粮草、兵器、草药还有火药,运来西山等待我军接应。”
“属下遵命!”
大局已定,百里燕现在最担心的不是丘比贡之敌,而是德朗基以南的穆尼新兵军团,其虽被阻于西岸,东岸消息短时内无法送达,但主将谋略不可小觑,上游突然少了三十条船,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很难说瞒得过他。
与蒋杰仔细吩咐,其下半夜返回船队,连夜逆流而上返回德朗基。
百里燕令方亮抽调五千余人换上金雪狄人军服,其中两千人配以辅助兵牛皮甲打头阵,其余人等一概撤去发髻,以石膏水糊头,将发染白,连夜赶路十多里,天亮前再度隐蔽入山中。
本想令卢皋率军同行,其自肺部受伤后,恢复的一直不好,体力大不如前,此番要翻山越岭,而非骑马,百里燕担心他吃不消,故而继续留他在德朗基看管军资。
连日阴雨让被困山中的蛮军日渐被动,联军封锁了要隘,占据了周边所有通往外界的山头,金雪狄人必须逐一争夺,而淅淅沥沥的雨水让攻山变得愈加艰难,雨水的到来,虽然让简陋的黑火药武器变得不怎么好使,但地利令联军占据着绝对的主动。
当蒋杰率船队抵达德朗基时,三十艘船继续向南行驶,与在西河上游巡逻的二十艘战船汇合,消息也很快送到军团长穆尼的帐中:
“启禀军团长,前日北上的三十艘战船方才又回来了。”一总长飞快说道。
“回来了!刚才吗?”穆尼心起疑窦。
“是的,就刚才。属下怀疑,一定是特米尔军团的水军又被联军击溃。”
“走,去看看!”
离帐骑马来到河边,江面上战船来往络绎不绝,穆尼令婆嵩省调来床弩,试图打击沿岸两百步内战船,但收效甚微,联军根本就不靠岸。
而德朗基山口以南的西河段河面较宽,最窄处也有两里多,最宽处达到了五里,无法对战船造成实质威胁。于是又调工匠前来打造投石机,但效果和射程都远不如射程达两三里地的奆石机,且发射效率低下,不痛不痒毫无用处。
掏出望远镜,穆尼仔细观察河面每一艘驶过战船,丝毫没有任何水战交战的迹象。
当然,金雪狄人从没有发动过一场像样的水战,穆尼无法得知水战后会残留何种战斗遗迹。但至少最基本的作战气势,和兵员状态是显而易见的。
船体也无丝毫的损毁,根本不像是经过一场大战的迹象,但要是说特米尔的水军不堪一击,完全未给联军留下任何伤害,那就未免妄自菲薄了。
“情况不对!”
“阁下,哪里不对?”下属问道。
“北人战船并未作战,他们的兵士都生龙活虎,毫无任何战斗状态,这三十艘船定然不是去参加作战。”
“那会是亚布克强渡西河,北人调船阻击。”
“不可能。其五十艘战船巡逻于此,我军二十多万兵马尚且无法渡河,更别说下游有七十多条船,亚布克连同新兵二十万人,又如何渡河。我怀疑,下游东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北人极可能是调船运兵北上了!”
“可丘比贡东西两地有我军小二十余万,加上德朗基东岸的十几万,我军在东面至少有三十多万人,区区几十条船,两天能运多少人!”
“这才是关键,他们运走的兵力断然不会多,既然不多,那为什么还要运兵,只能说明这区区几万人足以彻底改变东面的战局,丘比贡一定是发生了大事。这下糟了,我们被他们切断于两岸首尾不能相连,对岸的消息短时内难以传到这边。”
此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窜上心头,穆尼隐隐感到一丝不详,他实在难以理解特米尔在丘比贡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联军运走区区数万人改变整个战局。
脑中思绪乱飞,此时雨也越下越大。思考片刻,穆尼沉声说道:
“不惜一切代价,即刻遣人过河,前往纳基卡斯大营问明情况,向卡顿森发出警讯,速将西河下游亚布克营中,将此前十万新兵调回,从我本部抽调十万新兵,一人配两匹战马,南下绕行增援丘比贡,先去丘比贡西山卡顿森大营,若无事,即刻赶去特米尔大营,越快越好。
此外继续加强德朗基山口攻势,日夜不停。不论死伤多少,趁雨季尽可能杀伤敌军,消耗他们!”
“遵命阁下。”
从德朗基以南取道西河上游前往丘比贡,十万人,一人两马日夜行径最快也要走三天,这还不算架设浮桥,即便此时出发,抵达西山至少得六七天。
时间是公平的,紧张的不仅只有敌人,留给百里燕的时间也不宽裕,他必须抹黑行军白天修整,以避免暴露,仅仅翻越十几里山路,就足够他耗费一个整个晚上。
直到登岸后的第三个夜晚,两万余人走出深山老林,此时距离金雪狄人西山外大营还有二十多里,但天色已亮,大军再次隐入山中蛰伏,待到入夜,已经第四个晚上。
“将军,斥候来报,今日下午西山外大营敌军突然戒备,似乎已经察觉我军。”
司空南将斥候所见详细道出,百里燕犹豫片刻问道:
“是今日下午开始,还是此前就已经加强戒备?”
“是今日下午申时前后,尤其加强了面向西河一侧的警戒。”
“这就怪了,难道真是暴露了?怎会不早不晚的赶在今天?”
“将军,还是否按原计划攻打敌营?”
“西大营兵力可有增加?”
“斥候未见增加,但如若敌已有准备,定是有埋伏。”
“可为何不见南面有增援。如若敌方有备,其在德朗基西河东岸尚有七八万新兵,调来两三万,我军将非常被动,但却未见南方有援兵,此处守军为何突然戒备,如此岂不有悖常理。”
“那会否当夜离开德朗基东岸的敌骑兵,在我军不知情下,又折返此处暗中埋伏于我?”
“那可是五六万人,除非他们半道分兵,一部去了外湖,一部来了西山。即便如此,那么些马匹是藏不住的,除非他们半道分兵徒步而来。
况且说,斥候在此盯了两天,今天突然有异动,而不见增兵,那定是没有增兵,而是从西山外围调出了部分等着伏击我军!”
“那我军是战是退?”
“战!”百里燕当机立断:“其若有备,只能是防我军。今夜若不行动,明日或者后日,敌兵定从德朗基西河东岸向此增兵,我军将再无机会可言。
这样吧,此处东南距离敌西大营是二十里,距离东北后山外围也是二十里,敌若有备,定从山中调兵埋伏于西大营外,其山中兵力定然不多。但由此进山需翻山越岭二十里,行军一夜明日再做一日修整,摸清敌情之后夜间下山,发起攻击。”
二十里山路不是两个小时的羊肠小道,是两万人顶风冒雨,抹黑翻越数座没有路的大山,道路泥泞湿滑,环境极为险恶,难以保障行径的速度和效率。
………………………………
第542章 无妄之火
迅速调整部署,两万人调转东南,抹黑翻过大山,直奔西山而去。至第二天清晨,大军抵达西山外围,向北眺望,肉眼隐隐可见拇指峰。
“司空兄你看,那是拇指峰吧!”
“是,是拇指峰。如此算来,我军一夜才走了不到二十里。”
拇指峰是西山西南四里处的一座标志性地标,因形似攥拳翘起大拇指,联军称之为拇指峰。
此时司空南伸出右臂水平向前,攥拳翘起拇指,轮番跳动左右双眼,测得距离三里。
“此处距拇指峰三里多,还要翻过两坐山才到后山。”
“嗯,现在让弟兄们原地修整,中午本将亲自摔人前去刺探。”
“遵命!”
跳眼测距法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以人眼瞳距为固定标准,拇指为固定端,大致测定中近距目标距离的简易测距法,测距越远,误差越大,但也因人而异。
百里燕早年开课传授此法,但学会的却不多。司空南是诸将中掌握此法为数不多之一,其他诸如白合、卢皋等人,怎么教也算不准。
大军连日翻山越岭即为疲惫,两条腿就像没了一样肿胀的厉害。战事吃紧,百里燕无法给每人准备绑腿,致使连日奔袭,双脚极为吃力。
田鹏一干矿工营装备都是重型装备,两把板斧就得有三四十斤,极为沉重,还得是轮流让人背着才能上路,否则单靠他一人,翻不过三座山,就得趴下。
新附民的情况不太乐观,惨烈的战争和体能的消耗,让他们感觉生活比以前更差。至少作为顺从的奴隶,即便面对羞辱和欺凌,他们依然可以苟延残喘安稳度日,不用如今这般每天吃苦受累,更不用提心吊胆随时会死,让百里燕担心的人心士气问题,开始出现不详的苗头。
“方亮,新附民的情况如何?”
方亮脸色为难说道:
“将军是要说实话吗?”
“嗯,说实话。”
“实不相瞒,新卒营的老底子折损大半,新补的这些新附民士气低落训练不足,不少人都无心恋战,只怕是顶不住。”
“没有活头,大家当然不会卖命。”百里燕坦然说道,并未否认现在的处境:“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没人生来就是该死的。他们都是农民,都拖家带口的,被奴役被压迫,造反也是被逼无奈,一旦见了血,见到了死亡,吃了些苦头,日子大不如前,不少人会胆怯,会害怕,会想着作鸟兽散。
但这里毕竟不是中原啊,中原的贼匪尚且可以逃入山野自食其力,或是投降官府,坐几年牢,打为贱民,尚且可以苟活。金雪狄人各个都是豺狼,哪里能让反民活命。”
“但新附民中私底下都在流传,只要投降,还可以像以前一样,不少人受到蛊惑,都在犹豫不决。”
“哼,不过是金雪狄人唆使中原贼散布的一些蛊惑骗人伎俩罢了。真若重新归附,必被金雪狄人清洗,以除后患。但此种蛊惑人心之言论却不得不防,此事暂且先压着,待战事结束,本将自有决断。”
战争从本质而言是一种掠夺措施,政治掠夺、资源掠夺、财富掠夺,无不是为统治集团利益而服务,发动战争的一方,多数情况下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非正义,无论是发起战争的一方,还是被侵略的一方,谁都有挑起战争的借口,尤其是封建时代,掠夺是战争的主要目的。
而诸如宗教型统治集团,最常用的伎俩莫过于打着“异教徒”的旗帜发动战争,为其统治集团掠夺利益,金雪狄人北犯中原正是打着“神民”的幌子,发动的土地和财富掠夺战争。
中原民作为奴役的顺民,反抗往往是被压迫后无组织的反抗,他们暴动是为摆脱奴役和欺压,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思想动员。
当他们被无组织的聚集起来,往往变成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而当他们被聚集在有组织的中原联军之下,他们的数量严重制约了军队的发展,因为他们丧失了中原文明的认同和归属感,对中原人也好,金雪狄人也罢,充满了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如果说金雪狄人还仅仅只是奴役压榨他们,中原联军的目的显然更为极端,单纯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横竖都是死,对于寄希望于反抗,而摆脱奴役的中原民而言,联军的作法无疑让他们难以接受,甚至还不如被奴役着当顺民,因为至少可以苟且的活着,而不是死于战乱,而怀抱有此种想法者占了多数。
最后,一切又回归战争的本质,归根到底,眼下联军不能给中原民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很显然,死亡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跟他们谈国家,他们目不识丁,更没有文化和族群的认同归属感,跟他们说正义,中原联军打不过金雪狄人是事实,要不然祖辈如何会被抓来为奴。
人是有积极性的,透过表象看本质,只有实实在在的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些没有文化认同感的中原民才会给你卖命。
修整一上午,日上中天之际,百里燕带人下山。只翻过一道山梁,便是从望远镜中发现,数里地外山空地小道上人影来往络绎不绝,人数约为三两千,外围各处山头扎有营地,规模并不大。
向东深入一里地,西山洞口通往外界的主要一处喇叭形山头凌乱扎着些营帐,兵力都调往了西山洞口,随处可见用于转运石块的车马进出大营倾倒碎石,可见西山溶洞塌方后的石方量相当大。如果塌方不多,乱石完全可以就地堆积,拉往山外显然是塌方量太大。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北面传来一声巨响,不时伴随有石块塌方的轰鸣声传来。百里燕循声望去,约三里地外一股浓烟腾起:
“看来金雪狄人是狗急跳墙了。”
爆炸来自西山洞口的主峰,苏方义安排有三百人,带足水粮驻守在悬崖绝壁的山顶之上,负责炸塌山洞,从山下攻上山顶极为困难,非吊绳攀岩才能上至山顶。
百里燕判断西山内被困蛮军断粮数日,无力再战,正不计伤亡的抢通西山通道。
这时负责警戒的御客手指山下,突然喊了一声:
“快看!”
百里燕顺势看去,林中营地一片骚乱。
“真是见鬼了,是石油,这里竟有浅层石油!”
远远可见林中地面黑色物质弥漫,而且此前就应该出现过,金雪狄人忙于用沙土覆盖,试图将地下冒出的黑色粘液掩埋,对这种黑色的粘液极为恐惧,不时还有人被石油喷出的硫化氢气体所熏倒。
百里燕几乎可以肯定,地下冒出的黑色液体应是石油,是西山多次人为炸山破坏了地质稳定,从而使得地下的浅层石油受到地下运动的挤压,而被喷了出来。
这种喷涌现象并非稳定常态,受到地壳压力的影响很大,此前一直未有喷发,可见周围地质较为稳定,地下的压力并不足压裂地表,将石油喷出地下,因此喷溅现象随时都有停止的可能。
想到这里,百里燕计上心头,眼下这阴这雨绵绵淅淅沥沥令人不爽的雨季,要是能有一场油田大火,将是何等的壮观。
稍作观察,百里燕带队迅速撤离,于黄昏回到营地,闻讯西山外发现了石油,司空南又惊又喜:
“将军,这中原的脂水的泉眼此处也能有?”
“非但此处能有,普天之下,地下所藏脂水不计其数,甚至海里的地下也有脂水,日后咸国也会有脂水。”
“如此要是点上一把大火,山中金雪狄人岂不飞灰湮灭!”
“常言道,人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缝,走运时,摔跟头都捡钱,这次是金雪狄人活该倒霉,他们定没有见过此物,不知其中利害,今夜突袭定能成功!
据我观察,后山敌兵仅有万余,山外西大营应有两万,其中定有一万人隐伏暗中,昨夜若是出击,我军即便取胜,定也是惨胜。让弟兄们都准备准备,吃饱喝足后立刻开拔。”
“末将遵命!”
天黑后,大军迅速开拔,只用一个时辰便是抵达山下,翻过山再走两里,便是金雪狄人大营。
攀上山梁,望远镜中可见营中忙乱依旧,地下的石油仍在不断喷涌。
“司空兄你看,沾染脂水的土地少说方圆几百步,一旦烧起来,定是一把冲天大火。”
“那末将即刻调我咸军老卒前去放火。”
“不,等到后半夜,月亮升到中天,届时泉涌将会喷的更高。”
月亮影响的不止是潮汐,地壳的运动同样受到月心引力的作用,月至中天,正是月球对地心引力作用最大时。
而根据百里燕的观察,他所身处的这颗星球环绕的两颗自然月球,夜间的引力要比地球月心引力大得多,甚至在北海地区有些季节,部分河段出海口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足可见两颗自然卫星对这个星球的影响是极大的。
修整之际,百里燕临时赶制数十支火箭,找来联军射手数名,详细交代清楚,令两名咸军老卒,领着数人潜入山下司机纵火。
咸军当年普遍见识过圣焱天王的神火,对军心士气曾有不小打击,为此百里燕在军中广做宣传,咸军老卒对此极为熟稔。
………………………………
第543章 人算不如天算
等待中月色已至中天,百里燕双手叉在胸,来回焦急走在山梁上之际,司空南突然兴奋疾呼:
“着了着了,将军,敌营着了!”
百里燕循迹投去目光,山下已经是火光冲天:
“我滴乖乖呀……”
只见山下营地大火弥漫,石油所过之处陷入一片火海,数以百计的金雪狄人瞬间葬身大火。石油喷涌达到了惊人的十数丈,地面喷出的已经不是黑色的石油,而是喷吐赤色火焰的血盆大口。
负责放火的数人迅速撤回山上,身后还追着数以百计的追兵:
“司空南,令人下去接应!”
“末将遵命!”
话音刚落,一声震耳欲聋的炸响掀起惊人气浪,顿将百里燕掀翻倒地,不等稳住身体,紧随又是接连两声炸响,山下喷涌的石油如同炸开的礼花,原本不大的井眼,被连番数次爆炸掀开地面,汹涌的石油狂泻而出。
百里燕迅速意识到,刚才的连续爆炸,一定是地下石油积聚的硫化氢、甲烷、丙烷和氢化气体遇到明火发生的爆炸炸开了井眼。
而与此同时,公良修、公良松堂兄弟二人梦醒惊魂,循声来到山顶望台,此时甚至无需望远镜,隔着十里地都能清楚看见后山外那冲天的惊人大火。
“堂兄,那是何兵器,竟能将火焰送上天!”
公良松吃惊问道,公良修迷茫的摇着头:
“不知。不过山外驻扎有敌营,如此大火,恐怕是凶多吉少。莫非是公子燕动手了?”
“那就是火药!”
公良松肯定说道,公良修又摇了摇头:
“不像。着火山林少说方圆数里,火药绝无此种纵火威力,而且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