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1】任何形态的战争,争夺的来争夺去的都是空间,无论是争夺要冲、渠地,还是必争之地,本质上是争夺的空间,和而至空间的节点。如关隘,是空间的节点,河道,是陆地空间的绞索。

    骑兵虽然厉害,但骑兵最大的致命伤是对空间要求太高。骑兵作为机动兵种,使用马匹冲杀其实并不是主要的,当然,不可否认骑兵集团冲锋的威力是可怕的。但骑兵真正的优势是其机动力,而机动力的往往又被曲解成战斗力。所谓的机动力,本质还是空间的争夺。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不是因为一堵墙能保平安,而是长城限制了匈奴骑兵的南下机动的空间。

    农耕时期,交通、通信落后。步军要追上四条腿,那是做梦。一百万步军守在万里边境线上,如果没有长城,这一百万人军其实就更虚设的一样,到处都是漏洞。因为步军要看住边界,就只能分散驻屯。

    但骑兵就不一样了,其依靠马匹快速机动转场,专挑你没人的地方穿插,打你后方,这就很没办法,所以只能限制骑兵的机动空间。

    野战也一样,步军要制衡骑兵,除了依靠远程武器与长杆兵器,通过大量携带车辆,布置固定绊马索,拒马阵,以制造战场地形障碍,同时通过调动步军,形成动静合一的战术,也能制衡骑兵。

    一旦骑兵丧失了运动空间,被步军给围死了,马匹无法冲杀,速度拉不起来,骑兵可能比步兵还弱,直接给长杆兵器戳死在马上。

    (本章完)


………………………………

第554章 趁火打劫

    两军相向而行,于酉时四刻天黑之际迎头撞上,百里燕相距十里下令抛锚停船:

    “蒋杰,下令停船!”

    “遵命大人!”

    联军各船都配有旗语手若干,白天以两色信旗为信号,夜间以两支火把为标记,通过不同肢体组合,以方便传递命令。

    比之当下依然依靠简单摇摆旗帜、擂鼓吹号等较为简单抽象的传讯手段,丰富的肢体语言显更为先进,所能表达的内容多大数百上千,极大丰富了命令内容。

    夜色中可见河面灯火密集,大有准备夜战的打算。

    “大人,敌前方为小船,小船身后大船列阵,我军于此停船其若来攻,对我军极为不利。”蒋杰道。

    “水军夜战对双方都不利,尤其是上游船向下游冲击时,水情不明,对上游船更为不利。给前排横列三十艘船发令,横向拉开间距,放下小船,向河中倾倒脂水。”

    “遵命大人!”

    石油都装在木桶内,大小不一,大桶可装五十多斤,小的十多斤,联军每艘战船携载两百捅,以备不时之需。石油倒入水中迅速沿着河水顺流而下,或是浮在水面飘过,或是黏在船壳外侧,黑暗中难以分辨。

    而与此同时,联军停船后穆尼果断下令停船,此时距离联军已不足八里:

    “阁下,北人此时停船,对我军有利,我军应该一鼓作气包围他们,为什么也停船按兵不动?”诺伦嘉催促道。

    “天色太黑,河面上除了能看见火光,其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只坐大船而来,没用小船。也许正是掐算好了时间,等着天黑我军船队火光暴露,他们好用小船,沿着河岸边的浅水水域,用小船装载黑火粉冲撞我们。

    立刻传令水军,派出几艘小船前出放哨,每艘大船左右各调两艘小船警戒,密切注意水面和水下,同时让骑兵在岸边支起篝火,严防他们小船沿着浅水域偷袭,”

    “遵命”

    大约过去半个时辰过去,船舱内传出一片噪杂:

    “诺伦嘉,下舱什么情况。”

    “不清楚,我去看一下。”

    诺伦嘉走下甲板来到下层船舱,嘈杂声来自船尾货舱的厨房:

    “什么情况,吵吵嚷嚷的!”

    “启禀属团长,我们正在准备肉汤,结果……”

    伙夫指着一口大锅,只见铁锅上浮着大片黑色不明物质,诺伦嘉忙问:

    “汤怎么这个颜色!”

    “河里打上来的水就是这样,之前从未发现这种情况,充满了难闻的腥臭味。”

    “那还不赶紧倒掉换水。”

    “换过好多次了,都是这样。”

    伙夫忙从舷窗外新打一桶水,清澈的水面上依然浮着一层黑色粘液,隐隐散发着一股腥臭的味道。诺伦嘉提着水桶来到甲板,道出详情:

    “阁下你看,这桶上浮着一层像是墨水一样的东西。”

    穆尼接过火把俯身探下头去,用手沾了一点,定睛细看,立时猛吃一惊:

    “黑水油,这是黑水油!”

    “黑水油?当初丘比贡西山从地下冒出来的黑水油!”

    “一定是的。这种黑油粘腻不干,点火就着,而且黑烟有毒,非常厉害。可这里怎么会有黑水油呢,难道是北人倒入了河中?”

    穆尼迅速意识到情况不妙,但诺伦嘉不以为然道:

    “油怎么可能在水里烧呢,一定要有干燥的燃烧物才能烧起来。”

    “不,在西山和北人对峙的特米尔、纳基卡斯五月份曾说过,北人用石砲车发射燃烧的黑水油攻击了他们,黑水油落在沼泽上依然可以燃烧。难道这种东西,浮在水面上也能烧起来不成!”

    想到这里,穆尼随手将火把插入桶中,嘭的一声空气膨胀,水面浮着的石油转眼火势凶猛窜至面前,诺伦嘉简直大惊失色:

    “这……可恶的北人,竟然暗算我们!”

    下刻穆尼忙道:

    “快,吹号,让所有船只即刻划向岸边,让水兵登岸。”

    “遵命!”

    话音刚落,船上一阵骚动,有人高喊:

    “快看,是火,上游着火了!”

    穆尼循声看去,脸色骤然铁青:

    “该死,快划船靠岸,快!”

    联军在上游倾倒总计超过十万斤的石油,一把大火之下烧断了整个河面,火势蔚为壮观。

    “这东西真臭啊大人”蒋杰龇牙咧嘴捂着鼻子,尽是厌恶之色。

    “先忍忍吧,过会儿就好了。”

    百里燕同样为惊人的臭气感到心慌恶心,他知道石油品种不同,腥臭气味的来源硫化氢和氢化物成份有所差异,但没想到反应到现实中会如此奇臭无比。

    黑巾军所用石油多数是沥青的臭味,只有极少的腥臭。西山的石油从喷出地面开始,带有浓烈的恶臭,据说苏方义命人采集,还熏倒了不少人。

    火势随着石油一路向下游扩散,速度极快,冲在最前的小船不及撤离最先失火,已经靠岸的同样未能幸免,船壳沾染了石油火,势窜上船壳烧的极为猛烈,金雪狄人争先恐后驶向岸边,混乱中不知多少人落水溺亡。

    穆尼的旗舰仓惶靠岸不幸搁浅,被迫换乘小船登岸,极是狼狈。看去河面熊熊大火,其痛心疾首道:

    “竟然连一回合都没走上,就败给了他们,夫战何以为继!”

    诺伦嘉这时说道:

    “阁下,战船和水兵正在靠岸,我们还没战败。他们只能顺水放火,等上游战船抵达,我们依然可以追杀他们。”

    “不,你错了。我们已经败了,败得不是战场,是士气。你自己看看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就像受惊的落水狗,他们眼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哪里还有一战的勇气,我们已经没有士气可以和他们一较高下。”

    “这……”

    众将沉默,沮丧带来的挫败感跃然脸上。

    此时河面全部打开,封锁河面的战船尽数靠向两岸,有的搁浅,有的失火,有的幸免于难,救火逃命者不计其数,场面混乱不堪。

    百里燕收起望远镜,摇着头,对战果并不满意:

    “敌人的反应太快了,一把大火居然没能在河上烧沉几艘大船,死伤万把人,真是可惜了。”

    这时蒋杰放下望远镜却是一脸喜色:

    “大人,河面已经打通,敌船向两岸疏散水兵都上了岸,我军为何不趁机劫走其船。”

    “谈何容易,别看他们将船靠在岸边,我军一旦靠近,内侧船桨无法发挥作用,极可能撞上其船,搁浅触礁皆有可能。”

    “大人,我军可以用绳钩,捆住其冲角,根本无需靠近,只用我们的船,将敌好船拉走便是。”

    “哦,这主意倒是不错。”

    不同于后期重型风帆战列舰和早期铁甲舰,吃水较深,冲角配置于船首水位以下,用以冲撞敌船侧面水线以下船舱和龙骨,破坏极大。

    早期的木质船多为轻质吃水较浅,主舱室都位于水线以上,水线之下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冲角大都位于水面偏上上,高度正对船体主要船舱。以绳钩栓主冲角,无需登船,即可用另一艘船拉走,可操作性很强,。

    当然,金雪狄人仍有可能切断绳缆,但一艘忙于逃命的战船,显然要比齐装满员全副武装的战船更容易下手。

    一番仔细推敲,百里燕令人划小船,分头将计划传给各船船长。

    待至后半夜,河面大火随水流向下游弥漫,船队迅速起锚,由横列队迅速转换至两侧纵列队,分由伯蒂拉河东西两侧缓速航行。

    期间派出快船小舟,冲在船队前方,由熟识水性的老卒跳入水中,将带有铁钩的缆绳游向敌船,将其钉死捆牢在冲角,另一头拴在大船上,强行将之拖走。

    没有搁浅失火的战船的轻易就被联军拖走,而搁浅的颇费了些力气。见船上尚有残兵,百里燕令道:

    “蒋杰,传令各船,派人登船,将残兵扫清,迅速控制船只!”

    “遵命大人!”

    联军水兵乘坐小船迅速登上缴获战船,清剿为数不多的金雪狄人。

    见此情形,诺伦嘉面抽老筋恶气难消,再三请战,得军团长穆尼允许,试图夺回船只,一番激战双方各有胜负,联军仍旧胜多败少,激战至至天亮,诺伦嘉仅夺回三艘战船,多数仍未夺回。

    “大人,此番缴获战船共计二十七艘,还有五艘三千石的大船。”蒋杰飞快说道,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传令各船,调剂水手前往新船,尽速离开伯蒂拉河前往布格拉特。”

    “遵命!”

    联军船队顺流而下撤离事发水域,穆尼上午等来上游水军增援,惨败下未做追击。

    “诺伦嘉,我军损失了多少战船和士兵。”穆尼沉声问道,面无表情。

    “烧毁小舟渔船两百三十四艘,烧毁、沉没大船十二艘,受伤五艘,被劫走二十七艘。溺毙和阵亡一千九百多人,伤一千多人。总的来说,士兵的损失不是很大。”

    “哼!”穆尼冷哼一声:“我们这么狼狈,损失的不是士兵,是我们的军威。你看到了吧,北人不是你们想的那么不堪一击。同等条件下,他们就像水里的鱼一样,滑得很!”

    “那我们还追吗?”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士兵划船比他们更快,可以去追。如果不能,立即让人去塔伦河,如果没错的话,塔伦河的情况也不会太妙,甚至比我们更惨!”

    “明白了阁下”

    穆尼另一支水军此时在塔伦河阻击了司空南,司空南同样选择了顺流而下。

    不同于百里燕夜间火攻,司空南白天遭遇金雪狄水军,以石油火攻法封住了半个河面,迫使敌船涌向另外半片水道,司空南趁敌水军混乱之际出动火药船,冲入敌阵,炸翻大量敌船,随后紧随大火顺流而下得以脱险。

    (本章完)


………………………………

第555章 讹诈

    三日后,两军于博格拉特湖塔伦河河口会师,随后向西进发,攻击了金雪狄人水寨。抵达时,水寨已经烧毁,金雪狄水军得到千里马传信,提前一日仓惶出逃西去。

    蒋杰看着狼藉的水面,无不抱怨说道:

    “大人,白毛贼逃的还真快,竟然什么也没留下!”

    “这才是敌将的高明之处,明知不敌,迅速撤离保存实力,以待时机。此人一定深通中原韬略,否则不会撤的如此迅速。”

    司空南这时问道:

    “我军此番除了战船,粮草收获甚少,是继续西进还,是退回德朗基?”

    “要说我军此战并非没有败点,金雪狄人堵塞了上游所有水道,在沉船腐烂瓦解之前,短时内,附近就只剩博格拉特一条西进水路。我军如果继续西进,弄的不好他们要扼守此地鱼死网破,不如先退回德朗基,贝伦尔河不是还有金雪狄人一支水军吗,想办法先解决了他们,把船夺过来。传令各船,掉头返回德朗基。”

    “诺!”

    沉船堵塞了塔上游所有东西走向的狭窄水道,穆尼料定百里燕断然不敢从博格拉特西进继续袭扰,以免被从博格拉特切断唯一进通道。

    船队两日后抵达伯德米斯河下游,顺道南上劫掠了一些辎重以补充给养。

    三日后返回西山之际,河面上沉船浮尸无数,问过公良修才知道,三天前盘踞在贝伦尔河的敌船趁上游联军水军离开之际,西山河段西岸蛮军企图架设浮桥。

    不同于以往,此番架设浮桥前所未见,使用了自浮式皮囊和木桶,浮力比单纯使用原木更大,份量更轻。原木制成的木排需二十多人推入河中,使用了皮囊木桶和木板拼接而成的浮筏,只要五个人就能推动。

    这相当于二十个人同时干了四件事,短时内可将上百各新式浮筏推入水中,借助战船加以扶正,效率比之此前提高五六倍,原本需要耗时四五日的浮桥,现在只要一两天。

    若非西山联军及时发现,在东岸阻击,根本等不到上游联军战船返回抵达西山河段,数万敌兵就已经攻过西河。

    百里燕仔细看过缴获的皮囊和木桶,皮囊很是奇特,并非羊皮所制,是弹性保暖极好的绒羚皮。

    用整张绒羚皮做成了皮囊,吹气后用绳扎紧一头,如此就成了一个气球。由于沉在水面一下,箭矢和尖锐物很难产生伤害。八个皮囊为一组,皮囊外侧是一圈木桶,以木板相连,制城浮筏,份量非常轻便,甚至一个力士就能轻易给掀起来。

    “燕公子,此种新式木筏倘,若在上下游同时修建数条乃至十数条,其即便没有水军协助,其也能在一日之内修成。在下以为,此乃敌军疲我之计,有意将我军水军拖在此地,而无法分身。一旦水军西去,其日夜不惜代价赶造浮桥,对德朗基西河段威胁甚大。”

    公良修一针见血说道,百里燕表示认同:

    “嗯,其在塔伦、伯蒂拉吃了败仗,心知不敌我水军,便是想以步军修桥,令我水军难以脱身,此计确实险恶至极。若料不错,此时其水军主力定是在博格拉特湖以东大肆修造水寨,以谋求日后层层阻击我军。”

    联军得益于婆嵩省丰富的水资源,将德朗基、丘比贡的金雪狄人分割成数块,以稀释他们的兵力,迫使他们只能从更远处绕行。眼下新出现的快速舟桥,对联军不是什么好消息。这将把水军牢牢钉死在西河,无法筹措粮草。

    显然金雪狄人已经意识到联军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数,而是粮草,没有足够的粮草,再多的人都将饿死。

    船队卸完货的第二天,补充过水兵后,船队沿西河顺游而下,查看贝伦尔河水情。

    此前因战船不足,联军未敢大举深入,数月间过去,金雪狄人在贝伦尔河最窄处修建了一座水寨,横跨两岸,西岸是原始森林,经过砍伐后移防了四五万步军以及水军近两万人,东岸水寨位于丘比贡西北外山脚下,周围山头被其所占。

    此前一直不明金雪狄人为什么一直盘踞在贝伦尔河下游,因为这里没什么战略价值。打开地图可以看到,贝伦尔河下游支流汇合其他水系,一直插向东北数百里地,金雪狄人是担心联军经由水路北逃中原。但不免有些多余,因为没有粮草。

    此外根据俘虏和新附民交代,金雪狄人数年前考察新城遗址,在贝伦尔河下游一百二十里处森林中发现了露天铁矿,这恐怕才是金雪狄人在此驻留水陆大军的原因。

    此时已是盛元632年七月下旬,千岳山战况激烈,月神王布伦铎遭遇自继位以来最大失利,损兵折将二十五万人,相继失守了王律、碧田还有重镇明州,联军正向伯郞进逼。

    得益于长孙国火炮、肩扛式火器,以及黑火药的巨大威力,为攻城提供了巨大便利,扭转了联军此前一系列不利局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兵力不足和后勤困难。

    而与此同时,咸国新政陆续见效,咸王颇为满意。在赵逊支持下,咸国不遗余力推动新政,百里燕定下的方针得以顺利推行。

    永兴城规模急速扩张,已远超百里燕当年规划,首都及行政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仅靠都郡一地农工商产能,基本维持了前线咸军和国库的基本开销。

    如今又到一年珍珠收获季节,咸王面前摆满数以万计各色珍珠,但姜亥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长史高勋站在一侧,递上长孙国的国书,小心说道:

    “大王,这是长孙国使者转呈的国书,价格他们分文不让,如果我国拒不答应,他们即刻就会征收海径与护商税,我国通往西海的贸易将举步维艰。”

    咸王闻讯大为光火,看都没看,将国书扔在地上,咬牙切齿破口大骂:

    “这群小人、强盗,他们这是在敲诈勒索寡人!”

    “是,大王所言极是。长孙国历来如此,但眼下其黑火粉与震天火威力巨大,眼看晋国、梁国、孙国、卫国竞相购买,我国若是没有,日后剿灭黑巾贼后,将异常被动。臣以为,可暂且买一些,然后出重金令砡工派大师仿制,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砡工派大师寡人已令军械司问过,砡工派尚无法仿造黑火粉,光买震天火,没有黑火粉,今后将受制于人。长年累月,购其黑火粉,与吸寡人的血有什么两样!”

    黑火粉、震天火是长孙国对黑火药、火炮,以及火器的叫法,自天船事件两年后,长孙国研制出黑火药配方,积极仿制出各型火炮、前膛武器,由于巨大的威力和实战效果,逐渐被各国所觊觎。

    这长孙国是天生的人精,常言道资本家为了利益,最终将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这话套在长孙国身上一点不假。

    长孙国获取火器优势后,非但不积极保密,还做起了军火生意对外兜售。第一客户非盟友晋国莫属,梁国为得到火器,还加封了长孙国主一级王号,荣升了平王。开了这个口子后,各国竞相购买,陆续装备了少部分的火器。

    咸国作为长孙国邻国,又是理论上的盟友,咸王手头也阔绰,自然也想买一点军火镇国,于是亲自接见了长孙国使臣,商谈购买价格。

    姜亥事先还让盐枭私下透过渠道打听了价格,但长孙国给出的报价着实让咸王无法接受。

    一门弹丸十一斤的中号火炮,开价就是二十万银,五斤小号火炮十五万,肩扛式小口径一万,一斤黑火粉卖到了五根寸银,几乎是卖给晋国价格的五倍,卖给其他诸侯国的三倍。

    翻倍涨价也就算了,火药这东西不知道配方,就是消耗品,用多少得买多少,就算知道了配方,咸国不产硫磺,依然得从长孙国进口。一斤火药五根寸银,跟明抢没什么两样。

    千岳山前线每仗消耗黑火药都论千斤、万斤计算,一万斤就是五万寸银,一年要是打上几次大仗,仅火药一项的开销就高达百万,就是兜里再有钱,那也是一根银子一根银子的赚来的,而且长孙国只收现货和贵金属,咸国编贬值铜钱分文不要,易货交易一概翻倍。

    几次交涉无果,为逼姜亥就范,长孙国以征收高额海路过境和护航费为由,掐死了咸国通往西海的海上贸易,这就让水军牵制在内河的咸国无路可走。

    高勋试图凭借永兴城强大的制造能力,先从长孙国买几口大炮自己仿制,但他哪里知道大炮哪是这么容易就能仿制出来,更何况大炮好造,火药难配,到时有枪无弹,依然是受制于人。

    强压着怒火,咸王攥了攥拳说道:

    “立刻让人送信告诉赵逊,打下邵平之后,就地整饬,停兵罢战。我咸人的血,不给他长孙国流的。”

    “那黑火粉与震天火的事怎么办?”

    “长孙国仗着此物仅与黑巾贼打个平手,若无此物,长孙军便是一群乌合之众。寡人在东线策应他们,本指望能好话好说,不想竟然如此恶意,简直令人齿冷!

    寡人的将士在东线流血拼命,他们倒好,不知好歹落井下石讹诈寡人。寡人倒要看看,没我咸军助战,看他们在北线怎么猖狂。寡人可听说,这黑黑火粉也不是万能术,遇水就不灵了,眼下正值雨季,有他们好果子吃。”

    与高勋说话之际,密探大总管蒋浩匆匆进入殿内:

    “蒋浩参见大王。”

    “何事。”咸王沉声道,语带不快。

    蒋浩凑近咸王跟前小声递话道:

    “刚才得报,南征军右都督许捍突然返回陔陵,秘密去了百里府。”

    “许捍不是姜闵的家将吗,他还没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