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洪命人将震天火一字摆开,众人匆匆看过,宗伯泰忙道:
“苏将军速遣人将消息火速发往陔陵,同时命人将震天送往陔陵,交予侯爷与大王。”
“诺!”
永兴城外爆炸过后,快船被袭的消息很快传回长孙水军:
“启禀我王,千里目中发现我军先头快船似被咸军袭击,情况尚不明。”一将飞快说道。
“咸军胆敢袭击寡人,岂有此理!”
长孙国主曹衍勃然大怒,这时一旁太子曹琼上前说:
“父王,这可是机会呀,不如乘机籍此为名扫平了永兴城。”
“这合适吗,相国?”
曹衍问道相国刘卞,刘卞精明的脸上两颗滴溜滚圆的眼珠来回一转,谄媚之色跃然脸上:
“我王,晋国只说要永兴城,可没说是完地还是白地,这咸国十多年间仗着永兴城铁多,赚得盆满钵满,严重蚕食我国海利,故而这永兴城姓咸还是姓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留着永兴城就是祸害。
依臣之见,要是能籍此进城一窥端倪为我所用,然后再给他毁了大半,想来咸军无视我王会盟诚意,我军反击攻城,晋王定然无话可说。”
“好,给寡人围起来,若不开门,就给寡人用震天火轰平了永兴城!”
“诺!”
少时,长孙水军摆开队形,其中三艘五千石大船披挂铜甲,上层甲板与中层甲板各有火炮十数门,气势汹汹驶往永兴。
而与此同时,永兴城头悬起一副大旗,旗上书一“御”字,御字下方绘有神机符。不同于御帅大旗,书以“御帅”二字,御客军师以神机纹示人。
大旗在永兴河两岸东西两城城头旗杆上同时升起,即便是隔着两里地,依稀可辨旗面上御字符号。
“报,报我王,永兴城头可见御客旗号,似有御客在城中。”
一将飞快说道,长孙国主颇感意外:
“御客,御客怎会在此!相国,你可知道?”
丞相刘卞这时忙道:
“大王,臣并未收到御客消息,但百里燕乃是御客子弟,其有御客旗帜并不意外,御客素来不涉俗事,断然不会干涉会盟,而且咸人动手在先,理亏的在咸人一方,我军发难名正言顺。”
“好,给寡人继续围上去。”
曹衍话音未落,又有一将来报:
“启禀大王,前方头船传来消息,有御客要求面前大王,这是御客符节,请大王过目。”
太子曹琼接过符节,定睛一看认出符节:
“是御客军师!父王,有御客军师在永兴城中坐镇。”
“拿来寡人看。”
长孙国主接过御客符节,符节木牌刻有御客二字和神机符,符节下方挂有蓝色长穗,以示军师身份。
此符节只在重大情况下出示,用于紧急通关和开路,并不作为身份铭牌,故而不能通过符节知道来人身份。
长孙国主眉头渐起阴云,将符节扔给刘卞,不快说道:
“相国,你看这是怎的回事呀。”
“大王,按说,我等与晋国串联之事不可能被御客知晓,现在御客专程守在永兴城,咸军公然阻挠我军上岸入城,明摆着我等与晋国约定之机密泄露,咸王再有准备。继续下去,后果难料啊。”
“寡人没问相国后果,寡人是问如何破此局。”
“这御客可不好惹,还是暂且罢兵吧。”
这时太子气愤说:
“御客干涉俗事破坏会盟,此乃有悖御客与各诸侯所定盟约,他御客怎的说!”
“臣以为其中肯定是另有我等未知隐情,或是晋人有意欺瞒了大王,故意引我国与御客冲撞,他晋国好从中渔利,否则如何解释当下局面。”
“相国所言不无道理。”长孙国主肯定道,遂即下令:“传令水军停船,且看来人说些什么!”
“大王圣明!”
约莫一刻过去,汤钊打着御客旗帜,乘坐咸军的快船登上长孙国主的五千石大楼船。
曹衍、曹琼、刘卞等人坐在楼船顶楼,顶楼之上支有船篷用于遮阳,宫女举着偌大的蕉扇正使劲扇着。
汤钊等人被解去随身兵器,在铁甲禁军监视之下来到顶楼:
“御客都督汤钊,见过长孙国主。”汤钊略施一礼,递上了随身腰牌。
腰牌转到曹衍手中,其低头略看一眼,心中毫无半点敬畏之意,随即质问:
“汤将军,寡人王驾到此会盟,咸军何故杀我兵士,阻寡人去路。”
“回长孙国主,本将奉命总堂之命,在永兴城护卫砡工派总堂不受外人袭扰,而贵军一而再再而三不从咸军规劝,执意登岸闯入城中,并以震天火相要挟,咸军被迫杀之。”
闻讯砡工派入主永兴城,曹衍等人大吃一惊,相国刘卞忙问:
“汤将军,永兴城乃咸国城池,何时成了砡工派之地!”
“回这位大人,砡工派早于两月前与咸国达成协定,将永兴城划为砡工派门派土地,无砡工派允准,外人不得入内。我御客与咸军奉命在此戍守警戒宵小,故而还请长孙水军莫再向前,否则我御客将奉命拦截。”
“既是砡工派之地,为何不昭告天下,如此岂非是故意暗算我王!”
刘卞质问,汤钊早已打好腹稿说:
“砡工派掌门已与月前返回梁国面呈天子,想必诏告檄文不日将公之于众。”
“你们!”刘卞气结,这等于是被耍了。
长孙国主面如肝色,怒意跃然脸上:
“汤将军,御客莫不是与咸国合谋算计寡人!”
汤钊面无惧色说:
“回长孙国主,本将是奉命行事,至于暗算与否,本将军不甚了解。但还请长孙水军莫要再犯永兴城水道,以免再生误会。另外贵军快船上一百余死伤战卒已被收入城中妥善安置,待禀报了咸王之后,会给长孙国主交代。
在下口信已经带到,不便继续久留,在下告辞了!”
言毕,汤钊转身离去。待其走后,长孙国主盛怒之下掀翻了桌案破口大骂:
“无耻,混帐!竟敢欺负到寡人头上,简直岂有此!”
“父王息怒,此事来的蹊跷,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问题定是出在晋人身上。”
“太子所言有理。”刘卞附和道:“晋人经营咸国近二十载,怎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定是晋人明知其中有诈,故意引诱我王与其相机,坐等我国与咸国、御客冲突,好从中牟利。”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即刻给寡人遣使晋营,永兴城倒底怎的回事!”
“诺,臣即刻派人前去晋营。”
(本章完)
………………………………
第678章 逼宫
辰时七八刻前后,长孙水军抵达永兴的消息用健宝马送往达陔陵王宫,咸王的神经立时紧张起来:
“永兴侯,长孙水军已到,下一步该如何?”
“启禀大王,继续等,待等灭了长孙威风,自有臣出使晋营为大王解忧。”
“不行!晋人狠爱卿入骨,寡人岂能让爱卿以身犯险,断不行。”
“大王,此事非臣亲去不可。一来臣与宋王米政曾有一面之缘,二来臣对晋人熟稔,三来朝中再无其他人选,故而非臣去不可。”
“晋人心狠手辣,寡人担心晋王无信,爱卿遭其毒手。”
“请大王放心,臣有万全准备,料那姒钧不敢伤臣性命。”
二人说话之际,高勋来到后殿:
“大王,文武百官已在大殿等半个时辰,今日否照常早朝?”
“范涛呢?”咸王问道。
“范涛又来了。”
“依寡人看,这晋国君臣就是无赖!”咸王咬牙痛斥道:“告诉百官,寡人心情不爽,今日不朝,各司一切照旧。”
“这……大王心情不爽便不早朝,这个理由恐怕不妥吧,怎么也得有个像样的理由啊。”
“寡人就是不爽,就是说给范涛听,怎么了!”咸王任性道,心中恶气不打一处来。
晋军日前移防北门之后,在城下拉开排场,设了礼台,晋王就在礼台上公然检阅三军,而且北门就在后宫北面不远处,还邀咸王一起观晋军检阅,范涛每日不厌其烦的进宫游说咸王出城观礼,并威胁如若不从,后果自负,而这后果显然是长孙水军炮轰永兴城。
见高勋为难,百里燕略作思考接话说道:
“高大人,就按大王意思办吧。”
“可这……这说不过去呀!”
“高大人就这么说,就说大王心闷郁结偶有微恙,需静养调理。”
“唉……也罢。”
心闷郁结其实就是心情不爽,但心闷郁结婉转表达一些,就可以称之为病,君主以心情不爽不朝,显然说不过去,但是心里有病就说得过去了。
少时待高勋离去,百里燕接着说道:
“大王,出使晋营关乎成败,还请大王允准。”
“就无他人可代爱卿前去?”
“除此事之外,绝无他人可代臣下出使。”
“那好吧,寡人准爱卿出使,爱卿多加小心。”
“臣明白。”
话音刚落,高勋刚走不久,匆匆又跑回后殿:
“大王,大王……”
“高卿何事如此惊慌!”
高勋慌张说:
“范涛,范涛冲进来了!”
“宫卫禁军都是饭桶吗!”
“是太,太子,范涛抓着太子,宫卫未敢拦阻。”
此时咸王循声望去,正看到范涛如抓小鸡一般,拽着姜蛰直奔后殿而来,文武百官紧随在后,如同逼宫,咸王心中的失望无以复加:
“太子呀太子,真是寡人的好太子。高勋”
“臣在。”
“去给寡人将诸臣挡出去!”
“诺!”
吩咐过高勋,咸王又令百里燕:
“永兴侯。”
“大王有何吩咐。”
“拦住范涛,让寡人的太子有个太子的样儿!”
“臣遵命!”
高勋、百里燕一左一右,上前阻拦众人,百里燕迎面直奔范涛,将其挡住面前拦住去路,沉声说:
“范相国如此擅闯我王禁宫,是何道理呀!”
范涛左手抓着太子,理直气壮:
“我王在城外设台诚邀咸王观礼,咸王爽约致使我王颜面扫地,敢问永兴侯,这又是何道理。今日若不给说法,本相要天下人尽知,咸王是言而无信之胆小鼠辈。”
百里燕哪吃这套,遂争锋相对:
“范相,天下岂有在他国土地上观外军的道理,是否说金雪狄人也可在晋国都城北门要晋王观礼!”
“本相现在是是问咸王,与蛮人何干!”
“哼,在本侯看来,范相国言之凿凿所谓道理,不过是谁的兵马多,刀剑锋利之霸道强权,你晋国何曾有过礼义廉耻,本将可不吃你等这一套!”
言罢,百里燕虎目怒瞪,右手突然上前抓住范涛拽住姜蛰的左手,用力一握,范涛嘴角一咧,左手顿时撒开太子,苦色跃然脸上:
“你敢对本相无礼!”
“哼,是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彼此彼此。请吧,范相,我王正要与范相说说城外之事!”
“放开本相!”
范涛试图挣扎反抗,却是被百里燕如捉小鸡一般,被拖到身旁。
下刻,百里燕与太子说道:
“请太子随臣去见大王。”
姜蛰搓揉着手腕,胆怯之色浮于脸上:
“大…大司农,后殿如此之乱,不会有事吧。”
“请太子放心,王宫尽在大王掌控之中。”
姜蛰脸色难看,尚未从刚才的惊慌中回过神来,百里燕不再理会,拖着范涛,大步流星来到咸王跟前,用力将其甩到咸王座塌一侧。
文武百官未能被高勋拦住,冲入殿中涌向内殿,咸王倚在座塌上,冷眼横扫群臣,下刻目光转向范涛:
“范丞相不请自来,又有何指教啊。”
“贵国如此无礼,咸王若不给本相一个说法,本相即刻向我请兵讨个说法。”
一旁百里燕不屑说:
“范丞相,二十余万晋军够吗!”
“你!”
范涛气结,百里燕言下之意,城外二十五六万晋、宋联军还不够他杀。
“哼,本相不予你这蛮厮做口舌之辩。”整了整衣冠,范涛继续说道:“我王在城外恭候咸王大驾两日,咸王难道不应给我王一个说法吗。还是说,等诸侯皆尽抵咸之后,诸侯会盟于陔陵城中更好呢。”
“范相,不要欺人太甚。”咸王怒道。
“咸王此言差矣,我王邀咸王观礼,奉贵邦为宾朋,何来欺人之说。反倒是咸王一而再再而三的怠慢我王诚意,实令人所不齿。本相奉劝咸王一句,我王该给的脸面都给了,咸王应该适可而止,不要后悔莫及。”
“放肆!”百里燕破口大骂:“晋王率甲兵数十万,于我都城外观礼,如此耀武扬威是给谁人脸面。依本将看,晋王除了能欺凌弱小耀武扬威之外,其他一无是处之。”
“公子燕,你别忘了,歧国没有我晋国,早已被卫国吞灭,你不知感恩,反倒恩将仇报,就不怕世人耻笑吗!”
“呵呵…可笑。奸淫歧国妇女,搜刮歧国民脂民膏,如此言之凿凿呼之为恩德,那你范相要我咸国如何感恩戴德啊!”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范涛嗤之以鼻:“歧国之祸皆系卫国,干我晋国何事!而今的是说你咸国,燕公子何必言他。现在要么随本相出城观礼,要么就等我王来请,请咸王速断吧!”
范涛气势咄咄,露出凶恶嘴脸,咸王不为所惧,看到百里燕投来坚定目光,其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底气:
“范相,寡人就等在此处,晋王如若今日不来,可就是晋王爽约。范相请回吧。”
“咸王,你可想清楚了!”
“寡人清楚得很,只怕倒时不要后悔的是晋王,不是寡人。”
“狂妄!”范涛大怒。
话音刚落,廊外焦木华火速来报:
“启禀大王,永兴城遭长孙水军突袭,紧急战报!”
焦木华递上战报,范涛此时心中窃喜:
“哼哼,咸王,看来一切都晚了,此时此刻就是本相,也救不了你咸国啦。”
咸王冷看了眼范涛,接过永兴城战报,内容很简单:长孙强登永兴港企图入城,不服守军劝阻,两军对峙,长孙军自恃有震天火恫吓,咸军被迫还击齐开得胜,毙伤俘长孙军百余人,缴获肩扛震天火三十五门,船一艘,长孙罢兵气泄,不敢再犯……
看到此处,咸王心头大悦,脸上却丝毫没有任何起伏,转手将简报转给百里燕,百里燕一目十行看过后,即刻揣入了怀中说:
“大王,臣即刻备战!”
“寡人准奏!”
此时一旁范涛正值得意,闻讯“备战”二字,顿时吃了一惊。
“咸王,以陔陵兵力以卵击石,未免不自量力了吧!”
咸王未予理睬看向焦木华:
“焦将军,替寡人将范丞相请出宫去,哦不,从北门请出城去!”
“末将遵命!来人,予本将将外臣范丞相,从北门拖出城去!”
“诺!”
左右宫卫上前,范涛暴跳如雷:
“咸王,你可好自掂量,如此无礼怠慢本相,我王定饶不了你咸国……”
“给本将拖走!”
焦木华喝道,宫卫左右上前,将范涛硬生生从侧门拖走,群臣见此一幕,不顾高勋与宫卫阻挠纷纷上前劝谏:
“大王,范涛贵为晋相,不能如此无礼呀。”
“是啊大王,晋国乃上邦大国,如今兵临城下,大王怠慢范相,无异于授人以柄,请大王收回成命。”
“请大王收回成命。”
……
百官异口同声,咸王立身而起,示意焦木华撤走宫卫,走到百官跟前鼓足了中气提高了嗓门:
“寡人刚刚得报,就在今日清晨,长孙水师以会盟之名,与晋国合谋,对我永兴城发起蓄谋已久之突然袭击。诸位呀,诸位爱卿可是寡人的臣子,晋国、长孙国都欺负到寡人的头上,诸位还如此为晋国开脱,实令寡人心寒呐……”
“大王,是误报,一定是误报,长孙水军怎会在会盟之时突袭我国,其中定是有误。”中大夫谭乐道。
这时百里燕接话说道:
“谭大夫,长孙军的尸体如今就在永兴城中,谭大夫若不信,骑马去看便是。且砡工派大师与御客军师苏方义亲眼所见,莫非是所有人都谎报军情不成!”
“呃这……”
谭乐语塞,百里燕继续说道:
“诸位同僚,食君俸禄,替君分忧啊诸位。诸位所授官位勋爵,无不是大王所聘,诸位所领之俸禄米粮,无不是来自百姓汗水。如今大敌当前,诸位不思为大王排忧解难,反与外臣沆瀣一气,诸位扪心自问,你等拿着衣食父母之俸禄米粮,良心何安!”
群臣面面相觑许久无人回应,无不是垂头漠然,心中发虚。
这些人中,不知道多少人收受了晋人的贿赂,拿了东部郡县权贵豪强势力的好处,可悲是临到亡国,还在为一己之贪欲,置国家大义而不顾,若非亲眼所见,百里燕都不相信朝堂之上,会有如此众多的利益集团。
(本章完)
………………………………
第679章 色厉内荏
大殿鸦雀无声,咸王看着群臣心情复杂而焦虑,目光搜索来搜索去,没见太子身影,他蹙眉看向焦木华,正要去问,却是发现太子躲在焦木华身后目中尽是惊恐。
“唉……”他一息长叹,满是萧索和失望,片刻后说道:“大司农前去备战,太子与诸臣留下。”
“臣领命!”
百里燕退出后殿,来到前殿,鼎炀侯、李旭、税承使、税金使、司典、大司农、治粟内史、长史、外执使属官四十多人依然等在前殿,都是没有参与范涛逼宫的官员。
见百里燕走出,鼎炀侯想问什么,多半是脸上过不去,刚走半步又缩了回去。倒是御史大夫李旭此人是十三点,对冤家仇家都没什么忌讳,迎面过来问话:
“大司农,方才听说范相被拖了北门,大王情况如何啊?”
百里燕对李旭其实一直很感冒,并不想多搭理,但转眼一想,李旭是朝中的异类大嘴,虽然此人恶毒,但大是大非面前还算有底线。于是停住脚步说道:
“长孙军今早强登陆永兴港,企图进城,不听我军劝告,欲强行入城,并以震天火威胁我军,被我军和御客联手击退。晋人籍此为要挟,迫我王出城观礼,实则是为图谋我永兴之富庶,毁我根基。大王已经下令,全城备战!”
“无耻…无耻之徒呀!”
李旭破口大骂无耻,百里燕不再理会他,立即出殿。蒋杰在殿外廊间等了许久,见百里燕而来,其紧随其后:
“侯爷,方才听说范涛被拖出了北门,可是狼狈了。这是要开战了吧?”
“说的容易,开战就真那么好玩儿?”
“可都把范涛逐出了城,这不开战还能言和啊?”
“晋军是纸老虎,无利可图之事断然是不会做的。况且我城中守军十万,城高池深,备有手榴弹五千,其二十余万人马真要攻城,第一天就让他死伤数万,其焉能贸然发兵攻我。”
“侯爷,纸老虎是什么呀?”蒋杰不惑问道。
“纸老虎嘛……”百里燕停下脚步,想了许久也不知如何形容:“纸老虎就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的东西。但不同于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纸老虎手里是有些手段的,只不过为了更多的利益,在敌方拼死一搏之下,如若得不偿失,便会即刻收手。”
“哦……如此说,晋国此番不敢真动手?”
“不错,晋王并未做好与咸国拼死一战的准备,而且如今的咸国已非十八年前的江东之战,如今的咸军皆配钢刃,铁甲精锐十余万,反观晋军三十万北军,铁甲也不过五六万,真要死拼,晋军捞不到半点好处,而且一战不胜,其国威沦丧,日后必被志国所趁。
去,你亲自去一趟百货堂告诉大夫人、三夫人还有四夫人,即刻以永兴侯府名义,出动侯府卫队上街发放公报,人手不够,就向轩亭侯府和钱坊去借,先发两万份。”
“那城府司马府与都城郡府怎办,要否知会一下?”
“拿我的手令前去知会陆敬,就说是大王的意思。”
“诺!”
公报早于两日前印刷完毕,共计印了五万份。长孙水军进入内河直奔永兴河,一路马不停蹄就不曾心怀好意,几乎可以肯定是冲着永兴城而来。
也不知什么原因,长孙国自古有欺软怕硬的毛病,而且夜郎自大。
当然,长孙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最多,说不上是夜郎。然长孙国多少年来号称戴甲两百万,养兵百万,然实际上总被其他诸侯以二三十万人胖揍吊打百万众,而且这病至今好像也没见治好。
早晨的一顿手榴弹,就是给长孙国主的下马威,一记彻耳的掌掴,百里燕相信以雷霆之威,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