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说!”姒昌怒斥:“咸军中军已被我军击溃,何来咸军埋伏。”
“世子殿下,咸军在南营设下埋伏,中军乃是假的,我军已经中计!”
“假的,不可能!定是咸军溃军在南营组织起抵抗,杀了你们不防。遭遇如此挫折便畏缩不前,还在此处妖言惑众。来人!”
“世子有何吩咐。”左右亲兵上前!
“将此人拿下,待本世子擒杀了咸军主将,定要将此人问罪!”
“诺!”
亲兵异口同声正要上前,此时又来人大喊不平:
“世子殿下,先锋三千人已经折损殆尽,殿下不能去呀!”
“妖言惑众,给我闪开!”姒昌催马上前,一脚将都统踹翻在地,而后振臂一呼:“众军听令,咸军统帅定在前方,给我杀!”
“诺!”
众军响应,数千人随即杀奔南营。
而与此同时,赵逊迂回东、西两的各四千人马已经赶到,由于姒昌率领主力,其他余部正在放火收缩,向姒昌靠拢,准备冲垮向着南营“逃窜”咸军。
不料此时咸军各一部已经迂回至东西两侧,同时发起攻击,已经陆续撤出晋军,人少不备,被咸军杀了措手不及。加之此前东西两营之内挖下地坑,躲藏有兵士绊马索。
咸军援兵一到,绊马索频频发威,晋军散骑不及反应,便是已经倒在冲杀路上。这一倒,便是成片成片到下,随后旋即成了咸军众矢之的。几根钩镰戟戳来,瞬间被扎的血肉模糊。
少时片刻,咸军夺回东、西两营联袂向中军冲杀,将晋军赶至中军、南营附近,并层层设下大量拒马、竹条枪、木桩刺,并以钩镰戟为机动力量严防死守,不令晋军骑兵逃出东、西两营。
与此同时,姒昌率领骑兵数千冲杀在南营路上,与此前前锋骑兵遭遇如出一辙,晋军没有倒在冲杀的路上,无一例外死在了拒马枪和绊马索,以及密如飞蝗的箭矢下。
待到最后冲过拒马枪,杀到赵逊跟前,数千钩镰戟组成的排阵躲在大车之后,透过间隙勾砍着马腿和兵士,同时身后弓弩齐发,逼的晋军只得向两侧扩散。
晋军溃散至南营两侧,再遇大车与拒马枪阵阻挡,死伤甚重。期间咸军游走其中,再次伏杀晋军骑兵,最后是逼得晋军狼狈后撤,与姒昌汇合于南营入口处。
………………………………
第69章 骇穗之战(8)
此时晋将魏涵刚从西营铩羽而归,所部人马损失殆尽,见到姒昌之际,主力已经大败。此时方才知道是中了咸军的毒计,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
“世子殿下,东西两营已被咸军阻断,南营方向战事如何。”魏涵急问道。
“咸军恶贼,在南营设伏,致使我军损失惨重,事到如今杀出南营已经无望。魏涵将军,速速予我从东西两营杀出条血路,掩护我军退出。”
“不可,东、西两营已被咸军拒马阻当去路,更有大量咸军设防。为今之计尚有北营咸军薄弱,我军亦可从北营撤退,如此方可保世子殿下全身而退!”
听到这里,姒昌一声怒叹:“唉……”
姒昌未曾想到,自己大举而来,最后竟会是铩羽而归,也许更想不到,他的对手就是那个曾经人畜无害,更是看起来老实巴交慈悲心肠的名医百里燕。
此时众人已经被咸军杀得七荤八素不着四六,在魏涵率领之下一路折回北营。
而与此同时咸军鼓号齐鸣,埋伏在中军、北营地下的绊马坑再次大显神威。前番晋军由北营而入攻中军,这两处绊马坑皆未有所作为,目的就是为了让晋军在撤退途中一路放倒,再次大量的杀伤晋军。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不抽调一支人马迂回堵住北营,如此姒昌这么大的筹码,岂不成了咸军囊中之物。
先不说赵逊不知道晋军来将何人,也不知道晋军率军倒底多少。就咸军现在两万五千人,其中三成还是弓弩手,如此分摊到四个大营堵住所有缺口,兵力势必稀释均摊,这就很容易给晋军残余所部集中力量突围。
这是其一,其二便是从南营再派一支人马迂回至北营,时间上来不及,步兵根本没有喘息时间,刚刚立足脚跟,晋军就可能杀过来。
最后,兵法云:围必缺之。
其意便是情急的敌军在必死之下,定然要做困兽之斗鱼死网破,如此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与其这样,不如令其看到一条活路,然后在活路上层层的阻拦,层层的消耗,最后即便逃了些敌军,也已不成气候。
如此一来,姒昌、魏涵二人一路北逃一路栽倒,幸好是有人在前开路,倒霉的都栽在了前面,这才掩护了姒昌、魏涵二人仓惶出逃,姒昌最后还被流矢给咬了一口,一箭给射在了左肩上,要是再偏一些,能把命给要了。
劫营一战从亥时四刻开始,双方一直是杀到了寅时两刻,眼见着天快放亮,赵逊丝毫不敢携带,他调动大军收拢了残兵,摆开阵势围在南营,防止晋军再来偷袭,如此一直坚持到天亮。
当天下午,百里燕(既魏贤)在尹秧城内焦急等待着前方消息。
按理说,骑马也该到了,但到现在也不见消息,难不成自己定计失败了?还是说晋军大规模出动了骑兵,歼灭了赵逊?
正此时,一骑快马身后追着更多快马,一路飞奔而来,百里燕定睛一看,立时喜出望外脱口而出:
“姚盛将军,姚盛将军!”
“校军郎,我军大获全胜,大获全胜呀!”姚盛难掩激动,边跑边喊,喊声响彻天际,几乎城楼上每个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胜利的喜悦自上而下的传遍全城。
百里燕匆匆下到城下,打开东门迎姚盛入城:
“姚盛将军,战况如何!”
“不出校军郎所料,晋军于昨晚果然率军偷袭我疲惫之军,赵将军调度得当,一举歼灭晋军骑兵六千六百余人,俘获晋军两千余,另有战马四千余匹。只有一千余人小股晋军逃脱。我军伤亡甚微,不到三千人。”
“太好了,如此一来,晋军合围鼎炀侯骑兵便只有了四万多人。”
“此外,审问晋军俘兵得知,昨夜劫营的乃是晋王三世子姒昌,赵将军获悉此事,当时便是后悔不迭。倘若抓住此子,晋军便得罢兵而还。”
闻讯昨晚偷袭的是姒昌,百里燕吃惊:
“是他!早知如此,该下令死守。这番被他逃去,真是错失良机!”
百里燕非常清楚,抓住姒昌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一旦姒昌被活捉,就很可能逼迫晋王就范,停战罢兵。如今被姒昌给跑了,就等于错失了跟晋军坐下来谈判的巨大筹码。甭说赵逊后悔,百里燕也是后悔不迭。
但谁能想到,昨晚晋军竟然出动一万骑兵,这要是野战背后捅一刀,甭说两万五千人挡不住,翻一倍也不一定挡得住。
百里燕思索之际,钟衡已经赶到,闻讯咸军大胜,钟衡激动万分。此时百里燕回过神来,与钟衡道:
“钟衡将军,速令辎重营准备车马,随我前往赵将军处,拖回马肉,而后腌渍风干,以待日后大军充饥。”
“嗯,本将这便去办。”
话音落下,百里燕骑上姚盛送来的战马,赶赴赵逊的扎营地。
由于昨晚晋军损失太多,光战马就死了三七多匹,这么多马好歹都是肉啊,出肉率比猪还多,在当下粮草紧缺的当口,别说是吃饭,吃肉都是奢侈的。
现在一下多了三千多匹的马肉,咸军都不知道多少年没过过这样的富裕日子,吃都得吃一阵。
骑上俘获的晋军快马,百里燕随同姚盛一骑绝尘直奔赵逊大营。
赵逊按说应该当天下午天黑之前就能赶到肥城,但昨晚连夜鏖战,兵士疲惫不堪。扎营后原地修整,而后杀马煮肉犒劳三军。先恢复全军的士气和体力,等今天晚上再迂回前往肥城。
百里燕赶到赵逊大营之际,已经是过了凌晨,赵逊正在准备拔营:
“赵将军,我军情况如何。”
“士气正旺,刻下便绕道肥城以西,待晋军主动出城。”
“那诈谎咸军的我军斥候可是派出。”百里燕急问。
“早已派出,想来现在已经到了肥城外大营。前番围城大军还曾来人催促合兵,眼下正被本将军扣着,待到围城大军南下增援尹秧城,本将军再把人放了不迟。”
“如此甚好!”
此前合围肥城咸军派人来催促赵逊合兵,结果被赵逊给扣下了。要是不扣下,围城咸军显然不可能听从赵逊建议撤兵,如此一来诈谎赵逊兵败,尹秧城被夺,也就难以实现。
赵逊留下伤兵两千五六百人,等待尹秧城辎重营前来运送马肉,其余人等立即拔营转向西北,前往肥城一西三十里地界扎营,等着围困肥城的咸军在得到赵逊兵败,尹秧城失守消息后,主动南下撤离肥城。如此便能引诱肥城守军出城,击溃残余围城咸军。
第二天,天色蒙蒙放亮,围困肥城的咸军大营飞来一骑,此骑正是赵逊派出之诈谎信使。
围困肥城的咸军大都督陆敬,在闻讯赵逊被所部被晋军两万骑兵杀得大败,着实吃了一惊,其不曾料到晋军会舍近求远先打赵逊。
正值陆敬召集众将商议赵逊兵败的当天下午,再来一骑快报,说是尹秧城被晋军以赵逊名义诈开城门,眼下已经失守。
听到这里,陆敬再也坐不住,火速下令围城大军抽调骑兵两万,步军一万,回援尹秧城,夺回粮草。
此时肥城外咸军调动异常,消息很快报到太守府中焦急等待着的王硕:
“报王将军,咸军中军异动,势有调兵撤离之象。”
“哦,可知多少人!”
“约有三万余人,且骑兵甚多。”
听到这里,王硕旋即赶赴城头,眺望西南,只见咸军黑压压大片人马火速撤离,城外咸军大营已经空有其表。看到这里,王硕喜上心头:
“好啊,韩老将军果然妙计!”话音落下,王硕旋即令道:“传本将令,各军各营天黑之前吃饱喝足,天色一黑,城中集合!”
“诺!”
身后大都督得令,旋即传令各营待战。
而与此同时,赵逊所部已经抵达肥城以西十二里一无名地界,全军已经吃饱喝足蓄势待发,准备乘着晋军上半夜出城之际,埋伏于肥城四周,只要晋军敢杀出来,咸军就一路杀过去。
此时大军整装待发,百里燕正与赵逊说话:
“赵将军,今夜攻占肥城之后,当速速调回南下尹秧城咸军,而后令骑兵直取杜阳以东三百里外‘合池’,攻占了合池,晋军后路将被切断,鼎炀侯之围将得以解除。”
“合池?合池乃一马平川之地,为何要占合池?”
“只因合池有合池湖,合池湖在合池之北,故而晋军若想全身而要,或是夺取合池之地,或是绕道合池湖以北。
倘若绕道合池湖以北,至少得走六七日,而晋军失了肥城,杜阳之内粮草怕是难以维持两月,晋军定当要思退兵之路,尤其是合池被我军所占,其必然要夺回合池。
若是分兵,怕是难以抵挡鼎炀侯反扑。故而晋军必定令骑兵一部断后,而后大军放弃杜阳,前去争夺合池。如此,我军所派两万骑兵,可速速退回,让出合池,如此晋军便丧失围攻鼎炀侯战机。
我军届时在合并一处,晋军难及我相背,半年之内再难与我军决战。”
“可如此一来,晋军若是自行退走,岂非白白错过战机。数月后晋军卷土重来,到那时晋军定多于我军,这你可曾想过。”
“实不相瞒,在下以为,倘若韩合不能与我军一战定输赢,数月后再卷土重来,晋国朝局怕是已生变故。且晋军水军主力与咸军水军尚未在望亲江上决出胜负,咸军多半精锐多在战舰之上。
那时若是能先击溃晋军水军,我军则可进退自如,晋军陆路而来,没了水军压阵,我军可再抽调水军精锐编入步卒,届时我军实力可与晋军一决高下。
再退一步,即便那晋军杀来,我军可徙民过江,让出江东空地。江东若是十室九空,无人丁可用,晋军便不得不从晋国抽调人丁运输辎重补给,亦或者徙民于江东之地。
无论何种结果,晋国都将劳民伤财,徒增江东与晋国北地民怨。届时我军乘机杀过大江,便可全取江东之民,如此亦可减少我军损失。”
“嗯,言之有理。只是此计谋划未免过于深远,眼下当务之急乃接应鼎炀侯脱身。就本将军本意而言,也实不愿与晋军锋芒决战。只是这合池距离肥城甚远,即便长途奔袭,少说也得五日,稍有闪失,怕是全军覆没!”
“因此骑兵此行不得劫掠韩合粮草辎重,需得隐秘行军。届时韩合得知合池被占,肥城丢失,其必得退兵。”
………………………………
第70章 骇穗之战(9)
合池因合池湖而得名,距离杜阳以东三百里,是晋军粮道,虽有重兵驻防,但数量仍然不多,尤其是面对两万骑兵。一旦合池被切断,晋军只能选择绕道合池湖以北。
而合池湖跨度极大,南北跨度少说五六百里地,要绕过合池湖,少说也得七八天不止。韩合在姒昌失利,肥城又失守情况下,已经损兵折将两万多,在要是丢了合池,晋军就只能困死在杜阳。
此时赵逊再率领人马出肥城,与被围的鼎炀侯遥相呼应,一旦正面对决,晋军必败无疑。而且败了就得向东逃,而东归之路被咸军骑兵封锁,晋军还得面对前后夹击的攻势,最后不免要落下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韩合是老将,他当然想得到事态发展演变的结果,所以肥城丢了,在听说合池也丢了,韩合必然要解除对鼎炀侯围困,全力东去。否则鼎炀侯一时半会儿打不下,赵逊再来援兵,韩合届时便是骑虎难下,自受其累。
与赵逊说定此计,天色渐黑,咸军隐蔽向东运动,并分兵迂回至肥城四周。而与此同时,王硕校场点兵一万二,留守数千人守城,准备杀出城外,一举击溃围城的咸军步军。
要说王硕他突然这么杀出来,负责继续围城的一万咸军肯定挡不住,一来尹秧城理论上丢了,咸军士气大挫,二来晋军夜色突袭,咸军肯定料不到,两者叠加在一起,王硕料定咸军必败无疑。
可他却不知道,他那个好女婿此时已经磨刀霍霍,以多他三倍的兵力,在城外布下了天罗地网,更有四千多缴获的晋军战马枕戈待旦,只要晋军大举出城,这四千多新武装的骑兵,一口气冲进城内,到时候晋军就是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这天黑后不久,围城的一万咸军埋锅造饭,全然不知道晋军已经如狼似虎跃跃欲试,只见咸军大营炊烟四起,一万人愣是烧了十三万人的灶,烧的是炊烟滚滚乌烟瘴气,除了气势磅礴吓人之外,已经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少时片刻,咸军用饭之际,肥城四门突然打开,晋军分从四门杀出,一时间鼓号齐鸣杀声震耳。
咸军正在吃饭,由于粮草不足,最近顿顿喝稀粥,喝的人都快拉稀,这刚拿到稀粥还不等喝上两口,晋军突然杀出,惊的咸军是心惊胆战人抽筋。
好些个人已经饿了一天气力全无,哪里还有心思作战,一看晋军来势凶猛,咸军纷纷开始往后撤。
也许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样,一万多咸军紧紧的扎在肥城下,这晋军从四个门内一杀出来,咸军六神无主开始逃散,逃的是稀稀拉拉毫无招架之力。
此时晋军眼见咸军不战自溃,也是杀红了眼,在后紧追不舍。主将王硕也是想着将咸军各部冲散之后,再把兵给收回来。只是没想到,这耳边嗡的一声擂起战鼓,隐隐还有咸军战号吹响。
只听昏暗中喊杀声铺天盖地,少顷之间肥城四面人潮汹涌用,大股不明武装势力突然杀出,愣是令王硕大吃了一惊:
“不好,莫不是咸军识破了韩合计谋,日间撤军乃是有诈!”
情势急转直下,王硕方寸大乱。他怀疑白天咸军撤兵,是故意而为之,自己肯定是中了咸军奸计。
事实上呢,白天撤兵是真的,咸军有诈也是真的,只不过偷梁换柱做下了障眼法,令王硕难以识破罢了。
若非赵逊诈谎围城咸军,咸军难能真以为尹秧城失守,撤的那么利索逼真,不逼真王硕也不能上当。
此时咸军四面杀出,晋军同样也已离城将近一里地,咸军的突然反扑,着实让晋军措手不及。少时片刻便是被排山倒海的咸军杀了个头破血流,随后开始撤往肥城。此时咸军一股骑兵四千多人突然杀往城南,尾随抢在晋军之前,抵达城门下。
几乎不等晋军关闭城门,咸军骑兵一跃而入,杀死了守军,夺占了城门,而后分出骑兵一股,反杀了试图籍此城门入城晋军,引咸军大举入城。
此时王硕正于西门城楼上指挥战场,闻讯南门已被咸军夺取,王硕险些栽倒,幸好亲兵扶住一把,否则真能滚下马道:
“将军,王将军!”
亲兵扶助王硕,王硕心慌意乱:
“快,撤,撤出肥城!”
“诺!”
亲兵得令,随即保着王硕向东门逃窜。
其实王硕也不想撤,可当下这情况是不撤就能全军覆没,也无死守可能。城门已经洞开,大量散兵被放出城,想收也收不回来,根本就没有坚守可能。
于是王硕骑上快马,裹挟着败兵和本部兵马数千人,从东门杀出条血路,一路冲杀出肥城,狂奔十多里,愣是甩开了咸军追兵。
此时肥城已然被咸军攻占,除北门因消息断绝仍有残余晋军困兽犹斗之外,咸军悉数掌控肥城。
百里燕稍晚之际随赵逊入城,入城后哪儿也没去,直奔晋军撂下的辎重营,此时姚盛已经带人攻占辎重营,初步清算,少说能供应十六万咸军六七月之用,要是省着些吃,撑上九个月都没问题。
“呵哈哈……”赵逊闻讯大喜过望,少时看向百里燕(既魏贤)说:“魏贤,此计果然妙啊,令我军空得十六万大军半年之多粮草,待战后,本将军定要保举于你,还在本将军帐下效力。”
“多谢将军美意。当务之急应当尽速收拢人马整军待战,同时召回南下尹秧的咸军,而后攻占合池。”
“此事进城之前,本将已经传令去追,想必明日上午,咸军必能赶回。不过本将军还有一事不明,此前依然将信将疑,直到晋军出城方才相信。”
“将军可是问晋军为何定然出城劫营,难道就不怕城外撤走咸军躲在暗处反戈一击,可是如此。”
“正是,万一晋军龟缩不出,我军为之奈何。”
“此事其实并无悬念。韩合调走肥城之军阻击鼎炀侯,想必已经是料算到我军围城之军定不会太多,且鼎炀侯是分兵去打杜阳。如此一来,守城晋军定有小一万五六千人马。
而我军由于粮草不济,兵士多是强征壮丁,本就已经怨声载道,再加之训练不足,士气低落,减量供饭,兵士多有食不果腹,即便晋军以少敌多,定是吃饱喝足以逸待劳,而后待咸军开伙之际杀出,咸军必乱。”
“原是如此,但倘若晋军坚守不出,又当如何。”
赵逊问到这里,百里燕只好两手一摊,坦然作答:
“百无一技。此战本是变数,若是不能引晋军出城,怕也只能是全军放弃围城,合兵去救鼎炀侯与晋军决战。即便如此,我军实力远在韩合大军之上,韩合必败无疑。而后我军再攻肥城,肥城必克。
只是如此而为,我军将定然徒增伤亡。”
倘若真如赵逊说的这般,晋军没有出城,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合兵去救鼎炀侯,如此一来咸军总兵力就超过十四万,而韩合只有十万,双方硬钢之下,韩合很难说不会战败。
等击退了韩合,再攻打肥城,肥城不是尹秧城,除了登城之外,各种手段都可以用,攻破肥城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此一来势必要增加咸军的伤亡。
最好的结果就是轻取肥城,逼退晋军,而后陆续收复江东部分城池,双方择机再战,咸国也能借机修生养息,这是最好结果。
彻底肃清城内晋军残部,肥城彻底收复,百里燕找了地方休息。昨晚至今一昼夜没合眼,好不容易有个呆的地方,终于能睡个囫囵觉。
就在肥城失手后的第二天下午,姒昌率领残部一千余人逃回韩合大营,闻讯一万骑兵在晚上被咸军歼灭了八千多,韩合猛是大吃一惊,直呼自己大意:
“看来,还是老夫大意了!”韩合攥了攥老拳,十指咔咔作响声听的一清二楚:“原以为鼎炀侯被困于此,那魏贤定然也在其中,不想竟还是疏漏了此子。”
韩合已经想到,能够利用夜色消灭自己一万骑兵的,不可能是别人,只应该是魏贤。
前番围困尹秧城,战至最后咸军已无战力,韩合当时就觉得百里燕,也就是魏贤能已经死了,后来有碰上霍乱,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