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天王请沈将军尽速前去,有急事相商。”

    “那好,你且回去,我即刻就去。”

    劝退来人,沈暮驰护将上前小声说道:

    “沈将军,天王最近暗中对我等兄弟起了戒备之心,你可要当心呐。”

    “嗯,自从上了百里燕的恶当后,神通就一直猜疑我等。这么些年,他待我等兄弟也不薄,我无意反他,但他现在疑我,逼得太急,也别怪我翻脸无情。你让弟兄们都当点心,多调亲信把手营地,千万别被支开了。”

    “属下明白。”

    “那好,我去去就回。”

    周密安排过后,沈暮驰在此返回治所:

    “末将刚走未久,不知天王又召末将有何要事?”

    沈暮驰小心观察着神通一举一动,仔细揣摩气氛微妙的变化。

    神通此刻手头捏着一封已经写好的信函,来到沈暮驰跟前:

    “劳烦沈将军再去一趟赵逊营中,将此信交予赵逊。”

    “天王这是何意?”

    “赵逊既不答应本天王所请,遂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要赵逊让开一条北上生路,放我军过去,本天王可让出万川全郡以作交换。”

    沈暮驰诧异,他转眼想到这或许是神通察觉了他破绽后的调虎离山之计,好将他搞掉。想到这里,沈暮驰质疑道:

    “前番前去请降未果,此番不去请降,反而谋求退路,前后反差巨大,怎能取信赵逊。”

    “沈将军只管去便是,无需多问。”

    神通不容置疑道,沈暮驰越发怀疑神通用意:

    “末将刚回东平,一路颠簸劳顿,天王可否容末将休息两日再行出使咸军。”

    “战事吃紧,巨峡关外城已被咸军攻破,伤亡巨大,多耽搁一日,我军就多一分危险。本天王已授意秦鄂与咸军停战和谈,必须两面同时进行。若有迟误,沈将军担得起吗!”

    神通强压之下沈暮驰纵有疑虑,此时此刻他仍不敢轻举妄动,再三拿捏为策安全,沈暮驰试探说道:

    “末将去了之后,赵逊若押末将为人质怎办。”

    “沈将军前去是讨生路,只要咸军信守承诺让开生路,本天王不会食言,咸军自不会为难于你。”

    “那这一次不是诈计。”

    “不是,是为退路。沈将军放心去就是了,无需多虑。”

    “也罢,末将就在走一趟。”

    软硬兼施之下沈暮驰被迫再次前往桑南和谈,走之前重新部署了麾下骑兵各营,以防生变。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773章 神道具免战牌

    ();

    三日后沈暮驰携神通亲笔新见到赵逊,赵逊已被神通诈了一次,此番未敢轻信,甚至担心他与沈暮驰约定之事已被神通察觉,神通反施奸计圈套他,于是将消息送至徐谨营中问计关龙翔。

    “关龙先生,前番请降,这次谋退路,变卦如此之快,会否又是神通诡计。”

    “他只要我军让出生路,放他北上,这意味着其全军皆在我军监视之下,他若有异举,相拼之下神通讨不到什么便宜。而且不日将要入秋,雨水将至,他已无纵火之可能。”

    “可神通手中还要小两万杂骑,其若出其不意,我军一时间还真难以招架,会否神通正是打着这个注意,将兵力集中起来通过我军营地,而后一鼓作气痛下杀手?”

    “也不像。”关龙翔摇头道:“若是在下,定会先将一部兵马散入前沿城池坚守,然后北上与赵帅汇合,将东平通往桑南这段路给其让出来,待其进入桑南郡时以城池为依托,严家防范。

    而最危险之处并非前往桑南郡途中,恰恰是进入桑南郡之后,倘若神通与圣焱南北策应,或是神通路过我军防区看出破绽,离开防区之后突然再杀个回马枪,这就难说。

    而且神通说只要放他北上他就让出万川,这意味着得他先北上后,再交出万川,但如果他反杀回马枪,交出万川便无从谈起。这一切都将是变数啊。”

    “那倒底是谈不谈,拖着眼看就要十月了,十月后北线叛军恐全线倒向长孙,继续僵持对副帅用兵将极为不利。”

    徐谨担心道,关龙翔眼前一亮猛然大悟:

    “原来如此,差点又被神通给骗了!”

    “关龙先生想到了何事?”

    “眼下已是九月中旬,神通在东面与赵帅和谈,同时又在西线与叶大都督和谈,叶大都督必须得副帅首肯,而副帅需与赵帅互通消息。眼下副帅置身萱蒂,赵帅置身桑南,两地来往需绕行几千里地,又要过河又得过江,就是用健宝马,一来一去也得半个多月。

    和谈乃是大事,一趟肯定无法将消息传达到位,至少两至三趟。如此一来少说得拖上一月至四十日。到那时,北线叛军全线倒向长孙,反手将会南下,神通如若北上,我军必受其害,其若不北上,拖上一两月,我军仍受其害。”

    听到此处,徐谨大为光火:

    “他娘的,果然没按好心!”

    “其料定我军不想强攻白费性命,故而抛出这和谈之计,以拖延时日,能拖一天是一天。只要拖到十一二月,北线的形势将全线恶化,对神通无疑极为有利。而眼下我军确实无法强攻,如此也给了神通腾挪空间的喘息之机。现在只有指望叶大都督能尽快攻破巨峡关,扭转僵局。”

    “那赵帅那里,关龙先生准备如何答复?”

    “神通要的是两线停战,而东平关事实上没有战事,故而我担心叶大都督会中了神通圈套,而收敛攻城力度前去请示副帅。如此一来,还不知副帅如何决断。但无论如何,先将消息告知赵帅与副帅,如何处置由二帅定夺吧。”

    西线巨峡关的情况不出关龙翔所料,秦鄂提出和谈之后挂出了免战牌,叶信、莫云风果断停止了轰城,即刻遣人前往萱蒂请示百里燕。百里燕收到消息,气的个半死:

    “这个笨蛋,神通说和谈,他就罢战,哪有这种道理!”

    “侯爷,这也不全是叶大都督之过,世风如此,并非所有将领都能如侯爷这般离经叛道不受外因干扰,叶信罢战因是神通算计好的。”

    赵安陵安慰道,百里燕仍很生气:

    “我看他在讲武堂的书是白念了,战争岂能当成儿戏!”

    受当下历史氛围左右,时下交战讲究“文明”,两军对垒都要自报家门,然后对骂一番数落对方的不是,还要一本正经的发个剿讨檄文,交战之际寻战一方派出使节约战,定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决战,如果觉得实力不济,就龟在营地里坐等时局变化,另一方也无可奈何。

    两军正面遭遇,先要击鼓,一方击鼓另一方也得击鼓回应,表示做好了战斗准备。

    阵前厮杀还不准使阴招,不能暗杀对方主将,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则要对等回应,更神奇的还是神道具“免战牌”,这玩意儿搞的跟联合国调解停战的临时停火一样,挂了这个东西动手的一方就着了魔一样给定住了不能动,你敢动手就是你的不是。

    而且缺德的还在于,神通让秦鄂将咸王姜亥的名字写在了木牌上,挂在城头做成免战牌,叶信看着之后想打也不敢。

    自百里燕出道以来,中原的规矩就给全改了,他哪里吃这一套,阴狠毒辣不讲规矩,不上路子的轮番用一遍,讲武堂也给所有受训武官学员明确这些“迂腐思想”要不得。如今看来,叶信是给唬住了。

    见百里燕气不过,赵安陵深思后说道:

    “侯爷,神通既要和谈,我军何不将计就计呢。”

    “如何个将计就计?”

    “神通此时被困于万川,外界消息断绝。圣焱、雷霆若败,其很难知晓,届时再假意许诺令其北还,届时他若杀回马枪,其势将不足为虑。若继续北逃,也无粮草,早晚要作鸟兽散。”

    “嗯,赵先生所言有理,此计可行。料他神通出川之前定要借口联络圣焱,我军在思水江一线发起攻击之后,消息短时内到不了桑南,神通将难以知晓粮草尽毁,等他离开万川,发现北上无粮,那时一切都晚了。”

    受制于时下通讯速度的限制,一地发生的事件,短时内难以送达另一地。神通利用了万川堵塞,直线最短通道的机会提出和谈,让东西两线的咸军只能绕道忙于沟通消息,将时间消耗在路途中,如此既利用了当下的政治规则,又拖延了时间。

    然而神通坐困与万川,外界消息极为闭塞,短时内同样难以知晓外界发生的巨大变故。届时咸军将西线粮草烧毁,神通在东线联络圣焱的同时,消息第一时间无法有效传达至桑南郡,最终只会是作茧自缚。

    与赵安陵商定对策,百里燕命叶信停战修整严守巨峡关,不准神通从西先派人联络。同时给关龙翔去信,允许神通从东平关派出信使北上联络,以切断神通获悉西线消息的捷径。

    “蒋杰,令人将两封信即刻发出,不要耽搁。”

    “诺,末将即刻选人。”

    信函交予蒋杰,百里燕如释重负松了口,赵安陵见其神情松弛,遂是说道:

    “侯爷为何叹气?”

    “嗨……还不是眼下战事折腾的本帅精疲力竭。如今神通自投罗网,多年的战事眼看要告一段落,我也好松了口气。”

    赵安陵颇有同感,负手在后,眼神中闪现着复杂的目光:

    “是啊,若无此浩劫,或许天下还将浑沌数百年。如今群雄逐鹿,乱世跌宕,必将加剧地域动荡,何去何从委实难料啊……”

    “不提这些了,本帅去看看公良修,也不知他琢磨的怎样了。”

    公良修呆在萱蒂已有几日,“印天王”的招牌就像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由此引起的示范效应和政治冲击影响极广。

    千岁、龙渊相继反正后,公良氏在南线、西线推进极快,陆续接管了焦郡、陵江、合泷等郡,并不断向西推进,公良修却对此三缄其口避而不谈,显然对盟友而言,这件事上公良氏做的并不地道。

    寻到公良修住处,人却不在,一问之下才知道,公良修是去了辎重营,百里燕随即又去辎重营。

    途中撞上周空带着女卒迎面而来:

    “我正找你,你倒来了!”

    “找本帅?”

    百里燕诧异,周空个性独立,归附以来很少有主动求人的事。见百里燕眼神不对,周空脸色微变:

    “想什么呢!”

    百里燕一愣,收敛神色问:

    “周将军找本帅何事。”

    “我问你,怪球为什么不能坐?”

    “哦……你想坐热气球。”

    “对,听说也是你弄出来的,说,为什么就不让坐。”

    周空对百里燕呼来喝去直言不讳,丝毫没有上下从属的关系可言。

    “周将军一定是觉得热气球奇妙,想一试身手对吗。”

    “怎么,不行吗?”周空问。

    “当然不行,咸军条令有规,都统及都统以上者,不得主将明令,不得擅自乘坐热气球升空。”

    “这是为何,为何兵士坐的,当官儿就不能坐。”

    “周将军不会以为此物奇妙,就想当然的以为操弄十分容易吧。此热气球眼下仍十分粗劣,非长时操练才能掌控,稍有不慎就会坠落丧命,周将军对其毫无认知,上天之后,兵士必然听从于为将者,倘若因为将者一时冲动,造成厄难,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热气球出现后,想坐热气球过瘾的不在少数,咸王想坐,太子想坐,就连西寰也想坐热气球过瘾,却没人知道热气球的危险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774章 纵谈

    ();

    咸军不止一次的发生热气球坠毁事件,其中多数并非人为的操控而引发,而是气象因素,高空气象的不确定性,是热气球最大的天敌。

    但热气球的好处实在太多,配合高倍望远镜极大拓展了军队的视野,临空轰炸、高空地形侦查,颠覆了传统作战格局。甚至可以在风向、距离、气象条件都有利的情况下,对小据点己方单位实施少量的空投补给,少量兵力投送,都十分便利。

    尽管受气象因素干扰,多数时候效果并不理想,但数量一多,仍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然而热气球的安全系数太低,即便技术发达的近现代,热气球坠毁时有发生。

    为此咸军普及热气球后,明令禁止都统以上武官与相对应文官乘坐热气球,王室成员更在此列。

    周空兴血来潮想坐热气球,自然是不被允许的。然而她却喜欢唱反调,不合时宜的质疑百里燕的权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撞南墙不知道什么叫“厉害”。

    “我如果一定要坐呢!”

    周空一言既出,百里燕脸色沉了一下,抬头看了眼天空,东南面了望的热气球就拴在岸边,风向正北,热气球处于碧清河水域正上空。看到这里,他心生一计,很是爽快的答应了要求:

    “好啊,本帅特批周将军乘坐热气球,不过得等本帅部署周密之后。”

    “这可是你说的,别给我耍什么花样。”

    “你何时见本帅出尔反尔的。”

    百里燕摇头翻了周空一眼,觉得可气又好笑。但凡是立信才能立本,人无信则不立,事无信则不成,业无信则不兴,“信用”二字重于千金,却千金难求。

    咸国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政的推行,而新政的根本,是朝廷长时间内保证了民生基本的生存所需,解放了人的积极性,同时政策的延续和持续性,令新政的推行得以良性循环。

    如果朝令夕改,今年的政策不见效果,明年全盘推翻从头再来,浪费的不仅仅是战略时间,更是失信于民,从根本上打击了底层阶层对朝廷的信任关系,打击了个体的生产积极性。

    同理,内政外交用兵征讨,言出必行恪守应有的宗旨,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贯彻,同时也能营造更为有利灵活战略环境。

    此前正是照城投降的示范效应,不断辐射,咸军才能轻易的继续向西招降纳叛,消除新附叛军的后顾之忧,令其为咸军效力。

    当然,事无绝对,多数情况下“信用”都是相对的,而且因人而异,立场不同,理解迥异。

    周空守照城,百里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诈她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更惨,于是在周空眼里,百里燕就是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卑鄙无耻的标准大反派。

    抵达辎重营之际,询问得知公良修在军火库,不知在做什么。寻到他时,正与咸军兵士问话。

    “闻听公良兄在我军中寻找物件,不知公良兄所寻何物啊?”

    百里燕示意兵士撤走,公良修慌忙定了定神,一副什么事都没发生之色。

    “也无甚,得知永兴侯营中运来辎重,故而想来看看。”

    “我军中对公良兄并未设防,公良兄到处看看也就是了,为何还要来此军火库中,此地危险异常,稍有不当误了公良兄的性命,你让我怎向公良老将军交代。”

    “呵呵……永兴侯所言极是,那在下离开此处便是了。”

    言毕,公良修要走,百里燕拦住他道:

    “说吧,公良兄想知道何事,只要本帅能说的,一定如实相告。”

    公良修迅速打量百里燕一番,见其不像是责问,原本还有些歉意的公良修,此时反而鼓足了底气。

    “我近日得报,咸军在巨峡关使用了一种白火粉,威力巨大,可有此事?”

    “哦……原来公良兄是想问此事。”

    “怎么,你们真有了更新式的白火药?”

    “怎么说呢,那东西不叫白火粉,也不是白火药,说了你也不懂。不过威力确实巨大,但不安全。

    咸军一直都在用,但为了安全起见,少量掺入了黑火药之中。此番为攻坚城,不得已从国中调运一些,用以破城,没想到公良兄消息如此灵通,巨峡外关刚破不久,你们的消息就送了过来。”

    “如此说,此种白色药粉也是能造的?”

    公良修追问,百里燕很清楚他在想什么。

    “能造,但并不像配黑火药是配出来的,需要其他变化手段方能使之能用。故而公良修不必煞费苦心的弄走一些,回去自己揣摩。此物非常之危险,稍有不慎便会爆炸,威力极大。公良兄还是趁早打消此念为好。”

    听到此处,公良修略显沮丧,他道:

    “这便是永兴侯所说更为厉害的火器?”

    “不完全是,但今后还会有比之更为厉害的药粉,火炮也会更为厉害。所以为你我两家长远计,照城一事公良兄可考虑清楚?”

    “家父尚未回信,故而我也不知是何结果。而且即便家父有意,我王未必同意。”

    “用十一城外加糯香、北阙两处产粮大区换取照城、杏城,志王难道还不满足?”

    “除非咸军能挡住卫国、长孙、晋国强势,否则大王非但不会同意,还可能成为借口,因而永兴侯要三思。”

    “说来说去,还是志王野心太大,依本侯看,志王早晚要栽在贪心上。走吧,本帅令人在岸边置下了茶具,你我一起品茗赏景如何?”

    “也好,永兴侯请。”

    人活于世,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人生最敌不过的是**,最近几代志王,无不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志国东邻晋国,西有孙、徐两国,可谓是强敌环伺险象环生,即便是咸国,也很好战,不太好惹,地缘政治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称王称霸,非是公良氏这种战略高手才能应付。

    而今孙国完蛋,徐国奔溃,志国向西发展障碍全部扫清,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志王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妄想趁乱火中取栗虎口夺食。

    然而现实有其必然的客观规律,外在条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一成不变,志王一厢情愿以人的意志决定外在因素的变化,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做到的。

    二人来到碧清河边,百里燕屏退了左右,只他二人相对而坐,准备的好茶搁了有一会儿,水温刚好,百里燕给公良修斟上,请他喝。

    公良修一杯入口,顿感心旷神怡,彷如琼浆玉露浸润心脾,心情也随之大好,极目远去,肃杀秋景又一次勾起许多往事。

    “此茶甘冽浓郁,清香悠长,既有浓重茶香,又不失清雅韵味,乃是茶中极品。不想咸国也能出此极品好茶,真是难得呀。”

    公良修评价颇高,百里燕很是赞同,他说:

    “咸国虽大量产茶,但真正的极品茶却不如志国茶的丰满,此茶也是砡工派大师寻矿之际偶然发现,后被我所用,大力加以栽培,如今也是宫中的贡茶,数量稀少,十分之不易呀。

    记得当年,与公良兄在丘比贡也曾在湖边纵论古今,然当时饮的是白水,如今品此茗香,虽有韵味,却少了几分当年年少之气,真是可惜呀。”

    “水有水之道,茶有茶意境,若无当年白水谈,何来今日勋功业,可见白谈也并非空言。”

    “公良兄言之有理。”百里燕肯定道,接着又说:“当今局势,公良兄以为如何?”

    “浑沌已散,乱世初开,卫国逐鹿,长孙暗弱,徐国凋敝,我国独立难支,晋国蠢蠢欲动,天子雄心犹在,你咸国今又横空出世,列国争雄局面成形,大一统之势渐有端倪,天下归于一姓,恐怕就在数十年之内。”

    “公良兄何以见得数十年内,天下归于一姓?”

    “自古一统无不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地利,其二人势,其三天时。孙国被灭,打通了东西要津,使得东西用兵不再受缚。卫国盘踞西海数百年,地广人多,国力蒸蒸日上,如今又得孙国十余郡,可谓天时,人势具其。然而……”

    公良修欲言又止,百里燕问他:

    “然而何事?”

    公良修看向百里燕困惑道:

    “永兴侯不觉卫国国体太过疲弱吗?”

    “公良兄是说卫国沿袭的奴隶旧制?”

    “正是,卫国虽大,人虽多,但其国体顽疾深重。比之中原,卫国甚为野蛮,好似尚未开化之地,比之咸国更是不如。其若东进,继续沿袭旧制国体,人势将荡然无存。人势无存,民则必反,故而地利不在,人势、地利皆无,再好的天时又有何用。”

    “那公良兄以为,天下之主将归何姓?”

    “呵呵……”公良修浅然一笑:“你咸国就无一统天下野心?”

    百里燕摇了摇头,端起茶盏又是放下:

    “没有。”

    “当真没有?”

    公良修追问,百里燕肯定道:

    “真没有,至少本帅有生之年,绝然无此可能。而且本帅百年之后,咸国何去何从尚未可知,如何能一统天下。”

    “但你咸国有铁,有新式火器,更有厉害的火药粉,五年后虎据北海,难道还不足以平天下?”

    “不,公良兄想的简单了。”想和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