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除了颜色,此物遇水不灭,与电石有何异。”

    卢皋急问,百里燕摆了摆手:

    “电石乃碳与石灰隔火置于高温中而成,遇水自燃,虽无法以水扑灭,只要处置得当,却还不至于对人与铁产生危害。而此白色膏状物却不是,只要沾染,温度稍高,既能燃烧,而且黏人,难以一水扑灭洗尽,只要沾到,便一直燃烧直到将铠甲烧穿人肉烧透,说是‘噬骨销魂’实则也不为过。”


………………………………

第888章 白磷

    百里燕几乎可以肯定这“噬骨销魂膏”是白磷,白磷的燃点只有四十度,这意味着常温下极易燃烧,因此原始保存办法只能浸润在水中,否则会气温一高便会自燃。卫国人将只做成块状,裹上油蜡,既是防止裸露的白磷散在水中,同时也是为了取用方便。

    白磷和凝固汽油弹一样,点燃后沾染皮肤,根本无法清除,即便是最好的措施,也是将沾染部位连肉一起削掉。即便浸润在水中,白磷只要点燃着,火也无法被熄灭,直到白磷被彻底烧尽。

    因此白磷的危害甚大,联合国公约中严禁白磷用于武器,但当下却不存在这种约束。

    而燃烧还不是白磷最可怕之处,其最可怕之处在于烧灼与气体毒害。

    白磷燃烧时产生有毒磷化气体,几克便能致人死命。就当下而言,白磷的烧灼危害甚于一切武器,甚至比枪子儿更厉害。

    白磷最大的优点是能烧穿几乎常见的一切物质,因此即便是钢铁,一样能烧穿。

    当下弓箭对重步兵也好,配甲的轻步兵也罢,一箭两箭的致死率很低,重甲往往被射成刺猬,只要并未射中要害,士兵依然能继续战斗,因此才有了重弩。但弩的发射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因此弩的装备远不及弓。

    但如果给火箭用上白磷,这意味着只要被白磷箭射中一发,几乎是必死无疑的。即便只是刺中了铠甲,白磷剧烈的燃烧也会将铠甲中弹处瞬间烧穿形成铁水,进而一路烧向人体。

    即便不被射中,白磷产生的毒烟也足以致人死命,所以这才是卫国真正的杀手锏。

    可想而知一个战阵数万弓箭手万箭齐发之下,一箭便能要命,其威力的恐怖是前所未有的,卫国正是掌握了白磷而有恃无恐。咸军若从思水江渡江作战,贸然激战之下等着咸军的将是数以万计的白磷箭簇。

    百里燕口若悬河言明其中利害,众人听着半信半疑,咸王尤为不信:

    “依爱卿所言,此物当真了得。”

    “是的大王,此物只要沾染,根本无法洗尽,因此着火后只能割肉以自保,否则将烧穿骨肉直至将人烧死。倘若是用以火箭,哪怕是重甲步军,一箭只要钉在铠甲之上,也是必死无疑,甚为惨烈。”

    “难道不能以埋没电石之法,将之断绝空气扑灭?”

    赵逊道,百里燕连连摇头:

    “几乎不可能。电石即便进入水中也只会放热,而不会剧烈燃烧,白磷点燃后没入水下依然能烧,且白磷具有粘性,一旦沾染难以去尽,人体沾染后遇明火,根本无法像电石一般迅速摆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烧穿自己的骨肉,总不能将人给活埋了吧。

    想必诸位应该也有耳闻,乱葬岗夜间偶尔可见飘忽不定的鬼火,那其实便是尸体腐烂之后,产生的磷,夏日遇高温后烧起来的。此物尚且能在地下点着,更何况用于战场。”

    这时诺一言插话说道

    “可既是如此厉害兵器,卫国何必要如此嚣张宣扬欺辱我王,这不合常理呀。”

    “不错。”卢皋表示认同,捻着颚下短须接着又说:“倘若真有如此厉害,卫人尚未投入作战,便拿出恫吓我国,未免太过招摇。”

    “诺卿、卢卿所言与寡人不谋而合,卫国如此乖张猖狂,名为说和,实为激怒于寡人发兵,如此这般岂非自相矛盾。”

    “非也,臣方才曾说过,此白磷不能过热,过热则自燃,卫国讨战蓄谋已久,偏偏选在此时调兵遣将,定是要在明年三月之前击溃长孙主力。而长孙七成国土春夏秋三季较热,夏季更为酷热,唯有南方郡县春季较为凉快,冬季有下雪,卫国此时发兵,利于使用白磷,此乃其一。

    其二,白磷之害不为天下人所知,若非是臣识破,大王与诸位定会以为是卫国虚张声势,卫国此时将其秘密公之于众,既是恐吓,何尝又不是利用我国君臣不识白磷之害,而引诱我军攻他。倘若我军贸然越过思水江攻打卫国,根本无法克制,必遭惨败。此时士气受挫,精锐伤亡,再战将很难再有底气。

    其三,卫国既有此等害人之物,定是要在北线速战速决,尽速击溃长孙,而后抽调兵力向东集结以提防我军。因此我军此时调兵遣将转运粮草,最迟也要明年开春才能全部就位,如此卫国极可能已经从北线击溃长孙主力,迅速扑向东线,那个时候,我军是硬碰硬,大王若被其激怒,伤亡只会更加惨重。

    因此卢贾此来既是游说大王按兵不动,同时也是引诱大王出兵,无论河中结果,我军皆不利于我军与之作战。”

    卢贾名为游说咸王按兵不动,实则咸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卫国将在三到四个月内倾全力击溃长孙主力,在北线撕开缺口继而趁势扩大战果,待咸军集结调动完毕,卫国早将北线主力抽调部分运往东线,咸国贸然过江步战,必遭白磷武器迎面痛击,损失只会更惨。

    用绝密武器示强,先礼后兵,卫国以为咸国君臣不识货,盛怒之下贸然出兵败北,卫国再以咸国的惨败震慑晋国、志国,使之不敢妄动,如此可稳住东线局势,继续向北扩大战果,这才是卫国的盘算。

    说话之际,殿外猪声阵阵,咸王顿时有些恼意:

    “来人,殿外何来猪声!”

    蒋浩上前俯身说:

    “是永兴侯吩咐准备的猪羊与鸡,还有铁甲一块,备在大殿之外待用。”

    咸王闻讯不解,遂问百里燕:

    “永兴侯这是何意呀?”

    “启禀大王,臣担心诸位不知白磷危害,故而请蒋大人备下活物与铁甲用以试验。”

    “既如此,卿等随寡人前去一探究竟,看看此物究竟如何厉害。”

    “诺!”

    众人异口同声,随即一同前往殿外院中,一只羊一头猪,还有一只鸡装在铁笼之内,浑然不知厄运降临。

    百里燕取来宝盒,捞出白磷,掰开之后其中果然是粉膏状的白磷,若非现在气温偏地,夏天随时可能自燃。

    小心用铜勺取出少许白磷霖在备下的铁甲上,用火柴点燃,最先是一团蓝色火焰,一阵白眼过后剧烈燃烧,不时能听到铁甲变形时发出的金属脆响,咸王等人见之为之大骇。

    “爱卿,此火竟如此灼眼!”

    “是的大王,大量白磷聚集燃烧产生强光刺眼,但这却不是最为关键所在,待白磷燃烧殆尽,大王便会知道这白磷是何等残酷。”

    大量白磷聚集燃烧能产生惊人的亮度,因此也可与镁粉混和用于制造照明弹,甚至燃烧弹。

    等了足有一刻之久,白磷烧尽,待毒烟散去,众人围观上去顿是猛了一惊,只见铁甲胸口已是被烧穿海碗大的破洞,这还不算,铁甲紧贴的石板地面已被烧出半寸深度的黑坑,令人大为震惊。

    “大王、赵帅,还有诸位,都看见了吧,此白磷一旦沾染,即便是铁甲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血肉。”

    赵逊戎马一生可谓见多识广,却也生平第一次见此触目惊心之物:

    “此物胜石油、火油十倍不止,我等日后为之奈何!”

    “恐怕无法抵御,只能寄希望于卫国不能大量生产,或是将之消灭于我军之外。接下来,以牲畜代人,以试验白磷对肌体伤害,请大王与诸位,退远一些,一面被毒烟熏到。”

    继续用猪模拟人体表皮烧灼试验,用羊模拟衣物毛发沾染白磷后的烧灼试验,同时将鸡拴在铁笼边,模拟毒气熏染试验。白磷点燃之际,猪羊发出痛不欲生的嚎叫,叫的令人揪心,叫人胆颤。

    与此同时,百里燕不忘令水龙队对准实验牲畜喷水,效果甚微,只要水柱一挪开,白磷立即爆燃,烧的更加猛烈,因为水汽分解的氧刺激了磷的燃烧。

    水龙队是禁军内卫专司救火的编制,大致与消防队相当,但并不训练,器械都存于库房,人员平时调归禁军,因此并不能算是专业的消防队。

    此前水龙队都以木桶救火,最近几年为改善矿井排水陆续设计生产了一批蒸汽机水泵,水龙队就此装备人力水泵。使用时两个人分执杠杆两头,一人压一人翘,如此往复,可将水箱中的储水喷出。为此还专门定制了一批橡胶水管用于喷水,对大型木质建筑的扑救极为有效。

    猪、羊身上的白磷烧了足有一刻多种,不等烧尽,猪、羊已经奄奄一息,烧到最后烧的已不是白磷,而是肌肉组织的脂肪。一旁拴着的鸡也因为毒气而一早身亡,白磷烧灼的伤口直接穿透了肌骨透入内腔,鲜血喷涌如柱,死状之惨烈令人不忍视睹。

    卢皋、赵逊动着脸颊,额头的青筋紧绷着沉默不语,二人无不是拼杀一身历尽腥风血雨,面对如此惨烈创伤,是他二人生平所不曾见过的,换做是战场上,人根本是已经没得救了。

    更可怕的是士兵面对此种攻击,肉体的伤害还在其次,对士气军心的打击无疑是灭顶之灾


………………………………

第889章 相送一笑泯恩仇

    其余众人皆尽哑然无声,确切的说已经没有底气再敢言战,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白磷一旦落到人的头上,是必死无疑的。

    沉寂了许久,咸王还是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爱…卿,如此恶毒之物,若被卫国掌控,我军当作如何应对?”

    “这要看卫国如何使用,臣料他们暂还无法用于火炮弹丸之内,故而只有守城倾倒,代以火矢,亦或者以投掷机械抛射之,除此三者之外,不足为惧。我军只需避免与之结阵对垒,疑惑被其攻城。便不会遭此大难。

    另外,臣怀疑卫人虽制取白磷,但无法大量制取,因而较为有限。若是能大量消耗其储备,倒也不足为虑。”

    “爱卿缘何断定卫国无法大量制取白磷,莫非爱卿也知道制取之法?”

    “臣不敢隐瞒,臣确实知道如何制取白磷,但因为此物太过凶险,且惨无人道,故而未予以制取。而且,咸国一年中长达两百多日高热,着实也不利于制取储备白磷。”

    白磷的诞生正如早期的化学,在彻底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之前,早期的化学发明多数来自于偶然,硝酸如此,黑火药如此,白磷、雷汞、硝化棉同样也是如此,都是偶然间的发现。

    白磷最早源于炼金术士炼尿时所发现,通过在尿液中添加石灰与沙石,获取到了白色絮状物,因此而得到白磷。之后又从骨骼中提取白磷,成为早期大量获取白磷的普遍手段。

    使用煅烧后的牲畜骨骼,与碳、石英粉末调匀后隔火加温,产生白色气体,而后通入水中既得到白磷。此过程只能干馏制取法,因此只要有陶瓷干馏器,通入水中,既能获取白磷。

    当下已有青铜和陶器蒸馏器具用于蒸馏米酒通入水中获取酒的用器,也有干馏花瓣、紫檀炼取香油的干馏器,因此并不存在技术瓶颈。

    黑巾军当年能炼硝酸,正是利用干馏硝酸气体通入水中获取硝酸,不排除黑巾军十数年间不间断摸索,偶然掌握了一些其他化学配方,否则无法解释硫酸、王水、电石的出现会是系统化研究的结果,百里燕宁愿相信这些都是偶然,如果是偶然,白磷的出现或许也是偶然。

    现代工业化制取白磷需要专业设备与操作,磷矿是主要生产白磷的原料,不存在使用牲畜骨骼大量工业化规模获取磷化物的可能,首先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卫国只可能以牲畜骨骼煅烧后碾碎,与石英粉末和碳粉一起干馏,唯有如此能获取较为可观的产量,而且能将弃之无用的牲畜骨骼变废为宝。

    但退一步而言,牲畜骨骼所能提取到的白磷比例仍然有限,每斤骨骼充其量能出百分之七八的白磷,还不到一两,但一两白磷的危害足以令人致命,仅从这一点出发,还是相当划算的。

    当然,白磷的获取极具危险性,百里燕有理由相信卫国提取白磷的过程,同样需要付出生命为代价,因此卫国每年通过煅烧骸骨获取白磷的数量有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储存,其储备量不会太多,打完了便没了,补充周期较长。

    而且只能在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生产,夏天酷暑无法投入使用,这是白磷最大的致命硬伤,其燃点只有四十度,随便一个酷暑随时可以引爆。

    咸国要生产白磷,并非不可以,甚至可以选用磷矿工业化生产,但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一年之中两百多天高温,生产的白磷只能沉在水中保存,等到冬季气温下降捞出干制,期间还可能发生分解变质,人员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忽视,百里燕并不想幸幸苦苦培养出来化工人才因此而丧命。

    “既然爱卿也能制出白磷,寡人以为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趁眼下秋高气爽,不妨制造一批白磷供我军使用。”

    “臣尽力而为吧,但不知大王与诸位准备如何回复卫使?”

    咸王仍惊疑不定,目光看向诺一言、高勋,遂问二人:

    “诺卿、高卿以为此事如何应对?”

    诺一言说:

    “回大王,臣以为先看晋国如何应对,既然卫国如此猖狂,其与晋国交涉定然另有手段,我国贸然决断,不会有利。不如静观其变,不作回应,便是回应。”

    “高卿也如此以为?”

    “启禀大王,卫国行径之野蛮人神共愤,虽说眼下猖狂一时,但日后一战无可避免,故应速速备战。”

    高勋主战,诺一言一改此前激进相对保守,咸王思考若久依然拿捏不定:

    “罢,都散了吧,永兴侯留下。”

    “诺……”

    众人异口同声,陆续散去。

    待散尽,咸王对百里燕说:

    “爱卿如实告诉寡人,我军可否战胜卫国?”

    “大王大可放心,卫国纵然有白磷,我军依然可胜,且是大胜。”

    “那方才爱卿所言,实属恫吓之词。”

    “倒也不全都是。白磷之力害千真万确,关键仍在于如何使用。当下各国诸侯所拥百工匠术远不及我咸国,故而其无法充分利用白磷之害,相反我咸国匠术日益精进,非是其所能相提并论,即便我军不使用白磷,仅火炮所能给予之打击,足可抵二十万精锐。”

    “有爱卿此言,寡人就放心了,看来真是虚惊一场。”

    咸王大松口气,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脸上的怒意顿然消去大半,随后接着又道:

    “爱卿对卫使有何打算?”

    “不瞒大王,卢贾所为着实大出臣之所料,本以为卫国前来说和怎么也该好话好说,却不想其竟以此恐吓之手段胁迫我朝君臣,说是强盗土匪也不为过。”

    现在的卫国自恃武力强大,所作所为让百里燕想到了“强盗逻辑”,本是来说和,反以武力为要挟,何等之猖狂嚣张。然归根到底,是不知天高地厚。

    卫使卢贾藐视朝堂恫吓咸王一事引得文武百官沸沸扬扬,主战的主和的意见不一,但时隔一天,却不见长孙使者柴湘有任何反应,依然漫不经心的在陔陵潜水,似乎卫国掀起的这场风潮与他毫不相干,如此反常之举令人不可思议。

    之后几日卫使卢贾两次进宫,均被咸王拒之宫外,卢贾独辟蹊径又去骚扰诺一言府上。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初,穆尼耽搁了半年终于启程南返,咸王举行了隆重仪式欢送穆尼使团出城,百里燕携禁军仪仗送其远行,一直送到王眷城外。

    “万里迢迢山水阻隔,阁下一路保重,若有不便,可随时差人来见,但凡力所能及之处,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你的好意我会带给陛下,但愿今后还能再见。”

    “我想一定会的。”

    百里燕抬手深施一礼,穆尼还礼道:

    “那就此别过吧,用你们的话说,后会有期!”

    “呵呵……后会有期。”

    穆尼生性豁达,若不是战争,或许可以结为好友。看着使团渐行渐远,百里燕让古达帕、菲戈斯再送穆尼一程,这一走,下次不知何时能见。

    待使团远去,一同随行的公良修催马上前说道:

    “金雪狄人灭我之心不死,恐不会再有下次了吧。”

    “一定会有的,而且很快。”

    百里燕肯定道,心里把握十足,公良修稍作思考忙问:

    “你与穆尼做了什么交易不成?”

    “南北开通贸易,对他们有利,对我们也有好处,互惠互利之举总比打仗流血的强。当年南征让他们元气大伤,至今尚未恢复,短时内其无法继续北上中原,与其困守南方,还不如开通贸易继续交易互通有无,对他们大有好处。

    至于日后,本侯也管不着了,先将就着渡过眼前之事吧。”

    穆尼启程前百里燕与之做了一番深谈,既是震慑,亦是规劝他们莫再动北伐的邪念,南北开通贸易对谁都有好处。总体上中原对南方的需求,远少于金雪狄人对中原的需求,咸国工业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金雪狄人最大的优势仍是香料、皮毛、宝石、干货、羊毛毯、木料和名贵草药,大量种植和蓄养经济作物,增加产量对他们长期交易更有好处,同时大量经济产物将占用更多的更低和人力,又能进一步削弱他们的武备力量。

    中原日后则用土特产和工业品与他们交易,如果咸国新币能成为金雪狄认可的交易货币,将一举奠定咸国在南半球不可动摇的经济地位。

    日后的君主只要不是太败家,在工业和现代教育的夹持下,总该能荡平奴隶制社会,一统版图。

    使团背影日渐远去,百里燕调转飞羽缓缓走在回城路上,边走边与公良修说:

    “卢贾之事兄可有想法。”

    “你们招惹之事,本大夫一个外臣,谈论贵国之事不妥吧。”

    公良修推脱道,百里燕觉得可气,他冷着脸说:

    “莫要搪塞本侯,我知道卫国定是向你公良氏密派了使者游说于你父亲,而且远早于卢贾抵达陔陵。这几日总该有消息传来,你难道一点不知?”

    “你既已经猜到,又何故多此一问呢。”

    “非是本侯多此一问,公良兄不觉卫国与长孙两国之举均不着边际吗?”

    “永兴侯是说长孙坐定如山丝毫不惧卫国,而卫国一反常态以武力相逼有悖常理。”

    “难道不是吗?”

    “你那两个幕僚怎么说的。”


………………………………

第890章 伺机

    公良修口中的幕僚,正是指的宗伯泰、赵安陵二人,百里燕此前已是问过二人。

    “实不相瞒,宗伯先生与赵先生皆言要看卫国派往晋国使节,与长孙驻晋国使节二者如何斗法。你也知道,晋国平汤距离陔陵甚远,一来一去最快也得二三十日,消息最快得正月里才到,现在哪里等得到正月。”

    “那你是担心晋国不出兵?”

    “我想晋王还不至于无耻到撕毁与长孙盟约拒不出兵,但即便出兵不会卖力,卫国游说与否似乎都不重要。但卫国还是派出了使节,故而我想其中定是另有端倪。”

    晋国位于东海之滨,与卫国隔着咸国、志国,晋国没有卷入与卫国直接冲突的道理。眼下的态势反更像当年秦国远交近攻之法,以重金结好并不接壤的齐国,以武力震慑魏、韩两国,趁楚国疲弱之际攻赵,待赵男丁尽丧元气大伤,再灭韩、魏。

    如今的形势咸国更像是当年的韩、魏,不考虑技术和内政,至少地理与外交层面与韩、魏两国并无不同,卫国东进扫除北翼,再攻咸国,一举奠定北海霸主地位。最后剪除志、晋两国,天下基本可定。

    然当下版图和局势远比秦一统中国复杂得多,晋国宰相是范涛,范涛不会愚蠢到中了远交近攻之计,更何况范涛师从公叔阔,当年近交远攻之法正是公叔阔所创,范涛不会中计。

    有鉴于此,百里燕只能相信晋国定会出兵,但晋国出兵不出力,与不出兵的结果在军事上没有任何差别,那卫国为何还要费尽心机的游说晋国呢,这明显又不合常理。

    一行人边走边说,这时隐约从身后传来响铃,回首定睛看去是一匹快马正风驰电掣扑向马队,马上一骑士背上插着三面红旗,竭力驱赶着胯下的健宝马,口中高呼着:

    “鸿翎急件,闪开!”

    马队闻讯径自向左右退开,让出大路放行通过,骑士一路飞驰继续驱马赶赴陔陵。

    见此状,公良修忙问:

    “这是何处鸿翎急件?”

    百里燕心一沉,缓缓说:

    “发自甘府郡的鸿翎急件,应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