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届时天塌地陷,我军虽不至于全军覆没,怕也是遭到灭顶之灾。”
韩合让人进入溶洞内拓宽溶洞,一是可以拓宽道路方便行军,便于大量运兵从背后偷袭,二是灌水,水的总量也会增加,工程至今应该有半个月。
最可怕的在于如果晋军以此为诱饵,在咸军大营内开个洞,把咸军引入洞内与晋军厮杀,在不知道河边的情况下,大举杀入洞中,晋军以河水灌之,那杀入洞中的咸军便是死无葬身之地,同时还能用水冲垮咸军大营,引发重大伤亡和混乱。
但这种话说给鼎炀侯听,他是断然不会采信。别说地下有个天然的溶洞他不信,这个溶洞东西长达十几里地,一直通到咸军大营身下,他更是不会相信,赵逊若是说出来,只能是惹鼎炀侯耻笑。
“赵将军,此事万不可告知鼎炀侯,怕是他知道了,非但无济于事,恐还弄巧成拙。”
“此事方才本将也在考虑,鼎炀侯此人随说不上有大将之风,但好歹是我军将帅,以他秉性断然是不会信我之言,更不会信你。
别说本将军驻守江东多年闻所未闻,鼎炀侯与其麾下将士皆来自江西,更不知此等奇闻。但眼下晋军坚守不出,我军又不知其中军所在,这如何是好。”
赵逊多少给鼎炀侯留了几分颜面,没把所有丑话都兜出来,也许是念及咸国的大局,赵逊不想制造更多的内部斗争。
这时百里燕说道:
“赵将军,昨夜随未能探明晋军中军所在,不过在下以为,可依鼎炀侯之意行事。”
“这是为何,若是晋军雷霆一击,我军岂非一命呜呼。”
“非也,晋军尚不知我等已经窥破其密,故而依然会按部就班。鼎炀侯若是认定晋军中军就在城内,怕是明日便会开始攻城。如此一来,只要再攻两日,我军通往杜阳城内的密道便能挖透。”
“本将明白了,韩合若是有所堤防,穴攻便要前功尽弃。”
“正是。韩合定然已经料到我军要以穴攻夺取杜阳城,因此其定要反制我军穴攻,届时韩合定在城内。若是我军那时能有一支骑兵,攻击杜阳城外韩合大营,将军以为晋军能否顶住。”
“你是说,韩合调骑兵前去河边挖掘洞穴,三万骑兵悉数调走,我军若是夜间穴攻,晋军骑兵不在营内!”
“正是,不过韩合为以防万一,算出我军穴攻之日,想必会留守部分骑兵于城外机动,防止横生枝节,但绝不会太多。
此外,从河边到杜阳,约八里地,往返十六里地,加上斥候奉命消息传递,骑兵集结返回花费时间,至多也就是一个时辰便能赶回杜阳。
因此需得把握时间,稍有迟误将措施战机。”
韩合调动骑兵去挖掘地下溶洞,并轮流作业,目的就是为了骑兵能迅速赶回大营。他有三万骑兵,即便没有档马车,依然能以骑兵优势与咸军骑兵决战。但只要没有这三万骑兵,那么突击晋军大营就会非常顺利。
届时以一支骑兵突袭晋军两个大营,一旦发现中军,立刻攻击擒拿姒昌,将其抓走绝不恋战。
韩合也许能料到穴攻同时骚扰杜阳城外晋军大营,但绝对想不到咸军的目的是冲着姒昌去。只要不恋战,就能一击成功。
赵逊思索片刻拿定主意,他说:
“便依此计行事。想来鼎炀侯穴攻之日,定要调遣人马骚扰晋军城外大营,届时本将便主动请缨,令骑兵前去突袭,一举将姒昌擒获。”
“将军英明,此计若成,我军可一战定乾坤。”
在晋王眼里,姒昌的命总该值点钱,就算不把江东土地吐出来,至少也得停战和谈,只要停战,晋国国力就拖在了咸国,时常日久难保志国不会趁机偷袭晋国,届时再收复江东并非难事。
………………………………
第88章 血战杜阳(17)
与赵逊定下计策,百里燕(既魏贤)径自回到自己的营帐,天快亮了,他要抓紧休息。
刚一进帐,愣是吓一跳,黑咕隆咚就见一双大眼透着灵光冲着自己眨了两下:
“怎么还没睡。”
“魏大哥,我还以为你……”
不等说完,萧冲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又惊又喜的笑容。
“傻孩子,魏大哥说能回来,就一定能回来。”
“嗯嗯。”
萧点了点头,扎着普通兵士的发髻,看不出会是个女子。
躺在自己的铺上,萧也钻进铺盖里,百里燕还是挪了挪,又单独裹了一条铺盖,萧还是倔强的挨着他。
天亮后不久,赵逊见到鼎炀侯:
“启禀鼎炀侯,晋军中军现已查明,韩合中军设于城内。”
此时鼎炀侯眼前闪过一抹不可一世的目光,就仿佛他料事如神一般,而赵逊只是个马后炮:
“赵将军,本侯几日前可记得赵将军说,韩合中军设于城外,何故今日改口了呀。”
“回鼎炀侯,此乃细作所探,本将军如实交令。”
“好啊……”鼎炀侯的这声”好“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味道,随后话锋一转说道:“本侯听闻,两日前夜间,魏贤逃回了赵将军处,可有此事啊。”
赵逊心中一紧,难道鼎炀侯还想追究不成。迅速拿捏了分寸,赵逊小心说道:
“确有此事,不知鼎炀侯何意。”
“姚盛将军麾下生还不过两百余人,魏贤乃其一,却不知为何魏贤毫发无损,将军可知啊。”
听到这里,赵逊脸色绷不住的沉了下来,他说:
“张将军,眼下大敌当前,张将军若要追究此事,本将也只能说一声不知。”
“好吧,本侯便不追究此事。现在既已探明晋军中军所在,赵将军以为,我军当如何攻城。”
“张将军穴攻之计本将以为可以夺城,想必韩合多半无法防备,要是一举成功将韩合捉住,亦或者斩杀,晋军必乱无疑。”
“哦,赵将军也如认为?”
鼎炀侯悦色浮面,目光在赵逊脸上左右打量,赵逊接过这个眼神,看到的只有张隽的喜色。这时他道:
“是如此,若是以穴攻夜攻晋军城中大营,而后袭扰城外晋军,晋军首尾不顾,届时韩合再被我军擒杀,那晋军定能溃于一夜之间。”
“好,就依赵将军之意行事。”
听到这里,赵逊心中一沉,果被魏贤料中。鼎炀侯定会将穴攻一事转嫁到他的头上,一旦穴攻失败,那责任就是他赵逊的,如果成功,功劳是他鼎炀侯的。
赵逊未再多问,即便问了,鼎炀侯依然是模棱两可之词搪塞自己。
少顷,中军官传令各军、各营,将官速至中军帐商议攻城。
时至中午,百里燕一觉醒来,天已经是大亮,萧守在一旁,手里正拿着一张光饼嚼着,地上的碗里还有一张光饼,光饼的上面放着一块烤熟的马肉。
“萧,什么时辰了。”
“不知道,但刚刚放过饭,魏大哥的饭是姚盛将军亲自送来的。”
“是嘛。”
百里燕又低头看了眼碗里的光饼和马肉。眼下大军三餐不定,很难知道就近几点开伙。此时腹中一阵肠鸣,顿觉有些饥饿,他拿起碗中的那块肉,用手一掰两瓣:
“吃吧。”他把其中的一半递给了萧。
“这是姚盛将军给的,萧不敢吃。”
萧儿弱弱拒绝,目光却是馋巴巴的看着马肉。百里燕将马肉推到她跟前说:
“吃吧,魏大哥有一半就足够了。”
萧接过马肉,把手中的光饼揣进了怀里,狼吞虎咽的吃起肉来。
百里燕啃了口饼,嗓子干渴难耐,又拿起水囊咕噜一口。
少时萧吃完了马肉,但还在嘴里嚼着,她边嚼边说:
“魏大哥,姚盛将军说,大哥醒后让咱们去伤营。”
“是嘛。”
百里燕沉吟道,心中不免沮丧和懊悔。
姚盛的营打光了,活下来的也就两百多人,去伤营,显然是为了避战。
继续啃了口光饼,萧又接着说道:
“魏大哥,咱们再也不用去死了嘛。”
她问的还很幼稚,百里燕苦苦一笑,沉吟道:
“或许吧。”
百里燕清楚,胜负也就在这三到四天之内,如果能够一举擒获姒昌,这场决战也就结束了,只要顶住晋军的反扑,原本咸军攻击,晋军防守的局面,顺势逆转变成晋军攻击咸军防守,想来届时对咸军而言,问题不大。
但百里燕还是担心杜阳城以东的地下溶洞,也不知道韩合的计划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保险起见,应该让鼎炀侯后撤,但即便明说来龙去脉,他显然不可能主动后撤,尤其是抓住公子姒昌,鼎炀侯还不得坐等晋军疯狂反扑,他好大举杀伤晋军。
吃完饭,百里燕二人前去伤营,姚盛已经等在伤营。
他的三千多人几乎全部战死,他现在已是个空头将军,既没有人供他驱使,也没有任务差遣,他也只能蹲在伤营照顾自己的弟兄。
“魏贤,你来啦。”
“见过将军。”
“免礼吧。这是……”
姚盛看了眼萧,萧怯生生的埋着头弓着背,生怕身份被识破。但幸好她发育不快,加上营养不良,胸口还是荷包蛋,不查验真身,几乎就是以假乱真的假小子。
这时百里燕道:
“回将军,她是萧,今年十五,那日攻城时救下的,我与她是一个伍的。”
“唉……”姚盛叹了口气,气色不佳,话语间很是悲观:“活着好,活着就好。”
“将军大可不必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战输了,下一场能扳回来,并无定数可言。”
“但愿吧。我将你调入伤营,也是赵将军的意思。你通医术,本将麾下悉数在此,你便替本将好生照顾他们。”
“诺,在下定不负将军重托。”
姚盛又吩咐几句,便径自离去,走时脸色不是很好。
来到伤营,两日前救下的的伤卒正在换洗伤口,萧有些胆怯,扯着百里燕的胳膊,手上不住的颤抖。
“他们好惨。”
“是啊,人都是肉长的,哪有不死之驱的勇士。”
那日攻城,萧惊觉昏迷,天黑抬出来后很多场景都没看见,今天光天化日看到断臂残肢,充耳尽是伤者呻吟,这等感官冲击,远比惊恐中看到的血淋淋的感官冲击来的震撼。
营中走了一遭,发现几个眼熟的,其中一个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百夫长江湛,他居然好手好脚的活了下来,也真是奇迹。
江湛肚子上中了两箭,背后也中了一箭,背上的这一箭有点危险,可能是伤到了肺,呼吸有点困难,正发着烧。
除了江湛,还看见马平,跟自己一个伍的孩子,他才十六,一条腿已经没了,左腿膝盖以下已经没了,正高烧不退,还在昏迷。
一个才十六岁的孩子就没了腿,如果在二十一世纪出了车祸,也许能拿到一笔数额可观的保险赔偿吧。但现在,他什么也拿不到。战争结束后,他和他一样的残废兵士,最终会被清理出军队,病死饿死最后是听天由命。
萧看着马平消失的那条腿,忍不住落下眼泪,这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
“这是谁呀!”
口气颇有些不满,百里燕回头看去,此人还认识:
“刘郎中。”
“是你魏贤,你怎一身兵士打扮。”
“唉……说来话长,被鼎炀侯发去充军,躺着的这位就是在下一个伍的。”
刘郎中低头看了眼床上的马平,也不禁摇了摇头:
“唉……可惜了,他哥听说三年前也死了,如今腿没了,兴许还能活命。”
百里燕一怔:
“刘郎中,这征兵不是两丁抽一吗,为何举国上下皆要强征。”
“这哪是我等这些平头百姓所能决定。别说两丁抽一,这里躺着的不少人家里男丁基本上都死光了。再这么打下去,怕是咸国也没人接种了。”
两丁抽一是列国征兵的普遍规定,家中有兄弟两人的,抽其一,未征者,三十岁以下未得子嗣不得复征。目的旨在繁衍人口,不至于人口萎缩。
但现在咸国抓丁现象普遍,有甚者家里父亲、大哥、二哥都阵亡的,最后的独子也要拉上前线拼杀,仗打到这个份上,只能说是小国的悲哀。
话音落下不久,刘郎中给马平喂汤药,时不时还问两句:
“魏贤,你来伤营做什么。”
“赵逊将军让我来此帮忙。”
“是嘛,那太好了。怕是一场恶战,人手不够啊。来的正好,你就帮帮我这个老头子吧。”
刘郎中是去年随赵逊大军移防尹秧城的随军郎中,晋军攻城和霍乱爆发那会儿,与他多有些交集,没想到他也来了杜阳战场。
眼下伤营伤兵还不多,多以三日前攻城的两营人马居多,抢回来的基本上也是重伤。一多半被截肢,没截肢的不是刃器伤,就是钝器和烧伤。
此时姚盛已经回到赵逊大营,赵逊正在于钟衡商议攻城与偷营一事,姚盛入帐交令:
“参见赵将军。”姚盛行了一礼。
“姚盛将军免礼,魏贤可否安顿妥当。”
“已安顿妥当。”
姚盛此时脸色并不好看,赵逊也是看了出来,他说:
“本将军正与钟衡将军商议攻城一事,你来的正好。”
“攻城!”姚盛头皮一麻,他听到攻城就想到自己那一营惨死的弟兄,于是道:“赵将军,鼎炀侯还要攻城!”他口气明显带着抵触。
“是,但也不是。”
“此话怎讲。”
“鼎炀侯决定三日后穴攻杜阳城,大军同时攻城,以配合穴攻,而后内外夹击。但晋军必然以城外东南、东北两处大量攻击我军攻城大军,故而本将请命点一支人马攻打晋军城外东北大营。”
听这话,姚盛心头一紧,但见赵逊脸色平常,不禁想到莫非已有良策,他又问:
“莫非赵将军已有破敌良策?”
“嗯,随我来”赵逊肯定道,从桌案上摊开一副地形草图说:“三日后夜间攻城,鼎炀侯意在取下杜阳城,但本将与魏贤商议后认为,韩合怕是早有准备,杜阳城定然难以攻下。”
不等赵逊说完,姚盛道:
“既然无法攻下杜阳城,岂非令兵士白白送死。”
“因此魏贤设计,以攻城之名,行偷袭之实,将晋国三世子姒昌掳来。”
“什么啊,掳来!”
钟衡、姚盛二人异口同声都是大吃一惊。钟衡问:
“赵将军,晋军中军设于城内,如何去城外掳来。”
这时赵逊却说:
“城内中军乃伪营,中军仍在城外。”
“何以见得。”姚盛不解问。
“据魏贤前日探营所报,晋军城内帅旗旗杆矮了半丈,乃韩合故意而为之,便是令我军不能以高塔由城外窥看,此乃欲盖弥彰之计,目的便是引诱鼎炀侯攻城。因此魏贤断定,晋军中军定在城外。”
赵逊将百里燕昨晚所设计谋一一道出,钟衡、姚盛二将不禁大吃一惊,姚盛说:
“将军,这黑夜之下,千军万马当中魏贤何以找出姒昌,如此岂非儿戏。”
姚盛质疑道,赵逊很是肯定说:
“魏贤有计可辨姒昌,只是他不肯说,定要攻城当日方才透露。”
此时姚盛、钟衡各自看了一眼对方,心里还是莫名其妙的玄乎。
………………………………
第89章 血战杜阳(18)
百里燕(既魏贤)设计抓姒昌,是打蛇打七寸,点穴破罩门,一招便可瘫痪晋军,但破绽却是晚上黑灯瞎火,万军丛中谁也不认识姒昌,那怎么抓人。
所以攻城当夜,百里燕得亲自出马前去抓人。姒昌此番随行禁卫两百人,一路过来肯定有伤亡。
晋宫禁卫的铠甲皆为多层压制牛皮铠,极为坚韧,却也沉重,左右胸前有黄色垂穗,头盔盔缨为半尺长蓝羽,与其他晋军兵士和重甲兵截然不同,特征明显,一眼便可认出。只要找到禁卫所在,便能抓住姒昌。
此番赵逊偷营,姚盛率领四千骑兵前去冲击晋军营垒,不可恋战,冲杀之后便走人,从东北大营一直杀奔东南大营。
“姚盛将军,机会只此一次,你可有把握。”
“只要是魏贤计策,末将定能将姒昌抓回。”
“好,既如此,你我三人即刻调动人马。切记,不可将此计授予你二人之外其他将官,万一泄露被鼎炀侯所知,怕是你我都要被以延误军机,擅自出击为由问罪。”
“末将明白!”
钟衡、姚盛异口同声,心中已是比刚才又多了几分把握。
就在这番谈话后的两天后,鼎炀侯命人挖掘的十二条地道中的一条,率先打通至杜阳城城墙下,再有半日功夫,便能透入城内。
又过一日,十二条隧道悉数挖通至杜阳城内各处,攻城迫在眉睫。
当天夜里,鼎炀侯召诸将密会,就今夜攻城做最后的安排。
散帐后,赵逊独自骑马来到伤营,此时百里燕正与萧说话,见赵逊前来,他上前抬手行礼:
“参见赵将军。”
“免礼,随我来。”
二人至无人处,赵逊问道:
“四日前阁下有计可识姒昌,眼下便要攻城,不知阁下是何计策,还请如实相告。”
“此事需得在下亲自出马方可抓获姒昌,别无他法。”
赵逊一惊,不由问:
“这是何故。”
百里燕故作神秘道:
“天机不可泄露,待到战场便见分晓。”
赵逊捻了捻胡须,眉色之间多了几分狐疑,他说:
“今夜之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阁下有几成把握。”
“东北、东南两营姒昌出现任意大营中军,便有十成把握可将其揪出,但若要抓住他,在下心中并无把握。”
“既如此,只要阁下能引出姒昌,本将定能将他抓来。”
赵逊相当自信,只要确定了姒昌,抓住问题不大。
随后赵逊去了伤营外等候,百里燕回到方才与萧说话的石槽边:
“萧,魏大哥今夜随军出阵,你切莫离开伤营。”
萧闻讯一怔,忙是说:
“魏大哥不是郎中吗,为何还要出战。”
萧的眼中打着一些泪光,百里燕却是淡然一笑:
“为了更多人活下去,魏大哥必须去。好了,你也去休息吧,等明日魏大哥凯旋,大哥请萧吃肉。”
话音落下,百里燕未再多言,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少时片刻,赵逊、百里燕来到左军,赵逊人马三日前调动至左军,今夜他负责攻打杜阳城北段城墙,由钟衡摔人主攻,赵逊坐镇左营,而姚盛率领四千骑兵突击晋军大营。
见到姚盛之际,他已经准备好了皮铠,想是赵逊提前差人知会了他。
“魏贤,今夜之事你可有把握。”姚盛不免还有些担心,担心魏贤的计划能否实现。
百里燕穿着铠甲,脸色很是轻松:
“只要其人在城外中军,便能将他揪出,只是要抓他,怕是有些难,这可就看姚盛将军的能耐了。”
姚盛扬头大笑:
“呵哈哈……揪都揪出来了,岂有放过之理。你可放心,有本将军在,他就是钻进了地下,也把他抓来。”
姚盛打着包票,像是要将姒昌碎尸万段一般令人毛骨悚然。
待皮铠穿戴整齐,百里燕却掏出一块面巾把脸给蒙住,姚盛不解问道:
“阁下这是作甚。”
“哦,乃在下习惯,以面巾遮面,可挡血腥。去年尹秧城霍乱之际,将军应该知道的。”
“嗯,本将记起来了,是有此事。”
戴面巾挡血那是扯淡,百里燕怕是被姒昌和他手下一帮子给认出来,虽然是天黑偷营,也难保有眼尖之人认出自己。为以防万一,还是把脸蒙着为好。
尤其是万一鼎炀侯知道了自己是歧国世子百里燕,同时又抓住了姒昌,还不立即把自己给卖了。
一切准备就绪,赵逊的左营人马蓄势待发,赵逊骑马过来,最后还不忘吩咐一声姚盛:
“姚盛将军,魏贤安危可都托付予你,定要全身而退,不得有任何闪失。”
“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姚盛行了一礼,百里燕催马上前说:
“赵将军请放心,阵前冲杀在下心中有数。只是钟衡将军攻城,定要当心,今夜韩合定有所准备,稍有不慎反可能被晋军反咬。”
“本将已有安排,钟衡定会按计行事。”
百里燕担心钟衡攻打城北失利会损失惨重,他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自己弄出来的守城器具。赵逊为避免重大伤亡,私下吩咐钟衡,如果前三波攻击难以奏效,此后便减弱冲击,以减轻伤亡。说穿了,就是放水。
韩合今晚定是有所准备,明知有准备,再硬着头皮攻城,显然并不明智。
此时赵逊已将所有希望压在抓获姒昌身上,虽然他没说,百里燕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失败了,此战之后咸军将处于劣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