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姜乾边笑边说道:

    “蓉妹说妹夫你早晚有一日要升天成仙,我便问为什么,蓉妹便说你曾说要去月亮上看星星,我说如何能去得月亮,蓉妹又说当然是飞上去,我说那肯定是你在做梦,她却不依不饶的信以为真。”

    “原来就为此事捧腹大笑啊。”百里燕不以为然,姜蓉却是一本正经挺起胸膛说:“燕子,你不曾说有朝一日一定能去月亮上看星星的嘛,你说没说过。”

    “说过,可那至少也是一百多年后的事,眼下如何能行。”

    姜蓉就拿着此话做把柄又与姜乾理论:

    “看见没,燕子说能行,便是一定能行。”

    “好好好,哥哥认了还不行吗。一百年后别忘了给哥哥坟前捎一壶酒告诉一声,我便认输了,呵哈哈……”

    姜乾前仰后合捧腹大笑,姜蓉气急败坏:

    “你也真是的,燕子什么时候说过假。”

    由于天文学的发展,星球说与地圆说在砡工派、御客与永兴城内获得广泛认可,但世俗舆论仍是敏感话题,外界知道的确实不多,侯府家眷耳濡目染多年,姜蓉是知道的,百里燕也确实说过有朝一日人一定能登上月球,“有朝一日”四个字此后便简化成了一百多年后。

    要说一百年后有无可能登上月球,百里燕自己非常乐观,以当下的技术路线,数理化基础门类已经成型,持续的发展和探索三十至五十年,核物理与导弹火箭理论都会出现,一百年后实现登月不只是梦想。

    姜乾的眼界毕竟受到时代背景和认知束缚,他盯着的永远只是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至于星球是圆的还是方的,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径自坐下,姜蓉递上一杯绿茶问道:

    “姬丰送走了吧。”

    百里燕点头道:

    “嗯,姬丰野心不小,一分钱不想花,便想从咸国骗走三百四十多万的货,简直恬不知耻。”

    “这不可能吧,不给钱还想要货,他疯了不成。”姜蓉惊得竖起了黛眉,但细看百里燕神色,似乎另有端倪,她又问:“难道你还答应了。”

    “当然没有,他要钱坊全部贷款,十年还清,我思来想去其中大有不妥,故而没答应他。”

    “绝不能答应。这个贼奸商吃人不吐骨头,钱借给他焉能再还。”

    “蓉儿都知此理,为夫焉能不知。”

    其实姬丰也知道百里燕绝不会答应,却还是开出了百里燕很难拒绝的条件“金银矿石”。

    绿茶散发着又有香醇,淡淡的甘甜气息令人精神振奋,咸国因气候与纬度影响,早春茶、春茶都来早,经过多年的选育和培养,茶的品质大有提升,但总体上其实还不如志国的高山茶和内地早晚温差生长的茶叶。

    百里燕的理解是低纬度地区的茶叶出的太早,丧失了孕育涵养的时间,志国的海拔和内陆纬度造就了独特的茶叶生长环境和周期,有足够的时间孕育植物的养分,汲取更多的天地精华,自然也出中原最好的茶。

    品味过下午茶独特的韵味,百里燕轻轻放下茶盏,继续接此前的话题说:

    “大王召集权贵齐聚陔陵,既是以王眷为戒震慑勋贵,亦是为开征马税试探权贵勋戚底细。马税的大致征缴之法我与内兄已详细说过,至于如何抉择,内兄与岳父大人可自行决定。

    总之马税只限定免税数量与品级,不限养马数量,再有便是战时马税可以免交,朝廷允许扩充骑兵,战后却还是得削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途径。广信若执意要养马,马税也无法奈何。”

    “蓉妹说了你的难处,事到如今也比无他法,削就削吧,不养马未必不是好事。”

    听着姜乾的口气不对,百里燕忙又问:

    “你不是又想把省下的养马钱挪作养兵吧。”

    “这倒没有,我与陈先生合议后认为买些船,或者战船,去海上。”

    “这海上暂时我不建议内兄涉足,若是近海倒也无妨,远海切切不可去。”

    “这是为何?”一旁陈韵风问道,百里燕沉默着目光凝重,神色略有起伏,似是再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姜乾陈韵风交换了眼神,姜乾小心问道:

    “妹夫可是有何难处?”

    “内兄是否是从陈瞿将军哪里听到了什么。”百里燕双目紧紧注视着,深邃的目光似在拷问着姜乾。

    “没有,并未从陈瞿那里打听任何消息,你若不信可找陈瞿对峙。”

    “内兄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陈瞿也并非口无遮拦之人,但内兄可知道大海的北面有什么?”

    姜乾与陈韵风又一次交换眼神,心里想到了些什么,又不敢喧之于口。

    “妹夫指的何事?”

    “内兄一定是从陈瞿海军部下中听到了大海以北有陆地是吧。”

    “这……”

    姜乾语塞,百里燕忙又说:

    “内兄也休要瞒我,你是想买船出海,找一片广袤土地谋求海外建立基业,可是如此?”

    姜乾吁叹一声道:

    “广信港海军私下里皆有传言,北海之北有土地,咸王筹建海军远洋,是为寻找海外土地,故而我亦想令人出海碰碰运气。”

    “妹夫我奉劝内兄尽早打消此念,专心经营好广信便是最大的福祉,远洋之事绝非内兄想当然的那么简单。”

    “这是为何,为何他人可以,唯广信不可?”姜乾质问道。

    “海外凶险,绝非是你一地之力所能出海,内兄只看到他人出海,可知道有几人生还而归。”


………………………………

第918章 醉翁之意

    远洋活动海上的风险自不用说,所需耗费大量金钱、时间,不是一方领主能够承受的代价,即便发现了海外土地,前期需要的基础建设和移民投入根本是个无底洞,姜乾把海外探索是想简单了。

    从地理上而言,南半球整体呈现扇贝型,长孙国是扇贝上唯一向北的突出巨大半岛,长孙国国土由中原向北延伸近两千公里,一直到赤道附近,经由长孙国北海岸出发远洋是最安全划算的。

    咸国海军目前探索的范围仍局限于长孙半岛以东的洋面,最远距离远未突破长孙国最北领土向东延伸的纬度线,在此范围之内寻找大陆几乎不存在可能。

    姜乾理解的陆地,充其量是把灵境岛的传言误认成了大陆,由此心生出海的打算。以南半球现在的陆地面积,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一块真正地理定义上的大陆,即便有,也因该在晋国以东,西海以西之间的一块巨大的岛屿。

    “非是我打击内兄,海外寻地现下已无可能,不如经营好广信,二十年后会有出海机会的。”

    “二十年后何等情形谁又能知,我不想就此落为人后。”

    姜乾这时姜蓉插话说:

    “燕子从来不会说错,二十年后会有转机的。”

    “唉……算了。”百里燕态度松动,又有些无奈的说:“裁减的马匹也够广信添置万石船,内兄既然要出海,我也不阻拦。不过妹夫在此给内兄两句忠告。”

    姜乾打起精神郑重说道:

    “愿闻其详。”

    “其一,大海变幻莫测风浪无情,你本人与子嗣不得出海。其二,咸国以北外海能占的岛屿皆被咸军所发现,即便再有也寥寥无几,你初涉海上,我不建议内兄远洋出海。

    待造船厂得有空闲万石船,我会专卖两艘于你,短时内应先召集渔民操练先从近海沿岸贸易做起,积攒航海阅历,切不可操之过急求大求贪,葬送性命。另外,我会调拨绝好航海用具给兄,以便于航海所用。今日言尽于此,其他的现在说了也无用处,内兄当好自为之。”

    “嗯,多谢妹夫警言,姜乾谨记在心此生不忘。”

    姜乾抬手深施一礼,甚是恭敬。百里燕吁叹一息,接着又说:

    “广信北墙的加固与东西两翼的主炮台要塞最快明年夏收之前陆续竣工,最迟不会拖过明年年底。之后将修建继续向东西两翼外围修建新的炮台和要塞,有件事我还要嘱咐内兄,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办。”

    “是何事?”

    “蒲城在你广信的治下,关凌渡口也在广信控制之下,乃咸国以西大船进出内河与北海的水陆要津,你务必调遣人力搬运石方堆积与渡口两岸两里地之内,非常时期,可将出海河道宽度堵塞五分之二,水深减少三分之一,可不令五千石以上大船有此处进入内河,以绝后患。”

    姜乾听着一惊,不解忙问

    “关凌渡口可是咸国以西唯一可供万石船甚至两万石出海内河,一旦堵塞,再想疏浚,将十分困难。”

    “正是因为短时内疏浚困难,故而非常时期可遏制海上大船经由关凌渡口侵入我内河。当年长孙会盟便是经由此处抵达我永兴河,距离甚近。

    倘若改走其他河道,需要绕行,且沿途陆路遥远,可随时迟滞阻击,唯独关凌渡口太近。有件事你可不知,咸国与梁国谈妥,将出售万石船建造术,日后各国或许均能建造,此危害甚大,不能不提前设防。”

    关凌渡口是咸国以西,乃至咸国以西少数几个可以通行万石船的深水河道,熟悉水道和季节潮汐的情况下,夏季丰水季节两万石船也能经由关凌渡口驶进永兴河,威胁十分巨大。

    百里燕已下令东原郡凡可通行万石船出海的内河皆预置石方于两岸,非常时期用以淤塞河道。届时海军借由江东望亲江出海口驶入东原、江东两郡内河或江岸码头,退守本土河道,拉大敌方海上战线。

    历史上经由外海进入内河入侵本土的军事案例不胜枚举,防患于未然极为必要。

    当然,堵塞河道是非常时期最后的措施,一般而言丧失制海权后,更多使用陆基远程武器打击敌方入侵舰船,防止登陆和沿岸袭扰,然陆炮有陆炮的缺陷,尤其是前膛炮的弊端始终为人诟病。

    前膛炮的阵地转移和装填再快,依然受到机动力和雨水的影响,纵然在陆地上的战略纵深远大于舰船在内河的战略纵身,但决战情况下,必是硬碰硬的较量。

    舰炮或是双层两舷舰炮,甚至三层两舷舰炮,一侧船舷一次齐射少则二三十发弹丸,多则四五十发,两侧同时对两岸开火,弹丸在六十至一百发之间。

    且下层甲板火炮缩在船舱之内,装填几乎不受天气影响。而北海地区冬季外,四季都多雨,这个情况是十分不利路基火力作战。尽管咸军炮兵配发了油布,含硝的蜡纸药包防雨,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除此之外,早期海权主义带来的贸易和战略革命决定了军种体系的建设的重心,由传统大陆军转变为近海防御为主,远洋打击为辅的战略转变,路基火炮数量不如海军火炮数量始终是路基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艘万石船装备火炮五十至五十五门之间,两万石穿超过九十门至一百门,这是一艘船的配置,放大一个舰队,咸国这个体量的国力和面积,十年后和平时期能支撑两万石船为主,万石船为辅,总计两百艘以上的主力舰队,装备火炮超过万门,是陆军火炮三倍以上。

    路基火炮不依仗要塞扼守,面对十艘主力舰几百上前门炮的狂轰滥炸,基本没有活路,更不用说动则可能是几十上百艘主力舰炮的密集轰击,路基火炮将难以招架。

    四月初七,卤侯了解了王眷的善后工作返回陔陵向咸王交旨,下午在府中独请百里燕赴宴叙话。

    “老夫难得邀永兴侯过府宴饮,今日你我可要一醉方休啊。”

    “卤侯客气了,晚辈在此先敬卤侯一盏。”

    百里燕先干为敬,卤侯含笑点头甚是高兴:

    “永兴侯果然豪爽,呵呵……”

    “论酒力,晚辈着实不胜卤侯与大王,让卤侯见笑了。”

    卤侯捋着斑白的长须满饮一杯,遂言道:

    “好酒啊……”

    “此酒乃是十年前陈酿,醇香绵长力道恰到好处,要比当年头酿酒好不止十倍。若是三十年,五十年陈酿,口感更佳呀。”

    “嗯,老夫那里还有两缸千年陈至今未开,想着喝了可惜,实在舍不得呀。”

    “既舍不得,不如流芳于后世以作家传之资,未必不是一件美事。”

    当年弄回的千年陈共计有七十二缸之多,每缸约八十斤黄酒,其中五十缸进贡给了咸王,其余二十二缸,五缸给了卤侯,十二缸给了百里燕,两缸给了轩亭侯,其余三缸灌装成两斤一坛,用于赏赐给有功武将和恩赏。

    卤侯的五缸酒三缸分装了两斤坛,其中多数分给了部族,其余两坛自己留着。百里燕的十二缸,赵安陵、关龙翔、宗伯泰各分得一缸,御客、砡工派分了各分得两缸,百里燕只留了七缸酒,六缸藏进了酒窖,一缸分装两斤坛,自饮或泡酒,效果奇好。

    如今的千年陈已名声在外,成为天下名酒,追逐着不计其数,不乏有人打着千年陈的名头糊弄世人,真正能喝道千年陈的真是寥寥无几。

    卤侯边夹着菜,边品味着个中滋味,脸上颇显出几分享受之色。

    上一代卤侯薛腾长期陷于国内战乱,国库入不敷出,经常需要认捐,盐枭的势力便从那时起备受挫折,晋国的介入又加速了盐枭的分化,形成了今天咸王一派,太子一派的两立局面。

    这一代的卤侯薛崇,算是享受到咸国发展红利的世袭勋贵,是咸王的忠实拥趸,依靠化工带来的巨大好处,实力如日中天,渐有甩开所有盐枭而独树一帜的势头。

    其实这未必不是坏事,盐本是最早的化工产品,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然形成高中低三段产业链条,卤侯一脉独树一帜占领高端产业是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其他家族的利益诉求和职业定向必然成为集团内部的争论焦点。

    相对时期内的蛋糕就这么大,如何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于是现在的盐枭已不负当年盐枭的团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既有单一的利益纽带,让盐枭向着权利和其他经济领域转型。

    卤侯此时借着酒劲,刨开之前闲谈,话锋陡然一变说:

    “永兴侯啊,膝下诸女渐有出落,可有许配啊?”

    “尚未许配。不过,晚辈家风开明,儿女之事当由儿女自决,强压的婚姻若是不称儿女之心,怕是日后未必过的美满。故而在下倒是不急,让她们自行去找自己的意中人,只要还说的过去,晚辈也不会计较。”

    “这可不好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之礼法不可违,任由儿女自寻意中人,若是家风败坏之人,岂非是害了侯府千金。”

    “呵呵,如卤侯所言家风败坏之人当然是万万不能的,即便是儿女心甘情愿,我也打断她一条腿。”


………………………………

第919章 毒金

    百里燕已然明白卤侯今日用意,如今的永兴侯府在世人看来就是块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尝鲜,卤侯这等权力中心的勋戚依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主动问及此事,必是深思熟虑准备提亲的。

    换做是旁人,百里燕八成要拒绝,但卤侯的提亲,他是很难拒绝的。

    卤侯不是旁人,盐枭对经济的危害虽已瓦解,但盐枭的势力仍很强大,推是推不倒的,遂只能拉拢。相对的,他百里燕的势力也是推不倒的,两强相争必有一伤,两败俱伤更是最坏结果。

    当下两家利益交织密切,又无任何利益冲突,没有道理不结这个亲事,稳固基本盘。

    如若拒绝,卤侯作何想不得而知,政治联盟肯定不如血缘纽带来的牢固,还有被其他家族插足的危险,综合所有因素,与卤侯联姻能收获的政治利益远远大于排斥这段婚姻来的强。但就是不知卤侯看中了芳、香、彩云、璇四女中的哪一人。

    想到此处,百里燕态度趋于谨慎,他问:

    “卤侯有言就请直说吧,是否令子膝下公子相中了晚辈女儿,有意结一桩姻缘。”

    “呵哈哈……老夫子嗣皆在东原与麟城,哪里能千里隔空观府中佳人。既然永兴侯问了,老夫也不拐弯抹角的了。永兴四美城中尽人皆知呀,本侯欲给本家孙辈做媒,不知永兴侯意下如何。”

    “不知卤侯是多聘,还是独聘?”

    百里燕问,卤侯似乎很是高兴:

    “永兴侯既言儿女自决,你我不如来个龙凤会如何,只要你情我愿,多聘又何妨。”

    “哦……”百里燕轻叹一息,没有拒绝:“唉,女大不中留啊,不过晚辈有言在先,晚辈女儿需过十八方嫁,只此一条,卤侯务必应我。”

    “好好好,就十八,就十八。来,老夫敬永兴侯一杯。”卤侯大悦,举樽满饮一杯酒。

    之后二人约定,四月中下旬在百里燕府上举行“龙凤会”,届时卤侯将孙辈召来陔陵相会与永兴侯府。

    不过事关重大,嫁女儿就如同割走父母心头的肉,百里燕仍需与姜蓉、乔馫儿、肖春玉三位夫人通个气。

    待宴席过半之际,一匹快马停在了卤侯府外,一个兵士通禀过后被卤府护兵带往中庭交给了魏琦。

    “启禀魏侍卫官,这是永兴技术署交给永兴侯的信函,请永兴侯亲自勘验。”

    “知道了,你且退下。”

    魏琦持信入室,走进百里燕身侧俯身贴耳说道:

    “侯爷,理化室送来的化验结果到了。”

    百里燕神色微动,忙问道:

    “哦,单子呢?”

    “在属下这里。”

    “先去外边等着。”

    “诺。”

    打发走魏琦,百里燕与卤侯说:

    “晚辈唐突有些琐事去去便来,还望卤侯见谅。”

    “嗯,永兴侯自便就是。”

    “多谢卤侯。”

    百里燕抬手略施一礼,起身出屋来到世外,魏琦递上信函,百里燕撕开封头取出单据,先是一喜,后是一惊。

    喜是因为矿石含有金银量丰富,完全值得冶炼,惊是矿石中含有三氧化二砷与锑化物。前者是砒霜,气体和固态物质均有剧毒,后者锑元素的毒性较轻,但锑化物的毒性很大,所以单纯的熔炉冶炼这种金银矿石是要死人的。

    “我说呢,此贼如何能这般慷慨,原来竟这般阴毒。”

    “侯爷,这批金银岂不是形同废物。”魏琦道。

    “对梁国而言是废物,姬丰认为我国有法可炼,或是以为我等不知其中害处,故而想籍此做价,一来毒害我国,二来偷学炼化之法,三来如若我国无法炼取,而贸然接受其条件必然巨亏,届时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永兴理化实验室至今已经提取并分离的元素有六十五种,根据密度、化学价、物理特性、矿物来源、化合物反应,以及颜色反应等综合判别手段,百里燕能识别出其中五十一中元素,锑元素正是其一。

    其余已经提取到的十四种元素,没有特殊情况应与地球元素重合,然以他的知识储备,已无能力加以区分确认,遂只好以当下文字重新定义。

    得益于化学工程的发展,地质学和矿物学发展得以长足进步,姬丰想籍此有毒矿物坑害于他,根本是痴人说梦。

    金银矿的伴生物极多,铜矿是常见的金元素伴生矿,碲、铅等亦与金元素相伴而生,镍、锡、铅、汞经常则与银元素伴生,咸国陵山银矿是镍银矿。

    金矿中最毒的要属于毒砂金与锑化物金伴生矿,其中锑化物往往是金银同时出现较多,同时出现砷化物、锑化物相伴的金银矿实在罕见。

    梁国多半是在开采后才发现冶炼此种金银矿石是有剧毒的,迫不得已之下放弃了开采,但又不甘心就此浪费多年开采积累的金银矿石,遂作为筹码让姬丰拿来换取好处,这也多半是姬丰最后的底线。

    将信件收起揣入怀中,百里燕若无其事返回酒桌,卤侯观察稍许便问:

    “永兴侯刚才所为何事呀?”

    “哦,是大王交办之事,晚辈不敢耽搁,特来向卤侯请辞进宫面君,向大王复命。”

    “既是大王交办之事,老夫便不强留永兴侯啦,永兴侯请便。”

    “多谢卤侯,晚辈告辞了。”

    深施一礼,百里燕缓缓退走,去往宫中向咸王复命。

    姬丰的条件百里燕没敢跟咸王提起,只怕是咸王暴怒之下意气用事。

    此时天色还早,咸王一席便服在百灵园中钓鱼。纵观历史,君王能有此雅兴的还真不多。为此百里燕定制了一批台钓用具供咸王使用。当然,碳纤维鱼竿,不锈钢插件,高强度鱼线就别想了,能有个手摇收线器和鱼竿托架就算不错了。

    “臣参见大王。”

    “哦,是永兴侯来了,快快免礼。”

    咸王拍着大腿,兴致很佳,言语中带着几分喜气,示意蒋浩取来矮座置于一旁,示意百里燕入座:

    “爱卿请坐。”

    “谢大王。”

    待其落座,咸王问:

    “爱卿有何事禀报?”

    “启禀大王,是关于姬丰与我咸国交易的最终谈判。”

    “哦……寡人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