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启禀杜将军,方才东门哨兵来报,对岸平柳县城隐约发现一支咸军由南门入城。”

    杜锐勋忙停下手头杂务,蹙眉思索片刻后脸色凝重起来:

    “入城的咸军有多少人马?”

    “约六百来人,速度极快,比最快的马还要快,籍此来看,应是咸军的千里跃健宝。”

    “哦!”杜锐勋听着一惊,忙又说:“咸军北牵马匹中仅有三千匹健宝马,一日间出现六百匹,绝不是普通咸军。不好,咸军恐是在打平柳县城的注意。王谢,速去将吴长史请到东门,快去!”

    “诺!”

    咸军从千岳山牧场牵回的马匹总计是四十万匹,另借了御客十万匹,其中三千匹是健宝马,这些情报消息不用刺探,卫国驻千岳山的官吏武官看一眼都能清楚,因此倒也不存在保密问题。

    咸军如今养在千岳山的千里跃经过十五年繁殖增长,连同老少和马驹在内,已有小十万匹的规模,期间各国,乃至金雪狄人都曾不间断往来南北两地搜索此等宝马,近些年还真给找到零星马匹,但数量不多,总计只有千余匹,远不比不上咸军的种群。

    尽管千里跃有万千般好处,怎奈何食量太大,光靠吃粮成本太高,农业产量虽大有提高,但仍不足以在中原地区喂养十万匹的千里跃战马,更何况还有几十万匹中原战马,长期尽数养在国内,根本不现实,因此现在倒是成了一个麻烦。

    百里燕只得平日将马匹养在千岳山草场,战时经由志国牵回本土,因此与志国的关系就格外重要,也是当下“国际关系”中对咸国最为不利的因素。一旦丧失了马匹来源,咸军的机动力将受极大削弱,这也是百里燕不想与志国闹翻的原因。

    少时杜锐勋来到东门城头,掏出他心爱的望远镜眺望江东,水汽中隐约看到七八里地外的平柳县城静静坐落在江岸编上,零星看到些咸军巡逻的小队往来穿梭,却看不见有咸军主力埋伏隐藏的蛛丝马迹。但远远看着,却能感受到强大的杀气和压迫笼罩在江泉城上,一种难以言表的压抑久久无法散去。

    作为职业军人,杜锐勋感到了一丝危机。

    健宝马在中原的数量稀少,因此咸军中只有将帅一级与往来传信的斥候配有健宝马,突然冒出五六百匹健宝马,杜锐勋只想到了一个人。

    “是他,一定是他!”

    这个人就是百里燕,咸国配属健宝马卫队的只有两个人,其一是咸王,其二是百里燕。眼下战时状态,赵逊、卢皋、关龙翔等人都配属有千里跃骑兵护卫,但绝无凑出五六百匹的规模,有权调度五六百匹健宝马的只有百里燕。

    少时片刻,长史吴彬来到城头:

    “杜将军,何事唤本官来此。”

    “吴长史,咸军副帅百里燕已到对岸平柳县城,本将以为咸军近日必有重大举动。”

    吴彬听了一惊,忙是说:

    “咸军想趁志军进入德康之前动手!”

    杜锐勋沉色点了点头说:

    “恐怕是的。吴长史,志军还有多久才能入境?”

    “最快也要十月中旬。”

    “看来咸军是等不到十月下旬便要动手,届时志国恐怕不会为了一郡之地于咸国翻脸。吴长史,各地迁民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即迁走。”

    “德康有思水天险之隔,咸军即便先发制人,短时内也攻不过来,是否多虑了。”

    吴彬仍很乐观,杜锐勋却是摇了摇头:

    “虽不知对岸咸军是何意图,然据本将所知,咸军从北海调来了万石战舰二十余艘,每一艘都有五十五门震天火,若都搬到岸上,便是一千余门,其威力不可小觑。

    而且百里燕素来离经叛道不走寻常之路,其越是装神弄鬼,内中的动机越令人生疑,决不可低估了咸军实力。”言毕,杜锐勋与护将王谢道:“王谢将军,即刻派人传令全军,各地严加戒备,严防咸军突然渡江。另传令水寨,船只向碧清河西退五十里地,不得军令不准出寨。”

    “诺!”

    作为职业军人,杜锐勋的直觉无疑是正确的。


………………………………

第1019章 火力准备(1)

    百里燕进城安顿了穆尼之后,随即来到了西门,不同的是却是,杜锐勋站在城头,他躲在望楼内借助炮兵观察镜,远眺对完的江泉城,吴彬、杜锐勋二人的一举一动一览无余。

    “蒋杰,我东岸距卫军炮兵阵地直线距离多少?”

    “距江泉城南卫军炮兵阵地,约九百二十步,距离江泉城东门城头炮兵阵地八百九十六步,距城北外卫军炮兵阵地约九百五十步,每日涨落潮略有起伏,但全在我军迫击炮最大射程之内。”

    蒋杰如实叙述,百里燕点了点头说:

    “明日寅时,各组迫击炮分队灯火管制,先行进入江边预设阵地,校正诸元,寅时六刻开始炮击,先打半个基数,同时前膛炮跟进前往各自预设阵地,对卫军实施火力覆盖。”

    “末将领命!”

    说话之际,楼外兵士来报:

    “启禀蒋大都督,东南角望楼来报,卫军水寨有异动。”

    百里燕闻讯旋即调转观察镜,转向东南碧清河入江口卫军水寨,可见卫军船只往来调动进进出出,却是总在水寨内外附近盘踞,并不像是战争准备。

    “杜锐勋不愧是西海名将,看到本帅入城,即刻有了反应。蒋杰,立即着人传令陈瞿将军,卫国水军意图退入碧清河布防,海军水军不得进入,务必守住碧清河入江口不令其出河。”

    “诺!”

    杜锐勋有意将水军拉回碧清河深处,意在保留水军主力,以免遭咸国海军炮击。

    风帆战舰为增强火力密度,绝大多数火炮布置于船舷两侧,因此咸军战舰进入碧清河后,难以将多艘战船横在河面实施线列炮击,全无火力优势,最后还是沦为传统接舷跳梆作战。

    待百里燕回到城中,老穆尼正值纳罕狐疑,他丝毫看不出咸军有任何作战前的状态,更像是普通的军队移防。

    “你们的军队和大炮呢,为什么什么也看不见。”

    穆尼急问道,百里燕笑着说:

    “呵呵,别急,大炮和军队明天就回到。”

    “明天!你们难道不应该把军队摆在江边对峙吗,你就不怕卫国偷袭。”

    “他们过江是最好不过,可惜他们不会过江的。”

    穆尼曾与百里燕隔江对峙鏖战无数次,深知滩头的重要性。但凡隔江对峙,为防止敌方偷袭乃至全面登陆,应该沿江布设重兵集团,坚守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将敌方扑灭在滩头,是反登陆的作战重点。

    当然,还得有三个前提。其一是谁攻谁守,双方是否有过江登陆的意愿,其二双方兵力配置,其三军事体制和作战模式。

    卫、咸两军自七月对峙至今,谁也没主动开一炮,卫军也未做任何前期作战的准备,因此卫军没有过江登陆作战的打算,态势上咸军攻卫军守,即便卫军突袭,也是小规模的袭扰,不足以正面全线登陆。

    而双方兵力卫军不知咸军底细,但咸军却知道卫军全部兵力配置,敌明我暗,杜锐勋也不敢轻易过江,小规模的登陆袭扰并不足以引诱咸军大举出动。

    如是大规模登陆作战,那就就是自投罗网,由于西岸卫军一侧地势略高于东岸咸军一侧,因此东岸易发洪涝,长年累月形成的地形致使东岸可登录地点远少于西岸,因此卫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

    咸军只需重点驻守几个地区,而主力配置于二线,杜锐勋以现有的技术条件,短时内无力将几十万主力全部运过思水江,而抢滩登陆的卫军将成咸军口中之食,随时可以吃干抹净,甚至可以坐等杜锐勋大举增援站稳脚跟后,再一举减灭。

    最后,咸军军事条令、作战体制、军队结构已完成根本性转变,基本具备了现代军队的所有结构,并配备有千里跃往来传递消息,各镇军还配置有数万至十数万不等的战马,一线有事,二线驻扎军团随时开拔抵达登陆地点,将正在登陆的卫军消灭在滩头。

    总而言之,卫军还是一支停留在“商周时期”的传统贵族率领下的军队,咸军是一支十九世纪中末期的“现代”军队,加之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将主力配置在一线并不合适,也不明智。

    翌日,凌晨丑时六刻,百里燕携周空前往西门城楼观战,同时令人通知了穆尼。

    “江上好大的雾啊。”周空说道,伸手裹紧了肩上的皮草大氅。

    这时百里燕说:

    “秋天嘛,昼夜温差大,江面水汽充足,容易雾化。孙国旧地纬度比咸国高一些,海拔也高一两千米,夜间温度比白日低得多,江面有雾并不奇怪。”

    二人说话之际,小莲子端着点心茶点推门进来:

    “侯爷、夫人用先些茶点吧。”

    “你也过来一起坐,别累坏了自己。”

    周空拉着小莲子一起坐下,小莲子嫣然说:

    “不累不累,倒是夫人和侯爷日理万机操持军国大事,可不能忙坏了身体。”

    “瞧你,现在也会骗人了。”周空笑道,还是拉着小莲子身旁一同用餐。

    这时百里燕插话说道:

    “也真是难为你们女子一起随军,今后有些规矩看来得改改了。”

    “侯爷言重了,小莲子也是担心夫君在外鞍马劳顿,没个人伺候失了体面。侯爷您也知道,蒋杰就喜欢舞刀弄枪的,其他什么也不上心,身边要是少了人伺候,总是不方便,只有守他身边我才放心呢。”

    “嗯,蒋杰确实有这个毛病,对其他事都心不在焉,跟着本侯多年也没改掉,看来还是我没调教好他。”

    百里燕肯定小莲子反应的情况,蒋杰跟随他多年,确实发现有严重的嗜好取向偏差,其对感性实物反应迟钝,对理性实物兴趣浓厚,军事和理论应用这一块造诣很高,但生活上就差强人意了。

    不过蒋杰是个能生养的种,与小莲子结婚八年,生养了四个儿子,加之其原配夫人陶氏生育三子,蒋杰现在有七个儿子,但教育上却都不怎么上心,还得百里燕一手帮他操办。

    寅时准点,蒋杰从城下赶到城楼汇报消息:

    “启禀副帅,迫击炮队已出西门,武备营及第四镇军高培将军所部全部炮兵与四万步军平柳县城还有十里。”

    “很好,继续严密监视西岸卫军动静,有任何异状即刻报我。”

    “诺!”

    待蒋杰转身离去,小莲子颇有些失望说道:

    “他就是这样,一打仗什么都不顾了。”

    这时周空却笑着说:

    “那你还不是给他生了四个男娃娃,说明人家心里还是装着你呢。”

    “夫人真会取笑人家,他就是这样,只要一爬上床变了个人似得,我哪里做的了他的主。”

    小莲子越说脸越红,百里燕见着气氛有些微妙,遂是立身而起准备离开:

    “你二人继续聊吧,我出去看看。”

    “你也多当心,外面天冷风大,别吹坏了。”

    “嗯……”

    百里燕拎起件皮草风袍披在肩上,随即转身走出城楼,来到东面城头女墙后,取出十二倍双筒望远镜眺望西岸江泉城。

    水雾中,隐约可见对岸城头灯火闪烁,城外南北两翼卫军炮兵阵地暴露无疑。

    由于技术制约,各国诸侯铜炮十分原始落后,不仅仅是火炮射程只能依赖增加管壁厚度和重量增强膛压,推高火药装填量,其过重的火炮转运更是一件繁琐而麻烦的工作,不仅制约了火炮的使用和转移,火炮阵地只能提前预设而不能临时布置。

    反观咸军,轻重火炮使用了先进金属炮架与轮式结构,方便了车马牵引转移,极大缩短了炮兵布置阵地所需的时间,能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势,同样也能随时撤离,这也是杜锐勋自始自终看不见咸军在江边布置炮兵阵地的原因。

    寅时一刻前后,老穆尼姗姗来迟,心里还颇有些怨气:

    “这么大早叫我起床,就是来看你故弄玄虚?”

    百里燕将望远镜递给穆尼,指着对岸说:

    “再过五刻钟,对岸将陷入一片火海,你就看着吧。”

    穆尼接过望远镜高,度怀疑百里燕的说法:

    “你不会是想用炮舰横在江上炮轰卫军吧,他们的大炮可是在陆地上,尽管比你们少,但准头比船上开火强得多,而且木船不会比土墙更坚固吧。”

    “你说得很对,所以我不会用舰炮,这显然不明智。”

    舰炮射击船体会因为后坐力,发生横向摇摆,同时水面的波动也会加剧弹丸出膛后的精度误差,而前膛炮固有的精度缺陷,叠加以上因素后,炮击的精度远比将火炮架在地面发射要差得多。

    咸军火炮再如何精良,卫军火炮如何粗制滥造,却无法避免前膛炮客官存在的技术瓶颈。

    尽管内河大江水面波动对火炮精度影响并不显着,但不同于海中航行,内河航行水流流向对舰船影响更大,因此舰船开火是顺流移动的,如若发射实心弹丸,精度和命中率会很差。

    后膛定装炮出现之前,前膛炮对陆射击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木质战舰船体强渡远不及土墙砖石,同时前膛舰炮最佳交战距离小于五百米,于是必须抵近发射,而地面的固定火力对木质战船的伤害是致命的。

    尽管卫军火炮射程、精度都差强人意,但对付尽在咫尺的水面舰船,以火炮方阵密集发射实心弹丸,对纵向线列船队的破坏力十分惊人。

    当然,咸军现在完全承受得起得起这种损失,舰炮可以用船一字摆开线列阵,顺流而下间接开火,并使用榴霰弹、开花弹对陆齐射,用密集弹幕弥补精度不足。

    但仍要冒着岸防火炮的威胁穿越炮击区,现在哪怕是重创、损失一艘万石船,百里燕都舍不得。如果换成五千石、三千石的内河战船,效果则不明显,同样也会沦为岸防火炮的靶子。

    因此舰炮对陆射击应躲在岸防火力之外,采用破片榴霰弹杀伤陆地火力,内河中横冲纸张并不明智。


………………………………

第1020章 火力准备(2)

    此时平柳县城西门外滩涂上一片漆黑,月光下依然看不见五离外岸边正在作业的迫击炮队,穆尼捉摸不透百里燕意欲何为,于是又问:

    “你倒底怎么想的,到现在我也没看到你们的大炮和军队,江面上连一艘船的影子都没有。”

    “你若是看见了,那才见鬼了。”言毕,百里燕回首于魏琦说:“去拿几张马扎,冲三杯柭芷J来。”

    “诺。”

    待魏琦离去,穆尼放下手头望远镜,借着火光仔细端详着,他说:

    “两个筒的望远镜值多少银子?”

    “怎么,你想买?”

    “你不是什么都能卖吗,这个难道不卖?”

    “当然不卖。”百里燕果断拒绝,接着又说:“双筒望远镜我们自己都还没多少,卖给你们做什么。别总想着买回去自己琢磨,你们造不出来的。我如果没猜错,你们得到望远镜后一定想自己造是吧。”

    穆尼没有否认,如实说道:

    “不错,你说的玻璃其实于水晶一样,水晶可以通过打磨做出镜片,但我知道你们们是用的其他办法得到的水晶,而且能大量获取,所以才能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望远镜。”

    “看来你们还不笨,不过我奉劝你们还是不要枉费心机了。现在这副双筒望远镜用的玻璃比以前的更好,也更为精巧,你们是造不出来的。”

    双筒望远镜原理没什么难点,难得是里面的调焦和折射镜面需要一定的生产加工精度,同时早期玻璃属于传统钙钠玻璃,透光率不高,并不适合作为光学镜片使用,可以用来应急,解决问题,但不能提升视野的品质。当倍数越高,传统钙钠玻璃的成像品质越差,其局限性暴露无遗。

    为此永兴城陆续研发了一批光学玻璃和高强度的工业玻璃,以满足日益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产品需求。

    少时,魏琦端来三倍柭芷J茶,几张马扎,百里燕与大小穆尼边做边喝边聊天。

    寅时三刻前后,大将军高培从东门入城,抵达西门城头:

    “高培参见副帅。”

    “高大将军免礼,快请坐。”

    “谢副帅。”

    高培收起礼数看了眼一旁穆尼等人,忙是又说:

    “副帅,这……”

    “高大将军放心,几位都是客人,受本帅邀请前来观战,并无大碍。”

    “哦……”

    高培不曾参加南征,此前也一直戍守在外,极少接触金雪狄人。前番阳都城中开会,算是见到了两次,但却不知穆尼与百里燕的关系。

    待高培坐定,百里燕示意魏琦再去泡一杯柭芷J,随后继续与高培说:

    “寅时六刻迫击炮开始炮击,你部炮兵与武备营炮兵务必于四刻钟内完成阵地部署,卯时二刻至卯时三刻开始炮击,高将军可否明白。”

    “本将明白。”

    “那好,现在距离炮击还有三刻,伙营已备下热饭,即刻组织人马就餐修整,迫击炮响后五分钟,炮兵迅速展开。”

    “诺!”

    高培是咸军九大镇军中能力仅次于降将莫云风,在叶信之上,然由于早年出任梁军策应使,而梁军消极避战,耽搁了立功机会,因此其资历远不如叶信、顾中、徐谨、肖渠等人。虽有百里燕、赵逊保举为大将军,但一直得不到重视,陵山银矿开发后,其与顾中第五镇军一起调往江东镇守。

    此番高培调入第一集团军留守后方,也是权衡各军远近亲梳之后做出的安排。同时陆亭训的第九镇军新兵多,战斗力偏弱,而东郭昌手下的权贵兵马都是老油条不堪重用,赵逊需要得力干将,只好留高培在后方,于是又一次错过西征立功的机会。

    如今其年近六旬,今后再想荣立战功已是极为困难,百里燕不免替其感到可惜。

    待高培离去,穆尼忙是问道:

    “你刚才说的‘迫击炮’是什么东西。”

    “再等三刻钟,你就看见了。现在就是说给你听,你也不懂。”

    穆尼蹙其白眉,摸着下巴上浓密的白须,狐疑打量着百里燕又说:

    “你不会是又弄出了什么新式兵器吧。”

    百里燕没有否认,坦率承认道:

    “不错,这也是我为什么请你观战的原因。但愿阁下看过之后,回国奉劝贵国还想打我中原注意的权贵,日后好自为之不要得寸进尺,否则卫军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听了这话穆尼七窍生烟,果断拉下脸色说:

    “你威胁我!”

    百里燕不以为然,一副轻松之色:

    “别紧张,只要你们安分守己,两国和和气气,不就完了吗,何必动刀动枪血流成河的呢,呵呵……”

    百里燕从容笑着,却是让穆尼很不舒服,打了这么多年交到,他非常清楚百里燕狡诈的为人,其看似稀松平常“劝告”,往往都是恶毒的陷阱,他转眼想到关外再建两省的计划可能遭致中原的大规模报复。

    时间一晃过去三刻,蒋杰悄然来报:

    “启禀副帅,丑时三刻已到。”

    百里燕低头看眼了怀表,时间分针大致停留在三刻的位置:

    “传本帅命令,打三发红色信号弹。”

    “诺,三发红色信号弹!”

    蒋杰重复一遍,随即吩咐身边三人,使用榴弹发射器装填各装填一发红色信号弹。

    “预备,放!”

    蒋杰一声令下,三人同时扣动扳机,三声沉闷的响声打破沉寂,三颗红色信号弹划过夜空留下弧形的尾焰,向着远方飞去。

    穆尼见状大惊失色,他忙问百里燕道:

    “刚才那声爆炸飞出去的红光是什么东西?”

    “榴弹发射器,一种新式的小炮,除了可以发射此种红色的炮弹,也能发射可以爆炸的小炮弹,以及像飞鸣哨一样雪亮的炮弹用于照明,同样,也能用来放火,十分方便。

    咸军装备的榴弹发射器一次装填一发,由于发射药落后,发射质量最重的爆破弹头最大射程才两百步,约合三百米左右。燃烧弹最大射程两百七十步,照明弹、信号弹弹头质量轻,能打到三百步至三百二十步。

    总体参数性能要逊色前世同类产品一半以上。当然,能有的用已是非常奢侈,对于当下所有火器而言,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无疑是神一样的存在。

    此时三发红色信号弹爬升至最高处,缓缓开始下落,江边迫击炮队得到信号随即开火。

    “一发装填,放!”

    一声令下,三十发炮弹拖曳着红色尾火迅速攀升,两百米后尾火熄灭,炮弹划过一道弧线攀升至弹道最高点开始下落,最终一头扎向西岸卫军阵地,掀起数十声剧烈爆炸。

    犹如黑暗中一道惊雷落下,卫军营地陷入一片火海,爆炸声、呼喊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平柳县城头上暴起一阵欢呼,兵士们高呼着呐喊着:

    “咸军威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