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而一线守军奔溃后,设立二线极有必要,卫军可在二线收拢一线卫军残部,同时判明我军情况后实施反扑,因此二线守军通常少于一线守军。

    然虎尾河却布置了七万人,而近在咫尺的虎口湾仅三万人,这里既有虎口湾地势易守难攻的特点,同时还有虎尾河以西平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缘故。

    我军从南境牵马卫国非常清楚,故而杜锐勋做了最坏打算,以防我军突破其两道防线被撕开口缺口,涌入其后方。为避免我军骑兵与步兵骑马实施大纵深突击,卫军就必需要在平原上构筑重兵集团,以阻挡我军扫掠。

    虎尾河虽然是条河,事实上宽度不足五丈,架桥十分便利,因此我军若从此突破,卫军只能沿河放火,迟滞我军西进,而后骑马退却,谋求保存实力重新集结。

    同时抓住将我军急于突破缺口的心理,以退却诈败,将我主力引入德康平原腹地,其好从南北两翼驻军向我迂回,进而将我先头大军合围吃掉。蒋大都督可明白。”

    “末将明白。”

    ()

    。


………………………………

第1016章 军机会(3)

    “那好,虎口湾以南八十里是磐城,既然名曰‘磐’,其地势便可见一般。此地地下深处多为大理石于花岗岩,高于江面七丈,德康郡沿岸唯一一处岩石地貌,南北二十里内均高于江面三丈至五丈,因难以上岸,因此磐城无法实施大规模登陆,其只在城东门外,由人力凿出一条宽三丈的石阶,与一条一丈宽滑道。

    石阶可供人马上下,滑道可将太勤仓的粮食经由磐河运往磐城,通过此滑道将粮袋滚入江畔码头,因此十分便利。

    石阶与滑道一直修道江面齐平的水岸码头,可供三千石以下船只靠港,故而磐城同样易守难攻,卫军在驻扎了两万余人的守军,但在磐城西南三十里处磐河尽头,另有卫军两万人驻扎于此。

    沿磐河向西,依次是朗城、太勤粮仓,往西北去可达萱蒂粮仓,往西南汇入黄昌河、沐涛河,位置至关紧要,是德康南部卫军西退之咽喉要道,亦是卫军由西向东增援的水路捷径。

    磐城再往南往一百二十里是大雁荡,大雁荡隔江相望是彤祥以南我国的生铁厂,卫军在此布置了两百四十门各型火炮,驻扎约五万人,企图威胁我生铁厂,大雁荡以西七十里有卫军三万人驻防,距离以北的磐河并不远。

    至此卫军沿江两线共计配置兵力四十六万两千余人,另约十一万人分散于各地城池驻守。经过前期勘探于侦查,本帅决意将我军登陆地点选在虎口湾以北二十里,诸位以为如何。”

    百里燕在地区上画了个圈,帐下议论纷纷,大都督陈瞿立身说道

    “虎口湾以北二十里,沿岸滩涂宽达一里,我大船无法靠岸,只能以小船运至岸边下水上岸,登陆将十分不便。而且距离箭鱼滩也就不到两天脚程,强行军一昼夜也该到了,卫军又有马匹,步军骑马不用一天能到。

    我军在此登陆将遭虎口湾、虎尾河、箭鱼滩、高地树林,南北四处驻军的合围,即便我军器械火炮精良,两天内要将数万人由此运送上岸极为不易,还请副帅明鉴。”

    “陈将军所虑,本帅马上会一一详解,现在还有哪位将军在此登陆有异议?”

    “本将有异议。”莫云风起身道,接着又说“过江跨河作战都为多处同时出击,我军以百万之众攻卫,只择一处登陆,是否有些保守了。”

    “关于这一点,本帅也曾考虑过多点同时出击,然这是我军第一次跨江登陆作战,百万之众延绵上千里地同时出击,如何协调如何调度都无把握于经验,忙中出错乃至调度失当都有可能伤及我军。

    同时此番登陆以火器为先导,尽可能避免我军伤亡,因此多点登陆虽然有利于各军展开,但将徒增我军伤亡,不利于火器的集中使用。

    此外,抢滩登陆大船无法靠岸,只能以小舟划桨,因此摊子铺的太大,各镇军所能分到的船只十分有限,每天若只运几千人上万人,卫军极可能迅速组织反扑,如此便是成了添油战术羊入虎口。

    届时卫军与我军搅在一起,我军隔江火炮将丧失用武之地,故而集中我军精良兵器在一点实施突破,有利于吸引卫军反扑,同时也能发挥出我军枪炮威力,将其反扑大军就地歼灭。

    看来诸位将军都对登陆抱有疑虑,接下来本帅先说一下此番第一阶段作战任务。

    我步军正式渡江之前,各镇军炮兵进入预设炮兵阵地,对卫军汀山、江泉、箭鱼滩、虎口湾、磐城、大雁荡等地卫军修筑工事以及地面暴露目标实施炮击,优先消灭卫军火炮阵地于床弩、石砲车、投石机等远程器械,而后是堡垒要塞、城墙、人员。炮击持续两天,炮击如何进行,由各镇炮兵自行决定,但务必以最大程度杀伤卫军为重点。

    待消灭卫军远程器械,陈瞿将军率海军主力与内河水军一部,前出至江泉,消灭卫军全部水军。”说到此处,百里燕着重说道“各位将军务必注意,但凡我方舰船驶过我军火炮阵地,请务必调整炮口乃至停止射击,以免误伤我军船只,各位可都明白。”

    “我等明白!”

    众人异口同声,百里燕挥动手杆指向江泉说

    “待消灭卫军水军,陈瞿将军留下水军主力一部继续往来江面巡逻,消灭残余卫军水军。同时率主力返回泉河,会同剩余战舰与船只,赶来阳都港口,周空将军的第八镇军,薛胜将军的第七镇军一部,共计五万人将先行登船,由本帅亲自率领前往登陆地点上岸。

    待成功登陆站稳脚跟,大都督蒋杰,率领武备营后勤科与辎工营赶赴飞霞栖,也就是我军此番登陆地的对岸,架设江面浮桥,同时陈瞿将军着令海军水军各一部,南下警戒,阻挡一切敢于靠近我军浮桥之敌,不听劝阻者全部予以击沉。”

    这时叶信担心说道

    “思水江水流湍急,在江上架设浮桥,这恐怕不容吧。”

    “是不容易,故而此番假设浮桥将采用新法,而且已在望亲江畔秘密实施四次架桥,万无一失。待浮桥假设完毕,我军将可由此大举过江无需摆渡。”

    之所以将登陆地点选在虎口湾以北二十里,百里燕看重的正是此地距离东岸咸军一侧的飞霞栖距离不到两里地,虽然不是甘府郡段最窄的,却也是当下技术条件花费代价最少的登陆地点。

    尽管有纵身达一里的滩涂,并不适合步兵登陆,但卫军同样也没有在此设防。

    首先,抢滩登陆不可能抢淤泥里登陆,更不可能在纵身长达一里的淤泥里上岸,对步兵而言无疑是灾难的,所以天生不是登陆的场地。

    其二,抢滩登陆需要港口码头,没有港口码头,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人员装备同样无法迅速登岸,而登陆后的补给也成问题。

    虎口湾、箭鱼滩均没有港口码头,但是具备就地上岸的便利,因此没有码头和地利,咸军上岸后后续的登陆集结乃至物资转运都是问题,杜锐勋明白这个道理,百里燕当然更清楚。

    其三,现有的技术条件不支持登陆,至少站在杜锐勋的思维中,咸军根本不可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片慢无尽头的淤泥里登陆。更何况距离虎口湾只有二十里地,在这里登陆,短时内将被卫军全部扑灭。

    以上三个原因制约了当下多数登陆地点的选择,但并不妨碍掌握“高新技术”的咸军化腐朽为神奇。

    “浮桥将在三到四内架成,期间陈瞿将军继续往来阳都于登陆地点转运兵马于补给,同时第三集团军各部向飞霞栖集结,第二集团军在第三集团军渡江过半后,开始集结渡江,甘府郡防务转交赵帅第一集团军负责,待攻取德康全郡后,开始第二阶段作战任务,任务由各集团军内部公开,眼下暂不做安排。

    第三集团军过江后,首先歼灭反扑我军卫军,卫军若溃退,叶信将军率骑兵本部与本部步军骑马,携带辎重马车两千辆向西突击,优先切断卫军退往原山郡陆路退路,不得令卫军西逃。

    同时周空将军第八镇军、广信军为前军,薛胜第七镇、徐谨第一镇为中军,方亮、田鹏第六镇携带辎重车马向西开拔,尽快于叶信将军第三镇会师。”

    “我军一路穿越而过,德康各地城池不打了吗?”叶信问道。

    “不,卫军一线驻军沿江布置,在我军火炮覆盖之下伤亡势必惨重,而我军登陆之后,位于箭鱼滩和虎口湾以西的卫军将会反扑我登陆咸军,故而卫军主力将在开战后的三至五天内损失溃散半数以上,惊慌失措之下其无力继续抵抗,因此将向西溃散龟缩如各地城池。

    待我军浮桥修成,你叶大将军的第三镇军尽数骑马过江向西突击,除非遭遇敌方骑兵,能绕过则绕过,绕不过则碾过去,但是不要攻城。

    此后德康各地战事将交由第二集团军与第一集团军,我军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是过江于阻止卫军向西扩散进入原山郡县,以便为我军继续向西进攻扫除障碍。

    待德康卫军歼灭,各集团军自行开始第二阶段任务,在此之前诸位认真完成各军任务,不得询问不得泄露今日会议之所有内容。对此番过江作战,诸位可还有异议。”

    话音刚落,坐下诸将面面相觑一片嘈杂,不时有人点头或是摇头,讨论许久也没不见有人起身说话,百里燕此时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间,不知不觉已是过了午时,肚子已是有些饿。

    “这样吧,听讲了半日诸位也都饿了,现在诸位将军以各集团军为伍,各自用餐,不明之处自行询问赵帅于卢将军、关龙军师,这样如何。”

    “我等遵命……”

    众人一口同声,随后各自起身散去。

    ()

    。


………………………………

第1017章 军机会(4)

    徐谨、叶信、薛胜、鲍睿、李坚、田鹏、方亮、周空等人一窝蜂的涌上前来,百里燕引他们出帐前往治所用餐,吃的也不是别的,是罐头。

    这时徐谨拿起一罐红烧牛肉说:

    “不升火不煮汤,开了便能吃,真可是好物件啊。”

    一旁鲍睿察觉端倪,他插话说道:

    “副帅这是要在登陆之后,给先头登陆兵士吃罐头吧。”

    百里燕会心点头说:

    “不错,登陆作战粮草补给十分困难,更别说是升火造饭,万一遇上个刮风下雨,几千几万人连吃饭都成问题。而我军又不能强攻码头,因此登陆之后吃饭会成问题。

    有了罐头就不一样了,随开随吃,眼下天气转冷,搁怀里捂热了也没关系。大家都坐吧,咱本边吃边说。”

    没有码头,登陆后吃喝拉撒都成问题,农耕文明体系下制约了登陆地点的选择,因此可选的登陆地点十分有限。咸军得益于技术和后勤保障更为先进,出其不意的在卫军想不到的地点登陆抢滩,并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并不受多数局限性制约。

    罐头经过去年的工艺调整和装备改进,使用功率更大的蒸汽机,现在每条生产线制罐线每天一班能制三千两百个罐头,开三班一条线一天能产一万个罐头,是两年前一班产能的五倍还多,瑞田由两条制罐线增加至六条,万川新投有两条,八条生产线一天三班能制八万听罐头,一月两百五十万罐,一年生产三千万罐绰绰有余。

    三千万罐看起来挺多,但分到五十万人头上,也就够吃半个多月,这还不算日后的市场消费和对外军援。

    除此之外,虽然有年产三千万罐的产能,镀锌板马口铁的产能却一直根本上,因此年产并没有三千万。为此百里燕打算明年在永兴、麟城两地修建风塔发电站,以便于大量生产镀锌板和电解镍、银、铝等工业原料。

    西征的作战预案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渡江抢滩,夺取德康,围歼盘踞德康的卫军东征军团和当地守军。

    第二阶段以占领卫国孙国旧地为主要目标,由百里燕率领第三集团军西进,卢皋、关龙翔率第二军团扫尾收拾西进途中的其他郡县,赵逊第一集团军负责后勤保障与甘府、德康两地的防务。

    第三阶卢皋、关龙翔第二集团军停止前进,就地整顿戒备调整兵力,百里燕率第三集团军抵达梁国边境后,北上攻入卫国控制的长孙领土,从背后插向卫国西线主力背后,将其歼灭或是劝降。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前,第二、第三阶段任务并不公开,各军主将并不清楚攻卫的最终战略目的,心中皆有疑虑。此时主帅的威信和声望决定了能否摆平众将领的质疑,能否说服各级军官认真贯彻执行命令。

    下午申时,再度召开军事会议,就第一阶段第三集团军过江后,第二集团军作战任务进行了分配,会议持续至戌时三刻方才散去。

    当晚,回到下榻别院,周空仍心存疑虑:

    “第一次出击便摆出新军,我还是有些担心啊。”

    百里燕到了两杯热水,一杯给周空递去,他说:

    “没什么好担心的,早晚要亮相,早一天晚一天而已。还不如趁卫军给我们打的晕头转向之际,让新军见见血,免得日后手自己生乱了阵脚。”

    “眼下已是九月底,天气转凉了,秋雨将至,万一遇上大雨,步枪可不好使。”

    “不是给每人配了两块裹雨布了吗,步枪只要保证三发有效,就够了,其他就靠霰弹枪和榴弹发射器,实在不行还有刺刀。而且下雨对我军也有利,至少弓箭没劲道,拉不开弓,卫军的远射兵器也就没了威胁,而我军还有舰炮,其若敢于靠近,等着他们的就是枪子儿和炮弹。”

    永兴步枪采用的是纸壳定装弹药,为了防雨外层刷了一层薄薄的可燃胶,然后挂薄蜡,六发为一排,两排为一组,用油蜡包装纸包裹。步兵携带硬质牛皮制成的子弹包,用以携带弹药。每个子弹包正好装入十二发一组弹药,每人携带五个子弹包,正好六十发枪弹。

    除此之外,每个士兵携带有牛皮双肩战斗包,用于携带备份弹药生活品以及毛毯等。皮革和油蜡纸张能够防潮,但也不是万能等,为此每人还要配发防雨布裹在枪上,防止枪内积水,引发弹药失效,乃至炸膛事故。

    防雨布不是橡胶制品,而是硬油脂、蜡、胶以及厘清的混合物,高温加热后涂在布,常温下不易融化变软,可用以隔水。

    不仅步枪兵使用,炮兵也是用防雨布批在炮身上,因此咸军陆军火炮也具备了雨天持续开火的能力。但防雨布仅仅是应急措施,并不是万能的办法。周空是孙国人,早年驻扎照城流域对当地气候极为了解,其担心秋雨绵绵,影响热兵器使用还是有些道的。

    但机会是公平的,不可否认,大雨对咸军火器有一定影响,但对卫军影响会更大,其原始的黑火药大炮下雨后基本哑火。

    弓弩的的弓身多为木质于动物筋使用鱼鳔胶复合而成,对湿度敏感,雨天使用不仅影响弓的弹性,削弱射程和威力,同时损害弓本身的寿命,而弦丝淋雨后变得松弛无力,高强度开弓甚至会拉断弓弦,因此雨天卫军的远程武器同样大打折扣。

    唯一让百里燕担心的还是咸军的骄横心态要不得,咸军火器基本具备了十九世纪末的战斗效能,相比于其他诸侯国尚处于冷兵器,乃至青铜兵器,代差不是一般的大,咸军自然而然产生了心里优越感,在所有人眼中,这种优越感反倒成了“士气”。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至少在武器、战法接受检验,打几场胜仗之前,并不能称之为高昂的士气,而是骄傲自大,越是依赖武器本身的威力而忽略人的作用,对于军队而言是十分危险的苗头。


………………………………

第1018章 暴风前的不安

    翌日,就昨日定下的作战方案进行第二次梳理和强调,并进行了一次沙盘推演。第三日,咸王决心一战的回复送达阳都,此前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十月初二,边关传来消息,志国特使经由丘南郡入境,入境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前往陔陵,一路经过彭源奔甘府而来,目的不言自明。

    就在这天中午,结束军事会议,百里燕穿戴整齐,携周空及随行人员去往老穆尼和小穆尼下榻的馆驿。

    “阁下在此还住的贯吗。”

    “你们中原人都是一个样子,床板都是死硬死硬的。”老穆尼嘴上抱怨道,老辣的眼睛迅速打量了一番百里燕夫妻忙是又说:“你今天怎么穿的奇形怪状的。”

    百里燕下意识看了眼身上,指着身上的战术背心和武装带说:

    “你说这个些吗?”

    “你头上带的是什么,感觉很滑稽知道吗!”

    百里燕侧首看了眼周空的头盔,他实在看不出头上的钢盔有什么可笑的地方。

    为便于携行和作战,咸军新军都配发了实用款的帆布战术背心、子弹包以及战术背包,同时也佩戴一件胸口、腹部、背部、腰部铆有锁子甲的复合轻皮甲以增强防御。有

    鉴于冷兵器格斗的需要,每人除配发刺刀外,同时配发短刀自卫,也允许个人携带其他匕首等短小自卫工具。

    兵种不同,武器和职务不同略有差异。以将官为例,将官配发转轮枪、皮革子弹带,钢质扎甲,而没有战术背包。

    有鉴于热兵器的普及和日后作战需求,传统的皮革头盔、铁盔难以满足时代需求,为此百里燕研发了一款钢盔,在高锰钢基础上,添加了钼元素,以增加强度,能抵御中速弹以下的枪弹,形制借鉴了德国盔和中式盔,采用皮革悬挂系统,以改善佩戴舒适性。

    同时头盔上漆,防锈不反光,配有网罩,特种头盔还裹有苍青色的帆布,以便于渗透活动。

    由于当下普遍扎发髻,军中则以布带缠发,因此头盔顶端略有个突出部,以容纳发髻。

    当然,按道理热兵器作战条件下,是要把头发剃光的,以便于头部受伤后的抢救。

    但发肤受之父母,孝之始也,把头剃光且不说军中会否抵制,得考虑社会影响问题。

    其次头盔的根本作用是防流弹和破片,当下所有冷热兵器均不存在直接击穿头盔的风险,即便击中头部也也是实心弹和面部伤害,抢救也无济于事,因此剃不剃头影响不大。最后,人人剃光头势必沦为中原笑柄,影响士气,所以不剃的好。

    鉴于钢盔去年定型,产量不是很大,尚处于试用阶段。因此只装备了一万多人,还做不到人手一顶。穆尼从未见过头盔上有突出的钢盔,觉得滑稽可笑并不意外。

    百里燕无暇与他多费口舌,遂是说道:

    “说了你也不懂,我今天过来是告诉你一声,我军即将开战,你想不想见识见识我军军威。”

    老穆尼闻讯诧异,忙是问道:

    “你们真要开战!”

    “军中无戏言,这还能有假。你去不去?”

    穆尼丝毫未做细想,欣然允诺:

    “那好,你稍等一下。”

    一刻过去,穆尼带上大儿子及随行护卫一百余人,跟随百里燕夫妻由北门出城,经泉河渡口渡河北上,前往于江泉一江之隔的平柳县城。

    抵达泉河码头之际,看到眼前高耸林立炮口无数的万石战船,老穆尼大惊失色:

    “这……这是你们的战船!”

    百里燕点了点头,得意洋洋说道:

    “三年前你看到的不过是商船,这才是我们的万石战舰,每一艘都有五十五门火炮,前来参战万石战舰有二十艘,另有几十艘在北海警戒,另半数港内修整。怎么样,比你们的破船强多了吧,呵呵……”

    穆尼646年出使中原途径永兴河时见过万石船,古达帕和菲戈斯私下里也透了不少情报,但都是商业内容,其从未真正见过战舰。要说震惊,震惊的不是船,是船上的大炮。

    船上清一色的都是舰用重炮,二十艘就是一千一百门,一次齐射能打掉几吨的实心弹,倾泻在阵地上死伤可想而知。穆尼眼中的骇然之色大致可推断出金雪狄人的火炮数量,充其量也就是比一千一百门多一些而已,撑死了两千门吧,而且还是铜炮。

    反观咸军一家,仅二十艘万石战舰有炮一千一百门,其他船只与步军用炮只会多不会少,穆尼的震撼可想而知。

    渡过泉河,一行人于午时前抵达平柳县城,由于德康郡地势总体高于甘府郡,因此甘府一侧常年洪涝,东岸的城池大都缩在江滩内,这平柳县城便缩进了江边五里地建城。而德康郡由于地势略高,洪涝的风险小,其城池大都建在挨着江边的高地上。

    而与此同时江对岸的江泉城中,杜锐勋忙于将攻入房岭郡的卫军撤回德康,同时还要迁走各地的青壮人口和权贵阶层。由于牵扯土地和经济利益,迁徙工作并不顺利。

    而就在这时,护将王谢来报:

    “启禀杜将军,方才东门哨兵来报,对岸平柳县城隐约发现一支咸军由南门入城。”

    杜锐勋忙停下手头杂务,蹙眉思索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