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早期,野蛮一些还是情有可原的。
但在号朝中晚期,立京观已经废除,梁朝建立后基本不推广,偶尔发生也只是个别零星事件,没有成风大行其道。
但卫国是个例外,卫国但凡逢遇大战,都要立京观,卤野之战斩西海联军十九万,立京观四座,攻破黑巾天都屠城数万立京观。
这几年入主中原开始觉得自己是文明人了,知道影响恶劣,立京观大幅减少,但历史是可以追溯的,否认只能是欲盖弥彰。
此番卫军被咸军大败,日后咸军倘若败于卫军手中,卫军泄愤之下哪里管你文明不文明,道德不道德,而且咸军如今中原第一强,割人头立京观有助于立威,卫军显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王谢心里很是清楚,被百里燕一语点中痛处,再做辩解不免显得心虚和徒劳。
见其语塞,百里燕收敛起脸上的蔑视,缓缓说道:
“人非禽兽,孰能无情。非是本帅不通情达理,而是贵军之野蛮天下尽人知,如今本帅以德报怨,日后贵军以怨报德,本帅为之奈何。王将军,请你回去转告杜大将军,他若有诚意,就必须向本帅保证,从今往后卫军不再复立京观,唯有如此,本帅方能答应卫军继续收尸,否则一切免谈。”
“百里将军可说话作数!”
王谢小心问道,百里燕点头肯定:
“本帅说话一言九鼎。”
“那,在下告辞了!”
“王将军请慢走。”
待王谢离去,一旁薛胜过来说:
“副帅,何必与卫军多费口舌,待几日我军增援赶到,何愁不破杜锐勋大军。”
百里燕起身负手神色凝重起来,他说:
“中原归根到底皆乃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相互厮杀终归是人与人之间厮杀,胜败输赢终归于中原一统,故而卫败也好咸胜也罢,日后终究为一个天下。
然而今北有腋目,南有金雪狄窥伺,我军与卫国作战,损失的终究是我中原之力,此时若是消耗过甚,日后必为生番所趁机,因此与卫之战杀伤其兵非是主要,重在挫伤其势,而不能伤其筋骨废其武功。
故而至今日为止,我军已毙伤其兵马十五六万足矣,士气军心大挫,若非必要,本帅并无继续与之大战打算。”
“可若不杀伤卫军兵士,如何能继续西进夺取胜利。”
“本帅自有计策,薛将军只需依计行事便可,其他无需多问。各军拔营工作可否妥当?”
“回副帅,各军拔营工作已经就绪,只要一声令下,一个半时辰内可完成拔营。”
“很好,午时一到,各军开始用餐,每人再配发一个基数的弹药,三个牛肉罐头随身携带,抵达目的地后自行决定用餐,多余物资尽数装运上船。”
“诺!”
取得战争胜利的形势多种多样,但未必一定要在战场上分出高下。卫军兵员充足,军队数量庞大,单兵格斗力强悍,全部歼灭耗时费力,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乃至两军花费的生命成本都不划算,杀来杀去最后消耗的仍是中原大陆自己的力量,流的自己的血。
百里燕也无意在战场上取得军事胜利,如果卫军全面瓦解,卫国也将被分割,最直接的恶果将是与之接壤的志徐两大国趁机西进,受益最大,其次是梁国和西海诸国,因此卫国的解体不仅不能换取中原的稳定,相反志国做大,将令梁国将矛头对准志国,进而肢解志国。就当下而言,非百里燕所相见的结果。
战争最终是为政治和经济而服务,咸军已经拔得头筹,具备全面压倒性的武装优势,继续扩大杀戮毫无意义,因此尽快以武促谈,迫使卫国政治妥协,才是避免双方伤亡的上策。
百万卫军大可留待以后投入与腋目人的厮杀中消耗,总比现在死在自己人手里有价值的多。
待杜锐勋回复,咸军即刻开始向北移动二十里。虎口湾虽然便于登陆,却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扎营。
虎口湾是两翼高中间矮,凹入内陆的大圆弧地貌,适逢雨季若是涨水,两翼高地有可能被孤立,若由此修通浮桥,过江部队扎营很成问题,必须放弃高地另挪位置,由此需要向西多走十几里地,营地将呈南北窄东西长的特点,不利于守备和防御。
此外,虎口湾的地形决定了河水经由此处异常湍急,东西两岸的宽度比飞霞栖息宽了近两百步,也是不利架设浮桥的原因。
巳时末刻,百里燕得到杜锐勋回复,卫军收尸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由昨日的三千人也增加到了五千人,但十里地外紧接的卫军兵力也增加到了四万人。
:。:
………………………………
第1035章 攻心
午时六刻咸军开始拔营,卫军大惊之下收尸的五千人忙又开始回逃,消息很快报到杜锐勋处,闻讯消息,他也吃了一惊。只以为百里燕出尔反尔,遂即点齐兵马火速赶往虎口湾以西十里地外。
“大将军且看,咸军异动似在拔营。”
赵措手指虎口湾方向细说道,杜锐勋望远镜中仔细观察,也确认了咸军是在拔营,并未追击逃散的卫军,也没有开炮。
“怪哉,咸军拔营做什么!”
“会否是咸军要撤回东岸。”
王谢猜测说道,杜锐勋问:
“何以见得?”
“时间上掐算起来,志国使臣应该已是到了东岸咸军大营中,应该知道了志军即将接管德康,其若继续攻我,我军只要拖延至志军赶到,咸军即便过了江,得到的也不过是寸土寸地,仍无法西进。”
“不,不像。”杜锐勋摇头否定,接着又说:“百里燕正因得知志军介入,才提前渡江企图抢占西进通道将志军挡在德康以南,其如今已登上西岸,断然不会轻易撤走。
况且说两军已经交战,我军伤亡十数万,大王焉能放过咸国,两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百里燕昨日刚刚增援又何必撤走。依我看,百里燕定是另有图谋。
王谢,东岸咸军今日可有异状,咸军的援兵从何而来?”
“回大将军,咸军援兵从虎口湾东北二十里的飞霞栖而来,另外前日修建了临时码头,可停靠三千石以下的小船。”
“码头!前日修的?”杜锐勋差异问道,忙取出望远镜眺望东北方向,隐约看见四十里外有船只聚集迹象。
这时王谢又说:
“沿江各地咸军均无异常,唯有飞霞栖咸军活动频繁,但并不清楚飞霞栖有多少咸军。”
杜锐勋闻讯大吃一惊:
“嘶……咸军难不成想在飞霞栖架设浮桥打通东西两岸!”
“这……恐怕不可能吧。思水江德康甘府两郡江段最为湍急,当此暴雨江水暴涨,如何能在江面上架设浮桥,即便要架设浮桥,咸军再是鬼斧神工,也得十天半月才能架起浮桥。”
浮桥浮桥的选址和施工情况非常复杂,同样是两里宽,一条是流量巨大的大江大河,一条是流速平缓水浅的河,假设难度有天壤之别。除此之外,浮桥的沉重与日流通量的建设标准,也是制约浮桥架设周期的重要因素。
如是单纯通行几千几万人的步兵,可以临时搭建简易浮桥,如果是几十万上百万,乃至骑兵和重装辎重通过,所需要的浮桥坚固程度和建造周期更长。
有鉴于咸军“谜一样”的实力,王谢以其最大的想象能力预估咸军要想在思水江上修起足够通行百万之众数十万马匹,以及数百万辎重通行的坚固浮桥,至少得十天半个月。
但杜锐勋却隐隐感到一丝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他说:
“如今的咸军绝非我等所能度测,以百里燕秉性,其定是要抢在志军接管德康之前将大军渡过思水江。籍此算来,咸军必须在五六日内渡过思水江四五十万人,而后即刻西进,抢在志军截断西进要津之前抵达原山。真若如此,咸军的桥必须五六日内修通。”
“这怎可能,咸军如何能在五六日内在此湍急江上修成两里的浮桥。”
“若非如此,咸军在飞霞栖修临时码头作甚,为何不选在别处。显然飞霞栖乃是思水江德康甘府两郡间最窄处,最为便于修造浮桥,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真若如此,我军还何谈与咸军决战!”
“即刻派人前往合泷郡,联络志军,催促他们即刻入境,迟则生变!”
其实杜锐勋自己都不信咸军能在五六天内在思水江上修起浮桥,但当所有逻辑线索都指向这一判断时,任何反常结论都有可能发生。
进一步说,咸军的实力与咸国的国情完全超出杜锐勋的认知范围,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此时宁可高估咸军,也不能低估。
约莫一个时辰后,咸军冒雨火速向虎口湾以北二十里转移,杜锐勋仍派人前去问责,以掩饰其接下来的部署。待咸军离开虎口湾,卫军恢复收尸,并大胆进入咸军遗留的营地,搜索一起物品和一切有用的信息。
下午,咸军抵达扎营地点,与此同时在西岸打桩,用船从东岸飞霞栖架设绳索过江,固定于西岸数十根铁桩上。杜锐勋派出的斥候陆续证实了此前种种猜测,到当天夜间,咸军在飞霞栖的一侧架起的浮筒已初现雏形。
然当天晚上,杜锐勋得报,收尸的卫军只点到了四万一千九百余人的尸体,少了一万八百多人。
“什么,只有四万两千人!”
“是的将军,入夜前末将命人仔细数过,只有四万一千九百余弟兄的尸首,其余不见踪迹。”
葛涛飞快说道,一旁王谢忙道:
“江边可有看过,是否被咸军弃入了江里!”
“未发现江边有抛尸迹象,但虎口湾边咸军修有浮桥码头,留有大片血迹血衣,应是从此转运伤兵渡江东去,末将怀疑是否不见的弟兄一息尚存,被咸军裹挟去了东岸。”
“极有可能!”杜锐勋认可了葛涛说法,随即起身来回踱了两步接着又说:“六万余将士不应悉数战死,定有活口,而昨日至今我军迟迟未收到活口,应是被咸军救走。”
“大将军,咸军此举究竟何意,为何要救治我军兵士。若是杀死,岂不对咸军更为有利!”
王谢说,杜锐勋摇头说:
“这才是咸国缘何能二十年图强之根本,亦是百里燕高明之处。咸国能有今日,百里燕固然功不可没,然以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乾坤,真正令咸国富强之人,正是千千万万的咸国人,百里燕举全国之才求存图强,焉能不盛。如今其裹挟我军小两万伤卒,看似增加了其负担,对其不利,实则也令我军更为忌惮。
其连日来只字未提救治我军兵士,便是想藉此为人质令我军忌惮,其次,咸军对敌军伤卒施以援手,意在瓦解我军人心士气,来日两军再战,我军兵士若是得知咸军救命之举,恐怕再难拼死相搏。其三,咸军以礼相待,我军若以残暴对之,日后将极为不利。
最后,咸军财力丰厚医术高明,纵然陡增一两万伤卒,所需耗费恐怕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与其全部斩杀,何不加以救治博个好名声。”
“纵然咸军有千般好处,如今小两万弟兄被咸军扣为人质,消息若是传出,军心必被动摇,不可不防呀!”
“但事已至此,数千兵士已经知晓消息,还如何瞒得主。你我不知不觉间已经落入百里燕圈套之中,只怕是等不到明日,军中必生异心!”
卫军的结构成份分为三部分,贵族军庶民军以及贱民奴隶军。
早期各国诸侯军队构成以贵族和上民为主,平民贱民是没资格参军打仗的。一来当时金属兵器防具和马匹金贵,不足以大量列装,加之权贵的地位高高在上,需要征缴税赋镇压抗税,“高级”兵器普遍集中于权贵阶层,由此中原军队建设的初期,贵族和上民普遍尚武人人参军,而不是印象中的权贵贪生怕死骄奢淫逸。
此后人口增长而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贵族子弟和上民人口成份终归是占极少数,当被大量消耗,兵员便显得捉襟见肘,遂而兵员转向下民庶民阶层,乃至贱民奴隶。
发展至今,在咸国改革之前,军事体制大致分为两种,梁朝军制与西海军制,西海军制与梁朝军制设置其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军队成份更有偏重。
眼下除咸国卫国外,其余诸侯国以戍兵为主,郡兵役兵辅助,募民军老百姓作为补充兵员,这其中奴隶和贱籍亦可参军去一线拼杀以换取人身自由,但占比不会很大。
原因是各国奴隶数量大幅减少,贱籍更多,奴隶减少的起因则是生产力发展,而奴隶束缚了劳力使用范围和积极性,当工坊越来越多时,奴隶就从单纯从事恶劣艰苦工作,变为工坊的技术工人。
当奴隶创造的价值更高,则增加了奴隶死亡带来的损失,奴隶这个“单纯”的身份,也就不太合适了。因此奴隶最后会因为生产力发展而间接消失,转变为经济奴隶,既资本剥削下的无产工农阶层,以及少量的现实压迫奴隶。
而贱籍的人身待遇高于奴隶,因此奴隶更愿意拼命,而贱籍民的积极性差了些,因此两者占得比重小得多。
而卫国相反,卫国国内养了不下五六百万的奴隶,占人口十二分之一强,相对于贱籍,奴隶更多,因此卫军很大一块兵源来自奴隶,占比相当之大,极个别建制占到了百分之五六十,最先出阵拼杀的,奴隶占七成。
由于奴隶充军享受与普通士兵一样的待遇和进爵条件,并可通过斩首数量换取家人的赎身自由,因此卫军奴隶的战斗积极性更高,但前提是冲锋陷阵打硬仗,都是奴隶军打头阵。
而其他诸侯军奴隶占比不大,因此对奴隶的军功激励措施反而不如卫军丰厚,所以卫军奴隶军的战斗意志并不容易动摇。
但现在碰上咸军,那就完蛋了。咸军讲究人人平等以人为本,根本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交出武器投降,就能获取一切人生自由,乃至土地,甚至咸国男少女多,只要有劳力,田产都是免费按人头给,讨几房老婆都轻而易举。
面对咸军金钱女人的诱惑,卫军被俘的奴隶军不准会反戈一击,而且孙国旧民奴隶归化未久,卫国还不敢用,因此拉到东线的奴隶兵都是西海四小国的,其中不少是歧国人,百里燕振臂一呼,这些奴隶军转眼就会投入咸军怀抱。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要命的是咸军中什么人都有,卫国的孙国的歧国的燕国的志国的徐国的,基本是除了晋国,什么国的人都有,这要是各个现身说法,卫军就得瓦解。
这还只是伤兵,放眼德康各地戍守卫军,奴隶军占比三四成的不在少数,一旦消息传开,再加上咸军的宣传机器,咸军大军一过江,不准有人会易帜。
其实不是有可能,而是御客的舆论情报宣传工作,在百里燕指点迷津之下,早两年开始就做到了卫国基层。于是幡然醒悟的杜锐勋连夜向各地示警,然此刻再做反应为时已晚。
两年前开始,确切的说是三年前开始,百里燕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商业渠道门派组织以及咸国谍报机构,对卫国实施全面渗透,杜锐勋的一举一动,乃至卫军的兵力后勤将帅性格,有无污点,都了如指掌。
卫军失利的消息此时此刻早已传至各地,根本等不到杜锐勋示警讯息传到,军心将自乱,其虎尾河大营,也难逃厄运。
:。:
………………………………
第1036章 过江
翌日,天空放晴,连绵多日的大雨渐停,咸军继续架设浮桥,并在夜间向西岸增援七千余人。至第四日夜,浮桥已修至西岸边不足百步,遂花费一夜时间铺设木板加固浮桥,于第五日天明前修通两岸。
咸军随即开始过江,百里燕同时将前线向前平推三十里,几乎杵在了虎尾河以北段齐平处,杜锐勋则在两日前退到了虎尾河以西继续对峙,而与此志军入境德康的消息同时传到,时间变得愈发紧迫起来。
由于连日冒雨,百里燕病倒在营帐里,浑身酸痛无力,发着高热,周空闻讯急的发疯,第一时间冲过浮桥入营探病,一摸百里燕额头,烫的吓人。
“烧的这般厉害,你怎不休息,你吃药没!”
“吃了,一点小病没什么大碍,养几天就好了。”
百里燕随手拿起桌上的褐色药瓶摇了几下,周空一手夺了去看了一眼,瞅他埋怨说道:
“万事药万事药,当真以为这药能包治百病呢。”
“这可是好东西,见效比汤药,双管齐下事半功倍嘛。”
阿司匹林退烧效果其实一般,对肠胃却有副作用,因此近现代已经很少用于退烧。瑞田制药厂其实有退烧清热的中成汤药散剂还有药丸,随军都有常备。
但草药方剂的通病都是见效慢,见效快的草药方剂无不是有毒副作用或是禁忌。虽然已有抗生素,百里燕却也清楚抗生素的危害,所以他并不主张非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不过这次卫军伤兵可就“有福了”,卫士一号抗生素目前还在临床测试阶段,前期已经做了大量试验,采集了不少数据,此番正好用于抢救重症感染,采集大量第一手的临床试验数据,将有助于更为详尽了解药物的药物动力生理代谢和副作用,进而加快推进抗生素的医疗应用。
周空不断纠结病情,百里燕有些烦她不依不闹,随即岔开话说:
“宗伯先生呢?没随你一起过来吗。”
“志国使三日前到了阳都,关龙先生在飞霞栖,所以得有人出谋划策,于是暂留在了阳都。不过卢将军关龙先生就快到了,详细你可问他二人。”
“好在我军出兵在先,倘若等志国使臣到了在动手,可就有些被动了。”
志国使臣到没到,先动手还是后发兵所面临的政治结果迥然不同。
志国使节交涉前动手,咸军大可推说是卫国一面之词不足为信,打了再说,两军一旦死了人,战争可就由不得第三国调停了,除非第三国拉偏架。
如果坐等志国使节来交涉,两边闹得不愉快再发兵,等于是当面给志王一耳光,让他下不来台,志王脸上过不去,大动作不敢搞,小动作肯定不会少。
当然,咸军先发兵,志王同样会搞小动作,但极大削弱了志国拉偏架,乃至全面介入的底气。至少卫咸两军在志军接管德康之前已经死了人,志国公然跳出来劝和根本说不过去。如若强行介入拉偏架,就杜锐勋现在的状况,再借志王一个胆子,他也得掂量掂量。
“穆尼怎样了,病好了吗?”
“刚好,不过虎口湾的战事没敢透给他,只怕他知结果一病不起死在了中原,这就麻烦了。”
“呵呵,他呀,这辈子肯定很死我了。”
自平柳县城观过炮击,得知卫军伤亡逾十万人后,穆尼第二天一病不起,回到阳都成后,百里燕给他展示了新军百人队步枪和霰弹枪转轮枪榴弹发射器的集火射击,之后瘫在床上一日没下地,直接给吓坏了。
百里燕此前曾与他说,他应该庆幸没在这个当口上北伐,要不然十之八九有来无回。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卢皋关龙翔叶信等人陆续抵达大营前来探病,并从卢皋口中得知志王提了三项条件,其一是德康即日起为志国领土,咸军不得越过思水江擅入境内,否则视为入侵,这是在意料之中的。
其二,志国昌尹郡走私猖獗,昌尹合泷两郡思水江段水域陆路交通暂停对外开放,这显然是冲着咸国杏城和照城去的。
其三,今年志国南方冬旱,草料不足,今年至明年夏天之前不在开放咸军马匹牛羊过境,直到草场恢复长势为之。
也就是说咸军牵回本土的四十万匹马,战事结束后,明年可能一整年都得呆在本土,一年耗费的粮食草料足够吃掉三百万人一年的精米口粮,这是要把咸国往死路上逼呀。
咸国经过扩张,国土虽有十一郡县,但也养不了四十万匹上等军马,这还不算军中和民间饲养的驮马驴子骡子独角马等牲畜,这要是都合计在内,一年吃掉七八百万人的口粮都还嫌少,如没有千岳山的草场放养,咸国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的牲畜。
但以上三条都必须有两个大前提,其一咸军未登陆,其二德康在志军手里,如若向西的通道被咸军所控制,志国的提出的三条中任何一条都不成立。
所为“即刻起”,是指志国使节抵达咸军军中起,但在此之前咸军已经过江,还死了人,这怎么说。退一步说,现在生不见志军的人,死不见志军的尸体,你说是你的地盘,上面还蹲着卫国人,这算怎么回事。
至于杏城照城就更谈不上要挟,照城的作用是铂金矿,杏城的作用是港口,如今咸国能从西貘夷手中弄得更多更纯的铂金,一时半会儿没了照城也无所谓。
而且开战前百里燕已做部署,就防着志军背后捅刀子,于是提前撤走了技术人员转出了财产,志军若是攻城,两地直接开门欢迎,死守根本没有意义。
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