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阁下可以放心,有何话尽可说。”
“既如此,今日你我便开诚布公的协商和谈之事。作为此番战争起因,本侯不想赘述,贵国有贵国的难处,我国有我国的迫不得已,多说也无意。
要我国退兵也很容易,贵国只要答应我国六项条件,我国我军可尽数撤出贵国土地,一寸地也不要。”
申通浩闻讯诧异,似乎没有明白,其忙追问道:
“一寸土地也不要?”
百里燕点头肯定:
“除极个别几块土地,卫国郡县我国一个也不要。”
“兴兵攻我却不要土地,那你们要什么!”
“本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贵国只要答应我国六项条件,全部郡县皆可还给贵国。”
“何条件!”
申通浩心生警惕,这时百里燕从容说:
“其一,贵国所占长孙七郡尽数交予我军,其二,让出两郡给孙国,当年贵国掠回本土的孙国数百万奴隶与人口因尽数归还孙国。
其三,贵国战败,我国不可能分文好处不取,而孙国国力无法承担全部新归人口,因此孙国无力安置人口应尽数迁往我国,可折算赔偿。
其四,卫国应无条件与我国通商,开放所有商品与市场,贵国所售一应货物,我国会以市价采买。我国输往贵国商品收税可以,但不得无故课以重税。
其五,贵军一支人马去年底劫掠我军辎重,截获我军大量火器,后攻入梁国田耘、通尚、蒙藤三地,该处卫军只能向我军投降,并交出全部火器,本帅可保障他们安全。
最后,两国开战以来,贵国在西海拦截扣押我国商船货物,贵国应即刻返还所有货物,但凡已经充没商货与钱财,应予以赔偿。并从此不得再次无故拦截骚扰我国商船,更不得随意检查盘剥。
贵国只要答应以上六项条件,我军即可退兵。”
申通浩此时心中只觉纳罕,甚至匪夷所思,下刻忙是问道:
“这就是贵国全部要求?”
“不全是,此六项要求无退让之余地,贵国必须答应。日后再涉其他诸多事宜,两国可以协商解决。此外,钟廷、钟槐、钟密三人之事本帅已经知晓,贵国如何安排本帅不做过问。
但有一点,三人如若自立,大司农、治粟内史一职必须由我国派人出任,同时我国也将派兵驻扎新立三国国都,其他的我国一概不过问。”
听完百里燕细说,申通浩不禁冷笑一声:
“呵呵,永兴侯以治政疏财平天下,如今看来果然是好手段呐。”
“申大人过奖了,贵国的治政本侯实不敢恭维啊。我军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发指,所经之处民不聊生。战事平息之后,三王自立势必又将加重百姓负担,如此周而复始压榨百姓,苍生何安天下何安。
莫要以为本侯霸占两个官职便是唯利是图,若非不忍贵国百姓置身水生火热,本侯才懒得理会。”
攻卫之前百里燕并没有占领卫地的打算,主要还是经济成本不划算。
黑巾盘踞孙国时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结构和基础生产,卫国获取当地权益后迁走人口迁入贵族,又进一步将原本不多的经济产业分的支离破碎,加之人口骤减,咸国占领卫国土地需要十年至十五年的投入经营,才能恢复到三十年前水平。
人口则需要四十至五十年才能达到三十年前密度,因此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十分不划算,更别提还有政治风险。
但这么一块残地也不能撂着不管,孙国位居天下中央,中原的核心腹地,日后统一版图,此地势必成为东西交通动脉和经济枢纽,不恢复经济民生是不行的。
以卫国的模式和资源,五十年内都恢复不到十年前的水平,更别谈三两年后腋目人南侵入,孙国旧地作为中原的枢纽,经济的残破将给自南向北调兵驻屯造成障碍,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物流量。
权衡再三,有必要直接干预自立诸侯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恢复,但又不能大量输血影响咸国经济,于是只能直接掌控经济部门,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
利用战败和咸国、孙国改革样板效应,强推当地土地改革,只要改革了土地权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企稳回升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名义上说的冠冕堂皇为了国计民生,暗地里咸国商品流入和经济渗透也会如影随形,从经济上彻底控制当地,政治上影响社会,为日后的版图统一提供社会基础。
卫国可以拒绝,但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钟廷、钟槐、钟密自立后经济处境不会太妙,咸国可以给予军事保障,但没有外部经济输入,三国早晚要完蛋。
不过卫国可以如法炮制百里燕的方案,邀请梁国经济援助,如果这样,无异于引狼入室,卫王就蠢到家了。
“申大人,我国的条件阁下意下如何啊。”
“孙国远隔咸国数千里,阁下何必要替孙国出头,如此又有何意义呢。”
申通浩质疑道,百里燕故作玄虚说:
“本侯当年吊唁时曾与孙国有约,助其复国,但其日后不得索要我国四郡,故而本侯必须履行承诺。”
“如今咸国势大,孙国沦为天子傀儡,纵然孙国索要四郡,咸国大可不予理会其又能奈何,此等欺世盗名之言焉能骗我。以我之见,助孙国复国是假,遏梁国做大是真吧。”
申通浩之言要害处,百里燕只做淡淡一笑,并没有表示认同:
“呵呵,无论本侯如何,贵国还有的选吗。切莫要以为神鬼不知我国便无可奈何,今日之局贵国为鱼肉梁国为刀俎,无论卫王如何算计,其只能择其害最小者从之。
本帅开出的条件给足了卫王体面,如若还想索要更多,本侯不建议卫王在战场上一争高下。”
百里燕话语中软中带硬,并没有给申通浩摸底试探的机会。沉默了片刻,申通浩态度仍然谨慎,他说:
“兹事体大,本使需禀明我王之后再回复阁下,永兴侯今日请回吧。”
“那就有劳申大人代为转达我王善意。另外,为便于贵国通信,本侯暂借二十匹千里跃与申大人,还望申大人尽快回复本侯,以免耽搁了时日误了你我军机。”
言毕,百里燕起身略施一礼,转身出屋,申通浩将其送出馆驿,看着一行人远去背影,心中不免彷徨与无奈。
彷徨是因为百里燕的大度,无奈还是百里燕的大度,联想到卫国的国情,再想想咸国的国力,更感到一分苦涩。
走在返回馆驿路上,百里燕顿觉胃中绞痛,抬头再看日头低头看了眼怀表,竟已经是过了午时。
“魏琦,咱们找家店打尖去。”
“副帅,长孙使者已在馆驿等候多时,在外用餐多耽误时间啊。”
“呵呵,再晾晾他也无妨。”
长孙国是典型的小丑,祸是他闯的,火是他放的,等到祸闯大了火点着了,他把挑子撂你手里,最后反成他没什么事儿了。就是这么个小丑,最后还要分好处,百里燕两世做人活了么久,也没见有这种厚颜无耻之徒。
信马由缰寻到一处富丽堂皇的酒家“香宝楼”,此楼正是博源君姬丰在当地的饮食产业总号。
当年获得酱油、白酒酿制方法之后,博源君在自己封地上办起了餐饮行业,同时对外大量销售出口,曾几何时一度占据中原富豪榜第一位数年。
刚进香宝楼,迎面袭来酒菜气息勾的众人食欲打开,然下刻看到墙上明码标价的菜单时不禁令人咋舌:
“我的乖乖,副帅,此处的酒菜可一点不比津邺便宜多少啊。”
百里燕捻着短须点了点头说:
“嗯,梁国养殖业并不发达,酒肉菜水贵也是正常的。博源作为沛水郡后起经济重镇,物价高于周边并不奇怪。走吧,上楼点餐。”
梁国除了基本的粮食外,几乎没有哪样不比咸国贵,肉制品、布匹、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维持者农耕文明生产力下的物价指数。但不可否认,经过战后恢复,梁国效法咸国农业改革,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比起三十年前的物价指数,现在梁国的物价整体只有三十年前的六至七成。肉类价格已经大幅降低,但落后的养殖业仍然无法提供大量肉制品,因此价格比咸国高得多。
油类、糖类作物的特权还在权贵手中,无法实现市场化和规模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生产和供应,甚至连蜡烛都还得从咸国进口。
总体而言,各国诸侯都有这种情况,因此战争中食品开支占比咸国是最少的,但伙食待遇却是最好的。
香宝楼的食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十之八九都是有钱的富人亦或是权贵家中的仆役提着食盒,每日定是前来取回定制的菜品带回府中享用。
………………………………
第1066章 伐交(8)
楼上雅间中,魏琦边吃边说道:
“副帅,咱们兴师动众打下十数个郡,现在一地不取,还得收拢奴隶难民给以帮扶,是否太便宜了卫国。”
“近的来说是没占什么便宜,但十年后今日一应之举将收丰厚好处,目光应该放的更长远一些,光盯着眼前的摊子和几个钱,是发不了财的。”
“打了半天什么现成的也没捞着,大王那里怎么交代呀。”
“这不用你操心,时候到了你自会知晓。赶紧吃,吃完了回馆驿。”
“哦……”
话音刚落,门外护兵隔门禀报:
“启禀副帅,博源君、安泰侯已到楼下。”
闻讯博源、安泰二人同到,百里燕不免感觉意外,一次来一个其实就够分量了,两个都来显然是准备唱红白脸的。
留魏琦等人继续用餐,百里燕起身下楼去见姬丰、姬通二人。
姬通今年六十二,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初来陔陵时,他正值年富力强颇有政治风度,二十余载如白驹过隙,这位曾经的忘年友,如今已是须发皆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至于姬丰,比姬通小了整整六岁,依然是那么精神矍铄精明老道,两年多不见,他又越活越滋润了。见人张嘴就笑,似乎他永远都是你的朋友。
“呵哈哈,永兴侯别来无恙啊。”
百里燕抬手略施一礼寒暄道:
“整日忙于公务,可没博源君来的清闲。本侯屁股尚未做热,二位便寻上门来,看来是不给我半刻清闲时间呐。”
“呵呵……”
姬丰尴尬做笑,一旁姬通接话道:
“昨日闻讯永兴侯突来博源,本侯与舍弟本欲前往馆驿一叙,得知阁下去了景尚公府中会见古思弥汗,便只好作罢。今日前来相请永兴侯过府一叙略敬地主之谊。”
“既然二位相请,本侯再有推辞不免生分了,那就走吧。”
百里燕欣然寻诺,吩咐随从后,带着数人遂姬通、姬丰二人前往姬通的府院。途中姬丰提议说:
“本君机械坊即将建成,永兴侯不妨前去一探究竟如何。”
“哦,博源君不提此事,本侯倒是给忘了,那就顺道走一遭也无妨。”
按当年的生产计划,姬丰的订单周期两年半,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全部交付,最晚拖到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
但实际生产从646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前后立时近四年。共计交付各型蒸汽机、锻机、锅炉、金属切削机、木工机四百六十余台套,工装具七百五十九副,各型量具一千五百套,其他备件约一万两千多份。
但同期永兴城自己生产了各型工业机械八千多套,其中仅金属切削机床一项,共计制造车、铣、刨、磨、钻、拉、镗、深孔等切削机床两千三百余台套,最新式的变速机床占了近三成,工业产能增长数倍,成果远好于预期。
博源的厂房是砡工派一手承建的厂房,设备错落有致安放于车间左右两侧,如若不是披坚执锐头束发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公元前的画风拿错了剧本,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的军工企业。
姬丰边走边说,满嘴夸夸其谈,言语间不禁意流露的欲望,让百里燕看到了他的野心。
“永兴侯,本君的工匠今年底应该可以返回博源自行生产了吧。”
“最早的一批年底即可回国,第二、第三批明年分两批回国,船匠后年可以回国。工匠悉数回国后,我国不再提供免费技术帮助,其他的就都靠贵国自己了。”
话音落下,姬通接话说:
“百工学成之后,与咸国百工可有不同之处?”
“但凡我国所能生产商品此地机械均能生产,工匠都能自行操作,就此而言并无区别。”
得到百里燕肯定答复,一旁的姬丰很是满意,他说:
“二哥大可放心,此处机械一应照搬永兴机械,虽然不如其多,但种类基本齐全,并无不同之处。只要百工学得匠术,日后定有用武之地。”
盛元646年,姬丰亲自考察了永兴城,要说是缩小规模完全照办的倒是不假,但他却根本不清楚工业的根本是教育。
除此之外还需要配置冶金、化工、工程学、物理学、数学、力学等等等,姬丰采购的设备充其量是搞了一个大型民办机械厂而已,能做来料加工,但要他搞高科技,根本是玩不转的。
而且梁国的教育还停留在战国时代,咸国的基础教育推广到了全国,中级教育普及到了省会和大城市,高级教育日渐壮大,开始研究更高层次的领域。
电力、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诸多学科经过二十年余年成长发育,基础领域至少处于十九世纪末的水平,尽管在微电子、核物理等尖端未来科学方面尚未起步,但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三块成果显着。
如今距离电力普及时代只剩一步之遥,现在只等战争结束,今年就能上马动工配置产业,将实验室成熟成果转化商品投入实际应用,明年就能通电,点亮第一个白炽灯。
姬丰沾沾自喜自以为占了多大便宜,实则根本不知自己是两眼望天的井底之蛙。
看完姬丰的工厂,一行人驱步前往姬丰府宅。府宅坐落与官邸以北五十步外别院中,官邸被天子占去后,姬丰便重新置办了地产安顿自己与二哥姬通一家。
多半是去年求药遇挫,姬通之子姬康并不在府中,连同其妻室子女均不在。
姬通应该是一早备下的酒席,佳肴已经冷透,二月底三月初乍暖还寒时,梁国纬度比咸国略高,沛水郡又地处偏南,气温明显偏低,姬康命人添置了炭炉以取暖。
落座不久,姬通的正室夫人,景尚公李埭的妹妹李萄入室而来,百里燕见状起身行礼:
“晚辈百里燕见过侯夫人。”
李萄淡淡一笑,上前还礼:
“永兴侯不必拘礼,快快请坐。”
“夫人也请。”
百里燕对李萄颇为崇敬,当年姬通携尚且年幼的姬康前去晋国订亲路过陔陵病重时,李萄就曾亲自来请当时还在下野的他过府诊病,并一眼瞧出卧虎藏龙之气。
尽管是姐姐百里娟想为大哥百里律寻觅良臣,但何尝又不是李萄慧眼识英,心知他非是等闲之辈,留于咸国必成大患。
想当初如果为了几块金子出走咸国,或许就没有今日的局面,可见李萄相面还是有几分手段的。
而老话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姬通能有今日,背后少不了李萄的谋划和指点,只可惜她没能把自己的儿子领上正道。追究起来,姬康的走歪,其背后的女人晋国公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待李萄落座,四人聊天叙旧,言语间始终绕不开天下大势。但话锋一转,不可避免的提及正在胶着的战事,终于是姬通先是开口说:
“咸国此战惊天地泣鬼神,着实是了不得呀。如今卫国败局已定,燕公子准备如何处置已经占得的十数郡啊。”
“安泰侯以为在下应该如何处置为妥?”
百里燕反问道,这时李萄接话说:
“有些事呢,我这个妇道人家不便说,但有些事妇道人家的眼光未必不如你们男子,燕公子若是不介意,不妨听我一言。”
“夫人但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李萄撇头与姬通互换眼神,只见姬通点头表示许可,李萄收敛了仪态郑重说:
“咸国国力有目共睹,称霸中原指日可待,但咸王终究只有郡王封号,以郡王之尊进取中原,日后天下不服者甚多。此番占了卫国十数郡,咸国如若尽取之,诸侯必生惶恐,正如卫国东出攻占中原,人人自危。
如今咸国能占中原,日后难保他人不会来取。咸国若要取地,必名正言顺,而名正言顺必先正名,为咸王正名晋封王号,日后徐图中原才是上策。倘若激进过甚,必受反噬之害。
此皆本妇肺腑之言,还望燕公子慎重。”
“夫人之意在下明白了,土地之事在下自有分寸,夫人大可放心,倒是这王号之事,夫人倒是提醒了在下。”
李萄不说,百里燕还真给忘了。咸王一直有再晋一级的愿望,而且陵寝也是按平王规格修的,要是能在生前加封一级,对咸王而言无疑了却了一桩夙愿,同时也是一桩大功劳。
尽管封号对百里燕来说无足轻重,但并不能忽视封号在当下的政治中的作用,同时他今年也四十有四,现在是该考虑自己的历史定位问题,而再过十五年,历史也将给他能盖棺定论,咸王封号的事情确实马虎不得。
这件事突然由李萄提出来,显然并不简单,如果由姬丰或姬通提出,显然是代表了天子意志,而李萄是景尚公李埭的妹妹,与百里家沾亲带故,又她提出合情合理,即便把你说急了跳脚,你也不能怎样,说起来是你长辈,是你亲戚,是为你好。
但天下间显然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年一个郡王王号要了咸国十几万人命,一个平王封号还不知道要多少代价。
………………………………
第1067章 伐交(9)
思索片刻,他接着方才未完的话说:
“依夫人之意,我王如何才能取得平王封号。”
李萄此时掏出锦帕掩了掩嘴角看向丈夫姬通,姬通心领神会接话说:
“这就得看咸王诚意如何了。”
“哦……”百里燕一声轻叹,不禁心想:“原来这顶帽子不是明码标价的呀……”
姬通所谓的诚意,显然是指的的咸军占领下的卫国土地,这还不包括梁国已经侵占的卫国土地,如此算起来,一个郡显然是满足不了梁国的胃口,至少得两个郡。
而梁国接壤的卫国郡县都是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大郡,在已经吞下近一个郡的前提下,再吞下两个大郡,梁国的土地面积将由现在的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暴增至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扩张速度比咸国还快。
百里燕隐隐感到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天子突然开价,如果最终达成交易,意味着将出卖与卫国达成的密约。而以现在明面的局势,梁国显然不应该知道百里燕与卫国两派的密会内容,所以应该不敢再得罪卫国。
因此就只有一种解释,梁国已经算到咸卫两国现在均有打破梁国钳制,尽早停战的意图,梁国无力阻止之下只能将计就计浑水摸鱼,以土地换王号显然是最快的措施,而且咸王绝不会拒绝这个诱人的鱼饵,正如当年咸王不会拒绝郡王封号一样。
想透这一层,百里燕未做直接表态,暗做思考。李萄见他避而不谈随即又说:
“燕公子莫非有何难处?”
“王号之事应由我王决断,在下不敢妄言,不妨待在下禀明我王之后在给夫人与侯爷答复如何。”
百里燕故作推脱,李萄却不依不饶:
“燕公子乃咸王肱骨之臣,朝中上下一言九鼎,王号之事对咸王有百利而无害,燕公子应当机立断才是,若是久拖生变可就错失了良机呀。”
李萄的催促让百里燕有些不知所措,他并没有料到天子会祭出王号一事作为筹码,因为在他看来王号根本一文不值,但又不得不要。而且这分明就是一张华而不实的空头支票,用土地人口实惠去换一个没用的王号,简直愚蠢透顶。
进一步说,与卫国的交涉基本已经框定了战后的土地边界,在想要做切割,会有阻力和难度,反而显得他失信。尽管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政治也没有绝对的信用可言,但原则和底线是不能轻易践踏和放弃的,所以要在已经框定的范围之内做变动,十分困难。
因此真正让百里燕烦恼的是用什么筹码换取一个平王的封号,才能平衡现在的局面。
而李萄正是吃准了他只能用卫国的土地换取封号,一再的催他表态,只要拿到了这个表态,剩下的只要天子一封国书发往咸国,让咸王割多少卫国的地他都乐意呀,反正又不是割自己的肉,肯定不心疼,这才是天子算计的意图。
此时气氛陡然沉寂起来,百里燕神色平静没有起伏,李萄心里却是紧张起来。她从姬康口中零零总总得到了一些过往,非常清楚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