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方义话音刚落,百里燕怒不可遏说:

    “腋目船队何以到了长孙西海岸才被发现,长孙水军做什么了!”

    “据消息来报,腋目船队出现于中治郡以西一百余里海面,向北航行。”

    “向北!也是说,他们是在南下后折返北上,竟丝毫未被发现!”

    “应是如此。”

    苏方义肯定道,百里燕攥着马鞭怒骂道:

    “这群饭桶。”话音落下,他转身与公良修道:“公良兄,事关重大,我要即刻回都禀报咸王,王眷之行公良兄可随旭儿随便看看,告辞了。”

    “那好,一路小心!”

    话音落下,百里燕调转飞羽带随从护骑直奔陔陵。待其离去,公良修与苏方义问:

    “苏先生,腋目人当真会南下侵我中原。”

    “据外海前番生番所述,腋目人以杀人为乐,以人肉为食,甚是暴戾凶残,且装备精良百杀不死。一旦被其发现,一两年内便会蜂拥而至数十万上百万之众。如今被其发现中原海岸,这十数艘海船定然只是先锋,一旦被其返回本国,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批南下的先遣舰队如能在两个月前被发现,百里燕会毫不犹豫的派出全部主力舰队兵分两路,一路绕行北海,一路经由长孙内河,直插西海岸,南北搜索夹击,怎么跑也是跑不掉。

    然而这支船队运气实在太好,一路闯到距离梁国海岸不足百里的海域,消灭了所有被其发现的人类船队,却唯独没遭遇长孙和梁国的水军,直到返航途中撞上志国商船跑了活口,而且已经是三个月前的消息,这支先遣舰队早已经离开南半球返回北半球的母港。

    百里燕一路狂驰飞奔,心里怒不可遏,通过狂澜截获的消息才知道,伐卫之战结束后,梁国、长孙为弥补战争期间的损失,加快战后商业恢复,竟将水军用来跑货。

    腋目船队南下的两个月间,两国水军主力都在中原内河转运货物,根本顾不上外海巡逻打击海盗,这才给腋目人钻了空子。

    午时前后,百里燕赶到宫中,内阁会议刚散,百里燕迎面撞上从广渊殿散会的太子、张佑、卢皋、赵焕、诺一言、高勋等人,见百里燕行色匆匆卢皋忙问道:

    “司农大人,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百里燕很是犹豫,不知道是说好还是不说好,最后一咬牙,豁出去了:

    “据报,三月前长孙中治郡以西一百余里海面上发现腋目舰船十余艘,击沉了两艘商船,掳走了所有活口与尸体。现在事态十分紧急,请卢大人即刻派人前往西海召回我国海军,恐怕要备战了。”

    众人闻讯惊疑不定,太子接话说:

    “司农大人何处得来消息,不会弄差了吧。”

    百里燕将来龙去脉说与众人,此时咸王已经听到廊外声响,拄着拐杖,在焦木华搀扶下来到廊外:

    “好啦,都散了吧,永兴侯进殿来见寡人。”

    咸王的声音苍老而虚弱,目中眼神光彩不在,远远看着风烛残年的身影,众人诺了一声,随即散去。

    下刻,百里燕上前深施一礼道:

    “臣百里燕参见大王。”

    “爱卿免礼,进殿来说吧。”

    “诺。”

    随咸王进内殿,百里燕将详细道出原委,咸王闻讯后沉默了许久,再说话时情绪波动的十分厉害。

    “我中原能保得住吗。”

    “回大王,从御客获取的海外生番的消息来看,腋目人实在凶险。而且那还不是腋目人全部实力,其内部极可能因为内战而拖住了主力,如若是主力登陆,中原面对的恐怕将是数百万之敌。故而这一次,臣真没有把握。”

    “如今寡人有此先进厉害兵器,爱卿难道一点取胜之把握都没有吗?”

    “非是臣不想,而是臣不能估计的太乐观。但臣向大王保证,列国之中,咸国定是战到最后的诸侯,臣在咸国在,正如当年尹秧之战,臣在城在。”

    咸王沉默了片刻,喝了口水,用烟斗点了撮支云丝吸了两口,待平复了情绪,他继续说:

    “接下来,爱卿准备作何打算?”

    “回大王,首先召集海军,先保住我国北海沿岸与外海,防止腋目人登陆。其二,加快清田、桑南、桑北建设,在内陆建立更多储备,以应对长期战争。其三,从现在开始,应该即刻调整生产,国库增加拨款,储备弹药与战争物资。”

    “那以永兴产力,我军一年可产多少枪炮,可否应付腋目人三到五年。”

    “以我军现在员额,基本可以做到人手一支枪,海陆火炮共有一万四千余门,其中海军占了多数。当下生产计划每年能产各型枪支十五万余支,各型铸造火炮加工火炮一千六百百余门。

    如果转入战时状态,产能仍有大幅增加的空间。但目前尚不知腋目人战力,我军也不曾与之交手,因而臣建议当下仍应以生产机器为主,枪炮生产可适当降低减少,一旦战争开始,再想腾挪时间造机器,可就非常麻烦了。”

    永兴和万川两地计划生产各型枪支十五万余支每年,从648年生产至今共计制造了三十九万余支长短枪,其中约六万支交付了御客,三十三万支配发给咸军,但百分之九十五仍是结构简单的648型步枪,647型长短单双管霰弹枪,647型转轮枪。

    651型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结构复杂的多,尽管更多使用了冲压结构,减少铣削加工,但消耗的工时仍比648、647两型枪多得多,去年底至今,拢共生产两万余支651型。

    而651型且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子弹的消耗比648型步枪、霰弹枪大得多。

    甭看现在一班年产四千多万发子弹,但训练一个合格的步枪射手,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发的子弹,多的需要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发。如果是机枪手、特等射手,需要的子弹会更多。

    十万支半自动步枪,保守需要一千两百万发训练新兵,加上每月定期打靶的一二十发子弹,十万支枪哪怕不打仗,一年也要消耗四千万发以上的子弹。

    如果是一百万支,一年就是四亿发,一旦打起仗来,每年消耗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发弹药实在稀松平常不过。

    因此造枪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现在有枪没弹的尴尬。这也是百里燕仍然继续生产648、647两型枪的主要原因,因为弹药制造容易,小作坊都能造。

    有鉴于咸军已经普及枪支,可以调整生产,暂时放缓枪支与其他商品生产,释放商品库存,利用储备商品释放的时间,腾挪工业产能,生产更多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制造更多的配套机床。

    一旦战争开打,将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工业人口用于生产设备,所有生产都将转入战时供应。

    “大王,此事仍然只是刚刚获取的消息,在腋目人大举南下之前,我国应该秘密备战,不宜由朝廷公开讨论,故而臣不建议朝会议论此事,以免造成恐慌被诸侯利用。”

    “爱卿言之有理,此事暂不用与太子内阁讨论,爱卿拟好奏本,直接呈报寡人即可。”

    “臣领旨。此外,臣想辞去治粟内史之职,专司财政与军械,还请大王恩准。”

    咸王思索了片刻,挠了挠花白的头顶徐徐说道:

    “爱卿可有出任治粟内史人选?”

    “臣建议由轩亭侯之子乔丞接任治粟内史一职。”

    “寡人这外甥司管金银多年,对农桑之事一窍不通,这不妥吧。”

    “大王放心,治粟内史俯下皆为能臣干将,乔丞出任治粟内史也是个闲差。臣是担心治粟内史府下官吏太过年轻,又无朝堂深厚根底,无法被百官认可,故而推荐乔丞兼任治粟内史为权宜之计。”

    “也罢,寡人准了。寡人今日即刻下旨,就无需等到明日了。”

    “大王圣明。”

    咸王现在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尽早下旨办完该办的事,对咸王有利,对百里燕也有利。

    交出治粟内史由乔丞出任,避免了咸王驾崩后太子打倒他后,同时拿到治粟内史、大司农和军械司三项大权。

    治粟内史虽然不主管国库,但主管农业和粮食生产,大司农尽管主管国库,但现在咸国主要工商业都在三侯手中,工业生产多数是百里燕的产业。

    所以太子拿走司农和军械司两顶帽子得不到实质好处,除非来个兜底抄家,若是如此,将进一步引发全国性政治经济和军界的全面地震,这个代价是新王承受不起的。


………………………………

第1102章 紧张

    退出广渊殿前往国政监路上,百里燕心里没底,他暗问狂澜

    “狂澜,现在的651型班用武器对腋目人能产生实质战略影响吗?”

    “这个不好说,651型是基于理论数据优化改进的武器,而且是基于三四十年前腋目人的科技水平,如果腋目人研发出了其他军事科技,对人类是非常不利的。

    你要知道,他们的生理是可以不断调整和进化的,所以并不能用现在的武器装备衡量三十年后的他们。

    另外,武器不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文明等级越高,代差越小,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发动战争的代价越大,同等级文明下技术代差越小,发动战争代价越大,所以人类的只能以持久战拖垮他们。”

    “说得到容易,如果一口气涌过来几百万人,几百万支枪,几万门大炮,你觉得还有胜算吗。”

    “时间是公平的,而且你们的有人土地面积是他们的五倍以上,长孙北海岸距离腋目本土几千公里,仅此两点就足以抵消一部分他们在技术上的优势,如果现在你还没有信心,那我也没办法了。”

    狂澜坠毁时扫描有星球的地貌信息,腋目人所在的大陆面积约为一千余万平方公里土地,以预估腋目人的科技层级与生物数据进行的模拟分析,他们至少有八千万以上的人口。

    即便按咸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动员,完全战时状态能动员,发动六百万军队都没问题。

    考虑到其内部有十五个列国,这种极限动员将因资源的分散而削弱,但即便打个对折,他们也有三百万,只要出动一半的军队,就能对中原构成压倒性的优势。

    此外,此前询问白人的口中隐约得知,腋目人在登陆白人大陆的中后期少量装备了一种后膛发射的弹壳步枪,这意味着腋目人在武器装备上与人类已经没有多少代差,技术层面对中原十分不利。

    有鉴于腋目人在技术上的持平或接近持平,体形强于人类,651型半自动步枪机枪特意研发设计了口径十毫(约9毫)的中间威力步枪弹,使用半橄榄型弹头,既保持了尖头弹的特征,同时拥有圆头弹的中速初速,这种枪弹是专门针对腋目人生理机能研发的特殊枪弹。

    腋目人肌肉组织能将进入体内的外来异物,通过强大的生理机能将之排处体外,并愈合伤口,但过程缓慢且十分痛苦。

    基于这一原理,狂澜基于前期收集的初步数据建立模型,设计了这种橄榄弹头。

    弹丸击中他们身体后,会在体内不断翻滚和搅动,最大程度破坏肌体,但极少会击穿身体而贯通,飞到体外。

    只有将弹丸留在他们体内,增加他们排异的时间和痛苦,增加体内创伤,以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尽管只是数据上的模拟,缺乏现实交战下的实际效果数据,但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冲锋枪则继续使用647型十毫口径手枪弹,但增加了达姆弹开花弹,以保证弹丸射入腋目人体内后发生膨胀翻滚,并粘连在肌肉脏器组织上,增加他们排异的痛苦。

    另外还研发了651型转轮霰弹枪,泵动霰弹枪,前者使用转轮结构,装有十二发弹巢,后者装填七发,提高了霰弹枪的火力持续性,但都不适合在中远距离交战,因此产量不是很大。

    思索之际,狂澜又说

    “另外有一件事非常蹊跷,我有必要提心你当心。”

    “什么事?”

    “根据你们的分析,腋目人具有红外夜视感知机能,这意味着即便人类落水或者游泳逃走,腋目人都能发现,但为什么会被逃走了几个呢。”

    “你是说他们是故意的!”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毕竟大火和热源有可能干扰他们的红外感知视场,或者他们的红外感知视场有作用距离的制约,但逃走一个两个还情有可原,但逃走几个十几个,不觉得太巧了吗。

    还有啊,他们是十几艘船围攻两艘,几千双以上的眼睛盯着海面,还登船搜遍了两艘商船,带走了所有活口和尸体,这意味着船上不应该重大火源和热源,因此不太可干扰他们的红外感知能力,所以逃走的十几个人类更加可疑。”

    “那你想说什么?”

    “第一,这也许是他们故意放漏的消息,目的是吸引人类的海船围剿他们,而时间上的落差,会让人类海船无法与他们遭遇,但会在事发海域加强巡逻,结果就是人类的主力海船集中在事发海域,等着他们回去报信,然后调动主力舰队歼灭人类海船的有生力量,控制海岸线切断海上通道,为他们的登陆作战扫清障碍。

    第二,逃走的人类身上或许携带有潜伏的致命病菌,所以放漏他们用来传染疾病。但现在来看,第一种可能性最大,他们是故意引诱人类海船集中在事发海域搜索他们,而后再歼灭。”

    狂澜的警示让百里燕深感压力,他的分析显然是有道理的。

    腋目人的思维逻辑与人类完全不一样,他们有计划,有组织的灭绝人类,目的不明,所以展开灭绝屠杀之前,他们会优先解决掉人类有生武装力量。

    而大型船只建造需要很长周期,一旦人类主力战船被其诱出歼灭在外海,内河河道根本无险可守,他们将轻易攻入内河,以大江大河为封锁线,逐步分割切断人类的陆路交通连接,然后对封锁区内的人类实施密集屠杀。

    这种战略模式是目前技术制约下最为高效的捷径,再也没有比这个手段更快的灭绝手段。

    此时国政监沸腾如潮,腋目人的消息已经传开,百里燕宣读了咸王手谕,压制了百官言论,但他也清楚,这种压制只是官方层面的控制,私底下仍无法阻止舆论的传播。

    手谕宣读完毕,诺一言张佑高勋等人围上前来七嘴八舌竞相询问,因未见太子,百里燕问道高勋

    “高大人,太子呢?”

    “太子去了商营署与卤侯府上协调商货供应一事。”

    “哦,既如此,就等太子回宫后再议吧。卢大人张大人赵大人请先随我来。”

    示意卢皋张佑赵焕三人来到国政监外,百里燕问道

    “国政监百官舆情如何,可有惊慌失措者。”

    “尚没有。”张佑道,接着又说“百官更担心消息会否有误。毕竟可从来没人见过腋目人,只因两艘商船被劫掠,实难断定是腋目人所为。”

    “百官的担心不无道理,但能有十余艘万石乃至两三万石船的诸侯仅有我咸国,而打着圆帆,使用圆形炮窗的只有腋目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腋目人舰船有三个重要特征,其一是圆形炮窗,因为圆形炮窗更利于他们观察和操作。而人类是方形炮窗,道理也是一样的。但圆形炮窗的纵向受力更强,因此圆形炮窗其实较为先进。

    其次是腋目人舰船的主帆使用圆形帆和橄榄帆,横向桅杆突出于舰体两舷,十分现眼。

    其三,腋目人船体都涂成黑色,吃水线上下有横向突出的肋筋,是用来加强船体的特殊结构,可以保证龙骨折断后一定时间内不会沉没,同时增强单位面积内的承载重量,以便于在狭小面积内安放更重的火炮。

    苏方义提供的消息符合第一第二特征,如果是咸国海军有人冒天下之大不为作案,只要识别舰体大小和船帆炮窗特征,就能区分是咸国战船还是腋目战船。

    回答了张佑的疑问,百里燕继续说

    “大王已经决定,即日起秘密备战,三位大人意下如何?”

    “备战事关重大,势必增加国库负担,如若一年半载倒也无妨,若是三年五年迟迟不见腋目来战,长期拖在战备下,国力吃不消呀。”

    卢皋不免担心按伐卫的规模,咸国根本支持不了两年,下刻百里燕说

    “卢大人且放宽心,此战不同以往,我国暂不会全国动员。但要加强各军与各地辅兵预备兵训练,各镇员额也暂不做扩充。年底会有一批647648型枪械空额,本侯会即刻拨付到地方,用于辅兵与预备兵操练。

    另外腋目人来犯消息尽快发往各镇,告知各军主将,做好随时应战准备。”

    649年伐卫更多打的是声势仗,同时通过练兵加强参谋本部和各级将官指挥协调能力,让咸军具备百万级别作战等能力,后勤保障并未转入战时总动员状态,因此这种仗只能打快仗,拖不起。

    而今是与腋目作战,完全不知对方底细和战术战法,贸然动员弄不好得不偿失。

    另外百里燕还担心腋目人对人类的了解,远超过人类对他们的了解。

    尽管因为人种和文明发展模式不同,人类内部文明存在有差异,但基本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因此在不掌握腋目人详细情报之前,他不会大范围动员。

    650年战后至今,咸军已陆续削减至战前员额,除海军武备营外,镇军员始终额维持在三十三人万,辎工营仍是二十万,枪械的配发使得咸军战力大幅提升。

    若非腋目人入侵,百里燕还将裁剪十五万陆军,编入辎工营和铁道兵,但会扩大海军和武备营,一面储备有经验的军官,一面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有鉴于战争的持久性破坏性,百里燕暂不打算扩军,但需要加强基层民兵和预备役,扩大基础工业生产,以便于随时转入战时状态。

    文明等级差距越小,高等级文明对低等级文明的武力征伐代价越大。

    以越南战争为例,不考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炸弹之母等国际规则约束的武器,常规战争需要付出的经济物力人力代价相当之大。

    掌握先进技术的一方,未必能够战胜技术相对较低的一方。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本世界文明仍然遵循有某些外力政治规则,如联合国,其他大国。

    如没有这一政治规则,大可以使用灭绝性武器。

    当然,整体文明技术水平越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拥有越稀缺,甚至没有,因为技术理论与工业能力不配套。

    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显然是没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的,因为还没有出现核子武器理论。只有认知到,才回去研究,研究出理论,没有工业基础和国力,也于事无补。

    。


………………………………

第1103章 另辟蹊径

    与张卢赵三人商定了预案,四人分头行动。

    下午,百里燕临时召开财政会议,调整后半年和明年的财政预算支出,扩大战略物资进口和储备,收紧工业品出口配额,增加铸钱和国债发行。

    会一直开到晚上,回府时公良修已经等了一下午,由于二公子的船被袭,他已无心去逛王眷,即刻赶回了陔陵,派人赶回志国通报消息,同时想知道百里燕的打算。

    “此事你打算如何向天下诸侯交代?”

    “咸国朝堂暂不公开议论,但御客会告知天子与各国诸侯,短时内我想不会引起多大波澜,我甚至怀疑诸侯根本不会理睬,所以腋目人大举南侵之前,诸侯仍会我行我素。

    不过以腋目人秉性判断,最多不会超过一年,就会再次出现在北海,下次来的时候,势必凶恶猛如虎,所以公良兄此番回去,还请务必好生劝说志王与上官相国,与我结盟共御腋目。”

    “若是大敌当前,我王绝不会袖手旁观,但以我军当下兵器,绝不是腋目敌手,你总得给我们军火不是吗。”

    “这个好说,志国用我国所需商品换取等价军火与钢铁,价格上我也不讹你们,但协议内容和价格你们必须保密。毕竟这是一场大战,若分文不取,我国也难以为继。”

    公良修如今已经知道咸国工业产能,即便百里燕不说,其也能大致推算出工业品基础产品的价格,继续用此前市场价格与志国交易,他显然是不会同意的,也不具建设性。

    所以志国用初级原料换军火和钢铁,能比其他诸侯得到更多。

    翌日,百里燕安排薛钟随公良修出使志国,商议军火钢铁换原料的一事。

    薛钟完成大学进修后,调入外执府出任司政,见习外交工作。此前一直没有表现机会,此番让他陪同公良修赴志国,是个绝佳的机会。

    腋目入侵的消息不出所料的传出了王宫迅速扩散,各国驻咸使节反应不一。

    晋国方面西寰举棋不定,她既担心又害怕。

    由于咸王日渐萎靡,权利交接在即,西寰担心百里燕乘机攫取权利,害怕则是更担心自己掌权之后,即刻面临外部入侵和一大堆烂摊子,所以西寰现在比谁都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