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广信城作为要塞。或者将公府治所前往其他县城,往后扩建县城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话音落下,姜乾说
“话虽如此,可广信遭此劫难,财税丧失六成,全城损失更不可估量,眼下还有数十万民众所需安置,这笔钱粮可不是小数目啊。”
“内兄放心,此事自有朝廷拨款安置,待战事稍缓,我即刻调拨赈灾帐篷五万顶,板房两万套,安置受灾民众,钱款也由国库承担,广信方面只需补不足,无需全力承担。”
广信连遭两战,全城被夷为平地,固定财产的损失几乎是天文数字,财政占了广信属地治下的六成,仅靠所剩其他县城的财税,根本无力安置几十万灾民,掏空了广信公府也是办不到的,此时就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强力援助。
战前十几年间,咸国陆续新增或迁入小两千万人,其中四百余万或是难民或是投亲靠友居无定所,当初花费了很长时间安置他们,财政也极为吃力。
此后得益于工业能力的增加,百里燕有余力用被服厂生产赈灾帐篷,用木工厂的木屑、竹子、金属构件生产木屑板用于赈灾。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丑时六刻仍没有动静,众人不免担心起来,姜乾问
“会否出了什么意外?”
“一人出意外或许可能,但十二人同时出意外,断无此可能。再等等吧……”
话音刚落,百里燕手边电话
“喂,我是百里燕!”
电话那头司空南激动说
“侯爷,炸了,炸了,腋目人的铁甲舰炸了!”
“确定吗?”
“确定,万分确定,陆续有见海面下次火光闪烁,确定水下发生爆炸,此刻充耳可闻金铁扭曲之声。”
“好!非常好,继续发射照明弹,引导蛙人返回,观察敌船。”
“诺!”
挂断电话,一旁姜乾起身问道
“可是成功了。”
“目前仅在水下成功爆炸,尚无法确定能否炸沉。”
言毕,百里燕提起电话打给蒋杰
“蒋杰,敌船已经爆炸,做好接应准备。”
“末将明白。”
挂断电话,百里燕与姜乾说
“走,去暗堡一探究竟。”
“我正有此意,妹夫请。”
“请!”
众人匆忙走出临时指挥所,经由地道登上位于北门城墙内的暗堡。暗堡的观察孔正对面部,架着一个八倍的潜望镜。
潜望镜是百里燕为步兵守备堑壕和工事掩体准备的观察设备,以免露头观察敌情,被流弹乃至精确射击送了性命。
潜望镜中可见港口黑夜如昼火光冲天,既有照明弹打出的效果,也有腋目舰船爆炸引起的内部殉爆,正如司空南所言,隔着两里地,都能听到舰船发出的刺耳扭曲声,让人极为不适。
“如此之大的爆炸,腋目铁甲船看来是难逃厄运了。”
这时姜乾说
“火炮何时开火,莫要让其逃了出去。”
“需等蛙人返回才能开火,否则将殃及自己。此种铁甲船本就开得不快,如今是头向港口尾朝外,倒退出海更为吃力,加之水下受创,其只有抢滩沉在港口方能救下更多人,断然没有逃离港口驶深海沉没的道理。”
根据此前制订计划,无论水下爆破能否成功,都将使用氯气弹对四艘铁甲舰实施攻击,释放氯气以求杀死更多腋目人,而绝不能让他们大举上岸,演变成近距离交火和肉搏战。
尤其是夜间交火,人类没有夜视能力非常吃亏,而肉搏战人类更不占优势,体能和步枪的长度,还有身高的劣势,需要至少五个人类,才能抵消其优势。
姜乾不了解机械,不懂蒸汽动力结构,担心腋目人修好铁甲舰逃出港口丧失了歼敌机会,实则不然。
。
………………………………
第1139章 技术分析(1)
三刻钟后,兵士来报,十二个蛙人全数安全返回,百里燕随即下令全城佩戴防毒面具,一刻钟后开始毒气攻击。
随着六颗红色信号弹的升空,距离港口十里的炮兵阵地退走白天伪装,兵士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转入战位炮击开始
“各炮注意,预备,放!”
随着一声枪响,数十门火炮怒吼着喷涂着火蛇,一发发装有氯气液体的弹丸飞向目标,或是击中船体,或是击中甲板,炸开的瞬间腾起黄色的死亡烟雾。
逃命在即的腋目官兵避之不及,吸入氯气,惨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数分钟十数分钟毙命倒地者不计其数。战争到了这个地步,已到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的地步。
远看凄惨景象,百里燕心情沉重,他在想,如果对面的是他,是他的袍泽,又会是何等的情形。
但他清楚,这是战争,是两个物种文明间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对敌人的仁慈,是对自己的残忍,他别无选择。
炮击持续至晨昏,打掉了两千多发氯气弹后,百里燕随即下令停止炮击,因为整个港口都弥漫着黄色的烟雾,风向西北,对氯气向外海扩散是有利的。
但是氯气会被海水稀释,一次退潮涨潮的过程却会将高氯的海水冲入港口外的海滩,短时内对当地会造成一定环境破坏,乃至引发人员危害,没有必要在饱和攻击后再做无意义的浪费,省着点,还能留作他用。
天亮后,四艘铁甲舰已经倾斜,除了能听到船体扭曲变形发出的刺耳伸向,几乎听不到腋目人惨叫呼嚎声,弹药殉爆的爆炸声,百里燕非常肯定,四艘船上的腋目人多半已经死的一个不剩。
待天色彻底放亮,情势明朗,游弋在四艘铁甲舰以北十多里的腋目分遣舰队派出一艘七千石左右的快船,在分遣舰队掩护下,火速靠近四艘已经倾斜阵缓缓沉入海中的铁甲舰,此时广信残存要塞火炮开始还击,双方再次炮战。
此刻海面上飘满了腋目人的尸体,说是血流成河,浮尸上万也不为过。
面对氯气的伤害,腋目人面目全非死相凄惨,港口内外几乎被尸体填满,随着潮水的流动,像孤魂野鬼一般随波逐流。
那艘企图抵近的快船捞出几个生还者,迫于咸军火炮只得掉头逃走,一个时辰后,那支分遣舰队也灰溜溜的向北驶去,与主力舰队汇合。
百里燕随即派人出城,将那些还活着的腋目人弄上岸来,同时拍摄照片与摄影资料,作为内参,为历史留下这段见证,供史学和军事研究。
许是损失了四艘铁甲舰太过震撼,腋目主力舰队开始撤退,向西掉头缓缓驶离,如若不是有诈,应该是被咸军恐怖的实力吓坏了。
百里燕火速向桑北发去鸿翎急件,提醒周空、叶信二人提防盘踞在焦平县的腋目登陆部队异动。同时向陔陵发去捷报,通报战果。
当天上午抓获、捞出腋目人四百八十余人,仅肉眼清点的海面和舰船甲板尸体达到了四千七百多具,更多的被困死在罐头船内。
下午两艘铁甲船彻底倾覆沉入港口海底,但仍露出了指挥台和几根桅杆。
另外两艘,一艘倒是成功抢滩撞上港口,斜靠在码头泊位的石阶上,倾斜着冒着浓烟,不时仍有剧烈弹药殉爆。
另一艘则以三十五度的角度斜插在海中,只沉了一半,便不在下沉,百里燕知道,一定是腋目人也研究出了水密舱,及时关闭了水密门。
晚上,百里燕给昨晚冒死潜出的十二壮士设宴庆功,由于城中基础设施尽毁,城外周边农村人口疏散,伙食供应不太丰富,小灶什么的都不容易,需要从外县供应十分不易,更多都是罐头和一些蔬菜。同时百里燕也开始考虑,设立勋章制度,以表彰褒扬有功将士。
受到广信海战再次失利的影响,十一月初九,盘踞在桑北郡棉水城焦平县外滩,以及东侧棉水河腋目登陆部队两万八千余人火速撤回海上,速度之快,可用仓惶二字形容,百里燕未予下令追击,原因很简单,打不动。
登陆焦平县城的腋目人小三万,其战舰紧贴沿岸两里外,重型舰炮、加农炮能够到二十里地,其他中口径加农舰载炮射程也达十二至二十里。
如果调动速射战舰,其多数常规舰载速射加农炮,射程都在十五至十八里地之间,火力密度占有绝对优势。
咸军陆军优先改造的645型三十六斤加农炮和645型号七十二斤重炮,两者在使用药包增程装药时射程均为二十里地,两型升级后的射程与升级前相当,如使用金属弹筒,射程仅有十六至十八里,射程还不如前。
这还是使用双基火药后,射程并没出现本质的提高,要对岸边登陆敌军实施有效火力打击,两种型号火炮都必须抵近至十八至十五里之内,才能保证落弹的精确和毁伤性,而这个距离恰恰又在腋目舰队的极限射程之内。
当然,设计之初,如果加大装药量射程是可以提高的,但弊端要比射程带来的优势更为明显。
首先,这两型火炮都使用黄铜金属弹筒,增加发射药容量,同时也在增加弹筒的周长和重量,射程增加的结果是发射速率的降低,即便使用药包发射,只装填金属弹头,药包重量的增加,炮手的劳动量依然会增加,效率上并不划算。
其二是火炮钢材性能的本身已经到了极限,不能放弃设计安全冗余而推增射程。
咸军升级改型火炮虽说使用铂系铜镍铁基合金,套管自紧技术,但改造的旧炮管本身没有经过锻造与热处理,并没有发挥出炮钢应有的优异性能,内部的嵌入膛线管也不足以大幅提曾性能,因此材料虽好,但性能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挖掘开发。
其三,双基火药的威力大幅增加,但黄铜弹筒的使用占用了火药增量的空间,因此在双基发射药的总量减少情况下,射程不变,实际上射程是提高了,但因为弹筒挤占了火药的空间,于是性能的增加并不明显。
其四,咸军火炮重量轻便,而性能相近的腋目火炮普遍比咸军火炮重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装药量是咸军的三倍,既是黑火药落后,也是其炮钢材料的制约。
最后,火炮消耗的双基火药硝化棉和钝化硝化甘油,前者需要大量棉花,后者需要大量化工原料,硝化甘油生产严重跟不上硝化棉,如果弹药量过大,消耗过甚,最后就只用硝化棉发射,在火炮已经升级,药量体积减少情况下,射程必然减少。
因此射程和口径都是权衡工业体系和后勤做出的最佳匹配,在特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奈选择。
部署在桑北郡的周空两个重炮大队,一个加农炮大队,与叶信的一个重炮加农炮混编大队,一共才两百十六门炮,弹药并不能管够,要对海上动则几十艘,上千门火炮的的舰船构成火力压制,难度太大。
而且这是打移动靶,不是固定靶,必须把大炮推倒十里地内直瞄,如此需要大量步兵掩护,同时全部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
纵然能干掉他几艘十几艘,咸军也会损失几十门火炮,同时狗急跳墙之下,步兵交锋,咸军人数和武器并不占优势,放其逃走也是无奈之举。
十一月十二,经过连续十日的登船搜索和检查,百里燕登上抢滩在港口的腋目铁甲罐头船,对其技术性能、船体结构、武器装备以及一切有用信息开始深入调查。
从而基于以上信息,逆向反推其工业制造能力,为接下来的长期抗战制定后续的战略方针。
不出此前所料,罐头铁甲舰确实使用了双壳体设计,内外两层装甲,中间是各型大小的淬火实心弹丸,总的装甲防御厚度相当于四百七十毫的普通均质钢,但实际厚度只有三百二十七毫,内外壳装甲板,仅有七十毫,两层壳体中间一百八十七毫空间内,装的都是淬火碳钢实心丸,防御效果奇特。
此前舰上榴弹炮的频频射击,让百里燕意识到腋目人采用了某种抵消后坐力的复进机构,否则不可能再舰船上使用固定式火炮。
果不其然,腋目人采用了弹簧复进机构,让火炮自动复位,火炮不出所料使用了楔型炮栓门,弹筒与铜圈闭气,火炮膛线也清晰可见,此前的一系列技术猜想现在无一都得到了验证。
弹簧复进与液压复进,前者技术简单,维护简单,但回复效果略差,且弹簧长期使用后老化疲劳需更换,同时也会在激烈使用下断裂发生故障,甚至恶劣环境下弹簧就能断裂。
而液压复进机构对液压缸材料要求较高,需要配套液压油和油缸及活塞抛光电镀,所需配套产业和技术标准很高,因此弹簧复进更容易在技术上实现。
但并非腋目人无法实现液压复进结构,百里燕惊人的发现他们聪明绝顶令人震惊。
。
………………………………
第1140章 技术分析(2)
液压复进机构本质上是利用火炮残余气体,推动液压缸,抵消后坐力,从而避免火炮后退,与自动化武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弹簧复进则不需要如此复杂。
由于腋目人仍然大量使用黑火药,其残留有大量药渣,因此他们利用火药产生的气体,重新设计了吹气结构,在弹筒退出之前,将药渣吹入弹筒之内一同退出,同时炮闩前有药渣槽,零星的药渣进入其中。
发射数次后,打开紧固活门,排出药渣槽药渣,而后再度关闭。如此就实现了快速装填射击和无渣效果,但如此设计,就必须放弃液压复进机构,使用弹簧复进。
百里燕用卡尺量了一下,弹丸口径达到了153毫(约合138毫米),弹筒直径竟然达到了322毫(约合290毫米),由于黑火药的动能小,为了增加射程和威力,只能增加发射筒容量和弹丸战斗部药室容量。
即便如此,射程仍不比咸军95毫加农炮、重炮有有事,弹丸威力更是只有三分之一,
当然,用来对付广信城内的木质建筑那是绰绰有余了,对付钢筋混凝土,根本就是放屁一响,还不够挠痒的。
除此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船舱中发现了一批特殊炮弹,弹头标记有红色油漆,打开后发现白色粉末,百里燕大吃一惊,初步判断是硝铵,经过化验,也证实炮弹战斗部内装填的是硝铵炸药。
这批硝铵炮弹此前一直雪藏在船舱下,没有投入实战,也许投入了实战,数量少,而并未引起咸军足够的重视,被忽视了。
也或是因为腋目人的化工并不发达,所掌握的化学工艺路径有限【注】,尚没有获得大量工业化生产氨水制取硝酸铵的能力,因此价格昂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
麟城化工一早具备氨水工业化制取能力【氨】,硝铵炸也是大量生产的炸药,但都建立在百里燕认知基础上的工业化生产,能使用最便利的化学工艺路径实现廉价生产
此外还有个问题,硝铵虽然是较为安全的炸药,但比tnt的安全性还差一些,其在常温下是安全可靠的,但在高温和强电流作用下会引发爆炸。
腋目人撞针使用钥元素与四氧化三铁合金撞击铜产生火花与强电流,尽管为了绝缘,腋目人在弹筒上刷了一层相对绝缘的漆。
但撞击底火的一刹那,依然有电流与弹壳接触,最终传导进硝铵炸药中,可能在弹丸没有出膛前先炸了。所以原本安全的硝铵炸药,在腋目人的技术条件下反而变得不安全。
但这个假设似乎也不太成立,百里燕更倾向于他们还没有获取氨水的工业化生产的化学路径。因为弹头炸药室内有也上了漆,还有两层蜡纸,显然是为了绝缘。
但不管怎样,硝铵炸药为代表的炸弹大量投入战场已经没有悬念,随着战争的推进,将会很快刺激腋目人想方设法改进化学工艺,获取氨水,制造更多而廉价的硝铵。
如果说硝铵炸药的出现,还只是化学上的突破,重机枪自动化的出现,无疑颠覆了百里燕的认知
此前他曾判断腋目人因为黑火药动能低,残留有药渣,所以需要弹筒更大更长的弹药,因此同时155毫口径的子弹更适合他们同类残杀,杀人更是绰绰有余。
因此这种155毫的弹药,尽管使用黑火药,有效射程却是直逼六百步,流弹能打到九百步开外,相当于同等口径高射机枪有效射程的一半。
弹筒做的如此之大,既是黑火药动能不足的技术制约,同时如果用在腋目人设计的自动化武器上,就成了气体动能来源。
由于155毫大口径黑火药枪弹动能制约,产生的火药气体并不足以使用榴弹炮吹气排渣结构。
因此他们在自己重机枪的设计上,增加了一只容量四公升左右的压缩空气瓶,利用155毫枪弹产生的火药气体,推动活塞杆开启或闭合压缩空气瓶双向气阀,气阀瞬间产生高压气体,吹走药渣,然后继续推动枪机结构工作。
每一根机枪管需要两个压缩气瓶,可持续射一百多发子弹,枪管为六根阳线膛线,铜片风冷式散热,使用五十发侧装卷簧弹鼓,通用155毫口径步枪弹。
使用时手动摇动一个转轮,通过人力摇动转轮,实现弹药的快速装填与抽颗退出,在现有的简陋技术条件下,基本实现了半自动、自动装填和持续火力输出。
通过进一步搜索,在船舱二层船舱发现了充气室和数以千计的压缩气瓶和配套维护的零件,使用多台双缸酒精内燃机压缩空气泵,连接金属管道,对气瓶充气,用双向气阀密闭气瓶,由于气瓶尾部面敌方,气瓶的底部做了加厚处里。
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腋目并未开始利用石油,甚至连石油也没发现,否则不会使用酒精作为内燃机染料。
酒精所能提供能量和动力是汽油、柴油和煤油所不能比的,酒精的碳分子链太短,能量低,热值也就低,导致其输出的功率不大。
提高酒精内燃机输出功率唯一的办法,只有增加机体缸径尺寸,增加喷口喷量,以提高燃烧室的热动能产生的气体压缩比,正因为效率太低,酒精内燃机一直发展不起就。
故而几乎不可能发展出高效,大载重的交通工具,但用于气泵、水泵、油泵、发电还是绰绰有余的。
由于设计太过冗沉,这种155口径自动武器,即便是腋目人自己,也无法单兵携带和个人使用,需要固定座和相关后勤的配套维护。
但百里燕相信,以腋目人的体能,四个腋目人就能装备一台此种气瓶式重机枪,携带二十个以上的气瓶,五百发弹药基数,如果是双联甚至四联,所需动用的人力会更多。
目前没有情报显示腋目人在陆战和其他海战中出现和投入此种武器,只能说明南下入侵的腋目人不是精锐,其整体还正处于前膛武器和后膛定装武器换装过渡阶段,扑向咸国的这支人马是南侵大军中为数不多的精锐,应该还不是普遍装备水平,他们也处于武器装备更显换代的阶段。
毕竟在他们看来,三流的军队足以扫荡只有青铜文明的人类,相反他们之间的内战,需要更为先进的武器保卫本国。
这就意味着,现在陆地上尚不严峻的形势,可能在明年下半年,腋目本土意识到面对更为强劲的人类时,全部配备后膛定装武器的腋目人将会从本土出发,大举南下。
对铁甲舰的搜索调查持续一个多月,发现了许多私人物品和有价值的图表文件,北半球的行政地图,此外还有类似与钟表等象征工业能力的工业制造品。
但唯独没有发现与电力有关的设备,哪怕电灯也没有,依然使用油料、蜡烛、汽灯作为照明。
百里燕先后派遣了军队、科研两个系统,三百多人的专家团,对浮在水面的两艘铁甲舰进行系统性技术评估。
并且百里燕看中了两艘船上,总计八台的大型蒸汽机、锅炉、酒精内燃机和将近八千多石吨的煤。
这东西虽然是船用蒸汽机,但结构已经非常成熟,功率输出惊人,否则是无法推动这种水中阻力极大的圆柱罐头铁甲舰。
百里燕打算将上层甲板用气割烧穿开洞,从动力室拆除八台蒸汽机,运回永兴测绘研究,而后用于工业生产和火力发电,不得不说,这次海战,这八台蒸汽机是最大的收获。
其他枪支弹药和火炮,能拆走运走的全部弄回,测绘了解技术性能后,可用于装备防御作战,用于进攻就不免显得碍手。
对铁甲舰的勘察持续至十二月上旬,另在船舱下层发现了鱼雷发射器和压缩空气鱼雷,这一发现让百里燕倒吸了一口凉气。【注1】
早期受制于技术制约,鱼雷多以压缩空气为能动,因此的射程很短,但缺足以在两里之内击沉一艘五千吨排水量的钢铁舰船,如果大量用于海上交战,咸军必然是要吃大亏的。
盘踞在桑北郡焦平县的腋目登陆部队撤走后,除留下一支十五艘七千石、一万石快船分遣舰队外,全部主力向西逃走,但不排除向北搜索外岛,企图登陆建立基地。
不过去年百里燕已经命陈瞿撤走了所有岛民,布设了地雷、水雷,对所有拥有淡水的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