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奇奇卡说定,百里燕即刻着手安排人手和设备,同时加紧对甘府、上关、彭源、咸西、丘南四郡实施边境封锁隔离,在清田开辟隔离营区。

    然在三月十七,桑北郡传来叶信亡故的噩耗,这让内阁措手不及。

    目前各军叶信、顾中、徐谨、肖渠、高培、陈瞿六人都年事已高,莫云风、陆亭训、方亮、田鹏也不年轻了,只有周空尚可。

    放眼全军上下,当年永兴河一战后,五年内陆续强化培养的一批一线将官最小的也五十多,最大的有七十,叶信的病故只是开始,今后将有更多将领以撒手人寰的形式“退役”。

    一个军人戎马一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为国征战,最大的悲哀是莫过于临终前依然无法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

    作为军人,百里燕未能给一线将士以安享退役生活而深感内疚。

    叶信病故,第三镇军的兵权成了焦点,姜蛰肯定是希望拿到手中的,他已经不止一次要求由米垣出任主力镇大将军,均被百里燕拒绝。

    经过深思熟虑,百里燕建议叶信长子叶善升任大将军,继续统帅第三镇军。既符合旧制的惯例,同时非常时期非常处置,稳定军心是第一位的。

    叶信是赵逊提拔的平民,叶信出任镇军大将军多年,部将也多是赵逊提拔的多,叶信在任期间又是赵逊的得利干将,在整个咸军与第三镇军中,威信仅次于赵逊,其在第三镇军的影响力无人能敌,叶善出任主将,叶信帐下各军将领都认可,便于权利的移交和接管。

    而叶善虽没有受过现代军事教育,但是武备营较早一批学习火炮的青年将领,步枪出现后回炉深造了半年,对现代化作战有较好的认识,接管第三镇军较为有利。

    :。:


………………………………

第1150章 方向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去年八月停止进攻后,腋目人于三月底再度恢复攻势,这一次他们改变了策略。

    在全部攻占广林、广密两郡后,腋目军团固守正面,从半岛的东西两翼海岸集中重兵南下。

    造成这一原因的症结在于,长孙半岛以北内陆水网纵横,雨林密布,加之赤道附近气温酷热,攻占雨林后当地多热闷湿,瘴气逼人,多雨的天气和落后的道路设施严重制约了军火补给和快速推进。

    而沿海地区靠海多风,平原较多便于推进,同时最为用心险恶的地方还在于,长孙主力军团去年失力后,听从咸军顾问建议,退入丛林节节抵抗,而腋目军团沿海推进,可迫使内陆长孙军要么南撤,要么面临被从身后切断的风险,陷入丛林当中坐以待毙。

    四月十九,陔陵王宫司马堂:

    “据报,长孙东海岸发现有腋目骑兵出现,推进速度极快,先锋已至泊洋郡与广中郡交界地带。”

    赵焕说道,伸手指向泊洋郡所在,百里燕这时说:

    “他们的骑兵多半是从本土运来的,长孙过的马匹不足以承载他们的重量,而且这些马匹应该与金雪狄人的马匹相当才是,加上他们的体重,每日行进速度应该不快,不过也不适应热带作战。”

    “话虽如此,但骑兵机动速度依然要快于步军,如此长驱直入,或许有其他意图。”

    百里燕点了头肯定了赵焕的猜测,随即说:

    “不错,应该另有意图。否则不会如此长驱直入,眼下瘟疫大行其道,我琢磨着,这股骑兵还只是试探,其应该还会继续深入才对。”

    这时卢皋说:

    “司农的意思是说,他们也许会效法当年我军在金雪狄腹地战法?”

    “效法是不可能的,他们哪里知道这些。由于瘟病流行,死难者甚多,这股骑兵明知马匹不适应热带作战,却还要强行南下,目的恐怕只有一个,南下深入侦查探路。倘若各地因病而伤亡惨重,丧失还手之力,我想他们定会派出全部骑兵,强占南下腹地的要津,切断长孙军南北通道。

    同时从东西海岸两翼迂回,如此迫使被围在半岛以北的长孙军南下,而南面的长孙军北上救援。即便被困北面的长孙军继续不动,如此也会令长孙半数以上国土沦丧,故而这是一招快棋呀。

    倘若是我等人类,断然是不敢如此冒险孤军深入一两千里地,但腋目人伤亡远比我等少的多,因此其敢如此而为。换做是我等,绝无法如此去做。”

    “可当年司农大人不也是如此而为吗?”

    卢皋颇有些得意,回想起当年南征,他还记忆犹新。这时百里燕却说:

    “是啊,当年我军是善于水战与水中机动,我军扬长避短,故而能在险恶境地扭转乾坤,而且当年是背水一战,不战便死,换做是平时,本帅绝不会如此赌上全军身家性命。如今腋目人占据更多优势,他们有绝对把握如此而为。”

    说话之际,一阵电话铃响,一司参使拿起电话讯问后,随即转向百里燕:

    “司农大人,梁国转来的电话。”

    “谁的。”

    百里燕问,司参使道:

    “御客萧掌门。”

    “嘶……快,接进来。”

    “诺!”

    百里燕离开地图桌,来到电话机旁接过电话,那头萧公毅忙说:

    “是永兴侯吗。”

    “正是在下,萧掌门有何时吩咐。”

    “近海腋目舰船大有增加之势,本座以为,腋目人有大举上岸之举。”

    “梁国沿岸要津多数地区已铺上地雷,内河出海口更布有水雷,其若要登陆,必先占据可登陆之滩头,除此之外,其他不宜登陆之地若要上岸十分困难,短时内不足以实施大举登陆。其若真有登陆意图,在下以为,应有其他我等尚未察觉之手段,萧掌门请务必令人仔细监视,时时报我。”

    “本座明白了。此外,咸国瘟病现在如何?”

    “各郡与长孙陆路皆有相连,而梁国却能以河流为屏障,阻击难民流入,咸国情势仍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梁国与长孙接壤边界梁国一侧,有自东向西延伸的河道阻拦,长孙难民只能进入瑞郡、京畿两郡北部,无法大规模南下,所以瘟疫扩散还不严重。咸国与长孙大面积陆路接壤,无可避免的成为重灾区。卫国也不例外,边境线延绵几千上万里地防不甚防,几十万卫军也堵不住难民越境。

    挂断萧公一毅电话,卢皋问:

    “萧掌门所为何事?”

    百里燕走到地图桌前,手指梁国以北海域说:

    “近期发梁国近海腋目舰队大举增兵,萧掌门担心腋目人由此实施大举登陆。”

    “可梁国在两年得到了一百二十万颗地雷,七千六百颗水雷,应该足以布置于沿岸要津,腋目人既已连番吃过地雷苦头,又怎会在梁国登陆。”

    “是啊,但越是不可能之事,越有可能。卢将军可别忘了,他们可不是人啊。”

    如果长孙半岛是中原向北延伸至驰道的巨大突出部,那咸国和梁国就是这个突出部的左右肩膀,占领任何一个肩膀的登陆,都能彻底切断长孙半岛与内陆联系,乃至从北往南将中原东西一分为二,战线将拉的更长,这是其一。

    其二咸国有要塞岸防炮,而梁国没有,尽管现在正在内陆修重镇,夜以继日修建要塞,但充其量只是亡羊补牢。

    其三,腋目人的技术路径与人类相差很大,不能单纯以人类的作战模式去思考套夜幕人。

    其四,萧公毅手中有一艘去年八月入手的试验三号空艇,升力五十石,能装七八人和一些设备、食品、油料,浮在一千四百多米的高空几十天,用上百倍的长筒天文望远镜了望海上。

    因此萧公毅口中的近海,至少在四百里外,而这点腋目人是不清楚的,因此腋目人在四百多里外甚至更远处集结,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打梁国的注意,也可能是梁国腹地以西,也可能是燕国和歧国。

    但是打燕国、歧国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海岸线太长,补给和兵力输送,通信都会成问题。

    腋目人虽然占领长孙半岛北部,但前往燕国的海上水道依然很远,而且燕国没有大型港口,其实以当下技术条件,也不可能有,原因在于梁国不允许他发展大型商业港口,为了是不抢梁国的饭碗。

    以当下的技术条件,登陆最佳的选择是攻占大型港口,再就是抢滩。而中原绝大多数诸侯仍然处于农耕文明,与青铜铁器过渡时期,因此技术层面基本决定了不可能有工业化所需的海洋码头,但是海上贸易和沿海诸侯国的商业经济结构,决定了仍然会建造一些,利用地势和近海便利,适合中原的船舶码头。

    因此如此有制约了工业化条件下,选择登陆的地形。

    同时大规模热兵器作战,尤其是跨海远征,需要大型港口,没有大型港口,也要有深水近岸,用于占领后的码头建设用地,用于占领下的港口建设,因此也决定了腋目能重点进攻的沿海地点是有限的。

    而在没有内燃机驱动的划桨木质登陆船,抢滩运输兵力的效果非常低,大船不可能靠近岸边,因为有浅滩和暗礁,因此只能用小艇。

    而小艇装载能力有限,一艘大船所能携带的小艇也很有限。因此强行抢滩无法在三到五天内集结数万兵力,更不便于转运陆军火炮和军火补给

    百里燕思来想去,越发觉得腋目人在谋划更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而且是出其不意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但他实在想不出来,腋目人在海上如何能实施快速的抢滩登陆。

    翌日,他前往永兴协调生产调度,作为财政部长兼工业部长,还要亲自前往企业督促调度生产,不能不说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个他这样的高级干部了。

    尽管战时生产占用了相当多的工业资源,但同样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好处,大量军转民产品在工业产能扩张后,得以成为企业新的资金来源,战争和工业垄断带来的资金和富裕阶层成了首批享受到军转民的受益者。

    姜蛰要求的定制的豪华轿车接近完工,一共三辆,根据其要求做了表面镀金,内部使用真皮座椅,海绵内衬,采用六缸柴油发动机,最高时速一百七十里。

    永兴车辆厂目前正在三期项目建设,与之配套的化工、橡胶、油田、油气化工项目都在紧锣密鼓推进。

    以爆燃式六缸机为动力基础的重载卡车研制进度过半,三期建设完成后样车也会同步下线,唯独让百里燕担心的是他现在似乎有些迷失方向。

    二十年前,他还在为工业化道路艰苦探索,二十年后的今天,汽车满地跑,机床遍地造,造枪造炮如家常便饭,他的一生夙愿似乎在此时都已实现,继续向前推进,短期内要在想有质的飞跃已经不太容易。

    受教育群体依然有限,优质的科研资源数量稀少,重点都投在了陆军技术、民用工业、医学研究和教育投入,短期内或者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不断扩张和堆积现有的基础成果和商品产能,其他诸如无线电、微电子、核物理、网络通信、大型舰船、航天航空等等领域发展严重滞后,仍需要技术、人才、时间的积累迭代发展。

    换而言之,咸国常规应用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注1】,其他领域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差距至少五十年以上,真正的高端前瞻技术没有拿得出手的。

    当然,很大程度上与百里燕自身的认知和知识面有关,他不是万能的,他能做的是将自己的长处和知识面尽可能转化为应用技术,因此他不善长的不可能去做,哪怕他精于高端技术,但没有基础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工业基础规模,人才规模,高端技术也是空谈。

    【注】登陆作战与技术装备、科学技术、战术理论、认知理念有绝对关系,任何时期的登陆作战,一定是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可能选择,而不可能去实现技术条件之外的作战方式。

    作为跨海远征,输送兵力越大,所需的后勤补给规模越庞大,所需的运量越惊人。

    同时越是现代化的作战,需要的硬件设施也就越高,诸如港口、深水港、道路、铁路、吊塔、起重机等等。

    因此特定时期的技术条件下,可选择的登陆模式与技术装备是极为有限的。

    在内燃机出现之前,大型船舶受到吃水与前滩暗礁的制约,非码头港口地形的登陆作战,所有登陆都是从大船放下小艇,然后分批乘坐小船划上岸边上滩,因此无港口登陆作战,兵力的快速输送很成问题,同时登陆后的补给输送更成问题。

    即便冷兵器时代的登陆作战,没有军火这一问题,但基本的粮食和畜力仍然需要解决,当然,凑合一下用小船运也可以。但大规模的热兵器作战所需的天量补给,这就很不可能了。

    【注1】应用科学通俗的说,就是生活、工作与社会活动所需求的相关技术,对应不同时代技术层次,相对应的应用科学等级各不相同。

    如后石器时代,出现了陶器,用于解决储水、吃饭、储存、烧煮所需的容器,青铜时期出现了青铜鼎、青铜锅等等,但是通常吃饭的碗,装水的容器,仍然还是陶或是木器,因为陶器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全部要求,这就是应用技术的适应性。

    进入铁器时代,家中煮饭炒菜的锅,由陶器、青铜器变成铁锅,同时吃饭、储存的容器,由木器、陶器、铜器,变成瓷器,这个时期应用技术出现了陶瓷,而陶瓷的质感则更高,但功能上与陶器其实没有太多的提升。

    而进入近现代,各种不锈钢、太空塑料正在取代大量传统的食用容器,这也是时代技术进步,带来的应用技术的普及。

    因此应用技术,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和满足生产生活的必须使用功能,且符合当下的技术与工业能力。

    以上是民用应用技术,而国防应用技术的内涵大致如此。

    如制造枪炮,十九世纪初的工业加工能力,就能制造近现代的枪炮,火炮也好、自动步枪也好,都能制造。

    但近现代用电力,用数控机床,用自动化,用精确检测。而十九世纪初只能用蒸汽动力,无变速机床,手摇拖板,普通量具,但不可否认,都能达到最终的加工目的,区别在于所需的技术成本和技术价值不同。

    因此应用技术是以当前最高工业技术,实现生产民用与国防所需工业品,并满足使用价值。

    :。:


………………………………

第1151章 梁国告急

    四月廿三,百里燕坐火车前往邵平视察联合陆军学院,过去两年间,共计有三万四千多名诸侯国武官和选派的知识分子在此学习受训,不可否认送来的学员功劳簿上基本上都有一笔人头账,但真正具备基本军官素质的却不多。

    此外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文盲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进修的武官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文盲,剩下百分之四十是半文盲和基本能识字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五是有读书背景。

    知识分子读书虽然不少,但多数没有见过血,也不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和数学能力,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贵族背景,平民不多,且知识分子仅占这三万四千多人中的百分之二十,所以开班至今还没有一期毕业生,让他们毕业等同于开玩笑。

    四月廿八,百里燕前往咸西郡与桑北郡边境视察,铁丝网已经拉了起来,疫情就像笼罩在头顶的乌云永远挥之不去。

    五月上旬,长孙打来电话,不出百里燕所料,突入泊洋、广中两郡的腋目骑兵一路攻掠南下,并派出小队原路返回,与正在攻打艾郡的腋目东线主力汇合,随即一支三万人的骑兵携带火炮与补给火急南下,目标不明。

    而与此同时,盘踞在梁国外海的腋目船队增加至四百七余艘,几乎不见一万石一下的小船,更有二十一艘铁甲罐头船集结待发,于五月十二日向梁国海岸进发,于四日后抵达近海三十里处,登陆由此打响。

    腋目舰队既未选攻打任一港口,也没有选择在有利滩涂地形抢滩,出人意料是选择了最不可能登陆的沿海湿地“涡牛滩”抢滩登陆,原因令人震惊,腋目人使用了液氮作为炮弹战斗部。

    他们将液氮装入特制容器内代替战斗部,当战斗部落入湿地后,迅速爆炸释放液氮,液氮吸收热量进而迅速凝固湿地,具体是如何实现该项技术的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这项技术可以让他们在任何地形实现登陆。

    由于湿地根本不具备登陆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因此几乎没有设防,更谈不上驻军,其实以人类的脑洞,二十一世纪地球人的历史,也不可能有这种脑洞,结果是梁军、御客都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而腋目人准备相当充分,在梁军、御客第一批阻击赶到前已经抢滩登陆六天,登岸人数达两万七千余人,双方继而接火交战。

    战斗从五月十九打响,至六月十五,涡牛滩梁军、御客总兵力已达十七万人,登陆之腋目人逾六万,出动狂兽人数百计,梁军御客伤亡惨重,遂再增援八万人。

    战事持续激战至七月中旬,腋目人突然强袭津邺与天云港,腋目舰队再度故技重施,对两地港口外滩涂地区发射液氮炮弹,结果此前布设之地雷尽数冻住,腋目人得以强行登陆滩涂,地雷因为被冻住而未被引爆,由此成功在天云、津邺两地撕开缺口,一时间恐慌蔓延,人心浮动,梁国告急。

    陔陵咸王宫国政监,咸王刚刚挂断梁天子亲自打来的电话,脸上颇有些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之色。

    “梁国告急,寡人该如何应对,诸君可有良策。”

    话音落下,卢皋上前说:

    “启禀大王,腋目登陆兵力已达十余万,且在三处登陆成功,我国千里迢迢前去救援恐怕不易。但梁国地处中原水陆要津,梁国若失,燕国、歧国、卫国更加难以招架,臣以为,应该即刻救援。”

    “但梁国远在数千里之外,千里迢迢驰援梁国,即便纵马飞驰,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恐是来不及呀。”

    张佑不无担忧说,姜蛰深以为意,他说:

    “张太尉言之有理,铁路只修到甘府,即便寡人调兵遣将调拨马匹,也需时日,一时半刻无法赶到,或许一两月后梁国战事已经恶化,届时又该如何应对。”

    这时百里燕上前说:

    “大王,速驰梁国并非全无可能,十天之内可速达。”

    众人闻讯皆一惊,咸王忙问:

    “司农大人有何妙计?”

    “回大王,可座汽车前往梁国。如今望思水江上铁路桥竣工在即,铁路桥上方公路桥已经完工,汽车往来通行无阻,我军坐车即可前往。”

    “哦,此法果然了得。”咸王深感惊奇,接着又说:“以司农之见,我军需要调拨多少车辆增援多少兵马?”

    “调莫云风第二镇军六万人,蒋杰第一纵队一万五千人,中型卡车与油罐车、水罐车八千辆可速达梁国。”

    自651年十月第一辆量产中卡下线至今,共计生产中卡小一万三千余辆,抽调八千辆卡转运七万五千人及其装备、弹药补给、油料实施千里机动绰绰有余。

    蒋杰的第一纵队是去年底按“师”一级作战单位新建的编制,抽调各军有经验官兵六千余人,武备营、军事学院军官团一百七十多人,新兵五千余人,组建的新型作战单位,装备全部651型半自动、全自动枪族与速射火炮,是今后是试点摩步师的重点建制。

    此去梁国,光靠马匹机动少则一个月,多则四五十天,这还不算国内集结等待的时间,等赶到梁国,御客和梁军多半已经溃败,再想实施反击,代价势必更大。

    说服咸王与内阁,一通通电话先后打到各军各郡,莫云风的第二镇、蒋杰的第一纵队,将先坐火车前往甘府集结,卡车能用火车拉的用火车拉,路上跑货的接到命令即刻开赴甘府集结,以缩短等待调度的时间。

    黄昏时,百里燕出宫回府,经过君庭街时碰上古达帕与外孙小菲戈斯,遂是下马上前与之寒暄:

    “古达帕大人这么晚了还没回府呢。”

    “唉,心里不踏实,让孙子陪我出来走走。”

    “是啊,眼下瘟疫流行,人心慌慌,谁都提心吊胆,你也老了,我也老了,却还不能放心把产业交给儿孙,换做是谁,心里都不踏实呀。”

    “说的是啊,早知今日,你我两族又何必如此厮杀呢,六年之战竟不如腋目怪物半年之力,真是后悔啊,如果当年的勇士们还活着,中原也许不至于如此。”

    二人几多感慨几多惋惜,回想起当年南北攻杀之惨烈,站在如今角度来看,是何等之愚蠢。

    打了六年伤亡近千万人,如果省下这些力气,今天可能会是另一番局面,但历史是不能推倒从来的,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走好明天的路。

    “贵国如今也在备战,菲戈斯在南境代为协调两国,难为你翁婿二人聚少离多,本侯深感歉意。”

    “诶……共御怪物,对南北两国均为有利,我很清楚教会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们失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