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1196章 问策

    蓉城战役失利的很大原因是狂兽人和重火炮,地面的步兵冲击虽然伤亡很大,但不至于造成防线的奔溃。蓉城投入的狂兽人有记录的观察达到了三千人以上,每一次至少是三百至五百人的集中突击。

    仅靠人力组织起来的战术小队,即便能消灭狂兽人,但同样需要付出惨重代价。

    如果集群发动突击,联军防线将被牵制上万人,缺口也由此被撕开,腋目只需一个波次,就很容易从正面打开一条长度七八里以上的缺口,然后步兵蜂拥而入。

    此种战术与坦克作战极为相似,都是依靠强大战术突击力量,瞬间强势撕开展现缺口,而后步兵涌入跟进。

    而在中原北方使用兽兵,还要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金雪狄人和兽兵都来自南方寒带、高寒带,燕国纬度与咸国差不多,都是亚热带,沿海还有热带气候,兽兵背着厚重的毛皮,非常不适应,需要剃毛和避阴。

    眼看即将入夏,去年梁县一役正值仲夏,百里燕深有感触战场的艰难,有鉴于夏季作战的酷热和战事不利带来的士气低迷,百里燕火速采购了两百万瓶啤酒,四百万瓶橘子口味和香料配方口味的碳酸饮料,经由漕运输往燕国,供应联军饮用。

    每月尽可能保证相同的供应,提供给前线,同时下令研究可供前线后方生产的碳酸饮料生产线和制冷设备。

    饮料虽然不能改变战争,但能给士兵带来战场的慰藉,改善酷热带来的生理煎熬,间接的提振士气。

    战事在七八月陷入胶着,天气酷热给双方作战都带来了巨大影响,燕国不像梁国沿海,有大片森林、水网、丘陵可以提供阴凉,燕国最早被中原先民开发是在沿海。

    中原先民坐船沿海横渡进入沿海大平原,沿海地区开发有一千七八百年之久,当地的土生森林萎缩严重,河流在一代代先民劳作下变成水渠,所以燕国沿海没有密集连片的森林可供修整避暑,蓉城港大片散落的花岗岩比热容小,进入夏季反成了累赘。

    七月中旬,莫云风第二镇,第四、第五纵队,外籍兵十万人,携新编医疗营,两个657榴炮大队,四百门121皮卡火箭炮,开赴燕国增援。

    八月初,燕军整编二十万人分四批投入作战,杜锐勋部预先整编的三十万新军,由德康出发向西驰援燕国,边走边训。

    与此同时,鱼雷快艇首战告捷,于燕国近海击沉敌舰七艘,重创四艘。空艇连续发动空袭轰炸港口设施,给敌登陆造成巨大威胁。

    金雪狄兽兵强势出击,给予狂兽人重创,仅七月一月,兽兵击杀狂兽人大三百九十七人,有利支援了联军阵地作战,但同时兽兵损失同样惨重。

    兽兵毕竟是冷兵器下的产物,热兵器战场诸多的不适应和弊端显现无疑。

    为报复人类的凌厉攻势,腋目再次使用热钥爆弹,致使联军一次阵亡六千余人,五千余人不同程度烧伤,一千余人永久性失明,防线一度被击穿,七月的战果付诸东流。

    同时还在多地使用氯气弹,对联军阵地实施毒气攻击,得益于防毒面具的大量发放,并未造成大面积伤亡。

    八月廿一,梅洋郡腋目共盟军西线大本营,元帅奥卡最新得到的战报而大为光火:

    “这些异畜生不可饶恕,简直岂有此理!”

    这时一旁神情严肃的阿飞特第一方面军群,上将马萨科洛态度谨慎,他说:

    “从亚尔卡上将送回的战报和缴获品判断,南半球的异畜发展出了惊人的通讯科技,在长达十二三里的环形防线上通讯自如,还有可以灵活跑动的车辆,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腋目人的一里,相当于梁国标准的三十里,十二三里就相当于中原的三四百里地。

    奥卡拿起桌上缴获的电话切齿说道:

    “是啊,我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发展出了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数年前我还不相信这种拿着青铜砍刀的畜生,竟会有这样的科技实力。”

    “现在来看,之前的几场战役,他们不仅成功使用了这种先进的通讯工具,而且还有大量的快速交通工具,他们甚至将火炮装在交通工具上边走边打,对我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建议应该调整战略。”

    “那要如何调整?”奥卡问道。

    “亚尔卡认为,目前的迹象显示,正面的异畜不超过七十万,他的方面军群全面突击,兵力过于分散,我建议选择重点地区转入防御,重点集中兵力进攻他们的薄弱环节。”

    “可以,就这么办,今年下半年一定要撕碎他们。”

    年初至今,登陆蓉城港的亚尔卡方面军群陆续缴获了联军装备,不乏高精密的炮兵观察镜、战地电话、急救包、枪炮武器,甚至还有几辆炸毁的皮卡和摩托车。

    通过工业技术的逆向分析和研究,震惊共盟军指挥高层的同时,不免让指挥层开始后悔低估大意了南下入侵风险。

    战事进入九月,气温渐有转凉,蓉城外围攻势再度恢复,双方进入残酷拉锯,阵地频繁易手失而复得,为争夺一寸土地,都要付出几百甚至上千人的代价。

    九月廿三,永兴车辆厂第三期工程勉强竣工,产能较之一期、二期项目总成能增加一倍,重点生产轻卡、自卸卡车和履带地盘作业机,吊车、叉车、装载机、挖掘机在梁国之战后,首次成为重点设备,咸国经济也在战争驱使下,获得空前活力。

    私人资金和民营企业,在朝廷政策和财政扶持下急速发展,外来资本融合国内资本的新兴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战争趋势下,诸侯订单、民间订单如雪片一般涌向民间企业。

    轻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壮大,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几乎是十年前的四倍。

    十月初二天气转凉,燕国鏖战十月首传捷报,联军强势增援反扑之下,首次正面击退集团攻势。

    初三,百里燕前往轩云视察工作,与宗伯泰、赵安陵深谈两日。

    伐卫一战至今,他二人一直赋闲在轩云任教,倒也清闲自在,百里燕曾想安排二人做官,赵安陵志不在官爵,懒得去忙,宗伯泰是担心做官遭到了不测,也不想做官。

    “宗伯先生,如今天下局势日趋明朗,先生以为战后何时可取天下一统江山。”

    “那侯爷以为,时机的上限在何处,下限又在何处。”

    宗伯泰此问让百里燕摸不着边际,他从没想过时机还会有上限和下限。

    “先生所言时机上限与下限,不知所指何意?”

    “侯爷是要一百年一统中原,亦或是二十年一统中原。”

    “自是越早越好,但越早阻力越大,越晚则外部威胁越甚。腋目已能仿制我军部分兵器,此消彼长之下之下,中原不占优势。

    倘若咸国仍只有目前之版图、人力与国力,绝不可能长久与之消耗拼杀。必须统一天下,调配更多人力,发展更大规模工业、商业与农业,以天下之力共御外敌。”

    “那侯爷可曾想过,倘若有朝一日,外部之威胁不再成为威胁,而内部因工业技术与教化扩散流出,届时再统一,咸国需费多少鲜血与代价。”

    “此事我也想过,二三十年内绝无可能,但是拖过五十年,诸侯渗透,加之不断窃取与学习自造发展工业,势必形成规模,届时再以武力统一,难度势必增加。内战的同时,若不能有效解决北方威胁,反可能遭致再次入侵,威胁将更甚。”

    “此理正是了,如若中原无法以政治手段实现统一,必以武力干涉。但腋目灭我之心不死,若是趁机来犯,又是一场浩劫。可倘若迟迟无法统一,咸国国本毕竟尚小,不足以与之单打独斗,久拖国力不支,难堪重任。”

    “那依先生之言,战后三十年内该何去何从。”

    “窃以为,腋目之威胁不可全部消除,籍此以外患压服内患,同时仍以笼络人心为上策,其次以小和促大统,招安诸侯,再以经济手段困锁不服者,最后以武力胁迫之。”

    “先生是说,此番若是击败腋目,不可赶尽杀绝。”

    “未必,若不给以教训,短期必然卷土重来,但若杀之太甚,三五十年修生养息,研究我国工业技术,下次再来恐难招架,且若无外部之重压,诸侯反生懈怠之心。”

    “在下明白了……”

    宗伯泰意在利用外部压力,多管齐下促使内部统一。如果外部威胁彻底消失,反令诸侯误判形势,认为腋目已不足为虑,感觉良好。

    而腋目吃了咸国的巨亏,通过逆向的技术研究缴获的技术,研发先进武器,修生养息三五十年再次南下,这个时候中原仍然没有实现统一和工业规模化,后果要比这次更严重。

    唯有不断让南北半球始终处于低烈度的对抗冲突,尤其是限定在海上的激烈冲突,始终让中原绷紧神经,感到岌岌可危迫在眉睫的外部威胁,才能促使各国心理上追求统一,咸国也有正当合理的借口,争取天下人心的支持,最终以最小的政治代价,实现基本的统一。

    假若这次重伤了腋目,其缩在本土三五十年,卯足力气养精蓄锐研发技术,而咸国三五十年内也不具备北上远征的海军力量和国力。

    此时中原全然丧失外部压力,内部的诸侯在三五十年间纵然发展不出咸国现在的规模,但是枪支的制造说穿了明白原理后,就是小作坊也能制造,无论精度如何,只要能放响,都算是成功了。

    届时政治上无法实现统一,同时需要消化长孙半岛偌大的领土,疗养国内战争创伤,发展工业和经济,二三十年内都没有军事、经济实力统一版图的的基础和条件。

    而技术的流出导致武器泛滥,再想用武力统一难度更大,即便能取得最终的统一,代价之大难以承受。

    :。:


………………………………

第1197章 一剂猛药

    此时腋目积蓄力量卷土重来,境况不会比现在更好。

    三人说话之际,堂外兵士进来禀报:

    “启禀侯爷,四夫人来电话,催您即刻回城,轩亭侯恐怕不行了。”

    轩亭侯年事已高,突发疾病不是偶然,百里燕不免感到一丝惋惜。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诺。”

    待兵士退走,百里燕与宗伯泰、赵安陵二人说道:

    “岳父抱病,需得回去安排,二位先生请留步,本侯先行告辞了。”

    “家事为重,侯爷请自便。”

    宗伯泰、赵安陵起身略施一礼,待百里燕离去不久,赵安陵与宗伯泰说:

    “兄长,那件事为何不与侯爷说明,万一有失害了性命怎办。”

    “放心吧,侯爷命数超然,早已逃出劫数。但若侯爷知悉此事,便又会令定数生变数,频添劫数。”

    “按兄长此言,侯爷莫非大难不死,必能天下一统。”

    宗伯泰意味深长点了点头,最后轻声说:

    “若无这一劫,天下一统不知拖到何年月,因此此劫数必由侯爷一人担当,方能应验啊……”

    当日黄昏时,百里燕驱车赶回陔陵,轩亭侯府上下却是意外的平静,见到乔郡主时,不见脸上哀意。

    “馫儿,岳父大人病势如何。”

    “医官说无大碍,就是今早忘吃了药,冲昏了头。”

    乔郡主一番细说,百里燕恍然明白是乔廉今早忘吃高血压药,血压升高导致的昏厥。

    来到内宅时,乔廉已经活蹦乱跳,坐在榻上喝着米粥,兰渊公主坐在一旁不住的数落:

    “你这是存心要吓死我呀,你走了,让我一人怎么活呀!”

    兰渊公主一面数落,一面不忘带着哭腔,但是脸上却是眼泪稀疏,鲜有哀意。

    “好啦,如今儿孙满堂,我都一把年了,你还如此当众数落老夫,老夫在儿孙面前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好呀,我丢你的脸,这么些年,没有我出头,你的脸往哪儿搁!”

    兰渊数落之际,百里燕悄然入室,乔廉见状忙是起身上前:

    “呦,燕子来啦。”

    “岳父大人现在感觉如何?”

    “都好都好,挂了两瓶水,吃了药,感觉好多了。”

    这时兰渊公主插话说:

    “燕子你可别听他的,医官说了,今后可不能再这般折腾了,再有一两次,可得要了他的老命,到时让你母亲可怎么办。”

    兰渊公主年纪一把,矫情依然不改当年,依然很是强势。

    看过诊断报告,百里燕给乔廉做了全身检查,不考虑隐性疾病,生理脏器功能基本没有异常,就是年纪大了,吃的太好,脏器衰退严重。

    “燕子,父亲身体如何。”乔郡主关切问道。

    “暂无大碍,观察几日后,若无反复,并无大碍。但今后要饮食清淡,每日用膳两刻钟后,在院子里走上三五里地,如此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医术这般高明,就没有良药可根治治父亲的病吗。”

    “这个……”

    百里燕未立马回应,深深的沉默了。兰渊公主似是瞧出了端倪,忙是插话问:

    “女婿呀,若有好药,就是再贵也用得。”

    “岳母大人言重,再贵的药,到了女婿手中,也不过寸金罢了,于我等王侯富贵人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那好呀,可是有好药。”

    兰渊公主连番追问,百里燕点了点头,他说:

    “有是有,而且一剂见效。只不过,用药后一两年之内需按医嘱,只怕是岳父大人没这心性半途而废。”

    “诶,有你岳母在,就是让他上天,他还敢入地不成,哼!”

    兰渊公主瞪了一眼乔廉,乔廉猛是一个寒颤,下刻忙是说:

    “贤婿啊,这药还是不用的好,我也一把年纪了,治好了体病,我这新病(心病)又该发了。”

    “我看你敢!”兰渊公主喝了一声,伸手去拽轩亭侯右耳。

    “哎呦呦……老夫,老夫的耳朵。”

    “你说,你还有没有良心,想一撒手不管我了是吗,你这个负心人呐,亏我这么多年任劳任怨伺候你舒舒服服,到头来你要扔下我,一走了事,你说你的良心是给狗吃了吗!”

    兰渊的泼辣向来是深藏不漏,这也是百里燕头一次见识这等架势。乔郡主见机上前劝解,好不容易是将母亲的怒火消去不少。

    “娘,燕子面前这般失礼,让女儿怎么办呀。”

    “是是是,都是娘不好。”

    忙是收敛起脸上虎色,兰渊公主和颜悦色上前来说:

    “贤婿呀,你岳父这药还是要用的,你也看到了,你岳父年纪大了,要是不用药,一命归了西,可就苦了你岳母下半辈子守活寡呀。”

    百里燕连连点头作是,接话说道:

    “待岳父大人病情稍安,三两月后,或是明年开春,女婿即刻安排岳父大人用药。”

    “那好,可就劳烦贤婿多费心了。”

    “岳母大人言重了,都是应该的。”

    其实多年后,轩亭侯后悔不迭,这一针药下去可谓是让他“痛不欲生”。

    在轩亭侯府用过晚膳,百里燕陪乔郡主坐车返回侯府,途中依偎在百里燕怀中,乔郡主温声细语说道:

    “夫君,真有药到病除的好药吗,先前可听娇儿、霞儿说,越是好的药,越有坏处,父亲年事已高,可禁不住折腾。”

    “放心吧,此药只需一针,不说药到病除吧,多少能让你父亲重振雄风,不过这几年中,可就要委屈了你,不能与你父亲母亲见面。”

    “这是为何,此药还能不让相见之理。”

    “此药用后需要静养调理,不得打扰,故而不能再都城服用,需送往安宁之地。”

    百里燕口中的这一剂好药,正是可以返老还童的长生不老药。

    653年五月海战后,抓获的腋目俘虏取得了血液生化样本,确认存在芽细胞,狂澜自那时起,调整运算资源,解算芽细胞对人类基因遗传性的的匹配性和长远影响。

    去年底,开始在滔荔的生化实验室进行人体试验,目前已取得基本成功,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获取临床和人体生化,以及遗传物质数据。

    通过提取腋目人血液中的芽细胞注射入人体,芽细胞吞噬人体多能和万能干细胞,结合产生人体器官和机能所需的新细胞,从而修复肌体功能,逆向恢复脏器活力。

    常见的三高问题、骨质病变、部分的癌症、肿瘤、人体衰老、血管疾病、脑细胞减弱、海马体等等疑难杂症都有可逆效果。

    芽细胞注射后的十二至十八个月,人体机能和肌肤逐渐回复至恢复至二十八至三十三岁。

    体内残留和沉淀生化物,也就是各种垃圾,通过生理代谢、排便和尿液缓慢排除,血管恢复张力和弹性,血管斑块在芽细胞作用下缓慢吞噬脱落,最终基本消除,最后经由肾脏过滤排出。

    期间肾脏承受正常工作量的三到五倍载荷,肾盂、肾小球急速扩张,肾脏处于急性炎症阶段,需要不断注射芽细胞,修复肾脏和底膜,使用药物遏制炎症扩散,以维持肾脏的活性。

    唯有肾脏扩张,体内大量代谢的生化物沉淀,才能在芽细胞作用下缓慢排出体外。

    因此注射芽细胞需要根据人体体质,分多次定量注射。最好能在注射之前,对个人基因做序列匹配,以避免出现极个别的罕见排异和不适用。

    此外严重的血栓症者,尤其是脑部、颈部血栓和动脉血栓,需要分十多次注射,以免斑块脱落过快,引发脑溢血和梗阻。

    此药虽好,但并非万能,人体恢复至二十八到三十三岁间后仍会因为时间,和正常人一样衰老,因此需要每隔十年或二十年再次注射。

    同时注射后的一年间,需要控制饮食,后半阶段加强锻炼,才能有效控制生理机能机能转变,带来的潜在并发症风险。

    尽管依然会衰老,但基本解决了寿命问题,同时随着日后生物技术不断发展,以及获取更多的外星球微生物资源,甚至获取其他物种的单能、多能、万能芽细胞,仍能进一步提升芽细胞的效果,延长衰老时间,增加注射周期。

    最后,一旦注射此药,长寿人将基本丧失生育功能,女性的例假仍是一月一次,但排卵降至八到九个月一次,男性精子密度降低至正常水平的一千六百分之一,甚至更低,如没有辅助生育技术,不老人将很难生育,但并不影响性功能。

    至于其他的副作用,包括对遗传物质的副作用,狂澜的运算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在此前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腋目食用吸收人类血肉,长期的磨合与基因变异,芽细胞高度匹配人类核心解算式,目前的测试结果对中远期影响均没有现实意义。

    当然,这个时间尺度横跨数百万年,数百万年后会怎样,极大溢出狂澜的数据库和计算容量。

    届时即便出现问题,人类文明已冲出宇宙,掌握更多生物资源和技术资源,所能计算模拟的运算量会更高,哪怕出现问题,依然可以提前及时修整。同时在不断的探索和技术进步,又能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

    但眼下,乃至未来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后的事,意义已经不重要。

    尽管百里燕亲眼见证了长生不老的存在,但芽细胞的使用,以及对日后社会伦理,权力交替,文明发展的利弊,需要慎重考量。

    目前还仅限于临床和小范围的试验,产能也极为有限,未来如何分配资源,需要长远的规划和考虑。

    :。:


………………………………

第1198章 运动战

    翌日早朝散后,咸王一如既往在国政监问政,起初百里燕倒是没在意姜蛰此举用意,这些年才发现这一步走的相当高明。

    国政监是各司部主官,和中低官员办公交流的主要办公地点,早朝后的内阁会议设在国政监,实际成了半开放的内阁会议,只要姜蛰愿意,随时可以扩大与会人员。

    而以前内阁会议一直在广渊殿或百灵园举行,只有内阁和咸王参会。

    “司农大人,燕国战事持续至今,我军伤亡逾六万,财政糜费甚巨,此战何时能结。”

    “启禀大王,年底明初将分胜负。我军与卫军增援已经赶到战场外围,但仍需要周密策划部署,方能发动反击。”

    “小小蓉城一地,便伤我军六万余人,往后北伐规模更大,伤亡恐怕不小啊。”

    卢皋无不担忧说道,咸王点头认可:

    “不错,蓉城全境方圆不过三四百里,却是聚集燕、卫、咸、御客、南蛮金雪狄五家一百四十余万人,日后北伐若以此规模推算,岂非要千万之众。”

    “大王无需担忧,如今是防御作战,北伐自有北伐战法。”

    “莫非司农大人已有北伐良策?”

    咸王好奇追问,百里燕点头确认了预案的存在,他说:

    “腋目入侵,实为我中原被动防御,倘若是焦土抗战,臣大可以放弃沿海,令其长驱直入,而后机动作战,运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