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计了得呀!”

    “韵风兄过誉了,只要肯于深究,此等小计他人也能仿效。”

    蝗虫的趋光性其实略弱于其他昆虫,但是密度如此之大,飞扑篝火的蝗虫依然向地毯一样铺满了地面。百里燕从火堆边捡起一把烤熟的蝗虫,剥去了鞘翅和鳞片,诡笑着说:

    “烤熟的蝗虫也乃天下难得之美食,韵风兄可愿一尝否。”

    闻讯要吃蝗虫,陈韵风一脸厌恶之色:

    “贤弟,这可使不得。”

    百里燕哈哈大笑,一口吞下三只烤熟的蝗虫说道:

    “香,真香。”

    蝗虫富含精致蛋白,与多种微量矿物元素,营养价值可与蚕相比,堪称是昆虫当中的黄金。时下思想保守,吃蝗虫这种事自然做不出来。不以身垂范,其他人怎么能信你。

    在百里燕几次三番“逼迫”下,陈韵风勉强吃了两口,脸色接着古怪起来。

    “韵风兄,口味如何?”

    “口感绵软焦香滑嫩,就是有些土腥味儿。”

    百里这时说:

    “蝗虫滋补元气,明日白天可令广信百姓打蝗虫充饥,即可剩下些口粮,又能以虫补粮,还能滋养体魄,如此一举三得之法纵观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陈韵风唬着脸,又吃了两口,也很赞同,但却是底气不足。

    “嗯,只怕是世人难以认可此法。”

    “这有何难,此股蝗灾,短则三两日,多则十天半个月。只需主公下令,首日吃蝗虫一斤者,赏铜钱一百文钱,如此也抵得几斤稻谷钱。只要开了头,往后不怕百姓不打蝗虫。”

    “此等荒谬之法,主公如何能同意。”

    陈韵风还是担忧,纵然他能同意,姜闵也不一定有这个脸下这个命令,倘若传扬出去,还不得给世人耻笑成“蝗虫公”,或者“扫蝗公”。

    见陈韵风迟疑,百里燕诡异说道:

    “在下有一计可令主公同意此事。”

    “哦,快说。”

    陈韵风竖起眉毛,只以为是什么好计,待到百里燕说透厉害,陈韵风还是吃了一惊:

    “这……好计是好计,只怕是郡主误以为贤弟羞辱于她。”

    百里燕不以为然:

    “只要郡主首肯,她非但不能责怪于我,还有收获到手,岂不乐哉。”


………………………………

第154章 蝗灾(4)今起日更两章

    少时片刻,百里燕命人收来一袋烤熟的蝗虫,亲自处里干净,再修书两封,给姜闵、姜蓉父女二人连同蝗虫一起送去。

    此时天色已经漆黑一片,蝗虫扑火的消息经由王九已经传到府内,听闻蝗虫如海般自投火坑,姜闵终于是松了口气,坐回藤椅享受着冰块带来的清凉。

    为应对蝗虫袭击,广信城内外如法炮制堆起篝火,公府内外设有火盆,窗户钉上草席,生怕蝗虫把人给吃了。

    姜蓉自小娇生惯养,乍见蝗虫铺天盖地愣是乍起了汗毛,朱唇粉润的脸蛋惊得苍白如纸,得知蝗虫大军被挡在了城外,心里悬着的石头稍稍落下。

    “父亲,这蝗虫果真无脑,轻易便被魏贤此计骗得自投火坑。也不知他从何学来此等邪门歪道,倒也令人称奇。”

    “是啊。”姜闵长叹一息道:“辛亏是鼎炀侯、姜严、公孙岳等人不识良将,真要是魏贤被他们所用,此时遭殃的恐怕便是你我父女二人。”

    话音刚落,只听门外仆役隔门说道:

    “主公,前方魏先生遣人送信,请老爷过目。”

    “送进来。”

    “诺。”

    仆役将两封信连同扎紧袋口的蝗虫送入书房,随后又紧闭房门退了出去。

    信封外注明一封给姜闵,一封给姜蓉。姜闵顿觉奇怪,想去先拆女儿这份信,突然又好奇看到面前口袋,口袋上写着一行字:“郡主阅信之后再行拆开,否则勿怪无礼。”

    看到这里,姜闵生奇,他道:

    “蓉儿,此信你看吧。”

    姜蓉接过信函,心里纳闷儿,不禁再想魏贤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父女二人同时拆开书信,内容很简单,但看完后父女二人都怒了:

    “荒唐!”

    “这厮竟如此无礼,要女儿吃烤蝗虫!”

    姜闵脸色顿时有些挂不住:

    “天下那有吃虫过活的道理,真是荒谬。”

    话音刚落,父女二人目光同时落在那个桌上的麻布口袋,姜蓉胸口顿时一阵酸水翻滚,各种恶心涌上心头,一想到袋子里竟是些蝗虫,立马有种想吐的尴尬。

    但是再一想,只要尝一下就能得到每月免费的五石寒冰,外加白送的二十块沐浴香皂,姜蓉还是不免心动的伸手去拿口袋。

    “父亲,要不女儿先尝尝?”姜蓉自己心里都不禁打鼓:“倘若真如魏贤所言一般美味,此事倒也不妨一试。”

    姜闵神色纳闷呢,自己女儿怎么能同意,一定是刚才那封信有问题。于是接过姜蓉手中信函,看后信中更奇:

    “这肥皂便是你母亲所用的黄色之物?”

    “是的父亲,有药用与沐浴之用两种。”

    说到此处,姜蓉顿觉自己说漏了嘴,此时姜闵道:

    “那你母亲的病,也是魏贤所治。”

    姜蓉怯怯生生支吾说道:

    “是,是女儿背着父亲向魏贤讨教。他本是郎中,女儿想此时多半不碍。”

    “哼。你一个大姑娘,倒也有脸当着外姓男子问出此等事来。”

    “父亲息怒,魏贤之法有目共睹,母亲已有近两月不曾大病,还请父亲明鉴。”

    “罢了罢了。魏贤素来乖张,他既答应许你好处,定是摸清了你秉性,此事你日后自当小心。”

    “是,父亲。那……烤蝗虫一事?”

    闵然安慰说道:

    “为父岂能让女儿受此不堪,既然魏贤、陈韵风都能以身犯险,为父又岂能独善其身,为父先尝吧。”

    姜闵解开麻布口袋,目光一垂立时皱起眉头,姜蓉更是满脸厌恶之色。

    姜闵硬着头皮伸手去取蝗虫,心里许是挣扎了许久,迟迟不愿入口吞下,最后是眼睛一闭,囫囵放进口中嚼了两下,原本厌恶的神色顿时烟消云散,倒是多了几分惊异之色:

    “嗯,虫肉确实美味。蓉儿,你也尝尝。”

    “我!”姜蓉吃惊指了指自己,全然忘了方才利诱之下的勇气。

    强忍着胸口恶意,姜蓉伸手去取虫肉,浑身不时掀起一阵鸡皮疙瘩,最后愣是硬着头皮送进嘴里,嚼着嚼着立时眉飞色舞一脸惊容:

    “当真是滋味可口滑嫩焦香。”

    “为父看,可令全城效仿,日间打蝗虫,以熟蝗为食,既能果腹又能滋养民众,还能以虫补粮,当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蝗虫数量远超预期,光靠夜间举火吸引蝗虫扑火,难说能彻底解除蝗灾威胁。倘若白天不作为,蝗虫任然有能力全面破坏广信属地的农田庄稼。打蝗虫吃蝗虫也是不得已为之的办法,总比白天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姜闵连夜找到太守余庄,城府司马许昙二人紧急磋商,当着他二人的面一身垂范吃熟蝗虫,最终说服二人连夜诏告全城、各县、各村,白天但凡广信属地范围之内,所有百姓打蝗虫烤蝗虫,但凡首日吃蝗虫者,赏铜钱百文钱。

    要说万一有人诈谎怎么办?

    百里燕信中也支招了,但凡领取赏钱的,当着面吃二十个。赏钱仅首日有效,第二日赏钱减半,第三日再减半,第四日开始不再发放赏钱。

    人对不明新鲜事物普遍怀有好奇或者畏惧心理,昆虫作为令人憎恶的新鲜事物,首日吃蝗虫的人肯定不多,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有只要有人敢于尝试,总会有人跟风,最后形成羊群效应。

    几乎不用担心花多少钱,高峰期势必出现在第三天,第三天过后即便吃饱撑死了,也没赏钱。

    蝗虫扑火持续整整一夜,广信南地是重灾区,大火映红了半边天,远在鼎炀城的守军误以为鼎炀发生变故,尤其是鼎炀城郡兵一直防备广信公生变,寻见大火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广信打探情况。

    大火持续到天明,篝火半径两米之内层层叠叠铺满一层超过二十公分,多半烧成焦炭的蝗虫尸体,这还不算一夜被篝火化成灰烬的蝗虫,可见蝗灾来势何等凶猛。

    一宿刚醒,百里燕出帐洗漱,远远看去天空,仍有蝗虫由南向北迁徙,但密度已远不及昨日下午的猛势,至少下降了一半到六成。

    陈韵风起的很早,昨晚的轻松已经荡然无存:

    “陈兄起的真早呀。”

    “嗨,我是一宿辗转反侧。”

    百里燕诧异,忙问他:

    “这是为何?”

    “你看!”

    陈韵风指了指遍地篝火,广信、麟城边界地带自南向北每百步设篝火一对,纵身宽度五里地。放眼望去面的焦黑的蝗虫,铺了整整一地。

    “韵风兄是担忧今日蝗虫远甚昨日之势。”

    “正是,这才第一天。此前大公子来信,蝗虫势强连绵十数日,即便只有五个白天,广信秋粮也将颗粒无收。”

    百里燕哈哈大笑,陈韵风不解:

    “贤弟还笑得出来?”

    “陈兄可知大军无粮难以为继之理。”

    “此事怎能不知,但与蝗虫有何干系。”

    “陈兄有所不知,这蝗虫一路由南向北,其南北跨度大数千里地,蝗虫前锋将粮草一扫而光,那后来的蝗虫以及最末的蝗虫又吃什么?

    更何况蝗虫由南向北迁徙,同时向中原东、西两侧扩散。后面的蝗虫无粮可吃,只能东、向西扩散,向北将活活饿死。”

    陈韵风若有所思道:

    “贤弟是说,蝗虫并无后继之力?”

    “正是如此。蝗灾之害在于先锋,先锋被破,其势将荡然无存。只要守住今日白天,今夜再烧上一把火,明日开始,南来蝗虫将大量减少。”

    蝗虫种群越大,破坏程度越大,同时破坏的衰竭力越强,只要没有食物,几天内就能饿死。蝗虫由南向北迁徙,前面的蝗虫将粮草吃光,后来的蝗虫只能吃剩下的,尤其是蝗虫一路迁徙一路繁殖,繁殖后的蝗虫在当地的食物所剩无几,只能向有粮食的地方扩张。

    蝗虫由丘南郡一路向咸西郡、都郡、北海郡扩散,丘南郡、咸西郡已经绝产,蝗虫能够觅食的食物所剩无几,自然形成了一个无粮区的隔离地带。

    后续通过丘南郡、咸西郡北上的蝗虫不可能太多,因此将改道去他处觅食,蝗虫都郡扫荡之后,汇合北上蝗虫再向北海及其他郡县扩散,当沿途食物扫荡一空,抵达北海郡的蝗虫将达到峰值。

    因为再向北,就是大海,蝗虫将死无葬身之地,几乎不用考虑蝗虫北迁后再次南下的可能。

    当蝗虫抵达北海郡,吃光鼎炀、蒲城、广信之后,鼎炀、蒲城、广信再次成为食物的真空地带,蝗虫将一路继续肆虐北海,另一路分道扬镳再向西、向东扩散觅食。

    广信如同孤岛一般,被三面围在北海,蝗虫来袭的势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次递减,并不存在陈韵风所担心的蝗虫后继大军。

    待天彻底放亮,广信传来鼓励打蝗虫吃蝗虫命令传到各地,正如所料,接受者寥寥无几,不过也有胆大的,实在看不下去蝗虫啃食秋粮,率先打蝗虫,吃的人并不多,打蝗虫的不在少数。

    如此持续一天,府库最后实际支出的铜钱不到十万贯,合计不到一千人吃得下蝗虫。待到第二天,前往各县、各村支出铜钱十五万贯,吃蝗虫者却比昨日增加两倍,第三日领取赏钱者比前两日总合还多。

    连续三日严防死守,蝗虫势头锐减,第五、第六夜,已再难见成群蝗虫夜间扎堆扑火,麟城、蒲城也相继传来蝗虫达到峰值消息不久,蝗虫大举向西、向东扩散,广信残余蝗虫基本丧失威胁。

    “呵哈哈,好啊!”

    姜闵拍案较好,喜色顿上眉梢,魏贤深施一礼道:

    “主公谬赞,魏贤实不敢当。”

    “诶,当得当得。”

    姜闵大悦,眼色示意女儿姜蓉,姜蓉心领神会端过木盘,木盘之中落着块白玉,白玉玲珑剔透,雕琢很是精美。

    “这是父亲赏给魏先生的,先生请收下吧。”

    “这……”

    百里燕瞟了一眼,比之剿匪报捷咸王赐的那块略逊色了一筹,即便如此,时下一块美玉的价格少则几根寸银,多则几十,倒也值不少钱。

    “谢主公赐玉。”

    百里燕欣然收下,并不打算拒绝。

    姜蓉偷偷瞧了眼百里燕,目光扫过的一瞬被百里燕敏锐捕获,四目相对之下,姜蓉脸颊一红,顿时收回木盘侧身借故向后走去。

    此时姜闵与陈韵风道:

    “韵风,秋粮损失可有统计?”

    “回主公,从各县、各村截止昨日通报情况计,此番秋粮损失最少也在三成以上,以眼下蝗虫颓势推算,此番蝗灾损失当在四以上。即便如此,与歉收已无异。

    在下以为,今秋当减免全部税赋,同时增加广信粮储,以备明年,乃至后年再发蝗灾,进而导致粮荒。”


………………………………

第155章 蝗灾(5)

    陈韵风此时也开始倾向于百里燕此前判断,如果蝗灾来势迅猛,比任何史籍所载更加骇人听闻,明、后两年再发蝗灾绝非小概率事件。陈韵风建议今年免征秋粮和秋冬赋税,便是稳定明年一年的民情。

    今年夏粮丰收,老百姓多半可吃到明年夏天,秋粮倘若不征,可吃到后年的秋夏之交。

    届时蝗灾发或不发,广信城可缓两年赈灾,同时有足够的时间筹备粮草。甚至两年后整个中原蝗灾再发,势必导致各地民变政局动荡,到那个时候,广信地方承平,姜闵手中有粮,坐地起价与咸王索要更多实惠,咸王不给也得给。

    姜闵思念片刻道:

    “韵风所言极是,孤看此事可行,那就免除今年所有秋粮、赋税征缴,以养民力。”

    “主公英明,实乃广信百姓之福。”

    这时百里燕道:

    “主公,眼下蝗灾势头虽减,但仍需防范卷土重来。在下建议,尽快收割秋粮晾晒,而后将秸秆铺于稻田,用火焚烧,以灭虫穴。”

    “此事魏先生可自行差遣人手,无需请示孤。”

    “谢主公信任。”

    蝗虫喜欢将虫卵产在一厘米至三厘米的土壤下,尤其喜欢水网纵横的鱼米之乡。焚烧秸秆一来可以烧死土地表面的虫害和虫卵,二来稻草灰遇水形成碱水,灌入地下后可破坏虫卵表层蛋白,杀死虫卵。

    不至于北海冬季气温过高,而无法冻死虫卵。此外稻草会可沤肥,补充土地肥力,为丰收创造条件。

    散会后不久,百里燕走在出府路上,姜蓉不知何时堵在了前头游廊中,拦住了他的去路:

    “魏先生!”

    姜蓉似笑非笑说道,她的笑容永远是令人琢磨不透,笑的异常怪异。

    “不知郡主有何吩咐。”

    “魏先生不会是忘了吧,往后每日免费供应五石寒冰,此外还有每月二十块沐浴香皂。”

    “原是为此事,在下明日便将寒冰与肥皂送来便是。”

    “这还差不多。”目光打量着百里燕,姜蓉微翘着嘴角又道:“上次小园诊病,多亏魏先生良方,这是本郡主赏给给魏先生的,收着吧。”

    说着姜蓉拿出一串玉珠,玉珠通体粉红,浑圆如珠,是难得一见的粉色玉石。百里燕当然识货,心知是好东西,但刚收了广信公的美玉,再收姜蓉的玉珠,未免有些得寸进尺之嫌,故而推辞说道:

    “魏贤不敢。刚得主公赏赐,怎能再受郡主赏赐,请郡主收回。若无要事,在下这便告辞了。”

    话音落下,百里燕躬身一礼后退两步,缓缓转身离去。

    姜蓉又气又恼,丝毫不顾仪容,跺了一脚说:

    “回来,给被本郡主回来!”

    姜蓉气急了将玉珠又挂回脖子,玉珠沿着雪白的胸口垂在双乳间,隐隐还透着股体香。

    之后数日蝗虫势头锐减,田间地头打蝗虫者减少大半,遍地的蝗虫堆积如山,百里燕组织人手将蝗虫装进麻袋,而后用大车拖回荒村充当肥料、饲料,沤肥或者喂给家畜食用。

    蝗虫在广信遭遇毁灭性打击,陆续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北海郡以东东原郡,以西的咸西郡北地,受灾情况略好于北海郡,可见广信消灭的蝗虫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数日后的夜里,秦府后宅

    “秦爷,魏贤此人当真是厉害,霍行、牛贵、吴山等人栽在他手里当真不冤。”高衡说道,话里话外透着忌惮意味。

    秦翰负手在后来回踱了几步,仰面向天颇有些惆怅感慨说道:

    “是啊,若非时局不稳,我当除他。”

    “那秦爷的意思是,暂时留着?”

    “郭蓬已死,虽是精尽而亡,估计多半是魏贤所为。他是郎中,有御客相助,要想神鬼不知的毒杀什么人,绝非难事。如此看来,此子定是没能查到是我等在背后暗施手脚。”

    “秦爷所言极是,那下一步我等该如何行事?”

    秦翰沉默片刻,冷冷说道:

    “此番蝗灾势大,明年定将卷土重来,届时必将中原大乱。你我当尽速准备,最快明年夏天,最迟秋后,咸国必有民变。

    届时咸国民变扩散至整个中原,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饥民揭竿而起席卷中原,整个天下将成燎原之势,无人能挡,届时中原诸霸几国能存尚未可知。”

    秦翰的豪言壮语,充满着乱世来临谁与争锋的壮志豪情,当所有人为平息民变而奔走时,秦翰幸灾乐祸的怂恿煽动着正在酝酿当中的“天下大乱”,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推翻这腐朽的统治,打造属于新世界的秩序。

    ……

    蝗灾席卷北海的消息传至陔陵,原本应该是“引蝗扑火,食蝗充饥”的政策,经过舆论的刻意加工与渲染,最后变成了百里燕以“妖火阵”令蝗虫魂不附体,竞相投火而亡。

    消息很快传到相国公孙岳府上,鼎炀侯张隽随后不请自来。

    “相国,本侯封邑今番损失惨重,反倒他姜闵封邑只损失了四成秋粮,其中定是妖医魏贤用了妖术,令蝗虫发了疯,故意毁了本侯的食邑。”鼎炀侯恶人先告状,故作悲情之色。

    公孙岳此时也正怀疑消息的真实度,安慰说道:

    “此事仍待查清原委,倘若魏贤真以妖火阵灭杀蝗虫,并非不可取。但若以妖术作乱,此人甚是棘手。传言北海夏日竟还有寒冰,也是此子所为,思来想去,妖术之事即便没有十分真切,三四分定是有的。”

    公孙岳之词异常肯定,他也开始怀疑百里燕是不是用了什么妖术灭杀了蝗虫,要不然数以几十亿计的蝗虫怎么可能在广信作鸟兽散,而其他地方依然饱受摧残。

    这时鼎炀侯又道:

    “赵逊定与此事脱不开干系,可令人去问赵逊。”

    “赵逊也会妖术?”公孙岳怀疑道。

    “魏贤早年曾为赵逊校军郎,赵逊重用此子,定也是被其妖术所惑。”

    “还有此事?不能吧。赵逊投靠了广信公,难不成广信公也被此子妖术所惑?”

    鼎炀侯丝毫不做思考,竟点头赞同道:

    “相国所言有理,广信公定也被魏贤妖术所迷惑,故而言听计从。”

    公孙岳不禁侧目看了眼鼎炀侯,心中暗道:这岂不是正好,真要是姜闵给妖术迷惑,反而容易对付。

    沉默片刻公孙岳话锋一转道:

    “今年秋粮损失甚巨,朝内已有不少大臣建议大王彻底减免秋粮与税赋,明日早朝定会有所公议,本相打算顺应民意减免税负,请侯爷明日一同附议。”

    “为大王社稷计,本侯自当以民为本。”鼎炀侯毫无廉耻说道。

    “此外,明年春耕要加紧筹备,侯爷明日可提此议,待大王圣裁之后,由军械司额外多拨些铁质农具予侯爷,侯爷看,可否补偿食邑之损。”

    “够,够了。”鼎炀侯喜形于色连忙感激。

    军械司主管全国兵器、军械制造,在各郡设军器监一两处,用于督造军械,同时也生产农具。虽然农具虽归大司农调拨,但生产全却在大司马和丞相,调拨多少,暗账只有丞相和大司马知道。

    此时太子府中,西寰得知百里燕以妖火阵灭杀蝗虫,也是大吃了一惊。

    “此事当真?”西寰一脸惊容。

    侍从管事顾晨点了点头:

    “据来人禀报,确有此事。不过据说蝗虫喜火,见火便扑。属下也做过尝试,蝗虫确实夜间扑火,故而属下以为,妖火阵一说实乃夸大其词。”

    西寰松了口气,又坐回了座塌上继续说道:

    “事出必有因,虽以火阵灭杀了蝗虫,但魏贤此人实在难知其底细。需尽快在其身边安插一人,严密监视其动向。”

    “不知殿下可有安排?”

    “歧国如今被我晋国所困,要想让他动心还不是举手之劳,此事不用你操心,本公主自有安排。倒是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