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上之策?”姜乾诧异说道:“罗先生可以见得。”

    “倘若内府粮草充足,何惜几十万石粮草。若真能以几十万石粮草换来当今咸王之不仁不义,如此胜过十万雄狮之威。但魏贤不知内府何等吃紧,真要认捐了几十万石粮草,届时乱军兵临城下,主公又何以养兵,此事是他魏贤所不知。”

    “如此说,此人倒是有些见识。”

    “岂止是见识,公子待会儿应该去冰窖看看,看看魏贤所化寒冰。”

    “哦,传闻此子有妖术,这寒冰便是他所化来,本公子当真要去看看。”

    自打火烧蝗虫之后,广信城中妖医魏贤怀有妖术的传言甚嚣尘上,姜乾、罗松亭等人进城后得知的第一件事便是魏贤会妖术,倒是罗松亭不以为然,他知道火烧蝗虫之道后,料定寒冰绝非凭空而来,也是魏贤以什么未知方法制造出来。


………………………………

第158章 百货堂

    离开公府,百里燕(既魏贤)骑马去了荒村设在广信城东市新开的百货堂,萧儿作为老板娘,雇了十几个伙计和掌柜,专门贩卖荒村出产的商品。

    诸如纸张、瓷器、肥皂、布匹、胭脂、水粉、麻布、油脂等等,百货堂开张不久,销售出人意料的相当的好。

    布匹、油脂、纸张都是面向大众的商品,各个阶层都有需求,骨瓷、肥皂还都是新奇产品,制造成本极低,卖价却不便宜,但我有你没有,大家又有需求的产品卖的再高,也有人消费,尤其是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他们是不缺银子的群体。

    百货堂外人头攒动,队伍都排到了五十步外,绕过正门从侧门而入,正见萧儿躲在柜后眉飞色舞的数着寸银,专注的样子与守财奴何其相似。

    “萧儿,今天的生意还行吗。”

    “是魏大哥呀,快坐。”

    萧儿喜出望外,放下钱箱拿来一张椅子给百里燕送去。

    “魏大哥,百货堂的生意最近可好了呢。昨天一天就卖了七百多贯铜钱,一百多根寸银呢。”

    百里燕略显吃惊道:

    “这么多,倒也是不笔小收入。”

    “可不是嘛,荒村的瓷器卖的可俏呢,还有肥皂,存货就够明天一日的,萧儿正寻思着让荒村再运一批货过来。”

    销量最大的其实是布匹、纸张,荒村眼下没有棉花、丝麻,不能织布,销售布匹都是去年剿匪、恩赏的存货,等丁肃的棉花、丝麻运抵广信,荒村仿制的织机随时可以投入生产。

    最贵的当属色泽纯白通透音如钟罄的新品骨瓷,最贵的售价五根寸银,最便宜也得半根,沐浴皂肥皂一根寸银五块,每块半斤。

    肥皂本是大众产品,卖到天价实属无奈。

    时下油脂生产不易,椰子油成本虽然很低,但产量有限,动物油脂还只能用于助燃剂,肥皂暂时只能当奢侈品销售,哪天能够种植足够的桐油、菜油,大规模廉价生产才有可能。

    一天一百根寸银,几百贯铜钱的收入,几乎每天可以买下两个陔陵益草堂,收益相当可观。正与萧儿说话之际,堂外人群传来一女子声音:

    “魏大人,魏大人……”

    声音很是陌生,循声望去,见一粉色霓裳小女子突兀的点着脚尖挥动着右手,脸上甜美的笑容宛如春天花开一般令人着迷。百里燕走向前柜,与那女子说道:

    “姑娘有何指教?”

    唐桃羞红着面颊挤过人群莞尔笑着说道:

    “魏大人难道忘了吗,当初可是魏大人救下的小桃和小姐呢。”

    “在下救下了姑娘?”

    百里燕皱眉努力回忆着女子面孔,怎么也想不起见过她。此时唐桃又道:

    “大人真难道忘了吗,桂乐坊大人记得吗。”

    “桂乐坊?”百里燕恍然大悟:“你是……肖姑娘的婢女小桃。”

    “是是,正是小女子。”唐桃红着脸颊愣愣点头,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很是惹人怜爱。

    放唐桃进入店里,百里燕问道:

    “唐姑娘是来买杂货?”

    “是,传闻百货堂有鸣乐瓷器与肥皂,小姐特意让小桃过来买上两件。”

    “鸣乐?”

    百里燕转眼想到鸣乐应该是把骨瓷当作了击打乐器,开发出的一种罄乐。时人将青铜器做成容器,如缶、罄、黄吕、钟等用于敲击产生音律而谱成的曲子。

    桂乐坊虽不完全是妓院,女子多半也需要经常沐浴,肥皂远比皂角方便的多。

    想到这里,百里燕让人拿来木箱,装了几件骨瓷和二十块肥皂塞给唐桃。

    “这些唐姑娘都拿着,钱就算一半好了。”

    唐桃有些吃惊,玲珑的眸子瞪得浑圆:

    “这怎行呢,若是让小姐知道了,非要责罚小桃不可。不如这样吧,小桃擅自主张,请大人前往桂乐坊听曲,以谢大人当日救命之恩。”

    “这……”

    百里燕犹豫不决,这时萧儿从走出后柜说了一声:

    “魏大哥,这位金枝玉叶的姑娘可真俊俏,不知是谁人家的小姐。”

    “哦,是桂乐坊名乐头牌小姑娘的婢女。”

    唐桃年不过十五,出落得却是亭亭玉立,一席粉衣霓裳,让萧儿误以为是富人家的小姐。唐桃也是一惊,只以为跟前红绸美貌女子是百里燕的夫人,合不拢嘴的惊言道:

    “原来这位是魏大人的夫人呀。”

    唐桃失望道,百里燕摆摆手说:

    “小桃姑娘还不认识吧,这位是萧儿姑娘。”

    “如此说来,魏大人尚未娶妻?”唐桃一扫失望,眼眸转而燃起欲火。

    萧儿上前一步,微笑说道:

    “小桃姑娘真是可人,与魏大哥认识已久了吧。”

    唐桃皱着秀眉,隐有敌意说道:

    “魏大人与我家小姐有救命之恩,萧儿姐姐一定不知道吧。”

    “确实不曾听魏大哥说起。既然小桃姑娘请大哥赏乐,大哥不当推辞才是。”

    百里燕诧异,原打算今年秋后待时局明朗之后与萧儿完婚,遇上肖春玉这件事,她不该这么大方才是,甚至醋意大发才对,没想到这么从容,兴许是最近钱数多了穷开心?

    “既然如此,大哥便随小桃姑娘走一遭桂乐坊。”

    桂乐坊作为广信城繁华的象征,在广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背后老板秦翰坐拥亿万家财,是除广信公之外,广信城内排号第二的实权人物。

    百里燕甚至怀疑过,广信公姜闵的背后是不是就是秦翰一手扶植、策划。

    桂乐坊兴起于六十年前,一直是秦家在广信城的标志性产业,其专以收拢有姿色的卖身和为奴少女,将其培养成女乐为最大盈利来源。

    一个女乐倘若被富家子看重收为妾侍,最直接的赎身钱少则几根上百根寸银,多则数百上千根不等。

    由于贵金属稀少,金银实际的购买力要比铜钱丰富。如肖春玉这般头牌,保守估计也要五百寸银开外的身价,这还不算几年青春时光给桂乐坊赚下的赏乐钱。

    妓院的开销每次少则几贯,多则几根银两,贯钱几乎是低档次消费的起步价。而桂乐坊非但没有妓院那些个男女俗事,消费却是令人咋舌。

    起步价就是寸银,每次少则一两根寸银,多则几根,甚至有浪荡富家子不惜砸重金,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当然,消费如此之高,没有些“实干”的淫秽内容就是天理不容。桂乐坊精于琴棋书画古乐者毕竟少数,多数女子只能以媚舞激乐服务,为桂乐坊谋取暴利。

    所谓媚舞,与淫秽色情表演也差不离多少,女子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演出各种不堪入目的舞蹈,激乐更像是早期的色情电话服务,一边伺候着吃喝,一边嗲声嗲气的说着荤段,要是来了兴致,对街妓院正好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高消费总有高汇报,否则这么多银子的花销,一点实惠都没有,那才叫天理不容。话说秦翰赚得这些钱,不知有多少是这等昧良心的黑钱。

    随唐桃来到桂乐坊,偌大的门面宾客如潮,骑马坐车的络绎不绝,能来桂乐坊消费的,几乎都是广信城中产以上的富户,家中要是没有些金银压舱,连桂乐坊的门也不让进。

    门阍见唐桃带着披甲陌生男子前来,立时上前拦住唐桃去路,酸溜溜说道:

    “小桃姑娘,他是何人呀,难道不知道桂乐坊不准穷棒子入内吗。”

    唐桃昂着头爱搭不理说道:

    “这位是广信公府的魏贤魏大人,广信城的市槽转运使,小姐的救命恩人,是小姐请来的客人,赶紧让开,得罪了魏大人,你吃罪的起吗。”

    门阍半信半疑瞅了眼衣着甚为寒酸的百里燕,心里却不禁在想,这个人就是最近传的神乎其神的市槽转运使魏贤?不能吧。

    “小桃,他是市槽转运使?”

    “难道还能有假。”唐桃有些生气,鼓着腮帮子道:“魏大哥,别理他,咱们进去。”

    唐桃拉着百里燕欲走,门阍不依不闹拦住去路,挡在百里燕跟前行了一礼:

    “这位大人,您的腰牌能否给小人一观?”

    门阍比百里燕矮了整整一个头,百里燕低头看了眼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大金铤,在这厮眼前晃了一下,沉着声音说道:

    “这块牌子认识吗。”

    门阍立时眉开眼笑点头哈腰请字连连: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原来真是魏大人,您请您请。”

    唐桃哼了一声道:

    “哼,魏大哥我们走,不跟他一般见识。”

    这世道金铤往往比身份更好用,一块大金铤价值五根寸金,五十根寸银,钱能抵得上千言万语,在有钱便是娘的妓院乐坊,金铤就是身份的象征。

    金铤作为官方的礼器,很少流入货币流通,能出手金铤的多半非富即贵,富家子弟多了去了,家里有金铤的却是寥寥无几。

    迈入乐坊,莺歌燕舞之声缠缠绵绵不绝于耳,不时还有女子矫揉造作的娇嗲声夹杂着男子龌龊的笑声回荡在偌大的乐楼之内,久闻之下不禁令人面红耳赤。

    唐桃见百里燕脸涨通红,不禁失笑:

    “魏大人是第一次来风月之所吧。”

    百里燕点了点头:

    “是,此前从未来过。”

    “不是小桃无礼,这些个男人就喜欢这些,真也是没办法。”

    唐桃倒是对男欢女爱之事不羞不臊,说的还挺有些门道。


………………………………

第159章 险恶

    郭蓬这件事秦翰最终没有做出反制措施,相信因该是瞒过了他,但想要在广信城立足,甚至是有所作为,背后隐形的大财主秦翰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若无他首肯,没人能在广信的地皮上做生意,郭蓬、张并、霍行这件事就可见一斑,甚至广信公姜闵,也只是秦翰最终目的的一环罢了。

    而富人家产无数,但都囤在手里不用,还是屯着没用,荒村的产品一部分是民生物资,一部分主打奢侈品。富人的钱好骗也好赚,百里燕意在先将富人手中的钱掏出来,共自己周转,慢慢做大自身,如此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与秦翰的利益冲突。

    肥皂一事秦翰如果首肯,无疑在奢侈品上打开了缺口,今后可以肆无忌惮的赚取富人的钱。

    桂乐坊女子众多,每月的私房钱、赏钱少则几贯,多则十几根寸银,肥皂将是一大块消费项目,甚至可以扩大到所有的乐坊和妓院。

    说定此事,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两个时辰,百里燕(既魏贤)立身而起,从怀中掏出一块金铤放在案上:

    “还请肖姑娘收下。”

    “这可使不得,大人于小女子有救命之恩,抚此一曲全为感谢恩公,怎能再收大人金银。”

    肖春玉拾起金铤欲还,刚一伸手反被百里燕抓住她白嫩如凝脂般的玉手。

    “在下的一片心意,肖姑娘莫要推辞。”

    肖春玉心头一颤,羞红的廉价愈发红的发紫,脉脉含情扭捏着说道:

    “大人可是戏言?”

    “君无戏言,还请姑娘宽等几年。”

    百里燕郑重说道,也不曾想到自己如此鬼使神差的脱口而出这等话,一曲之间竟也定下了私情,也许这就是男人吧,为了女人,什么都豁出去了。

    走出绣房,肖春玉没有送行,倒是唐桃守在门外乐不可支的掩着殷桃小嘴径自发笑,想是刚才被她偷听了一番。

    “魏大人当备足银钱,到时可别忘了小桃。”

    百里燕只当是唐桃的傻话,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暗想,光给肖春燕赎身想必她定然不同意,非得连这个丫头一起赎身才能把肖春燕连人带心一起收进自己的怀里。

    当天夜里,肖春燕提议桂乐坊老鸨卖沐浴皂一事传到秦府,秦翰琢磨着百里燕意欲何为。

    “高衡,肥皂、寒冰此二事你可查透,可知其中究竟是何秘密?”

    “回秦爷,也不知魏贤给荒村百姓施了什么妖术,荒村的百姓都缄口不言,也很难知道百里燕如何弄出的肥皂、寒冰。更奇怪的是这瓷器,据查与陔陵官窑烧制工艺似乎并无二致,见鬼的却是两者尽天壤之别,实在令人费解。”

    自从百里燕卖冰开始,秦翰屡次遣人刺入荒村秘查寒冰制作之法却没能得手。眼看肥皂、瓷器大量进入广信,秦翰再度遣人密探肥皂、瓷器制作之法,又失败,着实让秦翰摸不着头脑。

    “秦爷,姓魏的把商货都卖到了广信,每日收益颇丰,如今还要卖给桂乐坊,这倒是让在下想到魏贤去年献于姜闵之“以商代政”之策。

    如今这肥皂、寒冰只能魏贤一人独造,短时尚且可以,倘若长此以往,整个中原只他一人能做此生意,还有何人财势能与之相比。”

    这时秦翰冷冷一笑:

    “哼哼,姜闵鼠目寸光谏而不纳,只用魏贤囤积居奇之策赚得些蝇头小利,焉能成就大业。至于魏贤,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何能。”

    “莫非秦爷是想榨干他之后,再一口吃尽?”

    “有何不可!”秦翰轻蔑说道:“此人有治国平天下之力,又有不可预知之才,用他之能消耗各方势力,乃上上之策。

    可惜此人太过聪明,聪明之人断不可长活。只要他一死,荒村秘密尽为我有,以商代政何愁不为我所用。”

    “那肖春玉怎么办?”高衡小心问道,神色骤然间神秘起来:“她与郡主姜蓉之间的苟且之事万一传扬出去,怕是难堪。”

    秦翰沉默片刻反问道:

    “你说魏贤可有被我等所用可能否?”

    高衡一惊:

    “秦爷不是想用肖春玉牵住魏贤吧?”

    秦翰大笑:

    “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魏贤此人有大志,轻易不会委身于我,但是用他掣肘姜闵还是办得到的。”

    “秦爷是想用他倒戈?”

    “有何不可,你以为赵逊与姜闵就一条心?”

    高衡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那如此说来,我等大计将成?”

    秦翰目中闪过一丝冷酷,口气突然阴狠起来:

    “时下春耕已经无望,四月间必有大乱。如今晋国、志国皆已卷入咸国,只要再将孙国、徐国拉入民变,我等大业指日可待。”

    二月间蝗虫已有抬头之势,仅去年孙国秋粮的三分之一毁于蝗灾,咸国更是一半秋粮灰飞烟灭。志国地大物博,加之过去三年推行新历兴修水利,蝗灾沾染面积虽占国土四分之一,倒也未酿成民愤。

    姜闵听从罗松亭建议拒不捐粮后,以当年旱灾和去年蝗灾已经赈灾认捐为名,只象征性的提供了两万石稻谷,以搪塞咸王。

    之后数日气温回升,蒲城、麟城、鼎炀等北海郡属地蝗虫有抬头之势,广信因去年焚烧秸秆净化土地,大量破坏虫卵存活条件,蝗虫难觅踪迹。

    百里燕担心蝗虫迁徙犯边,进言姜闵鼓励农户饲养鸡鸭野放,捕食飞入广信地界蝗虫,同时对市场征收鸡鸭宰杀税,以减少食用禽类。

    进入三月,坏消息频传,丘南、咸西两郡蝗虫再发,春耕彻底无望,各地流窜盗匪日益猖獗。仅上旬,百里燕率领转运使两百人队抓捕、打击、剿灭给累流窜贼匪五百余人,自损三十余人。

    三月中下,丁肃的货船顺利进港,从晋国运回了大量棉花、麻丝、皮革、药材等紧俏物资,广信公姜闵闻讯此时,当即遣陈韵风前来,以咸国市价的七成价格买走了一半棉花、麻丝和皮革。

    货船靠岸后装卸需要两三天,百里燕领着丁肃在广信兜了一圈,暂时安排住在百货堂的二楼。

    “丁财东,晋国一趟可真是难为你啦。”百里燕倒了碗水,给丁肃递了过去。

    “嗨,若非魏先生,我丁某人岂能有如今身价。你是不知道,我在晋国时候正碰上各地封市,幸亏消息来的晚,货已到我手,否则断不能有今日这么多船商货。”

    丁肃赶到晋国进货时,恰晋国封市。

    封市不同禁市,封市只对个别商品采取严厉管制措施,棉花、麻丝正海是晋国严禁交易的产品。

    丁肃当时已经买到手中,拿到了通关文书,早早装上了咸国的货船,只要没人恶意刁难,凭他咸国权贵门人的身份,晋国各级官吏该是得给点面子的,倘若是普通商人,货多半是回不来。

    晋国一遭让丁肃赚得彭满钵满,身价比之当初翻了整整八倍,可谓是一夜暴富大发不义之财,说的再难听些,无非是发国难财而已。

    “对了,魏先生,丁某销往晋国的瓷器俏得很,我已打发外阜在晋国筹备货栈,魏先生要是还有这等极好瓷器,大可让丁某运往晋国,瓷器在晋国可是紧俏货呢,先生请看。”

    丁肃拍了拍之前抬进来的一口黑色大木箱,百里燕看去一眼,心想不能都是寸银吧。

    “丁财东,这里面是?”

    丁肃滚胖的脸上挤出惊人笑容,几乎要将两腮的赘肉挤下来一般。

    “这里共有寸银三千四百八十三,寸金两百一。”

    “这么多!”百里燕一惊:“一批货全卖了?”

    “是,全卖了,简直做梦啊。”

    骨瓷在晋国的销售远好于预期,去年一共给丁肃发了五千件,没想到能全卖了。

    “这样吧,寸金悉数给赵大人送去,剩下的寸银,我取三千,其余权归丁财东。”

    “这怎行呢,太多了。”丁肃连连推辞,心里却想哪有不要的道理。

    “行了,丁财东也不用推脱,今后赚钱的机会有的便是,这等小财都不拿,未免太看不起魏某人了。”

    “呵呵,还是魏先生出手大方。丁某活了这么些年,还从未见过有魏先生这般赚钱的生意,这次真是开眼了。”

    金银的实价远高于铜钱,购买力也比铜钱强,四百八十一根寸银的零头,对丁肃而言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就是把他全家翻个底朝天,也不会比这里多多少。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萧儿突然推门而入:

    “魏大哥,朱夏大哥从陔陵来了,说是急事找大哥。”

    “朱夏!”百里燕诧异:“他人呢?”

    “朱某在此。”

    朱夏应了一声,从门外探进身来。

    “朱管事,何事如此紧急,竟要劳烦朱管事亲赴一趟。”百里燕忙问道,示意萧儿去门外守着。

    “出事了,出大事了。”

    朱夏说的唐突,百里燕一头雾水。

    “朱管事,你慢慢说,倒底何事如此惊慌失措,赵将军可有来信。”

    “有,有。”

    朱夏从怀中掏出赵逊亲笔书信,紧接着嘴里蹦出一句话愣是让百里燕再吃一惊:

    “孙国镇东大将军姚鹏被杀,十万大军哗变,彭源、万川两郡已经失守。”

    “……!”百里燕脑中嗡的一声炸开响雷,愣怔在那半晌未语,竟不知说什么。待等片刻缓过神来,他忙又问:“十万大军哗变,彭源、万川郡丢了,这怎可能。是长孙国宣的战,还是志国?”

    “嗨,都不是。是上月长孙国乱民四起,孙国派军镇压未果,反激起民变。乱民攻下了郡府打开了粮仓、军库,声势迅速壮大,随后孙国镇东军哗变,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彭源郡,十日之前又夺下万川郡,此时怕是已经打下了下关郡。”

    “这怎可能,十万大军啊,怎可能哗变。”丁肃不禁也吃了一惊。他曾是军需令,自然知道军队岂是杀一个主将就能把十万大军拉走的。

    这时朱夏又道:

    “据传言,孙国民变起事者自称拜天为君父,要诛天下暴君,还太平盛世于天下万民。”

    “扯淡!”

    百里燕啐骂道,丁肃、朱夏二人却不知“扯淡”一词为何意。
………………………………

第160章 天下大乱(1)

    自古以来,造反总要找个借口,不论是权贵余孽翻盘,还是农民起义,总要有个由头。讨伐无道、诛除暴君,替天行道等等,总之一定是要出师有名。

    此时拆开赵逊密函,开头四行字尤为扎眼。

    苍生已死

    朱红尽殁

    巍巍苍穹

    岁在天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