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防民变,广信所有兵马悉数调入城中与各县,全城实施宵禁,百里燕转运使麾下两百人,与衙差一同,日间巡防夜间,缉拿妖言惑众者,一经发现妖言惑众者,可立即就地正法。
时至四月上旬,坏消息频传,先是黑巾军迅速攻取志国重镇,后是长孙国桑南郡失守,再是孙国上关郡治所陷落,孙国征讨军被四十万黑巾军击溃于下关郡,南下逃往昌尹、江汇、焦郡三郡,纵然孙国战败,黑巾军四十万大军未免耸人听闻。
黑巾军打孙国能动用四十万战卒,侵入长孙、志国、咸国又要用多少兵马,四十万战卒肯定没有,拖家带口四十万人还是有的。
昔日霸主孙国战败,消息震动中原,志国紧调镇北军名将,太尉公良义率军三十万西征平叛,咸国南境对峙态势得以喘息,咸王再调镇南军三万人马调归吕济节制,由此平叛大军增至十二万人。
吕济镇西军先锋一万人于四月上旬抵达坛城,三日后又得陔陵援军五万,于次日南下驰援宫都,黑巾军迟迟不动,两军对峙决战态势已成,似乎胜利指日可待。
四月中旬,各路消息喜忧参半,黑巾军攻下孙国上关郡后突然沉寂,志国乱军有序放弃已占城池,奉君父为首领,接受改编为黑巾军,志国黑巾军裹挟家小百余万人向北迁徙,扼守万川、彭源两郡以南之地,以阻止公良大军乘机攻入两郡。
事态到此似乎趋于缓和,各方也倒是松了口气,黑巾军的势力被压制在上关、万川、彭源、桑南、丘南与志国西北边境诸郡县,地盘远超梁国面积,人口粗略估算已超五百万,兵力诈称八十万,君父万涅正式拜天为道,传伪诏于天下,号令天下百姓起兵反王,共诛天下暴君。
至此,刚刚兴起不过两月余的黑巾军,将整个大陆所有列国得罪了个干净,几乎没有哪家势力看好这股崛起的叛军,甚至传言孙国欲图邀长孙、徐国、咸国、晋国、燕国、梁国,共同出兵讨伐黑巾军。
时至四月下旬,各地再兴蝗灾,百姓民不聊生,吕济率军八万试图与黑巾军决战未果。黑巾军一路南退避战,乱军兵势似乎得到遏制,胜利曙光已指日可待。
但百里燕隐隐感到形势异乎寻常的顺利,来势如此凶猛的黑巾军竟能不战而退,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眼下黑巾军所占诸郡多是去年蝗灾受袭之地,民怨沸腾,今年蝗灾再起,也没有春耕夏种的可能,打土豪分田地,抢官仓吃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
黑巾军规模如此浩大,精神寄托如此之高,绝不会轻易放弃抢来的地盘,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黑巾军在忍耐,等待时机。
这天,城西一处茶馆,百里燕与司空南一起喝茶。
自黑巾军攻入丘南郡以来,市槽转运使人马一直缩在城西巡逻,各种妖言传说在城西平民当中传播甚广,为防不测,百里燕要求所有兵卒穿戴齐备,刀剑枪戟都要露锋,以震慑蠢蠢欲动的不法之徒。
喝着茶,司空南警觉看着四周,对那些个喝茶、路过的路人充满了警惕,颇有种草木皆兵的味道。
“司空兄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来,喝茶。”百里燕(既魏贤)安慰道,给司空南斟水。
“大人,你说吕济将军能打败贼军吗?”
“难说。吕济只率八万人马南下,野战应当不成问题,倘若被贼兵引到穗城,咸军援兵与新军未到,反而不利吕济大军攻城。而贼军至少七八万之众,吕济以八万人南下攻城,难有胜算。
但贼军南退也非长久之计,贼兵粮草不足,不可能长期对峙,只能速战速决。眼下也只能听前方消息,至于能否击溃,当前尚未可知。”
“那传闻逆贼君父万涅无心,大人以为此中传言可信否?”
最近种种传言十之八九是妖言,最甚者当属匪首万涅没有心脏之说。说是万涅乃天渡圣人,故而无心。这种话也只能偏偏当世愚昧百姓,哪里骗得过百里燕,他轻松咧嘴一笑说道:
“人心皆长于左侧,司空兄可信有人心长于右侧否?”
司空南闻讯吃惊:
“这怎可能。人心皆长于左侧,又怎可能生于右侧。莫非大人以为万涅无心之说,是因其心脏长于右侧?”
百里燕点点头道:
“我本郎中,自知心病者甚多,但心脏生于右侧者百万人中无一人,但此种人与常人并无异同,又何足道哉。”
万涅无心之说显然是万涅左胸中箭之后没死,而取箭之际有没发现心脏,于是便被包装成了天降神人。
实际上就是个镜像人,身体器官与正常人正好相反,而这种突变概率只有几百万分之一,对于当时人而言,此种异于常人的情况,反而更容易塑造成各种神明传说,被用以蛊惑蒙蔽不明真相的世人。
这时司空南又道:
“大人,倘若万涅之心生于右侧,那传言黑巾军能能炼真金,此言又是真是假?”
“此事我已与广信公提起,想必今日便能有结果。”
传闻万涅能点石成金,因此黑巾军占领郡县后,大量炼金,所得真金又冲入孙国市场,导致孙国物价暴涨市场紊乱。由此重挫了孙国经济,严重削弱了孙国战略物资的动员潜力,也是孙国此战大败的原因。
如此大规模“真金”流入市场,绝非一两个月所能所能筹备,至少需要半年乃至一年之前打下伏笔,才能收获奇效,可见黑巾军起事就是蓄谋已久的叛乱。
而所谓的“真金”,百里燕虽没有看见实物,但八成也能猜到,多半是铜锌合金浇铸的假黄金,用于欺骗连银子都没见过的老百姓,根本没有问题,甚至连官府也可能吃亏。
此前广信公招诸人商讨此事,百里燕借机说破玄机,这几日正在筹措炼金之事,想来也快有结果了。
二人正喝着清茶,陈韵风骑着快马找到茶馆,为以防万一,陈韵风此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都配了护兵。
“魏贤弟真是好兴致,尽还有功夫在此喝茶。”
“走了半天渴了,故带着兄弟们喝口茶歇息片刻,不知韵风兄有何要事。”
陈韵风面露喜色,从袖袋之内掏出两根寸金:
“魏贤弟且看。”百里燕低头一看,心里明白,定是“真金”已经铸成,他接过真金用手掂了一掂,心想绝对是假货:“看来万涅也不过如此。”
陈韵风轻松一笑:
“是啊,还是魏贤弟见多识广,这等秘密竟也能被贤弟识破,愚兄受教了。”
百里燕心中不免苦笑,这就是无知带来的祸根,真要是教育普及,哪有用假黄金就能造反的道理。
将假黄金递给司空南鉴赏,司空南一时间竟也没能察觉端倪。
“大人,此金并无异常啊。”
“司空兄此前可曾有掂量过黄金?”
司空南摇摇头:
“见过多次,到却未曾掂过。”
百里燕拿出一根寸金递给司空南,让他再掂量。这才发现其中蹊跷:
“原来份量不同。”
“正是,所谓真金,不过是以铜为料,加入其他金铁熔炼而成,实则仍非黄金,而且假黄金时常日久生锈,而真金却不会。”
“那卑职该如何鉴别真假?”
“说来也容易,金软,假黄金硬,黄金用牙咬有牙印,而假黄金却无。黄金味甜,而假黄金味涩。最大区别在于份量相差五成,但寻常百姓何曾见过黄金,极易受骗。甚至是见多识广的商贾、官宦,恐怕也难幸免。”
假黄金的杀伤力在于一招鲜,所有人都没有认知,绝大多数老百姓极易受骗,商贾、权贵纵有见识,但是大批量全都装在一个箱子里交易,也很难说不会上套。
此外当下冶炼技术不发达,黄金的成色不佳,常见的寸金含金量在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金铤超过百分之九十二,再高已经不是单纯冶炼能够提纯,需要使用有毒的氰化物,或者水银。
因此纯度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之间的黄金颜色与铜锌合金的颜色几乎相当,很难依靠肉眼辨别。
与众人详说辨别之法,百里燕与陈韵风说道:
“韵风兄,主公与公子对此有何看法?”
“主公已命人张贴告示,将假金之事通告全城,暂未告知陔陵,不过太守余庄应该会呈函咸王,想必数日后咸王也会知道。
只是黑巾军战力凶猛,罗前辈担心吕济此番南下,隐有不测之事。我也以为,黑巾军突然南退,定有计谋。贤弟以为,黑巾军这是意欲何为?”
“魏某方才正与司空兄说起此事。我等不在前线,难以知晓细节。但正如韵风兄所言,黑巾军突然南退,绝非好事。”
………………………………
第163章 天下大乱(4)
黑巾军控制地盘都是遭受蝗灾侵袭深重的郡县,夏粮、秋粮今年都无望,甚至明年也无望。因此眼下只有两个可行办法。一是攻打粮仓重镇,二是拿下没有受到蝗灾侵袭的土地。
如此一来,孙国以西必须打下江汇郡,江汇郡有孙国三大仓之一,同时去年受灾较轻。
南下志国不太现实,志国西部、西北部是蝗灾重灾区,而志国国力雄厚,去年赈灾有力,民心基础稳固,不存在煽动大规模叛乱的基础,否则也不可能从志国席卷人口退回万川、彭源两郡。
那么,就剩下就只能打长孙和咸国。
长孙国去年几乎没有受灾,丘南郡失守后黑巾军一路向西攻击,意在扩大粮食收获区。而咸国丘南郡蝗灾同样严重,只有拿下丘南郡向东攻击陔陵所在的都郡,才有可能打下都郡这个最大的粮仓。
陔陵周边集中了咸国三分之二的粮食仓储,黑巾军此时没有南退的道理,唯一合理解释只能是黑巾军设计引诱吕济脱离宫都城,以避免被吕济拖于宫都城下决战,如此对黑巾军才是最为有利,
假黄金消息通过府衙张贴的安民告示迅速传遍全城,姜闵甚至还给秦翰也送去了“真金”。
“秦爷,这真金怎还有这等罩门,这不是自找霉头吗!”
高衡吃惊说道,秦翰意味深长说:
“是啊,真金我也未曾见过,不曾想竟能被姜闵造出。此等消息要是传开,黑巾军那边还不乱了方寸?”
“这不是坑咱吗,是否需要通知外阜停止黄金交易,改用银钱。”高衡提议道。
“不,万涅能造出假真金,亦能造出假银钱。不过可将此事告知外阜,留心即可,我等是赚钱的,不是为了倒贴。倒是吕济战败之后,陔陵一战至关重要。你要速派人马联系,东翼战线若能在入秋之前攻克陔陵,黑巾军将可立足中原。”
“可万一晋国北军过江协防陔陵该如何?”
“不。”秦翰断然否定道。“晋国当会坐观咸国大乱,只有咸国越乱,晋国才是最大受益者,即便拿下丘南郡,只要陔陵还在咸王手中,晋军多半不会大举出援,甚至陔陵陷落,也是晋国所乐见。
况且晋军北军精锐尚在歧国,即便回军,也在秋后,晋军此时断无移防剩余北军西进之可能。
晋国眼下重在稳固江东东郡占土,还提防着江东郡作乱,以及压在边境的志军。故而除非黑巾军在夏末打到江边,否则晋军绝无西进可能。”
“可陔陵固若金汤,若要在两月之内拿下陔陵,怕是无此可能吧。更何况咸军主力尚存,两月内怎么也不能让黑巾军攻到陔陵城下。”
“是啊,但那边的消息是要七月底之前拿下陔陵,确实耐人寻味。即便吕济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亦或者哗变,咸国尚有镇南军七万,陔陵卫戍军、禁军万余,各地郡兵十万,役兵数十万,真要是给黑巾军攻入都郡,又怎能在三月之间拿下陔陵。”
“秦爷,不会会是黑巾军已经控制陔陵以西城池,只在全歼吕济兵马后,一夜间易帜?”
“不,即便已经控制陔陵以西诸城,断不会在打下陔陵之前突然易帜,如此强势,岂非逼着晋军大举来援。
只可能是在击溃吕济之后,诱咸军主力决战,以奇谋击溃咸军主力,直逼陔陵城下。如此方可在晋国北军反应过来之前围困陔陵。”
这段谈话结束多日后,孙国遣使联络中原诸国联兵讨伐黑巾军均遭列国拒绝,联盟未成便遭破产,其实也不难料到各国会有一致反应。
孙国作为志国之前的中原霸主,长孙国、晋国作为霸主地位潜在竞争者,当然更愿意坐看孙国落败,更不会出兵讨伐孙国境内乱军,其余诸侯避之不及哪里能招惹黑巾军。
梁国朝野甚至有人提议,既然黑巾军都已经占了比歧国还大的地方,过个一年两栽封个国,息事宁人倒也未尝不可。
进入五月间,黑巾军邪教思想急速扩散,各地乱民因灾因祸蠢蠢欲动者数以千百万计,各种破坏、抗税行动达到高峰,徐国北部郡县发生骚乱,迫使徐国将压在千岳山防线抵御金雪狄北侵的二十万镇南军紧调至北方平叛,千岳山防线至此仅剩宋国十万镇南军境界长达数千里防线,各处关防形同虚设。
吕济大军追敌南下,于五月初六消息断绝,丘南郡亦断绝消息。丘南全境如蒸发一般,陔陵一连五天不曾收到任何消息,派出的驿卒、斥候无一返还,种种迹象表明,吕济大军恐遭不测。
终于在五月初九,黑巾军一夜攻入都郡,先锋所部竟是镇西军新募军卒,咸国朝野哗然。
吕济八万大军于四月廿六被黑巾军四十万大军围困于马庚河,遭前后伏击,八万大军除万余人投敌,四万人战死,不降者万余人,悉数被坑杀于马庚河畔,以至马庚河浮尸百里血流成河。
主帅吕济战死,都尉以上将官悉数斩首,黑巾军乘势北上,暗中策动坛城守军哗变,切断丘南通往都郡一切通信消息。
于六日内,猛攻郡府治所宫都,屠官吏、富户、权贵家小四万余人,于坛城修整一日,裹挟大军五十万,兵锋直指都郡前哨雾聊城。
消息传至广信,时间已经是五月十一,百里燕当天轮休,在百货堂梳理荒村屯垦、织布、冶金、养殖等事。司空南仓惶而至,甚至顾不上禀报一声,踹门而入几乎瘫在地上:
“大,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百里燕(既魏贤)大惊,心想定是吕济战败。随即示意刘灶、杨盾二人出去,然后倒了碗水,给司空南端去:
“倒底何事如此慌张?莫非是吕济战败了。”
“惨呐,惨呐……”
司空南惊愕欲哭,百里燕一头雾水,急切问道:
“什么惨!”
“吕济全军覆没呀,一万多人被黑巾军所俘,因不肯降叛,悉数被黑巾军坑杀。五十万大军已经打到雾聊,一月之内定是要兵临陔陵。”
“什么啊,五十万人。”百里燕大吃一惊,惊的几乎合不拢嘴。“黑巾军怎可能有五十万人!”
“千真万确大人,黑巾军五十万大军正在攻打雾聊,雾聊只是个小城,绝撑不过一日。咸王三日前发勤王诏,镇南军都已全数北上陔陵,东原、岁当、江东三军郡兵正在向都郡集结,这是要亡国啊。”
“不,不可能。五十万大军要多少民夫供养,黑巾军哪里养的活这么多人。”
百里燕仍然半信半疑,要说击溃吕济并非没有可能,全军覆没也不是办不到,但要在短时之内集中四五十万优势兵力聚歼八万精锐,黑巾军怎么可能做到。
但转念一想,百里燕心头一怔:
“难道说!”
“大人想到什么?”
只听一拳砸在桌面上,百里燕咬牙切齿道:
“大意了,当真是大意了。原以为四月间击溃孙国乃是贼兵侥幸,断没想到贼兵竟会以退为进,集中兵力先攻咸国。”
要说黑巾军短期内聚集几十万兵力倒也并非不可能,黑巾军兵力来源无非两种,一是受到剥削压迫的农民、佃户和奴隶,这部分兵员数量广大不考虑质量,少说百十来万,只多不少。
此外还有孙国哗变的十万镇东军,以及各郡县哗变郡兵,此番又得咸军哗变战卒六万多人,其正规野战军不下二十五万人。
再有基础庞大的农民起义军,和府库军械装备起来的军团,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共应养活几百万人口,这么多人口可以短时内完全脱离生产,全数投入战争运动,在短时间内聚集成百上千万的战卒并非不可能。
五十万战卒恐怕就是如此拼凑起来的大军,倘若合计其他战线,黑巾军可以投入作战的总兵源至少达到八十万人。
农民起义最大的弊端是可持续性极短,往往一两年就偃旗息鼓。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军并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和人心聚散。
农民起义军早期后勤更多依赖于打土豪杀权贵,掠夺官仓为主要获得来源,当官府组织反击,严控战略物资,仓促起兵的农民起义军大多来不及去思考经营根据地,多数会因钱粮等后勤彻底枯竭而最后失败,甚至被官府分化利诱最后土崩瓦解。
人心聚散同样也是致命硬伤。
起义军绝大多数是受到极端压迫和剥削的穷苦大众,愤一时之气而揭竿而起,士气极其锋锐,随着战事的持久,此种士气难以长期保持。
当从最初的杀人转变成惶惶不可终日时,农民起义军的士气和战力,由此开始衰减,绝大多数农民起义军无法成事的很大原因,便是不能愈挫愈勇最终坚持下来。
随着后勤的越发匮乏,农民军早晚要被更强势的势力所兼并。而最终能够通过民变攫取权利的,又都是混迹或是投靠起义军的权贵阶层。
农民起义军要想存活下去,最后又变成不得不依附某些,所谓不得而以而为之的不满权贵阶层。倘若没有权贵阶层暗中扶持,仅凭农民起义军手中的资源,根本无法负担起整个战争的筹措运营。
然黑巾军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通过攻占官仓,大量获取粮食、军械,既不组织人丁恢复农业生产,实际上因蝗灾,今年也根本没有恢复农业生产的可能。
同时又通过假黄金大量从外部获得战争所需的资源,由此将能够投入战争的男丁悉数发动起来,以求短时暴兵,发动超大规模攻击,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人力发动全线战争,不断通过战争,将控制领地推向囤粮与可耕种地区,以达到占领富庶产粮区,掠夺国库,的最终目的。
催发此种战争潜力,将以彻底放弃生产力,将人力资源全部转入战争为代价,更像是一种极端的战时动员体制,非极具煽动性的邪教难以做到。
一旦实施该种邪教体制,其短时将带来极大破坏力,动则就能以几十万近百万战卒,几百万的民夫运力发动对外征战,对于常备兵只有四五十万的大国,仅数量优势,便可抵消几乎全部质量优势。
更何况列国都有边防重任,调动二三十万大军平叛已是极限,遭遇数倍于自己的贼兵,于添油战术根本无异,甚至无形当中还帮黑巾军锻炼了兵卒和阵战能力。
而中原地区咸国国力无疑最弱,黑巾军突然停在宫都城以南,而后引诱吕济南下,目的意在为黑巾军将战力从孙国调往咸国,最后再鲸吞咸国都郡。
黑巾军超规模暴兵所能获得优势绝不会超过半年,半年后粮草将陆续枯竭,黑巾军势必土崩瓦解。打下陔陵的粮仓和平原富庶地区,黑巾军无疑将获得了一块最肥的根据地。
咸王此时发出勤王诏,显然吕济全歼战死,权贵官吏屠戮杀一干二净,被黑巾军残酷手段给吓破了胆。
………………………………
第164章 天下大乱(5)
不急与司空南细说,百里燕(既魏贤)吩咐刘灶、杨盾二人暂留百货堂,只身匆忙赶回公府。
事情陡然变故,怕是罗松亭也不曾料到,当初商定暂不扩军,如今勤王令至,广信公即便不出兵南下勤王,也已不可能。
赶到书斋之际,书房内只有姜蓉、许捍二人,其他诸人皆不在。
“郡主殿下。”百里燕略施一礼说道:“主公何在?”
“父亲与大哥去了城南大营,让我在此等候,许是得未时才回。”
“城南大营?!”
百里燕诧异,是自己路上没碰上来人传令,还是姜闵刻意没通知。
思索之际,姜蓉说道:
“想必魏先生已经听说了吧,吕济将军战死,八万大军全军覆没,贼军五十万正在攻打雾聊,咸王已颁勤王诏,令各地赶赴陔陵勤王。”
“是,在下也是刚才听说,这才赶回公府等待主公传唤。”
姜蓉脸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担忧,或者说,当人生抵达十字路口,眼看目标近在咫尺,许多人都会开始迷茫。
贼兵进抵都郡,对广信公姜闵而言也许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此时起兵,既是勤王,又是逼宫,若能击退黑巾军,广信公声望也将无人能及,此时朝中有人提出咸王禅位,反对者恐怕也无十足底气。
这时姜蓉又道:
“贼兵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