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有临阵生杀大权,杀一个封君只是一句话的事,但其背后的党羽兴风作浪才是赵逊最为头疼。

    “魏先峰此来是为黑巾军棉衣一事吧。”赵逊低沉的声音略显苍老,如同六旬老儿一般。

    百里燕行了一礼,也压低了声音说道:

    “正是,但将军可知咸国是没有冬衣的。”

    赵逊猛一抬头,双目射来寒光令人心头一怔。

    “怎么,魏先生也想到了。”

    百里燕吃惊,难道赵逊也觉得这天要下雪?他小心翼翼试探道:

    “在下以为,万一下雪,我军几十万人马恐全军覆没。”

    “是了……是了,定是这样。”赵逊激动道,立身而起离开桌案凑近百里燕跟前继续说道:“此前诸将多有争论,有人便说这棉衣除了御寒别无他用,而咸国从无下雪,冬季一件厚衣便能御寒。

    事后本帅也曾与其他诸将私下谈论,也令人去陔陵司天鉴请教星象,都说咸国绝无可能下雪。可若非大寒暴雪,黑巾军备置棉衣又做何用。”


………………………………

第175章 天下大乱(16)

    赵逊得到黑巾军配发棉衣已经是五天前的事,谁都知道棉衣是用来过冬的,当即有人半开玩笑的怀疑是不是会下雪,结果遭到众人耻笑。

    赵逊自然也不信,他在咸西郡待了七八年,冬季从来没有下过雪,几乎连霜都没见过,更何况下雪。

    于是连夜派人前往陔陵司天鉴询问星象,查阅历史典籍和历法,一百五十年内都没有记载到都郡下雪,仅有的十七次霜降也是发生在隆冬时节,太阳一出,气温又随时回升,因此赵逊多半也不信这么热的天会下雪。

    这时百里燕(既魏贤)又是说道:

    “赵帅,永兴河以西四十余里,可是有妙天山?”

    “有,魏先生莫非是想说,黑巾军想以妖术祭天招来暴雪冻死我军将士?”

    百里燕没急着肯定赵逊说,法而是举例说道:

    “赵将军可曾登过那妙天山看过云海?”

    “两年前层随咸王祭天,登过那妙天山。山势颇为陡峭险峻,高达七百余丈,若无工匠所凿石阶,将难以攀登。山顶云海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啊。”

    “这就是了。那赵帅可知这锅釜之下堆柴烧之,可见水汽之理。”

    “此事本帅自然知道,但与妙天山有何干?”

    百里燕笑道:

    “这妙天山山顶远在云霭之上,将军可知这云霭与水,与锅中水汽本为同根之源?”

    赵逊点头肯定了百里燕之词,他说

    “倒是见过妙天山琉璃之上水雾弥漫,云霭与水同源倒也有理。”

    “那倘若在妙天山山顶,放一把弥天大火,以天为炉,云霭为水,赵帅以为,结果如何?”

    赵逊闻讯一事不知何意,努力想象着妙天山景象,顿时是吃了一惊:

    “难道说,将如薪柴煮水,让云霭化水降于人间?”

    百里燕点点头,违心说道:

    “此道乃是火熏天目哭泪也。”

    “可,即便能使得云霭化水降于人间,又如何化成冰霜?”

    “那将军登山后,可要穿棉衣?”

    赵逊闻讯大怔,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妙天山夜间结冰,以火催天泪,此理倒是说得通。”

    所谓以火催天泪,是百里燕无奈之下编纂的谎言。天哪里有什么眼睛,实在是赵逊无法理解冷暖强对流产生下雨、下雪这等知识原理的无奈之举。

    百里燕判断,这妙天山山顶在云层之上,一年四季绝大多数时间应该在零度以下,或者零度上下。如此推算,秒天上附近其实不存在行程强对流天气的可能。

    因为都郡地处亚热带,冷空气来自南方数千公里,夏天根本无法抵达北海,因此北海的大气环流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除非极恶劣的大气环境变化,否则一年四季都是多雨季节。

    要想让雨变成冰雪,就必须在一个适当的高度,把层积云之上,高度更高,温度更低的卷云、卷积云赶下来。

    卷云、卷积云高度多在海平面三千米以上,甚至一万米。在妙天山上放把火,热空气上浮至卷云、卷积云高度,热空气含有大量冰晶的卷云、卷积云发生热交换,使冰晶膨胀,丧失其在高空的稳定结构而下坠。

    当大量冰晶下坠至两千至一千米高度的云层带时,大量冰晶裹挟水雾在此降温,形成雪花甚至冰雹,从而造成降雪。

    而天上的云随时处于运动当中,只要大火不停,理论上卷云、卷积云将源源不断将含有冰晶的云层搬运至妙天山附近,形成一个巨大的旋窝,理论上可以无限的降雪,由此让永兴河附近温度一降再降,直到零度以下。

    当然,这种循环并不可能无限发生,当地面气温够低时,又将产生冷空气效应和大气涡旋,将外来云层挡在永兴河下雪半径之外,从而渐渐停止此种非自然行为降雪。

    但是这个降雪过程将持续多久时间,没人知道,只要妙天山的火一天不停,这个降雪降温过程都将持续,直到产生区域涡旋阻挡云层聚集。

    倘若持续个十天半个月,咸军早就给冻成了冰棍。就算是围着炉子烤火,零下十几度也能把人冻死。

    这些个道理跟当世之人说等于对牛弹琴,只以为是黑巾军的妖术。

    “赵帅,下雪之事十有八九将成真,应当早作准备才是。”

    赵逊阴沉着脸,并非不信百里燕,而是迫在眉睫之下,哪里去弄几十万件棉衣。

    “魏先生,你既断定将下暴雪,可有计可破黑巾叛贼。”

    “这……”

    百里燕心有顾虑欲言又止,赵逊看出端倪,他说:

    “但说无妨。”

    “谢赵帅信任。在下担心即便破了黑巾叛贼毒计,军心也将涣散。赵帅需知,这黑巾军能令苍天降雪,在众多兵士眼中已如神人,而在下之法,只能是在初见雪花后才能见效。一旦令兵士感觉黑巾军能召苍天助战,这军心人心,将何去何从,赵帅可曾想过。”

    黑巾军无非是以强对流手段让天下雪,应对办法只能以其人之身还以其人之道。

    云层之所以浮在天上,一是水分子颗粒细小,轻于空气,二是来自下层的空气对流,进入一定高度空间,这种对流会加剧,因此即便停止在高空,风力其实还是很大,正是这种对流,进一步拖着云浮在天上。

    要想破局,只有在气温缓慢下降之初,在地面上制造更为强劲的上升热对流。

    热对流上升至积云、层积云高度,与受到卷云、卷积云降下的冰晶相互作用,产生更为剧烈的超强对流,进而让冰雪受热化成水,降到地面后就是雨。

    制造热对流的时机既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是在刚刚降雪之初,开始制造热空气。

    早了热空气刚上去,就被冷空气压制,晚了,冷空气过于强大,不等热空气深至云层,热空气变冷空气,也没用。

    只能在降雪通道打开不久,冷空气开始下降,这个时候一把大火制造热对流,冷暖空气在云层略下对流。最好的结果是雪化水,将降雪消弭于无形。最坏的结果是操作失败,雪照降不误,至多避免全军覆没的下场。

    当然,强对流之下,下雪的云层可能被对流赶到其他地方降雪,永兴河蒸腾的水汽恰好又提供了制造对流的水汽,也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因此克制下雪最终办法就是在永兴河沿岸,极其向东的腹地聚柴放火,从早烧到晚,人为在地面制造一层热空气,屏蔽从天而降的冷空气,使雪化之于无形。

    不过雪一旦降下来,从未见过咸国降雪的兵卒会怎么想,心里的震撼不亚于扔了一颗原子弹,这时候黑巾军再在对岸欢呼神迹,咸军士气势必受挫,军心也将动摇。哪怕百里燕破了黑巾军下雪毒计,但普通的兵士可不会这么想。

    “所以赵帅,在下建议破计当日,当全线攻过永兴河。”

    “攻过永兴河?!”

    “是,破计当天必有暴雨,而黑巾军若穿棉衣,必脱甲胄,届时又缝暴雨,这水里拖稻草,是越多越重。黑巾军棉衣吃水过重,加之冷水附体,岂能有力再战。我军若能攻过永兴河,即可给以厉害,又能提振士气,化被动为主动,先胜黑巾军一阵,令将士们也知道,人定可胜天的道理。”

    “人可胜天!”赵逊吃惊看着,对这四个字的震撼,不亚于醍醐灌顶之灵。

    但转念一想,毕竟是玄之又玄的计策,万一是失手,可不是当年尹秧城背水一战,死则死矣,这一战不得有分毫差池,稍有不慎就是亡国之危,他不能不慎。

    “魏先生,此计过于凶险,就别无他发了?”

    “赵帅倘若不想趁势出击,在下可冒险破黑巾军毒计,但是风头一过,我军士气必遭重创。即便大军无险,谁也不能保证黑巾军还会有什么假借天意的毒计。

    一次两次尚可,这要是来个十次八次,怕是在下能耐再大,也笼不住几十万大军的人心。哪怕不死一人,大军也要自己溃散。”

    这件事上百里燕自己也没多大把握,一定就能阻止黑巾军下雪,倒是黑巾军占据了妙天山,有绝对地利优势,只要一把冲天大火,引发降雪的概率是极高的。

    此种情况之下,万一失手,催动大军不战则已,战必败,不战也必重创军心。

    赵逊作为统帅,要对全军全国负责,倘若百里燕用计失败,总得有人承担责任,到时候就怕是杀了百里燕的头,几十万大军的人心也收不回来,赵逊不得不慎之又慎。

    “此事本帅待考虑一日,明日你先返回乌坪,五日内必给魏先生答复。”

    “那好,末将静候赵帅决断。”

    百里燕刚转过身去,突然想起一事,转身又道:

    “赵帅,在下这里有两包东西,倘若来日诸将之中有以下犯上者,将军可按以此物震慑诸将。”

    话音落下,百里燕掏出两包事先备好的硝酸钾递给赵逊,赵逊打开一看,是两包白色粉末,不禁问道:

    “这是何物?”

    “此乃在下制冰秘方,将军只需将白粉倒入水中,水便自行结冰。”

    “嘶……早有传闻先生化冰生财,当真有此等秘方。”

    “是,不过在下给将军此法乃有毒之法,冰水决不可服用,服用必中毒。故而白色粉末有毒,万不可入口。”

    “既如此,先生不怕毒死人?”

    百里燕笑道,一脸轻松:

    “在下所贩之冰乃无毒之冰,故而可以食用。”

    “原来如此,这倒是帮了本帅大忙。”

    赵逊命人端来一盆水,将一包硝酸钾导入水中,少时片刻,清水结成了寒冰。

    黑巾军这一毒计其实是阳谋,不怕咸军知道,只因咸国地处热带,是不可能有棉衣,哪怕识破了黑巾军阴谋,也只有等死的份。倘若后退,将彻底丧失永兴河屏障,被迫与黑巾军决战,更何况没人相信这么热的天能下雪。

    但黑巾军也过高估计了他们自己实力,倘若分发棉衣之事秘密进行,下雪之前再做分发,咸军必败无疑。

    怎知道天算不如人算,黑巾军料定他们的法术咸军无法破解,却不知这个世界上还有穿越寄生这等罕见现象,遇到百里燕,这等伎俩岂能瞒得过。

    同时百里燕也不禁怀疑,用此计的人是不是也是穿越寄生者,否则怎么能脑洞大开突发奇想,在妙天山上放把大火制造强对流。除非有人精通历法,意外中干过发现了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气象规律,并留下了一些资料给今人,否则这件事没法儿解释。


………………………………

第176章 天下大乱(17)

    百里燕(既魏贤)退出大帐不久,赵逊来回踱着步子,心里迟迟下不定决心:

    “这若是下雪,我几十万将士必全军覆没,倘若东撤,谁人知道雪会下在何处。可若听从魏贤计策,士气为之奈何。”

    左右琢磨不定,赵逊右手拔出了肋下那柄百里燕送他的横刀,闪闪的寒光透着生畏的锋芒,就像黑巾军的妖术,始终悬在头顶,如梦魇般惶惶不可终日。

    收起横刀,赵逊大声令道:

    “中军官薛胜何在!”

    薛胜跨入帐中行了一礼:

    “末将在。”

    “传令斥候营,选派精干斥候从下游绕过我军最北端营塞二十里过河,避开黑巾军锋芒,前往妙天山查探黑巾军动向。倘若发现黑巾军大举运送脂水、木柴、硝石、油脂等引火物,速回中军报信,限时三日之内返回。”

    “诺,末将即刻传令。”

    “嗯,去吧。”

    赵逊打算进一步确认妙天山情况,倘若真如魏贤所言,黑巾军在妙天山大举放火,也只能铤而走险过河一战。

    第二日中午,百里燕骑马赶回乌坪向姜闵交令。姜乾于私下召罗松亭问话,心里多有不满:

    “罗先生,这烈日当头哪里能下雪,父亲怎能听信魏贤一面之词。”

    “公子,黑巾军制备棉衣只能用以御寒,别无他用。其险恶用心便在于放出消息令我军军心自乱。公子试想,连主公、公子都不信此等妖言,咸军众将又岂能轻信。

    况且咸国从无降雪,储备棉衣更无从谈起,此事即便我等相信,也无地去找棉衣御寒。此乃阳谋也,信与不信都无济于事,这才是黑巾军毒辣之处。

    人心混沌之际再降大雪,我军即便不被冻死,兵卒也将因雪大举逃亡,甚至投降黑巾。到时,黑巾军再得咸军战卒十数万,其鼎立天下之势将无可抵挡。

    百万之众虎据北海,东进伐晋,南可攻志,西扫孙、梁,北上长孙,纵观中原腹地,谁能在半年之内号众百万,天下无一人啊!这才是黑巾军毒辣之处,公子需察之。”

    “可本公子还是不服,为何每次都要听从他的计策,难道本公子所言就错了?”

    罗松亭心中苦笑,劝慰说道:

    “少主欲成大事,当有容人之度。有朝一日夺取天下,少主麾下能人猛将如云,又岂止胡陌、王九、宋平、陈韵风、许捍等人。魏贤有旷世奇才,世之罕有,如今能为少主所用,实乃公府之福。

    将来天下英才竞相投奔各显其能,各尽其力,少主若如今日这般待众人,天下之力又岂能为少主所用,还请少主三思。”

    “罗先生的意思是,本公子是亏待了他不成。”

    姜乾心中不服,背手转过身躯,胸口起伏的怒气久久不平。罗松亭见他听不进,自知多说无异,转而话锋一转说道:

    “公子,前日主公提起娶亲一事,不知公子可有考虑。”

    姜乾脸色一沉,比之方才更为不快,若非背着罗松亭,罗松亭怕是要吃一惊。过了好片刻,姜乾收敛了神色转身缓缓说道:

    “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今山河破碎,黑巾军兵临国都,我怎能视之不见奢谈儿女私情。”

    姜乾年有二十四,时下他这年纪,十六七八生儿育女者十之八九,倒是二十四岁未婚者百不足一。富家子弟勋戚权贵家的公子哥,更是十六七饱尝女色滋味,二十出头已是妻妾成群。举目整个咸国勋戚,只有姜乾二十四岁还是童子之身尚无妻妾。

    姜闵前番前往陔陵,一是拜谒咸王商议御敌之事,二是为姜乾寻一门门当户对的姻亲,为将来布局。姜乾想都不想一口回绝娶亲之事,罗松亭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公府内部的家事,他这个外人提点一二也就是了。

    罗松亭离开不久,姜乾盛怒之下踢翻桌案,怒不可遏道:

    “娶亲娶亲,本公子难道不知娶亲吗,可谁人知我的苦处!”

    十指叩的关节发白,关节咔咔作响,姜乾痛苦之色愈甚。

    数日后,赵逊派出的斥候返回中军。正如百里燕所料,黑巾军在妙天山下驻扎有民夫五万,日夜不停的砍伐周围森林,并将石油、松油源源不断运往山顶,整个妙天山南已被砍伐一空,只露出光秃秃一片裸露的山石。

    不仅仅是黑巾军战卒配发了棉衣,就连妙天山附近民夫都配发了棉服。据此判断,下雪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赵逊谨慎起见,刻意将此事压下,以免引发军心动荡内部分裂。并以修建浮桥、木筏、制备檑木等名义,下令各军各营伐木,同时修书一封令薛胜亲赴乌坪传令于钟衡。

    “钟大都督,大帅有令,命你部人马做好过河准备,不得有误。”

    钟衡大吃一惊:

    “仅我部一万人过河?”

    “是。”

    薛胜口气不容置疑的肯定道,钟衡大惑不解追问:

    “除此之外,赵帅可还有其他军令?”

    “别无他令。你军即刻备战,不得有误。”

    “诺,末将领命。”

    薛胜离开钟衡大营,随即又去百里燕营地,将赵逊密函交予他:

    “此乃赵帅亲笔密函,令本将转交与魏先峰。”

    “有劳薛中军。”百里燕行了一礼。

    “本将这就该告辞了。”

    薛胜传完军令,翻上战马出了大营。百里燕不知情况,揣着密函来到自己帐中拆开密函细读起来。

    正如此前所料,黑巾军的确在筹备妙天山放火一事,赵逊的斥候几经确认,基本可以肯定黑巾叛贼不仅战卒配发了棉衣,后方第一批次的几十万民夫也配发了棉衣,战略意图已经昭然若揭,若非下雪,已经别无其他解释。

    谨慎起见,赵逊以各种名义下令各营伐木,并让辎重营调集引火物,让人前往陔陵军仓调运厚衣。

    信中还提到全线出击风险极大,即便破了黑巾军毒计,仅以咸军现在兵力和渡河能力,三十几万人无法悉数过河,过了河再想撤过河,还有被从后掩杀风险。

    因此赵逊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从乌坪渡河,从南翼发起攻击,打残南翼黑巾军抢占瑞田,形成瑞田、乌坪相连之永兴河运兵通道,以吸引黑巾军主力南下,并将广信军下摆投石机弄过河御敌,以拖延战事,争取更多时间积聚力量,如此也算是风险极小的折中方案。

    通读全信百里燕心中感慨:

    “还是赵逊稳妥啊,一旦控制了瑞田,咸军便可源源不断渡过永兴河,与之长期对峙。进可攻退可守,战局的天枰将向咸军倾斜。”

    瑞田是距离为乌坪四里的一块高地,战线上不算过于突出,赵逊当初弃守瑞田,全数撤过永兴河,是因兵力不济,无法坚守。

    此时咸军兵力已达三十多万,若能拨乱反正一举拿下瑞田,黑巾军南翼军团将遭重创。

    而进入七月,咸军兵力将达四十万,咸军又占瑞田,占据进攻主动权,配以广信军下摆投石机,黑巾军的远程器械将不构成威胁,固守瑞田高地将成长期对峙态势。

    除非黑巾军还能玩出匪夷所思的“黑科技”,否则秋后将难有作为。

    待晋军主力从北海登陆南下,即对黑巾军形成东、南、北三面夹击态势,届时晋、咸近六十万大军三面夹击之下,黑巾军要么退却,要么决战,再无其他选择。

    甚至一直拖,拖到明年,黑巾军疲于作战,无暇顾及恢复农业生产,待到粮草耗尽,这五十万乌合之众如作鸟兽散,哪里还要动手打。

    将信按在案上,百里燕立身原地踱了几步,思考着赵逊的计划,是否还有什么疏漏。

    他始终认为黑巾军的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力量,谋略能力远在咸军之上,甚至两世为人的他也看不透这其中的水倒底有多深。先是抛洒石油,后是向天借雪,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出来的手段,这要是一茬接着一茬没完没了怎么办。

    还有,向天借雪是否还有什么后手,利用当下时人尚未掌握的常识发动所谓的妖术,要是还有,攻过永兴河,黑巾军势必要发动猛烈报复。

    试想,邪教的本质是什么,是谎言,利用人们所不掌握的知识,欺骗愚昧和无知的人,当这种谎言被戳穿,对其底层的信众的心态和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当弥天大谎被戳穿,威胁到其自身的威信和既得权利,其必然要发动大规模攻势,挽回其本身的失败,掩盖谎言的本质。

    倘若向天借雪失败,非但没冻死咸军重创士气,相反可能重创了黑巾军自己的士气,还被夺走要冲瑞田,黑巾军要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短时内发动致命一击,除非要有必胜把握。

    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咸军在瑞田倘若采取守势,黑巾军不付出高于咸军惨重伤亡,是攻不下瑞田的。

    如果强攻,其损失必然远大于咸军,甚至顾此失彼被赵逊在永兴河防线其他地方捅搂防线。

    倘若不强攻,就只能智取,但至少在百里燕看来,他和罗松亭都不会轻易上当。那么就只剩下发动所谓的妖术,打垮咸军士气

    “这恐怕就麻烦了,黑巾军要是还有压箱底的妖术,肯定是用来瓦解陔陵士气,迫使陔陵内乱而不攻自破的必杀技,这东西要是拿出来,恐怕不比向天借雪更骇人啊!”

    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