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操的主厨-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曹操突然想起了什么,“你之前推荐的人,马腾那边言李傕郭汜封路,无法过来,名义上愿意归附朝廷;其他几人,则陆续过来了!”


………………………………

第239章 挖墙脚停不下来

    马腾没必要过来,他过来许县远远没有留在西凉作用更大,这点曹操很清楚。

    所以她只是派人写信过去,和马腾取得联系,以许昌朝廷的名义,承认他征西将军的职位,同时任命他为凉州刺史,算是试探。又言他膝下有马超等子嗣,颇有乃父之风,问是否送来许昌任职。

    不出所料,马腾对朝廷的旨意很满意,走的是万事屋加急的路子,两天前就回信。言其既受陛下如此恩典,当为朝廷尽心尽责……呵,虽不是老狐狸,却也不是什么老实人。

    为什么不是老狐狸?不得不说,马腾有那么点决断,收到信函后,把十五岁刚刚及冠的次子马休给送了过来,同时过来的,还有侄女马岱。至于长女马超,并未过来。

    “按照规矩,第一个出生的女儿,不是随母姓?”王庸顿时发现端倪,马腾是男性,马超这个长女却是女性。

    “也有特殊情况!”曹操倒是知道一些内幕,“马超的母亲,是羌族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正是有这层关系,马腾能够弄到大量的马匹,同时帮助这个烧当羌部落,扩大了不少势力。而马超的母亲既然是外族,自然不需要再遵守这个潜规则。”

    那么说来,王庸倒是想起来,似乎是有那么一档子事。

    “你之前说马超很厉害,这马休和马岱,如何?”曹操放下筷子,看向王庸。

    “马休也就一般般,马岱的话倒还可以培养……”王庸想了想,说到一半,顿时乖乖急忙辩解,“具体还要见过才知道,传闻未必可信。”

    “也是!”曹操颇有深意地看向王庸。

    “复阳魏延,已经开始过来!”曹操看向王庸,“这不过是个才十八岁的少女,没想到居然已经能入你的耳?”

    “这个……”王庸开始认真考虑,下次是不是还要推荐人才好些。

    “派去的人调查了一下,此人出身寒门,倒也上进。十八年来,只要有机会就学习,同时每天都在打熬力气。不过就目前的情况,她最多也只能算‘值得培养’,距离‘独当一面’似乎还挺远的。”曹操多少有点怨言,早些时候眼前这位,可把魏延夸上天了。

    “坊间传闻,多少有些不实,可以理解。”王庸颇为尴尬地回答道。

    “也罢,魏延看起来是个人才,不过还需要培养几年,就跟在曹仁身边历练几年吧!”曹操已经决定好如何安置魏延了。

    “传闻魏延心高气傲,若不能折服,只怕会萌生去意。”王庸有点担心,曹操似乎不把魏延放在心上。仔细想想也不奇怪,这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八岁少女。

    “看上她了?”曹操眉头一挑,“哪怕没有见过面?还是说你什么时候偷偷看过她一眼?不对,算算今年和去年……不不,估计还要再算几年,她才十二三岁吧?”

    “主公,求放过……”王庸觉得下次还是不要再随便举荐人才。这个世界和他那个世界不同,谁知道这个世界,那些人才的具体情况?

    “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曹操看了王庸那窘迫的脸一样,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拥立的确是一件好事,比如说曹仁南下汝南郡,这几天下来就非常顺利。奉天子以令不臣,汝南刚刚遭了大难,地方官员没实力抵抗,她又占了大义的名头,基本上都是一路接管过去,几天下来已经接管了大半的汝南郡。

    缺点也有,一方面自己麾下的文成武将,官位尚低,没办法在朝堂给自己形成臂助。若是让她(他)们越权为之,又会引人话柄。别的不说,之前那次动乱,便是群臣不满足于自己空有官位,却没有实权引发的。

    深入调查之下,杨赐和杨彪都不干净,只是照顾王庸的面子,没有给他定罪。不过也暗示了一下杨修,这段时间,杨赐已经乖乖夹起尾巴做人,杨彪也老实了不少。

    “黄忠那边,也委托万事屋送信回来,言近期就会向刘磐请辞,过来许都看看,希望华大师可以医治他的女儿吧!”曹操随即换了个话题,“只是按照情报,这黄忠是一男子,他真的能够在年轻的时候,打得过吕布?”

    “应该……可以吧?要不来的时候,找夏侯惇或者典韦去试试?”王庸不太肯定,这个世界的女性身体素质,似乎有点开挂。

    “也可以!再不然她那女儿,若能治好……毕竟虎父无犬女嘛。”曹操若有所思。

    “这个还真难说,毕竟他女儿从小患病。”王庸不太敢肯定,但虎父犬女,三国还真有那么一个人,那就是吕玲绮。有虎爹吕布,她却只是一个纯粹的妇人。

    也就是真三国无双等作品,出于YY把她这个角色创造出来,也算填补这个遗憾。

    “再说吧!”曹操没好气地回了句,这个王庸,别人正有兴致,却说出这等扫兴的话。

    “鲁肃和顾雍那边,前者似乎已经过来,后者尚未回信,看来还需要考虑一段时间。”曹操又提起其他几人,“徐盛家人言,她还在外面游学,尚未回家,所以还没办法给出答复。不过看情况,她的家人应该还是很希望其能出仕;张松那边和顾雍一个样子,暂时没有回信,所以也不清楚到底情况如何!”

    顿了顿,饶有兴致的看向王庸,问道:“你介绍的几个人,魏延、黄忠和鲁肃三人就要过来,到时候才能如何,自然可以有分晓。只是如今许县刚刚动乱,人才更加匮乏,无忧,可还有什么好的人才可以推荐的?”

    “这个,偶有传闻,但不知道是否可信……”王庸有点为难啊,他不太想再推荐人才。

    “说来听听,反正现在也是休息时间。”曹操坐回了椅子上,自然有侍者,把吃完的饭碗等装回食盒,然后带走。

    “那……属下就把道听途说的情况说出来了?若不合用,可怪不得属下啊!”王庸觉得,还是打个预防针好一些。

    同时也在权衡,到底要不要推荐,仔细想想,为什么不推荐?这些未来都是蜀汉和孙吴的人才,甚至是栋梁。自己挖得越狠,曹操势力越大,一统天下的速度越快。

    凭什么,非要历经三代,还要大权旁落到司马家手里……对,司马家!得小心司马懿那老乌龟才行!王庸心中的锄头不由得挥了挥,开始考虑要从谁开始挖起……

    为了保证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ing)食(yue)!


………………………………

第240章 张春华送来喜帖

    王庸直接说出了好几个名字,其中就有出身微末的阚泽和贺齐,同时还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逃到吴县那边的步骘。甚至很恶意地,把诸葛瑾和陆逊的名字也给提了出来。

    赵云、许褚和甘宁自不用说,法正和陈到也不能忘,顺带把李进和越兮的名字也提了出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两号人物。

    霍峻要不要考虑一下?这样的话郝昭也需要提议,这样的话王双也必须要提出来!

    “河东司马家?”听了王庸提出不少的名字,唯有司马家的曹操稍微了解。司马防倒还算是一个人物,就是不知道他那几个儿子如何。

    “司马八达,每个都是人才。其中以老二司马懿最为出色,文武兼备。说起兄弟的话,襄阳的马氏无常,也是各个人才,其中以老四马良最有优秀,此人从小白眉,是以地方又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说法。”王庸也是越说越兴奋起来。

    “一口气推荐了二十多个人才……”曹操看着写下来的名字,若这些人真的如同他所言那么优秀的话,的确应该招募到自己的麾下。

    尤其那几个在江东的,孙策如今势力越来越大,若是不提前招募,或许会落入他的手里。如此优秀的人才,肯定会帮助孙策在江东更进一步。

    江南那部分,曹操没放在眼里,自古江南都不被看重,一则地广人稀,人口大多是汉越杂居,平均身高也没有中原的高;二则发展度不够,不具备反攻的条件,尤其没地方养马,组建不起骑兵。

    不过有这一批优秀人才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只需要江东稳定下来,然后不断发展,十年之内,必然会有足够的底蕴。到时候不管是割据江南,还是反攻中原,要征讨起来必然会不容易。

    有了荀彧这个例子之后,曹操很清楚,优秀人才对于一个势力有多么重要。

    “这些人才,我会派人去征辟,先这样吧!”曹操率先叫停,虽然很想知道更多的人才,不过现阶段,还需要印证这些人才的能力。否则招募越多,越浪费时间和精力。

    “哦,好的……这里也没属下什么事情,属下告退!”王庸顿时反应过来,连忙告辞而去。同时暗道一声‘好险’,若是继续下去,怕是连一些没出生的都给推荐出去了。

    又比如说文钦,历史上他是个优秀的将领,他的儿子文鸯更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可问题是他今年才六岁,之前才随着曹操那大部队,来到许县这边,在他门下学习厨艺,同时交给夏侯惇,教导武艺和兵法。

    虽是男性,却是返古种,而且返古程度很高,夏侯惇简单接触后,也挺看好这小家伙的潜质。如今可以说,完全当成自己的弟子来调。教。

    问题他才六岁,身体还没有长开,许多训练没办法进行,这样的家伙,到底以后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其实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时候推荐出去,完全就是捧杀!

    从曹操这边离开,王庸回到了后厨,开始就今晚的晚饭,进行准备。食谱昨天晚上就订了下来,材料是清晨就采买回来的,为的是临了不至于手忙脚乱。

    “大人,府衙之外,有一人名叫张春华的女子求见!”刚开始处理材料,就有外面值守的兵丁前来通报。这是府衙重地,当然不可能随便让人进来。

    “张春华?莫非是万事屋东郡的主事张春华?!”王庸突然想到了那个女子,和他相熟而且叫做张春华的,似乎也只有她了。只是,她不在东郡,来这里干什么?

    既然是万事屋的主事,那么王庸自然是要见上一见。

    走出衙门外面,张春华已经在外面等候,和当初在东郡看到的一样,风华正茂,成熟的气息非常明显。不同的是,双眼之间,似乎多了几分春意,气质也多了几分温柔。

    “多日不见,张主事似乎更加美丽动人,可是遇到了什么好事?”王庸带着几分奉承的语气上前打招呼道。

    “诶呀,倒还真是给大人说对了。”张春华闻言也是露出一副幸福的表情,“颍川这边的主事即将退下,上面不知怎么的,就把小女调到了这里担任主事。以后大人若有什么用得到万事屋的,还请多多关照了!”

    “一定,一定!”王庸也有点意外,没想到张春华居然调到了颍川担任主事。

    “不过这次,小女却是为了别的事情而来!”张春华有点羞涩的在袖子里面找了找,然后拿出一张红色的请帖,“小女近期成亲,不知大人可否赏脸过来,喝一杯喜酒?”

    “张主事居然要成亲了?”王庸顿时一愣,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张春华年纪似乎也不下小,成亲也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知道是哪个幸运儿,能迎娶到张主事?”

    “我家与他家是世交,从小看着他长大,本来我以为,我们就是姐弟一样的关系。没想到那小不点,去年年底向我求亲……”张春华叹息道,当初把他当弟弟,没想到他的目的居然是娶了自己,难怪从小就那么听话。

    “结果你同意了?”王庸也觉得有趣,没想到张春华还有这个遭遇。

    “是啊!他的才能我很满意,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奇货!”张春华微笑着说道,果然是主事出身,考虑问题居然是以利益为主。

    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河东司马氏,也算是名门!”

    的确,自从太史公不再垄断史官一职后,司马家从司马迁开始逐渐成为史官。到了宋代的司马光,可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之后(自称),政治能力强不说,更作为主编,编修一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至于三国,只能说谁让司马懿和他几个儿孙都在打天下,哪有时间写史书,结果给陈寿占了这个便宜……慢着,河东司马家?!

    “张主事成亲的对象,可是司马家次子司马懿?”王庸有点不确定的说道,至于为什么说是次子,只能说既然是成亲,好歹应该是异性吧?如荀彧这样,都只能通过都嫁给自己,来和郭嘉维持好姬友的关系。

    “诶呀?大人是如何知道的?”张春华闻言,不由得惊讶的反问了句。

    “我刚向主公推荐过司马八达,其中言司马懿最为优秀。既然张主事说最有价值,那想来应该只有司马懿了!”王庸一慌,随即倒是找到了借口,连忙回道。

    为了保障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ing)食(yue)!


………………………………

第241章 顺利挖到了黄忠

    “诶呀?”张春华闻言,顿时是有点激动起来,“没想到大人居然想曹司空,推荐我家那口子,小女子真是受宠若惊啊!”

    “我也是道听途说,至于主公用不用,能走到什么程度,还看仲达的。”王庸笑道。

    “这是一定,这是一定!”张春华不会不识趣,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

    本来她的打算,就是好好和王庸套近乎,然后趁机把司马懿推荐出去。如今没想到自己还没提,对方就已经先推荐,倒是省了不少的事。

    顿了顿,亲切地对王庸说道:“婚礼订在六月中旬,还望大人能够赏脸!”

    “六月啊……可以,到时候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我会过去的。”王庸觉得,和司马懿接触一下也挺好。

    张春华见事情也办完,于是也不好耽误王庸,谦虚几句之后,便告辞而去。

    “诶?”王庸刚转身打算回去,才想起来,这位司马懿,似乎在建安十三年之前,都没有接受征辟来着,几次征辟都以‘风痹’为名拒绝征辟。直至建安十三年,曹操担任丞相,才强行将他征辟过来。

    说起来,建安年,应该就是今年。建安十三年,至少也要在十二年后……

    “算了,管他历史怎么发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王庸耸了耸肩。

    至于他的婚事,几家已经约定,按照一正妻,两平妻一妾的规格来进行。

    荀彧毫无疑问成为正妻,夏侯惇和郭嘉为平妻,华佗自愿成为侍妾。婚礼预定是在下个月上旬进行,请帖也已经送出去。

    如此又过了三天,距离婚期又近了一点。这段时间,王庸的工作也开始有调动,不再继续担任御厨,而是在司空府担任主厨;杨修继续担任御厨,御厨那块目前以她为主。

    这个调动,王庸不必再伺候刘协用餐,只需要专门伺候曹操的日常饮食即可。至于为什么那么调动,王庸猜测是曹操和老臣的利益交换结果……具体谁知道呢?

    结果而言,早餐和晚餐姑且不提,午餐刘协会跑到司空衙门的后厨,向王庸学习烹饪,当然更多是闲聊,说到底就是来玩的。午餐也是在这里吃过一顿,才返回皇宫。

    杨修虽然是御厨,可御厨主厨依然空悬,再加上刘协有一顿在外面吃,她这个御厨也算是当得名不副实。

    相反,王庸由于是在司空衙门里面干活,见到荀彧和郭嘉的机会更多,也有更多时间,会随侍在曹操身边。毕竟既然是主厨,总要了解她想要吃些什么,必要的请示免不了。

    “王主厨,司空叫您过去一下!”这一天刚刚送走刘协不久,就有曹操那边的文书官,也就是秘书过来传唤。

    “好的,我就过去!”王庸正打算收拾一下,闻言直接放下围裙,简单清洗一下双手,便朝着偏厅那边过去。司空府大厅是议事厅,平时曹操办公的地方,却是在偏厅那边。而司空府从属官,则在另外一个偏厅工作。

    刚来到偏厅,便看到一个壮汉站在曹操面前。只看外表,那是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铜铸一般的皮肤,仅仅看到一个侧脸,却也觉得此人彪悍无比。

    此刻这个男子,正在和曹操在对话,双方你一言我一句,似乎是相谈正欢。恍然之间,发现华佗居然也在这里,正在给一个十来岁的女子把脉。

    “哦,无忧,你来了!”曹操瞄了一眼王庸,这才停止了对话,看向王庸招呼了句。

    “属下参见主公!”王庸上前行礼,心里已经大概明白缘故。

    “这位便是你推荐的,南阳黄忠黄汉升。我刚才接触了一下,发现果然如你所言,此人膂力过人,难得从军多年,对行伍的事情也非常熟悉,是个优秀的将领!”曹操笑道,其实也是告诉黄忠,便是眼前这位,推荐了他。

    顿了顿,看向华佗问道:“诊治地怎么样了?!”

    华佗睁开眼睛,缓缓说道:“此人罹患病症比较麻烦,不过还可以根除!不过需要服药一个月,同时恢复三年才能完全断根!”

    同时给王庸使了一个眼神,意思很简单,便是:此人也是慢性中毒。

    阴瑜那个程度,都只是几天就能治好,此女却要三年才能康复,可见中毒之深。那个幕后组织也是,非要按照历史,让黄忠的子嗣早夭。慢着,既然黄忠是男性,那么他这个女儿,是不是姓黄都两说的。

    “能治?”黄忠顿时大喜,为了这个女儿,他已经到处寻医数载,几乎所有的医匠都断言无药可治,没想到到了华佗这里,居然可以治疗。

    哪怕是骗他的,也要尝试一下,毕竟只要还有一点点的希望,也比绝望要好。

    “能治!”华佗点了点头。

    “太好了!”黄忠此刻,居然是虎目含泪,神情非常的激动。随即来到少女面前,抱着她示意,“还不快感谢华大师?!”

    “小女黄叙,拜谢华大师!”少女缓缓站起,朝着华佗行礼。

    “无须多礼,治病救人,本是我的本分。要感谢,便谢带你们过来的曹司空吧!”华佗将少女扶起,然后微笑着说道。

    “不必谢我,若非王主厨举荐,我也不知道黄将军。”曹操笑了笑,又把这份功劳推给了王庸。

    “不敢当,若非主公慧眼识人,只怕我也翻腾不起来。”王庸可不敢居功。

    “黄某感谢曹司空,王主厨,若非两位,叙儿只怕也会如同她娘亲一般,离我而去。”黄忠感激的朝着两人行礼,他是真的很激动。

    原来如此,黄叙的母亲,或许早就死了,或许是难产,或者是别的原因,所以黄叙才会和黄忠一个姓氏。这样想来,黄忠也挺可怜,又是爹又是娘地照顾了黄叙十多年,甚至把他最辉煌的十多年,给这样浪费了。

    “无需多礼!”曹操也意识到改收网了,“令爱治病需要三年,期间黄将军怕也不好回去,不妨留在许都,本官迟些向陛下,举荐将军,如何?”

    “何须如何麻烦?”黄忠当即表态,“曹司空大恩,黄某无以为报,愿奉曹司空为主!”

    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


………………………………

第242章 魏延是我的迷妹

    黄忠到底是活了四十多岁的人,人情世故当然不是那些年轻人可以比拟。

    先不说王庸到底为什么知道他的存在,还知道他在刘磐麾下,看现在的情况,若非王庸推荐,只怕女儿的病情将一直得不到治疗,甚至有可能失去这唯一的女儿。就冲着这个,他都会感激曹操和王庸一辈子。

    至于曹操所言,向朝廷推荐自己。黄忠来到许都之后,路上也稍微了解过一下。如今许都,朝廷是朝廷,曹司空是曹司空。黄忠眼不瞎,更不蠢,要投靠谁心里很清楚。

    再则,他这个曹操推荐上来的武将,陛下就算敢用,只怕其他官员也会出面阻挠。而曹操见自己不表态,自然也不会管自己,最后安排一个有名无实的官位,他也算废了。

    “很好!”曹操点点头,对黄忠的识时务很是满意,“能得将军相助,曹某如虎添翼!”

    基调定下来,气氛自然是好了许多。尤其当华佗初步针灸治疗之后,黄叙的气色开始恢复一些后,黄忠才真的对曹操死心塌地。要知道,以前多少医匠,都做不到这一步!

    考虑到黄忠没有府邸,曹操直接自掏腰包,在许县给黄忠安排了一座府邸。不大,也就是比普通民宅略大,不过这里可是都城,能免费得到一座宅子,黄忠很满意。

    黄忠和黄叙由专门的侍者,安排过去新家那边,需要的物品曹操也派人给他安排。王庸却是留了下来,等着曹操后续吩咐。

    “黄忠不错,他刚来的时候,我便派人去叫华佗过来,等待期间,让典韦去挑衅,两人打了一场,结果那黄忠居然和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