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曹操的主厨-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睦铮际怯泻艽笞饔玫摹
比如张居正的变法,便是在福建和广东作为试点,然后再逐渐推广出去。后世有什么政策,也是地方试行,然后才向全国推广。
“嗯,回去之后我会禀明陛下,在许县推广,屯田制也不错,熬上两三个月,争取多种一些高产作物,或许能够满足需要。”曹操这段时期,也算是从谏如流,尤其是那些,明显为她考虑的建议。
或许是年轻,脑子还算灵光,跟得上节奏。换了晚年,考虑一个问题都需要思考半天,群臣你一句我一句的,直接就分析不过来了。当然,这是原本那个世界的老曹,这个世界的曹梦,按说还有上百年的青春期来着!
王庸甚至怀疑,这个世界的三国,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是不是要给他打赏两百年?到时候,人口问题,怎么解决?不会真的内战到亡国灭种吧?!
好在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投了曹操,那么怎么说都要横插一脚,提前结束这个世界的战乱。好让华夏民族,能早点把目光,从内乱,向北方,和西方,甚至是东方和南方转移。
基本的策略订下,黄巾之乱也已经停止,自然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不过荀彧却是建议,派兵南下,趁着汝南郡如今被黄巾贼肆虐,各地都缺乏足够的守军,直接威压收服,把地盘扩张到汝南郡去。
曹操闻言略作思考,在曹仁和夏侯惇身上扫了扫……
为了保证作者君不饿肚子,请保持投(ding)食(yue)!
………………………………
第236章 凯旋归奏请屯田
汝南郡足够大,同样的这里也是四战之地,而且没什么地方可守。若要打下这里,就需要一名大将镇守。
曹操在曹仁和夏侯惇两个之间犹豫了一下,几乎只有一下,便选定了曹仁。
别看这个族妹有点女汉子的意思,心思却非常细腻,尤其擅守。主要还是年轻,容易冲动,不过这个问题不大。
“子孝,由你统兵,为我打下汝南郡,可否?”曹操当即点名。
“属下愿为主公打下汝南!”曹仁当即拍着胸膛应允下来。
“主公,我也可以……”夏侯惇也是当即表态。
“子孝允文允武,地方有她一个已经足够。若是派元让过去,怕还要给你准备三四个文官辅佐才行……”曹操有点无奈的说道,都是自己人,没必要那么客气。
“孟德,我最近已经没有那么莽撞了!”夏侯惇直接抱怨起来,曹操刚才那番话,不就是说她个性莽撞,没办法独当一面么?!
“再说!”曹操笑着指了指王庸,“你们不是快要成亲了吗?”
“这个……国事为重,国事为重……”夏侯惇闻言,气势顿时就弱了下来。没办法,按照约定大概还有十来天,就是黄道吉日。到时候王庸是打算一口气,把她们四个都迎娶过来。对,包括华佗,他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类型。
夏侯惇也是担心,到时候婚礼那天,王庸和三女结为连理,她却被排除在外,想想都觉得委屈。顿时统兵出征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再提。
“安心好了,以后有你表现的机会!”曹操看着她那纠结的样子,上前安慰道。
这边的战事就这样告一段落,曹仁第二天统兵南下,而大部队开始收兵北归。三万左右的黄巾贼俘虏,作为屯田兵,兼职辎重兵,带着物资随着曹仁南下,其他的物资则随军一起返回许昌。
两天左右,大部队回到许昌,曹操大破二十万黄巾贼的消息,迅速传开。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卢植跟着刘协,在刚刚修筑完成的许昌外城城门上,看着凯旋而归的军队,不由得叹了口气。
若是仔细看,会发现跟在刘协身边的关中臣子,直接就少了四分之一。就在这十天左右,以伏完等人为首的关中臣子,联合皇甫嵩上表,言曹操目无君王,居然未经过朝议,便私自调动军队,按律当诛!
刘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毕竟曹操已经把大部队都给带出去,剩下的禁卫军在徐晃手中,徐晃又是刘协的义弟,再加上他们这些臣子都有些家丁,也能凑出个三五千的家丁兵。
只需要把曹操一党尽数逮捕,控制许昌,然后截断曹操的补给,让她们陷于黄巾贼之手,自己再出面收拢残兵,以卢植和皇甫嵩的能耐,迅速收拾黄巾贼,然后以颍川郡作为根据地扩张,甚至号召忠臣前来勤皇,陛下必然能恢复真正的权势,他们这些臣子,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不像现在这样,完全就如同曹操的下属一样。
对,他们作乱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不想明明有着很高的官位,结果却如同曹操的下属一般。说到底,就是权欲在作祟!
却不想,刚刚提出这样的奏请,荀攸和程昱出面,直接把上奏者这几天,纵容家人在许县欺男霸女,强买强卖,甚至无视法令法规,强行购买土地,甚至借助官职之便,收受贿赂,挪用公款(为招募军队所用)的事情都给抖了出来。
回过神来,禁卫军已经出动,当即就把他们逮捕起来。又在他们家中搜出大量兵家兵器,当即给他们一个‘造反’的罪名。
也就是刘协仁慈,不希望看着他们因此送命。她看得出来,这些人有着自己的算计,不过好歹打出的口号,也是为她考虑,不能寒了别人的心。
于是各打五十大板,让这些臣子上交兵器甲胄,退还侵占的田地和商品,最后革职查办,便是最终的判决。
荀攸和程昱也没有穷追猛打,见状当即收手,但如此一来,从关中过来的臣子之中,也有四分之一的臣子,被摘掉了官帽,灰溜溜地离开许都。
就连皇甫嵩,最后都不得不引咎乞骸骨,明明正当风华之年,也不得不离开朝堂。本来按照荀攸和程昱,或者说曹操的意思,她不需要辞官。
可皇甫嵩很清楚,那么大的事情,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来承担责任!这个人不能是作为司徒的卢植,那么只能是她这个太尉!
经过这件事情,这些来自关中臣子的气焰,直接就被扑灭,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会乖乖夹着尾巴做人!曹操本来就在扩张的时期,可不容许,任何人在这个时期拖她后腿!
“臣司空,行车骑将军曹操,遵旨讨伐黄巾贼余孽,已在颍河边上获得大捷!”曹操率领一干文武,来到皇宫大殿之上,当着上首处刘协的面,汇报这次战果。
“然虽大胜贼人,俘虏的十几万被裹挟之民,却是嗷嗷待哺。偏偏去年灾荒,粮食本来不多,今年虽然风调雨顺许多,也是青黄不接的时期。更别说,若是放任这十几万人不管,时间长了可能会生变!”曹操又说出了如今最大的问题。
“这有何难,直接坑杀便是!”王子服出面提议,这厮居然逃过了一劫。
“不妥!”卢植却是持反对意见,她其实是看出来,曹操另外有算计,估计根本不打算杀死这些俘虏。退一万步说,既然都说明是被裹挟之民,而不是乱贼,坑杀就不妥当了!
“的确,这些人都是我大汉百姓,只是被贼人裹挟,并未从贼,若是盲目坑杀,反而会伤害到其他百姓的心,从而降低他们对大汉的忠诚。
臣以为,当充分利用这些俘虏,在许县,以及周边数县进行屯田,一则让他们有点事情可以做,二则也能把劳动力都利用起来,甚至能种出一些粮食的话,也能补助一下军民所需。”曹操提议,说完,她又把王庸那套理论,修改了一番之后,进行上奏。
显然,这已经涉及到《汉律》的修订,为此整个朝廷顿时乱成一团。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同意的认为可以尝试一下,不同意的却是把‘祖训’这个玩意搬了出来。
“好了!只是试行,无伤大雅!”刘协最后不得不出面,为这件事情做出结论。
为了保证作者君不饿肚子,请保持投(ding)食(yue)!求投食,求投食,求投食!
………………………………
第237章 事务繁忙忘用餐
农具和耕牛,在黄巾贼那里缴获了不少。原本应该是属于一些大户人家,不过随着黄巾贼肆虐而过,那些没有抵抗能力的家族,基本已经烟消云散。
简单来说,这些农具和耕牛,甚至缴获的那部分粮食,都已经成了无主之物。自然而然的,曹操也不是什么好人,直接就把这些物资,都给充公。
“如今是四月下旬,距离芒种已经不远……”荀彧其实是最忙的一个,不仅要给之前许昌发生的动乱扫尾,同时还要兼顾人才的招募,最后还要处理日常事务,包括这次屯田的事情。
叹了口气,趴在书桌上面,看向送午餐过来的王庸说道:“好在去年整治蝗虫之后,迅速补种了一批麦子,大概再来几天,差不多就能收获。同时粟米和稻子也要陆续播种,而番薯也差不多陆续可以收获……只可惜,第一批番薯和南瓜太少,只能留种。等到秋季收货后,还要补种一季大豆。”
“也多亏去年面食的推广,小麦的补种很成功,尤其是今年的雨水很不错,河流也逐渐恢复过来,应该会有不错的收成。”曹丕对今年的粮食情况,也是非常满意。
别看年纪不大,治政方面已经显露出足够的才华,尤其是跟在程昱身边,洞察人心,法制之道,以及治政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闲下来的时候,又会找人切磋武艺,目前找得最多的,便是典韦,当然基本上都是单方面被虐。典韦那小妮子,动起手来往往不知道轻重。不过这样锻炼下来,曹丕的武艺,倒也算是马马虎虎,能和曹昂不分上下。
“去年雨水不足,不适合再种植水稻……已经种过小麦的土地,便要直接种植大豆,来保证地力。只是这样入冬之后,地就得撂荒了……”荀彧也是在为这个事情头痛。
“既然如此!”王庸走了进来,“种植一些牧草,然后在入冬之前收割制作成青储料,如何?这样不仅不会浪费地力,牲畜也能有越冬的粮食!”
“话说那么说,可青储饲料是什么东西?”荀彧好奇的看向王庸,她更好奇王庸到底还会什么东西,似乎总能在他口中,知道一些她们不知道的东西。
说起来,王庸推荐的那些人才,算算时间,征辟的圣旨,应该已经送到对方手中。甚至具体的答复,也应该在这三天内送回。
“简单来说,就是把牧草等铡短,然后放入窖中,压实,然后铺上一块篷布,再填入泥土压实。三十到五十天左右就发酵完成,可以取出来使用。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到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这时寸草不生,家畜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再加上天气若突然变冷,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死亡。以青储料喂养,可以帮助它们更好的抵御寒冬,第二年开春前,不需要经过恢复,就能直接投入使用!”王庸大概把青储料的概念说了出来。
在后世,耕牛已经不怎么需要,所以青储料主要是针对大型畜牧业而言,目的则变为让牲畜在冬季,也能保证不掉膘,毕竟不管是牛羊或者是猪,饲养的目的便是为了屠宰。
“去年为什么不提出来……”荀彧觉得,王庸是不是低调过头了。
“去年我还不是主厨!”王庸摊开双手,当时他还没有真正的编制,就算说出来,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同时去年雨水那么少,哪有可以拿来储备的牧草?!”
“这倒是……”荀彧点了点头,去年王庸就算提出,也没有足够的牧草用于实验。
“慢着!”曹丕却是意识到了什么,“若是有青储料这样的东西,是不是今年开始,饲养的马匹,牛羊等都可以增加数量了?甚至于,建立大型的养殖场……”
“不亏是大小姐,思路转得就是快!”王庸朝着曹丕比了个拇指,这绝对是故意讨好,谁让名义上曹丕可是曹操的‘长女’。
“嘿嘿!”到底是小姑娘,被人夸奖之后,还是挺高兴的。
“只是这样一来,工作量又要提升了。”程昱却是似笑非笑地看向王庸。
“说起来,程武今年不是要及冠了?让他过来帮忙如何?”荀彧看向程昱。
“他从小跟着我习文,自己也锻炼武艺,估计是打算在军种发展。我这一身所学,都没有可以传下去的。”程昱涂涂写写,却不由得叹了口气。
她本身也算是武官一系,只是武力比不上那些超级猛将,最多是卞玲珑一级。
兵法韬略,好歹是传授给了程武。另有一身外儒内法的治政之道,以及多年的治政经验,却没办法传授给他。曹操把曹丕放在她身边学习,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俪……”荀彧很奇怪的看向程昱,“你才六十多,少说还有几十年可生产,若真的感叹没有后裔,为何不想办法再找一个?反正程武也长大,不需要你再照顾。”
“话虽如此,可好男人难找……”程昱顿时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旁人看起来倒是风情万种,六十岁的她不太注重保养,饶是如此,依然是一股成熟的风韵。从现代人的角度,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什么风韵犹存,对她都是一种侮辱。
“咕咚……”在衙门办公的几个文吏,顿时咽了口唾沫,随即却是把头埋得更低。他们虽然被程昱的美色所吸引,却不敢僭越。别的不说,这位还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万一追求不成,说不定对方打击报复,自己还要不要当官了?
这世道,还是乖乖当官,过几年稍微存点钱,找个女人成亲,然后生下几个孩子,也算是构筑起了一个家,留了后。这其实是大多数男性共同的想法,男多女少的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不求书香门第,但求过得了眼,脾气不错就更好,一婚二婚也无所谓的。
“青储料的事情,我会上书给陛下,到时候进行实验。不过有熟成肉这样的东西,想来青储料也不算荒唐。”荀彧想了想说道,小规模尝试没意义,要来就大规模进行,只是如此需要的人力和财力都不少,需要报备。
这也是很不方便的地方,换了以前,直接报呈曹操批准即可,现在还需要报备司徒那边,得到批复才能开始。
“剩下就是耕种的问题,这几年颍川撂荒的田地不少,重新恢复过来进行耕种,别的不说,一季粟米问题不大。到时候再补种一季豆子便是。”程昱的思绪又回到屯田上来。
“如此明年开始,耕种就能恢复正常……话说,无忧过来有什么事吗?”荀彧问道。
“姑母……王御厨既然会过来,自然是通知我们该用餐了。”荀攸直接吐槽道。
为了作者君的稳定更新,请保持投(ding)食(yue)!
………………………………
第238章 已经启程的人才
能让荀彧都忘记吃饭,这的确是可以看出,现在的工作居然有多么的繁忙。话说,荀攸干得漂亮,不亏是吐槽担当!
回过神来的荀彧顿时才意识到,此刻的自己已经是饥肠辘辘,顿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肚子饿了,先吃饭!”
“已经准备妥当,午餐有三种选择,叉烧干捞粉,老友粉和老鸡粉,要哪个可以自己选,簸箕粉根据需要可以自己加!”王庸笑着回道。
不仅仅是这里,在阳光早餐那边,除了广式烧腊饭之外,也开始推出簸箕粉系列。主打的便是叉烧粉和锅烧粉,猪脚粉,生肉粉,老友粉,老鸡粉等也被写入菜单。
“河粉啊……”荀彧有点失望,“我们的工作那么繁忙,没有点更更好吃的,提不起干劲来啊!”
也不是说煮粉不好吃,主要是烹饪起来太简单,味道也很纯粹,也就能填填肚子而已。
“姑母,仅仅是你那么认为而已吧?”荀攸有点看不过眼,直接吐槽起来。
“早知道你会那么说!”王庸拍了拍手,顿时有杂役,递过来一个食盒,“在万事屋弄了点海鲜,特别给你加料做了一份海鲜老友粉,顺带给你加了一块猪蹄,如何?”
走的是个人的账,郭嘉、夏侯惇和华佗那边也有加餐,毕竟不能厚此薄彼。
“真不愧是我的男人,爱死你了!”荀彧顿时激动起来,看着饭盒放在她的面前。
“怎么突然闻到一股……爱情的酸臭味?”程昱缓缓站起,“太酸了,我还是去食堂那边用餐吧……”
“算我一个!”荀攸也有点看不下去,缓缓起身,露出那已经显怀的肚子。
曹丕等人也陆续离开,剩下荀彧和郭嘉两人,分别拿到自己的那一份食盒,然后打开。在里面取出还有温度的汤粉,同时端出用小碟子装盛的那块猪脚。
老友粉,传说是一大厨,为了一个感冒的好友发明出来的煮粉。先烧油锅,然后放入蒜蓉和豆豉爆香(根据需求放入辣椒),然后依次放入猪肝粉肠和猪肉翻炒,倒入酱油,蚝油。同时加入酸笋和番茄,用高汤或请水煮开,放入生菜和河粉烫一烫,即可出锅,撒上葱花,便是一碗老友粉。
这老友粉酸辣可口,开胃催汗,一碗下肚满头大汗,感冒的症状都减缓了不少(适用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只会火上加油。友人问厨师,这是什么,后者就说这是老友粉。
当然也有典故说最初是老友面,传到南方才发展成为老友粉,以簸箕粉进行烹饪,汤头香浓可口,酸辣开胃,簸箕粉滑溜可口,真是色香味俱全。
海鲜老友粉,则顾名思义,去掉粉肠甚至是猪肝,用虾、鱿鱼和蛤进去翻炒,有条件用蛏子代替蛤,用八爪代替鱿鱼也可以,配上腌制过的猪肉,甚至是猪肝,然后按照老友粉的步骤烹饪而成。
整碗海鲜老友粉鲜香可口,酸辣开胃,那股甜到心的鲜味,更是过瘾。再加上一块香浓的猪脚肉,那真是把路边小吃,吃出高级料理的享受。
“这汤似乎也不是一般的清水熬制出来的啊!”荀彧敏锐品尝出了一些端倪。
“这是用海带和鸡骨熬制的汤头,味道偏清淡,不会破坏汤粉的风味,却能够进一步提升它的鲜味!”王庸自豪地说道,这汤水,原本是老鸡汤的配汤。
当然,被他这样小心翼翼烹饪出来的套餐,已经不能用路边摊小吃,或快餐饮食来形容,已经算是能够入得了台面的吃食。若在提升材料的品质,甚至能满足老饕的苛求。
不过现阶段而言,要应付荀彧的胃口,已经完全足够。
“这个酸辣味,好过瘾啊!”荀彧吃得很舒服,满口香浓和鲜甜,食材的新鲜至关重要,烹饪也非常重要,王庸小心翼翼维持着一个合适的比例,让各种食材之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甚至是把猪脚的那部分也考虑进去。
就算是直接把猪脚泡入汤粉里面,也不会影响到整碗汤粉的平衡!
“精力补充完毕!”把汤粉连带猪脚吃光,荀彧用手帕擦了擦沾满了油脂的小嘴,随即站起来,绕开桌子,朝着王庸扑过去,“还有王庸力要补充一下!”
在王庸的怀中,好好的撒娇了一番,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桌子面前,一脸幸福的样子。
“那个……”郭嘉却是刚刚吃完,看了看王庸,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都有,都有!”王庸见状,主动上前,将她抱入怀中。
“一身的油烟味……”郭嘉抱怨了句,却很享受这种被抱着的感觉。和荀彧的抱抱不同,这种拥抱,会让她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王庸还是给曹操和刘协各自送去一份午餐。和下面流水线一样制作出来的不同,这一份是他亲自下厨,仔细烹饪,里面灌输的是自己的诚意。
和刘协聊了大概三十分钟,王庸才拿着曹操这份,来到她办公的房间。在通报得到允许之后,才把饭食拿了过去。
“简单的汤粉都给你做到这个程度,倒也是厉害……”曹操吃着午餐,目光却是固定在地图上。这是一张大汉地图,每一天,这张地图都在变。
原本有无数个旗帜,用不同颜色来标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小旗子被拔掉,换上其他颜色。看得出来,这是大汉各势力的地图。
诸侯讨董结束,进入群雄割据时期,那个时候有一座县城都敢自称皇帝,更别说一郡之地。天下局势如此,每天进行的,无非是大鱼吃小鱼的戏码。
南方孙策不断在扩张地盘,袁术似乎有意北上攻打徐州,北方袁绍和公孙瓒还在对战。关中的李傕和郭汜,已经是冢中枯骨。刘表和刘焉,不容忽视。至于南方的士燮,守成之徒,不足为虑!唯独刘备,接收了吕布,却不知是养虎为患,沛郡那边,放置的旗帜和刘备的完全不是一个颜色!
“承蒙主公喜欢!”王庸还能说些什么,曹操此刻根本心不在焉。她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外部的,内部的,太多太多的事情牵扯着她的精力。
“对了!”曹操突然想起了什么,“你之前推荐的人,马腾那边言李傕郭汜封路,无法过来,名义上愿意归附朝廷;其他几人,则陆续过来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