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大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薛荣进又转身对薛牛道:“薛牛,这是应天府的官差大人,说圣上要选民间代表去皇宫聆听圣谕,你被选上了。”

    “啊”薛牛本来挺奇怪的,不知道村长带这几个当官的来自己家干什么。这时一听,要自己作为民间代表进宫面圣,顿时懵了。

    那当头的官员一脸笑容地说道:“薛牛啊,圣上明天要开大朝会,发表演讲。除了江南四上文武百官以外,还要挑选数十名士农工商等民间代表,进宫聆听圣谕。你背母寻医的事迹我们也是听说过的,根据凌义渠大人的指示,我们将你选为应天府的几名农民代表之一。你收拾一下,随我们入城,学习一下宫廷礼仪,明天一早和大家一起入宫,听圣上演讲。”

    “不行,不行。我一个大老粗、泥腿子,怎们能进皇宫呢要是冲撞了圣上,可怎么得了。”薛牛顿时害怕的连忙摆手。

    “当家的,你们在说什么”薛牛的妻子,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农妇走出来问道。

    “这位是薛夫人吧是这样的,”那官员又把事情向薛牛的妻子解释了一遍,最后道:“作为农民代表,进宫面圣,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咱们应天府也只有几个名额,凌大人挑了薛牛,也是因为薛牛背母寻医的事迹实在太感人,可以做咱们应天府的农民代表。薛夫人你劝劝你男人,不然我回去不好跟凌大人交差啊”

    听到这个事,那薛牛妻子也惊呆了。老薛家数代贫农,别说面圣了,连当官的也不曾出过一个。不料今日竟然天上掉馅饼,薛牛被应天府尹凌大人选中,要当农民代表去皇宫聆听皇帝圣谕,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啊。

    反应过来后,这农妇就开始劝起薛牛来。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不说得什么实质上的好处。只凭进宫面过圣这一点,老薛家今后数十年都不会被人欺负。农妇看得很明白,极力让薛牛答应下来。

    村长薛荣进也在旁边劝说,这也是薛家村的荣耀。

    最后,薛牛实在推脱不了,只能收拾了一番,穿上干净衣服跟着应天府的几名官差进了城。到了应天府衙门后,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宫廷应答礼仪,一直折腾到半夜才得睡觉。

    同样的事情,也在礼部、工部等其他一些衙门上演,无数人为了明天皇上的大朝会紧张准备着。
………………………………

第12章 杨毅的演讲

    杨毅抵达南京的第三天,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卯时05:00-07:00正点,三百多名江南文武官员和数十名士农工商代表齐聚奉天殿南京紫禁城的金銮殿,等候皇帝上朝。

    卯时一刻,随着一名宦官“皇上驾到”的声音响起,殿中数百人纷纷噤声。杨毅身着黄色九龙袍、头戴金丝蟠龙翼善冠出现在侧门,后面跟着王承恩和几名侍女、侍卫。

    杨毅脑中有崇祯帝上朝的记忆,径直走向了龙椅,却没有坐下。王承恩和几名侍卫在旁边站定,两名侍女各举一把大屏扇站在龙椅后面。

    王承恩示意杨毅坐上龙椅,杨毅轻摇了一下头,表示不用,王承恩也不再劝。

    见皇帝站到龙椅前,虽然没有坐下去,殿中数百臣民还是立刻下跪一起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杨毅抬抬手,道了一声“平身”,大家就站了起来。

    记忆中崇祯帝平时上朝大都坐着,但今天要发表的演讲杨毅觉得只有站着才有气势,因此他没有坐到龙椅上去。

    等殿中所有人都站起来后,杨毅向前走了两步,居高临下望着下面的数百人,开始发表他成为崇祯帝后的第一次演讲:“诸位爱卿、民间代表,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主题是爱国。我这里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送给你们,也送给天下所有大明子民。”

    殿中数百人本来以为今天的大朝会就是崇祯帝召集大家作一场秀,表现一下他跟大顺军李自成、满清多尔衮坚决抵抗到底的决心罢了。不料皇上开口就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多忠君爱国的文臣武将和民间代表马上感到热血上涌,专心听了起来。

    只听杨毅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中华民族上下数千年,今时今日,实际上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李自成横扫北方、生灵涂炭,张献忠西进四川、屠杀平民,满清劫掠辽东、遍地狼烟,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最关键的转折点。”

    “张献忠是杀人狂魔,李自成骄傲自大,都不成气候。如果我们就此沉-沦,偏安于江南,那满清铁定会入主中原,横扫天下。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时候,等满清女真人当了天下之主,我等汉人,炎黄子孙,将被置于何种地位”

    “大家可以回想当年元朝统治天下的时期,蒙古人将天下民族分为四等,我汉人最为低贱。蒙古人杀汉人,赔付银子了事;汉人杀蒙古人,则处以极刑并抄没家产赔付。如此歧视之举,即为蛮夷当政后给汉人的待遇。如果今天我们不奋起抗争,被满清夺了天下,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跟元朝一样,成为满清国最低等的贱民,饱受女真族统治者的盘剥欺压。你们愿意吗”

    殿中数百人听到崇祯帝的问话,齐声高喊道:“不愿意”。其中还有些很愤怒的声音,大概是被杨毅勾起了当年元朝统治时期不愉快的历史。也许他们的家族祖上就曾被元朝统治者盘剥欺压过,导致他们对化外蛮夷分外痛恨,跟皇上产生了同仇敌忾的感觉。

    杨毅点了点头,道:“很好,大家都不愿意,我也不愿意。自太祖立国以来,本朝列位先皇对外夷均奉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原则。无论朝廷面临多大的困难,首都被围也好,皇帝被俘也好,列位先皇都从未有人低头服输过。朕今日当着文武百官和民间代表的面,在此立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将作为我大明皇室祖训,流传后世。今后如有哪位子孙违反此条祖训,天下万民可罢黜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此誓言不可违不毒,尽然允许天下万民罢黜不遵守此誓言的皇室子孙,可谓前无古人之举。有些老学究不以为然,认为皇上此言出格了;但也有些人被崇祯帝这种诚恳的态度感染,纷纷高喊“皇上圣明”。

    杨毅看着殿中热烈的气氛,感到很满意,继续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被蛮夷统治,那怎么办呢只能是自己强大起来,让蛮夷不敢轻易侵犯。只有我们大明强大了,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那些蛮夷才会惧怕我们,才会知难而退。”

    “那怎样才能强大呢靠我吗还是靠你们这些人都不是,要靠天下所有人,要大明每一个人都负起责任来,我们才能强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个意思。国家的强盛不是哪个人独自努力能够实现的。”

    “朕自登基以后,励精图治、殚尽竭虑、宵衣旰食、事必躬亲,为国家强盛奋斗了十多年。常常鸡鸣而起、夜分不寐,以致积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还曾五下罪己诏,自承错误,朕自认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结果呢十多年来天灾、战争不断,朕拼尽全力也无法消停一二,到现在更是北方尽失,朕也无奈撤到南京来了。难道是大明王朝命该如此吗”

    殿中众人纷纷出言:“不是。”

    “这不是陛下的错”

    “军队战斗力不行”

    “自然灾害太多”

    “官员”

    “领兵将领能力不足”

    杨毅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继续道:“不错,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为我今天的失败开脱。但这却不是我就此沉-沦,一蹶不起的理由。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列位先皇尚未有迁都南京者,朕亦不能开此先河。因此,朕决定,尽管北京已被李贼占领,但它仍然是我们大明的首都。南京只作为朕的临时行在,履行临时首都功能。朕会励精图治、整军备武,早日北伐中原,夺回首都。望文武百官、天下万民助朕”

    说完,杨毅向殿中数百人鞠了一躬。
………………………………

第13章 爱国教育

    殿中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惶恐不安地下跪还礼,七嘴八舌地说着诸如“臣不敢”“草民不敢”“陛下不必如此,臣等自当鞠躬尽瘁,助陛下北伐中原”等话,宽慰皇上。

    杨毅抬起头,看了看下面众人的神态,满意地暗自点头。古代封建社会,讲究君臣父子,臣民为帝王效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些封建帝王也没有谁会低头向臣民恳求帮助。

    今天杨毅却开了个先例,以帝王的身份扮演了一个悲情的角色,求大家助他一臂之力。杨毅想让大家同情他,跟他一起同仇敌忾,共同备战,以北伐中原。如此,便能轻易激起大家心中的热血,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并为自己拉拢大多数人站到自己的阵营里,以图东山再起。

    虽然这样可能会丧失部分威信,但杨毅不认为威信是靠这些虚无的面子来维持的。他认为,只要自己能东山再起,打败李自成、多尔衮,夺回北京,让大明帝国强大起来,威信自然而然的会产生。

    杨毅对众人需扶了一下道:“诸位请起”

    “谢陛下”

    杨毅继续道:“朕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让大明强大起来,光靠某一部分人的努力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要有爱国之心。有些人认为大明江山是朱家的,是我朱氏皇族的,与他无关,要他爱什么国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不错,大明是太祖率军驱逐了元朝统治者建立起来的,但这就证明了大明江山是朱家的吗不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明是所有大明子民的大明,不是某个人、某个家族的天下。如果今天我吃了败仗,丢了江山,被满清鞑虏统治了天下,你们认为跟你们无关吗不是的”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句话,唇亡齿寒大家也知道。大明王朝灭亡了,大明的子民难道就好过吗你们觉得满清鞑虏会善待你们的后世子孙吗不会的。”

    “所以,我们要爱国,我们要团结起来,要一起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让外人不敢侵犯我们。这不是我朱氏皇族一家人的事,而是关系全天下汉人前途的事。”

    “那么,怎么爱国呢有些人说,我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爱国,也不知道国家在哪里。我告诉你,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是当官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贪污,让上司少操心,就是爱国;你是当兵的,刻苦训练,练好杀敌本领,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爱国;你是经商的,合法经营,不违法乱纪,哄抬物价,就是爱国;你是种田的,早出晚归,勤劳耕种,不好吃懒做,就是爱国;你是读书的,刻苦学习知识,不考试作弊,不欺负同学,就是爱国。”

    杨毅歇了口气,继续道:“爱国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什么是积极爱国开动思想,为朕出谋划策,让我们的政令更通畅,经济更发达,商业更流通,军队更强大,武器更先进等等,就是积极爱国。什么是消极爱国不贪污,不违法乱纪,不骄奢-淫-逸,不欺行霸市,在外尊老敬贤,在家父慈子孝,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不给国家、不给他人造成损失,就是消极爱国。”

    “人的知识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我们不能强求。不论是积极爱国,还是消极爱国,都是爱国的一种方式,都值得我们肯定和表扬。但是,此时此刻,身在此殿的你们,大多数人都是朝廷的精英,却不能要求过低。你们必须以自己为表率,去影响你们周围的人,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爱国,知道怎样去爱国。”

    “我知道,现在全天下都奉行着万般皆下惟有读书高的论调。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了这个观点,然后一代一代的教育下去,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大家从小就被这样子教育: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当官,不能光宗耀祖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

    “你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长大的,这是错误的教育,这是最糟糕的教育。很多人长大后就知道了,原来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幸福,唯独不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他与国家毫不相干他住在国家的土地上,吃着农民种出来的粮食,穿着工人织出来的衣服,享受着军队保护的安宁,他却说他读书与国家毫不相干。”

    “有些人心里不以为然,说我住房子、吃粮食、穿衣服,都是拿钱买的,又不是国家送我的,关国家什么事这种想法是错误。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如果没有国家,你一个人找个荒岛去住一下试试,看你能买到房子、买到粮食、买到衣服不有钱又怎样没有军队保护边疆,你还能安心在家读书不”

    “所以,这样的教育是错误的,这样教育出来的读书人是自私自利的,不爱国的。读书人是国家的栋梁,是高级知识分子。如果你们都不爱国,还能指望那些没有读过书的工人、农民爱国吗有些人读了书,当了官,就自高自大起来。目中无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对国家有用吗他起到的是负面作用。他的父母,他的子女,他的乡亲,都会在他的影响下,变得跟他一样自私自利。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我们还怎么去北伐中原,打败李自成,打败满清鞑虏”

    “我今天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我知道,现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家族、宗族的现象,族长的命令比知县、知府,甚至是巡抚的话还要好使。这种现象是历史的社会遗留问题,也是中国的特色,我不予评价。但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第14章 吏部尚书请辞

    顿了一下,杨毅开始讲他的故事:“在十多天前,我和王承恩以及几名护卫还在徐州以北连夜赶路。有一天晚上,突然暴雨来临,我们没有地方躲雨,大家就在路上跑。突然看到前面有个烂草棚,于是我们几个人就跑了草棚躲雨。在我们刚刚躲进草棚后,雨势就突然变得更大了,是那种特别大的特大暴雨。我心想运气太好了,刚刚躲进了草棚暴雨就来了,今天实在运气不错。”

    “这时候我也顾不得皇帝的身份,也顾不得这草棚有多破烂、有没有人住过、干不干净了,只要能避雨就行。然而,因为暴雨下得实在太大,这个破败的烂草棚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似乎一不注意,就要整个倒塌了似的。这时候我们所有人就齐心协力去扶住草棚的柱子,不让它倒塌。因为它要是倒了,连同我这个皇帝在内,所有的人都会变成落汤鸡”轻笑声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是感慨各位,你们说,是我们需要这草棚避雨,还是草棚需要我们来保护它不倒塌我想,大家都明白,是我们需要这草棚这个草棚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在烂也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也是我们的家啊我们要爱她不能因为她现在烂了,破了,我们就背叛她。像范文程、洪承畴这样助纣为虐、帮助满清鞑虏进攻中原,欺压汉族同胞的汉奸,人人得而诛之,大家不要学他们。”

    杨毅的演讲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听起来很像是说教,但奉天殿内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无聊,所有人都听得聚精会神。因为,崇祯帝给他们讲了许多他们不曾想过的问题,改正了许多看似理所当然,实际上是错误的观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明是所有大明子民的大明”,“爱国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

    皇上嘴中说出来的一个一个新观点、新论断,让殿中数百人振聋发聩、耳目一新。很多人心中有愧,被杨毅说得低下了头颅;也有些一向忠君爱国的,被杨毅说得热血澎湃,恨不得马上散会,将满腔热血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

    当杨毅演讲完成后,殿中所有人全部心悦诚服地下跪,高呼:“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毅吩咐,朝会结束后,大家回去要尽力的宣扬忠君爱国思想,宣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要让天下官民全部振作起来,投入工作中,为将来北伐做准备。

    大朝会结束后,六部尚书、左右侍郎,各省巡抚、布政使、都指挥使等三上大员留下继续开小朝会,其他官员和民间代表均退朝出宫。人数一下少了大半,余下的人不到50名。

    随着四员和民间代表的离开,崇祯帝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等口号也迅速传扬了开去。大明朝廷战败、首都北京失陷、皇帝南逃的阴霾也迅速消散,江南各省官员百姓迅速恢复士气,积极投入工作,随时准备支援崇祯皇帝的北伐战争。

    四下官员和民间代表离开后,殿中留下的40多名三上官员才是目前南京朝廷真正的大员。其中有司礼监提督兼锦衣卫指挥使王承恩、南京兵部尚书兼五军都督府总督史可法、礼部尚书钱谦益、应天府尹凌义渠、凤阳总督马士英、泸州总兵黄得功、武昌宁南伯左良玉等,全是目前明朝尚存的中坚力量。

    其中有些人,杨毅通过查询资料得知,他们在原来的历史上不久就会投降清朝,当了汉奸;而有些人,则一直跟随南明朝廷抵抗清朝到战死为止。但是,现在杨毅自己都立足未稳,还不能大动干戈,去动那些未来会投降满清的官员。

    而且,这些后来投降满清的人,其中大多数其实是墙头草,并不是说将来就一定会投降清朝的那种。现在崇祯未死,而且平安抵达南京,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应该都不会轻易向敌人投降,除非崇祯帝完全抵抗不住清朝的进攻。

    因此,杨毅不想用还未发生的事来定这些人的罪,只是自己暗中加以提防罢了。

    这些大臣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杨毅都心中有数。哪些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忠臣、汉奸,哪些是能臣、庸才,杨毅都可以通过万能的查个一清二楚。再结合韩赞周的那份情报,江南文武百官大多数人的情况都已经被杨毅掌握清楚了。他会在掌握住南京朝廷后,再慢慢的提拔能臣、忠臣,打压汉奸、庸才,现在却不适合搞得满城风雨。

    四下官员都离开后,史可法第一个站出来上奏道:“启奏陛下,以前南京皇宫未有皇族居住,未设亲军都尉府。现在南京成为临时首都,陛下的行在,臣认为当尽快设立亲军都尉府,以护卫南京城以及皇宫安全。”

    杨毅点了点头,道:“皇宫安全就由王承恩统领的锦衣卫负责,南京城则从现有南京及各地军队挑选精兵强将,组成禁卫军,负责南京城及应天府内所有军务。原有的南京城卫军挑选禁卫军后剩下的官兵,向江北四镇调拨,加强江北防御。此事由史可法、王承恩共同负责,人数暂定为两万,直接向朕负责。”

    “遵旨”史可法和王承恩应了一声。

    然后,年近八十,大概是在场官员中岁数最大的南京吏部尚书李良志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上奏道:“启奏陛下,微臣年岁已大,耳不聪、目不明,以往南京吏部无事可做,还可安心养老。现南京成为临时首都,吏部肩负考察、遴选、升调江南文官之重责,臣无力胜任,特此请辞”
………………………………

第15章 明末东林党

    杨毅看着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确实不可能再让人家年近八十了还要每天从早忙到晚的上班处理公务,太不人道了。于是,杨毅没有多考虑,就答应道:“准奏,那李老就退休,安心颐养天年吧”

    “谢陛下”李良志谢恩退下。

    吏部乃六部之首,不可能没有主官。因此,杨毅马上对殿中诸人发问道:“既然李老辞职退休,吏部尚书出缺,诸位爱卿看有无合适人选,给朕推荐一二”

    殿中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商议了一会儿,众人大概是商议出了一个统一的人选,由礼部尚书钱谦益站出来道:“陛下,臣等以为,吏部左侍郎吕大器吕大人,为官清正、嫉恶如仇、满身正气,可为吏部尚书,执掌六部之首。”

    杨毅闭上眼睛,看似在思考,其实是在用脑中的查吕大器的资料。

    一查之下,这人果然如钱谦益所评,能力超卓、诚实正直、为官清正、嫉恶如仇,乃出任吏部尚书的合适人选之一。

    可是,关于吕大器的百-科资料中却有另外一点说明,让杨毅心里犹豫了。

    虽然吕大器优点一大堆,但他却跟钱谦益一样,都是东林党人,而且还是其中的领袖人物。

    在从北京到南京的路中,杨毅用搜索明末资料的时候,查到了“东林党”、“阉党”、“帝党”、“齐楚浙党”等明末政治派系。这些所谓的“党”并不是后世那样的政治党派,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而只是纯粹的党争派系。

    而东林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