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2-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比整个刘家还要庞大的存在。

    不过上海商界毕竟是讲规矩的地方;孙多森虽然实力强劲,也只能通过商务总会来给自己设置障碍。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手法又不能过于激烈;毕竟现在绝不是能够击败孙多森的时候、最好还是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虽然可以与孙多森硬顶,比如自己直接买地皮、找洋人买机器然后硬干,但是这种冲突会带来许多后遗症、而退出上海,虽然不会带来过多经济上的损失,但是却不利于自己试图融入上海商界的目的。

    对于目光宏大的刘继业而言,和平解决是最有效率低的办法。

    既然这样,只要能够摸清上海商界的脉势,就能找出破局的关键来!

    忽然楼下隐隐传来一阵怒骂声,其中能听到刘继嗣破口大骂,而骂声中则夹带着一阵仓促的上海口音。

    没过多久,骂声渐渐消退,刘继业从房间对着大街的窗外看到一个落寞的人影背着背包从当铺大门而出,用仇恨的眼神回头看了看,然后转身就走。

    此人正是马新。

    在房间里思考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决定了自己的对策后,刘继业重新出来,准备和堂兄好好商量一番。下楼时,听到两个伙计低声议论着刚刚发生的争执。

    “这掌柜……马新运气真是差了,在少爷恼火的时候犯下错误,被抓了个现成……现在被开掉。”

    “平日里见到这少爷人也蛮好的,谁知道这般凶残!我们还是小心为是!”

    刘继业却知道这马新早在刚来上海的时候,就已经通过言行把自己和刘继嗣得罪了。此刻想必是刘继嗣因为局势败坏,心情不好,为了泄气借故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这个马新开除了吧……

    这种二房当铺内部的事情,自己也不需要插手。

    两个伙计看到刘继业的身影时就停止了说话,装作非常用心的在打着算盘。

    刘继业原本神色平静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可是脑海中却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脚步顿了顿。

    看着低头在打算盘的伙计,刘继业发现住在当铺内虽然有他的好处和便利,但是人实在太多、接触也太多,太容易透露信息了!只要孙多森买通了当铺内的任何一个伙计,他就能从头到尾知道刘家的算计……等等,一定是信息有了走漏,不然孙多森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将六、七家厂子全都找到!?

    一双眼睛快速扫过店内几个伙计,看不出什么异样的情况。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确保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必须换一个环境。

    快步走向刘继嗣的房间,敲门后推门而入,向里面的刘继嗣缓缓道来自己的打算……

    一个多小时后,直到下午时分,二人重新走出房间。刘继嗣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勉强同意了让刘继业去试一试自己的方法。

    才一出来,正好看到穿着时尚靓丽的青子从门口进来,后面的刘德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青子戴着在租界新买的圆形小帽,上面还插着孔雀羽毛。她身上穿着件紫色小背心,里面则是及膝的蓝色裙子。如此符合当下巴黎风味的打扮、加上不错的身材,若不是从正面看只会让人以为是哪个西洋上流社会的小姐。

    周围的伙计们哪怕再是惊艳,也纷纷别过头去,怕看了失态被少爷责骂记恨。

    “继业,你看,我在租界上看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青子看到刘继业在,开心地上前与之说话。

    轻轻搂住妻子的腰,刘继业低头在其侧脸说道:“那么喜欢公共租界么?”

    青子没有察觉异样,笑着回答道:“建筑啊、人啊,都让我找回了一点东京的感觉呢!”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住到那边去,如何?”

    “真的?”青子听后拍手赞道:“那太好了!每天能省下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住那个酒店?”

    “还没有定,不过我们马上就搬走。”

    说完,刘继业看向身后的刘继嗣,用玩笑的口吻笑道:“没问题吧文远、不会打扰到你的‘清闲’吧?”

    青子没有听懂,但是刘继嗣却摇头,神色略显尴尬。

    刘继嗣虽然已与江宁薛家的长女结婚,孩子都两岁了,但长期忙于商务,四处跑动,尤其是上海经常来,因此在此处也有相好;一个距离当铺不远的唱戏姑娘。这几天他时常往那里跑动,被刘继业所察觉。

    对于这种男人的小秘密,刘继业并没有说什么、更何况清末的时候这种事情完全是常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公然亲密,就算正室知道了也只会装作不知;像谢氏,就是刘寿昌当初赎买从良的青楼女。

    只有青子不懂这些,奇怪地看了两人一眼。与刘继业说了几句话后,她便上楼收拾东西去了。

    一个多小时后,拎着大包小包的刘继业一行人站在当铺门口外,看着一群伙计帮忙将行李放上租来的马车,然后由刘继业手下两名亲卫一路看着。

    乘上黄包车,朝公共租界驶去。

    很快,众人就在公共租界内最新建成的汇中饭店下榻。

    汇中饭店于1907年底改建成功,刚刚开业未久。这座饭店是6层砖木混合结构,总高30米。外观呈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风格。外墙用白色清水砖砌成,镶以红色水砖做腰线。门窗有圆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门为转门。屋顶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夏秋季节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观望黄浦江潮水。这座亭子与大楼东北转角半圆的围墙相连,使大楼显得更加挺拔与豪华。

    饭店内部设有120套房间,还有上海最早的两部电梯。每间都有现代卫生设备,包括抽水马桶。进门后有木制扶手的楼梯,其上的雕花十分精致。底层是大餐厅,同时可容300多人用餐。大厅四周用柚木作护墙壁,平顶饰以石膏雕花。

    如此顶尖豪华的饭店,刘继业直接订了三个顶层套房十个晚上,自然得到了饭店贵宾式的迎接。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三百八十大洋;寻常五口人家两年的收入。

    ##########################################

    距离汇中饭店不远处的一处的一条小巷子里,坐落着一见破败的关帝庙。从满是蛀洞的木门朝内望去,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围坐在一人面前,大喊大叫着什么。

    “六、六、六!!!”里面一个流里流气的泼皮卷起袖子,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骰盅,不停地大喝着。

    “小、小、小!!”另外一个穿着伙计打扮的青年也同样在声嘶力竭地吼着!

    在无数血红的视线下,骰盅停止了摇摆。庄家喊了一声买定离手,然后就掀开了骰盅,露出里面两颗骰子的数字。

    ‘五、四,大!’

    方才叫的最欢的泼皮狂喜,用力拍了一把桌子,指着对面的那个年轻伙计,嚣张地大笑道:“哈哈哈哈!!!水果月生,不嚣张了吧!?敢和老子对着买,老子告诉你,你一定输光、哈哈哈!!”

    被称作‘水果月生’的杜月生气得狠狠咬着牙齿,他旁边两个伙伴见势就想冲上去打人;不过却被杜月生拦下。

    他知道那个泼皮虽然没什么势力,也不经打,但是经不住他有个辈份高的师傅,因此是青帮的‘通’字辈,比杜月生的‘悟’字辈要高一级……因此只能看着面前的五毛钱被那个泼皮收走。

    摸了摸口袋,里面除了一张捏皱了的名片外,已经空空如野。

    这是昨天一个有钱的公子哥多给的梨钱,被杜月生直接就揣入口袋里了。本来是可以拿它到饭馆里好好吃一顿的,现在却赌输在赌桌上。

    “你们谁还有钱?”杜月生急着想翻本,看了看周围两人,见他们都翻出空白的裤子口袋,知道今天是找不回这个局了。

    “王强你给我记着,明天老子再来吃了你!”

    说完这句狠话,杜月生咬牙大步离开了这座破庙,来到外面脏乱差的小巷子上。

    “月生!要不,咱们再……?”身后跟出来的一个无赖将手搭在杜月生的肩膀上,在其耳旁小声说道。

    杜月生想了想,一咬牙道:“好!再干一笔!”说完,狠狠瞪了旁边的瘪三一眼:“要不是你在那里说连续来了三把大、不可能还来大,老子怎么会输钱!?”

    那个无赖也不着恼,用手抓了抓头皮,抗辩道:“关我什么事!?还不是你受不得王强的激,硬要跟他对着压!要是你跟他买,现在咱们也有三块钱入账了!哪像现在,阳春面都吃不起!”

    “就知道吃阳春面!”杜月生骂了一句。

    “等我进了黄公馆,保你们吃到撑死!”

    。。。
………………………………

第174章 晚宴

    第一百七十四章晚宴

    1908年3月19日晚,

    上海法租界一处洋房内。

    灿烂的水晶灯将宴会厅照得通亮,屋内各种精细的摆设和装饰,让整个房子显得非常有格调。当今最流行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建筑内,一群打扮正规、扎着领结和穿着浆直了的白马甲的华裔和印度裔佣人举着酒盘在来回穿插着。

    酒盘上,琳琅满目的波尔多红酒、西班牙气泡酒、德国雷司令白葡萄酒装置在各有特色的酒杯中,供人随时享用。

    在宴会厅墙角处,一个六人的小型乐团在奏着欢快的音乐,小提琴声响遍全场,让人的心情跟着节奏就愉悦起来。

    参与宴会的人群都穿着正装,男士们身着黑色的外套和里面马甲,以及一双擦得锃亮、足以充当镜子的皮鞋。如此装扮下,平常五官再难看的男士在衣物的衬托下也好看了几分。精心打扮的女士则穿着低胸长裙,蕾丝边的裙尾在轻轻划过地面,头发都盘在脑后,举止优雅。

    不出意外,这场聚会的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白人;都是在上海有着相当地位的所谓‘上流人士’。其中不乏工部局的董事、有钱的洋行老板、列强驻扎上海的军人,以及一批社会名流。

    在这群人中,只有很少部分中国人得以参加。而就在大厅靠窗的一侧,一群聊天的人群中,一个高大的黑发身影跟着一名老者走了过去。

    老者脸颊消瘦,戴着金边眼睛,书卷气极重。他不慌不忙地来到人群前,朝里面站在中间位置,隐隐被众人围绕的面相亲和的老绅士点头示意,用淡淡的美式口音笑道:“longtimenosee,福开森先生!”

    被称作福开森的老绅士刚好和一个人说完话,见来者后热情地回应道:“longtimeindeed…欢迎,师图尔先生,在这里见到你真的很愉快!”

    师图尔微笑着侧开了身子,向着众人道:“请允许我向诸位绅士介绍一下,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是我的学生,也是现在中国南京的新式陆军中一名上校,同时还是大商家的继承人,继业?刘先生。”

    在好奇的目光下,穿着正装的刘继业上前了半步,向大家微微鞠躬,用几乎没有任何口音的美式英语说道:“能够受邀请参加这场盛宴,我感到很荣幸。”

    福开森带着浓厚的兴趣看着刘继业,眉毛一挑问道:“刘先生,你是从我所创办、师图尔刚刚卸任的nankinguniversity(汇文书院)毕业的吗?”

    “是的,我是在1902年冬天毕业,那时候先生您已经去上海了,所以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

    “fantastic!”福开森赞了一句,而周围的人也对一个举止得体,会说一口流利英文,同时还是中国陆军上校的年轻人也有些兴趣。

    “不过……我记得我所创办的汇文书院可是教授现代科学和道德的学校,为什么你会当上中国新军的上校?还是以这么年轻的身份!是不是师图尔在我走了之后对你们学生做出了许多出格的事情?”最后一句话,福开森是对着师图尔说的,玩笑之意溢于言表。

    刘继业摇头轻笑道:“这事情不能怪师图尔先生,而是我在毕业后决定去日本留学,受到当时俄国侵占满洲事件的影响,于是决定报考日本的军校。从日本军校毕业后,我被派上日俄战场上,在战役的最后阶段生擒了俄军的总司令库洛帕特金,得到日本的嘉奖。战争后,我回到中国,加入到了我的家乡江宁新成立的新式陆军中。”

    “真的吗!我记得好像在报纸上读到可怜的库洛帕特金……原来就是你把他抓住的!”福开森一脸惊讶,在场的人同样也没有想到当初轰动一时的库洛帕特金被俘事件原来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手。

    一时就有几个爱好刺激,酷爱新鲜感的成熟女士有些蠢蠢欲动。

    福开森对战争却有另一番感触,他感叹道:“看来你年纪轻轻,人生经历却已经很丰富了啊!我去年在北京遇到了去过满洲战场的西门博士,听他形容了许多可怜可怕的事情,就如同波尔战争那样的残酷。”

    刘继业脑海中回想起了当初在张作霖府中见到的那个美国医生,笑道:“真巧!我在满洲的时候也曾见过西门博士,当时他是日本第二军的随军医生,却溜出来与美军的一个观战上尉去了一个土匪的地盘观察形势。”

    “ohreally?”福开森眉毛又挑动了一下。

    “请告诉我,作为中国新军的上校,你为何来到上海?”

    刘继业将自己暂缓上任的情况与其说了一遍,听到刘继业打算将家族产业转向现代化工业,福开森非常赞赏。

    “没错!工业确实是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须具备的……刘你能看到这一点,很好!”

    福开森本人1866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城,父为教会牧师。自幼随家移居美国。后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结婚后福开森夫妇信奉“社会福音”教派,在自由主义神学的感召下到中国。先在江苏镇江学习汉语,1887年到南京,在估衣廊居所办校开课,招收学生。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汇文书院(thenankinguniversity),受傅罗之邀出任院长。

    1896年时,曾经与福开森在长江渡轮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想到福开森出色的中文水平和友善的性格,于是邀请其出任监院之职,参与创建工作;富凯色于是辞退了汇文书院校长之职,出任南洋公学监院直至1902年。

    与汇文书院不同,南洋公学为中国人自办的学校,故聘用了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任职任教,如吴稚晖、钮永建、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等;借此扩展了与中国学人及士绅的交往。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并创办《新闻报》后,福开森开始了与盛宣怀的长期合作;受其推荐,于1898年曾短暂担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幕僚、1900年兼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参与策划东南互保。1902年参与修订中国对日对美条约。

    通过与中国官方的良好关系,以及在中国文化界的很高威望和交际,再加上福开森所办理的报纸日进斗金,使得福开森同时也在上海的西方上流社会很吃香,成了社会名流。

    实际上由于盛宣怀的推荐,他已是准备前往北京接受新成立的邮传部高级顾问,此次宴会就是为他送别而举办的。

    除了与福开森交流之外,刘继业也与到场的其他不少绅士聊了一会儿,由于在场的大多是美国人,因此对刘继业的口音并没有英国人的轻微鄙视,反而感到亲近。

    年纪轻轻、为人谦逊和善、谈吐不俗、新军陆军上校、手上拥有价值一百多万美金的资金,此外还是一个巨商的继承人、同时又是日俄战争中的英雄……虽然刘继业是中国人,却依然得到了不少在场人士的青睐。

    刘继业与传教士谈文化、谈基督;与军人谈军备、谈远东局势;与商人谈生意、谈投资;与女士们谈冒险经历,时间匆匆过去了。

    一场宴会办到晚上十点半,客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道别了。

    在门口,刘继业与师图尔握手道别,微微有些醉意的师图尔微笑道:“刘,你是汇文书院最棒的学生,同时也是中国的未来希望!在上海有什么事情可以尽管找我!”

    两天前,在联系了李文辉并从其手中得到了以前汇文书院的嚣张师图尔来到上海的消息,刘继业便打算从此处入手,通过孙多森无法影响到的西洋圈子进行迂回作战。只要能融入上海商界的圈子、无论是洋商还是华商,都能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机遇。毕竟,谁都不会拒绝二百万两银子不是!

    在拜见师图尔,并表明了来意后,人很热心、很nice的师图尔全心全意地帮助刘继业这个以前的学生,并为其弄到了这次宴会的邀请函、并且将刘继业引荐给了颇有势力的福开森。

    虽然福开森本人并没有直接帮到刘继业多少,但是在宴会中刘继业也结识到了一批西洋工商界人物,与他们互换了名片、算是勉强进了这个圈子的外围。

    若无师图尔一开始的协助,这些都很难做到。

    “非常感谢校长先生,您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任何我可以做到的事情,请务必联系我!”

    才与师图尔告别,门口正好出来一个中年人。方才在宴会的交谈中,他对刘继业手中持有巨款打算投资实业很感兴趣,此刻在门口遇到后很友善地脱帽致敬道:“刘先生!后天礼查饭店二楼的宴会厅里,我们有一场小型的‘雪茄会’,我会让仆人把请柬送到你的酒店的!”

    刘继业脱帽回礼道:“能够后天再与安德鲁斯先生会晤,真令人愉快!”

    此时一辆西洋敞篷双人坐汽车从街角处驶来,对车辆有些了解的人一眼便认出这是在1901年投产,在美国卖的很火的奥斯莫比尔curveddash款,在美国售价650美元,相当于800多两银子。

    司机开着车灯来到门口停下,一个很壮硕的中国人。他跳下驾驶座,快步打开车门,向刘继业恭敬地说了声请。

    “oldsmobilecurveddash!你怎么在上海弄到这个的?”安德鲁斯一脸惊讶。据他所知,上海的汽车非常紧缺;由于运输不是很方便,价格起码是美国和欧洲的两倍,而且还经常没有货。

    “有关系就有一切,不是吗?安德鲁斯先生。”刘继业一语双关,安德鲁斯听后大笑了出来。

    “后天见!”

    。。。
………………………………

第175章 消息

    第一百七十五章消息

    两天后,穿着休闲西装的刘继业准时来到礼查饭店二楼,在门口将烫金的请柬交给服务生后,便在其带领下走进了会所。

    会所设置的有点像后世的夜总会酒吧,只是灯光很明亮。一群穿着便装,普遍年纪在四十左右的白人绅士正坐在沙发和靠椅上,品着威士忌和白兰地,抽着雪茄在谈天说地。

    “刘先生!过来吧!”坐在吧台上与一个友人交流的安德鲁斯看到刘继业后,很美式地招手示意其过来。

    待刘继业来到其面前,安德鲁斯一把拉过身旁的中年人,拿着酒杯递给刘继业笑道:“来点威士忌?”

    刘继业微笑着接过酒杯,放在鼻子前一闻,闭上眼睛轻微晃动着酒杯中金黄色的液体,赞道:“21年陈的balvenie,真是很不错的酒!”

    “嘿!看吧鲍比,我就说刘是个懂酒的人!来,你这瓶酒就归我了!”安德鲁斯略显猖狂地拍了拍身旁的鲍比,笑着从酒柜中将一瓶威士忌陈酿从写有‘bobby’的柜子放入‘andrews’的柜子里。

    在几天前的宴会中,由于是正式场合,这个安德鲁斯言行举止都还算符合绅士的标准。但是在私底下的俱乐部中,却将美式个性完全表露出来。由此可见,这个安德鲁斯应该属于‘newmoney’,也就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批新暴发户。

    回忆了一下对方口音,刘继业问道:“安德鲁斯先生,你应该是德克萨斯人吧?”

    “怎么,我的口音这么明显吗?”安德鲁斯打趣了一下,然后笑道:“没错,我和鲍比都是德州人……刘,上次忘了问你,你去过美国吗?”

    “没有,不过我一直想去那里看看。”

    安德鲁斯一脸不可置信,似乎想象不出对方如何能说出带有费城口音的美式英语。他张嘴想问,话到了嘴边上却变成了:“真是遗憾,你要是来美国,我强烈建议你去奥斯丁看看!再去油田走走,尝尝猪肋排,那地方可棒极了!”

    “安迪,你就是忘不了那些该死的排骨!”鲍比吐槽。

    “哦!你可千万别说你没有想过那些美味的排骨!我发誓除了德州外,没有什么地方能将排骨烤成那个滋味了!没有!绝对没有!!”

    趁着两个美国德州来的好基友互相开玩笑,刘继业快速打量了这座俱乐部,发现里面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有些许美国人的特征。

    那是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都不相同的特殊感觉……怎么说呢,相比起欧洲传统绅士的深入骨髓的贵族风范和优雅,美国的这些上流社会人士有股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和牛仔味。

    与安德鲁斯交流了一会儿,得知他和鲍比在德州靠石油发了笔财,但是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