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02-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股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和牛仔味。
与安德鲁斯交流了一会儿,得知他和鲍比在德州靠石油发了笔财,但是随着这几年油价降低而利润下降,两个合作伙伴开始寻找其他出路。正巧他们在洛杉矶的一个朋友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小型洋行,于是二人为了找机会就在1904年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后,经过一番调查,加上朋友的建议,二人开办了一家煤油厂,正好也算为他们在美国的产品找到一个销路。几年下来,煤油厂做的还算成功,二人如今占据了公共租界约三分之一的市场。
在事业上了轨迹后,二人到喜欢上了上海,其中鲍比还在上海找了一个相好,两人觉得中国最近几年新政办的不错,有发展前景,于是打算在上海进一步扩张。
对于他们而言,虽然上海市场很大,足够盈利,但是中国内陆市场更大!而向内陆销售的渠道一直把持在各大洋行手中,他们这些中等规模的工厂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运输费用’,平白少了一块利润。
因此安德鲁斯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寻找有销售渠道的中国人好合作,正巧在宴会上遇到了刘继业,觉得可以考虑合作,这才将其邀请到俱乐部来继续谈谈。
而刘继业则通过安德鲁斯来从侧面了解上海的工商业。
“对了安德鲁斯,你听说过多森?孙这个人吗?”
安德鲁斯笑道:“在上海谁不知道多森?孙先生,你可千万别说你不认识!”
刘继业装作好奇道:“没有,我只是听说前一阵子有一些外地的商人不知怎的得罪了他,被他在商务总会里按照协理的身份通过了决议,禁止商会的成员与这些外地商人做生意。”
“想不到刘先生消息倒是蛮多的嘛?”
“我有朋友认识这当事的商人,据说也是从江宁过来的商户。”
安德鲁斯点了点头,抿了一口威士忌,笑道:“我也是听说的,那两个倒霉蛋似乎和孙先生是竞争对手,将孙先生的产品从江苏排挤了出去。这次来到上海这个孙先生的地盘,自然要灰溜溜的滚回去了!这件事情虽然传的不是很广,但是也是有人知道的。”
“孙……先生在上海的势力已经大到这般地步了吗?”
安德鲁斯左右看了看,降低了音量小声道:“你知道上海的绿色帮派吗?就是一群混混和打手、听说这个孙先生和他们也有来往,所以上海的商家,都不愿意轻易得罪他啊……”
想不到这个孙多森还和青帮有关系……刘继业将这个信息默默记下,然后问道:“那么这个孙先生……在上海行事那么嚣张,不可能没有反对者吧?”
“你是说张先生啊?他和孙先生一直都关系很好的……而且二人都和中国官场的大人们有联系呢……”说到这里,旁边有个绅士走了过来,拍了拍安德鲁斯的肩膀问道:“嘿朋友,正好这边桌球台缺一个人,要不你来玩玩?”
安德鲁斯说了声好,转头问刘继业道:“这家伙叫donald?trump,是个房地产商,这栋酒店就有他的股份……要不一起来玩玩?”
“你先来吧。”刘继业在后世只是打过普通桌球,心向如果对方玩的是斯诺克,那自己就知难而退吧,于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来到了桌球台前。
桌子上一堆小红球摆放成三角形,果然是斯诺克。
“跟诸位绅士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南京的刘先生,很阳光的绅士。对了,他还是中**队的上校,很有前途!”
与在场的几个拿着球杆的绅士们一一握手,有些人热情、有些人则神色冷淡,各不相同。
刘继业背靠到墙角,看着安德鲁斯开球。
‘啪!’的一声,白球撞击在红色小球上。
绅士们打桌球打得很认真,刘继业较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一边与同样观看的鲍比聊天,顺便了解了一下他与安德鲁斯的背景。
两个原本是德克萨斯州农场主,也就几千美元的身家,结果在自己的地里发现了石油,一夜暴富,估计赚了十几万美元,现在想转行来中国淘金……
或许是并非商人世家,两人虽然刻意装得很绅士,也成功进入了上流社会,但是骨子里的一股乡村气息却是怎么也无法抹去,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
不过真正的上流,也很少会离开舒适的欧洲或者美洲来美国;上海乃至中国的所谓西方上流,在欧洲的标准看也就是中上等阶层。就连在中国被无数官员仰仗、吹捧的驻华公使朱尔典,在英国的外交系统里,也排不上名号。可以说此刻的远东,依然只是世界舞台的一块小角落,距离中心位置还非常遥远。
听着他们聊着一些上海公共租界的事情、聊着股市最近的动态,商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北京政治,刘继业对这些生活在中国巨变前夕的洋人非常感兴趣。
有一点在场众人是一致的,就是那股乐观,仿佛一切都有可能、什么事情都去往好的看。
在中国人眼中二十世纪初可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耻辱;中国是在首都被占领的情况下进入的二十世纪。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这又是数百年来最辉煌灿烂的时刻!
科技快速进步、社会结构基本稳定、世界大体上维持着秩序和和平,所有西方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凭借西方的优势制度和科学,能够引领世界未来几百年的发展……
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西方人的内心想法。
打完三场球后,刘继业来到沙发前向佣人要了一杯红酒,慢慢品尝着。
余光看到面前茶几上摊放着一份报纸,随手拿起一看后,发现是英文的洛杉矶时报,首页上显示是一个半月前的报纸了,纸张经过无数人的翻阅已经有些残破。
不经意地翻看着,直到一个人名忽然出现在面前。
‘讣告:wingkang?yang先生在旧金山的种族骚乱中不幸遇难……杨先生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年龄二十四岁,身高五英尺六英寸……诚挚悼念。’
短短三行字。
杨云康……美国留学生,二十四岁……大概一米六八的身高……
就是当初汇文书院的同学室友啊!
刘继业回想当初,杨云康无比向往美国,毕业后就前去美国留学学习医学,却没想到死在了异国他乡……
真是令人感到惋惜的讽刺……
(年前事多,最近就先二更,请谅解)
。。。
………………………………
第176章 大顺小顺
第一百七十六章大顺小顺
天色暗淡,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汇中饭店灯火明亮。
门童将酒店大门推开,刘继业点头示意,进去大堂后,直径走到电梯口按下按钮,等了等身后的亲卫。
见其来到身旁,正好电梯也到了,刘继业有他便进入电梯内,对里面的操作员说了声:“去六楼。”
电梯缓缓上升,而刘继业身后的那名亲卫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慌乱后,此刻已经可以面色如常地乘坐电梯了。
第一次坐电梯的时候,这个名叫张小顺的亲卫看着自己站立的铁笼子居然动了起来,差点惊叫出来。
出了电梯口,刘继业来到自己所居住的套房内,开门的瞬间转过身子,对张小顺微笑道:“最近几天当车夫麻烦你了,去房间里好好休息吧。明天让你哥张大顺出来就行了。”
张小顺一张恩正的脸上挤出了些笑容,摇头道:“俺不幸苦,那个铁疙瘩可比骑马轻松多了。就是不够痛快……”
“能五天之内学会开车,你足以称得上是天才了!”虽然张小顺只是简单会开车,踩离合器、换档,还不具备修车、组装零件等二十世纪初的司机所必备的技能,但依然可称得上是极有驾驶天赋。本来刘继业是打算雇一名司机的,见张小顺上手如此快,就干脆让他兼职了。
反正离开江宁后这辆车也带不走。
在汇中饭店的顶楼,刘继业订下了三间套房;一间给自己和青子用、一间给刘继嗣、一间给张小顺,张大顺和刘德三人。
步入房间里,就听到卧室方向有着一阵动静。轻声轻步地走过去,只见青子正在镜子前试着新买的衣服:一件非常合身的深红色晚礼服,穿在她的身上显得很高雅。
青子的身高有一米六二,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很高的个子了。也正是因为骨架较寻常东方女性稍微偏大,才能衬起最看重身材的西式服装。
身上没有一丝赘肉,身材依然如少女那般、只是一言一笑中又透着少妇的成熟,一点都看不出是已经生过一个孩子的母亲。
在卧室门口看到刘继业,青子笑着说道:“你回来啦?”一边用诱人的步伐走了过去,在刘继业耳边轻声诱惑问道:“好看吗?”
“四十五个大洋当然好看了!”刘继业摸着妻子的光滑肌肤,如此开玩笑。
“真是扫兴!”离开了束缚后,青子内心深处的活泼基因似乎复苏了。她故作生气地用手打了刘继业的胸口一下,然后回到床边将衣物脱下、重新唤回了常服。
刘继业来到床边,拉着青子的手道:“是不是上海有些闷了?要不让刘德带你去浙江玩玩?”
青子侧脸收拾着衣服,不回头地说道:“哪里都差不多……只要在你身边就好了……就是,就是……有些想曦儿了。”
提及可爱的女儿,刘继业发觉自己也是颇为思切……恨不得立刻就去江宁将其抱在怀中……这就是为人父的感觉吧。不,这是尿布、喂饭等幸苦活都由奶娘带,自己一身轻的父亲才会有的感觉!
不过青子话语中的孤单感,刘继业却是能听得出来的。想着等过几天,就带青子参加一些晚宴之类的,也让她多与人接触。
与青子二人难得地在酒店里面共进了一顿晚餐,又缠绵了一阵子,在墙壁时钟指向八点半的时候,刘继业的房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文鹿是我。”
刘继业整了整衣物,然后过去开门,就看到刘继嗣微笑着站在门口,笑道:“没有打扰到你吧?”
“进来吧。”
进去后,刘继嗣除去了身上的西装,只露出衬衫外的马甲,信步来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再往里夹了一块冰块。
刘继业有些欲言又止,而刘继嗣虽然背对着他,却似乎心有灵犀地说道:“打住文鹿,我喝威士忌就是喜欢加冰、你的那套理论还是算了吧。”
“随便你了。”
拿着酒杯返回到沙发前坐下,刘继嗣一边品酒,一边说道:“过去快十天了,说说你的收获吧。”
刘继业颌首,将这段时间参与洋人聚会的事情说了一番;除了找到了几家资金困难的外资工厂,也从洋人的口中对上海商界以及商务总会、以及孙多森这个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洋人的了解肯定不如华商的全面,但反过来说,洋人由于没有直接利害冲突因此在关系到位后,愿意说出更多的事情。
“从我所掌握的情况中看,这个孙多森及其背后的孙家,在上海颇有势力;除了家族产业大、在商务总会有着很高的话语权、与盛宣怀走的也很近之外,似乎还和青帮有关系。此外,孙家有很深的淮军背景、哥哥孙多鑫又在北洋办事,我觉得应该属于北洋系的成员……”
刘继嗣听完后点了点头,放下酒杯说道:“我这边与几个江苏会馆的人打听、还有几个之前的生意关系,基本上也得到了类似的情报……这个孙多森在商务总会里与另一实力派人物张謇关系很好、两人同进同退,因此才能左右总会的决议啊……”
“张謇。”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刘继业穿越后已经无数次听过此人的名字。
“都是北洋系的人,不奇怪。”
刘继嗣放下了二郎腿,倾身看着刘继业问道:“情报基本上搜集妥当了,下一步怎么办?”
刘继业揉了揉太阳穴,说道:“下一步……让我试试张謇这个突破口吧。”
“张謇不是孙多森的盟友吗?”
见刘继嗣有些奇怪,刘继业带有深意地笑了出来:“因为我也算自己人啊!”
#################################
第二天,刘继业并没有去聚会,而是去了上海莫甘路,去实地观察一番孙多森名下的阜新面粉厂。
由于道路差劲,刘继业并没有坐汽车,而是在张大顺的陪同下坐上黄包车一直到工厂的门口。
下了车,刘继业本想看看能否进入工厂内部观察,却被门口的看守拦了下来。无奈之能在厂子周围观察,仗着身高视线直接跨过低矮的围墙,看着厂房的结构布置、以及进出货物,还有工人人数和烟囱的数量等信息,就对这座面粉厂的产量和销量有了大致的判断。
最后再将情报补清楚,明后天就可以开始方案的第二步了。
如此想着,刘继业将一些关键信息记录在本子上,就准备与张大顺去其他厂子看看。
才回到厂子门口的大路上,忽然看到四个面色不善的泼皮正面迎了过来。
张大顺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上前两步,死死盯着来者。
刘继业退后了半步,迅速将周围环境打量了一遍。行人众多、货品聚集,如此热闹的地带也会有人想闹事?刘继业不是很确定,但是依然将手悄悄伸入大衣内侧口袋内。自从日俄战争后,他已习惯性地永远在身上放一把上膛的左轮手枪。
走过来的泼皮或许是看到张大顺冰冷的眼神,在大约六、七步的距离停了下来,领头的小头目模样的人手指刘继业,大声喝问道:“你们,对!就是你们!老实说!在厂子周围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若说这些人是护厂的,穿着也太差了。刘继业已确信这些是青帮的人,应该是孙多森拜托青帮某个大佬来看厂子外围的人。
“没什么恶意,不过就是打算以后在家乡也办一个面粉厂,所以想过来学习学习。”刘继业不打算在孙多森的工厂门口起冲突,所以想了一个借口。
对方却似乎并不买账,而是上前了两步,继续喝道:“老子管你这许多!刚才看到你鬼鬼祟祟的写了什么东西,我需要搜身!任何可能泄露工厂机密的东西都不准带走!”
如此过分的要求让刘继业放弃了和平解决的想法。他神色一冷,也不看对方,直接对张大顺道:“走吧,不需要跟这帮人废话。”
“大胆!”头目朝身后泼皮喊了一声:“这两人肯定是偷拿了厂子的东西,给我狠狠打一顿!”
话音刚落,几个泼皮就拿着棍棒、短刀冲了上来。其中一人还拿起地上的板砖扔了过去!
只见板砖即将砸到站在前面的张大顺,却见这个雄壮的汉子丹田提起一股气,暴喝一声,竟是一拳将飞来的砖块打了个粉碎!
一看对方居然是行家,冲的最前面的泼皮下意识就想放慢脚步,却因为惯性的原因停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张大顺击碎砖块后,又是一击重拳打在自己的身上。
喉咙一甜,眼睛发黑,一拳就被打昏过去。
一个泼皮拿着铁棍跳起来,大吼着朝张大顺脖子打去,若是普通人给挨一下连命都有可能丢掉。只是张大顺忽然腰部用力一扭,一下子就躲过了棍棒。趁对方力道用老,一把抓住铁棍,巨力一扯!
泼皮打空后还没反应过来,铁棍上就传来一股大力拉扯,他脚步不稳倒向张大顺,被一个肘击打中鼻梁!只听到清脆的骨折声音,他便捂着鼻子鲜血横流地倒在了地上,拼命惨叫!
前后不过瞬间,两个混混已经重伤倒地,让剩下的二人吓裂了胆子。
头目见势不妙立马就开溜了。而另一个泼皮似乎慢了半拍,等看到断了鼻子的同伴痛得昏了过去后,这才惨叫一声,丢掉了铁棍撒腿逃离。
张大顺准备追过去,却听刘继业喊道:“大顺可以了!这是人家的地盘,不宜久留、我们先走吧。”
张大顺比张小顺大三岁,年纪二十八,是包头的汉人,祖籍河北,在光绪二十七年随父亲出塞开垦、进入了蒙古人的地界。由于家族世代练拳,还是八卦拳的传人、因此两兄弟从小就练拳,长大后也成了当地有名的拳师。
在刘继业考察包头时,两兄弟得罪了一个蒙古王公,正准备跑路被刘继业设法所救。感恩之下,加上无处可去,再加上功夫不错又通蒙语,就被刘继业拉拢进了队伍里。此后在蒙古的大半年相处,感觉到刘继业为人不错、给的钱也丰厚,两人便干脆随其来到了江宁,打算长期为刘继业服务了。
由于这层关系,张大顺对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刘继业言听计从。
“好的老爷!”
。。。
………………………………
第177章 绵铁主义
第一百七十七章绵铁主义
两天后,刘继业与刘德和张小顺在上海的十六铺登船,乘坐大生邮轮渡过长江来到了对岸的通州。
上午时分,从渡轮望去,与上海隔江对望的通州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待刘继业三人在唐闸西面的天生港下了船后,在新式西洋风格码头上随人群井井有序地离开。踩在碎石马路上,看着街边的电灯、一排排新式的小洋房、头顶的电线、还有远处冒着黑烟的工厂……街上的人也多是穿着工装的工人,或者洋装的买办,亦或者穿着仿日本的学生装,通州这座城市给刘继业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除了行人说中文、街上的字是汉字,所处的位置在中国之外,通州外唐闸镇工业区就如同一座小型的西式工业化城市一般。
一辆装载满大生纱厂货物的马车从刘继业眼前驶过,一群码头工人用吊绳将沉重的货物打包装船,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一直都听说状元郎张謇在通州大办实业,创立大生纱厂号召‘实业救国’,没有想到他却将通州改造成了一座西式城市!虽然还远不如上海的公共租界繁荣和新潮,但是已经能媲美上海华界,乃至北方模范城市天津了!当然,城市面积上,通州要比后者小上不少。
而十二年前,为了筹资兴办大生纱厂,张謇四处碰壁。江宁布政使桂嵩庆曾许诺出资六七万两;盛宣怀和张謇分领官机的时候也曾答应张謇筹资,定有合约。但是当大生纱厂动工后,资金告急,桂嵩庆答应的钱屡催不应,盛宣怀也默不作声,百般躲闪。张謇到上海招股没有收获,甚至没有旅费回通州。只得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四马路卖字三天,赚取旅费。状元经商,而狼狈至此,听着诽谤之词也不敢辩驳,蒙受侮辱也不能作色。
靠着坚忍和毅力,以及运气,大生纱厂在1899年开机,开始了状元实业家的实业救国道路。
将大生纱厂的资金拿出来兴办教育、投资医院等公共设施;张謇在有意无意中使唐闸镇变成了如今这副工业化模样。
时至今日,十年发展,张謇已隐隐成了江苏商界的头号人物,受到官府的大力支持、拥有三品衔。同时,他在通州对岸的上海也拥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这个张謇还真是有本事。
刘继业如此想着,一边很感兴趣地花了些时间将通州仔细打量了一遍。
新式学堂、采用现代医学的医院、公共花园,还有正在铺设电线的工人,通州下面的唐闸镇是中国少数几个跟上了时代步伐的城市。在来此之前,刘继业还未想到中国人也能够**自主地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来。而在城市外,还有占地巨大的养殖场,种着大生纱厂所需要的棉花。
刘继业在钦佩之余,也隐隐察觉到鲜艳外表背后的隐患。
这么多公共设施、这么多公益,背后的资金不可能来自官府,而只有可能是张謇从自己大生纱厂里掏腰包。这等于为企业背负了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现在大生纱厂因为在通州形成了垄断地位,加上近几年来生纱的行情不错,所以张謇得以投资这许多项目……但是万一市场出现波动,大生纱厂由于高昂的成本,经营就会变得很困难。
这就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必须在企业的壮大、和社会责任中进行取舍,进行平衡了。
############################################
两个小时后,刘继业在张謇的家中见到了这位状元实业家。
“刘协统有礼了,”
张謇年纪已经很高,脸上的肌肉已经微微下垂,有种老态龙钟的面相。只是一双眼睛中,还在散发着神气的光彩,一举一动也充满了动力,与垂老的面相正好相反。
“啬庵先生,很荣幸见到你。”刘继业很西式地先是微微鞠躬,然后走上前伸出了手来。
这让准备行官场礼节的张謇楞了片刻,随即觉得有趣地一笑,握住了刘继业的手。
三天前收到刘继业从上海寄出的拜帖,考虑了片刻后,就决定见一见这个身为新建陆军协统、却跑到上海操办实业的江宁公子哥。
两人在中式味道特别浓重的正堂内互相寒暄了一会儿。过了莫约十来分钟后,张謇轻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