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明当老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然的话,幺娃当时拜师的时候,也不会只要了两个铜板。
“放心,我心中有数。”
杜慎面带微笑,对杜老汉拱了拱手表示领情。
杜老汉见杜慎胸有成竹,也不再多说。
……
另一边,拜别了杜家村相亲以后。
杜慎等人便到了书院,将方义一众儒生安置了下来。
用过便饭,以是深夜。
杜慎躺在床上,总算是安安稳稳的歇息了起来。
他很认床,在京城的那几日一直睡不舒坦,还是自家书院睡的带劲。
同时,他心中也在思索。
眼下学生们也多了起来,该如何教育他们成才,却得多多费心。
并且,书院也得起个正式的名字了。
………………………………
第80章 来,把这份合同签了
次日。
直到鸡鸣三声,杜慎才幽幽醒来,洗漱片刻之后,便振作精神,穿着厚实的衣物,双手捧着一杯热茶,优哉游哉的到了书院里。
现如今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书院的建造进度也慢了下来,不过怎么着也能在来年春天开学。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便是把新收的这批学生们安排明白。
他到了书院内,便捧着热茶蹲在地上,时不时的抿一口,若是放到现代,妥妥的退休老干部的模样。
这时,张灏以及新收的学生们也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见到杜慎便各自行礼,算是打过招呼。
刘全也走了出来,瓮声道:“见过校长。”
“无需多礼。”
杜慎颔首,然后眯着眼睛打量着新收的学生们,目光扫过几个来回,询问道:“昨日你们休息的如何?”
他问的是新来的十余名学生。
“回老师的话,床被都很舒适,分外精神。”
杜慎点了点头,他记得说话的这人,名字叫做方义,看着又瘦又干,年纪也大了点,但人还算激灵。
“如此甚好。”
随后,他又道:“既然进了咱们书院,学业上倒是不能拉下……”
说到这的时候,他向刘全比了个眼神。
刘全瞬间领会,搓了搓手指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书院也不是白教你们,记得把学费给准备好。”
两人一唱一和,便要起了学费,钱多钱少,态度总得有。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有些发苦。
方义面色羞愧的道:“回先生的话,我等没钱交学费。”
没钱?
杜慎瞪大了眼睛。
刘全更是黑着脸道:“胡说八道,你们之前在龟山书院读书,难道也不交学费?”
方义更羞愧了,低垂着脑袋:“刘老师有所不知,我等家境不算富裕,都是一年交一次学费,眼下手里真的没钱了。”
杜慎嘴角狂抽,合着你们在龟山书院上学就有钱,到我这上学就没钱了。
他娘的。
早就知道你们穷,但也不至于穷到这份上吧。
没钱你上什么学?
杜慎信奉贼不走空,清了清嗓子道:“咳咳,你们别怕,老刘是在给你们开玩笑,我们书院学费真不高,也就十几文钱而已。”
刘全脸色缓和,但还是恶狠狠的瞪着方义等人:“听见没,十几文钱你们总该有吧!”
方义等人低头不语,羞愧的无地自容。
十几文钱,他们还真没有。
张灏等人更是露出了鄙夷的目光,就连王贵也是一样。
这也太穷了吧!
身为读书人,就算出去写字卖画,也能挣点钱啊。
他们并不知道,方义这些人,论身家穷的是一比吊糟,论学识也受制于资质,没有一技之长。
所谓读书人中的穷屌丝,就是他们。
杜慎也被气的直翻白眼,站起身,阴沉着脸。
一文钱的学费都赚不到,难不成要他花钱养这些学生?
十来张嘴,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一想到要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掏银子,杜慎就心疼的不能自己。
这也就是在大明,要是再现代,没钱不要紧,肾还在就行!
虽然这么想着,但杜慎心里却稳的一批。
因为……
他早有准备。
杜慎脸上露出淡淡微笑,把手伸向了怀里,对方义等人道:“其实啊,咱们书院挺人性化的,没钱没关系,只要人在就行,来,咱们把这份合同签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当真掏出了十来张写满字迹的宣纸。
方义等人不明所以的接过,入眼第一条,便看到:大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协议。
昨天夜里,杜慎想了半天,终于把书院的名字给确定了下来,并且按照记忆力的模板,弄出了这份就业协议。
凡是从大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要签下这份就业协议,其中有关于学院给学生的某某福利,比如包找工作,包分配。
学业有成的也可以留在学院当老师。
或者是做一些杂事,维持生计。
当然!
实习期一年收入全归学院这么和谐的条约,杜慎当然也不会忘记填上。
虽说有点坑,但放在大明,却已经算是非常人性化的了。
本来,在他的设想里,学费得交,合约也得签。
但学生们确实交不起学费,总不能把人肾给噶了吧?
就当是做爹的养儿子了。
方义等人看完了合同,毫不犹豫的便签下了名字,并且按了手印。
他们反正是没在合同里看到不对的地方,就算是实习期的收入问题,也觉得正常。
就算是现代千禧年前后,你和师傅学个手艺,都得打几年学徒工,不仅没工资,还得交学费,更何况大明了。
见学生都签了合同,杜慎满意点头。
“事不宜迟,为师便考教考教你们的学业,且随我来。”
“谨遵师命。”
……
学院的教学楼目前只建好了一栋,且只有两层,想要再高投入的成本得不偿失。
上二层,进了一间教室。
张灏方义等人按照辈分坐下。
杜慎则和刘全站在讲台上,一主一次。
敲黑板,划重点。
刷刷刷,杜慎便写下了一行字:
君子慎其独也,问何解?
这是礼记中的话,又被朱熹从中抽出,在大学和中庸中都有注解。
但凡有点报复的读书人,基本都对四书五经有所涉猎,毕竟八股文就是建立在四书五经的基础上成立的。
杜慎虽然对八股文很厌恶,但四书五经确实是检验学生们水平的最好方式。
台下。
张灏赵秀徐鹏举眼观鼻鼻观心,显得无比淡定。
这题……
他们不懂!
而王贵倒目光闪烁,很显然是有自己的见解。
然而他知道,此题不是用来考量他的,因此也不作答。
“方义,你来答!”
杜慎面含微笑,向方义点了点头。
方义哑然,晃了晃脑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
可下一秒,他为难了起来。
“学生……不知。”
虽说在龟山书院读书,但他们资质愚钝,论语都没能理解其意,更别说其他的了。
杜慎有点尴尬,见方义憋红了脸都没憋出个一二三来,只好宽慰的道:“没事,只是一道题而已,你先坐下。”
方义感激点头,赶紧坐了下去。
而后,杜慎又看向了另一名学生,那名学生更加不堪,满脸苍白,急的额头都冒出了冷汗,半天都没吱声。
杜慎眉头一皱,隐约间有了个不好的念头。
“下一个!”
又一名学生站了起来,他也一样,甚至急的说话都结巴了起来。
待所有学生都一一叫了个遍,杜慎忍不住脸都黑了下来。
我曹!
“你们他娘的是一群学渣啊!”
………………………………
第81章 为师其实是个诗人
虽然从业时间不久,但杜慎当老师的那几年里,也带过不少学渣,他们通常分为两种。
一是真的读不进去书,所以导致渣。
二是人真的就很渣,完全不适合读书。
杜慎觉得,自己收的这群学生,面黄肌瘦的都快能赶上流民,一个个家境都不富裕,应该算不上后者。
毕竟就连他自己,若不是身体素质太差,当初都有过投奔大明黑恶势力的念头。
方义等学生既然没走向哪一步,当然不出前者。
还是有拯救价值的。
他在心中暗忖着:学渣就学渣吧,总比没有强。
杜慎想着,看着方义等人羞愧的不能自己的面孔,不由犯了难。
这一届的学生,不好带啊……
教八股文,他不在行,但好歹有个刘全能顶包。
教琴棋书画?
口风琴?象棋?小黄书?连环画?
貌似有点难!
思来想去,杜慎眼前一亮,拿着黑板擦猛地一拍讲台。
有了!
“实不相瞒,徒儿们,为师其实是个诗人呐……”
此话一出。
方义等学生目露敬意。
“老师,您竟然是个诗人?”
而张灏赵秀徐鹏举以及王贵这三个徒弟,却面色平淡,丝毫没有惊慌。
刘全也是一样。
他们早就见识过杜慎“作诗”的水平,不然当初的王贵也不至于情场失意,立下做钢铁直男的远大理想。
杜慎看着台下方义等人惊异的目光,他极为自负的仰起头,语气淡淡的说道:“不错,为师极为擅长作诗,且在此道有着一番见解,擅长的范围之广,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当然!
他所指的作诗,和一般意义上的创作完全不同。
当历史的那几年,他存在感很弱,除了上课以外学校里基本没他啥事,不是上网看片,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看书。
一来二去,很多诗人的名作,他都看过,记得也算清楚。
只要是弘治年间往后有名的诗,杜慎都能作出来。
可以说,只要他想,立马就能靠着作诗,笑傲杏坛,什么诗仙诗圣,一辈子能作多少诗?
而杜某人不才,一天“作”个一二十首,还是不成问题的。
自然。
这话肯定是不能说出口的,且他也干不出来这种缺德事。
然而……
方义他们可以啊!
杜慎看着方义等人,眼露精光道:“为师要教你们的,便是如何作诗,只要你们好好学,这辈子肯定能成为诗词大家。”
听完自家老师的话。
方义懵逼了,他有些为难的道:“可是老师,我等所求,乃是上报朝廷,下济百姓,是要考科举走上仕途的,作诗能行吗?”
他说完,又有一名学生开口了。
“老师,我等签下的合同里,可是有实习期的,只学作诗,似乎不是正道吧?”
杜慎抚掌赞道:“问的好,这两个问题,为师可以分别回答你们。”
他饮下一口热茶,润了润嗓子,将其放下后,双手便背负在身后,走到了讲台下。
“方义啊,为师问你,你现在有功名在身吗?”
方义摇头:“只有童生功名。”
杜慎眉毛一挑。
和自己一样?
他目光流转,脸上却风轻云淡,继续道:“哎……只是个童生啊,你可知道为师十二岁的时候,便已经是童生了,你这个年纪才只是童生,真觉得这辈子能靠科举出人头地吗?”
方义面色微怔,先是敬佩自家老师竟然十二岁就已经是童生了,后又被问到痛处,神情复杂了起来。
“回……回师尊,学生虽然不觉得能靠科举出人头地,但这难道不是我等读书人一生所求吗?”
诚然!
大明的文人们地位很高,但天下读书人那么多,科举如同筛子,能考中功名的已经算很厉害了,而想要出人头地,无疑是难上加难。
刘全有着秀才功名,可让他去参加科举,能中举的几率不亚于一夜暴富。
可虽然这条路很难,有书生寒窗苦读一二十年都不曾读出个名堂,却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
“方义啊,你这话就不对了,报效朝廷的办法有很多,不止是科举一条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智也,所以啊,放弃吧!你不是这块料。”
杜慎叹了口气,双眼望着窗外阴沉的天气,一股沧桑的气质跃然于众人心头。
方义张了张嘴,心中备受打击,甚至还有些怀疑人生。
他虽然读的书少,但荀子劝学的文章还是读过的,可为何到自家老师这里,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难道自己真不是读书的料?
应该去当个诗人?
杜慎并不看他,扭头又对说话的另一名学生点了点头,皱着眉头道:“你是那个谁……”
那名学生拱手行礼:“学生欧阳昊。”
“嗯,这名字不错,昊者,上下其鸣,非凡人也,你适合当个诗人。”
杜慎脸色不变,道:“为师刚刚听你说,非是正道?”
欧阳昊答道:“回先生的话,学生这辈子没太大志向,只想能安身立命,让家中父老过的更好一点,且现在拜在老师们下,合同在身,不得不为老师考虑。”
意思就是,嫌弃当诗人不赚钱。
其余学生听了,也纷纷表示赞同,钱才是王道啊!
杜慎愣了。
他看着欧阳昊那张发黄的脸,且右半边还长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痦子,不由震惊不以。
这欧阳昊不一般啊!
满脑子只想搞钱,就算现在是学渣,但是以后绝对会有大出息。
然而,杜慎却叹了口气,缓缓摇头道:“欧阳昊,你又错了!谁说作诗人不赚钱?为师今日就要告诉你们,当诗人不仅赚钱,而且赚的都是大钱。”
他握紧右拳,放在胸前,声音铿锵有力。
而后。
杜慎直接开口道:“李白知道吧,那是诗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哪位,他连官都不想当,整日就是作诗,你知道这是为啥吗?”
欧阳昊摇头不解:“请先生解惑。”
杜慎解释道:“是因为,当诗人的生活不要太美好,只要做出一首名诗,便会引得杏林躁动,再卖点墨宝,那可就赚大发了,要是再高产点,出个诗集,你说那些崇拜你的人,能不花钱买吗?”
“一两银子!”
杜慎伸出一根手指:“就按这个价格定,绝对会有人愿意花钱买,你要是火大发了,家财万贯都是小事。”
欧阳昊露出深思,自家老师说的似乎在理,但他总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劲。
杜慎见欧阳昊的神情,心中一动,又下了一剂猛药。
“青楼知道吧!”
欧阳昊羞涩点头:“哪里的姑娘都很漂亮。”
此话一出,教室里的所有男人都露出了莫名笑容。
杜慎更是趁热打铁道:“漂亮是漂亮,但一般人去了只能花钱,不然谁搭理你?”
“可诗人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有名气,作的诗够吊,不仅不用花钱,还有姑娘倒贴。”
张灏等徒弟面露精光:“还有这种好事?”
杜慎点头,正色道:“自然,想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无不是个中姚楚,从南嫖到北,从白嫖到黑,啥时候花过钱?”
当诗人,才是王道啊!
………………………………
第82章 读书人的事能叫抄吗?
大明儒生和钱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
对于前者来说,钱让人又爱又恨,有钱就能一边高喊士子风流,一边跑去逛青楼。
但要是没钱,也就是只能手上风流风流,嘴里喊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行为,在杜慎看来,那就是酸。
自己穷的一比吊糟,不想着赚钱遛鸟,还学人家仇富,简直不配当读书人。
所以说,总而言之,当诗人好。
诗人逛青楼,只进不出。
只凭一张嘴,从南嫖到北,试问天底下的男人,那个不向往?
……
“敢问师尊,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诗人?”
学生们齐声发问,声音里满是热切。
而张灏等人也目光炯炯,他们对赚钱不感冒,但从南嫖到北却很感兴趣。
就连一直以来稳重老成的刘全也竖起了耳朵,希望能窥得其中一二来。
杜慎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会心一笑道:“成为一名诗人,首先你得学会借鉴。”
“那该如何借鉴呢?”
方义率先开口,观前人之文章诗词,行后人借鉴之法,许多有名的书生都干过这种事,因此并不算多么出奇。
然而,方义并不知道,他所谓的借鉴,和杜慎口中的借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杜慎看向方义,回答道:“通其意,换其词,融其梗,洋洋洒洒,整合一番,此为借鉴。”
说完,他转身来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刷刷写下一首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却是后清的袁枚所作,此时被杜慎直接白嫖过来,当做教材。
片刻间便做成了一首诗,讲台下的一众学生和徒弟,纷纷露出了敬佩之色。
“当真是好诗!”
欧阳昊拍手叫绝。
“眨眼间就作出如此精妙的诗,老师当真让我等叹服。”
方义露出崇敬的目光。
“师尊知天文地理,通数理化大道,区区诗词不过只是冰山一角尔。”
张灏傲然的抬起头。
“吾师甚吊也。”
赵秀和徐鹏举本想夸赞,奈何读的书少,只能齐声言吊。
至于在一众学生中,文化程度最高的王贵却一句话都没说,他盯着黑板上的诗,默默记在了心里,却是在琢磨着其中的精妙。
而刘全就不一样了,对他来说,校长杜慎绝对是最牛逼的那个,作诗这种事简直轻而易举,根本用不着惊讶,因此他脸色都没变过。
一群没见过市面的穷酸学生,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紧接着。
杜慎便捏着粉笔,在所见的第一句上画了圈。
敲黑板,划重点。
“牧童,骑,黄牛,牧童和黄牛身份相互对立,而骑则是动词,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因此成句,而为师现在就考教你们如何借鉴。”
话音落地,他就在这一句下面写下一行字,老叟持鱼竿。
“老叟对立鱼竿,持字则借鉴骑。”
听到这话。
方义和欧阳昊等人露出深思,似乎若有所悟。
而王贵则直接领会,面露了然之色。
杜慎并不看他们一眼,继续写着:江风催人乏。
“歌声对江风,振林樾对催人乏。”
说话的是张灏,他眼前一亮,已然看了出来。
杜慎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不错。”
然后,杜慎便又写下一句:忽觉弦似弓,提竿心一动。
一时间,黑板上便出现了上下两行诗,诗名同样为所见,却讲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抄袭相对来说是中译中,而借用别人的框架来写自己的东西,却只能称得上是借鉴。
而且在杏林之中,这种事也不少见,如果诗做的好,不仅没有人会嘲笑,反而会觉得你很有才华。
当然!
若是你借鉴都借鉴不好,那只能说,徒增笑柄尔。
方义等人将两首诗对照了一番,就算资质在愚钝,也知晓其中的奥秘了。
同时他们面露古怪,自家这位老师,似乎教学的方式,和别的先生完全不一样。
在龟山书院的时候,赵中庸讲课的时候,都是讲解诗词文章的含义,然后引经论道,大谈特谈。
但说到如何做文章,却都是简单略过,从来不讲该如何做。
杜慎却不同。
他的思想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同,抛去所有浮于表面的东西,直达本质。
要学作诗,那就教你如何去做,做不好没关系,借鉴、借鉴,借着借着,不就会了?
该讲的都讲了,杜慎便把粉笔一丢,让方义和欧阳昊等人一个接一个的在黑板上演练。
只不过,他们到底文化底蕴浅,“借鉴”出来的诗,不是四不像,就是高仿的让人发指。
尤其是欧阳昊,他差点就把一首所见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让杜慎看的头皮发麻。
不过,这也没办法。
男人嘛,第一次难免生疏,次数多了,经验也就足了。
……
近中午时分。
杜慎这才让一众学生下课,在学院的食堂里用过便饭。
虽说收了一群穷比学生,杜慎心里失望,但身为老师,伙食上绝对不会吝啬。
不仅有新鲜的白菜,甚至还有肉吃。
方义和欧阳昊等学生,哪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看着饭菜目瞪口呆了起来。
他们的家境不算太富裕,先前能在龟山书院读书,已经很是勉强,伙食上自然也不会有多好,甚至有时候都吃不饱。
而拜杜慎为师后,进了大明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学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