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宝见他们都知道咋种植,心中大乐,更不着慌了,笑着点点头:“好。那这个你们见过吗?”
韦宝说着话,拿起一颗土豆问众人。
众人均摇头,都说没有见过。
韦宝笑了笑,大概说了点关于土豆的种植。他昨天晚上就预备要来了,所以特别将这几样高产作物的一些资料誊抄了一份出来。那三个‘穿越巨热衷’兄弟,对于这方面的资料都搜集的很全面。
一方面是因为农业资料本来就是全世界共享的,普通人要想了解,也可以了解的很深入。
另外一方面,韦宝猜想三个‘穿越巨热衷’兄弟之所以搜集这些农业知识,估计是想在古代靠农业发家致富来着。
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他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
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松。
从春季收获后至秋季播种期间,由于时间较短,有的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时一定要浸种催芽。
浸种时先用少量酒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沙床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盖湿润的沙土5厘米厚左右。当芽长至2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2…3天后即可播种。
由于秋季播种时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容易烂种,所以要整薯播种,可选择50克左右的小土豆作为种薯使用。秋马铃薯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商品薯生产要适当提前播种,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播种时间可选在8月初。
8月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时易引起烂薯,影响出苗及植株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以利出苗。
秋马铃薯生长前期温度高,适宜茎叶生长,后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膨大,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徒长现象。
黄滢一边听韦宝解释,一边咬了一口土豆:“这东西也好吃,甜甜的,炒菜也好吃。生着吃也好吃。”
韦宝一汗,“娘,你咋啥东西都要吃一口啊?脏不脏?”
“这脏啥?”黄滢不以为意道:“没看我刚才用布巾擦过了么?”
“我得识字才行,小宝说的这么多,哪里记得住?”范老疙瘩看着韦宝手中的资料道。
韦宝将资料交给范老疙瘩,笑道:“过两天,就开扫盲班,整个甲的人,人人有份,先紧着你们这些有正式编制的人!三千多人分三批扫盲,每批为期两个半月,每天凌晨腾出一个时辰开课。早晨,人的记忆力比较好。等你们都扫盲之后,九月份正式开始招生,把教育弄起来!”
韦宝说着对身边的徐蕊道:“这个事情,今天就落实下去,让几个先生合计合计,先把最常用到的字,弄出来,就以《百家姓》和《千字文》上的字为范本也行,参加了扫盲班的人,必须全部识字!”
“是,公子。”徐蕊答应道。
这等于是让所有人在两个半月之内完成小学语文的识字任务,而且每天只上一个时辰的课,等于才两个小时,时间太紧张了。简直会逼死人。不过韦宝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宋应星闻言,深深的看了韦公子一眼,暗忖韦公子是真的有野心!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富户会给手下的佃户识字!“公子,这么紧的时间,怕是学不完这么多字吧?”
“先学着吧,学期结束的时候考一次,来年再考一次,主要以自学为主。考试设定满分100分,60分算及格。”韦宝解释道:“我觉得可以,如果上了扫盲班,两次考试都无法及格,赶出去。”
韦宝说完便笑了笑,他知道赶出去这种话,无疑等于杀了跟从自己的人,现在跟着他便等于解决了温饱,大明哪里还有这种地方?
宋应星不说话了,暗忖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韦公子给出一年期限的话,怕是可以,毕竟不行就要被赶出去啊。
宋应星想不明白韦宝为什么会想到让所有人都识字,不知道韦宝的用意具体是什么,反正觉得这种是有野心的做法,具体怎么有野心了?他也说不上来。
“小麦没啥好说的吧?是咱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质燃料。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你们现在就能准备播种春小麦了吧?”
“嗯,刚才就在说这事,已经准备好了。”范老疙瘩急忙抢着道。
韦宝笑着点点头:“很好。把能开荒的土地都开出来,各个区块划分好。除了稻米、小麦、红薯、土豆、高粱之外,我还要求你们种植玉米!”
韦宝说着拿起一根玉米棒子道:“玉米不像大米和小麦一样是人们的主食。但是玉米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产品。一般在4月份前后,就可以播种了。整理好田地,人工播种,挖一个浅坑,撒几粒玉米种子,盖上土,就完成播种了。出芽时间大概不超过一个星期,种子全部出芽。出芽之后主要是管理田间的杂草,要及时除去杂草,在苗长到半人高的时候,再次添加化肥,保证其正常生长。6月份前后,玉米苗就会出花,顶部长出花,中间长出玉米包,完成授粉。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采摘嫩玉米食用了。一般在30天左右玉米就完全成熟了。选择晴天采摘,晒干,就可以储藏了。”
“小宝,这也是洋人那里采买来的吗?啥叫化肥?不就是屎和尿?”范老疙瘩问道。
韦宝呃了一声,笑了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你先这么理解吧。不过化肥和屎和尿不同的,有功夫的话,我看看能不能弄出来,能提高粮食产量!此外还有打虫药!也是能造出来的。”
范老疙瘩闻言两眼放光:“若是有打虫药,那咱们已经就啥都不担心了,灾年灾年,主要还不是怕大旱和大涝,是怕病虫,每逢大灾之后便是大疫,能把粮食全病完,人也经不起折腾。”
众人一起附和,都说若是真的有韦宝说的这种打虫药,韦宝便是积了大德了。
韦宝嗯了一声,心里涌上一股自豪的感觉,虽然还没没有弄出来,却已经坚定了他要试验农药和一些基础抗生素,免疫类药物的想法。
现代说无农药的菜,那都是骗人的,没有农药,用手抓虫子?可能吗?
“那,小宝,这个呢?”黄滢剥开一颗花生吃了,然后问道。
韦宝一汗,你真的是啥都吃啊?“这叫花生,种的方法也很简单,跟玉米差不多吧。”
“嗯,嗯,这个东西要多种!可好吃了,你们也尝一尝。”黄滢说着便抓了一把分给众人吃。
大家学着黄滢的样子,剥开来吃,吃了纷纷叫好吃。
韦宝微微一笑,这帮人饿惯了的,现在给他们什么都像是在吃人参果,这就是穷惯了的人的一大优点,永远无法再忘记饥饿的感觉,吃什么都永远是香的。
“这东西炒着来吃,更加好吃。剥开了花生仁,用油炒变色,然后洒上一点点盐,用来下酒,简直好吃的要命。”韦宝笑着介绍道。
黄滢闻言大喜:“反正这里好几十袋子呢,晚上我就给你炒来吃,好不好?”
韦宝对于黄滢在吃的方面的天赋,还有对食物的好奇和渴望,对烹饪的兴趣,都觉得好玩,笑着点头:“行啊,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嗯,那你晚上到我们这边来吃,我不用厨子炒,娘炒的不比厨子差。”黄滢见韦宝答应了,喜滋滋道。
“偶尔自己干活可以,主要还是给旁人做吧。”韦宝心疼道。
黄滢知道儿子心疼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做事,笑眯眯的答应。
范老疙瘩两口子和王志辉两口子听了韦宝和黄滢的母子聊天,急忙称赞韦宝懂事,孝顺。
“这位先生叫宋应星,以后他是我的西席先生,也是咱们天地商号的副大管事,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找他。”韦宝最后向韦达康等人介绍了宋应星。
宋应星急忙拱手向众人施礼,尤其对韦父和韦母格外尊敬,尊称‘太公’和‘老夫人’。
韦达康和黄滢还很年轻,两个人只是三十出头,都不到四十岁,只是看上去显得有点沧桑罢了,不过现在生活好过了,而且不用再风吹日晒的,才不到一个月,俩人都已经养的红润不少。
不过两个人对于宋应星这种文质彬彬的称呼还是挺受用的。
“小宝,这位是你新请的先生?他才刚来咱这,就做副大管事?”韦达康快人快语,当着韦宝和宋应星的面,就开始质疑了。
黄滢等人也是这般想法,觉得一个刚来的人,不知根不知底的,上来就给这么大的‘官’做,甚至比韦达康和黄滢的官还大,太快了。
范老疙瘩和王志辉心里都有点不舒服,他们两个人虽然现在都是正式编制了,不过不上管事啊。一个外人刚来就闹个副大管事,怎么教人服气?
韦宝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微微一笑:“我这位宋先生是举人出身!”
“哦!”
众人闻言,同时发出这么一声,一下子便将脸上的疑窦扫除的干干净净。
韦宝一汗,暗忖还是科举功名,在这个年代是金字招牌!
他之所以重用宋应星,绝不是因为宋应星有举人的功名,而是因为宋应星博学多闻,能写出《天工开物》这种古代的百科全书,对于他拓展工业农业,还有修筑河堤,水库,修筑道路,修建引水渠和排水渠,方方面面都能够提供帮助。
但似乎,这一切都赶不上这时代的人,对于拿到功名的读书人的尊重来的强大呀。
“爹,娘,没啥事了吧?现在你们不愁找不到事情做了吧?你们那一百多人,有的忙乎了,要是实在赶不过来工,也能问罗大管事要人手,只是最好是别分工人去干农活,他们现在都是计件制,做点事情便要付银子哩。”
“种树总不能都让咱们这一百来人去吧?”韦达康听韦宝这么说,顿时没好气道,“咱们只提供树种,让罗三愣子带人去种树,空闲的时候种树,不给银子。不肯种树便滚蛋。”
韦宝噗嗤一笑,点头赞同了韦达康的主意:“行。种树不用你们去了,你们光是提供树种便行,这事就交给王叔了。王叔,你领几个人负责树苗。让罗三愣子带人组织大家闲暇时间义务种树,也是应该的,毕竟绿化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公子放心吧,只是这不能急,要想用两道防护林将四个里的巨大范围都围上,至少要五年以上!”王志辉道:“这还是我估摸着最快的时间了。”
韦宝点头道:“可以,你自己安排吧,我也知道植树造林急不来的。”
………………………………
【0209 水泥砖成了】
“小宝,放心吧。”王志辉点头答应下来。
韦宝说完,向众人微微一笑,然后对身边的徐蕊、王秋雅和宋应星和一帮随扈道:“走,现在该去看看水泥怎么样了!?”
韦宝说着话,两眼透出凝重的光华,水泥实在是太重要了,要搞建设,首先要大量使用水泥!
虽然现在还是试验阶段,是纯手工作业阶段,但是目前已经是他能搞出来的最高质量了,再要想提高质量,就得靠团队的培养了,不是他能做到的。
韦宝不可能专门做某一件事,他只能起一个挑头的作用。
如果让韦宝专心从事某一个行当,那光是种树,都能让人专研一辈子,光是杂交水稻,也能让人钻研一辈子!当个砖石工程师,甚至是当个铁匠,每一个行业都足够人耗费毕生的经历。
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
显然,这不是韦宝要的生活,不符合他的性格,韦宝要的是玩,是爽,而不是跑到古代来当个‘拓荒者’,即便为了前途,一定要当这种拓荒者,那也是拓荒者的头,他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当好这个‘头’,当好这个家,便算是尽到本份了。他将自己定位于管理者,而不是技术先锋。
大部分时候,对于一个‘头’来说,其实考虑的就是怎么玩,把握个大方向就行了。‘头’是王,是帅,是战略家。当然,要是既能当个战略家,又能兼顾,做个战术大师,自然更好。只是这种人在历史上凤毛麟角,历史上的崇祯和委员长都想这么做,结果只是加速了灭亡而已。
所以,要想专心当自己的‘头’,当个战略家,韦宝不光需要宋应星这种人,还需要上万个宋应星,千万个宋应星,这样,他的‘社会’,他的‘国家’,才能起到本质的变化。
王秋雅见韦宝边走边笑,似乎心情很好,也微微一笑,被韦宝看见了。
“笑什么啊?”韦宝问道。
“没有,见小宝高兴,我也高兴。”王秋雅道。
韦宝笑道:“我高兴是因为刚才安排的那些作物都是高产作物,尤其红薯、土豆、花生、玉米,都不娇贵,贫瘠的土地,刚开出来的荒地,也能种植,种个几年,还能把荒地变成好地!连开荒期都省了。要不然,开荒光是疏松土地都要至少两年时间!”
“这么厉害?”王秋雅惊喜道。
韦宝点头,嗯了一声。暗忖二十世纪初期,军阀大混战的年代,天灾人祸也不少,但是除了河南,好像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民了,有了红薯,玉米这些东西,不能说管饱,至少给个一袋子,就能让成年人挺个半年不用担心饿死。
“若真的如此的话,大明的百姓有福气了。”宋应星赞叹了一句。
韦宝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韦宝已经听出来了宋应星的弦外之音,显然并不相信自己的那些高产作物。
成品都已经摆在那里了,为啥还不相信呢?
不过韦宝不爱与人做无谓的争执,他喜欢用事实说话,相信用不了几个月,便能让世人看见一大片绿油油的奇观。
韦宝带着一帮人回到水泥窑的时候,十多包经过韦公子要求,已经完成冷却工艺的水泥,已经装袋子了。
当然,这时代没有树脂包装的密封袋,只能是粗麻袋简单装填一下。
量大的话,甚至连麻袋也供应不上了,只能直接用小车推到工地去。
木工们正在加紧打造独轮车用来,拉水泥,拉石料,拉煤那些,几百个小车才够用。
“开始做水泥砖试验吧!”韦宝对一帮工匠道。
水泥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天然砂、海涂泥等,这些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水泥砖自重较轻,强度较高,无须烧制,比较环保。此类砌块唯一缺点就是与抹面砂浆结合不如红砖,容易在墙面产生裂缝,影响美观。
但是制造城墙是太完美了,怎么样也比烧纸的红砖要强悍的多。
现代没有地方需要用来制造城墙砖了,这些砖头多用来做政府的各项工程,能保证质量,几百年都能耐用!
韦宝预备城墙全部用纯水泥砖,相信有了这种城墙,就是以后跟大明对着干,这道钢铁城墙也是突不破的,而且这里靠海,有一个坚实的路上基地,又有水运资源,想封锁他也办不到,稳稳地了!
不管是在大明走仕途路线,还是走造反路线,都将稳稳地!
看着一帮人挥汗如雨的为自己工作,韦宝一阵激动,满心期待水泥砖能成功,没有想到一个现代普通人,跑到古代来,短短一个月内,便能靠自己的努力,弄出这么多成绩了。
虽然这些成绩并没有出什么力气,但还是让韦宝感觉很爽。
水泥砖的生产成本,市场售价会因各地原材料和其它费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比红砖的性价比明显高出很多。
水泥砖的密实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好、强度高。有了这些优点,可适用于各种城市建筑工程。
韦宝最看重的还是成本低这个优势。可以在水泥砖中掺入80%以上的石粉、废石料或建筑垃圾等,使水泥的成本得到大大将低。
像是这周边的四个里,要想拓荒,得清除大量的石块,石子,这些东西本来还不方便处理,全部用来制作水泥砖,那就太完美了。而且大量的垃圾也有了地方清理。
“好。”周石匠答应一声,按照韦公子开始提出的要求,将已经制作好的砖模拿过来。
“家伙事准备好,大家干起来!”周石匠声如洪钟的吆喝了一嗓子。
几十个工匠一起答应一声,韦宝觉得场面很震撼。
韦宝身边的王秋雅和徐蕊也两眼放光。
水泥砖的粘土要含有一定量的松散颗粒,以利于拌水泥。含砂量少的粘土,可在土中配砂。含砂量少又较硬的粘土,须磨碎后再配砂。掺入一点点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差不多十分之一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全部用水泥。便能提高砖的强度和耐水性能,浸水后不开裂。否则,一般砖会出现开裂现象。
周石匠让十多个人将制作好的50个木头水泥砖模平放在外面,然后开始拌料。
这50个木头水泥砖模是为了做实验用的,还不是为了正式生产。
不过韦宝对于木头制品完全不着急,他手里就木匠最多,或者说,这时代的工匠中,木工的比例是最大的,能占到九成以上,啥东西都是用木头造。
只要实验合格,一晚上能弄几万砖模出来。
“公子,这料要加多少水?”周石匠让人搅拌水泥和石块,还置入泥沙,但是对于水的比例不清楚。
“放一成左右就可。”韦宝道:“用水量适当,砖的强度就高。成型水分少,砖的强度则差,物料在模内阻力大,单面加压,砖底面不密实;成型水分多,底面潮湿,出模时容易碰坏。具体的,你们自己摸索吧?”
“成,先做这一批,要是行的话,等会再做的时候,增加点儿水做一批,再减少点儿水做一批。”周石匠道。
“嗯,你们觉得怎么结实就怎么来。”韦宝看着众人干活道:“混料时间长就能混均匀。混料时间以物料不结块为宜。混合好的料存放时间以一个时辰左右为宜,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降低砖的抗压强度。粘土水泥砖成型时的压力,以500公斤最好。在此压力下,其制品抗压强度高,耐水性能好。压力太低,不易压实。”
这些都是韦宝从三个‘穿越巨热衷’兄弟的资料上看来的,“现在咱们的蒸汽机没有仿制出来,只能用人工压!等蒸汽机出来,看看能不能做一套流水线。一台蒸汽机专门用来向下加压做工。”
石匠们不知道怎么向下加压做工,也没有人问。
“公子,500公斤是多少?让人用20斤重的铁锤砸一下,差不多了吧?”周石匠问道。
“可能要四五十斤重的铁锤砸才行吧?”韦宝想了想道:“这个可是力气活。”
“四五十斤重的铁锤?”周石匠惊讶道:“那可没有多少人能抡得起。至少得俩人同时抡铁锤才成。”
“嗯,先这样吧。”韦宝道:“等蒸汽机弄出来,就不用人来做了。水泥砖有个最大的优点,省了烧纸的工序,成型快。成型后再自然环境中淋水养护即可,养护7天龄期的强度。不过咱们现在只是用来打地基,等下如果试验成功了,今天就能大量生产!打地基不用等七天,因为都是实心浇筑的。”
其实韦宝啥都不懂,更没有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都是照资料说,“具体效果,你是行家,你们看着办。”
周石匠点头,明白韦公子心急要造城墙砖,赶工期,“等会我看看硬度和强度便知道能不能第二天就用了。”
“好。”韦宝听周石匠这么说,放心了一点。他最怕的就是底下人做事依赖他,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二吊子,要是啥都听从自己的,准坏事,韦宝还是喜欢底下人有独立的想法的。尤其是这些工匠本来就经验丰富,虽然是新品种,懂了原理和制造方法,他相信是一样的。
“不用火烧的砖,真的能行吗?”王秋雅轻声在韦宝身边问了一句。其实这也是众人的疑问,只是工匠们是不敢质疑韦公子的,至少没人敢提出来,都是放在心里。
韦宝心里也没谱,毕竟不清楚三个‘穿越巨热衷’兄弟找的资料是否完善,就怕差了点什么,所以不敢打包票,“等着吧,这会儿,我也说不好。”
王秋雅嗯了一声,“一定能一次成功的。”
韦宝呵呵一笑:“但愿吧。”
这时候,之前开会,让十多名外面找来的先生去弄一千个常用的汉字,作为扫盲教材,已经有三人弄出来了。三人过来求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