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经济上的缺口将更加大!

    韦宝吹牛逼说有三千万两纹银,纯粹是为了造势!若让人家他能动用的,用来购买粮食的银子数量只有一千万两左右的话,声势将小的多,能撬动的杠杆也将小的多。

    吴雪霞观察到公子哥们对韦宝的态度亲昵了几分,心里美滋滋的瞟了韦宝一眼,眼神水汪汪的。

    现在吴雪霞也弄明白韦宝到底要如何将吴家近段时间亏空的银子还回来了,原来是问吴家买东西。

    大量的问吴家买东西,那么吴家自然能大赚一笔。

    最终,韦宝今天一个下午,不,应该是半个下午,便在吴家消费了将近9万两白银!将整个山海关的粮食,布匹,以及建材这些消耗品,并且是韦家庄和天地会用得上的东西,几乎消费光了。

    这一豪举轰动了整个山海关,以至于今天的山海关像是过节一般热闹,并不逢集,但是个人物,便往山海关来看热闹,或者是看热闹,或者是来赴宴。

    有点身份的人,一般都很注重交际。

    韦公子这么短时间海花近十万两银子的举动,也被传的神乎其神,老百姓不怕夸张,传来传去的,有说韦公子今天两个时辰内用上百万两银子将吴家的货都买光了,而吴家又在山海关附近以及山海关内的店铺到处进货,倒手卖给韦公子。吴家这一趟赚翻了云云。

    经过吴世恩的店铺的时候,吴世恩站在门口,看到了韦宝,还有些不好意思,想打招呼也不是,想进去也来不及了。

    倒是韦宝主动对吴世恩招呼道:“吴掌柜,好久不见了。你好啊。”

    “韦公子好!”吴世恩见韦宝主动叫他,急忙下来了,并且向吴三辅和吴大小姐打招呼,他虽然不算是吴家的掌柜,只是挂靠在吴家的字号之下,但怎么样也算是吴家底下人:“二公子好,大小姐好。”

    吴三辅和吴雪霞都对吴世恩不熟悉,只是点个头。

    吴三辅笑道:“小宝啊,你认识的人真多,连我们吴家的掌柜你都认识?”

    “老朋友了,某种层面上说,吴掌柜还是我的贵人,我做生意赚的第一笔银子,便是在吴掌柜这里赚到的。”韦宝淡然一笑。虽然吴世恩和金启倧当初帮过他,后面又想靠着巴结吴三凤,又一起来搞过韦宝。他们两个有没有想杀了韦宝,韦宝也无法判断,按道理,这是已经撕破脸过了,是生死大仇,但韦宝在表面上,仍然做到了以礼待人。

    这是一个人的气度。不管之前发生过什么,男人大丈夫,该翻篇的时候,也能做到翻篇,以后是否再出手,那又是后一篇的文章了。

    “不敢当的,韦公子少年才俊,闻名整个关内外,我那点银子能管什么用?”吴世恩客气道:“韦公子,二公子,大小姐,还有诸位公子,要不要到我店里喝杯茶?”

    “多谢了,我们这要去喝酒了,怎么?吴掌柜没有接到邀请吗?跟我们一起去喝酒吧?”韦宝道。

    “哦,刚才二公子派出四处去邀约的人,有对我说过,我这几天嗓子有些疼,怕是喝不了酒,多谢韦公子好意。”吴世恩恭恭敬敬的抱拳道。

    韦宝微微一笑,从吴世恩不好意思见自己这个态度,韦宝就觉得吴世恩这个人还是有药可救的,并不是很坏的一个人。

    “来吧,喝不了酒便多吃一些菜,喝喝茶,和朋友们叙叙旧,人多热闹。”韦宝道。

    “那好吧!韦公子真乃人中俊杰,气度恢弘,实在让老朽钦佩!”吴世恩诚心实意道,很是后悔,不该乱和金启倧瞎掺和的,得罪了韦公子这么厉害的人物,实在是自己断了自己一条巨大的财路,后悔不及!现在就算韦公子能不计前嫌,也是不好再提合作之类的事情了。

    韦宝微微一笑:“我那些高档奢侈品,大都拿到京师去卖去了,我们天地商号现在在京城有许多店铺,否则,我还是愿意给一些给吴掌柜卖的。对了,金大人呢?你们不是要好的朋友吗?”

    “多谢韦公子!”吴世恩听韦公子居然主动提出想拿货品给自己卖,更加汗颜,更加惭愧,脸红道:“金大人调走了,现在在关外做事。”

    韦宝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想那金启倧不过是七品的武职,实在身份太低,估计上回在锦州城和宁远城议事,金启倧的职位太低,怕是没有资格出席,所以才没有看见他。

    吴世恩遂招呼了伙计一声,让他们顾店,可以早点关门,他去赴宴。

    韦宝看见吴世恩的大伙计吴油子,这是自己认识的人,也热情邀约道:“这位大哥是叫吴油子吧?跟我认识的,一道去赴宴吧。”

    吴油子听闻现在鼎鼎大名的韦公子,居然还认得自己,居然还能叫得出自己的名字,喜出望外,“多谢韦公子,韦公子,真没有想到你还能记得我这种小人物啊。”

    “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有过交情,哪里会不记得,又没有过多久。”韦宝呵呵一笑。

    “韦公子是做大事的人,就冲这份大气,这个记性,就不是常人能比的。”吴世恩感慨道。

    吴三辅呵呵一笑:“好了好了,走吧,老吴啊,你也够有面子的了,韦公子今时今日的身家地位,可不会跟常人说这么多话。”

    吴世恩急忙道:“那是,那是。多谢韦公子看得起。”

    韦宝微微一笑,表面做的好,但是他也不会特意与吴世恩、吴油子他们多啰嗦什么,什么身份的人,就要跟什么身份的一起玩。

    当然,若是患难之时便已经有了很好交情的人,在富贵之后,绝对不能忘了他们。而他现在和吴世恩,顶多说退回到翻篇,不计前嫌的状态,就已经很到位了。

    韦宝因为请的人多,所以,光是山海楼,或者光是海商会馆,肯定是坐不下的,几乎将这两条街的酒楼都打过了招呼,让人都准备着。

    主要的地方肯定是山海楼,如果再坐不下,则按照各家酒楼的名气大小,安排客人过去。

    当然,能在山海楼被韦宝请的客人,也绝对是要够分量的,至少是世家大户级别,像吴世恩这种商号掌柜,还不够级别。

    官场上的人,武职至少七品,文职至少八品,反正,至少得有官身,才有资格被韦公子请客。

    等韦宝和吴三辅,一帮公子哥,和先收到消息,应邀而来的一批客人入席的时候。

    吴襄还在踌躇要不要亲自去赴宴。

    韦宝让公子哥们到处邀约人来吃饭喝酒,他自己手下也派了很多人出去,自然是没有遗漏,该邀约的人都会邀请到的,吴襄这种大佬更是在首当其冲的行列中。

    “爹,哪里需要给他韦宝这个面子啊?有三辅去就可以了,咱们不必去了吧?”吴三凤道。

    吴襄笑道:“本来还说让三辅尽量别和韦宝走的太近,听说韦宝今天下午一下子在咱们家的店铺买了上百万两银子的货物?咱们家的货物不够,还把整个山海关的货物都买空了?他韦宝这是要干什么?想告诉世人,他与咱们吴家的关系非同小可?”

    “那都是道听途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银子?咱们家在山海关的货全部合起来才多少银子?得等老吴带话回来才知道。韦宝这么做,估计是想讨好雪霞的吧?”吴三凤道:“这家伙的手段真多!”

    吴祖氏倒是很高兴:“你们不是都说好了,希望雪霞和韦宝走到一起吗?怎么这又纠结起来了?老爷,你就去吧,吃饭能怎么滴?”

    “我是怕跟韦宝走的太近了,你大哥知道会生气啊。”吴襄道:“辽西这边到处是祖家的眼线,他人虽然在关外难得回来,但是什么都知道的。”

    “没事,我大哥的气量没有这么窄!不至于为了你和韦宝吃饭而生气。”吴祖氏笑道:“去吧。人家韦宝这么给吴家面子,你这个当家的又在山海关,不去的话,不好。”

    吴襄听夫人这么说了,只得对吴三凤道:“走吧,你别再和韦宝顶了,知道吗?”

    “知道,我又不傻,现在韦宝虽然还是个秀才功名,但是是孙承宗的弟子,又是辽西辽东数一数二的富户,我平白无故跟他顶什么啊?”吴三凤嘟囔道。


………………………………

【0466 吴襄杨麒到】

    “不是数一数二,只怕韦宝现在的家产已经超过咱们吴家了!只要他能拿稳辽南,到时候,整个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合在一起,也赶不上韦宝的十分之一!”韦宝说的有些夸张,但是韦宝真的拿稳了辽南,的确可以在整个大明排的上号!

    “好了好了,三凤已经知道韦宝现在厉害,不会再和韦宝吵架了,去吧。”吴祖氏笑呵呵道。

    虽然吴祖氏那日接待韦宝,表面上对韦宝不咸不淡,虽然很客气,却并是真的很热情。

    但吴祖氏心里是认可了韦宝的,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不无道理。

    只有老丈人才会对女婿防备心重,不停的挑刺,似乎女婿抢走了他啥宝贝,尤其是疼爱女儿的老丈人,与女婿关系处不好,很正常。

    吴祖氏本来就算清楚了这笔账,招韦宝做女婿,比找祖可法,划算不知道多少倍,再听闻韦宝办事如此大气,更是喜欢。

    吴襄和吴三凤亲自去赴宴,这算是给韦宝极大的面子了,也算是辽西世家将门彻底认可了韦宝的地位,认可了韦宝是辽西大户的事实!

    等他们在去山海楼的路上,收到了管家老吴从吴家底下各个商号汇总来的消息,知道韦宝今天总共花了九万多两纹银,不到十万两纹银。虽然没有外面瞎传的那么邪乎,但是近十万两银子,在这么短时间内花出去,恐怕也只有韦宝会这么做了!

    吴襄和吴三凤到的时候,正赶上指挥使杨麒和他的公子杨弘毅到来。

    这让两对父子都有些意外。

    永平府的知府祖光耀就是祖家的下人,看似职衔光鲜,跟实际权力跟吴襄完全没法比。

    而挂名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实际上是不长期待在山海关的,反而因为另外一个都督的职衔,长期在关外,跟蓟辽督师在一起。

    所以,杨麒和吴襄,便是辽西官场上实际的老一和老二了。

    这个老一和老二,也并不分多少高下,因为杨麒是外来官员,属于蓟辽系,其实也没有多少实权,只是代表官方罢了。到了明朝末期,朝廷实在无力供养辽西辽东的时候,索性将辽西辽东一带的总兵都分给当地世家将门,便是这么来的。

    “吴大人好啊,没有想到你平日深居简出,甚少参加商贾之间的聚会,今天也来了。”杨麒笑道。

    “杨大人好,杨大人身为山海关的指挥使大人,能出席一个商贾的聚会,才叫我意外呢。”吴襄暗暗反击道。

    俩人虽然名义上同处于山海关的官场,但是平时一两个月也难得见上一面,实在谈不上多好的交情,而且都是防卫心理很重的人,说话间,很容易就带上暗刺。

    杨麒和吴襄说话,吴三凤也与杨弘毅客套几句,俩人也是完全没话说。

    四人在一帮随扈陪同下,由着山海楼和天地商号负责接待的人带路,进入山海楼。

    今天可是将山海楼掌柜孙九叔给忙坏了,山海楼好久都没有这么大的场面了。

    此时芳姐儿负责柜台事务,孙九叔本人都亲自做起了招待,不停的接待客人,并指示伙计上菜上酒,安排客人座次这些事情。

    “一二楼三楼都塞不下了,看样子,有一大半的生意得分给别人做了。”孙九叔望着人山人海,不断涌入的客人,又高兴,又惋惜,恨不得将生意都做了才高兴:“这韦公子还真的是大手笔,他请一次客,咱们一两个月的营收银子合起来都赶不上啊。而且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客人,韦公子让咱们有多贵的酒菜,就上多贵的酒菜。”

    芳姐儿看父亲興奋的巴拉巴拉说个不停,只是温柔的笑了笑,想到韦宝,心里无限甜蜜。

    孙九叔现在已经不反对芳姐儿和韦宝在一起了,反而担心今时今日地位的韦宝,会看不上自己的女儿,时常为当初硬要韦宝考中举人才能让俩人交往的事情而后悔。孙九叔还并不知道韦宝和芳姐儿已经发生过关系的事情,更不知道芳姐儿已经答应给韦宝做小妾的事儿。

    “爹,吴大人和杨大人到了!”芳姐儿眼尖,见吴襄和杨麒进来,急忙捅了一下靠在柜台歇息的爹爹。

    孙九叔嗯了一声,兔子弹跳一般的动了起来,急忙笑脸相迎:“哟,是指挥使杨大人和同知吴大人到了,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杨麒和吴襄看了眼弓着个背,大虾米一般的孙九叔,都没有吭声,略微点个头,便算是答复了。

    “大人们请慢走,我这就带二位大人和公子上三楼雅间,韦公子在那儿呢,我们山海楼最好的包间已经给大人们准备好了。”孙九叔对高官冷淡的态度并不以为意,依然很是热情,仿佛年轻伙计一般,热情和干劲都很足,卑躬屈膝的朝前带路。

    芳姐儿看见自己的爹爹这样在吴雪霞的爹爹面前,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若是没有和韦宝在一起,以前她爹爹这样,她不会有多少感触。

    芳姐儿暗暗下决心,跟了韦宝之后,自己一定要在天地会混出头,就算可能在韦宝的女人中,她的身份地位压不住吴雪霞,但是在对韦宝的帮助上,她一定要争一争头名!

    芳姐儿觉得以韦宝的聪明才干和魄力胆识,该不会完全被女人的美貌蒙蔽眼睛,也不会完全被女人的家世蒙蔽眼睛,未来的路还长,要获得韦宝的垂青,谁能在事业上更加帮助韦宝,谁将在韦宝的女人当中占上风。

    其实芳姐儿有了这么一个打算之后,她最大的对手便不是吴雪霞,而应该是范晓琳才是,范晓琳和王秋雅、徐蕊,现在都直接在天地会内部做事,而且职务都很高!最高的是范晓琳,副总管事!

    孙九叔领着杨麒、杨弘毅、吴襄、吴三凤等人上楼,刚到三楼最大最豪华的雅间门口,便听闻里面一阵热闹的哄笑声。

    众人都起哄要吴三辅喝酒。

    吴三辅笑呵呵站着,大声道:“这酒我喝了,不过我说好,这个蓟辽商会的会长,可不是我要做的,是你们硬要我做的啊!而且,我以前连商会这俩字都没有听过。别人晋商、徽商、苏商、赣商和浙商,都是叫商帮吧?”

    原来,众人都在起哄让吴三辅这个商会会长讲话呢。

    韦宝笑着解释道:“商会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一般是商人依法组建的、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团体法人。商会法律特征有互益性、民间性、自律性、法人性。商会是商人身份确立的过程,也是商人组织有序化的过程。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一种典型的商会是行业协会,是由同一行业的企业法人、相关的事业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自愿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加强同行业企业间的联系,沟通本行业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协调同行业利益,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发展。另一种商会是地域性的,通常由某地区企业公司、公务人员、自由职业者和热心公益的公民所自愿组成的组织。晋商、徽商、苏商、赣商和浙商他们是以地域而来的称呼,有很大的局限性!咱们蓟辽商会,未来旗下还要创办粮食总会,布业总会,烟酒总会这些行业商会的,比他们更细致,更科学。”

    晋商、徽商、苏商、赣商和浙商是明朝中后期的主要商帮,一直到清末,都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只是赣商和苏商后来渐渐式微。而晋商、徽商和浙商则是一直活跃的。名气都很大!

    现在明朝的两个最大的商人集团,便是北方的晋商和南方的南直隶商帮,而南直隶商帮其实便是由徽商、苏商、赣商和浙商联合组成的。他们的利益代言人便是江南文官集团,或者说,就是东林党,东林党主要也是由江南地区的官员形成的。

    商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商业资本家为维护其营业利益组织的社会团体。旨在收集国内外市场情报,调整工商业内部纠纷,介绍进出口对外贸易并代表商人利益向政府陈述意见。

    旧中国商会创始于清末,陆续设于全国各县、市及较大乡镇,并有全省和全国的组织。一般由同业公会会员或是商号会员组成,常为大资本家及地方绅士操纵。有的还有反动武装。

    商会是中国近代最早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社团之一。从法律意义上而言,中国商会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近代意义上商人身份确立的过程,是商人组织有序化的过程。与当时西方的民间商会相比较,它更具官方色彩,更依赖于国家法律的制度催化。这种制度的催化作用的成效十分显著,它相当迅速地改造、吸纳了各种形式的传统商人组织,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利益集团。

    中国早期的商人组织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都比较单一,几为纯商人间的封闭型组织。

    晚清以来,由于情势变迁,使得商人的地位大为改观,商人组织的性质亦相应有所变化。

    传统的商人组织,如行会和善堂等形式的早期商人组织根据实际状况比较自然地开始转化为近代意义上的商会。

    1899年,出现了第一个有关商会的民间拟定章程《拟中国建立商业会章程》。

    1902年,上海通商银行的总董严信厚组织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这是近代商会的雏形。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作为统辖农工商实业的最高管理机构。

    1904年,根据满清商部的意见,清廷谕令颁布了《察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会章程附则六条》。

    此项法律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

    1905年1月13日,天津商会正式成立。

    到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

    1915年,参议院代行立法院职权,于第二期常会议定《商会法》,并于12月予以公布。次年2月,又颁布了《修正商会法施行细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修订了《商会法》和《商会法实施细则》。

    1929年,工商部拟定《商会法》草案,同年8月15日公布施行。

    商会制度从创立时起,就是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的社团组织,与其他形式的社团比较而言,它是当时清政府最为重视也倡导最力的新型商办民间社团。

    韦宝在明末就提出商会的概念,从理论上,将中国的商会形式提早了二百多年!光凭理论优势,就比其他这个时代的商帮,具备先天优势!

    天地商号,天地会则更不用说,因为天地会从韦宝创立之初,便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组织,而是一部紧密的政权机构,政治机关,庞大而精细,具有明确的政治述求,这又是商会没法比的了。

    众人都听不懂啥叫商品经济,啥叫市场经济,让韦宝解释。

    韦宝笑了笑:“不管商品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买卖双方共同说了算!方便交易,公平交易,商人权益受到保护!反正,咱们商会从创立一开始,就比晋商、徽商、苏商、赣商和浙商他们要厉害的多!大家一起再吴会长一杯酒吧!”

    众人也不纠结于啥意思了,都感觉韦宝的确是个人才,有了这种正式的名称,以后蓟辽一带的商人也有自己的招牌了,以后能不能跟晋商的辉煌相提并论还不知道,反正喊出去,挺亮堂的,这是大家的感觉。

    杨麒在门口看了看吴襄,暗忖你还弄得像是临时来的一样,感情你儿子都当上啥蓟辽商会的会长了啊?

    吴襄则是一脸懵逼,还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呢,暗忖吴三辅是不是又被韦宝拉到啥套子里面去了啊?

    还有一点让吴襄很奇怪,听出里面有很多官场上的人物,还有不少山海关一带的世家大户,这些人不该这么和气,这么热络的吧?因为有韦宝在啊,大家都对韦宝坑了大家一次又一次,没有成见了吗?

    杨弘毅和吴三凤则很嫉妒。

    虽然杨麒在名气和地位上,与吴襄不相上下。但是杨弘毅的名气和地位就比吴三凤差的多了,关内外没有听说过吴家大公子的人还真不多。

    吴三凤在后世没啥名气,那是因为都主要在家族内部活动,而且也没有像吴三桂最后成为山海关总兵,在晚明叱咤风云。

    吴三凤就比杨弘毅更气了,暗忖这什么蓟辽商会是什么东西?要弄这种东西,也应该是他爹来当家啊!什么时候轮到吴三辅了?就算是爹不当,换成旁人,也应该是他这个吴家大公子,才名正言顺吧?

    孙九叔见几个人停住了脚步,示意要不要开门通报啊?

    杨麒点个头,意思开门。

    孙九叔这才推开门,笑着唱喏道:“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