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自到朝鲜夺取江华岛这件事了。”林文彪道。

    韦总裁点了点头,看向金内官,虽然金内官才到他身边几天,但是韦总裁已经很看重金内官了,尤其是与朝鲜事务有关的事情。

    这几天,金内官也恶补了韦总裁的崛起,恶补了韦家庄和天地会是怎么回事,也了解到了辽南,辽东,东江军,建奴势力范围,现在具体的划分和情报。

    “总裁,我同意林管事的话,毛文龙要的是利益,他不会站在大明朝廷的角度说话,不会与哪一方势力特别交好,他心里只有他自己,他更信赖的是他自己手中的实力!他认为,只要有军队,谁都拿他没办法,谁都要看重他。”金内官答道。

    韦总裁点头,叹口气道:“不管我们到时候与建奴打起来,毛文龙会怎么样,我们现在只想眼下向朝鲜弄粮食的事情!毛文龙看样子是肯定不会支持我们了,所以,不能再把毛文龙扯进来!我们得尽快解决朝鲜的问题!否则,在从朝鲜弄到粮食之前,毛文龙要是再横插一杠揷手这件事,我们可能会更加被动!”

    “现在就看孙承宗大人的回函了!希望总裁的老师能支持我们!他这一边才是最关键的!”林文彪道。

    韦总裁沉吟着,来回踱步,孙承宗会如何回函,对他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

    向孙承宗传信,比向毛文龙传信要远一些,不过,算算日子,也应该是今天能收到回复才是!

    “好言回复毛文龙,就说辽南和朝鲜事务,我们天地会是以东江军的意见为主的,绝对尊重毛帅!”韦宝对林文彪道:“另外回复朝鲜王室,回复李倧和仁穆大妃!废黜光海君,李倧上位,他们没有经过大明朝廷,这事情是不合法的!大明朝廷委托我来查看!我明日要亲自去公州!”

    林文彪一惊:“不等孙承宗大人的回函了吗?若是没有孙承宗大人的支持,总裁这一趟去,就只能凭着自己的一张嘴,口说无凭啊。而且,总裁要亲自去公州吗?请让人替总裁去吧,虽然说朝鲜人敢冒犯总裁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也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啊。请总裁三思。”

    金内官也点头道:“总裁不必亲自去,江华岛距离仁川只有几里路。仁川在汉城旁边,仁川、汉城和公州,相距也不过百里之内,快马一日之内就可以传讯息!并不影响总裁对派往朝鲜王室的使者下达命令。”

    “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必须亲自去一趟,因为以后我还会与朝鲜王室和两班大臣,世家大户,各个派系打交道的!我要掌控朝鲜各方势力,怎么可能自己不亲自去?很多时候,不亲自看一看,光听汇报,根本听不明白的!对派去与朝鲜王室交涉的人说,我至少要带五百卫队随行!让他们准备好我们的住处!对我的礼遇,不可低于对朝鲜王平时所享受的待遇!我代表的是蓟辽督师,蓟辽督师可比他们朝鲜王要尊贵!”韦宝对林文彪道:“另外,火速让辽南将护卫队剩余的1000多号人都派过来!”

    当初没有带那么多人过来,主要是怕目标太大,不方便接近朝鲜军队,现在已经拿下了江华岛,有了一个稳定的据点,来再多人也没有关系。

    要不是考虑到实力不济,辽南也没有多少军队,否则韦总裁会派来更多的军队。

    林文彪见总裁主意已定,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得答应着下去办事了。

    “孙承宗的消息要是今天还不送过来,我就只能先过去了!反正无论如何是要去见一见李倧的!路上等也是一样!”韦宝对金内官和王秋雅道。

    “我就担心总裁亲自去有危险,还有,万一孙承宗大人不支持总裁,怎么办?难道朝鲜人不会派人去与大明朝廷联络,与蓟辽督师府联络吗?”王秋雅问道。

    “这些担心无济于事!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不管老师是否支持我,也不管朝鲜人是否会与大明朝廷,会与老师联络,我都得赶紧与朝鲜王李倧见面!”韦宝果断道:“还有,以大明朝廷办事的拖沓,即便现在联络,也许一年以后才能收到回复!朝廷也搞不清楚我是不是孙督师派去过问朝鲜换王的事情!所以,不必担心!”

    王秋雅和林文彪一样,见总裁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反正总裁上哪儿去,她就跟到哪儿去,永远待在总裁身边。

    做任何事都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与其等待浪费功夫,真的不如边做边等,就算也许也是浪费时间,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完全靠等待虚度光阴。

    而且,韦总裁觉得孙承宗是会支持自己的,以他对孙承宗的了解,韦总裁觉得是这样的。

    果不其然,当日下午,韦总裁收到了孙承宗的回函,虽然是最后收到孙承宗的回函,但是联络孙承宗的路线要比联络毛文龙的路线长出一倍!所以,孙承宗回复的速度明显比毛文龙快,几乎没有耽搁,当日送达,当日回复返回,应该是这样的。

    孙承宗给韦宝写了一封简单的信,让韦宝对待建奴的问题上,不必冒进,能守住辽南,已经是大功一件!

    孙承宗没有正面回答李倧逼退光海君李珲的事情,却给了韦总裁一份手抄的信函。

    那是内阁大臣毕自严写给孙承宗的信。

    毕自严:李珲之事,朝廷也甚谨,既助兵于四路进剿之时,又助饷于毛帅驻师之日,其有功于天朝也甚巨。彼国教令,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者也。

    很明显,毕自严的意思是不支持李倧反正,推翻光海君李珲的!这点,触犯了宗主国的威严,至少应该先知会大明朝廷,不管光海君李珲犯了什么问题,也得大明朝廷来评判!

    毕自严的观点,是一个宗主国大臣应当有的观点。

    孙承宗将毕自严的这封信抄录给韦宝,并且在信笺上盖上了蓟辽督师的大印!

    这就已经说明,孙承宗在对待朝鲜人的问题上,看的很清楚,很明白,也知道韦宝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支持,这等于已经非常支持韦宝了!

    因为有蓟辽督师的大印,就能代表他,有内阁大臣的信函,又能代表大明朝廷的意见。

    两者合一,威力很大,说等于尚方宝剑都不夸张!

    孙承宗很清楚韦宝想要以大明朝廷不同意李倧上位而要挟李倧,从而得到钱物和粮食这些好处!

    韦宝看过孙承宗的信,交给了林文彪。

    林文彪看过之后,惊喜的对韦宝道:“总裁!这下就好了,有了督师大人的支持,总裁去公州见朝鲜王李倧就名正言顺了!朝鲜人要是敢忤逆总裁,就是忤逆大明朝廷,就是造反!”

    王秋雅也很高兴:“这下总裁明天登陆仁川,我们就不怕了!谅朝鲜人不敢得罪蓟辽督师的弟子。”

    王秋雅说罢,看向金内官,笑道:“内官大人,你说是不是?”

    “王管事说的不错,朝鲜王室知道总裁是大明蓟辽督师的弟子,绝不敢怎么样,甚至会派人保护总裁的安全,绝不敢让总裁在朝鲜有什么不测的。他们在李倧没有得到大明册封的这个节骨眼上,更会担心大明朝廷的看法。只要李倧一天没有得到大明朝廷的正式册封,他就一天不是朝鲜名正言顺的王。如果他敢不顾大明朝廷的看法,那么,整个朝鲜的读书人,都会抛弃李倧这个篡位得来的王。”金内官答道:“我现在只担心朝鲜王室不肯让总裁带护卫登陆,别说500多人,就是50人,恐怕他们都会害怕!”

    “我明天就硬去,看看他们谁敢拦着我!?”韦总裁不以为意道。

    有了孙承宗的支持,这让韦宝此刻信心大增!

    平心而论,韦宝来大明之后做的几件较大的事情。

    韦宝觉得其中最给力的,就是找到孙承宗,拜孙承宗为师这件事情。

    这真的是最给力的,因为都没有让他出什么力气。甚至可以说是孙承宗为了从他那里获得一些银子,而主动加的自己好吗?

    韦宝刚刚重生穿越的时候,意外抢夺了建奴和吴家商贸往来的一批上等皮草,然后有了一点点的本钱,然后斗倒了乡里本甲的甲长郑忠飞的爹郑金发。

    之后韦宝上京城做买卖,利益扩大,然后又获得金山里周边,一共四个里的控制权。

    继而开始营造韦家庄,在韦家庄外围修筑城墙,将韦家庄硬生生的从辽西隔绝开来,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虽然韦家庄暂时没有获得大明朝廷的认可,但是已经是他的私产,这是事实,别人弄不走,强行想弄走的话,大不了就是反了吧!

    虽然韦宝一直不愿意造反,不愿意让兵祸荼毒生灵。

    但是人家硬要逼他的话,他也只有造反。

    获得了韦家庄之后,又开始与毛文龙谈合作,染指辽南。

    这件事情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事情,甚至毛文龙会觉得他傻,就像林文彪说的,一个眼见着就要守不住的地方,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是有可能守不住,那不如趁早接盘的人啰。

    所以韦宝主动与毛文龙接触,寻求合作,其实是给瞌睡的毛文龙送去了一个枕头。

    再然后是要准备打建奴,需要准备大量的粮食。

    韦宝从而来到了朝鲜,这中间,他并没有给过孙承宗多少帮助,反而是孙承宗一次次的帮他。


………………………………

【0524 韦公子到公州见李倧】

    这么一来,韦宝对他和孙承宗的关系,又怎么会不满意?

    虽然两个人最开始交往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互相利用的关系。

    但是韦宝现在能够明显感受到,孙承宗其实并不是想从他这里获得多少私利,而更多的是站在大明朝廷,站在大明百姓的角度出发,在支持自己!

    因为和毛文龙比起来,自己明显更有能力,自己又是孙承宗的弟子,也明显与孙承宗更加亲近,所以,孙承宗和毛文龙对于他韦宝进入朝鲜,揷手朝鲜政局,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晚,韦宝早早就睡了,预备第二日赶早启程,前往仁川,继而赶往公州见朝鲜王室和两班大臣。

    明天,从辽南过来的护卫队是肯定不能全数抵达的,所以明天可能要留下二百人驻守江华岛,韦总裁只会带着三百总裁卫队前往仁川,等到护卫队的一千多人到了,再让二百人过去与他会合。

    韦总裁躺在床上比较了一下光海君李珲和仁祖李倧,这伯父和侄子二人。

    其实从大明的角度考虑的话,李倧上台对明朝是肯定有利的!

    因为光海君的外交策略更狡猾,更不好控制,没有帮助过明朝多少,甚至还在背后捅了不少刀子,暗地里与建奴眉来眼去!

    壬辰(文禄)之际,宣祖称赞光海君之聪明好学,许可立其为世子。

    光海君作为聪明好学之人,从开始就对形势之揣摩与国运消长之预测心领神会。

    后世只因光海君李珲是所谓废主,王之行事未被阐明,甚为遗憾。

    光海君所怀抱之泽民主义与批评备边司方面之名分论,想来是很有意思的。

    所谓泽民主义就是,政治不是体面,必须从实际出发,所以不问大国的对手如何,一味对大国采取追随的态度,不计其力,徒酿事端,非但贻祸人民,遂无疑危及社稷。

    相比于仁祖李倧,光海君在位,其实对朝鲜老百姓是好事。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感受不到这些,尤其是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与后世一样,逆来顺受,能活下去已经暗自庆幸,怎么会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考虑谁对国家好?谁对老百姓好?

    光海之时,南有日本,西有大明王朝,北有满洲之勃兴,而当时朝鲜现状,新经壬辰之乱,且经宣祖末造浊乱之政。百度俱废,财源涸渴,加之以人心离散,土崩是惧,事情可见。当此时也,苟非光海之善于谋国者,实莫能为也。且国人素所感服于光海之自为世子时,有光复旧物之功,而无残虐贪暴之行,故国家得以维持矣。

    光海君固深知党争为害极大,对朝臣时加饬戒,其本身态度亦每每以超越党派出之,唯因其性格不够刚毅,时被“大北”派的恶计与强请所左右。光海君在位十五年,其治绩尚有可观之处,尤于国防和外交问题上,时有周密的措施。

    总之,光海君施用不弃明、不怒金的两面外交政策,并在内积极修补军械城池、布置适当人才于要地,以期临机应变——这是朝鲜当时得免后金侵入的基本原因。

    首先在治愈壬辰倭乱这一大战乱遗留的伤口的过程中,光海君留下的内外治绩决非等闲。

    若是让韦宝重生在朝鲜,获得统治权的话,韦宝也一定是按照光海君的做法,与建奴,与大明两头虚与委蛇的!而绝不会像是仁祖李倧,不得不将宝都押注在大明头上,完全没有办法两头靠。

    特别是倭乱之后就遭遇了“明清交替”的大转换,光海君李珲所展现的外交力量值得注目。他识破了明朝强迫朝鲜报答“再造之恩”、想让朝鲜成为“以夷制夷”的牺牲品的意图,承认强大的后金的存在,防备他们打来的最坏情况,积累军事实力,这些都显然是卓越之举。

    再加上光海君李珲持有“临战亦使在其间”的弹性认识,比谁都热心致力于把握周边国家的动向。敏感地注意周边国家的动向、在和平的时间里培养能够应对危机的实力,这是光海君所具有的外交力量的核心。

    但光海君李珲的内政是失败的,以庶子和非长子的次子身份即位的他,总是为“正统性局限”而战战兢兢。

    即位之后即使发挥了领导联合政权的政治力量也没有持久。

    他对“王权强化”的强迫观念和执着,给了大北派可乘之机,状况更加恶化。

    李尔瞻等以“王权强化”为借口除掉反对派的过程中,冒出了“废母杀弟”,政局走向停滞。

    “废母杀弟”的羁绊啃噬着光海君政权的合法性,让士大夫抛弃政权、冷眼笑看他的一切统治行为。

    总之,在17世纪朝鲜实现了士大夫主导的“社会统合”之下,光海君是失败的。

    而且他的“失败”再次提醒韦总裁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内政基础的外交不过是沙上楼阁。

    所以,韦总裁觉得光海君是曲高和寡、孤掌难鸣的,他自己的独特遭遇及背叛逆反的性格,使他始终跟那“天朝礼治体系”格格不入。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颖而出,以崭新的概念、理论、政策来处理变局,表现出某些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特点和精神。

    可是,他的大臣,在正统主义的桎梏之下,是不会有勇气、亦无此要求去另辟蹊径来处理微妙问题的。

    光海君的失败和仁祖的屈辱遭遇,都是无可避免的“历史悲剧”。

    虽然还没有见到在位时间很长,对大明很臣服,却一次次被建奴打的满地找牙的仁祖李倧,但是韦总裁是很期待的。

    虽然在抓到了光海君李珲之后,发现李珲已经双目失明,成为了无法正常交流的废人,但是韦宝一点都不遗憾,因为他已经不用与光海君李珲做过多的交流,就只金内官向他透漏的光海君李珲治国和外交的一些细节,韦宝已经很清楚光海君李珲为什么在朝鲜混不下去的原因了。

    次日,因为头一天韦宝已经让人送去了要求朝鲜王李倧亲自接待他的文函,所以,李倧很早就派了大臣金瑬亲自来迎接。

    韦宝知道,能有这么高的效率,说明朝鲜王室和两班大臣昨天夜里临时定下来的,可能是怕他带兵去,再与朝鲜的军队发生冲突吧。

    金瑬的地位不低,是朝鲜王朝中期的文臣及性理学者,仁祖反正的主谋,西人党的首脑人物。

    在原本的历史中,金瑬得到了朝鲜仁祖朝的靖社功臣及宁国功臣受勋,1636年7月14日…1637年8月4日、1644年4月5日—1646年3月4日两度担任朝鲜领议政。

    可见这个人始终在仁祖李倧这个朝代被重用。

    金瑬不但自己来,还得来十几个大臣,一个个都是端庄稳重的长者模样。

    韦总裁并没有摆架子,在第一时间接待了金瑬。

    此时正值当午,韦总裁按照金内官之前告诫的,面无表情说话,显得比较郑重,不随便。

    金内官跟韦总裁说过很多礼仪方面的事情,但是韦总裁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不随便这三个字。

    韦总裁是在位于江华岛中心地带,朝鲜王的行宫大殿接待的金瑬。

    韦总裁端端正正的坐在朝鲜王才能坐的宝座上。

    老实说,这是一种十分僭越,十分无礼的行为,就算朝鲜是大明的属国,除非是大明国君亲自来,可以坐这个位置,其他的人,就算是蓟辽督师那等一等一的大臣,也没有资格坐一个藩属国王的宝座。

    不过,韦总裁既然都敢不宣而战打下江华岛,也不在乎表现的傲慢一些,坐人家的王座了,更何况,现在江华岛已经姓了韦,韦宝从来没有打算交出来过。

    “公子,他们是李倧的使者,前来拜见。”林文彪很简单的为一大群朝鲜大臣做了介绍。

    韦总裁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等着金瑬先开腔,这些都是金内官交给他的礼节。

    现在韦宝不再是以一个平民老百姓的身份混世界了,而要以一个很高的身份与真正的贵族,真正的上流社会的人交往,而且是官方的交往。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这种交往,与孙承宗,与吴襄祖大寿等人的交往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他不管摆架子还是不摆架子,孙承宗、吴襄、祖大寿、毛文龙们都知道韦宝是什么人,摆架子也摆不起来。

    但是这次对朝鲜王室和王公大臣们,韦总裁必须学会摆架子,将自己弄的跟他们一个属性,一个层次。

    层次这种东西,可不是说摆就能摆出来的,很是考验韦总裁的演技。

    “韦公子好,我们来,是奉了王上的命,来迎接韦公子去公州见面的。”金瑬长须长脸,很有些大臣气度,冷静道:“但在这之前,我想问一问韦公子,为何无端杀我军人?夺我王国的江华岛?又为何坐我王上才能坐的王座?”

    金瑬气度不凡,面无表情,不卑不亢,一口流利的汉语,足矣与韦公子的大明官话媲美。

    最关键,这里是韦公子的地盘啊,老家伙似乎很淡定,视死如归的样子,真的有点要将韦公子韦总裁给镇住了。

    震慑对手,不一定要大声嚎叫,吼叫,韦宝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韦宝甚至很欣赏这些正牌大臣,人家这才是气度和底蕴。

    “我纠正你的话,我们不是夺江华岛,是礼貌的靠近,是你们的军队先动手,我们属于自卫反击!其次,动手哪里有不死人的?坐你们的王座?这里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岛屿,何来朝鲜的王座?朝鲜的一土一木都归大明所有,现在你们王国无主,我奉了大明蓟辽督师的令旨而来,为何坐不得这里?”韦宝淡然应对,这些问题,在金瑬来之前,韦宝就已经想过了的。

    金瑬也早就料到韦宝会这样应对,并没有再说什么,问一问,说明自己不惧!但是事关外交大事,他不打算多与韦宝做口舌之争,是非对错,自然有王上决断!

    金瑬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却气愤的道:“公子这话不对!我们朝鲜已经有王上!我们正是奉了王上的旨意来迎接韦公子!请公子退回江华岛,交还扣押我们的朝鲜将领和兵士!”

    韦宝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这才发现,一堆红色丝绸官服的老头子队伍最后,居然还站了一个年轻人,看上去才十七八岁的样子。

    金瑬和其他大臣似乎也有些意外那个年轻人会在这个时候说话,却并没有出声阻止他。

    “你是什么人?”韦宝问道。

    “小的是洪柱元,我是贞明公主的夫婿。”那年轻人答道。

    “你们朝鲜的驸马这么无礼吗?你凭什么教我做事,更凭什么命令我?你们的王,没有得到我大明朝廷正式册封,他就不是名正言顺的王!看他有你这等臣子,也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人!来啊!拿下!”韦宝说着,不由分说便下令抓这个洪柱元!

    洪柱元是去年才年末才与贞明公主成亲的,贞明公主是朝鲜宣祖的嫡长女。

    贞明公主1603年出生,比韦宝年长7岁,朝鲜宣祖嫡长女(仁穆王后金氏所生),其丈夫是永安尉洪柱元。光海君将仁穆大妃软禁在西宫时,也把贞明公主贬为翁主,“仁祖反正”成功后,恢复了贞明公主的名分。并于1623年将公主许配给洪柱元。

    贞明公主不但是朝鲜宣祖的嫡长女,更是宣祖的唯一嫡女,身份十分尊贵!是李倧的姑姑。与双目被毒瞎,被废黜的光海君李珲是兄妹。

    朝鲜宣祖三十五年,仁穆王后受册封为王妃后,隔年五月十九日产下贞明公主,又于宣祖三十九年生下永昌大君。

    光海君将仁穆大妃软禁在西宫时,也把贞明公主贬为翁主。

    仁祖反正成功后,恢复了贞明公主的名分,并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