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美诠释。
韦宝很满意众人的目光,已经习惯了,对执事太监笑道:“汪公公,这就走吧?”
“大人先请。”执事太监汪双良躬身道。
“公公先请吧。”韦宝急忙也做个请的手势。
“不,这是规矩,不能坏了,大人先请。”执事太监汪双良坚持道。
韦宝猜想可能真的得他走前面,只好作罢,笑道:“我什么规矩都不懂的,还望汪公公多多教我。”
“大人太客气了。”汪双良对韦宝的好感更增。
韦宝遂跟着执事太监汪双良出府,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汪双良本来是坐轿来的,韦宝力邀他一起乘坐马车,汪双良婉拒了一下,还是没有拗过韦宝,只得坐了。
一路上,执事太监汪双良在马车上向韦宝说了很多面圣的规矩,还有与官员交往的一些规矩,明里的,暗里的,很是详细。
韦宝起身有点想弄个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人在身边。
但这也的人选真的很难!
其实就是找个师爷。
明朝的师爷产业还远没有像晚清那么发达。
找不到师爷,韦总裁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要么找个老太监,要么找个在官场摸爬滚打一辈子的,犯了事,退下来的官员,都不错。
可是这两种人也不容易找到,首先,老太监也得至少是曾经当到过二十四监局管事牌子那种水平的才可以。否则,没有本事,留在身边也没啥大作用。
但是曾经当到过二十四监局管事牌子的这种人,那位置已经相当高了,要么不得善终被杀了,要么就不缺银子,安心颐养天年。
多数是被杀了的,少数人能安享晚年。
被杀者不用问了,总不能到阴曹地府去招来当师爷吧?
安享晚年者也不太可能再出来劳碌,他们不缺银子嘛,干什么要给你一个刚刚踏入官场的人当师爷?
还有,大太监退下来,身份还是很敏感的,让魏忠贤知道了也不好。
所以,想弄个厉害的太监,留在身边充作师爷,这条路基本上是走不通。
当官的倒是有点希望,官场步步陷阱,从高官位置被贬下来的人不少,只要没死,可以寻一个放在身边。
因为人家虽然在官场上败了,可是曾经做过高官,就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了,又败过一次,自然能多许多感悟,不会比同级别的高官水平差到哪里去。
当然,韦总裁对这个执事太监汪双良客气,不是要寻他留在自己身边当师爷,只是正常的社交而已。
韦总裁想寻一个宫中能自由出宫的太监当内线倒是真的!
任凭统计署如何神通广大,只能打入人到宫中去,却没有办法让打入宫中的太监马上得到晋升啊!
皇宫有皇宫的一套管理办法,就如魏忠贤这么厉害的人,若不是机缘巧合抱上了客巴巴的大腿,抱上了上一任太监头子王安的大腿,也不见得就能出人头地。
反正,尽快在宫中也发展出一支力量,这是韦宝迫切需要的。
不说能起到多大作用,单单是能起到耳目的作用,韦宝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汪公公,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有什么需要我韦宝的地方,请直言无妨!多个朋友多条路子。”韦宝点了一下。
因为与对方不熟,也没有办法说的太明了。
太监都是人精,汪双良立刻能听出韦宝话中的意图,笑道:“好说,只是韦大人恐怕看走了眼,我在宫中就是小角色。离管事牌子还差了好几级呢,更别说司礼监了,想帮忙也没法为韦大人帮上忙的。”
“汪公公太谦虚了,人有命数,有气数,谁知道哪一天时来运转呢?”韦宝笑道:“多的没有,几百两,千把两银子,我一定鼎力支持。”
汪双良闻言眼睛放亮,“韦大人,当真?”
“这能有假吗?我说话从来不作假,为人第一条便是信誉第一。”韦宝笑道。
“你就不怕我是那白拿银子之人?难道韦大人碰到人就这样说?”汪双良狐疑道。
韦宝道:“我的银子也不少大水飘过来的,哪里能碰到人就这么说?也得投眼缘啊,但是宫中的公公,我这是头一回开这个口。”
汪双良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韦宝一眼,抱拳道:“多谢韦大人赏识!感激不尽!恕我直言,韦大人能告诉我,你是哪一边的吗?是东林的人,还是魏公公的人?还是哪边都不靠?”
韦宝道:“哪边都不靠,也哪边都靠。”
汪双良明白了,摇头道:“多谢韦大人直言相告,但是说是说两边都不靠,也等于两边都靠,可有好事的时候,难以轮上,有坏事的时候,难以躲过,依我看,还是尽早靠上一边为好。而且今科韦大人能考的这么靠前,当真全凭自己的本事?”
韦宝促狭的眨了眨眼睛,“凭这个。”比了个数银票的手势,“托了宫中的关系!”
韦宝虽然说的还算隐晦,汪双良却立时明白了,这是托了魏公公的关系!立时大生好感,因为他就是魏忠贤的人。
其实韦宝不用问也知道汪双良肯定是魏忠贤的人,如今宫内被魏忠贤与客巴巴把持住了,一个能随意出宫的太监,肯定是魏忠贤的人啊,就算是客巴巴的人,也是魏忠贤一边的嘛。
“韦大人有这等关系,更加用不上我这种人了。”汪双良点头道:‘恕我直言,能考上魏公公,最好赶紧把这层关系套实诚了好。’
韦宝笑道:“靠上大人物有利也有弊的,有风险。这句话是我对汪公公说的贴心话,咱们投眼缘才说的,你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说起啊。”
汪双良急忙点头道:“这个我省得,常在宫中走动,我今日与韦大人说的话,比我平时一两个月说的话加起来还多。我不会对任何人说起的。韦大人,但请放心。”
“嗯,与大人物相交,咱们算是哪根葱啊?如果两方能互惠互利,同起于微末,那就大不相同了!官场不是罪讲究布局吗?我今日能结实汪公公,是我高攀了!”韦宝收了笑容。
汪双良见韦宝说的认真,很佩服韦宝小小年纪有这等城府和眼界,也大生被人尊重的感觉,顿生一股豪气,慨然道:“既然承蒙韦大人看重,韦大人这个朋友,我算是交下了!我汪双良在宫外还没有朋友呢。”
韦宝闻言大喜,从身上摸出一张百两银票!“这里一点点小意思,汪大哥拿去宫中做人情吧,宫里面的人情世故不比宫外轻,我知道的!”
“这不好吧?”汪双良见是一张一百两纹银的银票,太大了,有点不敢接,“韦大人有什么事情要我办吗?”
“没有什么事情,就只是送与汪大哥的!汪大哥要是觉得我韦宝这人看着还顺眼就请收下。”韦宝微微一笑。
平时,汪双良也不少拿银子,一般人家给赏钱,都是一两纹银,二两纹银这种的,能给的超过五两银子,都是找他打听事情,或者办点啥事的。
像韦宝这种,什么事情都不求着自己办,白白拿银子给自己的,还拿这么多,汪双良还是头一回碰到,真的被韦宝感动了一下。
“韦大人,就冲着你一口一个大哥,这么看得起我,这银票我收下了!以后我们就是至亲好友!”执事太监汪双良慨然道。
韦宝闻言大喜:‘多谢汪大哥了!’
“哎,韦大人做人真是厉害,明明是我该多谢你才是!在宫里面,想要办什么都得使银子,比外面的用度还大,若是弄不来银子,永远别指望出头。”汪双良动情道:“是韦大人给我机会才是。我听闻过韦大人的事情,知道京城的天地商号还有整个北直隶的天地商号都是韦大人的!与韦大人比起来,我这等跑跑腿的太监算是个什么东西啊?”
韦宝见汪双良说的动情,暗忖此人还行。
其实韦宝现在真的不在乎百八十两纹银,他自己每天的开销都要百两纹银。
还不算他身边的人,光是统计署总署,总裁秘书处,还有随行的五百人的总裁卫队,每个月的开销至少就要万两纹银,这是韦宝随行的总部机构啊!
所以,韦宝那两千多万两纹银看上去不少,真是用在哪儿,哪儿都不够的。
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团队的开销也大啊。
开门做生意能不能赚钱不知道,反正开门做生意,首先就得开销,而且每天都要大笔开销!
在韦宝看来,有钱人与没钱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赛花钱的能力,看看花钱是不是花在了地方,今天花出去的钱,改天能不能成倍的收回来。
至于花在这汪太监头上的一百把两纹银,若是没动静,韦总裁大不了便当成是扔了就是了。
可万一王太监日后发达了,他这就等于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啊。
在现代的时候,韦宝每天过的紧巴巴的,一年到头也看不见多少余额,还真没有这样花过钱。
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适应这样挥金如土的生活,但现在的韦宝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韦宝缺钱,缺的是大钱,绝不在这种小钱上计较。
………………………………
【0660 小韦探花】
转眼之间,皇宫便到了。
“汪大哥,多的咱们不说了,以后处着你就知道我韦宝是什么人了,我既然找了你,以后在宫中也不会随便找其他公公,这点你放心!我就想宫里有个有本事的自己人,有什么事情能知道点风声就行。”韦宝道。
“我明白!有关于韦公子的事情,我一定尽量传给公子!”汪双良道。
“汪大哥,若是不嫌弃的话,叫我兄弟吧?”韦宝道。
汪双良抿了抿嘴吧,有点不习惯这样的称呼,宫中是很难得平辈相交的,一般都是认爹!
就算是比自己小的人,要攀附对方,也是认爹。
“兄弟!”汪双良终究还是叫出了口。
“大哥!”韦宝的脸皮其实比太监厚,他叫人大哥,那早都是家常便饭了。
汪双良感动的点头:“我一生孤苦,没有父母亲人,也没有兄弟姐妹,多谢兄弟了。”
“大哥,以后我就是你的亲人!”韦宝眨巴眨巴眼睛,“我在京城有一些房产,你随便挑一处,选好了告诉我府里的人,我让人收拾出来给大哥住,以后见面也方便。”
“不必,不必,真的不能这样。兄弟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不是管事牌子,即便是管事牌子也没有几个敢在宫外置办房产的,这是大忌,容易招人嫉恨的。”汪双良道:“若有什么事情,我悄悄去你府里面就是了。”
“那好,我在我府邸里面给大哥收拾出一套别院,大哥什么时候出宫想歇一歇,随时里住就是。”韦宝热情道。对汪双良这个执事太监的热情程度,绝不下于对他认的结义大哥李成楝的热情程度。
倒不是说韦宝多虚伪,见人就想利用,主要是有这个需求,他真的需求一个宫里面的内线啊。
销售不是别的,不是放低身价去取悦对手,而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
现在韦宝就是一个买家,他刚好需要一个像汪双良这样的人。
至于汪双良会不会将今天他巴结他的事情回去告诉魏忠贤,韦宝是不担心的,告诉也好,不告诉也罢,我大不了损失一点点银子,我要买的是从你那里得来的消息,顶多说得来的是假消息,或者不值钱的消息。你给的消息,我又不可能不经过思索就收下。
到了宫门前面一段的时候,汪双良要求下了车,转而乘坐他自己的小轿子。
韦宝的马车跟在后面,再靠近宫门一点点的时候,韦宝也下了车,这里是皇宫,不是什么人的车轿子都能靠近的。
能被允许在紫禁城骑马坐轿的,那得是什么人啊?靠山王杨林那种差不多。
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了,一甲和二甲的60人基本上到齐。
“韦公子啊,哦,不,现在该叫韦大人才是。”吴孔嘉主动找韦宝说话。
在宫门外,大家都很收敛,尽量不说话,很少有人交谈,都紧张于等会的面圣,那日金殿考试,虽然见过皇帝了,却没有听见皇帝说话,今日是第二次。
不管到什么时候,人对皇帝都是紧张的,关键是那一层身份起作用。
这可不是韦宝在现代看电视看电影里面见的皇帝,而是真真正正的皇帝啊。
“哦,是吴兄啊,对,我现在也该称呼吴大人才是。”韦宝淡然答道。
大家窃窃私语的最火热的话题自然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的归属。
其实这个时候不仅是新科进士们还不知道最终排名,就包括文武百官和阁臣们也不清楚最后具体要怎么分。
阁臣们只是大概知道一点,反正状元和榜眼,不出预料的话,肯定是三名东林学子其中的两个人,探花郎的话,魏忠贤应该会从韦宝或者吴孔嘉两个人当中弄一个人上去,只是不知道要弄谁上去。
吴孔嘉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眯了眯眼睛,轻声对韦宝道:‘看样子,韦大人是胜券在握,觉得探花郎的位置,非韦大人莫属啊?’
“吴大人,何来这种话啊?我可真没有这么想过,探花郎应该是从一甲三人当中得出的吧?状元和榜眼也是一甲三人当中得出吧?”韦宝一脸小白模样。
“韦大人当真不知?”吴孔嘉斜睨了韦宝一眼,“探花郎多半是韦大人的了,那日你在首辅大人府邸赢了华琪芳和翁鸿业,他们有什么资格排在你之上?依我看,你当榜眼,当状元都够格了。”
吴孔嘉这话说的声音不低,惹得许多进士看向他。
韦宝这才知道,吴孔嘉这话就是说给大家听的,好引起众人对于自己的警惕。
当官第一条就是要低调,这个道理,韦宝懂得。
“吴大人说笑了,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要歇一会,等会面圣,你也养足精神吧!”韦宝说罢,便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吴孔嘉,一副要闭目养神的样子。
吴孔嘉无声的冷笑一下,斜了韦宝一眼,暗忖你得意个屁,看你还能得意多久?别以为在首辅大人的府邸出了风头,你就能进入前三,就能金榜题名,官场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老子有九千岁撑腰,还能输给你这乡巴佬不成?
曾几何时,吴孔嘉不但是乡巴佬,还是寒门子弟,但他现在却可以这么瞧不起别人,全然忘了他自己的身世。
一众一甲二甲进士都站好了队,另一边,三甲榜单上的那些同进士出身的人也站好了队。
从站队就可以看出来等级档次是有很大分别的,服侍也有很大分别。
一甲和二甲的进士们的服侍与三甲的同进士出身的人也是不同的。
虽然面圣的时间是一致的,但是三甲榜单的人会更晚辈通知到,通知他们的人也不是宫中的太监,而是礼部的人。
三甲榜单的人大都有点心理落差,感叹要是在会试中发挥的更好一点,能进入一甲和二甲的话,现在就不会受到这种差别待遇了。
吴三辅并没有心里落差,兴致勃勃的与身边几个人轻声谈论状元、榜眼和探花郎的归属问题。
大家都一致认为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一定是从余煌、华琪芳、翁鸿业和吴孔嘉、韦宝这五个人当中产生。
只是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怎么样,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是东林系的学子,还是魏系,还是中立派学子,大家都知道余煌、华琪芳和翁鸿业三人属于东林系,吴孔嘉属于魏系,韦宝属于中立派。
正因为这样,对于最终的名次,谈的叫一个火热。
“状元肯定是余煌的吧?那日在首辅大人府邸,余煌被朱延禧大人保住了,没有让他出来作诗比试。肯定就是他了。”一名新科同进士出身的人轻声道。
他身边的不少人都表示赞同,认为是这样的。
“那就是不知道榜眼和探花郎最终会花落谁家,一定在华琪芳、翁鸿业、吴孔嘉和韦宝四人当中产生了,若是按照那日在首辅大人府邸赛诗的结果,韦宝应该是最好的,应该是榜眼才对!”又有一人轻声道。
“赛诗又不是什么正式的比试,都是私下的,决定不了最终排名归属!不可能因为韦宝的诗作的好,就能得榜眼或者状元吧?”又有人提出不同的疑问。
这是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
殿试阅卷后次日清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
当礼乐一起,大家便赶紧整好队伍,跟随太监入宫了。
宫内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已经列队齐整。
今天是一个盛大的日子,盛大的场面。
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贡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
礼部、鸿胪寺设黄案两座:一于殿内东楹,一于丹陛正中上。礼部鸿胪寺官设一黄案于太和殿内东旁,由内阁学士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又设云盘于丹陛下,设彩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
辰初时分,礼部尚书便到乾清宫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近侍导引入太和殿升座。这时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一卫士执鞭到屋檐下。连舞三鞭之后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
经三跪九叩礼之后,鸿胪寺官开始宣《制》:“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韦宝偷偷的看,皇帝亲临,大殿外都是按照天子礼仪而来的,在大殿顶檐正中有一把九龙曲柄黄伞盖,手持礼仪用的长刀弓箭长枪的天子亲卫站在台阶两边,威风凛凛。
整个大殿显得格外威严和隆重。
“鸣鞭!”
一名高大的御前侍卫手持一根环形用黄丝编织而成的长鞭,用力的甩起,然后重重的抽打在地面上,一共甩了三。
啪啪啪的声音特别尖锐,人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的。
然后是宣《制》毕,唱第一甲第一名余煌,为新科状元!
余煌早有准备,但真的听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还是激动的不行,饱含热泪的磕头谢恩。
不管是进士们,还是官员们,都没有意外。
会试第一,一般在殿试之后也是第一,极少有更改的。
大家更加关心的是一甲第二,关心的是榜眼是谁。
接下来,鸿胪寺官引状元出班就御道左跪,然后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第二名,也就是榜眼,是华琪芳!
没有变!
所有东林系大臣都松了一口气,同时觉得魏忠贤真的是很厉害,至少这一次魏忠贤没有硬生生的起什么风浪,维护了所有东林系大臣的颜面!
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没有起变化!
鸿胪寺官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后跪。
接下来唱的是殿试第一甲第三名姓名,也就是榜眼!
韦宝与吴孔嘉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同时翁鸿业也看了韦宝和吴孔嘉一眼,三个人都有希望,都不清楚这个探花郎的位置是谁的,都焦急的等待着。
都等的心脏似乎都狂跳的要撞出胸腔了一般!
韦宝虽然定力大胜过往昔,已经非现代时候的鵰丝可比。
但同样心跳狂作,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紧张的感觉了啊?
上一回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好像还是第一次与女生亲吻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感觉吧?
虽然对于这一世的韦宝来说,科考是一个途径,却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他不必把这个看的太过高大重要。
可一年多的付出,平时多多少少都花了时间在科考知识上的,这些付出之后,自然有等值的期待。
还有就是耳濡目染之下,早已经被这个时代的人影响了。
由于现代普通人能够接触到很多最低阶层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得以窥见顶层人物生活中的一斑,这让现代人眼界普遍提高到了,无法想象古代人的社会等级,无法想象那些与自身地位不适应的层次。
看待古代的问题,要用古人的眼光。
古代社会文盲率在九成以上,这可能都还不止,十个人里面不见得能出一个读书识字的人!
情况惨一点的朝代,如元朝,文盲率超过千分之九百九!
古代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辈子几乎不可能离开本县,更不用说出省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周围的几个村,认识的最牛的权贵也不过就是十里八乡的大地主,能认识几百个字的人已经算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本县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所以过去讲农民们想象皇帝用着金锄头,绝不是一个笑话。
普通人放在古代,大概率处于这个阶级。
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科举中的功名是什么概念了。
科举中的功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学历的概念,用科举来比高考,是十分滑稽的。
古代能够读书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