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船的外面覆盖上装甲,在当时的世界上来说,却是划世纪的。

    1578年,日本天正六年四月,铁甲船正式出现在战场上。在难波冲海战二年后修建的,嘉隆指挥建造好的铁甲船六只,从鸟羽大凑绕过纪州冲前往封锁大坂湾。途中轻易的击退了杂贺谷轮的门徒众所率的船队的攻击,七月十七日在堺的津靠岸。

    1578年,日本天正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九鬼舰队接受信长的检阅。信长在参观后对铁甲船极为满意,赐给嘉隆黄金二十枚及九人扶持。

    1578年,日本天正六年十一月六日,毛利水军兵船六百只前往救援石山,与海上封锁的九鬼舰队交战。这就是木津川冲海战,毛利方对铁甲船发起勇猛果敢的进攻,但被铁甲船上的大炮击毁了大将船,毛利水军败走。织田水军完胜。木津川冲海战的胜利使得织田信长确立了石山合战中的优势。

    由于铁甲船只能近海作战,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就因此原因没能带上铁甲船,被朝鲜将领李舜臣的龟船大败。

    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才采用了铁甲铁壳船的设计方案,摒弃了木壳船体。

    19世纪中叶后,随着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战舰。

    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它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

    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奠定了蒸汽战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

    在蒸汽战舰的基础上,加装钢铁装甲的蒸汽铁甲舰开始出现。

    185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铁甲舰。

    第一次铁甲舰对决出现在美国内战中的1862年。从此,铁甲舰成为海洋新霸主。

    铁甲舰大约从1890年代初期开始被前无畏舰所取代。

    20世纪初期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其攻击力进一步增强。

    此时的战列舰大多已经被直接称做铁甲舰,清朝北洋水师使用的由德国建造的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可以称做是这一时期的铁甲舰代表。

    在那个时代里,铁甲舰无疑是海上的霸主。

    这种由风帆战舰时代的战列舰发展而来的身披铁甲的军舰,在海军中充当了主战军舰的角色,用以参加正规的海上大规模作战,是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按当时的简单划分标准,可以将铁甲舰按排水量分为:一等铁甲舰排水量在8000…10000吨以上,二等铁甲舰排水量在5000…7000吨。中国清朝的定远、镇远,日本的“扶桑”、“比睿”铁甲舰属于此类。

    按照设计和采用的有关技术的不同,19世纪中后期的铁甲舰又可分为“船旁列炮铁甲舰”、“船腰炮房铁甲舰”、“船面旋台舰”、“露台旋炮舰”等多种。

    至19世纪90年代时,由于新生装甲巡洋舰实力的不断壮大,二等铁甲舰逐渐和装甲巡洋舰归于一流,而曾经的绝对主力一等铁甲舰由于主炮布置位置,火力,航速,装甲等已明显落后于新兴的前无畏舰故逐渐淘汰。

    前无畏舰是在1880年代末期至1905年期间建造的战舰的统称。

    它取代铁甲舰,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纪初被无畏舰所取代。前无畏舰装有作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种或以上的轻型武器,外覆强化钢制装甲,配有燃煤蒸汽机。

    韦宝其实是想跳过制造铁甲舰的阶段,直接升级到无畏舰的制造阶段的。

    因为以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大形势,也没有比大明更经济发达的国家了。

    美洲几乎还是空旷的很,欧洲除了已经动起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其他也都穷的很,这三个动起来的国家也没有多有钱,有钱的是部分大海盗商人,国家,城市,还是穷的很。

    所以,韦宝如果造出了铁甲舰,想通过出售军火赚钱,显然不合实际。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军火买卖那么好,那是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是一批国家,而不是像现在大明这样鹤立鸡群。

    1900年八国联军打咱们,意大利军队无意中占领了天津附近一座几乎无人值守的清军武器库,缴获了该处存放的大量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

    各种先进武器和各类军用物资让这些侵略者们惊呆了。

    当时世界上最新款、性能最优的武器让意大利人艳羡不已。

    为此领队的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事后写信对英国公使说:这些武器中包括最新式的曼利彻式卡宾枪的型号,比联军中列装的卡宾枪更为先进,似为刚出厂的新品;而克虏伯大炮比德军现役的所有大炮口径更大、瞄准更精、射程更远、更为新式。

    可见当时清军的家底是很厚实的。

    19世纪世界最大军火进口国,为何还拿鸟枪大刀上战场?

    西蒙以戏谑、调侃的口吻写道:“战斗伊始就意外缴获清军这么多先进武器,等于给联军一万六千名军人配备全副武装还有富余,只可惜我们的士兵一人只有两只手。”

    当时没有今天的技术封锁这回事,对于亚洲国家,欧洲强国基本是只要出钱,什么先进武器都可以卖给你。等于说八国联军很大程度上靠着缴获武器攻入了北京。

    这些武器,大部分是在仓库里被发现的,而不是在清军手里。

    为何清军把武器藏在仓库里,却不发给部队用?

    20年前,曾国藩和李鸿章刚打完太平天国和捻军,二十年的内乱终于结束了,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烦恼一件事,这事甚至比打仗还头疼。

    这问题是军费的报销问题。

    当时湘军淮军要报销的军费合计约3000万两银子,因为湘军淮军工资很高,士兵是为了钱在打仗,曾国藩和李鸿章其实就是个总包工头,带着乡亲们出来打仗,常年在外不回家,士兵工资很大部分基本是拖欠着。

    只有最后工程做完了,皇帝满意了验收给钱,然后士兵们才能拿到全部工资。

    太平天国,捻军都打完了,皇帝对工程质量也表示满意,也愿意给钱,但按照当时的财务程序,需要户部来审计,审计合格后皇帝盖印。

    难题来了,户部的工作人员,书吏们提出按规矩,曾国藩和李鸿章必须出一笔钱贿赂他们,才通过审计。当然这笔钱当时不叫贿赂,而有个名字叫“部费”。

    他们要的有多少呢?全部报销费用的1。3%。

    等于说3000万两银子,要出40万两贿赂。

    按晚清时代的白银的购买力,这钱相当于现在的8000万人民币!

    曾国藩和李鸿章拿不出来,也不愿意拿出来。

    当时就算打点一名军机大臣,给1万两也很够意思了。

    而且这40万两还不是分给户部的堂官的,而是分给户部的一般工作人员……………书吏们的。

    从身份上来说,他们的地位和曾国藩天差地别,但他们形成的团体,却可以真做到一手遮天,哪怕是户部尚书,敢破坏他们的既得利益,都有可能被他们赶走。

    原因很简单,这种部费虽然实际是敲诈,但却是全天下的书吏们的几百年来的正常收入一部分,而书吏们其实承担了政府运营的实际工作,当官反倒是不做事光拿钱的,不按规矩来的结果是得罪全朝廷的书吏,最后结果是无论办什么事以后都会遇到麻烦。

    所以曾和李还真不敢不给这钱。

    最后讨价还价,把40万两还价成8万两。

    但曾国藩还是不满意,于是写了一篇报告给皇帝,讲了自己的难处,请求这笔军费不给户部审计直接报销。

    而皇帝同意了,曾国藩感激涕零,觉得这比让他升官还高兴。

    但最后曾国藩还是按先谈的这8万两价格,把钱给了户部官吏。

    跟皇帝打招呼只是个保险,以免户部书吏们涨价。

    但给钱的规矩是不能破的。

    腐败已经深入社会各层次了,在晚清,不仅仅是在户部领银子,在兵部领武器,去仓库领养马的粮草,都一样得给负责人贿赂,哪怕得到领导批准,你也得给一笔钱给实际办事人,不然别想领到武器。

    这时候,如果带兵的军官也没那么无私,不愿意掏腰包,那手下士兵当然不会装备有武器了,至于训练更不可能有了。

    所以晚清很多时候,军队都是在作战前在哭诉子弹枪械不足。

    等到上级匆忙的给钱给枪给子弹下来,已经来不及了。

    仓库里都是新枪新子弹,而士兵手里却还是老式武器为主,李鸿章虽然有钱,但也除了少数精锐外,也没法让军队日常训练也用得起库存的武器,而即使在战争前拿到新武器,文盲士兵也没法几天之内学会使用,一样没用。

    似乎每个王朝的末期都很相似,腐败深入了骨髓,深入王朝的每一个角落,无孔不入。

    所以,不管是清末,还是明末,不能说是装备比人差而打不过,实际上都是内部已经腐朽了。

    就大明王朝这个时候,各种装备不说世界领先,反正绝对不输给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他们最早期的海上三兄弟。

    对比建奴,更是有绝对优势,建奴最怕的就是大明的守城火炮。

    可没用,打仗装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关键还是国家实力,打整体,打兵马钱粮各个细节。

    朱由校大声催促湖对岸的太监:“你们下水,给韦爱卿的船调个方向,让船再自己划回来!”

    太监们闻言,几个会水的跳下了水。

    他们费力的给船底调头,别看韦宝只是做了一个船底,却是五米长一米宽的船底,上面还有笨重的简易蒸汽机,并不轻便。

    船调头之后,原路返回。

    朱由校守在岸边,生怕船触岸边的时候会撞伤,亲自去用手挡了一下。

    韦宝笑道:“陛下,微臣调的速度慢,没事的。”

    “能停下来吗?这样一直烧下去,船是不是要一直自己跑?”朱由校问道。

    “可以让其空转,只是浪费一些火炭。也可以在空转之后,把火炭炉门关闭,没有了热能,蒸汽机就停了。”韦宝问道:“陛下要停了蒸汽机吗?”

    “空转是什么?”朱由校没有听明白。

    韦宝笑道:“就是可以跑,也可以不跑,就好像炉子烧的旺旺的,这时候可以继续烧水喝,也可以让炉子白烧,上面啥也不放。”

    朱由校哦一声,听明白了,点头道:“那就让他空转一会儿吧。朕看一看,再让这船自己上湖里跑两个来回。”

    “是,陛下。”韦宝答应一声,将牵引用的杠杆断开了。

    “韦爱卿,你真是太有本事了,这么精巧的手艺,是你发明的吗?”朱由校边看边欣喜无限。

    “陛下过奖了,是微臣发明的。”韦宝实话实说道。本来这个时代的蒸汽机就是他发明的,欧洲,整个世界,哪儿都没有蒸汽机。

    别说他们现在没有,在原本的历史中,即便是再过一百年后有了,也还是找不到最关键的一项零部件——皮垫圈,得再过一百年,蒸汽机才能有实际功用。

    韦宝等于一下子将蒸汽机的使用期限往前面整整的提了二百多年了。

    “爱卿呀,你真乃奇才!以后你每日必须入宫,向朕汇报外面的情况,也陪一陪朕。”朱由校忍不住在韦宝的肩膀上拍了两下。

    韦宝急忙拱手称遵旨。

    这时候,冯铨已经向魏忠贤偷偷打过手势了,他想偷偷溜走,魏忠贤同意了。

    客巴巴虽然看见冯铨要溜走,却也没有特意提醒皇帝和韦宝。

    韦宝倒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下子看见了,“哎?冯大人?您这是上哪儿去啊?你输给我十万两黄金!还有一生一世给我为奴,这不是刚才都立贴和立下了字据的吗?现在是时候换帖子换字据,完成赌约了啊。”

    冯铨都已经跑出亭子了,还被韦宝叫住,顿时脸若死灰一般。

    “冯大人,你回来啊,你都不禀报陛下就要偷偷溜走,这是何道理啊?”韦宝笑道。

    朱由校也道:“冯爱卿,你这就太放肆了吧、你不告诉朕,就要偷偷溜走?”

    冯铨被皇帝的话吓得一下子跪下了,“陛下,微臣岂敢啊,微臣是感觉肚子痛的厉害,想去方便一下,已经向魏公公禀告过了。”

    魏忠贤也道:“是。”

    韦宝呵呵一笑:“冯大人,不在这么几息功夫,重新立下帖子和契约字据,你签好字,我这就派人跟你回家取金子去,然后你想怎么方便就怎么方便吧。”

    “对,男儿无信不立,既然刚才已经立下了字据,就决不能返回!”皇帝也赞同韦宝的话。

    冯铨想到十万两黄金和终生给韦宝为奴,就站都要站不稳了,身子一晃一晃的。

    韦宝赶紧将冯铨扶住了,“快来人,扶冯大人过去坐着。待我重新写个帖子和契约吧。”

    几个太监看了看皇帝,朱由校点头,示意太监们听韦宝的。

    客巴巴见韦宝做这些事情很老练,忍不住用手帕掩口一笑。

    魏忠贤则冷冷道:“恭喜韦大人了,得了这许多金子!还收了冯大人这么好一个奴。”

    客巴巴也对韦宝恭喜了一声。

    韦宝知道魏忠贤心里不痛快,淡然一笑,对二人道声谢。

    韦宝知道,如果皇帝不对自己青眼有加,不像现在这样将自己留在身边,魏忠贤可能还容得下自己,一旦皇帝要将自己作为亲近臣子,魏忠贤是肯定容不下自己的。


………………………………

【0739 韦大人开始风生水起】

    韦宝现在管不了魏忠贤是怎么想的,很快重新立贴,重新做了一份契约,让冯铨签字画押。

    “冯爱卿啊,韦爱卿不但又很高的制作木工水准,而且善于发明创造,他造的这个叫什么蒸汽机的东西,真是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啊。”朱由校见冯铨一脸死灰,忍不住开导冯铨一句:“你输的并不委屈。”

    皇帝不这么说还好,冯铨听见皇帝这么说,心里更加堵得慌。

    韦宝笑眯眯的将重新写好的帖子和重新订立的契约字据推过去给冯铨。

    冯铨提起笔,满头冒汗,迟迟不肯落笔。

    “冯大人,能不能快一些?陛下还等着呢?我们的时间也都很宝贵。”韦宝笑道。

    冯铨怨愤的瞪了一眼韦宝。

    韦宝眯了眯眼睛,笑道:“冯大人,你可不要忘记了,你从现在开始,是我家家奴的身份,我既是你的主人,也是你的债主,你还敢瞪我?你若是拿不出十万两黄金,我可是能要你好看的。”

    虽然当着皇帝的面,韦宝也没有想客气!

    冯铨听韦宝这么说,果然萎了,低下头,不敢再瞪韦宝。

    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但没有因为韦宝的态度有点嚣张跋扈,反而因为韦宝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刚才还盛气凌人的一个阁臣马上服软,十分佩服韦宝的手段。

    更因为韦宝才十五岁年纪,比他小五岁!

    韦宝的所作所为,很容易让朱由校产生同理心,现在又对韦宝存了好感,似乎,不管韦宝做什么事,都像是他自己在做一般。

    “冯爱卿,你怎么还不签字画押?”朱由校忍不住催促了一句。

    冯铨见皇帝亲自催,知道躲不过去了,只能咽了口口水,提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钤印画押。

    韦宝收了帖子和字据,满意对冯铨道:“冯大人,你现在是我家奴的身份了!在朝廷,你仍然是正二品大员,我仍然是五品小吏,您不必多拘礼,但是闲暇时分,尤其是不在衙门,穿便服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还有,最要紧的是这十万两黄金,我给你三天时间筹措,我只要黄金,不要房产和白银!倘若交不齐全这么多黄金,我就交给大理寺的差役们去收缴。到时候,别说是你家的家产,你一族的家产都将不保!”

    冯铨闻言,震惊的瞪着韦宝,手都气的发颤,好像唱老戏一般:“你……你……你好狠!”

    韦宝微微一笑:“冯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愿赌服输,我可一点都不狠。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生就是这样,和漂亮的人在一起,会越来越美;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机敏;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

    借人之智,修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我还要多向冯大人学习呢。”

    “呃,哈哈哈,韦爱卿这番话说的很好。”朱由校似懂非懂的笑起来。

    韦宝这番话其实是有出处的。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正在筹备自己的新电影,一天,正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

    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

    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眼中满是祈求:“先生,我整整一天都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就多多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

    沃尔特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不由的动了恻隐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

    小男孩感激的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

    沃尔特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见得太多了。

    半个月后,忙着筹备新电影的沃尔特早已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料,就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的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

    等到对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沃尔特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

    小男孩气喘吁吁的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沃尔特握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升起一股暖流。

    沃尔特不由地仔细端详起面前的小男孩,突然,他发现这个小男孩其实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主人公形象。于是,沃尔特把几枚硬币塞到小男孩衣兜里:“这点零钱是我诚心诚意给你的,就不用还了。”沃尔特对他神秘的一笑,又说道,“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二天一大早,门卫就告诉沃尔特,说外面来了一大群孩子。他诧异的出去一看,就见那个小男孩兴奋的跑过来,一脸天真的说:“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样没有父母的流浪儿,听说你有惊喜给我,我就把他们都带来了,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渴望有惊喜!”

    沃尔特真没想到这样一个穷困流浪的孩子竟会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既然人都带来了,沃尔特就让工作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观察和筛选,最后,工作人员在这些孩子中,找出了几个比小男孩更机灵,更适合出演剧本中的小主人公的人选。

    但最终,沃尔特还是选择只把小男孩留下来。他在录用合同的免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你的善良,无需考核。

    因为他觉得:在自己面临困境的时候,却依然能把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希望,无私的分享给别人的人,最值得拥有人生的惊喜。

    而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巴西家喻户晓的明星文尼西斯。

    在沃尔特的执导下,文尼西斯在剧中成功地扮演了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而电影《中央车站》也大获好评,并获得了1999年的奥斯卡金像奖。

    若干年后,已成为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的文尼西斯写了一本自传,叫《我的演艺生涯》。

    在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你的善良,无需考核。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则是他对文尼西斯的评价:“是善良,曾经让他把机遇让给别的孩子;同样也是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韦宝其实不是很相信这些佛家道家的好心做好事的回报。

    道家修今生,佛家修来世。

    道家的今生难以看见,佛家的来世,没法看见。

    但韦宝还是相信报应的,今天若不是这个冯铨主动惹到他的头上,他也没有办法对一个正二品的阁臣下手!

    虽然冯铨在一众阁臣当中是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但那也毕竟是阁臣啊。

    不是机缘巧合,韦宝还真没有办法动冯铨。

    这下好了,既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又能获得巨大的名声!

    “冯爱卿,你也别太气馁,我相信韦爱卿不会赶尽杀绝的。”朱由校见冯铨低着头,一声不吭,便对韦宝道:“韦爱卿,你要和冯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