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可能得不到一点风声,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宫外,他现在的情报体系已经不输给锦衣卫和东厂了。
最关键是,韦宝觉得魏忠贤没有那么狠辣,通过这段时间对于大明朝这些人的了解,韦宝觉得他们做事还是有秩序,有一定法度的,凡事喜欢弄个自欺欺人的罪名。
从准备,到执行,一般都要一定时间,像是老人家打太极拳一样,很少有搞闪电袭击,一下子动手的时候。
韦宝上午若无其事的在都察院衙门办公,中午一散衙,便悄然带着林文彪和郭文亮,以及一百都察院的差役,分几批悄悄的出了京城,直接赶赴通州马驹桥镇。
马驹桥是经历了由地名到桥名、又由桥名到地名漫长的阶段,有悠久历史,是京师到通州的一处重镇。
公元618年前后即隋末唐初时,大运河北段即水济渠流经凉水河中段,那时,马驹桥地区是丰盛的草场,当朝在此放养大量的军马。
为了便于管理,对公马、种马、仔马(马驹)分养分牧。马驹桥地区是仔马马场,管理仔马的军民建立了村落取名“马驹里”,“马驹里”紧挨凉水河南岸。
当时河上搭设了一座简易的木桥赖以南北通行,此桥因“马驹里”而得名“马驹桥”。
星移斗转,到了明朝英宗年间,“马驹里”已发展成商贾云集的小镇,又加上与地处皇家猎场的出口枣东红门隔河相望,明英宗朱祁镇狩猎之余,出东红门过马驹桥到马驹里逛街看景,十分消遣。
一年夏季,明英宗狩猎后又出东红门想去马驹里看看。突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如注。随行人报:“凉水河水猛涨,冲垮了马驹桥。英宗十分扫兴,转念又想,马驹里如此繁盛,应该修一座像样提桥,方便百姓更方便自己。
于是,他对随行的大臣们说:“马驹里修桥,国库无币银可拨,我带头掏腰包,算作办点善事吧。”
皇帝出资,大臣们哪个敢怠慢,争相解囊。当时的著名皇家土木巨匠蒯祥愿义务设计。由于是皇帝带头集资,加之蒯祥的设计,一座九孔石拱桥于天顺八年,即公元1465年建成。
英宗亲赐“宏仁”桥。可老百姓仍习惯称之“马驹桥”,一些乡绅土豪也模棱两可地叫它“宏仁马驹桥”,桥出了名,马驹里也随之改叫马驹桥镇。
马驹桥是北京东南郊的一个大镇,西北距北京旧城40里。这里有一条大河,名凉水河,实为魏晋北朝时期和元明时期的永定河故道。
河上有渡口。
韦宝得到的情报是,漕运总督李思启每日与一帮官员和富商在这里乘坐花船玩耍,一抓一个准。
虽然大明对个人生活这方面管的很宽松,但官员们也是有约束的,没有人问没什么,一旦有人揪住不放,也是犯了大明律的大罪。
官员知法犯法,古来有之。
一众差役微服偷偷出了京城,到了凉水河边候命,这个时候,依然没有换上差役服,都在等着韦大人的命令。
韦宝则与林文彪和郭文亮坐在一处凉亭边上饮茶,随行的,还带了两名御史,这两名御史都有东林人的背景。
虽然都察院和大理寺被韦宝全面整顿了一遍,人员几乎都换了新的,现在留下来的东林官员非常少。
但两个衙门合起来,还是有二三十人的,而且这二三十人基本上都是清流,为人刚正不阿,死脑筋的那一类。
韦宝什么人都留了一些,东林这类清流留了一些,还留了十几名铁杆阉党,像荣克勤的儿子荣正语,依然在都察院当御史,韦宝没有动他。
不过,这些不听从安排的,不服从韦宝构建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南院北院一套管理计划的,一律被架空。
“韦大人,您到这儿来,是要抓哪一个?现在总能说了吧?”郭文亮问道。
“抓李思启,听过吗?”韦宝笑道:‘搞文字清查。’
郭文亮和两名御史闻言大惊,李思启?那可是漕运总督啊,你韦大人也不过是一个五品官啊,怎么敢抓正二品大员?
正二品大员放在后世,那可就是部一级的高官了。
韦宝现在权力不小,但是官阶等级仍然只是个大点的地级市的市长水平。
一个市长,怎么能抓一个高官?
“可咱们有证据吗?抓漕运总督,这可非同小可,漕运总督手下有漕运兵马,至少上千人。”郭文亮提醒道。
“上千人怕什么?他一来,不可能把上千人都带在身边。二来,这上千人是朝廷的兵马,不是他李思启一个人的兵马,谁敢挡都察院的差役?挡都察院的差役是造反。至于证据,这是一艘花船,朝廷大员在花船嫖宿,这本身就是重罪,还要什么罪证?另外,我们上了船,能搜不出这帮附庸风雅,放浪形骸之辈写的诗文吗?随便诗文还是书信,只要有文字留下来,就能抓出罪证。罪证不是没有,太多了!”韦宝笑道。
两名御史互相看了看,他们并不怕,反而有些興奋。
以前东林党的铁杆清流,也就成天动动嘴巴,告这个告那个,实际上一年到头也没有告倒过谁,现在带着兵马来抓正二品大员,来抓有兵权的漕运总督这种事,别说他们实际正在参与,就是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
“大人,等会是不是我们先派人上去可看一下?看看那个李思启在不在船上?”林文彪实际上是想说等确切情报,因为船上有他们的眼线,但是当着两个东林御史,不方便说的这么直白。
韦宝懂林文彪的意思,笑道:“可以,你安排吧!最好等他们靠岸,咱们先混进去看一看,不要直接出动差役,免得打草惊蛇,到时候他们抵赖。”
“是,大人。”林文彪低声应承:“要混上去不难,他们这些人很是铺张浪费,好酒好菜,用起来很快,每过几个时辰就得靠岸补充一番,咱们正好混入。大人就在岸边等消息吧。”
“不,我也要亲自去见识一番。”韦宝微笑道:“我既然都已经来了,不让我去见识一番,那我多亏的慌?”
郭文亮和两名御史闻言都笑了,都觉得跟随在韦宝身边很有底气。
一般的都察院官员,遇到这种事情,都是能躲就躲,哪有像韦宝这样主动揽上身的?
主动揽上身都不要紧,最关键韦宝还爱当出头鸟,有韦宝当出头鸟,他们就担不了风险了。
出了什么事情,一说是都察院韦大人带头的,肯定有事都找韦大人,找不到他们头上啊。
自从上回韦宝带人打到锦衣卫衙门口去了之后,韦宝的威信在都察院和大理寺如日中天!
不单单是都察院和大理寺,实际上,现在韦宝在整个京师官场,在整个北直隶,都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没有人不知道新科探花郎韦大人的。
过了一会儿,那艘特大号的花船靠岸了。
韦宝带着林文彪、郭文亮、两名御史,还有两名贴身扈从,一行七人走过去。
他们穿的都是便服,活脱脱六个家奴陪同一个富家公子哥出来游山玩水的样子。
“站住。”
几个人到了花船边上想径直上船,被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拦住了。
那人四十多岁年纪,身后还站着几个彪形大汉。
虽然几个彪形大汉没有穿官服,但是看得出来是军队的人。
“这是我们陆公子。我们陆公子是四川来玩的。”林文彪随口道。
不能报真实姓名的时候,韦总裁一般都报姓陆,一般都报是四川来的,也不算随口瞎说。
说姓陆是因为韦宝上一世在现代姓陆,说四川来的,是因为这个年代,那边的人比较少跑到北方来,不容易被撞破说瞎话。
“我们这艘船已经被人包了,你们到别处玩去。”管事的一副不上心的样子,要不是韦宝衣着华贵,器宇轩昂,不像普通人,他都懒得搭理。
“包了怎么样?出门在外都是朋友。”韦宝笑道:“你是不是怕我差了你的银子?告诉你,你这样的船,爷身上带的银子,买个十条八条,立马的事儿。”
那管事见韦宝口气这么大,皱了皱眉头,“对不住了,这船真的被人包了,不是熟人不让上!请到别处玩去吧,这条河上还有好几艘这样的船。”
“你是不是装傻?我出来玩,就是想认识有头有脸的朋友。你这船我还非上不可了。”韦宝说着,对林文彪一努嘴。
林文彪会意,从怀里摸出一锭一两种的小金元宝扔过去。
那管事本能的接住,一看吓了一跳。
本来以为是银子,却没有想到是金子,咬了一下,果然不假。
出手这么阔绰的,还真头回见,有谁什么话都不说,先上来打赏一两黄金的啊?
一两黄金等于三十两上好纹银,甚至有纹银都难以换到。
大明因为银子太多了,所以,金子显得尤为紧俏。
“小官人好大的手笔,真的想上船玩玩?”那管事道。
“这不是废话吗?”韦宝有点不耐烦了。
“不是不可以,不过,我跟您透个底。”那管事有点神秘兮兮的靠近了一点韦宝,轻声道:“船上有不少大人,低则五品六品,高的有二三品大员!”
韦宝展露一个微笑,“二三品的大员啊、我还以为都是道听途说呢,果然不假,那更好了,我们做买卖的,就怕认识不了大人物。我要是认识了什么厉害的大人,等会还给你打赏,怎么样?”
管事点了点头,“那小官人等会到了船上,可不能这么牛气呀,稍微低调点儿。”
“知道,知道,你放心吧,我又不是活的不耐烦,没事冲撞官家老爷做什么?我家也是当官的,而且不比他们小多少。”韦宝笑道。
管事相信韦宝的话,要不然,就这幅公子哥模样,又这么有钱,肯定家里买卖很大,家里买卖很大的,有几个不是有高官背景的啊?
“小官人,那您懂规矩吧?”管事的轻声道。
“什么规矩?”韦宝好奇的问道。
“就是这个。”管事的又比了比银子的手势,还想要银子,“您认识了官爷之后,别忘了给我点引荐费啊,你们都是做大买卖的,不会不知道打通门路有多重要吧?”
韦宝笑道:“原来是为了这个,我懂。不过,那也要看你的本事啊,你要给我介绍厉害的,有用的官爷,我才好给你接着打赏吧?你给弄点没用的阿猫阿狗,六七品的小吏,派不上用场,还想要我的打赏吗?”
“小官人放心,咱们这条船上,六品都已经到底了,至少都是四品官五品官,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还有二三品的大员哩。”管事的笑道。
妙书屋
………………………………
【0744 韦大人亲自带队】
“不过,二三品的大员,您最好别招惹,等先熟识个四品官五品官的大人,然后让那大人给您引荐比较好。否则,您应该知道,二品三品的大员,那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说上话的,您若是直接去找,恐怕惹怒了人家,适得其反。”管事还真的以为韦宝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上京城这边来做买卖的,很热情的教导韦宝一些经商的窍门。
“多谢指教,我明白的。”韦宝拱手一笑。
“那,几位请吧。他们几位是您的随从吧?”管事道:“他们是不是别都上去了啊?”
“放心,他们跟在我身边,不会乱走动乱说话的。”韦宝道,“这么大的一艘船,不在乎多上去我们几个人。”
管事得了一两黄金,觉得超值,也就没有再多啰嗦什么,一边领着韦宝上船,一边反复叮嘱千万要在船上谨言慎行,玩姑娘怎么玩都没事,千万不要与人起争执,否则他很难办的云云。
韦宝一一答应了。
“公子爷,您找到我们这艘船,算是你找对地方了,我们船上不仅有达官显贵,还有很多美女,不是我吹牛,整个京畿一带,最美的姑娘,都在我们船上,绝对不输给秦淮河上的花船。”那管事笑道。
韦宝点头,什么都没有说。
进入花船,真可谓歌舞升平,非常大的船舱,犹如一个巨大的花厅,足有二三百人,一张一张矮桌子,或者是两个人一桌,或者是一个人一桌,也有三五人一桌的,场面非常热闹。
每桌至少有两名以上的姑娘。
光是花厅中这个规模,韦宝暗忖,估计京城的大青楼都没有这么多女人。
那管事的确没有吹牛,这种规模,在北方,的确可以算老大。
看样子,不光是来这里玩的人都是达官贵人,这艘船背后的主人,肯定也是非常显赫,非常牛的人,否则怎么敢弄成这样的规模?
花厅中歌舞升平,轻歌曼舞,歌姬们的着装都很暴露,桌上都是丰盛的美食。
而凉水河的河岸上,老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与之形成了很强烈的反差。
这一带河岸的老百姓还都算是生活比较好的地区的老百姓,这里是四通八达的商贾重地,来往京师的商船都要经过这里。
京畿附近别的地方的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苦,可想而知。
林文彪、郭文亮等人陪着韦大人找给地方坐下。
“这位官人看着有些眼生,有相好的姑娘吗?”立刻过来一个大茶壶模样的人。
“朋友介绍来玩的,来两个漂亮姑娘吧。你拿主意就好。”韦宝道。
林文彪摸出一锭二两纹银递给那大茶壶。
大茶壶大喜,急忙道:‘好好,我帮公子爷张罗两个漂亮的,马上就来。’
“看见了李思启吗?”韦宝问林文彪。
“还没有和咱们的人接上头,李思启应该不会在这种大厅里面的,等会我去找,现在咱们刚刚进来,不少人盯着咱们。”林文彪警惕的轻声对韦总裁道。
韦宝嗯了一声,暗忖林文彪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这种事,底下人安排就好。
然后韦宝就真的像个出来玩的富家公子哥,与两名歌姬猜拳喝酒,玩了起来。
韦宝怕人认出自己,尽量让两个女人挡着自己。
他现在也算是名人了,虽然他认识的人可能不多,顶多是有资格上朝的四品以上官员,他认识不少,低阶的官员就不认识几个了。
但是认识韦宝的人很多,因为韦宝曾经在宫里面打过高官,考中探花郎的时候,还当着百官跨马游街,这都是刚发生没几个月的事情。
再加上韦宝生的英俊帅气,脸还算是比较有特点的,并不是那种放在人群里不起眼的类型。
果然,过了一小会,就有人觉得韦宝面熟了,几个四品官三品官都觉得曾经在哪里见过韦宝,不过,也没有太往心里去。
主要因为这种场合太热闹了,韦宝也已经融入,与歌姬玩的很高兴,即便有人认出韦宝,也只是以为韦宝是船主邀请来玩的客人罢了。
“公子爷,您喝酒啊,怎么总是东看西看的,难道奴家不美吗?”歌姬见韦宝眼睛到处张望,还以为韦宝对她们两个不满意,不由的酸溜溜道。
“哦,喝酒,喝酒。你们两个人都很美。”韦宝微微一笑。
“看公子爷眼生,敢问公子爷贵姓?是哪家府邸的子弟?”另外一名歌姬问道。
“这你们就不必问了。”韦宝笑道:“来这里玩,还要查户籍不成?”
“公子爷真会说笑,我们是看公子爷年轻有为,英俊不凡,所以疑惑,公子爷不要多心,既是不肯说,我们便不问了。”歌姬对于韦宝隐瞒,也不以为意,来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当官的,不少人还是挺小心的。
“对了,这艘船的船主是谁?”韦宝问道。
“公子爷连船主都不知道?”一名歌姬道:“是凉水河上赵大爷。”
“赵大爷?他是什么官?”韦宝接着问道。
“赵大爷不是官,但是在京畿一带名气很响亮,黑白两道都很吃得开的。”
韦宝点头,暗忖原来是个帮派人物。
恰逢乱世,这种时候,最多的就是土匪和黑道。
“那赵大爷在船上吗?”韦宝问道。
“在的,赵大爷除非有事才下船,否则多数时候都在船上。”
“那赵大爷背后是什么人给他撑腰?”韦宝追问。
两名歌姬互相看了看,有所警惕,感觉韦宝不像是一般来玩的人。
“公子爷问这个做什么?我们只是普通歌姬,哪里知道老爷们的事情啊?还是多喝几杯酒吧?等会我服侍公子爷好好歇一歇。”
一名歌姬端着酒杯倒入韦宝怀中。
“来,干了这杯。”韦宝见她们似乎警觉,也似乎真的不知道顶层的人际关系,便不再问,专心与她们玩在一起。
他们要等这艘船再次靠岸的时候才能动手。
之所以要上船来,一是让韦宝手下都察院的两名东林清流御史看看清楚,免得说胡乱抓人,二来要确定正主在,必须抓住李思启,否则这趟来的目的便没有达成。
这时候,一个胖胖的中年人走过来,拱手道:“敢问,是都察院的韦大人吗?”
韦宝不认得那人,心想既然都被人认出来了,便点头道:“是,大人是?”
“哦,在下是刑部的五品郎中,姓燕。上回去都察院,见过韦大人一面,大人贵人事多,兴许记不得了。”那人笑道。虽然他权势不如韦宝,名气也不如韦宝,不过自诩与韦宝一样都是五品官,所以并不如何弱了气势。
“哦,燕大人。”韦宝微微一笑。
“今天能在这里遇见韦大人,十分荣幸,我们刑部与都察院和大理寺时常有公务往来,还望韦大人以后多多关照。”燕大人道。
“好说,好说,以后也要请燕大人多多关照。”韦宝笑道。
燕大人见韦宝并不像上回见到的时候那么盛气凌人,很是高兴,吩咐跑堂的,多弄几个好菜,多上好酒,他要请韦宝。
“燕大人你太客气了。”韦宝笑道。
“应该的,敢问韦大人是和谁一道来的?”燕大人问道。
韦宝暗忖,怎么这么问?起疑心了?“一个朋友,怎么了?”
“哦,没事。我就随便问问。”燕大人急忙陪笑道:“随便问问。这几位大人呢?你们不会是御史吧?”
“他们是我朋友,怎么,这船上有御史?”韦宝道。
“没有没有,您韦大人不就是管着御史的吗?有没有御史,您韦大人还看不出来吗?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大人一般不上这儿来玩。”燕大人笑道。
韦宝点头:“那他们都上哪儿玩?”
“上哪儿玩?大人们也是有很多圈子的,这就说不好了。喜欢来花船游船河的,那都是有兴致的。否则,在府邸玩玩也一样,不过,不管是在哪位大人的府邸,家里毕竟少一些美景。”燕大人一副很想与韦宝交好的样子,有问必答,而且答的很详细。
“这船的主人是谁?”韦宝问道。
“船主?韦大人不知道吗?凉水河的赵一刀。现任的漕帮帮主,专门靠漕运混饭吃。”燕大人道:“在这里玩,绝对放心,旁边就是漕帮总舵,漕运总督衙门也离此不远。”
“哦,那这么说,赵一刀是给漕运总督李思启大人办事的吧?那,船主是李思启大人吧?”韦宝问道。
燕大人微微一笑:“李思启大人?不止,背后还有人呢。李思启大人虽然贵为正二品大员,但没有锦衣卫的人有实力,听说锦衣卫许显纯大人在这艘船占了大股份。”
韦宝、郭文亮、还有另外两名御史,同时一惊,原来这船这么多显赫之人有股份,难怪这么嚣张,这么明目张胆,还搞这么大的规模了。
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与燕大人聊了一会,打消了许多怀疑韦宝上船的目的的人的疑心,以为韦宝就是上船来玩玩而已。
其实韦宝的天地会统计署要搞清楚这些情报,很简单,根本不用韦宝亲自出马,只是韦宝不屑于知道这些。
蛇鼠一窝,现在阉党势力最大,这些黑白不明的买卖,肯定大都是阉党大佬们在张罗,而阉党大佬,还不就那些人,韦宝基本上都认识。
现在关键是要不要下决心搞。
“大人,李思启的漕运总督衙门离此不远,他手里有上千兵丁,还有赵一刀的黑帮,至少也有几百号人,咱们才带百来号人,我看,还是不要动手吧?情况反正已经查实了,如何抓人,还是再计划一番吧?”郭文亮轻声对韦宝道。
“怎么?你害怕了?”韦宝好笑的看一眼郭文亮。
“不是,大人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就是瓦罐。”郭文亮道:‘我不是怕伤了大人这玉器么?’
“呵呵?你这马屁拍的不好,我才只是玉器?”韦宝瞄了郭文亮一眼。
“是我失言,大人是珍宝,珍宝。那咱们就更没必要硬来了吧?”郭文亮道。
“没事,你就在旁边候命。”韦宝晃了晃脑袋。
郭文亮不敢再说。
这时候林文彪过来了,在韦总裁耳边道:“总裁,和我们的人接山头了,找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