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7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出了多少祸国殃民的皇帝,满清皇帝一个个都还像样,宫斗严重,也保证了皇权的优秀性。
就光比生小孩的能力,大明皇室也比不赢人家满清皇室,养猪一样的宗室倒是大明厉害。
赵宋之类在古代被蛮族打的国家,类似于即时战略游戏大前期抵不住电脑快速出兵袭击。
汉唐是高手,前期就能速推电脑。
西方国家在火器时代吊打蛮族,割头皮抓奴隶,是大后期爆了。
而大明朝那就是大后期被电脑灭了的天下最大的失败案例。
说穿了,待的时间越久,韦宝越觉得大明的制度的确是不行,没有推陈出新,没有自救的能力,似乎永远都是在吃老本,守业的本事还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志气,也是韦宝最推崇的,这恐怕也不能算成制度的优点。
至于明朝打爆本子,清朝被本子打爆,明治维新之后的本子没法跟丰臣秀吉时代的本子相提并论了。
不同时代,已经没有什么可比性。
明朝主力都是辽东战场上被建奴歼灭的,后来明朝毫无还手之力,建奴各种越过长城破关而入,到明朝腹地烧杀劫掠。
明军弱到了建奴胆大到敢于犯兵家之大忌孤军深入,从长城外一路杀穿几个省杀进山东,破了济南屠城劫掠,之后满载而归的程度。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韦宝是绝对支持裁军,裁撤一部分蓟辽和辽东边军的想法的,支持将山海关以外全部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全部作为与建奴开战的战场的想法的。
“以后大家想赚银子,赚粮饷,就到关外打建奴,打累了的话,轮流到关内歇息,辽西地广人稀,大有可为,若真的有心屯田,何必在辽东屯田,帮建奴种庄稼有意思吗?自己收不到一半,大半送给建奴,送粮食送入,我说句难听的,难道你们自己不认为建奴是被你们辽东边军养肥的吗?”韦宝道。
韦宝这么一说,很多人不干了。
“韦大人,合着按照你的意思,我们世代苦守边关,都是为了养肥建奴,为了享乐了?”祖大寿气愤道。
“舅舅啊,莫这么生气,我说的话不好听,但是你们每年辽东屯田被建奴劫掠走多少粮食和人口,你应该比我清楚吧?”韦宝笑道。
本来好多人预备发火的,但是韦宝这脸皮是真的厚,一声舅舅一叫,搞的祖大寿想发火也发不起来了。
“都是话赶话说到这里的,我的话可能不好听,但是我初涉官场,经验浅薄,我的确是这么想的,大家觉得不对,但可以指正我,想怎么说都可以。”韦宝笑道。
众人看着韦宝一副谦和有礼,文质彬彬,笑的一朵花一般的样子,暗忖你个韦阎王,鬼知道等下你又抽什么风,把我们全都宰了你都干得出来,在你的地盘,谁敢跟你叫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韦宝苦笑一下,知道自己说的再天花乱坠,再有道理,这些掌握着最大国家资源的大佬们也一样是各自打着小算盘,听不进去的。
韦宝以前也喜欢将大明的倒闭归结为农民军,但是现在韦宝最不想拿农民军说事。
难道农民军不是大明的老百姓了吗?
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造反?
合着朝廷正规军打不过农民是件光荣的事儿?
而且还不是黄巾军太平军方腊孙恩起义那种组织度严密的农民起义,而是组织度低以至于被称为流寇的低级农民起义。
在末期以前,明朝的农民军连建政权立文法都办不到。
朱元璋自己不就是农民起义出来的嘛,到了明末,老本都丢光了,对老百姓一点办法都没有,只知道杀人。
至于明朝打败西方殖民者也不值得一提,工业时代之前航海技术落后,西方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大量投送力量到远东。
人家主力在老家相互撕逼呢,大明在家门口靠堆数量勉强赢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小股海盗船,真不值得拿来吹。
要说明朝没在崇祯手里玩完,到了19世纪会不会好,这个韦宝倒是觉得很有可能。
因为明朝肯定比原本历史中新建立的满清王朝孱弱得多,西方殖民者对它的威胁也要大得多,明朝不用等到鸦片战争就被西洋人大耳刮子打醒了,而这时候西方还没工业革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远洋远征,对东方的侵略能力有限。
大明的学习能力是强于满清的,越早挨打越早醒来越好,不要等到工业革命之后面对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列强还在睡觉。
满清是真正的将华夏的封建制度推向了最高峰,只可惜,封建制度再优化,也赶不上资本主义制度。
就像韦宝现在,还没有搞什么,并没有取得啥科技上的进步,光靠稍稍优于前膛枪的后膛枪炮,就可以按着建奴打一顿。
要是科技稍微提升一点点,社会制度进步一点点,韦宝都不知道能把建奴虐成啥样。
“不说了,昨天大战将至,要想的事情太多,要担心的事儿也太多,怠慢了大伙,我在这里给大家陪个不是!”韦宝笑道:“今天我请大家吃烤羊,热乎乎的大饼,建奴的美酒管够,都是建奴请客,大家不必客气!”
众人听韦宝说了这么多,就最后这一句是真心听进去了的,不由的一起轰然叫好!
今天的美食,其实没多少是建奴提供的。
建奴留下了不少粮草,但都是大麦小麦那些,肉食是肯定不会留给宝军的,都能牵走。
至于战马,那么珍贵稀缺的东西,肯定不会用来当佳肴,而且马肉也不好吃。
韦总裁出行,肯定不会不携带美食。
韦总裁自己的总裁秘书处下面就有专门的厨师团队,有几十个厨子是专门为韦总裁服务的。
倒不是还没有稳固基础就穷奢极欲讲排场。
韦宝对于发展速度,已经不是很急迫了,有点随遇而安,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一世能发展成啥样,反正能让大明老百姓过的比上一世强就成。
对于这一点,韦宝很有信心。
至于他个人,过的不能比皇帝差。
韦宝比的都不是明朝的皇帝,明朝皇帝普遍简朴,还真没有听说过谁穷奢极欲的,韦宝对比的是后世满清皇帝的标准。
每顿饭不能低于慈禧老婆子。
九十九个菜是标配。
再说总裁秘书处,总裁卫队,天地会统计署总署,那么多机关在韦总裁身边,吃不完的完全不用担心浪费。
能吃到总裁吃剩下的食物,谁会嫌弃?
几百饿疯了的蓟辽将领和辽东将领们,看着眼花缭乱端上来的美味佳肴,一个个肚子咕咕叫。
幸好都是为将者,还知道稍微顾忌形象,又因为惧怕韦宝的原因,否则早就一个个端着盘子往嘴里扔食物了。
韦宝坐在孙承宗下首,请孙承宗坐了最正中,最上方的位置。
孙承宗也当仁不让,不管韦宝这家伙是怎么做事的,但是礼节上,孙承宗挑不出韦宝一点毛病,一直很尊重他这个老师。
“开席之前,请督师大人为大家说几句吧?昨天怠慢了大家,我也再次对大家道个歉。”韦宝微笑道。
众人连连说不碍事,对着如此多的美味佳肴,气已经消了大半,只盼着少一点场面话,少一点客套,赶快开始吧!
“我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大家一起祝贺韦大人旗开得胜,重挫了建奴吧。”孙承宗淡然举杯。
“祝贺韦大人旗开得胜,重挫建奴!”在场的所有人齐声道。
然后同时举杯干了杯中酒。
这些人,个顶个是能吃能喝的主。
这一开始,场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幸好食材充足,大家足足吃了两炷香功夫,一个个挺着大肚子了,才稍微减缓进食速度。
那吃相是真的不好看。
让众人饱餐了一顿,韦宝让人安排了一艘船,运送这帮人回去。
“小宝,你缴获了那么多战马,准备怎么样?”孙承宗没有问粮食,只是问马匹,知道粮食韦宝是肯定不会拿出来的。
马匹嘛,孙承宗目测韦宝得了有三四千匹优质战马,心想你用不了这么多吧?
虽然已经决定履行赌约,向朝廷辞去蓟辽督师的官职,但辞职还得有一个过程,孙承宗估计皇帝应该会慰留自己一番,至少也会做做样子。
如果可以的话,孙承宗希望能最后为蓟辽边军做一些事。
孙承宗并没有私下问韦宝,是当着众人的面问的。
所以,关心战马用途的蓟辽将领和辽东将领都竖起耳朵来听。
连毛文龙都伸长了耳朵。
“肯定都用来充当军粮啊,朝廷欠了山海关驻军多少军粮。”韦宝微微一笑:“所有马匹一律按重量折扣军粮吧。”
噗。
众人差点没有被韦宝气的晕过去,战马和军粮能是一个重量兑换吗?
十万斤粮草也换不回来一千斤战马吧?
“小宝,你不会全部留作你辽南私用吧?”孙承宗冷然问道。
韦宝笑道:“怎么可能,我回头就全部宰了,恩师您不用惦记了。”
孙承宗重重哼了一声,韦宝在小事上,很是尊敬他这个老师,但只要牵扯到一点点的利益,立马能变成山西地主老财。
“我不是为自己要的,你应当知道战马多宝贵,分一些给辽东和蓟辽的边军,将大大提升各军对抗建奴的力量!”孙承宗道。
韦宝笑道:“想要战马,好办,让他们自己打建奴去便是了。恩师如果自己喜欢,您看中那一匹马,我立刻送给您便是。”
“受不起!”孙承宗说罢,拂袖而去。
老头中午没喝多少酒,但是愁酒伤身,现在心情很不好,已经有了醉意。
万有孚和袁崇焕赶紧扶着孙承宗离开。
其他蓟辽和辽东将领们,包括吴襄也一起上船。
大家现在对于韦宝说的话,一点不敢相信了。
韦宝说没船,这吃了一顿饭,怎么调配出船只了?
还不是怕大家晚上继续吃,吃穷了你呗!
………………………………
【0857 第一次谈判】
如果是这么想的话,还真的有点冤枉韦总裁了。
韦宝还不至于这么小气。
多吃几顿饭不算什么,韦宝家大业大,要缺,现在缺的也是大钱,不在乎吃饭这些花销。
主要韦宝觉得孙承宗就不该多事,不该问战马,更不该想知道自己的军队的底细,以及自己下一步对建奴的具体作战目标!
想要东西,自己去缴获啊,你既然心里清楚,这趟打仗,所有的人都是我自己出的,所有的军备都是宝军的,蓟辽督师府一个子儿都没有出过,你凭什么想揷一手?
“这样对孙督师,会不会有点那啥。”吴雪霞忍不住问道。
“那啥?”韦宝笑道:“太刻薄?”
吴雪霞摇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我是担心授人话柄,报军功的时候,肯定不单单只报杀了八千多建奴,缴获了那么多战马,肯定也会提一提的吧。”
“不怕。”韦宝自信的笑道:“皇帝和魏忠贤都不会关心这个,他们不是带兵的,怎么可能关注战马。若是有人为了这点事弹劾我,我理都不必理会。”
宝军有自己的骑兵部队,用的多数是蒙古人,一直加强整训,主要是思想方面的训练。
否则若是用汉人练骑兵,再有十年也难以练出能与建奴抗衡的骑兵部队。
宝军的骑兵部队编制是五千人,之前因为战马不足,实际能用于作战的只有千余人,现在算是解决战马的问题了。
就在韦宝送走了观察团的时候,努尔哈赤在盛京城的城头接见了杨古利。
杨古利将现在的情况说了,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谁给你的胆子,让你放弃大营?你还将数量庞大的粮草和火葯拱手送予韦宝,你私通韦宝不成?”
其他人也都大怒,叫嚷谩骂杨古利,骂杨古利懦夫,孬种。
杨古利并没有特别吃惊,对于努尔哈赤和众将的态度是有心理准备的。
“大汗,我已经没脸活在世上,本来在战场,我就想抹脖子了!但我答应天地会的议和请求,是为了保住所剩下的大汗铁骑精锐!不能让剩下的两万多大军在我手上都断送掉!另外,我之所以拱手让出粮草,大营,火葯,绝不是我私通韦宝,我别说韦宝,你们有谁见我私下见过外人?我连汉人也没有见过几个,要见都是战场上见,谈何私通。我是觉得韦宝的军队的确能战,他们的火器优势是我大军无法比拟的。大营只有一些木栅栏,根本不堪一击,肯定守不住。我们要与韦宝的军队作战,只有两种情况占据优势!”杨古利道。
“哪两种情况?”努尔哈赤愤然道。
“一,要么是凭着盛京城这般的坚厚城池与敌军周旋,二,要么凭我铁骑的威力和速度,在野外与敌军绕圈子打,而不是正面抗衡。”杨古利道。
努尔哈赤沉吟不语,是他自己下令让杨古利去主动攻击韦宝的,现在看来,一切错误都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那依着你这么说,以后韦宝的军队想什么时候到咱们地盘来,就可以什么时候来啰?现在韦宝的人马占据了你的大营,我们也没有办法把他们赶走啰?”莽古尔泰怒道。
“所以我觉得议和不错!我们就算无法赶走对方,只要保持决战态势,不停派兵袭扰,韦宝的兵马想在我们地盘立足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双方不停死人,不停消耗,看谁最后耗得过谁。”杨古利道。
“你就算觉得议和不错,也不该让出粮草和火葯!”努尔哈赤的火气又上来了,冲着杨古利喊道。
“他们派来的人催的急,说不在两炷香之内退走,便要攻打。而且对方指明要我们的粮草和火葯,说是作为和谈的诚意。”杨古利叹口气道。
努尔哈赤被杨古利气的直搓手,却也没有再大吼杨古利了。
“父汗,韦宝太嚣张了,请父汗让我带兵出战!”莽古尔泰大声道。
皇太极也道:“父汗,韦宝乃虎狼也,不可与之议和,假以时日,亡我大金者,必是韦宝。”
努尔哈赤脑子再度宕机,昏昏沉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今天的努尔哈赤似乎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果决,努尔哈赤是了解杨古利的忠诚和勇武的,知道杨古利都觉得正面打不过,就是真的打不过了。
可要就此向韦宝妥协,也千万说不出口,更何况,努尔哈赤也知道皇太极说的不错,今天议和了,给韦宝几年时间,必定是大金国的心腹大患。
“让法师占卜吧!”努尔哈赤有气无力道。
众人一阵默然,虽然满人有遇到重大事情决定不下的时候让法师占卜的习惯。
可遇到军事上的事情,大汗可从来没有这么犹豫过。
于是将法师请来,占卜耗时一个多时辰。
法师占卜的结果是议和比动武好。
“都是天意,那就先谈一谈吧!皇太极,莽古尔泰,你们去议和吧!”努尔哈赤道。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对视一眼,他们刚才明确表示要与韦宝的大军打到底,没有想到大汗居然还是让他们两个人去。
“是,父汗。”两个人同时拱手答应了。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说走就走,并派人去杨古利曾经的大营,找到宝军的人,说同意议和。
谭疯子不敢怠慢,立刻让人通传韦总裁。
韦宝和吴雪霞正在河边的帐篷中对弈。
韦宝打发时间的时候,可以下两把象棋,因为韦宝不爱下围棋,规则复杂,也没有闲情逸致学习。
或者还可以让吴雪霞教自己拉二胡,韦宝对乐器也挺有兴趣的。
“建奴请求议和。”吴雪霞见过通信兵之后,对韦总裁道。
“哦?你怎么看?咱们提出什么要求?”韦宝问道。
这个问题,吴雪霞早就想过,只是她和韦宝都没有想到努尔哈赤居然会真的同意议和。
“赔偿四百万两军费吧,另外让建奴开辟清河为通商口岸,准许我大军在清河口岸扎营。”吴雪霞道。
韦宝微微一笑,四百万两,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建奴怎么可能答应、
“你这太狠了吧,完全没有诚意啊。”韦宝笑道。
“怎么狠?建奴每次劫掠大明,哪一次给大明造成的损失会低于百万两?”吴雪霞道:“只要建奴同意咱们的要求,咱们就与他们罢兵,约定互不侵犯。”
“行吧,你去安排吧。”韦宝笑了笑。
“嗯,我这就写条款,总裁要用印信,还得签字吗?”吴雪霞问道。
“用天地会的大印,签字就不签了,让谭疯子签署便可。”韦宝道。
“那恐怕不行,建奴肯定会觉得咱们没诚意。”吴雪霞道。
“先把条约送过去,建奴不会答应的,这么大的事情,至少要搞几个来回。”韦宝笑道。
吴雪霞点头,这点她赞成,肯定不会那么简单,估计建奴也就是想先看看他们的态度。
吴雪霞很快草拟出了条约,给韦宝过目之后,用了天地会的印章,然后让传信兵给谭疯子送过去。
谭疯子按照吴雪霞的口信要求签了字,转交给建奴派来的人。
建奴的信使立刻飞马回报皇太极。
皇太极立刻拿了条约去给努尔哈赤。
“混账,岂有此理,马上打!”努尔哈赤这次反应很快。
这可能应该算是大明方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建奴谈判。
虽然韦总裁代表不了大明,也没有要代表大明。
韦宝不认为明朝是治理最失败的朝代。
一个王朝的灭亡,是错综复杂的多种综合矛盾造成的,绝非一人一事所能导致的。
也绝非简单的君昏臣庸所可以解释。
对一切历史现象都从经济上找根源的做法逐渐不满。
明朝灭亡的几个主要原因。
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破坏,两线鏖战的困境,新经济因素与旧国本的冲突四、宦官专权与党争。
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破坏,首先是明朝的财政问题或者说明朝的财政危机。
在韦宝看来,一切问题均根源于经济,但明朝的财政不良的确是其灭亡原因之一。
明代的田税长期实行低税率,这一点与汉代相同,与当时周边各国相比,明朝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实在不高,同期日本税率就高达百分之五十。
但与汉代相同的是,税率低只带来了国家收入的减少,而并未惠及民众,因为少征的税收归于地主豪族,实质是负担转手。
地主的剥削使得低税率意义不大。
却造成了国用不足,后来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
明末民变初起之时,招抚政策的失败,就在于招抚银不足,无财安置起义难民,难民为了生存,只得降而复叛。
崇祯年间天灾大旱,救灾不力酿成农民大起义也与国库不足有关。
至于后期加征“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导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灭亡,无不与财政危机有关,至于最后“闯王”迫近京师,因军饷不足而延误调兵入京,更可见危害之深。
至于有人所说崇祯内府有千万两巨银,实属无稽之谈,已被鉴为讹传,不必再辨。
即从常理来讲,崇祯在李自成兵迫京师的紧要关头,社稷将亡之日,若有余财,何须要百官“纳捐”,最终延误调兵。
明代的财政危机为何此般严重,很大程度上是一项重要财政来源的流失,即军屯体系的破坏。
明初的军屯体系曾有力的保证了军费支出。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军屯田子粒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全国税粮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而不幸的是,军屯体系自明中叶以来逐渐被破坏,早在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就指出,“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
原本由军屯负责的军费开支,自明武宗正德以后俱从国库支出,这意味着从此之后,不仅减少了一项巨大的财政收入,军费开支成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以此之后,由于军饷需要国家调拨而不能就地取饷(军屯体系下军饷主要来源于军屯田收获。),军饷及时发放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从此之后,明王朝常有“打不起仗”的忧虑。
“万历三大征”,仅援朝之役就耗资700万两,宁夏之役耗资200万两,擂州之役耗资至少200万两。后来的辽东战事、国内民变,无不在大量消耗军费开支。
天启、崇祯年间因军饷不能及时发放,兵变时发,兵士索饷哗变,遍及各地军卫。
明末农民大起义前期实力最强大的“闯王”高迎祥所属部队,多由明军变节而来,就是军饷不发的恶果。拖欠军饷甚至影响到了辽东,崇祯元年,辽东兵变,又是因军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