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意委任殷承柞为云(南巡抚,雷跃龙为云楠按察使。
永历帝派出派总督张同敞赶往昆明以封赏杨轩,任命堵胤锡为贵湖广总督。
………………………………
第322章 矫诏黔国公
上节说道张居正孙子张同敞会同参议冉麟一道,带着圣旨回到云楠。
沿路所见一路繁忙景象,很多地方给人感觉恍若世外桃源,所过的州县,地势平坦,水利丰富之所多安置了千余人进行屯耕。
大家纷纷感念杨轩恩情,现在屯耕完全免除征战之苦,税赋又远低于内地。
屯耕税赋每亩良田大米3斗,旱地小麦3斗,几乎为内地的一半。
且前三年免除赋税,第四年方才缴纳田赋丁赋。
远远的,张同敞更是听一些人在盘算,自己屯耕了10亩水田,一年可以收成多少,到时候娶一个少数民族娘们,如此也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一辈子。
每到一个卫所,看到景象与昔日所见大不一样,听卫所里面的老兵介绍,黔国公进入云(南之后看到各地卫所名存实亡,很多卫所兵丁生计艰难,决定重振卫所。
黔国公裁并卫所,对很多毫无军事价值的卫所进行裁并缩编,对很多卫所改为州县,选派官员进行管理。
为保境安民,保卫地方安全,在全省建立15个守备营,每个守备营400人,归地方指挥使统辖,平日驻守关隘要冲,或平息流寇与土司祸乱。
除了守备营,在与土司交界之所,常常编练民兵,大家农忙时为民,农闲时训练,遇警则集中御敌。
凡被挑选的,免除当年丁赋,训练与出勤期间官府补贴伙食。
大家看重的还不是这点,而是前程,衙门早已贴出告示,所有衙役将从军中或者民壮中挑选。
读书人期望科举成名,升官发财,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前程,那就是在地方上有头有脸。
在很多人眼中衙役不过一种贱业,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那简直是天。
除此之外,黔国公取消军户这种固有的户籍制度,派员清理各卫所被侵吞的土地,对侵吞土地非常严重的官吏则斩首示众。
在清理土地之后,昔日卫所军户每人能够分到10亩水田,20亩旱地,大家每年缴纳的田赋比正赋多5成,与普通民众一样缴纳丁赋。
对实在缴不出丁赋的,则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补偿,或者每年冬季陪着守备军训练1个月,或者每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基础工程,如修筑道路,兴修水利什么的。
这些昔日军户与普通民众一样不需要随军作战,除了土官杀来大家或者协助守备军作战,战损之后享有一定抚恤。
这让张同敞暗暗称奇,守备军这样少,若采用这种军制,土司作乱怎么办呢?
一个敞着上衣的汉子嚷道:“你傻啊,别人来打你,夺你土地,侵你房屋,抢你妻儿,难道你是木头不知道反抗吗?
土司才多少人,我们又有多少人?况且除了我们之外,每个县都有设定民兵,有衙役。
每个府有守备部队,全省、全国更有义勇军啊。”
想了想,张同敞也感到是这回事,老百姓常常自己保护自己,又有几个依靠官府?
对军饷来源也感到好奇,过去卫所兵丁从来不发军饷,打仗时还需要大家自备兵器,现在发放军饷,这军饷怎么来呢?
另一个汉子摇头道:“你啊,就像我们新到的指挥使说那样,书读多了哦。
你想想,一个卫编制本来是5600户,即便经过战乱,那个卫的军户没有几万户?
1户每年缴纳1担粮食,足足有1万担粮食,这足够500多人吃啊。
除此之外,每个男丁丁赋为6分纹银,一万丁六百两银子,那个卫所没有一万户男丁,如此也可以招募很多守备军。
张同敞皱了皱眉头,惊讶道:“你们说的黔国公是沐天波沐国公吗?他什么时候如此善于理政了?这,这非常不错啊?”
这个兵丁瞪了瞪张同敞,摇头道:“沐天波,早就被乱兵侬家乱兵所杀了。
你不知道,黔国公就是六省总督杨轩杨子修公啊,听说他是蜀王府仪宾,不但多次大败鞑子,而且人非常的好。
哎,朝廷那帮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若让我们黔国公来治理国事,鞑子早就被赶走了,我们老百姓也不再遭罪哦。”
张同敞大惊,看着冉麟道:“冉参议,蓬侯什么时候成为黔国公了?
朝廷圣旨任命蓬侯为四省总督的诏书还在我们手里,怎么社会上早就流传开了?”
冉麟也颇为惊讶,连连摇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这就是庆国公陈邦传矫诏之事,因为这事让义勇军与永历朝廷更加渐行渐远。
陈邦传浙江绍兴人,本为富家子弟,善于逢迎,再加上绍兴人善于经营,以贿赂中了一科武举而步入仕途。
在南明朝的时候,陈邦传成为一员参将分守柳州、庆州,在李成栋反正之后看到永历帝封了李成栋为国公,因此这些有拥立之功的也纷纷成为国公。
在孙可望进入广(西后,广(西巡抚瞿式耜感到南宁防守薄弱,特派陈邦传率部进驻南宁,如此成为南宁主将。
在义勇军攻打云(南广南府的时候,孙可望为了躲避义勇军,一面要求永历帝派员调停与义勇军纷争,一面率部进入广(西境内。
这帮富贵兵怎么可能是如狼似虎的大西军对手,看到大西军连连攻克州县知州明军抵挡不住后,陈邦传连忙召集武康伯胡执恭等人商议。
胡执恭一听,笑道:“大人,这有何难?大人不是有皇帝所给空敕吗?
如今黔国公沐天波兵败被杀,黔国公勋位空缺,大人不如以皇帝所给空敕实封杨轩为黔国公,令其不要再与流寇作战,令其出兵东征以讨伐鞑子。
如此蓬侯虽然内心颇不愿意,但看到朝廷封其为黔国公,世镇云(南,令其为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罢兵言和的啊。”
陈邦传微微一怔,连连称妙之后说道:“武康伯,话虽如此,但杨轩也会派出使者前往肇庆啊,若这种事情被朝廷,被杨轩发现怎么办?”
胡执恭哈哈大笑道:“庆国公,杨轩若发现这个事只会内心感念大人助人为乐的好处,而朝廷发现,这又有什么?
朝廷不是授予大人便宜行事的权利啊,皇帝昏庸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大人拥有重兵,朝廷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陈邦传与胡执恭咬文嚼字,终于造出这样一封圣旨,然后快马加鞭的跑到昆明面见杨轩。
杨轩一听朝廷圣旨到,先是一怔,然后还是习惯性迎出参见胡执恭等人。
听着世袭黔国公,襄理国政,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节制文武,提调各路兵马与粮饷,以兄事之等一个个令人权倾天下的字眼,看着黔国之宝与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两个印绶,杨轩感到甚为欢喜。(比起历史上陈邦传给孙可望的秦王伪诏,要有节制多了,在该伪书之中有总统天下兵马钱粮,节制诸文武,以监国亲王体统行事,皇上对尊礼如古仲父这样的字眼)
众人见状纷纷恭喜不已,有的更是说道:“大人,这次皇帝忒大方的,过去一个印绶拿在手中半天也舍不得给,今天给了大人襄理国政的权利,真是可喜可贺啊。”
新任总督衙门佥事任纂摇了摇头说道:“侯爷荣升大人可喜可贺,但金声桓、何腾蛟死后封王,李成栋、陈邦传等人也被封为大人。
侯爷功勋远在诸公之上,现在居然与陈邦传诸人相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庆祝的。”
众人一听,一片黯淡。
都监军钱邦岂想了想,安慰道:“皇帝肯封大人,可见皇帝与朝廷诸公还是颇为器重,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专挑我们义勇军问题,有功反而成为过错?
金声桓何腾蛟封王不假,但那时百年之后。
侯爷与李成栋、陈邦传等人虽都位列大人不假,但侯爷这是世镇黔地,与云南沐氏无二,虽不是亲王,其权势远在一般亲王之上,可以说几等于裂土封王。”
拿着印绶杨轩颇为踌躇,良久对众人说道;“朝廷肯封我,如此可知皇帝对我等还是颇为信任的,只因为朝廷出了奸臣,如此才传出这种那种消息。
这次封赏要登载在《大众旬刊》上,要让民众一起同乐。
各位,我非为个人得到封赏而高兴,而是因为朝廷终于正视我们义勇军而高兴啊。”
前任云楠巡抚吴兆元见惯大场面,默默看着这次封赏,突然感到不对,拉着杨轩的衣襟道:“大人,这其中莫非有诈?
冉麟前往行在已经四月有余,按理奏章应该到达朝廷,这次封赏也应该随同一起,怎么圣旨中没有冉麟的消息?”
杨轩瞪了吴兆元一眼,内心一惊拍了拍肩膀道:“你忒多心了,天底下什么都可以假,圣旨怎么可能有假?”
这不过一个小插曲,接到圣旨众人还是欢欣鼓舞的,为了鼓舞士气,杨轩正式委派长公主朱淑颖为黔国公夫人,马凤玉、刘莲儿分别为二夫人,三夫人。
委任刘长麟、吴杨狐、徐孔徒、王祥、贺珍为王府高级参事
按照亲王府模式建立长史司,委任周正为黔国公经历司长使,任纂为副使,以襄助处理政务。
委任吴兆元为四川巡抚、严锡命为四川布政使、陈计长为按察使,樊明善为四(川)都指挥使同知。
委任殷承榨为云南巡抚,詹天颜为云楠布政使、雷跃龙为云楠按察使,曹勋为云楠都指挥使
任命陈应宗为为甘肃都指挥使同知,贺珍为郧阳都指挥使同知。
任龚完敬、冉麟、张琅、任纂为总督衙门佥事,襄助自己处理军务。
杨轩在治理云(南的时候,积极备战,兴致勃勃,誓言定要大败鞑子以匡复二京。
………………………………
第323章 云楠三宝
就像前世承包制度一样,看到朝廷让自己世袭守卫云(南,这属于自己一亩三分地,当然对当地经济着实进行了一番调查。
通过大众旬报,通过标语等形式宣传新政,当大家听说良田田赋每亩不过大米3升,旱地每亩不过3升,废除异地征瑶役,每丁丁赋不过6分银子。
相比明廷地方苛捐杂税,现在可以说轻徭薄赋,很多人都怀疑官府是否能够做到,老百姓也真心诚意拥护义勇军,如此即便后来发生黔国公沐天波战死之事民间也没有太大的风波。
除了宣传,义勇军每到一处,新的衙门逐渐建立起来,很多官员来自于外省,但更多官员则出生本省,虽然主要官员也施行异地任官制度,但与过去千里派官不同,这些人对当地民情、舆情较为熟悉,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府州县衙门建立的同时,一些卫所也改为州县,建立地方行政衙门,恢复对地方的治理。
云楠土司众多,土司由当地土人自治,官府进行监督。
随着时间深入,杨轩逐渐发现云楠与内地无二,至少在汉人居住地如此。
在来云(南之前如果那个说云(南是世外桃源,在云(南可以安居乐业绝对会认为是鬼话连编,到云(南之后更是感慨不已,虽然两世为人,但对云(南还是存在诸多偏见。
不说别的,这云(南面积甚大,比这个时候四(川)行省面积还要大。
治理云(南之初,杨轩开始开发云(南三宝,有了这三宝更是感慨不已,原来那个吴三桂就是依靠这些东西才称雄于三藩。
第一宝就是白银,云(南盛产白银,宋应星所云:“然合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故开矿煎银,唯滇中可永行也。
在弘治十七年(1504)年,云(南的银课达到了31900余两,这也是明朝在那一年全部银课的数额。
由此可见,云(南银矿的开采占据了当时明朝银矿开采市场的大头,在前世云(南白银储备在全国排行第二,如此可见云(南白银产量之大。
看到云(南白银产量如此之大,在全省局势安稳之后,杨轩当即召集各地矿商开会,并且正式颁布《矿律》
宣布官府开放白银开采,所有开采银矿矿主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发现白银矿场需要在州府衙门备案,若不备案私自开采的,开采白银全部归官府所有。
对所开采的白银施行五税一的政策,少缴或不缴的罚5倍款项,严重的炒家。
白银开采后必须避免水土流失,需在银矿周围栽种树枝
对造成泥石流的处罚100两白银
如同前世煤老板,银矿老板一个个财大气粗的,但对缴纳抵押金还是不太理解。
杨轩耐心解释,这抵押金就是一种保证金,是一种信誉,若是发生违反《矿律》有关事宜,官府可以直接克扣账面上的钱财,然后通知矿商补上。
若是矿银生产的低落和破败,衙门可以用这些钱来安置旷工。
除此之外,在顺庆的时候官府开始试运行《矿律》,开采煤炭的也需要缴纳300两纹银作为保证金。
看杨轩如此解释之后,众人方才释然,很多人更言之凿凿的声明,过去不论是土司还是官府对矿商多有压迫,大家每年贿赂官府多达数千两纹银,若按照《矿律》收上来的不过千余两白银而已。
简单估计,单银矿一年下来的税赋就足足超过20万两,这可是一笔大收入。
第二宝滇马也叫做云(南马,在云(南东部的乌蒙山区,在大理等地都颇多。
滇马体质结实、短小精悍、运动灵活、善登山越岭、长途持久劳役、耐粗饲、有良好的适应性为其特点。在云(南茶马古道就有很多滇马,他们穿行于山间小道如履平地,以驮载能力持久见称。
公马驮重60…100kg,母马驮重40~60kg,日行30km,可连续使役半月以上。乘骑一般日行45km,可在山区长途乘骑达到一月之久。且行走十余里不出汗,心跳如常。
更为重要的可以通过茶马古道与西藏人交换战马,且在丽江北胜州(现在永胜县)有军马场,专门养殖各种滇马,如此一举解决军马紧缺状况。
滇马虽然在平原地带难以与北方优秀马匹抗衡,但适合运输货物。
有了滇马之后,才有在各标建立辎重大队,各镇建立辎重营的可能,随着滇马源源不断的输入,再加上四轮马车的推广,保障大军远程作战能力。
第三个宝贝就是大象,李定国向杨轩推荐象兵,在云(南自古以来就有大象出没,受其影响,各地出现一些象兵,大家坐在大象上面,居高临下的冲锋,如此定可以大败对方。
看到牵过来的几头大象,这个陆地上最大动物,做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动作,看到大象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笨拙,杨轩突发奇想,坐在象背上的除了传统象兵之外,再在上面放置几筐震天雷,边冲锋边扔震天雷的话,遭到象群袭击,鞑子必败无疑。
但大象性格太过温和,炮火一响大象就惊得四处逃逸。
看到这里,杨轩对象兵颇为谨慎,笑着对李定国说道:“这大象与战马还是有很大差异啊,大象性格实在太过于温和了,若完全冷兵器厮杀没有什么,野战可以摧枯拉朽。
但若是在战场上遭遇到什么火炮攻击,可能会四处逃逸的。
逃逸的大象可能对对方产生威胁,也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
因此,大象就像奇门暗器一样,可以作为奇兵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想好退路。
李定国呵呵一笑道:“黔国公,你也太小心翼翼了,如此小心翼翼打仗如何获胜?”
杨轩一时哑然,不过还是批准该部配备20头大象,以作为奇兵之用。
在利用云楠三宝的同时,在云楠全省废除卫所制度,卫所土地全部分给地方民众,耕种卫所土地税赋为每亩良田6升大米,每亩旱地6升小麦。
而耕种民田的,税赋减半。
比起洪武爷所定的边地卫所二份屯耕,八分戍守,昔日卫所耕作军户税赋大为减少。
在废除卫所的同时,在全省主要交通要冲,或者汉苗交界之所,建立新的守备部队,全省守备部队为15营(每营400人),多为地方青壮组成,平时归(省)都指挥使、(州府)指挥使统辖,战时或者维护地方秩序,或者协助正规军平叛。
除了守备部队,还计划在靠近苗寨的乡镇编练里兵,按照每乡(场)一个里兵大队原则尽心编练,以襄助守备部队保境安民,维护地方秩序。
而在这节骨眼上,张同敞、冉麟于1649年10月来到昆明。
………………………………
第324章 圣旨都是真的
而在这节骨眼上,张同敞、冉麟于1649年10月来到昆明。
还没有等张同敞念完,杨轩霍然站起来,夺过圣旨问道:“这,这,这是伪造圣旨,皇帝不是在1个月前封我为黔国公,世镇滇省,世袭罔替吗?皇帝不是令我襄理国政,提调各路兵马,川陕甘云贵湖广总督吗?
怎么这个圣旨不一样吗?”
张同敞满脸茫然的看着杨轩道:“蓬侯,我等从朝廷而来,皇帝亲自颁布圣旨啊。
皇帝同意大人所请,委以为川陕甘云总督,世袭马湖府知府啊。”
杨轩满脸铁青,连连摇头,直呼不可思议,怎么两个月内接连接到不同的圣旨呢?
詹天颜从惊慌中惊醒过来,劝诫道:“大人,这,这胡执恭不是在昆明啊,大人派人招他来一问便知啊。”
看着神色匆匆的胡执恭满脸铁青道:“胡执恭,这,这圣旨是怎么回事情?1个月前的时候你不是给孤带来一份皇帝圣旨吗?
你说说,这圣旨是怎么回事情?”
胡执恭摇头道:“大人,你率部攻打孙可望,孙可望率部攻打我广(西明军。
听说那个孙可望希望与义勇军和好,重归明军,我等与庆国公商议,决定利用皇帝的空敕书封大人为黔国公,让你督率各部兵马打鞑子啊。
大人,我等只是希望与你和好啊。
大人,你以残部驱逐张献忠,孙可望,恢复四(川)、滇中之地。
你大败豪格十万大军,尼堪吴三桂大军,斩杀豪格、罗洛浑、尼堪等蛮清一干亲王贵勋。
大人,你功勋卓著,现在黔国公投降流寇本来就应该除名,大人世代镇守云(南名至实归啊。”
杨轩叹息道:“你,你胡执恭说得比唱的好听,你不是皇帝,你说这些屁话有什么用呢?
不对啊,孤过去也是蓬侯,也有假节的身份,怎么孤没有空敕书这个庆国公竟然有空敕书。
你们,你们骗我,是不是?
你们给孤当小孩耍,先封孤为黔国公,后来后悔了。
孤殚精竭虑,一心东征北伐,为了自安,只求封一个土官,只求封一个总督,在几个月后悔了是不是?”
张同敞劝诫道:“大人,你误会了。你可以问冉参议,我这次带来真的是皇上亲自颁发的圣旨啊,大人,希望你明察秋毫啊。”
杨轩颇为气恼,用手指指着张同敞道:“张同敞,给老子闭嘴。
这么说我一个普通的请旨皇帝考虑了3个多月,这,这怎么可能呢?
我只是请旨世袭担任一个土官,只是请旨上前线杀敌,皇帝、大臣竟然考虑了三个月?
除了皇帝对我猜忌甚深,除了大臣谗言不断,否则的话怎么可能?
还有,还有空敕书,我也有假节的身份,我还统领川滇陕甘各路兵马怎么皇帝没有给我发空敕书,这明显骗人啊。”
张同敞叹息道:“大人,事实确实是如此啊,只要你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考虑,事实确实是如此啊。”
杨轩怒道:“张同敞,张居正的遗风你一点都没有学到,什么是事实?
孤只相信封孤为黔国公,襄理朝政为事实,孤只相信孤同样假节,怎么孤没有空敕书,陈邦传怎么就有了?
真是岂有此理,老虎不发威还以为他是病猫了,孤一退再退,想世袭一个土知府竟然惹出如此多的是非。
为公为王,民众承认即可,何须借着这道圣旨此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朝令夕改,如此反而让市井小儿见笑。
来人,将张同敞、冉麟、胡执恭给我拿下,投入国公府内大牢,孤要好好审问一二。”
张同敞等人拉出大殿之后,杨轩指着眼前两份完全不一样的圣旨,闭目长思,良久睁开眼睛,感到眼睛涨涨的,声音苦涩道:“各位先生,你们,你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詹天颜出列道:“大人,当日卑职就觉得有点不对,这圣旨来得也太快了啊。
沐天波死讯应该没有那样快的传到皇帝耳朵里面,皇帝也难以封大人为黔国公啊。
还有,襄理朝政、裂土封王,以兄事之,这几乎超过亲王的封赏啊。洪武爷当日封诸位皇子也没有如此啊。”
杨轩大怒,一拍桌子道:“詹天颜,我问的怎么办?不是问这个。
这其中必然有阴谋,有很大的阴谋啊。
想不到我恪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