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共处半年下来,我看你还是蛮通达的人啊,现在怎么这么酸了呢?
我是大明知府,参将,怎么你扯到张献忠,扯到蛮清,你说靠谱吗?难道你要我忠于张献忠,忠于多尔衮这个杀人恶魔吗?
还有,岳武穆不是也说精忠报国吗?难道时人指责岳武穆说这个国家不一定是大宋,还可能是大金?
老哥,这是简称,这是为了说得方便,就像诗词那样简练,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啊。”
钱邦芑连连摇头,但好像又找不到什么把柄反驳。
旁边的同知范文光劝诫道:“大人,这两天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纷纷派出使者,要求大人依约拨给他们五万担粮食。”
杨轩大惊,瞪着旁边的钱邦芑,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嚷道:“这,这,最初我答允接济五千担。
当日张定国来犯,钱御史出使重庆,允诺对方若攻打合州,我们可以出一万担。
但钱御史回报,马乾、曾英不同意,气得钱御史还准备上述弹劾他们。
城血战之际,马乾、曾英则坐山观虎斗,根本没有发兵救援的样子,在张献忠退兵之后,其部现在才攻打合州,何曾来五万担粮食?”
钱邦芑尴尬的笑了笑,摇头道:“大人,话虽如此。但马乾是四川巡抚啊,听说现在马乾伙同川东参政刘鳞长、副将曾英弹劾大人,说大人公开与张定国媾和,有什么口头协议,鼓吹什么联寇灭虏。
说大人在地方上横征暴敛,私自征收盐税,征收所得税,征收矿赋,说大人一年征收赋税比正常年景多了两三倍啊。
大人,马乾是上官,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对着干啊。”
杨轩大怒,摘下头盔狠狠的扔在地上,声音嘶哑道:“上官,这种上官不要也罢,就像史谨宸表面上清廉,实际上是一个大贪官,为官十余年贪污十万两白银。
而在看看其治下,王朝阳部几个月发不出军饷,闹起兵变。
若这种贪官污吏不根除,大明中兴无望。
弹劾我,你们都看到了,大家有目共睹。我是招降张定国,希望两家联合起来抗击满清鞑子,蛮清退兵的时候,我就对大西军宣称,若继续为非作歹,不北上抗击鞑子,到时候我必须率部驱逐。
横征暴敛?我可是光明正大的征收税赋,不该征收的,没有多征收一分。你们也看到了,辖区田赋、丁赋、商赋、关赋,都是高祖订下来的,我可没有多征收一分。
只是过去地方恶霸巧取豪夺,官吏贪污成性,我将恶霸贪官过去贪污的征收回来,当然,这些得罪了那些恶霸贪官污吏,当然这些小贪官要找大贪官来告发我的。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些有什么好担心的。既然马乾、曾英弹劾我,我也要弹劾他们。”
当即写好弹劾奏章,钱邦芑、范文光、赵司炫等人虽然感到不妥,还只得在上面署名。
钱邦芑、范文光是过去四省总督府幕府要员,赵司炫更是过去大明顺庆府同知,将这三人拉下水,相当于拉住四省总督王应熊。
弹劾奏章还没有发出去,守城武官来报,四省总督王应熊之子王阳禧,川陕总督樊一蘅帐下参将余朝宗,川东参政刘鳞长联诀来到顺庆,以调解与马乾的争议。
将众人迎入大堂之中,分宾主坐下之后,刘鳞长拱手道:“杨将军少年英才,地方治理有方,现在又大败张定国三万兵马,真是可喜可贺啊。”
杨轩站起来回礼道:“刘参政真是可人啊,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轩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但为同僚嫉妒,为仇敌所怨恨,为上官所不容啊。
这不,一些宵小造谣生非,说我忠义军与流寇有勾结。
还有一些人,更是造谣生事,说我在地方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
是的,一些奸商是搞得家破人亡,终日惶惶不可终日。
就像那个苟伟怡,官商勾结贩卖私盐,最后被炒家,如此当然惶惶不可终日啊。”
王阳禧呵呵笑道:“知府大人是否与流寇勾结,是否横征暴敛我等没有看到。
但这一路之上,沿途民众还算安居乐业,地里抛荒甚少,地方秩序井然,士民还算安居乐业啊。”
杨轩拱了拱手,笑道:“王公子,各位大人,钱御史、范同知过去都是四省总督、督师王公内阁大学士幕府中人,这半年下来,钱御史作为忠义军监军不但参与审判多起大案要案,更是参与军中决策。
而税赋征收,征收那些税赋,如何征收虽然是找大家商议,我拍板定案的,而具体如何落实还是范同知负责的。”
王阳禧脸色大变,钱邦芑、范文光过去都是四省总督府高级官员,简单两句话,就与四省总督府拉上关系,而这一切,又让人反驳。
钱邦芑、范文光都是正人君子,当然为杨轩作证,佐证了这一点。
大西军来犯,得不到友邻部队支援,先是商定用联寇灭虏的说辞作为缓兵之计,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是希望对方北上抗击鞑子。
这些都是事实,钱邦芑照实回答,虽然过去经常与杨轩争议,但那主要在具体执行方面而已。
杨轩所作所为绝大多数还是利国利民的,现在在大堂之上,当然为其辩解。
横征暴敛,范文光则显得更加理直气壮,虽然征收数额多了很多,但征收水平反而低了很多。
过去田赋征收到两三钱,现在田赋有两种,蓬州征收白银,每亩最多不超过6分钱,其他各州县每亩15斤。
过去丁赋征收到5钱,现在最多一钱二分
这些都是照规矩来的,没有丝毫乱来,大家根本不怕差。
稍稍有问题的是商赋、盐赋、所得赋这些赋税,大家也是理直气壮的。
明朝末年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状态,地方经济颇为发达,大的县有十多个集市明末苏州吴县甚至达到二十余个,小的也有五六个,现在官府在各个集市设立乡公所,不但强化地方治理结构,而且还可以征收税赋,完全利国利民的事情。
钱邦芑、范文光过去为四省总督府帐下高官,言之凿凿,王阳禧目瞪口呆,而又不得不相信。
余朝宗本身就是打酱油的,这次前来,只是希望能够敲敲竹竿,只是希望川南明军反击的时候,杨轩能够有力配合。
川南明军原以云贵为基础征讨大西军,但现在云南出现,黔国公沐天波御下无方,激起兵变,这年九月武定土司土司吾必奎打着:”没有朱皇帝,那有黔国公”的口号发动叛乱,叛军一度攻下大姚、定远、姚安等地,现在虽然平息,但云南仍然不稳。
最叫苦连天的是川东参政刘鳞长,巡抚马乾,副将曾英一再叮咛,无论如何要敲几万担粮食。
由于大肆招募军队,曾英帐下有五六万人,每天粮食消耗甚大,想就地屯田又被否决,粮食缺口非常大,一直想敲忠义军竹竿。
毕竟在官场厮混了数年,刘鳞长想了想,说道:“杨大人,按照大明律,史谨宸贪污十五万,苟伟怡贩卖私盐获利十万,这些都是民脂民膏。
数额如此巨大,理应解到四川巡抚衙门,归巡抚大人处置。”
范文光连连摇头,现在周转正常,主要还是这些赃款,若全部解到巡抚衙门,那么就没有钱,最后受累的还是自己。
但刘鳞长则坚持按照过去官场规矩处理,一再坚持要将赃款解到巡抚衙门。
杨轩哑然失笑,摇头道:“刘参政此言大谬,苟伟怡巧取豪夺,是在顺庆府,是从顺庆民众身上榨取的,理应归还顺庆民众。
还有那个贪官史谨宸,其主要是在担任顺庆知府任上贪污,这些都是顺庆府民众的民脂民膏,当然归顺庆府处理。
刘参政,若你们这样喜欢钱,我想辖下重庆府贪官污吏更多,只是你们敢不敢抓?
或者,有的人本身就是大贪官,自己富得流油,自己行不端,走不正,怎么去抓贪官呢?”
。。。
………………………………
第151章 行贿升官
这一句话将两个人都得罪了,王应熊是重庆府巴县人重庆倚郭,其亲朋好友在重庆势力甚大。
而马乾、曾英由于各部人数众多,部队缺钱缺粮,军纪极坏,民众纷纷谣传二人贪污甚多。
现在听杨轩如此说,王阳禧黑着脸,而刘鳞长坚持要按照过去规矩来。
实在没有办法,杨轩则向王阳禧要军饷,六千忠义军每年需要十二万军饷,现在准备扩军,扩大到是一万两千人,每年需要二十四万军饷。
忠义军自成体系,粮草完全自给,现在杨轩耍浑要军饷,对方也没有办法。
再说杨轩还占据道义,自己最初答允五千担粮食,后来是允诺一万担粮食,但对方废约在先,流寇来攻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见死不救。
他们不仁,别怪自己不义,不要说一万担粮食,就是五千担就不给。
如此争执一下午,毫无结果。
晚上王阳禧通过钱邦芑找到杨轩,声言无论如何也要拨付一万担粮食,否则自己不好交差。
而杨轩则不干,现在兵荒马乱的,粮食就是命,怎么能够轻易送人?
迫于无奈,王阳禧使出杀手锏,声言若同意,马上以四省总督特使身份封杨轩为川北参政,副将。
而杨轩最初不干,参政虽然督导一方,但不像知府那样有实权,那不是夺权吗?
再说了忠义军刚刚大败大西军,斩杀敌寇两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战绩远在川中诸将之上。
曾英偷袭得手居然被封为副将,自己明刀明枪的大败大西军,当然更应该得到朝廷封赏。
但王阳禧颇为坚持,放话若不拨付这万担粮食,不但不向朝廷请封还要据表弹劾。
钱邦芑、范文光不断斡旋,最后大家各自退一步,拨付八千担粮食了事。
王阳禧走了,但听钱邦芑说走得非常不开心,按照大明规矩,官员可以根据路凭,一路之上可以白吃白喝而且白拿的。
一路之上,不但可以免费使用沿途驿站车马、房屋,而且地方上还要孝敬。
大旅游家徐霞客就曾经凭借这样的公文,一路之上征发沿途劳役,不但让其为自己抬轿,而且让其供饭。
在太平盛世,如总督这样的官员莅临某县,县里面会筹齐数千银两作为行仪的。
海瑞做知县的时候,南直隶总督胡宗宪的公子经过,没有给行仪驿使被吊打。
这次可好,王阳禧等人离开顺庆府的时候,杨轩只是让人安排住在沿途驿站,完了之后统一结账,而没有送什么行仪。
这可让钱邦芑、范文光等人胆战心惊的,一个劲解释现在各知县都有两倍正俸的养廉银,在辖区完全取消行仪。
现在每个县都成立相应的驿司,管理辖下驿站及其财产。
中国地域辽阔,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避免地方分裂势力做大,建立古代高速公路网,而为了保证这些高速公路网正常运行,在所过主要州县建立驿站,就像现代各地交通局那样,管理当地道路。
大明自建立以来,朱元璋在称帝22天后通令恢复各地驿站,重新建立起全国交通网。
大明两京十三行省,就像前世以北京为中心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一样,大明以北京、南京为中心建立起多条高速公路。
明朝以北京为中心,就建立了这样八条高速公路,其中有一条就与四川有关,为经北直保定府治今河北保定市、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县、顺德府治今河北邢台市、河南彰德府治今河南安阳市、卫辉府治今河北汲县、怀庆府治今河南沁阳县、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西华州治今陕西华县、西安府京兆驿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凤翔府岐周驿在陕西岐山县城、宝鸡县陈仓驿在陕西宝鸡县、沔县顺政驿今陕西勉县西老城、四川广元县问津驿在广元县、保宁府锦屏驿在今四川阆中县东、潼川州皇华驿在今四川三台县,至成都锦官驿在今成都市。
不但有这些国道,当然还有省级高速公路,在明朝四川就有这样六条高速公路,其中五条以成都为中心,分别是到陆路至松潘卫治今四川松潘县
水路经眉州治今四川眉山县、嘉定州治今四川乐山县、叙州府治今四川宜宾市、马湖府治今四川屏山县、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重庆府治今四川重庆市、夔州府治今四川奉节县,接湖广驿路
陆路至龙安府治今四川平武县,北通陕西文县
陆路至会川卫治今四川会理县
陆路至重庆府。
另外,重庆府至潼川州治今三台县之间也有驿路。
在平原地区,很多土路改为石路,而且在偏僻的保宁府、顺庆府,“咸石板甃地”
这里有山东墨县清代驿丞资料,县内设总递司,东北路铺司4,西路铺司5,西北路铺司7,计有司兵71人。
至同治年间裁减后,全县有司兵29名,年工食银158两4钱8分,里甲马夫27名,工食银34两,白夫6名,工食银47两5钱3分3厘。
虽然崇祯初年朝廷裁撤部分驿站,但古代驿站就像现代的各个火车站汽车站一样,但如同清朝墨县驿站在同治年间裁减那样,只是裁减司兵而已。
正如同现代一样,各县都有邮局、电信局一样,顺庆府虽然不在国家级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上,但各县也设有驿站,由驿丞掌管。
过去衙门拨付数百两白银豢养这些驿丞、司兵,过往官员经过时知县还做三陪海瑞曾经说了这样的意思,送上程仪。
穿越族杨轩一见,当然发现其中缘故,三月前对各县驿站进行改制。
在明朝,朱元璋设置递运所,驿站主要功能包括三项:官员迎来送往,官方信函的快速送达,官方物资运输。
裁减官员迎来送往功能,所有官员不能无偿使用驿站俸禄增加了,算在俸禄里面。
官方信函快速送达、官方物资运输功能继续保障,但按照一定标准折算成一定钱粮,每月进行折算。
将驿站所属房舍多改为旅店,供来往客商居住,任何人入住都需要支付相应房租。
开展民信局业务,自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的。那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大商人间需要一种业务上的联络,更重要的是货物的集散和资金的汇兑,都需要有一种联营的组织来承担。
开展信函邮寄功能,如信件邮寄,县内1分,外县2分,外府3分
镖局生意,辖区货物运输
简单一改变,过去每个县需向司兵支付百余两银子,但现在下来,每个县能从辖下驿站收取数百两银子的税赋,数百两银子的利润。
王阳禧等人离开之后,杨轩开始着手第二期军官训练营,琢磨着将来远征如何保障粮草供给,以及军队扩编。
大西军都督王之邦早已经同意归顺忠义军,在听到张定国率部退走之后,几番劝诫之后,自知大西军大势已去的王之邦决定归顺忠义军。
考虑到历史上张献忠战死于北面的西充凤凰山,推测张献忠可能会亲率大军攻打顺庆城,委任王之邦为高级参谋,隔三差五的让其介绍大西军内部情况,行军打仗特点,编成游击作战纲要,作为教材以供学员学习。
除此之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钱粮。
。。。
………………………………
第152章 粮食,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三天不吃饿得慌。而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古人常说皇帝不差饿兵,军无粮则兵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可见粮草的重要性。
古代军队吃得非常差,有考证在宋朝以前,军队很少有铁锅,大多数都是陶器,而陶器只能煮饭,常常加一点野菜,而不能炒菜。
光是煮饭,大家也吃得非常差。秦朝规定,高强度工作,早晨小米半斗,晚上三分之一斗,而无战斗,则早上晚上各小米三分之一斗。
如此才有里馈粮,士有饥色的说法。
而解决之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士兵携带粮食。
汉朝开始出现烧饼,宋朝之时,士兵出征,命令城内制作干粮、麻饼、酒等粮食,将士们背着麻饼、酱饼、硬块盐等,成为所谓的锅盔饼军队。
在明朝更有发展,则将圆饼用炭火烤热,然后中间戳一小孔,然后用绳子串起,作为压缩饼干,吃饭的时候,用热水泡饭,这就是明朝的方便面。
行军打仗,将士们可携带十斤这种干粮作为五天军粮,以作为短期作战之用。
即便在前世朝鲜战争时期,中**队军粮习惯也没有什么改变,当时战事正酣的时候,周总号召民众为军队炒面,烧烧饼,美军认为自愿军礼拜攻势,除了弹药之外,更包括军粮供给吧。
在冷兵器时代,每个将士穿着厚厚铠甲二十余斤,背负五六斤棉被与五六斤衣服,携带十斤军粮,携带兵器,如此每个将士携带重量达五六十斤,再加上行军帐篷什么的,如此每天行军速度最多不过四十里。
而火枪部队,每个将士胸前背着七八斤铁块,背负棉被与衣服,携带火药、铁砂、铅子、火绳,携带十斤军粮,以及鸟铳、铳刺什么的,如此携带重量少了十多斤。
长途作战军粮运输,孙子兵法曾经有这样的说法:
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也就是一人补充一人,十八天后断粮。
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也就是三人补充一人,二十六天后断粮。
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如果三人补充一人,三十一天断粮。
孙子兵法曾说过,三人补充一人粮食,这已经接近极限了,但如此也之能保证一个月粮食无虞。
上次流寇攻打顺庆,被烧了两万担军粮就受不了,最后攻城不克就退走,除了忠义军战力强悍之外,还主要是军中面临断粮危机。
自汉朝末年,虽然大车,独轮车大规模推广,但汉人马牛不多,最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独轮车,陈毅不是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有独轮车推出来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一辆独轮车,运输一石粮食古代一石约在150斤,一人饷一人,二人每天吃4升,如此可以吃三十六天,也就是超过过去三人补充一人。
过去看古书,常说出兵多少万多少万,除了可能浮夸之外,大概就是将这些运粮部队算到里面,若是三人补充一人,十万大军,真正能战之士不过两万五千人而已。
简单一个独轮车,其间减少多少军粮消耗,减少多少劳役。
即便这样,军粮消耗,劳役征发减少很多,但杨轩还是认为独轮车运粮太少,若有其他工具代替,无益于平添数营军士。
顺庆府到成都500余里,即便按照日行军40里正常行军,也需要13天,在古代算得上远征,为此杨轩需要考虑改变军粮供给方式。
有人考证,湘军为何能够战胜太平军,通过水师运粮,建立水上粮道,如此保证粮草供应无虞。
中国南方河流纵横,水道交错,若能将粮食用运输船只载到附近渡口,建立粮道,如此运输距离不过数十里,可大大缩减运输距离,减少其中军粮消耗。
穿越之后,杨轩也曾考察了道路,虽然不像现代这样高速公路,柏油马路,普通公路四通八达,但这个时代也有自己的高速公路。
自战国以来,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全国建立多个道如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武关道,如此大道,道路宽约四五米,道路全部打夯夯实,方便人员通行,这可以说古代的高速公路。
在明朝的时候,洪武帝朱元璋不愧是农家子弟,游方和出身,在其执政之时,虽然将中国建成一个小农经济社会,但道路建设方面,还是实打实的。
朝廷、地方征发劳力,加固这些军事、经济要道,有的地方甚至铺上块石,方便大车通行。
即便不在这些交通要道之间,各县之间也有大路相连,这些大路大概相当于前世的柏油马路,普通马路一样,一般大车、马车、独轮车还是可以自由通行的。
在感叹古人勤劳智慧,在感叹古代工程历经数百年还经久耐用之余古人可能产品品种有限,但实用性,耐用性颇强,小的时候老父亲曾经说过去一双胶鞋穿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