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衍禧郡王罗洛浑虽然颇为恼火,但看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的刘进忠后笑道:“刘副将你大概言过其实了吧,你们汉人就喜欢吹牛,什么东西吹得天花乱坠的。
杨轩不过三万兵马,兵微将寡,只不过一个地方军阀而已。
杨轩狂妄不已,竟然敢自称岳武穆来灭我们大清,须知我大清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州八旗,再加上数十万绿营兵马,岂是杨轩所可比拟的?
昔日大明何等强盛,洪承畴乃世之良将,吴三桂号称无敌,到最后不是败在我大清手中吗?现在大清席卷天下,这个杨轩能够翻起什么样的波浪?
靖远大将军,末将添为副帅,愿意率领一支人马灭掉杨轩与他忠义军,狂妄至极,竟然想驱逐我们大清?”
看到衍禧郡王罗洛浑请命,众将纷纷出列请战,要求歼灭杨轩及其忠义军。
豪格一只手拿着宝刀,来回渡着方步,扫视众人一眼后说道:“衍禧郡王,各位将军,入关后我大清军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关内明军号根本不经打啊。
这个刘进忠将杨轩吹得神乎其神,本王也想率领兵马会会杨轩啊。
但大家想想,蛮子不像我们满洲人这样实在,什么事情都吹得神乎其神。
他们过去将洪承畴,吴三桂,左良玉,李自成诸人吹得神乎其神,但真正打起来,这些人根本不经打,只要一交手无不望风披靡而逃啊。
各位,饭要一口一口吃,计划赶不上变化,等我们打败张献忠再说如何对付这个杨轩为上。
各位,这个张献忠混得越来越差了,他现在竟然在西充县与忠义军用老弱病残弱旅换取粮食,如此看来张献忠现在已经困苦不堪,我军大可一战灭之。
还有,如果杨轩真的像刘进忠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怎么可能用宝贵的粮食来换取几万老弱残旅呢?”
众人一想也是,忠义军若真的厉害,怎么可能为张献忠所胁迫,拿宝贵的粮食去换那些老弱残兵呢?
而张献忠离开成都3个月后,缺衣少粮的全军士气低迷,大清铁骑完全可以出其不意掩杀过去大败流寇,夺得攻占四川的首功。
见众人意见统一之后,豪格以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为前锋,带着刘进忠的人马一路南下,而自己亲率6万大军尾随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相继夺取川北重镇阆中等城市。
………………………………
第208章 斩首八代王
阆中就这样被偷袭,其守将赵荣贵剃成金钱鼠尾巴,听到对方愿意归顺,豪格整个人显得颇为高兴,拍了拍其肩膀,在简单了解大西军驻地之后,便草略的看了看一下地图,让其率部攻打旁边的龙安府。
就像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领非常骄狂那样,面对明军豪格等满清将领也颇为骄狂希冀通过如此方式实现多点开花,一举荡平四川境内的明军,而不是稳扎稳打。
稍作停留,如法炮制般攻占南部县城,从守城将领口中探知张献忠正在盐亭县与西充县相交的金浦镇与忠义军换取人口粮食之后,众人纷纷请战。
豪格决定发挥骑兵快速机动千里奔袭的精神,以降将刘进忠、巴牙喇昂邦鳌拜率部在前,豪格亲统大军尾随其后,向西充凤凰山杀过来。
由于早有所防备,特别是向刘进忠部、赵荣贵部派出多路暗探,大家平日化妆成商人、樵夫什么的密切监视着各部动向。
到这年十月份之后,更是加强了监视,情报参谋潘梦科就秘密潜入旁边一个和尚庙,就是希望刺探第一手情报,就是希望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
刘进忠、赵荣贵果然三心二意的,现在居然归降了满清,一时之间众人愤怒可想而知,迅速的,满清鞑子入川的消息快马加鞭的送到顺庆府城,然后再传递到辖区各个州县。
接到刘进忠、赵荣贵归降的消息之后,杨轩迅速的做出反应。
向成都的川陕总督樊一蘅、内江的四川巡抚马乾派出使者,通报最新军情,希望大家早做准备。
担心大西军如历史那样被满清鞑子偷袭,严令前线正在监视大西军动向的除留下少数人员继续密切监视之外,各团主力公开集结,以引起对方注意,提醒大西军的情报人员。
严令顺庆府附近的各团加强构筑工事,包括壕沟、陷马坑、绊马索,炮台什么的。
…
而此时张献忠志得意满,刚刚甩掉3万多老弱病残与部分川军包袱,看着换来的3万担白白大米后,张献忠洋洋自得,笑着对左右说道:“各位,大家都说杨轩少年英雄,但我看不过是草包一个。
现在各地粮食如此短缺,杨轩可好竟然用3万担宝贵粮食换走那3万多老弱病残与四川卫所兵马,以此观之,这个杨轩不过如此而已。”
大西军身受粮食困惑,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汪兆麟建议大西军屠杀这帮川人以换取口粮,想不到杨轩竟然如此傻,众人一听哄堂大笑不已。
美餐一顿之后,大家仿佛重新恢复当日那个势头,一个个显得兴致勃勃的。
张献忠内心也颇为欢喜,看着众人道:“各位,大家说说我军下一步怎么办,是趁机夺下顺庆城,还是继续北上兵入阆中城,以抗击鞑子?”
众人大惊,右丞相严锡命连呼不可:“皇帝,在成都城下陛下尽起十余万之众尚不能将其消灭,现在忠义军重新回到顺庆府城,各部都有所扩张,现在发大兵攻打,恐难以奏效啊。
现在杨轩已经派出多支兵马潜伏在民众山寨之中,在我等经过的时候发动突袭,连番多次大败我军。
皇帝,昨天征东将军所部跑过去2里路后四周都钟鼓大鸣,号角声震天。
皇帝,杨轩早有准备,我们还是不要招惹他为上啊。”
张献忠哈哈一笑道:“杨轩既然肯舍得花3万担粮食来换这帮无用的老弱病残与四川人,如此看来他粮食甚多,我老张缺粮,不打他打谁?”
左丞相汪兆麟也苦劝道:“皇帝,如今我们四面受敌,唯独这个杨轩对我等还算友好,我等可不要再起争端,如此各路明军全线压上,如此大势难为啊。”
看到众人反对,张献忠也打消了偷袭顺庆城的念头,决定再驻扎两日,然后率军北上回到陕西。
刚刚睡熟没有多久,在半夜时分探马来报,声言清军已经入关,现在正向凤凰山赶来。
张献忠连连摇头,清军在千里之外,明军将领刘进忠驻守百丈关,赵荣贵等将领驻守阆中、南部诸地,清军离此十万八千里,是那个卑鄙小人又在传播谣言扰乱军心。
想到这里,张献忠感到浑身发抖,在兑换粮食之后各部将官对忠义军好感倍增,有的更是感叹如果天下的官员有一小半像杨轩这样,大家何必出来做贼呢?
现在刚刚交换完三万多老弱病残与四川捣蛋鬼,在北方就发现鞑子踪迹,这难道是强逼自己北上抗清吗?
想到这里,张献忠咬了咬牙,咬牙切齿的宣称,这些鞑子不过是摇黄冒充的而已,是杨轩找人打扮的,杨轩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自己早日离开金浦镇而已。
张献忠大声斥责斥候造谣生非,为了显示自己的自己精明,将那几个胡乱报告军情的斥候斩首示众。
到二十七号早上这天张献忠正在自己中军大帐吃饭,突然听到北方有敌军逼近的确凿消息之后,整个人显得颇为惊讶。
惊讶归惊讶,张献忠还是不顾众人劝阻发挥过去身先士卒的作风,带着几个将领骑着战马到前面查看。
适时大雾逐渐散去,在刘进忠带领下,鳌拜率领蛮清镶黄旗大队人马赶到,隔着小河正好与张献忠彼此相望,刘进忠远远看见张献忠,指着喊道道:“这个人就是八大王,这就是八大王张献忠这个恶贼。”
鳌拜大喜,急令军中善射者举弓搭射,一时之间万箭齐发,张献忠及其周围亲兵被射成一个马蜂窝。
旁边的中军都督王尚礼、指挥窦民望、千总胡守贵等人看见张献忠被射落马,不顾迎面而来的箭雨,将张献忠救起带回中军营帐。
回到中军大帐的时候张献忠早已经气若游丝,除了断断续续发出“生于野岭坡,死于凤凰山”之外,这个毁誉参半,死后纷争不已的农民军头子就这样离开人世间。
就像任何历史人物一样,在后世对张献忠有颇多赞美之词,也颇多攻击,在这一刻都显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张献忠死了,一代恶魔张献忠死了。
纵观张献忠一生,由于陕西大旱灾,在起兵之初,毫无疑问就是带领乡亲混一个活路,在这连年多年的大灾之中,大加不要这样活活的饿死而已。
后来,在创出名堂后,虽然高举着“只杀贪官,不杀顺民”,但毫无疑问,所过之处,高官巨富无不身受其害,而兵荒马乱的,其他民众为了自保,也受其大军的毒害。
在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候,张献忠再次入川,准备以四川为基础,建立所谓的大西国,然后与李自成争夺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颇为残暴,但还是颇多节制,至少在张献忠自己认为,自己对川民够好了。
一路进军,张献忠对明朝宗室,不归附的明军将领,明军官员进行屠戮,如大明的襄王、楚王、瑞王、蜀王,巡抚龙文光、陈士奇……。
对普通民众,对俘获的明军,不像先前放话那样屠戮殆尽,如在重庆将其胳膊砍了,虽然增加了川人的恐惧,但无疑也激起部分川民的反抗。
在进入成都后,张献忠还是本着以四川为基础,建立新政权,以与李自成、南明、蛮清争夺天下。
如宣布在四川免税三千,妄图以此收括民心。
如将绵阳人严锡命任命为右丞相,将江鼎镇、龚完敬等官员任命为尚书,如此种种,无疑是想以四川为基础,然后与蛮清、南明争夺天下。
张献忠种种作为还是取得很大效果,在其后不到半年时间内,不但大败李自成入蜀的马科部,占领四川大部(除了播州也就是今天的遵义、松藩卫也就是今天甘孜、蓬州也就是本文主角所退守地盘)纳入其统治范畴,一时之间声势喧天,无与伦比。
但小吏出身的张献忠没有考虑到民生问题,在其攻打成都的时候,四川巡抚龙文光令郫县县令赵佳炜挖掘都江堰,如此造成成都平原遭到破坏,加剧其统治危机。(李冰在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前成都平原千里泽国,灾害连连。)
更令张献忠始料不及的是李自成迅速败亡,南明死灰复燃,南明任命巴县人王应熊,舒州府人樊一蘅组织云贵地区明军展开反扑。
张献忠自恃英勇,效仿刘备、诸葛亮等人治理四川为政甚严,如此造成各地民众二次再起义,就像历史上那样殷承柞、谯应瑞、冯有庆领导明军与义军光复川北重镇顺庆府,曾英率领残部与义军光复重庆府,杨展率领残部占领嘉定府一些州县,如此严重削弱了张献忠的统治。
在四川士绅反扑之下,张献忠变本加厉,对川人进行更加血腥的统治,如以蛮清奸细为由,斩杀数百个书生,派出人马前往各地强征粮食。
当然,张献忠在四川杀戮也是非常之重的,如在重庆,将投降明军手臂砍掉;
如不加区别屠戮民众,比如派兵进行劫掠,正如其所说那样:“只杀贪官,不杀顺民,对抵抗的民众,不加区别的杀戮。
但张献忠真正开始对川民杀戮应该在1645年6月开始,在其统治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方才开始杀戮。
……
其时张献忠控制地盘张献忠控制地盘不过成都府全部,嘉定府、舒州府、龙安府、保宁府一部(历史上还有顺庆府、潼川州),其统辖地域不过川省的一半,其控制的人口不过川人的3/5。
就是很多公开污蔑张献忠的人都承认大西军军纪甚严,若是屠杀那只会是有组织的屠杀,即便真的做到这一点,但自古以来兵过如匪,民众喜欢躲军队,再加上四川除了成都平原是大平原之外,其他地方多是丘陵地区,受余阶影响很多地方构筑山寨可以躲避阻挡流寇杀戮。
如夔州府、重庆府,明军在大西军屠杀之前已经一举夺回这些地盘,造成人员损失有限。
而在四川的其他地方,如松藩府、达州大西军从来没有占领这些地方,不可能造成任何人员的屠戮。
叙州府、嘉定府在所谓开始大屠杀时期已经为明军大西军双方争斗的前线阵地,打仗还来不及,怎么能够有时间精力屠戮当地民众呢?
如此看来,在明末清初大西军屠杀川人1、2成基本可信。
而在这个时空,由于杨轩横空出世,大西军未能攻破被义军夺回的顺庆城,多番劝说张献忠不要屠杀川人,再加上出兵阻止撤离成都城的所谓大屠杀,如此张献忠杀戮又比原来那个历史时空少得甚多。
………………………………
第209章 土崩瓦解
看到张献忠只有进气没有出气,大西军众将哭成一片,但满清鞑子前锋已经开始攻营,满清鞑子后路各部源源不断杀来。
现在东边北边有蛮清,南方有忠义军,西面明军,何去何从就迅速的成为现实问题摆在大西军将领眼前。
以汪兆麟、张可旺等大西军上层骨干分子认为,杨轩虽然口口声声要当岳飞那样抗击蛮清,但岳飞不是杀死农民军起义领袖杨么钟相吗?
这一年下来大家吃杨轩的哑巴亏还少吗?
更令人心寒的是杨轩对付军队方法,不论是投奔过去的义军还是大西军,无一不被整编,虽然经过整编后军队战斗力大增,但这也要了将领们的命根子啊。
如此虽然军中下层分子对忠义军颇多好感,但上层领导集团则深恶痛疾。
汪兆麟、张可旺等人未加任何考虑就放弃了投奔忠义军,放弃了与忠义军同盟的想法。
而右丞相严锡命、尚书龚完敬等川籍文官则不同,这个杨轩举人出生,为人虽然跋扈独断专行,但辖下州县的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官与军中将领多是本地人,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此之外,这一年下来杨轩立下赫赫战功令人侧目,其治下民众生活逐渐稳定,在这乱世之中如同世外桃源那样为众人推崇。
现在张献忠已死,再无人可以强力弹压住四川籍文武官员,大家一心想与忠义军结盟以共同对付蛮清。
除此之外,很多中级武官也颇为心动,在交换粮食的时候大家多听说王之邦、靳统武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温自让、洪正龙、杨威、王见鸣、郭尚义、蒌义等人也得到重任,前面已经有人带了一个好头,到时候完全可以拉起关系的。
张献忠尸骨未寒,大家竟然争吵不休,张可旺怒道:“父皇在时,对尔等不薄,现在父皇尸骨未寒,大家竟然起了内讧,这是何等道理啊?”
右丞相严锡命叹息道:“征东将军,现在蛮清大军压境,我军突然遭到如此横祸,我们不得不尽快决定啊。
征东将军,我等认为只有与杨轩的忠义军结成联盟,如此方可以为万岁爷报仇雪恨啊。”
听严锡命如此一说,很多中级将领纷纷赞成与忠义军结盟以共同对付蛮清。
张可旺长叹道:“各位,父皇被蛮清所杀,作为儿子的难道不想报仇雪恨吗?
但那个杨轩诡计多端,多番算计父皇,攻占顺庆、潼川之地,迫使父皇退出成都,如此方有飞来横祸啊。
各位,蛮清势大,兵马众多,我二十万大军尚且不敌,何况杨轩那三万人马?
忠义军自成体系,如果我们投奔忠义军必然被杨轩分化瓦解,到时候我们大西军将不复存在啊。”
张能奇也高声吼道:“父皇刚死,谁忠谁奸泾渭分明。
你们走你们的阳关大道,我等过我的独木桥,你们投靠杨轩我等不反对,但也希望你们能够放我等兄弟一条生路,让我等借着你们的旗号撤到川南。”
严锡命一听,面有难色,支吾着不知如何是好。
张可旺拔出宝刀,大声骂道:“严锡命,你们四川人心肠怎么这么黑呢?
事到如今这点事情就不帮忙,是不是太绝情寡义了。
你们说杨轩厚薄云天,仁义无双,既然如此,我兄弟等人借一条道路,有何不可?”
严锡命咬咬牙道:“征东将军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护将军兄弟周全,到时候杨轩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老夫拼了这条老命就是了。”
张可旺一听,大喜不已。
正如前世****军队分为主力部队与非主力部队那样,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主力部队常常金蝉脱壳逃出敌军的围捕那样,几百年前的大西军也是如此。
王尚礼、冯双礼率军继续抵挡牵制住鞑子主力,鞑子虽然兵马众多,鳌拜也率领前锋部队杀入阵中,但数万兵马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现在还在远方,王尚礼、冯双礼率部抵抗也可以稍稍稳定局势,免得那些被裹挟而来的兵将发生炸营,大家一窝而散阻挡道路,暴露主力真正动向。
大西军部众向各个方向逃窜,而张可旺、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等人则率领主力向顺庆方向逃窜。
大家逃命要紧,根本管不了那些散兵游勇,现在各自逃命。
鳌拜虽然勇猛,但毕竟所部人数甚少,直到下午时分鞑子主力陆陆续续赶到,张献忠战死的消息传开之后,方圆十余里的农民军军阵才发生崩溃。
仿佛世界末日似的,惊慌失措的农民军一个个夺路而逃,大家拼命的向周围村庄逃去,向远处城镇逃去,大家扔掉辎重,一个个带上最值钱的东西,带上兵器,三五成群的逃往这一人间地狱。
下午时分豪格率部赶到战场(千里奔袭不可能所有大军同时到达,即便大家拥挤在几条大道上同时行军,数万大军也需要半天功夫才可能陆陆续续赶到前线。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满清征讨大西军所爆发的凤凰山斩首战是一场遭遇战,满清意外斩杀大西皇帝张献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此战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歼灭战。
在大西皇帝张献忠被斩首之后,十万大西军土崩瓦解四处逃散,而满清主力没有及时赶到对大西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就解释了在遭到如此重创之后大西军能够一举夺取重兵防守的重庆,能够迅速的攻占遵义、贵阳等城市,能够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夺取昆明,并在接下来一年时间里控制云南全省。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凤凰山斩首战满清主要战果就是斩杀张献忠,击溃大西军。而对大西军来说主要是失去张献忠,是给所有将士内心心灵上的震撼力。)、
看到方圆十余里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指挥诸将或者对营地发动攻击,或者率部追击逃难的大队兵马,如此用了一天功夫,才逐步解决方圆数十里的战斗。
………………………………
第210章 小挫绿营汉奸
第6团游击将军刘惟明一直关注西充方向动静,特别是接到满清鞑子入川,刘进忠、赵荣贵投降的消息之后,驻防杜家庙的第6团除了不断派出信使通报消息之外,更是密切关注凤凰山上大西军动向。
现在看到金浦驿站周围数十里燃起一堆堆战火,当听到北方传来阵阵喊杀声之后,慌忙跑到一个高地上不断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动向。
守卫在各处隘口的保安队甚为恐慌,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点燃烽火台,一时之间方圆数里的烽火台都被点燃。
看到烽火台上燃起熊熊火焰,刘惟明立马派出探马下山打听消息,派出快马赶到顺庆城报告消息。
命令刚刚下达完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安插在金浦镇附近的探马来报:
蛮清前锋于今早杀到,现正向流寇发动攻势,双方刚一交手大西军就全面陷入被动。
现在方圆十余里的大西军营地几乎崩塌似的,大家仿佛失去主心骨似的,人群正向四周逃逸。
听到这里,大家感到甚为紧张,张献忠可有十余万兵马,再加上被强征来的苦力只会更多,怎么遭到攻击竟然一蹶不振呢?
刘惟明没有办法,只有下令探马继续打探消息,一面向周围兄弟部队报告,向顺庆城派出快马报告,一面调集周围村庄青壮协助守卫山寨。
到中午的时候情况铸件明朗起来,探马探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流寇正向四处溃散,数万人惊呼着“蛮清杀来,八大王战死”的口号,现在向杜家庙方向讨论。
杜家庙离金山埔约20余里,现在已经是中午,薄雾已经散去,借助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到逃难人群。
大家丢盔弃甲,一路小跑向南边跑来,不到半个时辰约千余人马跑到山寨前面高声要求进城。
刘惟明根本不敢打开寨门,连连说道:“自己已经将情况向巡抚大人报告,要大家安心等待,巡抚大人会马上做出决定。”
令刘惟明惊讶的这些人根本没有耐心,大家呐喊着绕过绕道向南逃跑,而跟在后面的则是更多人群,漫山遍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