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承天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保藏食品而不腐烂变质,他们两口子在李承宗夫妇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给汉军提供各式各样的罐头,胡培松的胡家玻璃罐头问世不久,和李承宗关系甚好的一位墨者田青就研制出薄钖铁制成的铁皮罐,也申请了帝国专利,再有就是由于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一个在医学院进修的医生在帝国有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阐明食品腐败是细菌所致。于是在李汉政府的协调下,罐头工厂采用蒸气杀菌技术,使罐头食品达到了政府之前颁布的绝对无菌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就这样各种各样的罐头被生产了出来,尤其是因为李汉捕鲸业发达,许多的鲸肉和下水都被搅碎做成了肉罐头,这些罐头在投入市场之后,就受到了追捧。简直就是供不应求了,甚至有一些大唐和波斯那边商人,将这种罐头当做了一种奢侈品和礼物,带到了他们那边去送人。一下子之间,让这种罐头在大唐波斯天竺等国家的上层社会风靡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小贵族和领主家中举办一些聚会的时候,你要你不摆上这么一点点的铁皮罐头,你都不好意思见人,而且味道还真是不错,所以大家也就趋之如骛了。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这种罐头更大的优点,那就是,可以在军事中被用到,因为这种罐头携带简单,并且吃起来也非常的方便,所以,要是在战斗中每个士兵们带上这么一些罐头,基本上后勤压力就会变小很多了,而且这些罐头好多事肉罐头,别管里面是什么鲸肉啥的,肉就是肉,吃了肉才有战斗力不是?
李承宗当他看到这罐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下来发给自己的士兵们,而据他所知那些士兵们吃到了这种鲸肉罐头,也觉得非常不错,艾玛,殿下仁义啊,竟然给咱们这些大老粗吃这种号称‘里面都是肉’的罐头呀。大家想到李承宗给自己吃肉,他们的心里怎么可能不感激呢。李承宗想得到,其他的几个国家统治者只要不傻也想得到……。
据锦衣卫的消息,李二甚至用自己的私房钱,去购买了不少的罐头,他甚至还学着自己的好侄子李承宗,亲自一个人一个人的发放罐头,据说效果很让李二满意……。
李承宗陪着裴芙儿逛街,在闲逛了一会儿之后,李承宗不由得哀叹,就算是裴芙儿这样的古代妞,那逛街的劲头一点也不比现代妞差多少,最终还是几封军报解救了李承宗。
“啊?裴行俨重伤?我这个表哥啊……。我就知道他会轻敌的……也罢,谁让你是我表哥呢,我就再帮你擦下屁股好了……”李承宗看到百花山之战中裴行俨轻敌吃了大亏之后,李承宗并没生气,相反,他把这次看做自己加强军官素养,打掉部队的骄娇二气的一个好机会……。
李承宗知道,由于自己自己的军队连战连捷,从上到下,整个部队几乎都变成了骄兵,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6章 巧算计(上)
『点击章节报错』
北线汉军的统帅裴行俨重伤,所以无法主持军务,李承宗没有办法,只好紧急调刚从陆军学院进修完毕的陈棱前往幽州前线,代替裴行俨指挥作战,陈棱原本是杨二皇帝的死忠,在隋朝彻底灭亡之后,陈棱率军投入了汉国李承宗的麾下,在加入汉军之后,陈棱和裴行俨一样,对热兵器很是热衷,为了学好指挥热兵器作战,他也去了学院进修,这次来到幽州,就是陈棱的热兵器作战处女秀……。
在陈棱就位北线汉军统帅之后,他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进一步压缩罗艺的战略空间,这样一来,罗艺就有些吃不消了,他虽然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但是明面上他还是大唐的燕郡王,是长安那边的幽州总管,所以他赶紧向长安,向李老头求援……。。
收到求援信的李老头和长安朝廷顿时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尴尬当中,救援吧,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救吧,坐视汉国灭了自己的小弟,不仅面子上过不起,就是里子也要吃亏啊。
李老头问大家该怎么办,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李二都有些怵头,因为他知道眼下跟正在风头上的汉军干架,是真的打不过,就在长安这边有些举棋不定的时候,孟州那边出事了,而且出的大事。
孟州位于黄河岸边,它的东边就是李承宗刚刚入手的洛阳城,驻守在这里的是和李渊李老头有亲戚的义安王李孝常,此君虽是窦家的女婿,但是却与荥阳郑家过往甚密,是李唐朝廷里反对李承宗的干将之一,在洛阳战役开始前,李孝常被任命为孟州都督,全面负责对汉国的防御事宜。
李老头即将过寿辰,而且他的寿辰还是在天寒地冻的腊月。所以李孝常为进京面圣准备寿礼,因为李老头最喜欢欣赏孟州城外的黄河鲤鱼,于是他下令孟州刺史邵安青十日内进贡黄河鲤鱼千尾,每尾要重十斤长两尺,通体金黄。
邵安青接了差事,顿时愁眉苦脸,已经是寒冬腊月,黄河冰封,哪里捕得到黄河鲤鱼?更何况,平日秋季丰收,捕鱼也是千里挑一才能逮到一条通体金黄的黄河鲤鱼。没办法,邵安青差遣渔民千名,凿冰钓鱼,可还是只逮到十余尾黄河鲤鱼。
眼看十日期限将近,李孝常一向心狠手辣,邵安青急得直跳。师爷赶紧出主意,从乡下饲养黄黄河鲤鱼的渔夫那里买了一批黄黄河鲤鱼充数。
待到邵安青将这一千尾黄河鲤鱼养于鱼缸中,送到了李孝常阵中,李孝常眼睛一瞟,吩咐手下将这一千尾黄河鲤鱼倒入军营前一条湍急的溪流中,在溪流上拉起了一道高三尺的网,只见那黄河鲤鱼纷纷往上游游,却只有十尾黄河鲤鱼跳过了那道网,其他黄河鲤鱼却是蹦跳不过去。
李孝常黑着脸:“邵刺史,黄河鲤鱼有一秉性,乃是逆流直上,能跃三尺龙门!汝捕获黄河鲤鱼,仅有十尾属实,若本官不加辨别,送上京去,乃是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邵安青眼见隐瞒不住,只得从实招来,李孝常下令打了他一百大板,再给他十日,捕到剩余黄河鲤鱼。
回到府上,邵安青是愁眉莫展。就在这时,师爷从府外兴高采烈地赶了回来,身后跟着四个衙役,抬着一个大水缸。师爷指着水缸里的十尾黄金大黄河鲤鱼道:“刺史大人,小人在集市上溜达,发现一渔夫正在卖黄河鲤鱼,十尾皆是黄河鲤鱼!”说完,师爷吩咐衙役将大黄河鲤鱼倒进了院子里的水池中,果然每一尾都奋勇上游,纷纷跃过了三尺栏杆。
这下邵安青大喜过望,吩咐道:“赶紧,赶紧把那渔夫我来,命其招出捕黄河鲤鱼之法!”师爷将一浓眉大眼的年轻渔夫领进了府内,渔夫拜倒后道:“草民乃南郊渔夫魏德胜,不知何事冒犯大人了?”邵安青赶紧问道:“魏德胜,汝所捕黄河鲤鱼,从何处捕获?”那魏德胜叩首:“小人从黄河上捕获!”
“黄河上?不是冰冻三尺了么?”邵安青惊讶道,“本官命你再捕千尾!”谁知那渔夫魏德胜连连摇头:“大人,小人难以捕到!”“为何?”邵安青不由怒道。
金渡继续道:“大人,黄河鲤鱼不是凡鱼,若要捕获,须有祖传秘技!小人因为母亲重病,无钱买药,才舍命卧冰求鲤,拼了半条性命,方才捕到十尾,只求能给母亲凑齐药费!”
“卧冰求鲤?”邵安青听得云里雾里,魏德胜于是长身而起,朗声道:“大人可随小人前去黄河畔,自会明白小人之意!”
邵安青带着师爷衙役,随着魏德胜来到孟州城外的黄河边,乃是博阳渡。渡口皆是厚冰覆于河面,魏德胜大踏步走到了冰面上,选一冰面,脱光上身所穿布衫,径直就躺在了那冰上,只见身下的冰在魏德胜的体温之下渐渐融化,令这邵安青大吃一惊。
两炷香后,魏德胜身下冰层已经融化,有一缺口,只见有一金黄色黄河鲤鱼游动至缺口,魏德胜一把抓起,从那冰中捞起了一条三尺余的通体金黄大黄河鲤鱼。魏德胜瑟瑟发抖地提着大黄河鲤鱼走到了邵安青的身边,嘴唇苍白道:“大人,此乃小人家传秘技,黄河鲤鱼颇有灵性,最喜人之阳气,寒冬腊月,若想捕一黄河鲤鱼,须以壮男之身,身体卧冰,融出缺口,黄河鲤鱼处于冰水之中,突有人之阳气融冰而入,自然趋之而来,一缺口只能捕一尾!”
邵安青目瞪口呆:“难道不能以柴火烧之,融冰求鲤么?”那魏德胜摇了摇头:“大人,此鲤乃天地之灵物,只喜人气。更何况,博阳渡乃是向阳之处,孟州河段,唯有此处方能在腊月之时聚集黄河鲤鱼,若以柴火烧之,黄河鲤鱼皆会惊散逃逸。以小人之身躯,恐难再卧冰捕鲤!”
邵安青偏是不信,烧一篝火于冰面,可却并未能捕到黄河鲤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7章 巧算计(下)
『点击章节报错』
眼见魏德胜瑟瑟发抖地披上了衣服,邵安青赶紧快马加鞭地来到了大军阵中,将捕鲤之秘汇报告知义安王李孝常。李孝常一听大喜,道:“圣上最喜欢欣赏的就是这黄河鲤鱼,且此次圣上寿诞,此千尾黄河鲤鱼孤王必要送齐!邵刺史,命你召集辖区壮丁,近日卧冰捕黄河鲤鱼!”
听到这命令,邵安青双眼一软,跪倒在地:“王爷王爷,您老人家明鉴啊,由于战火四起,下官辖区内只余老幼病残,壮丁不足百人,若是要捕到足数的黄河鲤鱼,还望大人派遣精兵强将前去!”
李孝常一听,倒也有道理,于是起身吩咐道:“来人,博阳渡是否有朝廷军队驻守?”一副将赶紧道:“是的,汉军距离博阳渡百里有余,沿途均有朝廷军队驻守,可去无妨!”李孝常这才下令:“点齐精壮兵士两千名,然后随本王前去博阳渡口捕获黄河鲤鱼!”说完,李孝常披上锦袍,跨上战马,带着精壮兵士一路出发前去那博阳渡。
只见那博阳渡口的冰面上,已有衙役差遣十几个平民百姓正在卧冰捕鲤,才捕上十余尾黄河鲤鱼。李孝常翻身从马上下来,振臂一呼:“众位将士,若有卧冰求鲤者,每捕一尾黄河鲤鱼,赏赐黄金一两!”
这下可好,那些兵士纷纷褪去身上甲衣,手执渔网,躺在了那冰面上,融冰捕鲤。那冰面非常之厚,李孝常在邵安青与魏德胜的陪同下,也走上了冰面,四处巡视,只见一众唐军士兵都卧在冰面上,以体温融化冰面,只求能捕上一尾黄河鲤鱼。
孰料一炷香后,众多士兵身下的冰层并未开始融化,反而自己的体肤被冰层粘住了,李孝常怒道:“何故迟迟不见冰层融化?”邵安青诚惶诚恐地望着魏德胜,魏德胜不慌不忙道:“王爷无须着急,待小人前去冰下打探个究竟!”
说完,那魏德胜忽然脱光上衣,在一个冰面上凿开一个冰洞后,钻进了刺骨的河水中。李孝常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裹紧了身上的锦袍,道:“此渔民,果然体质异禀!”没想到那魏德胜却没有从那冰洞中钻出来,冰下反而传来了阵阵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就在李孝常脸色大变。拔腿就准备要从那冰面往岸上逃的时候,只见岸边的冰面,一下被凿开了,紧接着,兵士们卧倒的冰面,四周都开始被凿断,更令那邵安青脸色大变的是,从冰下冒出许多健硕男子,其中一个就是魏德胜。只见他手中举着一个铁锥,从冰水中跳到了已经在缓缓下沉的冰面上,拦在了李孝常的面前:“狗贼,今日也让汝尝尝死亡是个劳什子滋味!”
眼见博阳渡的河面冰块被凿到下沉,兵士们被水中冒出的奇兵拉进了水中,都冻僵了,毫无还手之力就被杀死了。
魏德胜一锥扎进了邵安青的心窝,李孝常吓得拔腿要跑,却被魏德胜一脚踢中,摔进了冰水之中,冻得李孝常瑟瑟发抖,牙齿直打颤,“壮士,你为何要杀孤王,孤王即便要死,也要死个明白……。。”
魏德胜站在冰上,看了下李孝常:“李孝常,你忘了三年前,年掘开蟒河大堤的事儿了?尔等狗贼,为求荣华富贵立战功,妄图用决堤的办法对付大汉王师,却没想到,你没消灭汉军啊,反而夺去了千万无辜百姓的性命,其中也有我等妻儿父母……得知狗贼你要进京进贡黄河鲤鱼,我辈渔夫投靠汉军,在汉王殿下计谋下,方能在驻军严防之中,于冰河之上取你性命,为千万无辜生灵复仇!”
原来魏德胜等一众渔民,妻儿子女皆在蟒河决堤中丧生,于是参加了汉王李承宗的汉军,得知李老头大寿,义安王李孝常要进贡黄河鲤鱼,于是偷偷潜回孟州城。
渔民们身体强健早已习惯寒冰,皆能在寒冰之中游泳凫水,更能下河捕获黄河鲤鱼。其实魏德胜的卧冰求鲤乃是故弄玄虚,实则是一渔民不畏严寒,潜入冰水之中,早已将魏德胜卧冰的冰层凿薄,待他卧在冰层上时,那个渔民轻轻一凿,冰层破裂,并从冰洞中送上黄河鲤鱼,令这邵安青信以为真,引来了李孝常及众多将士。
李孝常听完之后,颤抖的更厉害了,他还没活够,他也更不想死,在这时候,他爆发了极强的求生欲望,“好汉,孤,哦,不,应该是我,我知道错了,这样,只要你放过我,我就给你三十两黄金……。”
“三十两黄金?李孝常,你还真是挺有钱的啊?”魏德胜冷笑了一声,“你以为钱能收买一切,你以为三十两黄金就能赎买你的命?”
说罢魏德胜一样手中的手弩,扣动扳机,三支弩箭奔着李孝常就冲了过去,就听得李孝常惨叫一声,倒在了冰面之上,原来以魏德胜为首的一众渔夫埋伏于上游,静待众多汉军将士卧冰求鲤,丧失抵抗之时,然后渔夫们再潜于冰水之中凿沉冰层,将汉军歼灭,而魏德胜也终于手刃仇人。
只见博阳渡上,唐军哀号遍野,冰河之中,奇兵突击,将这群唐军杀得措手不及。魏德胜一声号令,从那断冰上率领渔夫们跳到了南面的河岸上,北面的唐军虽然兵强马壮,却望着结冰的河面,并不敢从冰上追赶而来。魏德胜高呼一声,从那树林中早已有马夫赶来马匹,一众渔夫跨上马匹,高呼着义军口号,疾驰而去……
自从义安王李孝常被冰河奇兵设计诛杀后,孟州唐军顿时群龙无首,在洛阳主持对唐军作战事宜的苏烈马上抓住战机杀进孟州,将驻扎在孟州的唐军杀得是丢盔弃甲,从而占领了孟州这个战略要地,而魏德胜与渔夫们,也成为了百姓称赞的冰河鲤鱼将,巧计除掉决堤蟒河的罪人的事迹也一直在这黄河畔流传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8章 罗艺之死
『点击章节报错』
李孝常死了,孟州也落入了汉国手中,长安一片哗然,他们赶紧派出使节诘问李承宗,为何要重新开战,双方不是签订了停战协议了嘛?难道你们汉国一点诚信与仁义也不讲?结果李承宗一句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打破了长安的幻想。
得,人家摆明了就是要欺负你,这仗还真的不能不打,罗艺也不能不救,最终长安拿出来了一个所谓的围魏救赵的办法,那就是唐军出兵攻击汉国南方重镇南阳,以达到迫使李承宗分心,以达到调动汉军野战主力南下,解幽州之围的效果。
按照长安朝廷的意思,赵郡王李孝恭和李靖在武德四年五月出兵十万号称三十万,气势汹汹杀奔南阳,唐军浩浩荡荡相连60余里。相反,南阳城内的汉军竟然不满五千人。尽管双方对比实力悬殊,但是南阳知府张文松与守备指挥使杨锐这两名文武官员,还是临危不惧,广泛发动全城老百姓参战,甚至连老弱妇孺也没有置身事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积极搬运粮草器械。
唐军围城数重,先以密集的箭雨和抛石机发射的石块轰击城墙,然后拥着数十具“云梯”前进,企图强行登上城墙。守军利用城里的十余座“飞楼”,居高临下,不断用枪支和弓弩射杀云梯里的敌人,最终化险为夷。
唐军既然用云梯攻城受挫,便改用“天梯”,它比城墙还要高,宽达二丈,表面全部铺上防御弓箭的木板,前后有门,大批士兵藏在中间的通道里伺机攻城。
汉军守军在杨锐的指挥下,随机应变,见招拆招,点燃了涂满油脂的芦苇束,抛向逼近城墙的天梯。熊熊烈火顷刻间就将数十具天梯焚烧殆尽,唐军士卒纷纷弃梯而逃,跑得慢的就在烟熏火燎中活活烧死。
夏季天气酷热,城头上的汉军将士一面用大锅煮茶解暑,一面向城下的敌人泼洒滚烫的热水。而攻城的唐军士卒口干舌燥,徒呼奈何。到了晚上,城内又有壮士潜出城外劫营,唐军整夜喧哗,不能休息。
唐军毕竟是一支封建军队,在攻城期间在南阳城郊杀掠甚酷,周边四五十里的范围内,尸骨遍地,满目疮痍。李孝恭见南阳屡攻不克,再也无计可施,无奈听从李靖的建议,退兵后撤到汉江江边的汉源驻扎。
唐军在南阳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未来的军神李靖,在这次战役中充分领教了汉军的厉害,就在他在休整的片刻,准备写点战争总结的时候,前方传来消息,汉军主力和他们遭遇了。
汉军统帅是李承宗的舅父裴仁基,他不熟悉汉军火器的性能,但是他竟敢亲自逆风架炮,轰击唐军,结果被猛风吹回的硝烟火焰烧光了胡须,搞得灰头灰脸的,还灼伤了手臂,在手忙脚乱中几乎坠入水中,左右部属抢着搀扶,现场一片狼藉。
唐军顺风反扑,汉军损失了数百人,一度后退到黄家渡附近,随后进行了多次反击。李孝恭看见不能一口吃掉对手,也率军返回了自己的出发地汉源,他将舟师排列成方形阵势,步兵则上岸安营扎寨。
这时,北风转为了南风,唐军从顺风的有利形势一下子变成逆风的不利形势。裴仁基立即作出决策,准备顺风放火,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迅速准备好了火攻器械,并秘密派遣四十艘满载易燃物品的船只,自下游潜渡,埋伏在唐军的背后,约定在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前后夹击敌人。
天终于亮了,裴仁基指挥军队用火焚烧唐军那些用竹、茅、木板制造的船只,过程非常顺利,满天火光闪烁不定,数以千计的战舰灰飞烟灭,死于烈焰以及波涛中的人比比皆是,数不清的衣服、铠甲、器械、财物伴随着浮尸积聚在一起,长达10余里,好像江边突然产生了一座座冒出水面的洲渚。
唐军的水师覆灭了,岸上的步兵营垒亦在裴仁基的攻击之下溃散,李靖和李孝恭再也顾不得这些精锐的大唐府兵,他们狼狈不堪的率领自己的亲信,逃离了战场。
长安的调虎离山之计没有成功,幽州城的罗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这段时日里,汉军完成了对幽州的包围,陈棱为了拿下幽州,特地调集了上百重炮,对准了幽州………
木造的城门通常是一座城池的最薄弱之处,很容易会被炮弹轰个粉碎,汉军是一支热兵器为主的近代军队,有多次用火炮击毁敌军城寨堡垒的门板而长驱直入的记录。这一次也不例外,将士们决定用火炮轰开幽州城门。
火炮的威力不是幽州的土包子们能想的,很快幽州城就在汉军火炮的肆虐下,变得千疮百孔,其中幽州的南门广润门最早被汉军炮兵炸坍,汉军士兵就从此闯了进去,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城内,也有的士兵攀墙而过。
幽州的守军在隆隆炮声中早已经逃的逃、躲的躲,全部不见了影踪。罗艺的老家,王府内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达官贵人们自知不能幸免,纷纷寻死,他们或者在房间里悬梁自尽,或者纵火自焚。多年搜括的民脂民膏、不义之财也在动乱中散失一空。
罗艺军中有大量乌合之众,这些人一看走投无路,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滥杀无辜。他们擅闯民居实施抢掠,很多老百姓被杀于床笫之间,还有的惨遭灭门之祸。据说,刀下冤魂达到数万之众。
面对这种惨绝人寰的情况,陈棱不会坐视不管,他多次下令对这些溃兵,土匪,要下重手,杀无赦,汉军执行力足够强,他们毫不留情的干掉了这些溃兵,此举总算真正结束了这场无纪律、无组织的屠杀。
罗艺没有办法,只好抛妻弃子,带领数百名骑兵逃奔打算前往突厥,但是没想到的是跟随的人逐渐逃散,其左右也受不了,他们斩杀罗艺,把他的首级送到了李承宗这里,一代枭雄就这么落下了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9章 大破突厥
『点击章节报错』
罗艺在死前曾经向颉利可汗发去了求援信,虽然他死了,但是颉利可汗可没闲着,他立刻派自己的侄子突利率军南下,打算报当初子啊定远寨的一箭之仇!在接到军报之后,陈棱不敢怠慢,匆匆收拾行囊连夜率军起程北上,准备迎敌。
兵马集结完毕,众将领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