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食之神-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刘芒身边一段时间,五眼打荷做的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不论是摆盘,还是配菜,都有模有样。
锅中的虾蓉和打发的鸡蛋清混合,然后经过油温的炸制后,形成了半个巴掌大小,如同云朵般洁白蓬松的外形。
“真好看!”五眼赞叹起来:“老大,这有多吧,我尝一块哈!”
厨房里所谓的打荷,就是帮炒菜的师傅递递盘子,送送配料,很轻松,也可以看着师傅做菜,能学到很多东西。
五眼很喜欢这个位置,因为可以光明正大的偷吃,美名其曰为试菜――只要是他想吃的,都会叫刘芒多做那么一口两口,另外盛出来。
往往一天下来,光是试菜,都能吃得满嘴油光,肚皮溜圆,根本就不用特意去吃饭。
炸好的云雾团一入口,就在嘴里化开了,看着这一块好像很大,其实里面全是蜂窝状的小孔,非常的松脆。
茶叶的清香和虾肉的甘甜结合在一起,在口腔中起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味道非常的清新、自然。仿佛现在尝的不是一道菜,而是品到了一杯好茶一般。
“这味道不错!简直小清新啊!吃惯了油腻的,再吃这个太爽口了!”五眼手里的筷子,不受控制的夹向其它的云雾团。
“你想吃,我等会再做!”刘芒瞪起眼睛,抬手就是一爆栗子:“先上菜!”
“好的!好的!”五眼摸了摸脑袋,手忙脚乱的用筷子将剩下的云雾团在盘中摆好。
“跟前面的服务员说,上这道菜的时候,要一同上一壶雨花茶,搭配着吃。”刘芒想了一下,接着吩咐道。(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炒三草
“于师傅,你说那个刘芒,真的能将这几道菜做出来?”在楼上楼的九号包厢内,坐在主位上一个胖胖的男人问道。
“肯定能!”坐在他旁边一个瘦干的中年男人点点头:“虽然贾总您点的这几道菜都很生僻,但我认为,应该难不倒刘芒。”
“为什么?”那个叫贾总的胖子诧异道:“不说别的,光是这一道‘香炸雨雾’,就已经失传快二十年,我也是在很偶然的机会下才品尝过一次。自从做这道菜的老厨师过世后,就再也没看别人做过,并且我知道那个老厨师可是孤身一人,并没有子嗣或徒弟。”
“为什么?因为他是不语的传人。”
“不语的传?”贾总一惊,随即目光火热:“也就是说,那本《调鼎集》现在的他的手上啰?”
“在不在,等会看他做的菜就是了。”中年男人分析道:“这个消息我也是从韩少白的助手那得来的。”
“奇怪,韩少白既然知道刘芒是不语的徒弟,难道就没什么想法?这么多年来,他可是一直对那本《调鼎集》,念念不忘啊。”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或许韩少白觉得自己的年纪老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了吧。”
“如果《调鼎集》真的在刘芒的手上,那说什么也要想法拿过来了!这样的话,明年我续任满汉楼的主厨,就能十拿九稳了!”
这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叫贾不平,是满汉楼现任的十二位主厨之一。而那个干瘦的中年人叫卫凡,是跟随了他多年的得力助手。
满汉楼有十二位主厨,不但主厨之间也是有竞争,而且所分到的股份也不一样。
在满汉楼的规则里,主厨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十年一次轮换,由众位股东和其它主厨投票产生。
一但换下来,按照协议,手里的股份就要交回,转让到新任主厨的名下。
这种类似基金会的做法有好有坏。好的一方面是能激励新人向上,保持了满汉楼在餐饮界的竞争力。
而坏的一方面则增加了内斗,让满汉楼内部上下始终不能拧成一股绳,产生不了凝聚力。
“咚咚咚!”包厢的门打开了,楼面经理端着那一份刚出炉的‘香炸雨雾’走了进来。
这道菜品一放在桌上,众人的眼光就全被吸引住了。
在用萝卜雕琢而成的牡丹和洋芫荽的点缀下,盘中的‘云雾’洁白如雪,散发着一阵阵淡雅的茶香。
“各位先生,我们的主厨说了,这道菜要配合着雨花茶一起品尝。”楼面经理取过一个茶壶,将里面的清茶分别给众人倒上。
“怎么样,贾总?和您记忆中的那道菜一样吗?”卫凡问道。
“有点不一样,好像现在的这道‘香炸雨雾’,外形更漂亮一点。”贾不凡仔细看了一下,回答道。
“看来这届的厨神还真的不是浪得虚名。”卫凡说道。
贾不凡先端起雨花茶喝了一口,然后伸出筷子夹起一块‘云雾’送到嘴边一咬。
一入口,云雾蓬松的外皮马上碎裂成渣,里面的虾肉的清甜和那其中蕴含的那一缕若有若无的茶香,迅速在口腔中萦绕开来。
这股茶香从舌尖到舌根到喉头,然后往上走,通过眼睛背面直到头顶,舒爽了从口腔到眼睛,再到头顶的每一根神经。
“好菜!”贾不凡尝完这朵‘云雾’,吐出一口气,赞道。
不止是贾不凡,包厢里的其它人吃完后,也连连点头,赞叹不绝。
“厨神果然就是厨神,这道菜品即使放到满汉楼,也是一等一的出众!”
“没错,能将茶叶的清香保留下来,又去除了茶叶的涩味,没有败坏虾肉的味道,这样的手法我可做不来。”
“这个刘芒是怎么做到的?这朵‘云雾’应该是用打发的蛋清炸制而成的吧?那得用什么火候才能炸制成型?简直匪夷所思。”
……
在包厢里的众人还沉浸在这道‘香炸云雾’的味道里时,厨房里刘芒的其它菜品也在紧张的制作中。
“小五,鳝鱼宰杀的时候要先放盐水中泡一下,这样才能去除它身体上的黏液。”刘芒吩咐道。
“明白!”五眼点点头,将从水族箱中舀出几条一斤大小的活鳝,准备开始宰杀。
而刘芒则架起锅,准备将灶台上由单简洗好、挑选过的翠绿青蔬焯水清炒。
‘金陵三草’是指金陵一带的三种野菜,分别是菊花脑、构杞头和马兰头。
炒制的时候除了盐和少量的油,几乎不加任何的佐料,要的就是保持野菜独特的芬芳气味。
炒青菜看似简单,是厨房学徒入门的基本功,但真正要做到青翠欲滴,鲜嫩不老,也是很需要功底的。
除了厨师的颠锅的功力外,炒青菜时候的火候猛不猛,也是影响菜品口感的关键。
酒楼不同于一般人家里,炒青菜的时候必须全程大火。能有多大就要有多大,最好铁锅一放到灶上,马上能变的通红。
这样一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烹熟青菜,又能锁住食材里面所含的水分,吃起来没有湿漉漉的感觉。
“轰!”青菜焯完水后,刘芒猛地一下将灶台上的火焰开关扭到最大。在鼓风机和煤气的双重作用下,青色的火苗一下就升腾到他胸口的位置。
铁锅一架上去,立刻就冒起了青烟,刘芒舀了小半勺油倒了进入,盆里的青菜马上紧随其后。
“呼啦!呼啦!”刘芒的左右手相互配合,将铁锅抖动起来。
旺火急炒!——是中国烹饪里最具表演性质的技法。
锅里的余油经过高温的灼烧,迅速从液态变为气态,经过炉火的引燃,便会在锅中燃烧起来。
“牛了个逼!”戴着一顶厨师高帽,斜靠这灶台,正无聊玩弄着菜刀的杰巴,忍不住用拗口的中文喝起彩来。
在他看来,这种情景简直就跟魔术师一样,将火焰玩弄于鼓掌之上。
八秒钟!仅仅只是八秒种的时间,这盘‘清炒三草’就完成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梁溪脆鳝
“刘芒师傅,我的叉烤桂鱼也好了!”刘芒的清炒三草装好盘,正蹲在炭火炉前的朱大鸣,也举着叉子站了起来。
刘芒走了过去,抽出一根筷子,轻轻一插,非常轻松的就穿入鱼身。
“不错!味道刚刚好!”刘芒将沾了鱼味的筷子放到嘴里抿了抿,赞道。
冬笋、猪肉、还有京冬菜被包裹在鱼腹内,经过炭火的慢慢烘烤,里面的味道和鱼肉的鲜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朱大鸣将铁丝网分开,小心的将里面的桂鱼取出,放在鱼盘中。
刘芒从放着食材的篮子中找了一只凉薯,拿起雕刻刀,飞快的雕塑起来。
一个人的雕工如果练到一定的境界,那就可以做到手由心动。
只要心中想象出作品的样子,那么手上雕刻出的就是什么样。
而现在的刘芒已经到了这种境界。
凉薯的褐色的外皮,在锋利的刀口下飞快掉落,露出里面洁白如雪的肌理。
杰巴瞪大着眼睛,刘芒手上的动作实在太快了,根本就看不清究竟是怎么弄的。
只见他手里的凉薯左右扭动,一把雕刻刀上下飞舞。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一样,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将凉薯勾勒出更加清晰明朗的轮廓。
“好了!”只用了两到三分钟的时间,刘芒微微一笑,捏着手上的凉薯轻轻一抖。
“h,ygd”杰巴同志张开的嘴巴能塞下一只拳头。
抖干净凉薯身上残留的外皮后,一尊戴着蒲帽,身穿蓑衣、笑容憨态可掬的老翁,便出现在他的眼前。
刘芒走到水龙头前冲了冲,又找了根烤串用的竹签插在老翁的手里,做成钓竿的模样,然后摆放在鱼盘的边上。
刘芒并没有完全去除凉薯的外皮,而是故意留了一些下来,组成了老翁的眉毛、眼睛、蒲帽还有外衣。
而凉薯上本来自带的根系,又恰好形成了老翁的胡须,简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尊重造化,善用其材这也正是食品雕刻的奥义所在!
朱大鸣心里暗赞一声。实在无法想象,这个和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是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将中国烹饪的每一门技巧都练到炉火纯青的。
雕刻这样的一尊食雕他也能做到,但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至少要花上半个多小时。并且,也没有刘芒现在所雕刻的这尊食雕有灵性。
“上菜吧!做完最后的一道梁溪脆鳝,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刘芒拿起一条毛巾擦了擦手,走回灶台。
这个时候,五眼已经按刘芒的吩咐,将一斤多重一条的野生鳝鱼宰杀好,片成手指粗细的鳝段。
梁溪脆鳝,又名无锡脆鳝,曾称太湖脆鳝,早闻于太平天国年间,是苏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这道菜最正统的制作方法,已经不可考据了。现在外面很多酒楼所做的脆鳝,只不过是借用了这个名字。
刘芒心里很清楚,九号包厢里的客人点用的梁溪脆鳝,一定是要用最为正统的方法来制作。
而恰好不语交给刘芒的调鼎集上,就用很大的篇幅,记载了这道菜最正宗的做法,和所要使用的食材。
刘芒将五眼剔除内脏,料理干净的鳝段用干净的棉布吸附干上面的水分,然后拍上生粉。
热锅冷油,待到油温达到八成热的时候,将鳝段放了下去。
鳝段在油锅里沉浮、翻滚,渐渐变得焦黄,刘芒不停的用漏勺慢慢搅动,防止鳝段沾连在一起。
刘芒手上一边炸着鳝段,心里一边在想,他现在所拥有的菜谱那么多,甚至还包括一些早已经要失传的名菜。看来是有必要拿一点来,让楼上楼的菜单更为丰富一些了。
因为一家酒楼的菜单,总是一成不变的话,食客们就会慢慢失去新鲜感。
鳝段在锅里炸制了大概三分钟后,已经变得卷曲、酥脆起来。
刘芒用漏勺捞出,将灶上的火关小一点,等油温降到五成热的时候,接着将鳝段放了进去,继续复炸。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彻底让鳝段里面的水分排尽,让肉质从里到外趋于脆化。
反复三四次后,锅里的鳝段已经变得干脆发红,带点微微的焦黄感。
“嗯,可以炒制了!”刘芒用手拈起一根鳝段,用手指轻轻一掐,鳝段便被轻松掐为两截。
另取一锅,锅里只留少许的余油,下葱末,炸香,加酒、姜末、酱油、糖,烧沸成卤汁。
随即将炸脆的鳝丝放入卤汁锅内,略烩后,放入胡椒粉、盐,颠翻几下,淋入麻油。
这道菜的做法并不复杂,可正不正宗,就看厨师有没有进行二次复炸,有没有彻底收干鳝段里的水分。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决定菜品最终口感的关键。
“咸甜适宜,干香满口!非常的有特色!以后这道菜,可以加入到楼上楼的菜单中。”刘芒尝了一根鳝段,心里暗暗想到。
看到菜品出锅,五眼屁颠屁颠的拿着一个青花圆盘跑了过来,爪子就递了过去。
“用筷子!”刘芒瞪了他一眼,将锅里的鳝段在青花圆盘中堆砌成小山状。然后撒上一点白芝麻,又从佐料盒里捏了点细细的姜丝,放在顶部做装饰。
圆盘中被酱汁包裹的鳝段漆黑透亮,闪烁着诱人的油光。配合顶上那一抹嫩黄的姜丝,恰如初春的黑土上冒出的一撮嫩芽,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贾总,你看!”九号包厢内,卫凡用筷子挑开叉烤桂鱼的鱼腹,露出里面的馅料。
“冬笋、京冬菜、猪五花肉”胖胖的贾不平嘴里念叨着,夹起一块鱼肉放到眼前细细观看:“整鱼去骨,炭火小烤,鱼腹藏馅,所有特征完全符合!这就是调鼎集上记载的叉烤桂鱼!”
“我猜的没错吧!”卫凡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不语那个老头,肯定将调鼎集交给了刘芒!”
“只是一道菜而已,并代表不了什么,万一不语恰好教过他呢?”贾不凡说完,将鱼肉送入嘴中。
“咦?这味道非常的特别啊!”
经过腌制后,姜、葱、花椒子等佐料的味道完全渗透进鱼肉里。经过烤制后,又和鱼腹中包裹的馅料的味道相互融合,只是轻轻一吮,就在口中融化开来。
而相比鱼肉的嫩和滑,鱼皮又是截然不同的味道,炭火的缓慢烘烤,带走了鱼皮中的水分,而上面涂抹上的饴糖,又让它变得更加的酥和脆。
这两种不同味道的结合,产生了循序渐进的仪式感,就像是轻轻解去美人的罗衫,露出里面丰腴的身段简直妙到毫巅!未完待续。
………………………………
二百一十九章 暗藏心机
“各位,你们怎么看?”品尝完这道叉烤桂鱼,贾不平问道。
“肯定没错了!”一个穿着大红唐装,满脸皱纹的老者点点头:“这道菜品一直是我们楼上楼的得意之作,刘芒现在不但能完全的复制下来,甚至还有超出,肯定是受到了专人的指点。”
“嗯,我也同意黄老的看法,不过只是一道菜也证明不了什么,说不定不语大师,就只单独指点过他这道叉烤桂鱼呢?”坐在桌子另一侧的一个中年男人回道。
“有可能,不过我还点了一道梁溪脆鳝,这道菜的最正宗做法,自从不语离开满汉楼后就失传了,如果刘芒能做出来,那肯定已经得到了调鼎集。”
“可是贾总,就算刘芒得到了调鼎集,那要怎么才能拿回来呢?”卫凡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个嘛”贾不平打了个哈哈:“人生最让人诱惑的无非是财色二字,只要价码合适,我相信还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吧。”
“梁溪脆鳝!请诸位慢用!”楼面经理端着一个大圆盘走了进来。
“来了!”看到脆鳝上桌,众人都凑了过来。
“这个颜色,好像和我们楼上楼的有些不一样啊!”贾不凡夹起一根脆鳝,送到眼前细细观看。
“颜色更黑,好像也更干,除了包裹的酱汁外,看不到一丝水分。”
“尝尝吧。”贾不平将筷子上的脆鳝送入嘴中。
和刚才那道叉烤桂鱼外皮酥脆,内心滑嫩不同,现在的这道梁溪脆鳝的表皮因为沾染了酱汁,而变得有些松软。
一口咬下去,松软的表皮下是干脆的鳝段。甚至干脆到贾不凡,能清晰的听见牙齿上传来的咔嚓声。
酱汁甜中带咸,均匀的包裹在鳝段上,和鳝段中的焦香感混合在一起,在口腔中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味觉冲击。
越嚼越有味!这是贾不平对这道梁溪脆鳝的评价。
满汉楼也有这道菜品,可口感和现在刘芒所做的一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就产生不了让人回味无穷,想要一直咀嚼下去的**。
“服务员!给我们温点黄酒!”贾不平吃完嘴里的鳝段后,喊道。
“没错!这道梁溪脆鳝是著名的下酒菜之一,确实要喝点酒才够味!”卫凡也附和道。
“现在可以说是毫无疑问了!调鼎集铁定就在他的手里!”贾不平目光中透出一丝火热。
“老大,这个九号包厢里坐的到底是什么人?真的是来踢馆子的吗?”五眼捏着一根鳝段,一边咬一边说道。
“是什么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刘芒洗了把手,整理了一下衣领。
“要我和杰巴一起去吗?万一打起来,也好有个照应!”五眼瞄了瞄案板,抓起一根擀面杖。
“胡闹!我们是厨师,又不是黑社会哪还能打客人?”刘芒哭笑不得。
“我看啊,很可能是同行,不然的话不会知道这么生僻的菜品。”李若男分析道。
“我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纯粹来吃饭的吧。”
“各位对我们今天的菜品还满意吗?”刘芒在楼面经理的带领下,走进了九号包厢,微微笑道。
“刘芒师傅?幸会!幸会!”看到刘芒走进包厢,卫凡连忙站了起来,招呼道。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贾不凡,贾总!”
“你好,刘芒师傅,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贾不凡站起身来,伸出手。
“贾总你好!”刘芒看着眼前的这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伸出手握了握,客气的说道。
“请坐吧!一起坐下吃点!”卫凡让众人给刘芒腾出一个位子。
刘芒在打量着贾不凡,贾不凡也在观察着刘芒,越看越疑惑。
这届的厨神大赛,他和其它的几位主厨留在满汉楼,并没有去过现场,没有亲眼见过刘芒本人,只从电视上观看了几场比赛。可一见真人才发现,这个刘芒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
开始以为刘芒应该有三十岁,可现在一看他眉目间还残留的稚气,这明明就是个刚出校门没多久的大学生嘛。
“冒昧的问一句,刘芒师傅今年多大了?”
“哦,我是属猴的,今年虚岁二十四。”刘芒笑眯眯的答道。
“二十四!”众人的脸上都露出震惊的表情。
二十四岁就能夺得厨神之位?这简直颠覆了大家对厨师这个行当的想象。
要知道,厨艺往小了说是门手艺,往大说是门艺术也不过份。都是需要海量积累的经验,和长期的浸淫才能做到的事情。
“那你学厨多久了?”贾不凡吐出一口气,接着问道。
“嗯,如果不算上小时候我爷爷对我的启蒙,正式学厨的话,今年应该是第四年吧。”
“什么?四年!”在坐的可都是同行,听到刘芒这个答案,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了。
四年时间能干什么?就算是满汉楼里最勤奋的学徒,现在也才刚刚练完了刀功,学会了切土豆丝的程度吧。
“我只能说,你真是天赋异禀!”贾不凡愣了半响,才说出这句话。
“哪有,我只是比别人更加勤奋一点罢了。”刘芒露出一个谦逊的笑容。
“说起来,刘芒师傅和我还是同门呢。”贾不凡倒也没废话,直接就点破了。
“同门?你们是满汉楼的人?”刘芒的眼睛眯了起来。
在刘芒心里,满汉楼的人除了林萧外,其它的人并没有多大的好感。他可一直都记得,不语曾经可是被满汉楼赶出来过。
“没错!当年的不语大师也曾指导过我,我们也该算是师兄弟吧!”贾不凡哈哈大笑起来。
“你拜过师?”
“呃,这倒没有。”贾不凡干笑一声。
以不语当年眼高于顶的脾气,又哪能看得上资质平平的自己?
“各位今天来我的楼上楼,可不止是为了吃饭和聊天的吧?”刘芒索性开门见山了。
“一开始是想看看今年新晋的厨神,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不过品尝到刘芒师傅的菜品后,我的想法又变了。”贾不平想了想,回道。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章 总厨之争
“哦?什么想法?”刘芒装着不明白的问道。
一开始从他们点的菜品来看,刘芒就猜测是同行。等到他知道是这几个都是满汉楼的人后,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不是为了自己手里的《金陵菜谱》,就是为了不语传给他的《调鼎集》。
“刘芒师傅,你肯定已经磕过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