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两种虽然产量高,但由于种子的原因,实际产量却是算不上多的。

    不过就算粟也就是小米,今年亩产也有将近三石的样子,糜子之类的产量也不少。

    而在司农寺种的土豆和玉米,今年武元庆基本没管过,具体收了多少他也不知道,不过也他大伯在悉心照料,想来产量也少不了才是。

    近一个月的时间收秋,粮食再多也足够收完了,接着就轮到大小地主们收租,佃户们交租了。

    在这繁忙的使节,各地的通过乡试够资格参加会试的人却都忙着赶往京城长安。

    时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临近的考生很多都已到达,稍远一些的例如蜀中,鲁地的考生也有赶路赶得快的到达了。

    立冬过后,长安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到了小雪这天,天上很应景的飘起了雪花,初始还是小雪粒,没多大一会就变成了雪片子,很快长安就笼罩了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

    武元庆哼着歌,坐着马车里掀开帘子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六辆马车组成的车队。

    下雪必然伴着再一次的降温,武元庆这是准备到馆舍里给住在那里的考生送温暖的,这时候最好的温暖自然就是可以御寒的衣物了。

    衣服都是朝廷从武家成衣店采购的成衣,没错,就是武家的成衣店,所谓的朝廷采购也就是吏部拨款,吏部尚书又是武士彠,这一手以权谋私武家玩的很溜。

    不过不管是武士彠还是武元庆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一来这事是经过皇帝同意的,二来就这么些衣物都是便宜货,武家基本是按成本出售,赚也赚不了几个子,朝中也没哪个大臣御史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来找武家的不痛快。

    武元庆是领队,不过到了馆舍那的时候他却不会主事,武元庆是准备把考生这个身份多装一会的,要是能装到明年考试的时候就更好了。

    而就在武元庆坐着马车出城的时候,倭国使节御田锹正式上书李世民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同意让新罗归属倭国。

    倭国人经过近一个多月在长安上蹿下跳的活动,终于觉得有了些许把我可以把这个问题摆在大唐皇帝的御案上了。

    小小的倭国竟然敢图谋大唐的属国,李世民非常震怒,第一时间就要下旨斥责,但经过兵部尚书杜如晦的解释,李世民方才知道新罗竟然在这几年间一直都作为一个墙头草存在的,左右逢源,大唐倭国两家它都朝贡着呢。

    这样一来,倭国人有这个想法倒也说不上是对大唐多大的不敬,毕竟算起来倭国的确算是新罗实际上的宗主国,只不过是和大唐并立而已。

    和几位心腹商量了一番,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表示坚决不同意,而长孙无忌的态度却比较模糊,没说反对但也没说同意。于是李世民准备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问问其他朝臣的想法再做决定。

    而这时武元庆已经来到了城外的馆舍。在稍远的地方下车,嘎吱嘎吱的踩着雪花跟在车队后边往里走。

    在馆舍门口一停下,武元庆就随手从马车上翻出一套衣服来拿在手里,装出一副刚刚领到衣服开心的样子,噔噔噔跑进去来到王玄策和赵恒所在的宿舍报喜来了。

    “王兄,赵兄,朝廷下的衣物到了,你们赶紧出去领取。”武元庆急促的敲着房门叫喊。

    随着他的叫喊,面前的房门没打开呢,倒是其他家的人听到声音纷纷打开门一探究竟。

    武元庆的话,加上他手里的衣物让这些瞬间知道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哗啦全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到外边领衣物去了。

    有不少人路过的时候还笑嘻嘻的拍一把武元庆的肩膀道一句谢。

    “来了来了”里边传来王玄策的声音,随后门跟着打开。

    “赶紧去领衣服啊”武元庆见这家伙不急不躁慢慢吞吞的,忍不住催促到。

    “不用着急,朝廷下的衣物肯定够所有人的,用不着争先。”赵恒从王玄策背后露出头笑呵呵的说道。

    “赵兄这话我可就不敢苟同的,万一朝廷的衣服是先到先得呢”又一个人从赵恒的背后露出头来撇嘴说道,这人长着一张娃娃脸,说娃娃脸也不对,其实这人年纪本来就小,在后世也就该还是个娃娃呢。

    “呦,李兄今天没出去啊”武元庆笑着打招呼。

    这个人是前天刚到的,原本是被分到另一个宿舍的,不过当时武元庆正好从舍管门口路过,听到这个人报姓名,籍贯。武元庆被震了一下,于是找机会让舍管把这人安排到了王玄策所在的宿舍,他准备以后好好观察一下这人。

    为什么武元庆听到这人的名字会震呢,因为这人名字太响亮了,和他比起来王玄策算个屁。

    关键这人名字响亮还不是因为好名声,而是他够奸臣。
………………………………

三百二十八章 猫一样的人

    这个人叫李义府,十六岁,瀛州饶阳人,不过却是从剑南道永泰来的。  。

    原本那个历史上李治当皇帝时期大唐的宰相,也是一代奸臣。这家伙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的。

    永徽六年,李义府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并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王德俭道:“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遂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唐高宗大喜,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同年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不久,李义府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相互援引,狼狈为奸,贬杀忠臣。

    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在他位居要职后,凡是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陷害,世人称之为人猫或者李猫,甚至从他身上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笑里藏刀。

    这么一个危险的人物来到了长安,由不得武元庆不重视起来。武元庆准备观察一下,看看这家伙是原本就很坏呢,还是后来才变坏的,要是后来才变坏的,那还可以抢救一下,要是原本就坏,那就要尽早除掉。

    武元庆可不会遵守什么没干坏事之前不能定罪的法律准则,只要他认为这个人有威胁他就有能力也有胆量弄死他,谁让这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封建社会是,谁让他有一个当国公和吏部尚书的爹,一个当皇帝的岳父,自己还是堂堂四品高官和三品国侯呢。

    经过前天和昨天两天的观察,武元庆现这个李义府就算现在还不是很坏,但也绝对算不上好人。

    别看这家伙现在住在馆舍,吃饭也在馆舍,但这家伙实际上蛮有钱的,起码比起王玄策来说是有钱的。

    可是别以为这家伙有钱还住在馆舍里,而不是住在城内的客栈里是节俭的表现。

    这家伙一点都不节俭,只是把钱都花到青楼楚馆去了,前天到馆舍放下东西后这家伙第一时间就进了城,在平康坊的一个叫杏苑的青楼潇洒了几个时辰,城门快关的时候才出城。

    昨天武元庆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在大街上又远远的看到了李义府,那时候他又换了另一家青楼。

    这家伙才十六岁,虽然在这时候已经可以当爹了,但年纪也绝对算不得大,可是逛青楼的瘾却已然这么大了,这以后肯定成不了什么好东西。

    所以武元庆才问问他今天怎么没出去。

    “没有,今天太冷了,不想出去”李义府摇摇头说道。

    “冷还不快去领衣服?”对于自己宿舍来了这么一个家伙,王玄策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却是很不满的,尤其是连着两天李义府回来的时候都一身酒气和脂粉气,所以对李义府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很不好。

    相比王玄策来说,赵恒倒是对这些没那么反感,不过毕竟他和王玄策在一起的时间更久,关系也更好,自然往往也就会偏向于王玄策说话:“是啊,李兄赶紧去领衣服穿上吧,不然要是着凉伤寒可就麻烦了。”

    王玄策和赵恒都是背对着李义府所以没看到,可是武元庆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家伙在王玄策说话后,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看向王玄策,一道阴冷的寒光闪过,在察觉到武元庆在看后又一瞬间换回了笑嘻嘻的表情。

    摇着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领衣服倒是不用了,我有过冬的衣物呢,就不和其他同年抢了。”

    “行了,都别说了,有衣服也都去领一身吧,多穿点毕竟暖和。”武元庆开口道。

    见王玄策还是不急不慌的武元庆只好再次说道:“王兄你也别不在意,虽然衣服足够不用担心领不上,但是要想领到完全合身的可就不一定了,去的早还有的挑,要是去的晚的话,那可真就是剩什么你穿什么了,要是剩的偏大的还好点,可要是小的你穿不上,那你可就活该受冻了。”

    武元庆这么一说,王玄策就有点急了,要说起来他也带着过冬衣服的,但除了有钱的谁会嫌衣服多呢。

    就算今年不穿,明年也可以穿的不是。

    可如果选了一件不合适的还是小的,那相穿也穿不上,而要说找人改一下改成其他的款式,他还舍不得掏那个钱呢。

    在武元庆的劝说下,王玄策和赵恒赶紧出去领衣服了,李义府却坚持不去。

    武元庆倒是知道点这家伙的心思,无非是嫌弃朝廷的衣物寒颤,自觉穿不出去,更不想穿着那些衣物上青楼被人瞧不起。

    有钱人家小孩子的通病。不去就不去吧,武元庆也懒得多说。

    李义府倒是对武元庆很上心的,不知是不是第一天来的时候听王玄策说起过武元庆的岳父在长安城里好像挺有钱有势的缘故。

    很热情的招呼武元庆进到宿舍,还从一个床头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的是长安城里有名糕点铺子的精致糕点让武元庆吃。

    “武兄,你和应国公吏部尚书武大人是亲戚吗”李义府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武元庆心中一惊,难道被这家伙看出什么来了不成,还是说自己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被这家伙撞见了。

    “怎么可能,我倒是想和人家攀上亲戚呢,但很可惜没这个命啊。李兄为什么会这么问?”武元庆心思电转,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呵呵笑着试探性问道。

    一直盯着武元庆脸色看的李义府没有看出什么来,脸上失望之色一闪而过,随即笑呵呵的说道:“没什么,我瞎问而已,谁让你和应国公一个姓,而且还都来自晋阳呢。”

    说到这,李义府还是流露出了失望之色:“要是武兄和应国公是亲戚该有多好啊,在下也能跟着沾点光,应国公随口指点一二,咱们明年的会试也能稳当许多。”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敲竹杠

    不得不说,李义府小算盘打得叮当挺响的,关键心思还很活络,从武元庆只言片语的七分假三分真的谎话里竟然就能把假武瞾和同处于晋阳的武士彠给联系起来。  。

    看情形虽说只是瞎猜,但武元庆却不打算最近再和这家伙多接触了,不然万一一句话没说对就会露出马脚,被看破。

    武元庆可还想接着现在的这个假身份多接触一下这些考生,要是能从这里边挑出几个未来有名的大员养成一下也是蛮有意思的。

    等王玄策赵恒领完东西回来后,武元庆和他们两个说了一会话后才告辞离开。

    雪已经下成了鹅毛大雪,从馆舍出来,一阵寒意袭来,武元庆下意识紧了紧衣服,快步往长安方向走了几百米才坐上等在路边的马车。

    进了崇仁坊坊门,远远的武元庆就见自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这大雪天的谁心情这么好还跑家里来串门的,该不会是王伦这家伙吧”武元庆暗自嘀咕。

    过了中秋王伦也没急着回晋阳,反正在长安要亲戚有亲戚,在武家住了十来天,又跑到叔父王珪家里待了十来天。要宅子有宅子,王家那么大家业,在长安有几处宅子一点不奇怪,在亲戚呆够了,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自家宅子住去了。宅子说小不小,说大也大不到哪去,他带的丫鬟仆妇护院什么足够支撑起那个宅子了。

    进门的时候武元庆扫了一眼那辆车的车夫现很眼生,他知道自己想错了,这应该不是王伦。

    进了正厅谜底终于揭晓了,来的不是串门的,而是散财童子。

    “今天是什么风把御正使你给吹来了”武元庆笑着和散财童子,不,是和倭国正使御田锹打招呼。

    作陪的武元爽见自家大哥回来,很自然的站起来对御田锹说道:“御正使我大哥回来了,你们聊,我就不打扰了。”

    然后又对武元庆说道:“大哥,御正使已经等了你有一会了。”

    离开经过武元庆身边的时候,武元爽又飞快却微不可闻的说了句”你可以算回来了,这家伙脸皮太厚,半个时辰怎么也打不走。“

    武元庆点了点头,一屁股做到武元爽让出来的椅子上,笑呵呵的看着御田锹等他说话。

    ”武少卿还真是大忙人,大雪天都不在家,怪不得大唐能如此强盛“御田锹恭维道。

    ”哈哈,说笑说笑了,在下出去可不是为了公事,这大唐的强盛也和在下没什么关系,是陛下英明,是朝臣用心。“武元庆摆摆手到。

    ”武少卿太谦虚了,这里也有你的一份不是,再说了我可听说正是有了武少卿的存在,才有了大唐近两年来的飞变化的。“御田锹笑眯眯的说道。

    ”御正使从哪里听来的传言,完全是一派胡言嘛,我要有这么大功劳,现在还能是小小的鸿胪少卿吗,陛下早就该升我的官了。“武元庆摇头否认。

    看了一眼御田锹后用开玩笑的的语气说道:“御正使冒着大雪专程来笑话在下,你这个味还真是特别。”

    见武元庆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御田锹叹了口气说道:“哎,武少卿不相信算了。“

    御田锹摆出一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委屈样,武元庆却毫不买账,用似笑非笑的表情的看着他。

    御田锹有些尴尬的想这么和武元庆扯淡纯属浪费时间,这家伙也不可能被自己三两句的恭维话打动。

    御田锹干咳了两声,准备直入主题了:”我们已经就新罗的问题上书大唐的皇帝陛下,据悉大唐皇帝陛下会在明日早朝征询朝臣的意见,武少卿上次答应的事情。。。。"

    御田锹没有把话说透,但他知道武元庆懂他的意思,武元庆也的确懂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提醒他上次收了三次礼,答应帮倭国说话,明天上朝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他爹武士彠也别忘了帮着说好话。

    但是懂也要装作不懂,大好的敲竹杠的机会,不抓住是傻子。

    武元庆一副不甚明了的表情,问道:"上次答应的事情?什么事情啊?御正使怎么说的不清不楚的?"

    御田锹一开始还真就以为武元庆给忘了呢,毕竟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当官的又那么忙,忘了也正常,可当看到武元庆眼中一闪过的笑意以及一丝贪婪之色后,御田锹明白过来了,这家伙哪是听不懂,分明是贪心不足,揣着明白装糊涂想多要钱而已。

    虽然有种之前送的一万多贯给狗吃了的愤怒,但御田锹心中却也是以松,毕竟能用钱解决了的事情都不算事情,他们现在钱虽然送了很多出去,不过还不缺再给武元庆的一点。

    御田锹从袖子里掏摸了一阵,然后拿出来一个小盒子笑着推给武元庆。

    盒子是真的很小,不然也装不到袖子里,不过贵重与否也不是从大小来看的。

    盒子里装的一个猫眼石,武元庆不太懂这些东西,不过看品相怎么也值个几百贯到一千贯的。几百贯送礼算不得多,但在已经送了一万多贯的前提下,这几百贯也算不少了,意外之财几贯也算是赚的。

    笑眯眯的收起盒子,武元庆方才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一拍脑门说道:“哎呀呀,瞧我这记性,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新罗的事情嘛,明天上朝的时候如果陛下问起,在下一定帮着你们就是。“

    ”那就好,那就好“御田锹脸上挂着笑内心却在哭泣,收礼前收礼后,截然不同的反应,让他再一次见识了武元庆的无耻。

    ”不过御正使我得说说你,来就来嘛,还带什么礼物啊,你这来了大唐时间没多长,倒是把我大唐登门拜访的礼节学了个通透,还知道每次登门都要带点礼物。但是咱们这什么关系呀,你一次两次的送礼,让在下多不好意思。下次来的时候记得千万别再送了啊,不然不让你进门哦。”
………………………………

第三百三十章 让他们清醒一下

    御田锹一脸郁气的离开了武家然后赶往长孙家,看着他大雪中远去的身影,武元庆嘴角微挑,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嘲笑。

    除了御田锹,倭国的其他人也都在行动,每个之前被倭国使节拜访过的官员,在这天都再次收到了倭国人的问候。

    大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反正武元庆和媳妇王子瑜啪啪啪完了以后下床解手的时候外边还在下着呢。

    第一场雪就下的这么大还是非常少见的,关键大雪让出行变得非常不方便。

    早上天还黑着不见光亮的时候,武元庆就被弄起来了。

    穿衣吃饭后准备出门坐车上朝,结果下台阶的时候脚底打滑一个没站稳,重重摔了个屁墩,就这还是下人已经清扫开道路了。

    吓得走在后边的几个下人赶紧搀住老爷武士彠,前边提灯笼的则返回来搀扶大少爷武元庆。

    小心翼翼的出了大门,往停在门口的马车走去的时候,一个没留神搀扶着武元庆的下人脚一滑,直接飞身摔到了一旁没清扫过的雪地上,武元庆差点又被带着滑到,关键这个摔到的下人落在雪地上后整个人瞬间就消失了,原来雪太厚了直接把他整个人给没到里边了。

    武元庆以为坐上马车就安稳了,可他想错了,马和人一样,虽然订上了马蹄铁,但再走雪地上依然不时会打滑一下,拉的车跟着都动一下西一下的乱扭。

    好不容易来到了皇宫外,这里特么竟然没有人清理雪的,所有从车里下来的文武官员全都陷在半腿高的雪窝里冻的哆哆嗦嗦步行进宫。

    好在宫里的路是有人打扫的,不然这些官员非得找皇帝投诉砍几个小太监小宫女的脑袋出气不可。

    等李世民出来后,左仆射房玄龄第一个发言,针对的就是昨天的大雪。

    瑞雪兆丰年这话不错,但是雪下得太大了也是灾害,放到后世都是如此,别说这时候了。

    如此大雪,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房屋会被压的垮塌,不知多少人会因为大雪给冻死,这些都是眼前最紧要解决的事情。

    房玄龄提议让长安和万年两县组织人手帮房屋损毁的百姓修补新建房屋,然后朝廷下拨款项购买柴火和石炭以做取暖,另提供粮食建周棚施粥。

    都是些惯例的事情,李世民自然应允,这件事完了后,杜如晦和其他几个大臣也陆续发言说了几件事。

    随后李世民才说起昨天倭国使节上书的事情。

    一听倭国竟然敢提如此非分的要求,想抢大唐的属国新罗归于己有,军方的将军们不干了。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久不露面的程咬金,他和尉迟恭,柴绍,张公瑾等人去年就领兵出征突厥了,随后又是攻打薛延陀,好好的过了一把攻城略地的瘾,前不久才回来。

    整天得意一举干掉了一个强国,敲打了一个新兴强国,和老婆儿子吹嘘从此以后大唐已经举世无敌,没什么人敢招惹大唐了。

    结果这才回来没几天,竟然就有跳梁小丑捋大唐的虎须了,这脸打得,让程咬金分外脸红,也分外生气。

    ”不行,绝对不可以。他小小的倭国都还是我大唐的属国,他又有什么资格收别的国家当属国,更别说要收的国家还本就是我大唐的属国。他们这是完全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如此不臣之国,臣建议应立即出兵让他们清醒一下,知道知道到底是谁是君谁是臣“

    程咬金的一番话一出口,立即得到了来自军方的大力支持,除了功高震主的李靖习惯性避嫌不发表意见外,其他将军们都交口赞同。

    ”陛下,臣附议,此等不知尊卑的国家理应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才是。”说这话的是李绩,李绩是作为攻打薛延陀的总统帅回来述职的,在长安待不了多久,完了还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