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考虑再三后最终认可了这个方案
………………………………
第四百四十三章 顶梁柱倒了
就在李世民和众位大臣忙着给驾崩的太上皇李渊修陵墓的时候,武元庆一家也乱成了一团糟
武家的顶梁柱,大唐的吏部尚应国公武士彠病了,还病的很重而这一切都因为太上皇李渊的驾崩
前说过,李渊和武士彠是死党,特别铁的那种,几乎可以说除了一起睡过隋炀帝妃子的裴寂外,武士彠就是李渊最铁的死党了
从李渊起兵之前帮着李渊打掩护到李渊起兵之时的散尽家财资助,再到带兵东征西讨,武士彠可以说是帮着李渊建立大唐出力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所以大唐建立后,李渊下诏加封的十四位开国元勋里边就有武士彠一个,而后来武士彠的原配老婆相里氏死后,李渊又帮着张罗着给死党娶了个弘农杨氏家的嫡女,也就是大丫,二丫她们的娘亲杨氏
这场婚事,李渊让自己的女儿桂阳公主公主主办,桂阳公主不出名,但她的夫君却很出名,她的夫君姓杨,名师道
杨师道,前隋朝的皇族,观王杨雄幼子,他的哥哥是杨恭仁,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当归附大唐后,李渊任命其为黄门侍郎,封观国公,随后拜为凉州总管加门下省侍中,成为了宰相,之后又当过中令,兼吏部尚,后来李世民继位,杨恭仁被免去宰相之职,调任雍州牧,并加授左光禄大夫,代理扬州长史,去年的时候又和李靖,萧瑀、王珪、韦挺等十三人被任命为观风使分巡天下诸州
杨恭仁可以说在李渊一朝也就是武德年间,那地位就相当于房玄龄杜如晦在贞观年间一样的尊崇
哥哥这么牛掰,当弟弟的也一点不逊色杨师道自从投奔大唐后,一开始就是任命他为上仪同,什么意思呢,就和开府仪同三司是差不多的意思
之后,杨师道娶了李渊寡居的女儿桂阳公主,从灵州总管一直做到了吏部侍郎,太常卿的职位未来成为宰相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李渊就是让有这么一个牛掰夫君和大伯的桂阳公主来为武士彠操办的婚事
婚礼一切费用由国支出,皇帝提亲、公主主婚、费用国家支给,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殊恩和殊荣,由此也足见李武两家关系之密切。
李渊对武士彠如此之好,但在李世民登基后,为了家族的发展武士彠不得不疏远已经成为了太上皇的老大李渊
等到自己儿子武元庆和襄城公主成亲后,武士彠和李世民成了亲家,这么一来更加和太上皇李渊疏远了
李渊幽居在皇宫里这么多年,武士彠总共也没主动去觐见过李渊几次,一来是为了避嫌,二来也是心中有愧,觉得有负圣恩
而这份愧疚在李渊驾崩垂拱殿后,成了压垮武士彠的导火索
那一日,太上皇李渊驾崩,天降大雨,得知老伙计老大哥去世,武士彠就孤独的依靠在门前,隔着哗哗不停歇的雨幕和水帘远眺着皇城
那么一靠就是大半天,群臣都纷纷入宫哀悼,武士彠却在自家的宅院门前失声痛哭的如同一个孩子
任由雨水吹打在脸颊,身上,雨水和泪水混合着,流淌着滑落
一家人没一个能劝的动的,当然其实也没谁劝了,武元庆和襄城两个都在第一时间入宫去了,杨氏也同样处在媒人去世的悲痛中,她很理解丈夫武士彠对李渊的复杂感情王子瑜又是刚生完孩子几个月,虽然坐完了月子,但也不敢在这倾盆大雨的天里往外边跑,孙思邈交代要多注意,不能落下病根
武元爽六品官,这时候是没资格进宫的,可他的劝武士彠听不进去,大丫,二丫也劝,照样不顶用,就连家里年纪第二小,之前最受武士彠宠爱的小丫奶声奶气的劝也没有一点用处
是夜,淋了多半天雨的武士彠发起了高烧,说起了胡话,嘴里三句不离太上皇,念念叨叨的不是说对不起,就是说一些当年一起打天下的日子
第二天,武士彠干脆就陷入了昏迷之中
后来,孙思邈来给诊治开了药,喂武士彠喝了后,情况算是稳住了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但却也并没有好转太多
孙思邈说武士彠这是心病
好么,心病还要心药医,这种事情医者无能为力,武元庆也是只能干瞪眼
吏部尚病重,忙着给老爹修陵寝的李世民百忙之中还多次安排宫中的御医来给武士彠瞧病,但这些精选出来的名医也都束手无策
想也是,孙思邈都没办法医好的病又哪里是其他人可以瞧好的
武士彠缠绵病榻一过就是两个多月
在这两个多月里,武元庆是忙的晕头转向的,一边是家里病重的便宜老子,一边又是太上皇修建陵寝的事情,一边还有吐蕃的使节三天两头上要见皇帝
事儿都赶到一块了
“夫君,夜已深了早点歇息吧“王子瑜哄睡女儿后来到房对伏案看着的武元庆轻声说道
“好,看完这点我就睡“武元庆打了个哈欠后,拍着王子瑜的手说道
“对了,你去看过父亲了没“武元庆又问了句
“看过了,父亲今天的精神头比昨天又好了一些了,还抱着瞾儿腻了会呢“王子瑜笑着说道
瞾儿,武元庆给宝贝女儿取的名字,姓武名瞾,取日月当空之意嗯,这个名字武元庆盗用的是原本该武二丫自己给自己取得名字
不过,二丫现在没可能当一代女皇武则天了,这个名字自然也就用不上了而武元庆自己之前又曾经用过这个名字,所以在给女儿取名字的时候,随口就把这个武瞾这个名字给用上了
不过,名字就只是个名字,武元庆可没想着让宝贝女儿有什么日月当空的凌云之志
“那就好“武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孙神医说父亲这病是心病要心药来医,但太上皇都驾崩了,想解开父亲的心结也没得可能了,好在有瞾儿父亲年纪大了,最享受的正是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你以后多抱着咱家宝贝瞾儿去陪陪父亲,也能让父亲的注意力转到他孙女身上,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没准父亲的身体就能很快好起来了“
。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再次惶恐的公主
“知道了夫君“王子瑜轻轻点了点头
“你去睡吧不用等我了,我看完这些去襄城那里睡“武元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虽然是老夫老妻,而且王子瑜和襄城姐妹两个关系好的很,但当着这个媳妇的面说要去另一个媳妇儿那里睡,武元庆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的
不过王子瑜倒是没什么不开心的,一来她和襄城关系真的很好,姐妹两个从来没有争风吃醋过,二来王子瑜也知道她自己晚上要陪着女儿睡的,而夫君武元庆又是一个睡觉动作很大的人,有他在床上,女儿绝对是没法睡的,小小的人儿没准就被她老爹一个翻身一巴掌就呼脸上,或者一脚给踹地上去了
对此,王子瑜自己就有切身体会的,她就曾经被夫君武元庆给蹬下过地,被挤到地上的经历更是好多次
这要给一般人可能就觉得武元庆这是对王子瑜不满,故意在晚上睡觉时候作弄她呢但王子瑜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不只是她,这样的经历襄城也有过不少次
其实不只她们两个,紫鹃和萧凤这两个还没被抬为妾室的通房丫鬟也一样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萧凤甚至有一次睡觉时候被武元庆瞪了一脚后还想都没想就回踹了一脚,直接把武元庆踢到床沿上将脑袋撞了老大一个包
武元庆没好意思提这事儿,第二天王子瑜和襄城两个轮番追问都死活都没说,直到过了很久后,武元庆才在一次说漏嘴后吐露了实情
所以,王子瑜生完孩子后,除非是丫鬟奶妈晚上照看着瞾儿睡觉,不然武元庆是不会到王子瑜房间过夜的
顶多就是躺床上逗弄一会女儿,等睡意上来的时候再离开到别的屋睡觉
当武元庆看完了来到襄城房间,一推门就看到床榻上襄城正摆出一副诱惑的姿势,媚眼如丝的看着他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襄城小丫头也变成大姑娘,哦,不对是诱人的小少妇了二十多岁的小少妇正是熟透了的水蜜桃,皮薄肉厚多汁,啧啧,看着就流口水,更别说吃到嘴里了,绝对是能把舌头都咽下去的可口
只是,咳咳,时机不对好不好,家里老爹病重,朝中太上皇驾崩,李世民下令停朝几日,然后所有娱乐活动也暂停了很多日,青楼楚馆都关了门悄咪咪的
虽然现在距离太上皇驾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朝会也重新开始了,娱乐活动的暂停令也松绑了,但是在这个时候这么诱人的勾引夫君总归也不是太好的事情
想想吧,让丫鬟那些听到了少爷和少夫人房间里咿咿呀呀,婉转悱恻的叫喊声,她们会怎么想,怎么看啊
哎呀,羞死人了
一边想着羞死人了,一边武元庆已经咣当关上了门,连拉带拽的脱着衣服朝襄城冲了过去
老爹病情好转,这种时候庆祝一下不为过,太上皇嘛,都已经驾崩了,连他儿子据说都开始翻妃子的牌子了,更何况武元庆这个做臣子的了
再说,行周公之礼那是天地间水乳交融的大事情,开枝散叶在这时候比什么都来的重要
武元庆瞎扯淡的想,其实他想的也不是瞎扯淡,没看很多有钱人家家里有人病重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冲喜呢嘛,武士彠是病了,没看有武瞾这个孙女在身边咿咿呀呀的不知说什么都能逗得武士彠心情大好吗,要是襄城也怀上了,搞不好武士彠立马就能下地恢复原样
太上皇挂掉后,李世民相当的没有心情处理朝政,大事小事基本全交给了太子李承乾来处理一天两天还行,时间一长大臣们就不干了
皇帝你这不是怠政嘛,这可不是明君该干的事情
于是在太上皇驾崩一个月后,大臣们联合上给皇帝李世民,要求皇帝恢复听政
迫于大臣们群情激奋,李世民无奈答应了,但答应的心不甘情无愿的,具体事务还是交给了李承乾来处理,李世民只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做批示
不过李承乾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处理朝政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完全对的起他老子的看重,将朝政处理的井井有条
朝臣们说起太子殿下来,哪个都得竖大拇指,说一声贤
不过对于鸿胪寺递上来的吐蕃使节请求皇帝觐见的奏折,李承乾却是没能力决断的
他倒是想还像之前那样直接搁置稍后再议,就是拖着不办,晾着吐蕃使节
可是这次的情况却和之前的不太一样了,因为吐蕃使节不光是请求大唐皇帝觐见,还拿出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笔写的求亲信
没错,吐蕃使节这次来又是求亲的
原本一开始吐蕃使节想着先觐见了大唐皇帝,看情况择机说这个事情的
谁知道他们来的时候不对先是吐谷浑被灭后有大量的善后事宜需要处理,接着太上皇驾崩,满朝又开始操办起了国丧
他们使节递交到鸿胪寺的奏折直接就被扣下没往上边交随后他们又多次递交觐见奏折,但都被鸿胪寺的人找了各种理由给挡掉了
等后边好不容易说这些事情告一段落了,他们觐见的奏折也由鸿胪寺递交到了东宫,结果在东宫大唐太子那里又再次被挡住了
一来二去很多天过去了,吐蕃使节终于没了等下去的耐心,终于放了大招,把请婚的事情摆到了明面上
而且不光是上奏折,吐蕃使节还拜访了很多朝臣,比如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大员,然后把吐蕃赞普请求娶大唐公主的事情嚷嚷了个满世界都知道
这么一来,李承乾再也没了拖下去的理由,而且就算他能拖下去,总有大臣会将这件事情拿到朝堂上对皇帝李世民说的
到时候,太子处置不当影响和吐蕃邦交的罪名可就扣到李承乾脑袋上了
李承乾可不想无缘无故的背这么个锅,于是李承乾思索再三后将吐蕃使节请求觐见的奏折拿给了他父皇李世民
然后,大唐那些适龄的公主再次处于了惶恐之中
。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寿星公上吊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吐蕃使节这次不是由尚囊担任,但这次来的使节听尚囊大相说过上次的出使经历,大唐的态度不是一般的好,可是这次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让信心满满的新任使节感觉很是受伤,心中颇有一种新人娶进房,媒人扔过墙的感觉
合着你们大唐之前用得着我们吐蕃,想让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吐谷浑,就对我们吐蕃使节很热情,现在吐谷浑被你们大唐灭掉,国土和百姓都被你们大唐纳入了统治范围了,你们就开始这么对我们吐蕃了啊
不地道,太特么不地道了
吐蕃使节满腹怨念
而大唐这边呢,也对吐蕃使节是诸多的不满,觉得吐蕃使节首先没眼色,没看到我大唐现在为了太上皇的后事忙着什么鸟样了啊,你们特么还来添乱
第二,大唐君臣觉得吐蕃人脸皮真不是一般厚,去年的时候你们吐蕃来求亲已经被拒绝了,怎么今年特么又来了
锲而不舍的,是想表现你们吐蕃人不屈的精神吗
滚蛋了好不好,我们大唐公主金枝玉叶的,怎么可能嫁去你们吐蕃那样的鬼地方
嗯,上边这条只是有一部分官员在这么想
因为还有不少官员对大唐和吐蕃联姻是抱着喜闻乐见的态度的
如果只是一部分中下层官员的话也就罢了,关键里边还有温彦博,岑文本,长孙无忌等一部分朝中大员也是这么个想法
这就不得不说吐蕃人很懂大唐人,或者说很懂中原汉人一些文官的尿性了
吐蕃人知道很大一部分汉人的文官是很虚荣的,喜欢听别人对中原文化的仰慕的
只需要对症下药,和这些人说一说吐蕃人还有赞普松赞干布是怎么怎么仰慕倾慕大唐文化,向往衣冠上国的文明礼仪,娶公主就是想拉近和大唐的关系,沐浴在大唐的灿烂文化之中等等此类的话,这些人十有**会很愿意促成大唐公主下嫁吐蕃的事情
吐蕃人是怎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然后他们收获到的也正是他们所预期的效果
在他们上表求娶公主后,真的就有相当多的抵挡不住甜言蜜语的大臣跟着上奏折盛赞吐蕃,话里话外透露的就一句话,吐蕃人求娶公主这是好事,陛下你赶紧同意了吧
“夫君,你说父皇这次会不会同意吐蕃的求亲啊“一番贴身肉搏后,襄城埋首在武元庆胸前喘息着小声问道
武元庆颇为无语的苦笑,本来是回味无比的摩擦后的余韵,结果襄城大煞风景的说这事儿,余韵顿时全没了
不过见襄城微微仰着头一脸求知的看着自己,武元庆不得不回答到:“应该是不会的吧“
“为什么,你知道的连长孙大人都表示赞成,父皇一直又很信任长孙大人,几乎每次长孙大人的建议父皇都是会采纳的“襄城不解的问
“是啊,长孙大人是赞成的,可是,吐蕃人这次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期望娶的公主是她“想起下午时候王玄策禀告的他从吐蕃使节那里偷听来的谈话内容,武元庆幸灾乐祸大笑
“她她是谁,吐蕃人有心仪的公主吗“襄城心中很诧异,这嫁不嫁公主都还是模棱两可的事情,更何况是嫁哪个公主了,吐蕃人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自己都有资格指定求娶哪位公主的啊
“呵呵,吐蕃人没有心仪的公主,但别人可以撺掇他们有啊,比如,长孙无忌那个阴人“武元庆冷笑了两声
“长孙大人“襄城初始不解,随后悚然一惊,惊呼道:“不会吧,你是说是长乐妹妹“
武元庆点点头,冷哼一声说道:“为什么不会公主长什么样儿,什么性情,吐蕃人一概不知,他们也不需要知道这些他们求娶公主的目的很明确,一来抱大唐的大腿,二来想通过求娶公主拉高吐蕃的格调,三来想从大唐多赚点陪嫁品,你知道的咱中原国家向来是很大方的,如果嫁公主陪嫁品肯定少不了,金银宝物不说,光是可能陪嫁的各种典籍,工匠器械等东西就会让吐蕃人笑死的所以,对于吐蕃来说嫁过去的公主其实才是陪衬,他们真正想娶的是那些陪嫁品“
说到这武元庆停顿了下,才接着又说道:“于是乎,娶哪个公主吐蕃人是没有特别想法的,但是如果哪个公主嫁过去能给吐蕃带过去更多的陪嫁品,我想吐蕃人肯定就会希望求娶到哪个公主的“
“所以,你认为没有娶到长乐的长孙家,或者说长孙大人因为对你和对长乐的嫌隙而给吐蕃人出主意,让吐蕃人把求娶的目标放在长乐身上,我说的对吗“襄城接话问道
看到夫君点头同意了自己的猜测,襄城一脸的难以置信,她倒不是觉得长乐是长孙无忌的外甥女,长孙无忌就做不出来这种事情,而是觉得长孙无忌那么老谋胜算的人不应该给吐蕃人出这么一个昏了头的建议
长乐是谁,那可是大唐帝后的嫡亲长女,别看她襄城是皇帝所有子女里的老大,但旁人说起长女来,大多时候说的都是长乐
长女和嫡长女,别看一字之差但实际代表的绝对是天差地别
李世民是对所有的女儿都很好,长孙皇后也没有苛待过那些不是她所出的子女,但对于长孙皇后来说,亲生就是亲生,不是亲生就不是亲生
对于李世民来说也一样,虽然都是亲生,但嫡亲就是嫡亲,庶出就是庶出
长乐可以跟着武元庆孤男寡女的私奔出逃一年多,回来只是禁足了几天,可如果换成其他的公主你再试试看,不说打死那么严重,起码也是找个差不多的人家直接就嫁了了事
可是长乐呢,自从和长孙家的亲事作罢后就小姑独处到现在,帝后也不催了,就连长乐和武元庆私底下偷偷的接触,帝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示眼不见心不烦
还有,皇后生气的时候李承乾,李泰,李治,长乐他们几个嫡亲的子女都可以毫不担心的撒娇,但其他的非嫡亲皇子公主有谁敢触这霉头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么一个帝后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掌上明珠,土鳖的吐蕃人竟然有染指的想法,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呢嘛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四十六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父皇绝不可能同意的“襄城斩钉截铁的说
武元庆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如果是别的公主或许还有一点可能,但是长乐,陛下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那吐蕃人不懂,可长孙大人又图什么呢,明知道父皇不会同意还给吐蕃人出这个主意“襄城不解,而后有些惊异的看向夫君不确定的问道:“难道,长孙大人心底是不同意这次求亲的,所以才故意让吐蕃人把求娶公主的目标放到长乐身上,为的就是激怒父皇来达到破坏此事的目的不成“
对于襄城的善良武元庆深表无语,长孙无忌这种老政客,老阴人会干这种事儿吗
嫁不嫁公主在他眼里只看到里边的利弊,不会看其他的
无疑的,吐蕃那么一个偌大的国家,交好吐蕃肯定会对长孙家大有裨益,别的不说,单是长孙家做的那些生意都可以借机发展到吐蕃去,到时候又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进项产生
至于说对于大唐有没有什么好处,长孙无忌是不会在乎的,说破天了也不过就是一个公主的事情,反正皇帝女儿那么多,嫁出去一个又有什么呢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陛下是绝不可能把长乐嫁到吐蕃的,他给吐蕃出这个主意无非就是恶心长乐还有我一下,再一个就是打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罢了“武元庆淡淡说道
“什么意思“襄城有些不太明白
武元庆解释道:“就是说长孙无忌撺掇吐蕃人一开始把他们的期许定的很高,高到完全不可能的地步就是长乐,陛下绝对不会同意陛下一定会拒绝,而当陛下拒绝后呢,长孙无忌再让吐蕃人把目标降低到比如南平,遂安,巴陵几位身上到了这时候,有了长乐的那次拒绝,陛下肯定不太好意思再拒绝吐蕃人了,起码不会直截了当的拒绝,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再出马帮着吐蕃人说话,凭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加上其他一些比如温彦博,岑文本等人的帮腔,陛下有很大可能会同意下嫁一个公主给吐蕃赞普“
听了自家夫君的分析,襄城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这么一个看似很明显的事情,原来里边还藏着这么一层谋划在呢啊“
“不然呢,你以为长孙无忌会有多好的心啊“武元庆笑着摇头道,他了解历史,所以对长孙无忌的为人是真的很清楚的
长孙无忌对外甥的无情在李承乾兄弟几个身上就表现的很淋漓尽致
在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