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是给灾民的,我还知道肥皂是让灾民洗脸,洗手沐浴用的因为你说过保持清洁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只是那些酒和盐巴干嘛用的就不清楚了,难道救灾还要满足灾民的口腹之欲吗,可也用不着给他们喝酒啊,再一个官府施粥的时候也不会克扣盐巴的吧,也克扣不了多少的“长乐一脸的大问号

    “呵呵,酒和盐巴也是做清洁用的不过是主要用于伤口杀菌消毒用的这酒是我家出的烈酒,用来消毒清洗伤口最是合适了,而盐巴既可以弄成盐水清洗伤口,也可以补充人体的盐分需求嗯说了你可能不太懂,反正你只要知道像这种遭受水灾的情况,很多灾民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严重的就会有营养不良以及大量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这时候就需要补充些盐水增加电解质和水分的摄入“

    武元庆叭叭叭说了一堆,长乐眨巴着大眼睛每个字都听懂了,可组合起来就不知道说的什么了

    “额,算了,你别想那么多了,只要知道腹泻的时候喝点盐水有好处就行“武元庆无奈的说道

    “哦“长乐点点头表示这句懂了

    大规模救灾防疫的流程,在长安在关中,不管是地方官还是朝廷大员,亦或者是百姓都很有经验了,因为贞观二年那铺天盖地的蝗灾给了这些人将武元庆拿出来,经过孙思邈论证推广的救灾防疫条陈大量实践应用的机会

    所以现在关中那边有个疫病,有个小灾害什么的,地方官们很容易就井井有条的把救灾防疫工作做到位

    但是洛阳这边,虽然条陈很多年前就发到他们手里了,可却一直都没有大量实践的机会

    而一般小灾小疫的他们也习惯萧规曹随按以前的习惯来应对

    所以当整个中原地区都遭了洪水后,各州县官员完全抓瞎了,根本拿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救灾方法来,应对措施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章法

    就拿洛阳城来说,据长乐讲,那晚溢水过去后三天,洛阳的官府才组织人收拢城中的溺毙的死尸,而在那之前大部分精力全放到了含嘉仓的检查排水上边

    虽是一直阴雨天,可气温还是很高的,三天时间足够让那些尸体腐烂发出恶臭了

    洛阳上下官员完全分不清楚轻重,相比遭水灾不严重的含嘉仓,尽快处理尸体焚烧防止疫病发生才是第一要务,可他们却本末倒置

    这也就罢了,谁知他们处理尸体就只处理溺亡的人和大型动物的尸体,至于淹死的鸡啦狗拉,老鼠啦这些小动物的尸体就出现在眼前他们也不会处理,官府不管,百姓自己既遭灾又没有防疫的意识也不会处理

    所以直到李世民从泰山回来住进明德宫,准备第二天近洛阳探查灾情的时候,提前打头站的御医才发现了这个情况及时报告给李世民,后来接到皇命洛阳令才组织人手清扫焚毁那些腐烂的都没了样全生蛆了的小动物尸体

    自然洛阳城李世民也不敢进了,一直清理干净,又从周边几个石灰窑里紧急烧制了许多的生石灰,还有各地库存的熟石灰,然后全部弄到洛阳城来开始全面的铺撒消毒杀菌

    洛阳溢水,总共溺死六千余人,这个死亡数字已经很大了,可随后因为生病瘟疫伤口感染而死的人数远超这个数字,不完全统计超过了两万五千人

    也正是因此,李世民才开放了明德宫,玄圃园这两处皇家别宫别苑来安置灾民

    实在是洛阳城里那些遭灾严重的百姓生活环境太恶劣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武元庆把自家在洛阳商铺库存的能用的肥皂,蒸馏酒,还有盐巴全拿了出来,一部分送去了明德宫,一部分由他自己亲自送到了玄圃园

    美轮美奂的玄圃园,灾民住进来不过一日光景,结果就这短短一天的时间,这里就俗气了不知道多少

    不是因为住的人是百姓所以变得俗气,而是因为这些百姓排解的废物让这里变得俗气

    “呕“

    刚刚步入没十米,一股隐隐的骚味就让武元庆差点吐了

    “来人来人“

    武元庆铁青着脸大喊

    “来了来了“一个负责维护秩序的衙役跑了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叫你们管住灾民不让他们随地大小便的吗,怎么在这门口都有人大便的“武元庆指着不远处的一堆粑粑喝问

    “回侯爷的话,小的们却是按照命令管的,可是时间太短,茅厕挖的不够,灾民人数又多,很多人等不及就只能找地方解决了大人们还好一点知道羞耻就算憋不住也会找隐蔽的地方解决,可小孩们就不管那么多了,那些男娃子们什么地方都能解决,小的们就十几个人管也管不住啊“衙役一脸苦逼的诉苦

    “人少你可以申请调人,如果你的申请上边不理会我可以帮你去要人,但是有一点你记住了,这里的卫生必须给弄好之前的我不再计较,但以后这里不允许再有任何一个人随地大小便,不管憋住憋不住,大小便必须得到茅厕里去“

    说到这武元庆停顿了下,看了一眼面色有些为难的衙役再次说道:“之前城里的瘟疫就是因为不干净,所以陛下才把灾民安置到这里的如果要是因为你们没管理好,让灾民随地大小便,这里也有了瘟疫,我想你清楚,陛下肯定饶不了你再说,就算陛下能饶得了你,这里一旦有瘟疫,你能保证你就不染上吗所以,为了你自己的小命考虑你也该严格的管理好这里“
………………………………

第五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远

    武元庆没敢让长乐再跟着自己进玄圃园,好说歹说说服了长乐自己在门外等着

    进到里边,武元庆发现除了卫生状况堪忧外,其他还好,灾民们心态都不错,没有死气沉沉的待着不动,而是到处都有逛的身影

    也是,这地方一直都是皇家别苑,是禁地,别说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了就寻常官员都没资格进来的能整日进来的也就是宫监还有负责维护的人员了

    普通百姓也有一颗爱美,游玩的心的,只是以前只能想想没那个实现的能力现在他们是灾民,一应基本供给全是官府管着,又是刚住进来,自然也就有心情游玩一番这皇家别苑的美景了

    只是武元庆的心情好了没一会,等衙役带着他到了靠里边的一处围着栅栏明显是在隔绝的处所后,武元庆的心情一下就变得沉重了起来

    隔绝就意味着这里边的人不适合和其他人接触

    里边的情况也的确印证了武元庆心中所想这里的人全是身体不好的,要么是生病的,要么是受伤伤口溃烂不好的

    生病的武元庆没敢去看,当然就算他看了也无能为力,他又不会医术治不了病

    武元庆去看的是那些受伤的

    受伤的都是被洪水冲的撞伤,擦伤,割伤的,要么是被掉落的东西砸伤的

    很多一开始都伤的不重的,但在污浊的洪水里浸泡的时间过长,自己又没有清洁伤口的意识,所以导致本来一两天,两三天就能愈合的伤口感染化脓溃烂

    现在的洛阳可以说是缺医少药

    这边安置了近万人,结果只有三个大夫在这里驻守,帮着灾民们看病整治

    治病武元庆看不出来,但这三个大夫治伤的手法在武元庆看来是在糙的没法看了

    外伤,在农村长大的男孩子眼里那是司空见惯的,随便拎一个出来,身上不得有几个伤疤的

    武元庆作为后世自家村子里的孩子头,那更是上山下河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伤都敢有

    长大了也不安稳,三天两头就要受伤的他身上的伤疤光大的就少说有七八处之多

    有从山坡上往下跳,被地里没割干净的谷茬刺伤手腕,就在动脉附近留了一道四五厘米长的伤疤的

    有摩托车滑倒将两个膝盖擦得磨掉一层肉的伤疤,也有锻炼时候把下巴打穿弄出的内外伤疤

    但这些伤疤除了下巴被打穿没办法只能去医院找医生缝合外,其他的都是他自己处理,父母都没用过的,甚至手腕处受伤时候他家里人都不知道

    基于此,武元庆处理伤口的经验那是相当的丰富而且处理伤口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绝大多数时候只需要把伤口处理干净等它慢慢结痂恢复也就是了

    有些严重的,像他因为摩托车滑倒擦伤的膝盖,就因为是在很多年前的炉渣垫的路上弄伤的,一些细小的炉渣颗粒就深入到了肉里边

    光是简单的清洗去掉擦烂的肉根本不行,因为那样那些炉渣会长到肉里边,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所以只能用酒精泡过消毒的缝衣针来往出挑,直到清理干净了再用酒精清洗然后晾着等结痂

    只要不怕留下难看的伤疤,外伤基本就是这样处理,连上药都很少的

    武元庆觉得自己处理外伤的手法已经够糙了,结果没想到这里的大夫手法更糙

    其中一个大夫给一个胳膊受伤的人换药,嗯,勉强说是换药吧那人包扎伤口的明显就是从衣服上撕扯的布条,还是他自己身上穿了不知道多少天的衣服上撕下来的

    布条都泛着油光了,可见脏成什么样子将布条解开后,就见那四五厘米长的伤口周围肉都是青黑色的完全没有一点活性的死肉

    也就是说那些肉细胞都死了,完全没有生长愈合的可能了要想愈合必须要割掉这些死肉,露出有活性的好肉来伤口才能长好这时候自然不可能有移植了,那割掉死肉后伤口肯定会是一个很难看的有凹陷的坑型伤疤,但起码是能长好的

    但那大夫却没有这么做,或者说不知道该这么做,他就是简单拿干净的布把那伤口里的脓液擦掉然后就直接从身边一个袋子里抓了一把黑乎乎的东西往伤口上一盖一抹,然后重新将脏兮兮的布条包裹到了伤口上

    靠,草菅人命也不是这么玩儿的啊

    当武元庆得知那黑乎乎的东西是专门烧出治伤的草木灰之后,更是在心中靠了不知道多少遍

    因为知道药材短缺,所以武元庆对他们用草木灰这种没有任何理论依据,但普罗大众都认为可行的方法来涂抹伤口的做法没有什么指责的

    但坏死的肉不做任何清除这就太不负责了因为军中的老兵都知道,伤口周围的肉烂了,肉变成灰白的了要赶紧割干净,不然会烂的更多

    虽然就算割掉了烂肉,最后能活下来的也是十不存一,但毕竟人家有这个意识,知道该这么做

    你说你堂堂的正牌大夫连军中的老兵都不如,这如何能说得过去

    武元庆直接就大声喝止了那三个怎么看怎么都在胡来的大夫,让后劈头盖脸将他们一顿臭骂

    从他和孙思邈遇到一起后,老孙在他的启发下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早就弄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外伤的方法了,而且这个方法在大唐军中也都全面实行开了,几次征战因为外伤感染死掉的将士比以前少了很多倍

    这东西想要了解,随便问一下军中培养出来的军医就能知道,但这三个大夫竟然无一知道的,可见都是些固步自封的庸碌之辈

    “看着,不管什么外伤首先要清创,清创的时候用具先要经过清洗消毒,呐,就是把干净的用具放在酒里,或者盐水里边浸泡这就是消毒,然后用消毒的用具清理伤口,有坏死的肉就要用消毒后的刀割掉清理完了再用干净的布蘸着酒水或者盐水再次清理伤口,然后再上药,当然,不是上的那些不知所谓的草木灰,必须是治疗伤口的药,否则宁愿不上然后像这种伤口比较大,比较深的,可以用消毒的针线把伤口缝合便于更快的愈合“

    武元庆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心中还忙着感叹卫生常识的普及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八月中秋节,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跟随皇帝一行的文武百官却只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洛阳宫宴饮时候,看着皇帝一家端坐上首夫妻和睦,父慈女孝,其乐融融,让人好不羡慕

    宴饮并不奢华,洛阳救灾工作还在继续呢,李世民可不想因为吃喝豪奢再让魏征怼他几句

    然并卵,作为圣明之君总会有人时不时给添点堵的

    刚回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就让人上书言其过失,也就是把发水灾还死了那么多人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可那时候并没有人上书,连魏征都没有

    这让李世民觉得大臣们终于懂事了,但李世民明显天真了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统筹,武元庆等人协助,洛阳地面的大小官员具体负责之下,洛阳城以及周边的救灾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尤其洛阳城内,基本的清淤清除动物尸体,垃圾等等,反正是环卫工作都已经处理掉,那些大夫,还有医馆学徒什么也都学习了消毒,处理缝合外伤等等方法,那些受了外伤的病患也很快都得到了救治

    一切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作为皇帝,李世民当然心里是非常高兴了

    于是皇帝兴起,就跑到城外游猎了几回,中秋节完了第二天皇帝就又带着人出去游猎了

    皇帝游猎又和普通人不一样,一般人游猎就是找个合适的地方一群人呼呼喝喝的冲进去射箭,围堵捕捉射杀猎物

    皇帝游猎虽然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可他的身份导致他的任何一次出行最重要的都是安保工作,游猎这种事情更是如此,皇帝游猎的范围也就几里地,可侍卫们却把方圆十几里全部清场,在皇帝游猎的时候十几里方圆不允许有任何非随行人员,非侍卫人员出现而在最内圈皇帝游猎的几里范围内,更是被上千侍卫团团包围

    阵仗没办法搞得不大,结果御史们不干了,心想洛阳周边百姓才刚遭灾没多久,现在皇帝你又这么折腾他们完全不是明君所为嘛

    于是这次皇帝游猎回宫后,就在当天就收到了几位御史的折子,进言说皇帝你现在膨胀了啊,怎么老是游猎呢,原话不是这样的,但意思却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世民却觉得很委屈,心想我这也没劳民伤财啊,就是到山野见骑骑马,射射兔子,怎么你们一个两个就都说了不对了呢

    难道是因为兔兔那么可爱,朕不该那么狠心射杀还烤着吃了兔兔吗

    李世民莫名的委屈的不行,私底下就跟随侍的心腹大臣们说:“好多御史都上折子说朕游猎太频繁了,现在天下太平久无战事,可这武备不能因此松懈忘却啊,朕这游猎也是让朕不至于疏于武备,让侍卫们不至于疏于武备,朕游猎不是光为了玩,是有很深层次意思在的再说了朕和侍卫们游猎都是在城外别苑,那里本就是皇家园林猎场,朕游猎没有因为一件事烦扰到百姓的,没有让百姓受到如何损伤,朕怎么就不能游猎了“

    听了李世民这话,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觉得御史们有些小题大做瞎找事,可是魏征这个以前一直是御史头子的铮臣却是直撇嘴

    是啊,皇帝你是在皇家别苑猎场游猎,可因为你游猎,周围十几里的百姓都被赶出了家园,要等你走了人家才能回家何其无辜是,那皇家猎场周围说起来几十里都是你皇家的,那些百姓百姓种的地都是你们皇家的,交租子也是交给你皇家的,算起来都是你皇家的佃户可毕竟是因为你皇帝去游猎人家才被赶出家门的,就算是你皇家佃户,也不能这么被折腾的吧

    虽然这么想,但魏征却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件事计较起来皇帝并没有错所以魏征用了一套很委婉的说词来劝解,也是在支持自己的老部下

    他说:“太上皇活着的时候唯恐听不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等到陛下登基后,陛下也是如此,于是就下令让百官可以上书,容许他们可以放心大胆指出皇帝的错误不对来臣觉得这样是非常好的,就像现在这些御史一样,他们把自己认为不对的,所担心的事情上书呈给陛下陛下你觉得他们说的对,有可取之处,对国家有益处好处,那自然是最好要是陛下你觉得他们说的没什么可取的,那不用理会也就是了,反正对陛下你又没什么损失“

    魏征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正对皇帝你没坏处,你就不用计较太多了

    魏征话里话外倾向还是比较明确的,是在支持自己的老部下,老部门反正御史台的职能就是风闻奏事,就是纠错的,不管是官员的错,还是皇帝的错要是不纠错,那御史台留着也没用了

    李世民不知道是不是没听出来魏征的倾向,反正听了魏征的话后,李世民赞同的点了点头,夸了一句你说的很对

    半响后,又幽幽说了句朕以后游猎时候会更加注意,不侵民,不扰民,至于御史们就由他们说吧

    魏征听了差点吐血,看来想让皇帝改了游猎的爱好困难重重啊

    八月九月,正好是秋收最后的一段时间了,百姓忙着抢收地里辛辛苦苦中的庄稼粮食,李世民自然也就不出去祸害百姓了不然他游猎几天,又该耽搁很多百姓几天农收了

    就在大唐各地都沉浸在农收,或因丰收而喜悦,或因欠收而失望伤心的时候,几乎是先后有大唐的谍报人员从高句丽,新罗,百济送回了消息

    中秋节过后的第三天,百济悍然出兵攻占了新罗西部的几个边关重镇,而与此同时高句丽也在新罗北部边界集结了近五万人的兵力,虎视眈眈的盯着新罗

    因为要防备更加强大的高句丽趁火打劫,新罗在受到百济攻击的一时间竟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以及应对措施,仿佛手脚被绑住了一般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却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对自己属国新罗被攻打没有一丝不高兴的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劝谏的艺术

    李世民也的确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属国这种东西,在李世民先后灭掉了东突厥,吐谷浑,教训过了薛延陀,占了吐蕃一半领土,又在大海上占领了那不知道多大的领土后,李世民早就不在意了

    宗主国对属国该是什么样的态度,是由国力,以及皇帝心中对外策略决定的

    像原时空,大唐对属国的态度之所以会那么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大唐一开始建国时候国力不强,没办法四面对敌所决定的

    国力不强那就只能是以怀柔为主,而且那时候周边国家奉承李世民当了天可汗,李世民当然不可能自己打脸的对那些奉承过自己,又比较听话的国家部落动手了

    等大唐国力强盛的时候,这已经是一种习惯,而且说实在的大唐周边可以说强敌环绕,只要属国听话不搞事,大唐就不会对属国有什么不满,甚至属国出点什么事儿,大唐该出力出力,该出兵忙帮出兵帮忙

    除非像东突厥那样的,让大唐忍无可忍之下只能灭掉它只是东突厥实力够强大,大唐把他们干趴下了,可东突厥往西,往北还有个不弱于它的西突厥,不停的骚扰着大唐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及西部边关

    而东突厥被灭后,薛延陀又趁势坐大,代替东突厥再次威胁着大唐几千里的北方边关而西南边呢,又有吐谷浑以及吐蕃在,大唐打败了不听话的吐谷浑,结果后来却被吐蕃虎口夺食抢占了吐谷浑的领土,吐蕃做大成了高原上的最强国家,还敢和大唐呲牙,打了一仗,吐蕃死伤了几千人,臣服于大唐,大唐却因此搭进去了一个文成公主

    在东边,高句丽,百济,新罗也是频频搞事情,最为强大的高句丽却又一直忌惮大唐,对大唐满怀敌意,最后大唐和高句丽干了几仗灭掉了高句丽,结果胜利的果实却被新罗占了,可新罗装的很乖啊,一看势头不对就不要脸的求饶,大唐根本不好意思干掉新罗

    再之后小鬼子又不甘于束缚在小岛上向往半岛发展,大唐还的帮助抢了不少大唐土地的新罗抵御小鬼子,和小鬼子在海上路上干了一架

    但打来打去大唐却几乎什么都没得到,打败高句丽的胜利果实被新罗占了,打败吐谷浑的胜利果实被吐蕃占了,打败东突厥的胜利果实被薛延陀占了,而打败薛延陀的胜利果实呢,呵呵,又被其他崛起的游牧民族给占了

    可以说四面皆敌的大唐辛辛苦苦打了几十年,灭掉了好几个强国,最后四顾一看发现还是特么的四面皆敌,而且这些敌人还都是被自己给养大的

    这就是原时空的大唐和大唐的对外政策,只要你听话大唐绝对不会动你一下,甚至大唐干掉不听话的小弟后,听话的小弟明目张胆的占了不听话小弟留下的地盘,大唐都不说什么的

    甚至有像唐玄宗那样瞎大方的,竟然把原属于大唐的大同江以南的空地赐予新罗

    但此时的大唐和不是原时空的大唐了,李世民自然也不是原时空的李世民

    东西南北四方,除了东边没有拓土外,其他三面大唐都开疆拓土何止千里而且不是以前名义上的臣服,或者羁縻性质的占领,而是实际意义上大唐人治理,大唐人驻军的占领

    加上从占领地区获得的大量的特产,矿藏等物资,以及南方大海上那大大小小岛屿上边随处可见的珍贵木材,动物,金银铜铁等金属,还有堪比黄金的香料等等等

    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