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高句丽也是,屡次违逆大唐皇帝的旨意,断绝朝贡,并且和百济联合攻打另一个大唐的属国新罗,还有高句丽的大臣渊盖苏文竟然弑君,杀掉了荣留王,另立新君。

    所以,大唐才会出兵攻打高句丽和百济。

    再往前推,高昌也是如此,吐蕃,吐谷浑也是如此,东突厥同样如此。

    大唐每一次出兵的理由都很充分,无可指摘。

    那于此惊惧担心,还不如搞好和大唐的关系,千万别违逆了大唐的意思,这样的话,没有充足的理由,大唐肯定不会对自己出兵的。

    阿史那贺鲁如是想,于是就派了使节快马加鞭进献贡品给皇帝。

    七月十五。

    “克明,辽东战事如何了?“例行朝会结束后,几位宰相重臣跟着皇帝回了书房兼议政厅。

    “回陛下,苏定方已经攻克新城,延津城,正在向金山,扶余城进发。程处默正在围攻卑沙城。“杜如晦回忆着奏报说道。

    “嗯,程处默为什么会围攻卑沙城,我记得不是让他打下安市城后就向大行城进发的吗?怎么,武元庆又调整计划了?“李世民忽然打断说道。

    杜如晦摇头道:武元庆并没有调整计划,只是苏定方和程处默两人没有按照计划先攻克安市城,而是先打了辽东城,导致安市城加强了戒备,又有大行城援军赶到,当他们打下辽东城再攻打安市城困难大增,围攻了近一个月才终于拿下安市城。程处默所部伤亡不小,加上苏定方按计划向被攻击,程处默所部已经无力单方攻打大行城。“

    “可我记得大行城不是只有三万兵力吗?安市城有大行城的援军才增加了攻克难度,那既然安市城最后还是被打下来了,可见城中高句丽兵也该所剩不多了吧,为何程处默会无力拿下大行城?“李世民冷声问道。

    为何不按照计划攻打安市城而是先打了辽东城,这在安市城下进攻受阻后苏定方程处默已经上奏折请罪了,所以李世民对这点不奇怪,他生气的是程处默犯了一次错误的情况下为何还敢犯第二次,竟然又一次改变了计划。

    “陛下,这就要说到尉迟宝林那一部了,武元庆派船送尉迟宝林所部从浿水直抵平壤城下,在火炮协助下,只用了三天时间尉迟宝林就拿下了平壤城,但在平壤城被攻占之前,渊盖苏文已经裹挟着高句丽伪王高藏王从城里撤离。尉迟宝林率部一路追杀,但多次被渊盖苏文带兵拦阻。加上渊盖苏文所率兵力多大五万之众,尉迟宝林只有一万人,所以不敢过分逼迫。最后渊盖苏文成功撤到了大行城和大行,龙原,泊灼等几城兵将汇合。那里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众,不管是尉迟宝林还是程处默都无力攻城。尉迟宝林屯兵于泊灼城外鸭绿江对岸,隔江和泊灼城对峙。程处默则在率兵赶到大行城途中受到了卑沙城守军的偷袭,为了保住后路不失,加之也无力攻克大行城,所以程处默才会回师围攻卑沙城,扫除后方所有威胁。“杜如晦详细解释道。

    “哦。“李世民心中了然了,怪不得程处默又改变计划了,这是一个计划的失败导致的接踵而至的改变。

    要不是第一个先攻打安市城的计划被改变,也就不会出现现在无力攻打大行城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变故,最应该出现的情况是安市城在程处默,苏定方两人的联合攻击下很快被攻克,然后苏定方率兵攻克辽水沿线城池,为程处默稳定后方,而程处默则照计划迅速攻克大行城,而那时候估计尉迟宝林也刚刚才拿下平壤城,而渊盖苏文面临的局面就是后有尉迟宝林的追击,前后拿下大行城的程处默的堵截。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局面了,可惜,大好的局面,因为带兵的苏定方和程处默的小小一改动变成了现在不上不下,前不了退不掉的尴尬局面。

    “那武元庆那边进展如何?“李世民又问。

    “武元庆那边暂且还不知道,不过依照计划应该还在扰乱百济熊津江,汉江沿线,迟滞百济对高句丽的援救。“杜如晦回答道。

    “看来入冬前恐怕是拿不下高句丽了。“李世民轻叹一声,换了话题问道:“对于阿史那贺鲁进献贡品,请求册封为可汗,诸卿有何看法?“
………………………………

第六百零六章 势如破竹

    “陛下,西突厥分南廷北廷,与我大唐而言大为有利,现欲谷设势大,且向来和我大唐不睦,前次攻灭西域之时虽将他所部吓退千里,但此人必不甘就此放弃西域,日后定会为我大唐西疆之患。而阿史那贺鲁势弱,且只有叶护之名,虽为南廷之首,却无可汗之名,我大唐理该扶持册封可汗与他,一来可为安抚,而来也可以让阿史那贺鲁牵制欲谷设。所以,臣赞成册封阿史那贺鲁为可汗。“第一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第一个开口发表意见,切理由条理分明,一看就是早就考虑衡量过多时了。

    “房相之言老成持重,臣也赞成。“长孙无忌第二个发言,表示赞成,只是一句老成持重说的让魏征,杜如晦等人纷纷侧目。

    没错,房玄龄确实是年纪大了,六十多的人了,比起你长孙无忌四十多岁,大了十多岁,但你也没必要说这么直吧,赞成就赞成好了,说什么老成持重。

    这里这么多大臣谁也不比谁小多少,最年轻的也四五十了,任谁也是老成持重的人吧,任谁也不会是轻佻不稳重的吧,你特意这点一下,是想告诉皇帝房玄龄老了,该让位了吗?

    不过只是一句形容的话,房玄龄都面无表情的没说什么,其他大臣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心中都暗自想长孙无忌现在越来越不甘寂寞了,皇后娘娘这两年年纪也大点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压制这个哥哥了。

    看来,未来朝堂里边还有的争得。

    几位重臣都表示赞同,李世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大家意见一致,李世民当下就下旨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旌节就其已得名位立沙钵罗叶护为可汗,赐给鼓和大旗。

    只是在李世民让张大师多带金银到西突厥那边的时候多买点好马的时候,魏征魏明镜又不干了。

    因为大唐现在根本不缺马,草原都是大唐的了,要什么马没有,再者西域也属于大唐了,大宛良马,汗血宝马都送回来好多匹了好不好,用得着让册封使节去西突厥买马吗?

    说是买好马,回来交配,提升大唐的马匹质量,实际上魏征很清楚,皇帝这是觉得大宛马,汗血宝马送来的太少了。

    是男人就没有不喜欢好马的,将军们更喜欢,一个马上打下天下的皇帝更是喜欢,不但喜欢还能有能力弄来自己喜欢的马。

    皇帝在长安皇宫中马房里叫的出名字的极品好马就有十多匹,全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去年西州那边又送来二十匹汗血宝马,以及稍次的大宛良马。

    其实汗血宝马就是大宛马,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极品的大宛马才是汗血马,但除了汗血马大宛马还有其他的品种。

    在以前皇帝可能得到一匹两匹的好马就很高兴了,但现在西域都是大唐的了,皇帝就不满足于只能得到大宛马了,好像得到更西处的西突厥那里的马。

    据说那里的马,身高体长速度还要超过大宛良马,只是耐力有所不如。

    但皇帝又不准备骑着马行军赶路,要的就是风驰电掣的短距离冲刺的那种感觉。

    所以,李世民就惦记起从西突厥买那种好马回来了,当然说的理由是改良大唐马种。

    要是平日让人去买马,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但让使节去买马大臣们就觉得不妥当了。

    魏征劝谏道:“阿史那贺鲁可汗的位置还未册封,未确定,却先去买马,阿史那贺鲁还有他手下的人必然认为陛下的志趣只在买马,立可汗只是虚名。立了可汗,他们感戴的恩德必然浅薄;如果没有立可汗,他们的怨恨必然深。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轻视我大唐。买马也许买不成,即使买成也并非好事。如果能使西突厥安定,那么西突厥,甚至更西国家的好马,不用买自然会送上门来。故,臣请陛下三思。”

    魏征说完,其他大臣都出言赞成劝谏,皇帝一听也是这个理儿,想了想取消了买马的命令,不过皇帝并不打算放弃买马,只是不让使节帮着买马了,而是私下派人去做这件事。

    就在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旌节带着使节团赶赴西突厥的时候,皇帝朝臣以为的还在熊津江,汉江之间搅和的武元庆,却已经从开城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了平壤。

    尉迟宝林拿下平壤后并没有焚城,不少逃散的高句丽百姓已经回到了平壤城里,甚至有三千多逃散的溃兵也回到了平壤城。

    结果,武元庆杀到平壤城后,不费吹灰之力炸药炸开城门,直接一通冲杀,三千多逃得性命,刚刚重新编排好的溃兵被一万五千的唐军堵着城门团灭了。

    然后将城中的高句丽百姓驱赶出城后,一把火将高句丽的国都烧成了飞灰。

    接着,武元庆率领一万多将士和舰队汇合,重新由陆军变回了海军。

    一万多的海军陆战队重新回到船上后,舰队驶出浿水,右转沿海岸线北上直扑鸭绿江江口,在那里第一个城池就是泊灼城。

    两天后大唐舰队驶入了鸭绿江,正午时分兵临泊灼城,除派出部分船只接送尉迟宝林所部过江外,剩下的舰船全部开足火力对泊灼城狂轰滥炸。

    当尉迟宝林所部渡江后,泊灼城面江这一面城墙上已经不见一个高句丽守城兵了。

    三丈高的城墙也已经残破了许多,关键是没人了,要么被炮弹砸死了,要么就是被不要钱的满天落的炮弹给吓的逃离了城墙。

    熟练的不能在熟练的水师派了十几个士卒下船跑到空无一人把手的城墙下钻到门洞里埋好炸药。

    轰。

    有一座城破了。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尉迟宝林顾不上和武元庆打招呼,嗷叫一声一马当先的就带头杀向了泊灼城。

    是日,泊灼城城破,近三万守军只逃掉不足五千人,其余或者被杀或者被俘,城中百姓这次再没机会往别的地方跑了。

    因为还在高句丽手里的城池已经没几座了。
………………………………

第六百零七章 进退维谷

    水师和尉迟宝林所部已经汇合一处,兵临大行城下的消息很快的程处默就收到了。

    然而,程处默却没办法立即兵发大行城,和武元庆他们左右联合攻城。

    因为他被卑沙城的守军牢牢的牵制在了卑沙城下。

    卑沙城,当地的高句丽人称之为大黑山城,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就位于大黑山之中,在中、南两峰及相邻的山脊上修建,延绵进十里。修建于两百多年的东晋末年。

    和中原一般的城墙修建用中间夯土两边砌砖石不同,卑沙城因为就修建在两山峰之间,沿着山势山脊修建的,所以取石料非常方便,所以它的城墙全部是用大石头垒砌。

    别看城墙不是很高,但坚固程度却是顶级的,石墙随山势构筑,绵延约十里,远看非常的有压迫力。

    峡谷就是城池中心,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其攻克的难度自然也是顶级的。

    隋朝三征高句丽,只有第三次的时候,来护儿从莱州渡海直杀向卑沙城,才经过一番苦战才打退了卑沙城以及高句丽的数万援兵拿下了卑沙城,但也只是拿下,实际的杀敌数只有数千人。

    因为那时候不但隋朝经过前两次的征讨已经不堪重负了,被打了两次的高句丽也是如此,甚至国力不强的高句丽根本撑不下来隋朝全力的第三次征讨。

    这才有了来护儿杀敌几千然后高句丽数万兵马退走,卑沙城被占领的事情发生。

    可惜,隋炀帝总会做出错误的决定,高句丽已经支持不下去了,结果隋炀帝并没有趁他病要他命,反倒是在高句丽王高元害怕遣使请降,并且囚禁送回斛斯政后,隋炀帝就兴高采烈的下令退兵了。

    等他退兵后,再征召高句丽王高元入朝的时候,得到喘息之机的高元很不给面子的拒绝了。

    等隋炀帝筹备第四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隋朝已经处处起义叛乱,国内乱成了一锅粥,最终到被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也没能开始他的第四次征讨高句丽。

    卑沙城,要么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走海路不从辽东半岛南端登陆,要么就是从登陆后硬打硬攻下这里。

    除此之外没什么好的办法。

    这次武元庆压根就没想着先对卑沙城怎么样,卑沙城虽然坚固,但城池只是绵延很长,中间却很狭小,守军并不会很多,撑死不足万人。所以,只要不挨它,里边的守军也只能固守而不能出来做什么。

    但一步错是步步错,因为改变计划先打了辽东城,导致攻打安市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然后损失还挺严重,后来程处默和苏定方一分兵,实力大减的他们一部对像卑沙城,还有在卑沙城后边的建安城这些城池的守军威慑力就大减了。要是行动不受阻这些人也不敢出城攻击,可偏偏行动受阻了。

    当渊盖苏文裹挟皇帝带着数万大军跑到大行城后,程处默想赶去和尉迟宝林围攻的时候,卑沙城和建安城里的守军加起来一万多人就从后边偷袭了他们。

    论战力同样都是一万多人,唐军肯定是超过高句丽兵的,但论对地形地势还有群众基础,大唐无论如何不是高句丽兵的对手。

    所以,偷袭完以后,在程处默率兵回击的时候,建安,卑沙两城的守军扭头就跑了。

    但一旦程处默他们要往大行城进发的时候,这些人又会追上来打一通。

    苍蝇弄不死人,但他们能烦死人。

    加上大行城兵力太多,程处默自认光靠自己和尉迟宝林就拿下大行城,于是干脆回来先收拾卑沙,建安城里跑出来的苍蝇。

    但,程处默这一追击就中了人家圈套了。

    不是什么人为的圈套,而是自然形成的圈套,那就是卑沙城所处的地形。

    完全就是一个狭长的山谷,两边是连绵的原始森林,这时候就在关中,中原腹地都是一片一片的原始森林,进去了很容易找不出来的。更别说是更加荒凉的,还处于半奴隶社会的高句丽这边。

    从两边上山居高临下攻打卑沙城没有一点希望,正面打付出的代价又会很大,一到了低头程处默就犯难了。

    当他准备撤退的时候发现竟然想走都不太好走了。

    因为如果原路返回的话,很容易被人衔尾追杀,毕竟峡谷就那么宽,撤退完全就是一条长龙的,从后边追来的敌人还不算什么,关键的是敌人有可能会在两边山坡上派小股兵力居高攻击。

    两边山坡大队人马上不了,但小规模的人还是可以上去的,而且人家卑沙城守军常年驻守这里对山上是非常熟悉的。

    而且出谷的有段山谷就像被骤然收紧的口袋口子一样,里边外边都比较宽,就那一段是非常特别的仅仅能容纳并排的六七个人同行,距离虽然不长只有两里多,但这段距离已经足够卑沙城守军在上边埋伏弓箭手,安放滚石檑木了。

    如果撤退的时候被敌人从这里掐住,那一万多人多的不敢说,损失一两千人完全不是问题。

    要是攻城损失这些人,程处默不觉得有什么,但敌人一人没伤,只是在自己撤退的时候袭击一下,自己这边就要付出这么重的代价,程处默怎么也不愿意接受。

    然后,程处默就在这里和卑沙城里的守军对上了,走也不是打也不是。

    “大少爷,咱们该怎么办,武侯那边咱们一定要去的,不然时候陛下肯定会责罚的。“程家的家将头子程一面色严峻的跟在程处默身后问。

    程处默抬头看着青绿的仿佛黑乎乎的大山沉默片刻后,轻笑一声:“有伤天和?元庆啊,看来你这有伤天和的办法兄弟我是不得不用了。“

    程一一脸莫名,不知道自己大少爷说的什么有伤天和的是什么意思。

    程处默仿佛卸下了什么担子一般,轻舒一口气,展颜笑道:“去把钱枫叫来,少爷我有事安排你们去做。“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meinvlu123  (长按三秒复制) !!
………………………………

第六百零八章 烈火焚城

    又是一夜过去。

    在夜色由黎明中最黑暗的那一刻消散,一缕白色出现在天际的时候,卑沙城外唐军营地骤然变得喧嚣热闹了起来。

    “将军,唐军拔营了,唐军要撤了。“守了一夜城的小校一脸狂喜的跑进城楼里通知守将。

    卑沙城守将金泰被从睡梦中惊醒后刚想大声斥骂,接着听清楚小校再次说的话立刻闭嘴,快速穿上衣服披挂甲胄沉着脸来到了城头往下看。

    这时候唐军营地已经是火把明亮照的亮如白昼,营帐正在被收起,辎重什么的也在装车,确实是要拔营离开的样子。

    “将军,他们要撤了,要撤了。“小校高兴的喊,城上其他官兵也都在狂喊。

    只有守将金泰脸色阴沉的吓人。作为一城守将,基本的大局观总归是有的。

    他不会为了唐军拔营离开而高兴,因为把唐军牵制在卑沙城外本就是他的意愿,唐军想离开他都不会愿意的,又怎么可能会为了唐军拔营而高兴呢。

    更何况,唐军拔营正说明自己的国家高句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唐军已经不想在城外和自己耗了,他们要争取更大的功劳,已经看不上攻下卑沙城这小小的功劳了。

    如果不是知道高句丽辽东,新城,安市,扶余等绝大多数的城池都已经被唐军攻破,甚至渊盖苏文那个弑君佞臣以及新王已经被唐军追得逃到了大行城。或许金泰会把唐军的拔营离开看做是自己的国家高句丽占据了上风,不得已才撤退的。

    但金泰很清楚高句丽现在的处境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了,自己在这里牵制唐军一万多人,就相当于给安市城减轻了一万多敌人的压力。也相当于让围攻大行的唐军减少了一万多人的战力。

    可现在,唐军要撤退了,要去大行城对王上不利了,自己的牵制要失败了。

    不行,绝对不可以,绝对不允许这些唐军从这里离开。

    “韩赖。“金泰厉喝一声。

    “属下在。“小校大声答道。

    “命你率两百人从出谷两侧山崖拦截唐军,不管用什么方法,总之一句话绝对不允许他们离开。“金泰命令到。

    “可是,将军,两百人拦不住唐军的呀,再说拦他们干吗,让他们走啊。“小校不解为什么要阻拦唐军,心里话脱口而出。

    啪。

    小校被金泰一巴掌抽的摔在了地上:“放肆,军机大事岂是你可以乱言的,再敢有下次小心你的脑袋。现在,执行命令。“金泰怒目圆瞪吼道。

    “是。“小校韩赖一骨碌爬起来,忙不迭的跑走了。

    看着韩赖离开,金泰扭头对偏将再次下令:“李复基,许洪材你们两个立即整兵,待唐军拔营离开后随本将尾随追杀。“

    “是,将军。“两个副将一句话不敢多言,赶忙去集合兵马。

    “大唐人,你们今天别想从我金泰眼皮子底下离开。“看着营地没了大半的唐军,金泰眼中冒着熊熊怒火,咬牙切齿的说。

    。。。。。。。。。。。

    唐军大营。

    虽然兵士们都乐呵呵的高兴终于要离开狗日的卑沙城下,可以参与到大战中去了。可将校们却忧心忡忡。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贸贸然从卑沙城下撤离出谷是如何的危险。

    但他们的进言却全被程处默给无视了,听程处默的意思好像有了解决的办法,但你有办法你倒是说啊,光是有了办法你不说你让我们怎么放心嘛,将校们心里吐槽不满嘴上却没法说什么。

    毕竟上官有令,他们只有执行的份。只能撤退的时候自己多加点小心,让自己手下的人多观察着点两边了。

    只是,这夜色刚过,天际虽然泛白,但到真正大天明还有不短的时间,又是在两侧都是黑乎乎森林的大山里,恐怕到目视清楚的时候得一个时辰以后了,要在这段时间受到高句丽人的袭击可就有的受了。

    命苦啊。

    “总管,可以拔营了。“一个校尉过来报告。

    程处默正抬头看着卑沙城方向,隐约间仿佛能看到城墙上高句丽守将金泰似得,对于这位卑沙城守将,程处默还是蛮佩服的,因为这位在辽东诸城都失陷的情况下,竟然有胆抄自己的后路,不但抄了,突袭中杀伤自己这边上百将士,还从容的退兵,不但如此,还一路撤一路打把自己牢牢的拖在身后,拖到了这卑沙城下,虽然那时候来卑沙城已经是自己的目标,不用他拖,自己也一定会追上来的。

    可惜,这次我没办法和你正面较量了,程处默叹息一声,扭头说道:“那就走吧。“

    说完回身上马,当先朝谷外而去。

    “唐军动了。“城墙上又有兵士惊喜的叫喊。

    “你们在此严加防守,本将军去追杀唐军。“金泰大喊一声,转身准备下城墙。

    突然,身后的兵士又有人惊呼:“将军,你,你看。“

    兵士话音里不在是惊喜,而是满满的惊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