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身后的兵士又有人惊呼:“将军,你,你看。“
兵士话音里不在是惊喜,而是满满的惊恐。
“怎么了?金泰猛然回头,跑向城墙边探头往外看,却发现唐军还是方才那样秩序井然的在一队队撤退没有任何异常。
“不,不是,不是城下将军,快看,大黑山着火了。“这次不再是一个两个兵士惊恐的喊叫了,而是满城墙上的兵士都在惊恐的喊,叫。
“焚山?怎么能,怎么敢?怎么敢啊?“看着城两侧山崖上不同高度的好几处熊熊燃烧的火点,金泰如遭雷击,浑身战栗的喃喃。
怎么敢?是啊,怎么敢?
程处默也在问自己,可是自问一句后他就笑了,什么敢不敢的,干都干了想那么多干嘛,该想的干之前不都已经想过了吗?
“传令,全军丢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全速冲出谷口。“程处默大声冲身后的将士下令。
说实在的,别看辽东这边满山都是参天大树,还都是油脂特别多的松柏针叶林,但想点着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时候天气还没冷,树枝树叶都还碧绿,水分很大的。
为了点着火,程处默派的人把营地所有的食用油,灯油全用上了才好不容点着。
然后,山林只要点着,火势成了,那就席卷之势。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短短一炷香时间,火势已经蔓延出数里。
………………………………
第六百零九章 走不出的山谷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夹在大黑山中,南两峰之间的卑沙城就像处在风口一样,山风就没停过,加上火势已成,靠火近的和距离远的冷热空气不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气旋,卷着火势越发的大。
前一刻还只是烧了几里,后一刻很快就蔓延到七八里。
程处默所部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全速往谷口冲刺,而这时候金泰派往扼守谷口的小校韩赖带着两百人才刚刚从两侧上山往谷口赶。
结果就在他们在山林之中跑出三里不到的时候,身后火光骤起,很快就映照的红霞满天。风带着滚滚热浪朝他们袭来,火焰紧随其后朝他们逼近。
原本他们仗着人少,又对地形熟悉,就算唐军扔掉辎重狂奔也很可能被他们赶超的前边,可惜他们在山林里的速度,远不如火势已成的焚天大火蔓延的速度快。
山谷里的唐军还可以心无旁鹫的奔逃,因为火是在两侧山上烧的,比较不容易烧下来。韩赖带的人却不行了,火就追在他们屁股后边,而且越烧越近,滚滚热浪让他们已经汗流浃背,甚至都能感觉到被火焰灼烧的感觉了。
是在山林里被烈火烧死,还是跑下山谷被唐军活捉或者杀死,小校韩赖没想太久就选择了后者,见头头往山下跑去,其他人也跟着跑。
就在小校韩赖带着人往山谷下冲,就在程处默带着抛掉辎重往谷口冲的时候,卑沙城里金泰面色煞白,呆呆的看着火光冲天的大黑山如同傻了一般。
李复基,许洪材两个副将刚刚集合好的队伍已经乱了,守城的,睡觉的,所有的兵士都来到了城中,乱糟糟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将军,乱了,全乱了,咱们跑吧。“两个副将大声呼喊了着维持秩序,却没一个听的,两人见下边人都不在听命令,也就不做无用功了,急匆匆跑到城墙上对金泰喊道。
“跑,往哪儿跑?“金泰面如死灰的咧嘴强笑。
“往谷外跑。“两个副将理所当然的说。
“你们觉得唐军既然放火,又在火起之前拔营,他们会不在谷外阻截我们吗?“金泰问。
“将军,就算唐军会阻截,咱们也要拼一把啊,拼一把还有生路要是不拼咱们都得死。“李复基大声道。
“是啊,拼一把或许还有活路,只是将军我累了,不想拼了,复基,洪材,将士们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带着他们杀出一条生路。“金泰已经存了死志,当然,最主要是他看的最清楚,他们已经没时间逃出去了。
“将军,咱们一起走。“许洪材大喊着要拉金泰一起走。
金泰笑着退开两步冲他们摆了摆手:“你们走吧。“
“将军将军,,,,,“许洪材还要再继续上前,李复基一把将他拉住:,大吼到:“听将军的,咱们走吧,带着弟兄们逃出去。“
许洪材看看淡然的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将军金泰,又看看越烧越大的山火,满脸不舍不甘的大吼一声扭头冲下城墙。
另一边。
跑在最前边的骑兵部队已经冲出了谷口,程处默这个总管自然也是跑在最前边的。
这很正常,里边就属他官职最高,他要不先跑,会有很多很多人都不敢跑的,只有他先脱离了险境,其他人才会离开。
小兵兵可以不在乎这点,但是那些手下的将校却不得不在乎,也不敢不在乎。不然程处默出了事,他们这些人却好好的,皇帝为了安抚住程处默的老爹程咬金,也得把他们好好处置一番。
不过程处默虽然骑马跑在最前边,却没有一溜烟跑出谷,而是跑到骤然收缩的狭窄处后就停了下来,然后安排跟随的护卫骑兵分列两旁开始维持秩序。
后续的人但凡拥挤推搡不守秩序通过的,轻则一顿鞭子,重则直接枭首示众。
特殊时期必须用重典,否则要是在这仅能容几个人通过的地方拥堵起来,那后边的人都别想出来了。
“大少爷,山火已经烧过来了。“程一紧张的守在程处默身边,看着越来越近的大火,小声的说道。
“放心,不会有事的。“程处默扭头说了一句,继续大喊着指挥手下有序通过。
“不要挤,都不要挤,放心,火烧不到咱们的,前边一里多就是谷口,出了谷就没事了。“
程一在后边看着大少爷程处默沉着冷静的指挥,很是欣慰,老程家后继有人了。
只是,大少爷当初说什么有伤天和,可现在还没通过的只有两千多人了,用不了多会大家就都能出谷了,这哪里有伤天和了嘛,都火的好好的。
程一这么想的时候,有伤天和的事情却在几里外的山谷里上演了。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一般火的形成有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源。
一般着火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大黑山这场大火,着火源就是程处默派去放火的那些人,可燃物自然就是大黑山里一切的植物,动物,然后加上氧气。
火的燃烧需要氧气,火越大需要的氧气越多。现在大黑山中,南两峰已经火光冲天,燃烧面积超过了十多里,并且还在扩大,急速的扩大。
那需要的氧气是海量的,如此大火,直接把谷底的氧气抽空了,不但如此,大火燃烧了氧气还产生了巨多的二氧化碳。
而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会上升,而是会下沉,山上的火往山谷燃烧速度慢,让卑沙城里的守军看到了逃生的希望,可当他们从城里跑出来,往谷口逃命的时候,逃了没几里,就感觉渐渐的呼吸不上来了,逃命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没多久,不但难以呼吸,而且气管有种被烟火气灼烤的火辣辣的痛感,
接着,第一个晕厥的人出现了,然后接二连三有人倒地,到最后就是跑在后边的人成片成片的倒地,跑在前边的人也越来越多倒地。
一旦倒地就再没有谁能爬的起来。
金泰以为的唐军会在谷口阻截根本没有发生,在渐渐感觉到呼吸困难的时候,唐军已经全部通过了狭窄处冲出了谷口。
冲到了谷口都没带停留的,一直又跑了近十里,远离了大黑山后才停下休息。
而自始至终,那个谷口除了开始着火不久从山上跑到谷底被唐军俘虏的韩赖等两百人外,再没有任何一个高句丽人能走出谷口的。
如果这时候能航拍的话,就会看到狭长的山谷里从卑沙城往谷口去的方向,绵延七八里的谷底爬满了尸体,而距离谷口最近的一个尸体也有近五里远。
………………………………
第六百一十章 做的说不的
“大总管,水师来报卑沙城方向昨夜红光映天似有大火。“一大早,就在武元庆因为程处默迟迟不能赶到而烦躁的时候,门外有人报告到。
“擦,大火?处默该不会真把大黑山给点了吧。“武元庆一脸震惊的想。
他和程处默,李承乾等常常闲扯的时候谈起过隋朝征伐高句丽时候打过的几场硬仗,说起来护儿硬攻卑沙城,李承乾等人都很敬仰佩服这位猛将的厉害,因为他们都知道卑沙城是辽东有数的几座坚城,攻打难度极其的大。
当时武元庆故意跟他们抬杠说来护儿没什么了不起的,要是他的话他会一把火把大黑山给点了,把城里的高句丽人全部烧死。
李承乾怎么说也是自幼读圣贤书的觉得这办法太惨烈了,想想都让他不寒而栗。但程处默却觉得这办法很不错,还表示以后他要是带兵打仗的话,遇到在山谷里的城池时候,都会用火攻这招,实在是太容易。
这豪言放的把武元庆都差点吓死,这尼玛要传出去还不得被无数的仁人志士给骂死啊,记在史书上这就是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名声。
可不敢这么说,咱哥们吹牛皮可以,真遇上可不能乱来,武元庆当时赶忙劝阻程处默熄了这个随便用火攻的念头。
告诉他用火攻太惨烈了,太有伤天和,会累及子孙万代,会遭天谴的。
没想到,程处默终究还是用了,而且还就是用在了卑沙城,用在了大黑山。
武元庆很确定,昨晚红光映天,一定是程处默把大黑山给点了,让卑沙城的高句丽守军葬身山火里了。
虽然没有证据,但武元庆就是确信一定是程处默放火了。
“哎,要是再近点,没准水师的人在海上能看到大火呢,这样的壮观的景色很难看到的“武元庆如此琢磨。
程处默要是见到武元庆现在的表情态度,一定会很诧异,为什么告诫说有伤天和的武元庆会是如此的淡然,如此的平静就接受了这个猜测。
其实一点不奇怪,武元庆说有伤天和只是吓唬程处默,不让他瞎说免得落人话柄,在史书上留下臭名声。而不是真的对火攻这样的计谋有什么介意,否则他吹牛皮的时候也不会说攻打卑沙城可以用火攻放火烧山,焚城了。
火攻,几乎所有兵书里边都会提到这个计策,孙子兵法里边更是为火攻单独开了一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将的是火攻的几种目标,以及用火攻是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候应该如何应对。
将火攻运用的最多的是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当然不少的战例在历史上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而在三国演义里边把火攻运用的出神入化的则是诸葛武侯,诸葛亮。
什么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葫芦谷,火烧藤甲兵之类的,大集团军作战的,有烧粮草辎重的火烧乌巢,有烧船只人马的火烧赤壁,还有烧树林人马的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
后边三场大火两个是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一个是差点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火烧乌巢,直接让实力最强最可能统一汉末纷争的袁绍一蹶不振,火烧连营七百里更是直接把刘备的蜀汉打废了,本来的三足鼎立,从那时候开始就成了曹魏一家独大。这两场大火直接改变了历史走向。
而火烧赤壁则是差点改变了历史走向,曹魏大军被孙刘联军给一把火烧废了,曹操都差点挂掉,要不是曹操命好,运气不错,不但活了下来还又强大起来,不然历史真的就改变了,就没有后来的两晋南北朝隋唐什么事儿了。
但放火这种事情一般是能做不能说的,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能做不能说的。
国人就是这样,不好的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不能宣扬。你要说在战场上别说火攻,就是任何只要能取得胜利的办法都可以用。但掌握了话语权的,被儒家仁爱思想从小教育到大的那些不知变通,不知世事的腐儒酸儒他们不会这么看。
他们只能看到一把火烧出的惨,却对对己方的好处视而不见。
他们就是一群圣人,一群只会嘴炮的圣人,他们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下令放火的人百般指责,鞭挞。在他们的眼里敌人才是人,自己人就是屎。
自己的将士死了他们会心安理得认为为国捐躯应该的,敌人死了,他们就跟天塌了一样,觉得对敌人没有进行教化而是肉体毁灭,是在玷污圣人的光辉。
在野外放火文人们骂的还不算惨,最惨的是放火烧城,烧宫室,楚霸王项羽因为焚毁了咸阳宫阿房宫,被许多文人那是骂惨了,特别刘邦建立大汉朝后就是正统,那和他争天下的项羽自然就不会是一个多么正面的形象了,为了迎合上意文人总会丑化一下的。
然后三国末年,董卓的手下李儒在十八路诸侯勤王的时候,劝董卓带着皇帝迁都长安,临走之前一把火烧掉了洛阳。
光这件事就够李儒在历史上遗臭万年了。
为了避免被文人盯上,武元庆才用有伤天和,会遭天谴吓唬程处默,不让他乱说的。当然要是光说不做也不要紧,关键,武元庆很了解程处默,这家伙敢想也敢做的,要真让他念念不忘放火这事儿,以后他要带兵平叛,攻打那里,遇到可以一把火点了就能赢的情况,是绝对能做的出来这事儿的。
说了还做了,造成极大的死伤,那老程家的名声就不用想了,肯定好不了,自以为很正义的文人们不把老程家在史书上搞臭才见了鬼呢。
………………………………
第六百一十一章 扔下大军跑了
大黑山火光冲天,隔海相望的莱州也能看到,不日莱州就把消息快马送到了洛阳皇帝手中。
这天,皇帝召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几个宰辅议事儿。
杜如晦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辽东那边还没有进展传回,天气已渐凉,臣觉得该准备撤兵了。“
“是啊,大黑山大火,不知道处默他们伤亡严不严重,莱州传回消息已经十天了,前方还没有奏报传回,臣很担心。。。。“房玄龄话没说完,但众人都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
要是程处默伤亡严重,那在还不清楚水师到了哪里的情况下,光尉迟宝林孤军万人,面对高句丽的大军,别说取胜了,恐怕连全身而退都不可能的。搞不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哼,我早就说过,武元庆是靠不住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看看,现在被我说中了吧。作为主帅,行踪不定,到现在都没有派人回报过他的动向,咱们知道的还是一个多月前的消息。“长孙无忌冷笑。
“司空,现在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吗?“魏征淡淡的扫了长孙无忌一眼,怼了一句。
“前方战事不利,本就该追究主帅的责任,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长孙无忌嗤笑道。
就在魏征和长孙无忌要吵起来的时候,外边突然有值守的内侍冲了进来,激动的喊道:“陛下,大喜大喜啊,武功侯亲自传回消息,大行城于五日前被攻破,高句丽义慈王被生擒,大莫离支渊盖苏文从西门突围被程小公爷斩于马下。“
“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世民激动的唰一下站了起来,因为起的太急撞到了面前的桌子,桌子一阵摇晃使桌子上的笔架站立不稳从桌子摔倒掉落在地下。
咣当,皇帝的御笔洒落一地,特别是其中两只用美玉制作的摔成了几节。
侍立在桌子旁的内侍小德看到此景,眼皮跳个不停,因为摔坏的御笔里边有两支是皇帝非常喜欢的,连出巡都带着可想而知喜欢程度多深了。
“陛下,武功侯亲自送捷报,高句丽被咱们灭了,义慈王被活捉了。“那个跑进来报喜的内侍再次说道,说着把奏报高高的举国头顶呈给皇帝。
“高句丽被灭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就这么被灭了呢?“
“竟然不声不响的就把高句丽王给活捉了?“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人都是一脸的震惊加懵逼脸。
转折来的太他妈猝不及防了。
刚刚他们还在说前方战事不利,程处默被牵制在卑沙城,那里前十来天又火光冲天,还不知道死伤多少人,统帅武元庆带着水师又不知道在哪里。
长孙无忌还要把武元庆弄成罪魁祸首,要问罪于他。
这他么话音都没落呢,人家捷报就传回来了,还不是一般的捷报,而是灭国擒王的捷报。
他们想着天气冷了准备退兵呢,结果人家却已经把高句丽国王给活捉了,谋逆的渊盖苏文也被程处默给砍死了,这尼玛,退毛的兵啊,整个辽东都是大唐的了。
“好,好,实在太好了,朕就知道朕没有选错人,哈哈哈,程处默好,尉迟宝林好,苏定方好,武元庆,哈哈,更好。“奏报里边写的可比内侍说的详细多了,李世民一边看一边大声喊好,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只是长孙无忌就有些被打脸的啪啪响了,他刚才还说武元庆靠不住,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呢,言下之意就是选武元庆选错了。
结果皇帝现在如此激动的说自己没选错人,说武元庆更好,这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当着长孙无忌的面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抽他的脸。
你娘咧。
长孙无忌气的气的要吐血了。
他觉得武元庆就是自己的克星,永远的都在跟自己作对,不但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让自己长孙家成了长安,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而且自家和倭国做生意,和吐蕃做生意,都被武元庆给搅合了。
现在自己只是在他不在的时候说了他点坏话,给他上点眼药,他都能如此掐着时间的给自己劈头盖脸一顿打脸,这尼玛,真是克星,天敌啊。
还是他亲自送回来的奏报,这尼玛是生怕别人在路上耽误了,不能准时打自己脸吗?长孙无忌愤愤的想。
亲自?
怎么说是亲自呢?
卧槽,亲自!!!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武功侯亲自送回的捷报?“长孙无忌突然面露狂喜的抓住那内侍问道。
“对,对啊,是武功侯亲自送回来的奏报。“内侍被长孙无忌抓着领口,差点给吓哭了,结结巴巴声音颤抖的点头。
“怎么可能,他不是该在大行城吗,怎么会跑回来送奏报?“房玄龄摇头说。
“就是,这绝对不可能,你的意思是说这奏报是武元庆亲自写的吧。“杜如晦好笑的摇头。
“这是高兴的昏了头了吧。“魏征也笑着摇头。
“你,说清楚,究竟是武元庆亲自写捷报,还是他亲自送回来的?“长孙无忌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这内侍激动的说错话了。
“不,不是,是武功侯亲自送回的奏报。“内侍这下真的哭了。
“胡闹,他作为主帅怎么能轻重不分,不在辽东镇守却跑回来送奏报,胡闹。“李世民气的脸都黑了。
“陛下,武元庆这是回来迫不及待的邀功呢啊。“长孙无忌阴阳怪气的冷笑。
这次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都不知道该怎么帮武元庆说话的,实在是,扔下大军自己跑回来犯了军中大忌了。
“来人,把武元庆拿下。“李世民铁青着脸下令。
“是。“内侍小德答应着就要出去。
结果,报喜的内侍噗通跪倒在地上,语带哭腔的说道:“陛下,武功侯,武功侯。。。。。。“
“狗才,快说,武元庆怎么了,受伤了吗,伤的重不重啊?“见内侍跪倒哭泣,李世民铁青的脸色一下就变成了紧张担忧,一脚踹过去怒问。
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要是武元庆受伤,受了重伤,那他的两个女儿不是要当寡妇了。
“陛下,武功侯跑了,扔给奴婢捷报后就跑了,让奴婢告诉陛下,他回长安陪两位公主生孩子了。“
………………………………
第六百一十二章 喜讯?噩耗?
“跑了?“李世民问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声音都在颤。
内侍点头。
“回长安生孩子去了?“李世民又颤抖的问。
内侍点头又摇头,并且纠正道:“陛下,不是武功侯生孩子,是回去陪两位公主生孩子。“
“朕不知道吗,用你教吗?“李世民一肚子火不知道往哪发,这内侍多嘴的一句算是把火拉到自己身上了,李世民一脚就踹了过去,完了还不过瘾,又是一脚,接着又是一脚,一边踹一边骂:“用你教吗,朕用你教吗?啊,用你教吗?生孩子,我让你生孩子,我让你生,让你生。“
内侍快哭死了,不单单是肉体上被踹的痛的不行让他哭,主要是李世民每一句话都是在凌虐他的自尊,凌虐他的精神,因为,他是内侍,是太监,是阉人,下边没了,不能生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