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珣说着猛地欺身上前,手掌在魏忠贤的脑袋上轻轻一拍,随即缓缓站起身,看着委顿在地的魏忠贤,冷冷道:“既然非要受活罪,那哥们就成全你”
叶珣这一掌用的是暗劲,虽没有打死魏忠贤,却已经震坏了他的中枢神经,即便今后他没有被判死罪,他也只能像傻子一样活着了。
一山不容二虎,况且跟叶珣比起来,魏忠贤连条长虫都算不上。
得说魏忠贤也挺够哥们意思的,掌权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着实替叶珣办了不少事,朝堂上那些所谓的清流君子们,基本都被他打扫干净了。
这也正是叶珣一直留着他的目的,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叶珣也要回京了,魏忠贤也自然该永久地退隐了。
来到门外,只见李永贞如同大虾米一般,弓着身子站在门外。
轻轻拍了拍李永贞的肩膀,微笑道:“你很不错,咱家不喜欢待在宫中,今后这宫里和司礼监的事,就有劳李公公了”
“能为叶公公效劳,是奴才的福分,请叶公公放心,奴才一定不让您失望”
听到叶珣的这个承诺,李永贞的大鼻涕泡差点没美出来,感激之情溢于颜表,就差没给叶珣跪下了。
“那个女人处理了吗?”
“叶公公放心,奴才可不是王体乾那样的窝囊废,估计她也折腾的差不多了,奴才这就亲自带人去拿她”
“此女的白莲教匪首,诡计多端,你万不可掉以轻心,像这种魅惑君上的**,就不要再留着了,另外陛下太过操劳,还是让陛下多休息吧!”
“奴才明白,奴才知道该怎么办,公公放心好了”
看着李永贞谄媚的表情,叶珣心中却叹了口气,挺好一个奴才,可惜了!
“记住,任何人不得知道本公曾来过宫里,不然你就跟着魏忠贤去吧!”
叶珣的身影应该出现在勤王大军中,虽有欲盖弥彰之嫌,但现实就这样,听到和看到的,往往都是不一样的。。。
(本章完)
………………………………
第361章 落定
天色微明,客氏终于心满意足地从朱由校的寝宫走了出来,别看她武功尽失,但一个女人能立足于江湖,靠的可不单是武功,头脑和身体才是她最大的本钱。
一出殿门,客氏就见魏忠贤的得力手下李永贞笑眯眯地站在门外。
“怎么是你?魏忠贤呢?”
客氏早就知道李永贞是个什么货色,所以对他从来都是不假辞色的。
“魏公公昨天受了风寒,不方便出来,夫人有什么话对杂家说也一样”
李永贞永远都是那副谦卑的奴才像,而恰恰这种表情也是最能迷惑人的。
客氏皱了皱眉头,道:“不方便出来?这都什么时候了,带老娘去见他”
她已经同魏忠贤达成新的协议,而且她还有王体乾这张底牌,所以不觉得魏忠贤还敢害她。
李永贞迟疑一下,然后才故做无奈地道:“既然这样,夫人请随我来”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客氏撇了撇嘴,左右看了一眼,问道:“王体乾在那?”
“马上要早朝了,王公公今天在金殿当值”
客氏点点头,心说这就对了,不然这个时候也应该等在这的。
说话间,李永贞引领着客氏来到乾清宫内一间不起眼的偏殿。
推开门,客氏已经看到了躺在榻上的魏忠贤。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装死。。。”
客氏说着跨过偏殿门槛,然后快步向魏忠贤走去,还没等走近魏忠贤,客氏就已经觉出不对来,因为自始至终躺在榻上的魏忠贤都没有动一下。
脚下刚一停顿,就觉眼前一花,好像有什么东西一晃而过,随即就觉脖子上一紧,却原来是一根绳子套在了脖子上。
“叶公公说了,让你们做对同命鸳鸯”
这是客氏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尽管她还手蹬脚刨地企图挣脱出去,但没了武功的她,却好像连个普通妇人都不如了。
没多大一会,这个阴险毒辣的白莲圣母,就被她平时最看不上眼的太监,活活给勒死了,至死她都没有闭上眼睛。
李永贞眼见客氏已死,不由轻笑一声,魏忠贤倒了,王体乾也已经被他弄死,放眼大内,除了神一样的叶公公,还有何人是他的对手?
俯身将客氏的尸体奋力抱起,然后放在魏忠贤身旁。
看着这对名副其实的狗男女,李永贞很想再说点什么,却不知是刚刚用力过猛,还是昨晚也没睡好的缘故,只觉眼前一阵发黑,一阵眩晕后,差点没摔倒。
以手捂头,还没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听身后殿门一响,随即一个身影缓步走了进来。
李永贞回头望去,却见进来之人竟是木铮。
“你、你怎么。。。”
话未说完,李永贞就一头倒在客氏的尸体上,眼前金星乱蹿,却是再也站不起来了,他至死都不知道,叶珣也在他身上用了暗劲,像这样的人,叶珣怎会容许他留在宫中?
木铮看着倒在榻上的三个人,冷冷一笑,道:“就凭你们也敢跟叶公公作对?下辈子投胎可长点心吧!”
说完一摆手,随即就从殿外进来十几个小太监,将两个死人一个废人抬起后,快步走了出去。
朱由校一觉睡到日上三杆,他本来还能再睡一会,却被一个恶梦吓醒了,在梦中,他被叶珣和魏忠贤踩在脚下,两人狂笑着鞭打着他,而客氏则七窍流血地死在他面前,那场面要多恐怖有多恐怖。
睁开眼睛,看着空荡荡的大殿,猛地想起,客氏不是说已经搞定魏忠贤了吗!怎地还没有人来侍候自己?
“来人!人都那去了?”
还真别说,随着朱由校的呼叫,殿外真的走进一人,可朱由校见了这人后,却张大了嘴巴,再也喊不出来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木铮,现在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内总管。
“陛下,魏忠贤勾结客氏谋害陛下,目前都已伏法,请陛下安心静养,一切自有叶公公替陛下打点”
“来人,陛下需要静养,侍候陛下服药”
“我不要吃药、朕、我要见叶珣。。。”
朱由校还想挣扎,却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按住,然后由另一个太监捏住鼻子,将一碗药硬灌了下去。
木铮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眼中不带一丝感情,当初若不是叶珣搭救,他早就死在东厂了,而罪魁祸首正是面前这个少年,如果不是叶珣有话,给他灌下去的就不是迷失神志的药物,而是毒药了。
宫里尘埃落定,皇宫外的抓捕也接近尾声。
六部主官,包括几个阁老,几乎全部落网,街道上也随之恢复了平静。
随之而来的则是震天的鞭炮声,因为大明早报在第一时间登出皇帝下旨,将魏忠贤一党全部锁拿的消息。
这还不算,另一条重磅消息,则是辽东叶公公在知道福王朱常珣起兵反叛后,已经亲率十万大军进关,目前正在赶奔京城的途中。
辽东军队的精锐那是有目共睹的,有辽东军来保卫京城,那还用害怕什么叛军?
发生在真定府的事已经在京城传开,虽然都知道京城驻军不少,但二十万叛军即将到来的消息,还是闹得京城百姓人心惶惶。
现在好了,所有的阴霾都将过去,同时再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了,之前因为魏忠贤一党的黑暗管制,弄得京城一点节日气氛都不敢有,现在百姓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准备迎接新年了。
得说大明真是个很神奇的朝代,万历时代各衙门和地方,官员奇缺,可就是这样,愣是没有耽搁朝廷的运转。
今天这种情况同万历朝时何其相似,各部主官都快被抓没了,剩下的官员们却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并没有让朝廷停摆。
就在满城一片喜庆中,在官员们的翘首期盼中,皇宫中再次传来消息,少年皇帝被魏忠贤的姘头客氏毒害,目前虽没有生命危险,但需要静心调养,而客氏和魏忠贤自知罪责难逃,已经悬梁自尽。
这个消息的传出,顿时在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
皇帝病重无法理政,朝中各部主官被抓,福王大军日益逼近,这种情况下,该由谁来主持大局?
仿佛知道京城官民心里在想什么一般,第二天一早,新鲜出炉的大明早报,就抛出这样一个标题。
“危难时,谁才是大明的擎天玉柱?”。。。
(本章完)
………………………………
第362章 问策
人的野心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
尽管朱常珣很反感发生在真定府那样的禽兽行为,但当他看到自己的人马已经急速扩张到二十余万的时候,那点对百姓的愧疚,早就烟消云散了,打仗那有不死人的?
就如同古先生说的那样,成王败寇,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只要登上那个位置,将来再善待真定或是天下百姓,谁还会在意他曾做过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得知已经有两万辽东铁骑出了山海关,朱常珣却只是冷笑一声,从前就是太拿叶珣当回事了,现在老子有二十万大军在手,还用得着再害怕你吗?
出于对古凤的信任,整训新兵一事,已经完全交给他负责,不得不说,这位福王殿下的心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说来也奇怪,古凤最近也不张罗向京城挺进了,几天下来,倒把朱常珣急够呛,夜长梦多,谁也不敢保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急之下,朱常珣命人把古凤找了过来。
化名古凤的徐鸿儒当然知道朱常珣找他干什么,所以也早想好了说辞。
见面施礼后,就直接道:“王爷可有把握打败辽东军?”
一句话就把朱常珣问没电了,张着大嘴,支吾了半天,才说了句比较现实的话,道:“我们还有退路吗?”
徐鸿儒笑了,道:“有件事一直没来得及跟王爷说,据可靠消息,京城已经有人给叶珣布下了陷阱,而且还是必死的那种,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急着进军”
“还有这等事!消息准确吗?”
听了徐鸿儒的话,朱常珣不由大喜,他最惧怕的就是叶珣的辽东军,如果叶珣被人干掉,辽东军群龙无首,根本就形成不了什么威胁了。
“王爷放心,消息绝对可靠,至于来源,请恕在下暂时卖个关子,时机到了,一定会告诉王爷”
朱常珣很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果然没有在追问下去,却又道:“张维贤已经拿了魏忠贤一党,若他派人来要本王退兵该怎么办?”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即便不是脑子有毛病,肯定也是还没睡醒。
徐鸿儒心中冷笑,幸好老子没把身家性命赌在你这个废物王爷身上,不然非得连裤衩子都赔掉。
“呵呵!王爷怎么着相了?小皇帝不是被人下毒了吗!您作为王叔,总该关心过问一下吧!”
朱常珣一拍脑袋,道:“对、对,幸得你提醒,不然孤王真把这事给忽略了,那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进兵好?”
“年关将至,叶珣到了京城之后,一定会先进城,而他只要进城,就别想再活着出来,到那时,就是我们出兵的时候了”
见徐鸿儒说的这么肯定,朱常珣的信心也膨胀起来,点头道:“若本王真能登上大位,你就是本王第一功臣,本王绝不薄待”
“谢主隆恩!”
做戏做全套,徐鸿儒说完竟真的跪拜下去,好像朱常珣真当了皇帝一般。
“早了、早了,爱卿快起来,让人看到多不好,哈哈。。。”
嘴里说是早了,朱常珣这老不要脸的,被徐鸿儒忽悠的眉毛都快飞起来了。
离开朱常珣的帅帐,徐鸿儒立刻将自己的两个白莲教手下叫了过来。
这两人一个叫侯五,一个叫夏仲谋,是徐鸿儒两个最铁杆嫡系。
帐外把守的都是白莲教徒,可徐鸿儒还是十分谨慎地吩咐了一下,任何人不得靠近。
“人马整训的怎么样了?”
听徐鸿儒问起,侯五抱拳道:“尊者放心,一切都是按您吩咐办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就等您的命令了”
徐鸿儒点点头道:“阉贼已经率兵进关,朱常珣此战必败,我们不能跟着他陪葬,届时我会跟在他身旁,你们则带着挑选出来的精锐走在最后,前方出现不利后,即刻率军南进”
一旁的夏仲谋忍不住道:“尊者,此时天寒地冻,我们若是打了败仗,怕是无法养活这么多人马啊!”
“所以我才要南进,南方富庶,南进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给养,也可以招揽更多兵员”
徐鸿儒说这番话的时候,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
两个手下这时也明白过来,就像在真定府一样,一路向南烧杀过去,能劫掠无数粮草物资不说,还可以裹挟更多的无家可归者,历史上很多造反者都是这么干的。
打发走两个手下,徐鸿儒眼望京城方向,自言自语道:“姓叶的,既然你能平定辽东,那老子就给弄个更大的乱摊子给你,看你还平不平得了?”
这个问题如果当面问叶珣的话,叶珣或许会告诉他,老子从四百多年前穿越而来,就是为收拾烂摊子而来地。
叶珣在半路上会合张起大军后,重新返回京城,在路过通州的时候,正碰上迎面而来的李待问。
朝廷六部九卿,都抓差不多了,而李待问作为户部尚书,却在历次风暴中安然无恙,这不是说他有多高明,而是有叶珣在背后给他撑腰。
大明不缺好官,但有能力又不搞党争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叶珣才一直暗中保护李待问。
叶珣很清楚李待问为什么来找自己,事实上李待问也是心中未来内阁成员的人选之一,就不知道他是什么意见,现在正好,他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了。
李待问不傻,京城发生那么大事,叶珣虽然没有出现,但天下谁人不知卫字营是辽东叶珣的手下,现在锦衣卫和东厂统领全部被抓,这背后要是没有叶珣的影子,鬼都不信。
作为唯一没有被抓的部级堂官,李待问可以说是带着使命来的,其中有他自己的心思,当然也有一些老友的委托,因为聪明人都看出来了,在这次朝堂上的重新洗牌中,这位叶公公绝对会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有关真定方面的消息一直都在不间断地送到叶珣手中,既然朱常珣不急着进兵,叶珣也命令大军缓下脚步。
营帐架起来后,叶珣命人把李待问请了进来。
对叶珣为自己做的一切,李待问也十分清楚,所以此次见面,态度也没有再像从前一般生硬。
见面简单寒暄几句后,李待问就直奔主题,道:“叶公公可是要效仿冯宝?”
冯宝是万历初年的大太监,外连张居正,内结皇太后,在当时,绝对是个权倾朝野的人物。。。
(本章完)
………………………………
第363章 新朝
听了李待问的问题,叶珣笑了。
“李大人将我比做冯宝,可是在诅咒我不得好死不成”
一句话把李待问说的老脸通红,忙解释道:“公公误会了,老夫绝无此意”
话音未落,就被叶珣挥手打断了。
“李大人无需解释,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你若真有那心思,今天也就不会坐在我面前了,我也知道你来找我的目的,事实上就是你不来,我也会去找你的”
“清除魏忠贤一党后,朝廷格局势必面临重组,所以我希望由你出面组阁,当然,我也有几个人需要安排进朝堂”
李待问吓了一跳,朝中正职官员只剩他一个,叶珣安插进几个人在正常不过,只是要他来组阁,这却有点太意外了。
按照朝廷惯例,内阁成员先得是大学士,然后才能进内阁,现在别看李待问是户部尚书,却还不是大学士,这让他如何组阁,别人恐怕也不会信服他。
叶珣似乎知道李待问在疑惑什么,继续道:“内阁制度要改,无需什么大学士,六部尚书一体入阁,外加大理寺卿和督察御史,取消司礼监的批红权,朝廷大事由八人内阁投票而决”
不管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八人内阁做的好,自然可以继续下去,做的不好,叶珣也一样能将其解散,只要军权在手,任何人都翻不了天去。
叶珣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听在李待问耳朵里,无疑响了一声炸雷。
没有大学士的内阁、八人内阁、取消司礼监批红权
这几条任意拿出一条,都会是一颗重磅炸弹,但可以预见的是,消息一出,肯定会受到所有文官欢迎的,因为文官们的终极思想,就是把皇帝用块板供起来,然后朝廷大事由他们说了算,其他如太监这种生物,都是要靠边站的。
现在叶珣居然要把这件事变成现实,他难道就不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吗
强忍着激动的心情,道:“那公公有何打算还要回辽东吗”
叶珣摇摇头,道:“辽东是大明的国土,任何人都不得分割,我回京,取消东厂,重开西厂”
“程瑜任督察院左都御史,袁应泰任兵部尚书,张铨接替你吧,吏部尚书由你来当,其他人选,我就不参与了”
古人以左为尊,程瑜任左都御史,就等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长了,而张铨接替李待问,则是将财政大权抓在手里,兵部就不用说了,至于主管官员任用升迁的吏部,只能由李待问来担任,毕竟他也算得上是叶珣的人。
李待问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系,而且像叶珣这种安插嫡系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却还是皱着眉头道:“袁大人主兵部没问题,张大人也勉强可以,只是程瑜乃是一介白身,若贸然身居高位,怕是有些不妥吧”
李待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虽然整个辽东都知道程瑜是叶珣的左膀右臂,但一直都没有正式官职,现在如坐火箭似的,不但直接入主督察院,还要入阁,你让那些熬了一辈子的官员们,心里能平衡吗
叶珣却不管那些,程瑜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鞍前马后跟着自己,一直都是忠心耿耿,若再不有所回报,那岂不是寒了人心
“程瑜是我的手足兄弟,辽东能有今天,他绝对功不可没,现在是金州知府,以知府之尊入主督察院,没什么不可以的,谁若不服,让他来找我”
一番话连公带私都稍待上了,而最重要的则是叶珣说话时的那种不容置疑的霸气,看他现在的样子,那是什么太监,分明就是一个帝王才有的气势。
李待问也被叶珣这种霸气震慑住了,点头道:“回京之后,本官就着手安排”
“你知道古凤这个人吗”
李待问一愣,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他是文官,虽然也关心朱常珣的动向,但对朱常珣手下的了解却不多,还以为叶珣问的是那个朝廷官员呢。
有关朱常珣手下人的各种情报,早就被调查清楚,这个古凤号称什么江南名士,事实上根本没这个人,也就朱常珣那个脑袋被驴踢过的货,才会对他言听计从,最后怕是被这家伙卖了,还得帮人家数钱呢。
综合得到的情报,隐身在朱常珣身边这个古凤,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不然不会干出劫掠真定这样的惨案,此人所谋甚大,必须得小心防范。
叶珣的手下也不是神,徐鸿儒又一直行踪诡秘,所以还没查出这个古凤就是徐鸿儒。
这个问题李待问也参合不上,遂要他先行反行京,官员的任命上,必须得提前安排。
李待问走后,叶珣命人找来一张地图。
辽东的沙盘早已完成,可现在叶珣要兼顾的已经不止是辽东了。
可以想见,如果无法在京城将朱常珣的军队全部歼灭,那剩下的溃兵就有可能转化成乱兵,继而荼毒各地。
叶珣身边只有两万人马,辽东的军队虽然不少,但皇太极未灭,所以还不能大举调动。
京城这边的军队是不少,但都是缺少战斗力的军户,根本达不到得心应手。
叶珣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过,最后落在黄河上,现在是冬天,黄河起不到阻隔敌人的天险作用,但如果让溃兵逃过黄河,就有可能深入南方,而南方富庶,溃兵可以一边逃命一边劫掠,这样不但祸害了地方,同时也壮大了他们自己。
所以,绝不能让他们逃过黄河去,看来还得跟张维贤谈谈啊
腊月二十七,两万辽东军终于到达京城,而朱常珣的人马却仍驻扎在真定,看样子是打算在真定过年了。
张维贤早已经把营房准备好,而京城百姓也对辽东军的到来,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不管真也好假也罢,从辽东军入驻开始,每天都有城中的富绅商贾,向辽东军大营络绎不绝地送着各种生活物资,名曰劳军,只是走的时候,很多富绅还会留下名帖,好像生怕叶珣不知道东西是谁送的一般。
叶珣知道,这些富绅商贾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京城出了这么大事,很多人都跟着受了牵连,而这时候辽东军突然出现在京城,显然这些人是在寻找新的靠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