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这些人是在寻找新的靠山。
大军驻扎下来,自然有很多事要忙,而叶珣作为臣子,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去向皇帝请安
………………………………
第364章 上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由校其实也是个可怜之人,从小就没有母爱,跟老爹提心吊胆地生活在太子宫,一点没享受到皇长孙应有的待遇。
估计也是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他阴鹫的性格,最终在客氏的诱导下,一步步走上弑父这条不归之路。
再次被灌进迷失神志的药物后,朱由校整天除了摆弄木工活,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叶珣来的时候,从打开的殿门望进去,就见朱由校正低头摆弄一个木制的小房子,距离虽有点远,但还是能看出那个小房子十分精致。
历史上的朱由校就是被皇位耽误的木匠大师,现在也算是回归正轨了吧!
“陛下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爱鼓弄这些小物件,属下看过,他做出的东西真的很别致”
见叶珣转身,木铮边说边将殿门重新关上。
“吃穿用度都不得短缺,身边再给他安排两个女人,他不是小孩子,终究是有需要的,宫里宫外必须都得是我们的人”
“公公放心,属下已经将魏忠贤一党尽数清除,绝不会让这里的消息传出去半点”
叶珣一边吩咐,木铮一边点头答应着。
来到坤宁宫宝珠的住处,木铮很自觉地将一旁侍候的宫女太监全叫了出去,他走在最后,出去的时候,还顺手把殿门从外面关上。
殿内再没有其他人了,刚刚还端庄稳重的宝珠立刻欢呼一声,从座位上跳起来,然后纵身扑进叶珣怀里。
这时候的两人,正如新婚燕尔般,一刻都不愿意分开,所以这种情景下,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很快,熟悉的旋律又回荡在大殿之中。。。
好一会后,宝珠趴在叶珣胸膛上,手指一边在叶珣胸口轻轻划动,一边道:“再有两天就是新年了,母亲稍话来,问我回不回去?我想回去,你陪我好吗?”
“那是必须地,丑姑爷早晚都是要见丈母娘的嘛!对了,岳母还在信奉那个什么教吗?”
宝珠摇了摇头,道:“我已经劝过她,可你不知道,母亲很固执的”
叶珣皱了皱眉头,之前李永贞已经想他禀报过,客氏打算在张家人身上下手,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老丈母娘,所以这还真有点不好办。
从前和宝珠没有这层关系时,还得顾及宝珠感受呢,现在就更得替张家考虑了。
“红袖她们就快进京了,到时候你传道旨意,把她们宣进宫来,今年除夕我们在一起过”
“太好了,你不知道,我一个人在这里都快闷死了”
宝珠高兴地抬起头说道,随即眼神变得戏谑起来,继续道:“也不知道你这臭太监有什么好,听说还有个八九岁的蒙古小丫头,死活都要嫁给你,你一定也很喜欢她吧,不然怎么走那都带着?哼!我不管,以后你去那,我也跟着”
一提起大玉儿那个小人精,叶珣的脑袋又疼起来,现在他也看出来了,桑合已经铁了心要把大玉儿嫁给自己,这叫什么?小萝莉养成计划?
搂着宝珠的手臂紧了紧,歉声道:“福王大军距离京城不远,魏忠贤刚伏法,最近的事有点多,怕是不能天天来陪你了”
宝珠伏在叶珣怀中,柔声道:“去吧!我的男人是个盖世英雄,你若整天窝在我这里,反倒让我看不起了”
叶珣知道,这个才是真正的宝珠,一个知书达理、温柔娴淑的小女人。
第二天早朝,朱由校终于在叶珣的搀扶下,打着摆子坐在了龙椅上。
说来也怪,朱由校好像认识叶珣一般,叶珣来领他上朝的时候,就像个孩子似的,一直紧抓着叶珣不放手,即便是坐在龙椅上也是这样。
叶珣无奈只好站在他身旁,对着玉阶下的群臣道:“陛下被魏忠贤和客氏毒害太深,尚在恢复期,大家该议什么就议什么吧!”
说完侧身站在朱由校身旁,他还是头一次站在这个位置上,不得不说,那种俯揽群臣的感觉真的很不错,怪不得人人都想坐那个位置。
皇帝已经一个多月没露面,甚至坊间已经有传言,皇帝是被魏忠贤害了,现在见皇帝虽然有些变样,但终究还活着,大臣们都放下心来。
后天就是除夕了,正常情况下,朝廷已经收拾收拾该放假了,但最近朝廷变化实在太大,而且真定那边还有二十余万叛军在虎视眈眈,百姓们可以不在意,官员们却不能不上心。
今天包括很多平时无需上朝的勋贵们也都来了,朝政变化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能不来吗?
李待问作为六部仅存的部长,已经站在了文官之首,待叶珣话音一落,就闪身而出,将一份早就拟好的奏折双手呈过头顶。
“启奏陛下,这是臣有关新任各部堂官的条陈建议,恭请陛下预览”
谁都知道皇帝不识字,所以李待问这么说,就纯属多余了。
叶珣直接就待朱由校回答了,道:“既然是李尚书的建议,想必一定是好的,先呈上来吧!回头陛下自会回复你”
这是二人研究好的双簧,让群臣知道,即将上任的各部官员,都是经皇帝批准同意的。
只是这般做法,就有点太让群臣失望了,因为早点知道结果,也好早点抱大腿啊!
这时只见群臣中闪身站出一人,躬身施礼道:“敢问叶公公,有传闻朝廷要取缔司礼监,不知可有此事?”
这家伙绝对是个聪明人,连向皇帝启奏的环节都让过去了,直接就问到叶珣头上。
叶珣点点头,一脸沉痛之色,道:“昨日咱家进宫的时候,刚巧陛下清醒过来,遂告知咱家,司礼监的存在,实在不利于朝政发展,所以决心取缔,要取缔的还有东厂,只保留了咱家的西厂”
关东厂,开西厂,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不过取消司礼监对官员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吾皇圣明!”
好像演练好一般,群臣几乎一口同声地呼道,大部分朝臣已经明白,什么皇帝清醒时候的决定,看皇帝那副样子,能有什么决定才怪,也就是说,这应该是叶珣的决定才是。
虽说没人对厂卫有好印象,但叶珣统领西厂的时候,西厂的所作所为可比东厂强多了,所以对西厂的重新开张,都没什么意见。。。
………………………………
第365章 排斥
重开西厂对大明官员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这些年东厂、内厂,你方唱罢我登场,官员们都习以为常了,而取消司礼监则不一样了,这个举措意味着太监干政将成为过去,文官主政的局面将重新登上大明王朝的舞台。
群臣还有人想问什么,却见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突然站了起来,然后毫无征兆地拉着叶珣就走。
叶珣也有些无奈,谁曾想朱由校居然落下这么个后遗症,不得已,只能对群臣道:“诸位大人稍待,陛下有些不适,咱家先送陛下回去休息”
有很多事今天都得颁布下去,不然怕是很多人都过不好这个年了。
将朱由校送回寝宫,哄小孩一样,将一堆小木件摆在他面前后,这小子果然把叶珣丢在一旁,拿起木件用心地摆弄起来。
叶珣暗自摇了摇头,今后还是少让这小子出去,不然大臣们很容易看出问题的。
返回金殿,众臣果然都没有离开。
朱由校不在,叶珣自然也不能再站在玉阶上。
见叶珣回来,不待文臣们发问,永定侯赵南起就率先问道:“叶公公,准备何时对叛军动手”
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因为辽东军的到来,有人高兴,也注定会让一些人失望。
叶珣扫了眼众臣,然后才道:“咱家建议,组成一个战时内阁,由英国公和李尚书,以及咱家任临时阁员,诸位大人可有什么意见”
叶珣这么说,赵南起顿时明白过来,朝中肯定有福王的耳目,这里说出的话,恐怕明天就会传到福王耳朵里,遂点点头不再说话。
这时又一个大臣站出来,先是礼貌地向叶珣拱了拱手,然后道:“陛下圣明,既然裁撤了司礼监,那敢问叶公公是以何种身份参政”
此话一出,大殿内忽然诡异地静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叶珣身上,有疑惑、有嘲弄、还有不少幸灾乐祸。
叶珣的脸色也不太好看,看着那个官员,淡淡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官居何职”
“下官陈奇瑜,督察院都御史”
原来是条属狗的,怪不得这么爱咬人。
“陈御史的问题很到位,就不知这是你的问题,还是能代表所有朝臣和京城百姓如果京城百姓和文武百官都不希望叶某出现在京城,那咱家就返回辽东”
一听叶珣这么说,陈奇瑜顿时哑然,京城上下都指着辽东军打退福王的叛军呢,若叶珣就这么走了,自己还不得被京城百姓骂死啊
张维贤干咳一声,沉声对陈奇瑜道:“叶公公是陛下降旨招回京城勤王的,参与政事也是陛下首肯的,这件事本国公可以证明,以后任何人不得再就这个问题骚扰叶公公,不然别怪本国公参他”
陈奇瑜倒也不是非要难为叶珣,只是想通过这番表现证明自己的忠直,御史嘛若不时不时地刷一下存在感怎么行,却不想被叶珣和张维贤怼的灰头土脸,只得悻悻地退了下去。
叶珣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不知不觉的,竟把朝廷当成辽东了,在辽东,凡事他都可一言而决,但这里是京城,上面有皇帝,朝中还有无数疯狗一样的御史言官,不是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原本还想跟大臣们讨论一下提高俸禄,以及锦衣卫指挥使人选等事,现在却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不待张维贤说什么,就主动道:“本公还有事,朝议就不参加了”
话音未落,就见木铮捧着刚刚李待问呈上的奏折,快步而来。
“诸位大人,这是陛下刚刚批复的奏折,陛下身体不适,就不上朝了,列位臣工只需遵旨行事即可”
张维贤本来是要挽留叶珣的,见皇帝批复的奏折来了,立刻转移了视线。
有关官员任命的事,叶珣并没跟他商量,所以他也很想知道其中的内容。
还好叶珣没画蛇添足地弄份圣旨出来,不然张维贤等人都得以为上面的内容是叶珣弄出来的。
奏折上面的内容,叶珣早已知晓,所以在群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道奏折上的时候,就一个人走了出来。
刚来到殿外,崔应元就凑了过来,锦衣卫指挥使再次落马,这小子十分清楚,要想重新坐上锦衣卫指挥的宝座,只有把叶珣溜须好。
“公公可是要回府小人特意为公公定制了一辆马车,肯定不比您在辽东那辆差”
叶珣心急赶路,他那辆豪华座驾,就只能由红袖她们几个享受了,却不想崔应元又给他弄了一辆。
叶珣当然明白崔应元的心思,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太过重要,是绝对不能交给他这样的人的,只是这家伙现在还有点利用价值。
笑着道:“先不能回府,还有点别的事情,东厂那边没出什么乱子吧”
“公公放心,按照您的吩咐,弟兄们正全力配合卫字营的兄弟,只是小人职位卑微,能调动的人手不多啊”
崔应元说完,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叶珣,就差没在脸上写道“我要当指挥使”几个字了。
拍了拍崔应元的肩膀,微笑道:“你的心思本公明白,不过凡事都要慢慢来,没听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吗对了,锦衣卫中可有什么桀骜不逊之人比如在背后骂过本公什么的”
被叶珣拍两下忽悠几句,崔应元感觉骨头仿佛都轻了几分,忙道:“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公公不说,小人还真不好提,指挥同知田尔耕素来桀骜,平日里对公公也多有微词,要不要小人把他抓起来”
听到这个名字,叶珣不由微微一愣,他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个田尔耕是魏忠贤的死党,怎么这时候才冒出来,而且这次没有被清洗掉,那就说明在这个时空,这个田尔耕可能也变成了另一种性格。
而叶珣之所以这么问崔应元,是因为他知道,能被崔应元敌视的,肯定不会是溜须拍马之辈,起码应该是有些真本事的。
沉吟一下,才道:“先不忙抓,你让他来见我,本公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胆子”
正如叶珣所料,这个田尔耕在锦衣卫中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而且从来不买崔应元的帐,至于说背后骂叶珣,则纯属子虚乌有,能做到锦衣同知,除了要有一定能力,基本也都是世袭,现在几乎全天下的军人,那有不佩服叶珣的
要知道叶珣的功绩,可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对这样的人,除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谁又会在背后讲究他
听说叶珣要见田尔耕,崔应元先是一愣,随即点头道:“小人明白,回头就让他来见您”
………………………………
第366章 定策
叶珣的原意是要先去东厂,按照裁撤东厂的计划,胡久成等人正在对东厂番子们进行甄别。
魏忠贤在位时,东厂就是他的爪牙,不说是无恶不作,也没到差那去。
而那些作恶多端的档头番子们,肯定是要受到惩治的,但东厂有近万番子,要将他们全部赶出军营,也一定会成为京城乃至地方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要编入西厂和重新返回军营的。
作为未来自己在京城的鹰犬,叶珣怎能不关注西厂的情况,可他的人还没等进东厂大门,就被张维贤派来的人给追上了。
“启禀公公,国公请您过府议事,李尚书也在”
之前叶珣曾提议组建战时内阁,由他们三个任阁员,现在估计是老国公坐不住了,也难怪,二十万叛军近在咫尺,能坐住才怪。
点点头道:“好,本公马上就去”
说完转身对一旁的胡久成道:“可有什么问题?”
“公公放心,这神机营兄弟们的配合下,东厂这帮家伙都很配合,现正在分批隔离,肯定不会让什么人都混进西厂的”
对胡久成办事,叶珣还是很放心的,点头道:“将所有人员物资搬迁到西厂后,把这里推平,然后在这里建一座英雄祠,专司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叶珣一边吩咐,胡久成一边用心牢记,一个称职的手下,就是对领导安排的任务只说是,而从不问为什么。
吩咐完胡久成,叶珣刚要上马,身后街道上又传来一阵呼唤。
“叶公公留步。。。”
叶珣回头望去,却是个不认识的人,但从他的身着打扮,还是能看出这是个朝鲜人。
不用问,叶珣就知道,这一定是李倧派来的,自己撤回了何光先所部,皇太极又纵兵入朝,李倧不急着来找自己才怪。
只是现在没时间搭理他,遂转头对胡久成道:“先把这个朝鲜人送到我府上,回头我再见他”
胡久成答应一声,指挥两个手下迎住了朝鲜人,这边叶珣则跨上马疾驰而去。
来的这个朝鲜人见叶珣绝尘而去,不由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此人名叫金自点,是李倧的心腹,他到辽东的时候,叶珣已经离开,而在随后追赶叶珣的路上,他又接到李倧的急信。
朝鲜光海君早就投降了,所以皇太极大军入朝,几乎未受什么抵抗,而皇太极既然决定要常驻朝鲜,自然要先清楚所有反对势力,所以李倧的日子就越发难熬起来。
李倧怎么也想不明白,不是跟叶珣都约定好了吗!这姓叶的怎么说变就变了?
所以李倧严令金自点,无论如何也要求到叶珣的援助,却不想叶珣连话都不跟金自点说,金自点情急之下,这才哭起来的,不过看他的样子,十有八九是装的。
胡久成见状,又气又觉好笑,这都什么人啊!怎么动不动就哭上了?
生怕这家伙再说出什么有损叶珣名声的话,忙示意手下将金自点拉起来带进东厂大门。
叶珣没心思搭理朝鲜人,在他心中已经形成一套针对朱常珣的作战计划。
打败朱常珣的叛军很容易,难的是后继工作,怎么才能不让溃兵祸害更多的地方,才是最让他关注的。
张维贤和李待问等的都有点心急,待叶珣到了后,张维贤就率先开口。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能不能不那么小心眼?明天早朝你正常去,老夫看谁再敢胡乱叭叭”
叶珣摆摆手,道:“老国公勿恼,大臣们说的也对,以我的身份,也确实不宜再参与朝政”
见张维贤还想说什么,忙摆手示意自己的话还没说完。
“之前魏忠贤曾假借陛下的名义传召各地驻军勤王,可却没有一支军队前来,我想这跟老国公有关系吧!”
张维贤也不隐瞒,点头道:“老夫确实给昔日的部下传过话,只是没想到福王会弄出这么大动静”
“之前的事就先不要说了,回头我会再请一道圣旨,要各地驻军,尤其是黄河沿线的卫所,必须严守各条要道,不得放叛军通过,违令者斩”
一旁的李待问待叶珣说完,插嘴道:“公公可是有退敌之计了?”
“是的,这就是我为何没有继续从辽东调兵的原因,总攻的时间就定在除夕之夜”
听了叶珣的话,张维贤不无担心地道:“两万对二十万,小叶子,你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叶珣微微一笑,道:“二十万又如何?其中能有多少是真正的战士?不过滥竽充数罢了”
说到这,转头对李待问道:“朝臣们对你的条陈有何反应?”
李待问苦笑一下,道:“能有什么反应,老夫自然成了众矢之地,不管了,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老夫还怕了他们不成?”
叶珣很清楚,对这份新的官员任用名单,肯定会有人不服气的,八个内阁成员,辽东就几乎占了一半,往深想一下,内阁不过就是摆摆样子,他叶珣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李大人说的对,这事由不得他们,回头我会命人查一下有那些人反对最激烈,是时候该给他们点教训了”
李待问吓了一跳,忙道:“不能再抓人了,官员升迁,有人反对是正常现象,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
叶珣笑笑未置可否,话题一转,继续道:“出兵一事必须绝对隐秘,不然就起不到奇袭的效果了”
对叶珣的话,二人深以为然,谁都知道这种事情拖的时间越长,对朝廷威信的影响也就越严重。
又商量了一下后勤粮草等后继事宜,叶珣和李待问一起离开张维贤家。
叶珣骑马,李待问坐轿,没走几步,就见李待问从轿中伸出头来,对叶珣道:“公公可知道孙承宗?”
听到这个名字,叶珣不由吓一跳,这个名字可是太熟悉了,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修筑关宁锦防线,收复辽东四百余里,是个真正的牛人。
事实上叶珣还知道不少这时代的牛人,只是他毕竟来京时间太短,很多事情和想法都没来得及展开,现在经李待问提起,顿时也想起这个人来。
“当然知道,孙大人在那?我想去拜会他”
李待问被叶珣的反应弄蒙了,事实上孙承宗之前被党人排挤,差点没被赶出京去,后来因为才华出众,被任命为左庶子,专门给朱由校讲课。
只是老孙同志即没遇到好学生,也因为直率的性子得罪了魏忠贤,如果不是魏忠贤突然倒台,他就要打包回家了。
“公公,老夫觉得孙承宗更适合兵部尚书一职”。。。
………………………………
第367章 幸福
历史上的孙承宗,是在朱由校登上皇位后,才逐渐得到重用,并声名鹊起的。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老孙同志一开始就得罪了魏忠贤,所以并未有太多的机会接触朱由校,同时朱由校的心思也从未用在学习上,以至于让叶珣都差点与其失之交臂。
走在回府的路上,叶珣想了很多,历史证明,孙承宗确实比袁应泰有本事,也更适合兵部尚书这个职位,但还有个前提,就是辽东现在还算不上真正的平定。
袁应泰是守成之官,但在开拓进取方面,就明显有些不足了,所以孙承宗才是最好的辽东巡抚人选。
今天有点晚了,后天是年关除夕夜,就只能明天见见这位孙大人了。
回到府上,叶珣忽然发现自己那辆豪华马车停在门外,几个丫头正叽叽喳喳地指挥着下人们往里搬运东西。
想想也是,朝鲜使者都追上来了,红袖她们也该到了。
没有女人的家庭算不上完整家庭,叶珣同这几个女人虽然还没有宝珠那样的亲密,但也早将她们视做自己的家人。
多尔衮是最先发现叶珣的,忙欢呼一声跑了过来,直接跪倒磕头:“徒儿参见师父”
因为救人有功,叶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