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那几个老臣,总是跟我说一些奇怪的话,弄得我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叶珣轻轻握着宝珠的手,凝神着宝珠的眼睛,正色道:“我知道这样很让你为难,但为了儿子将来不会做那人一样的傀儡,现在只能委屈你”
宝珠缓缓靠进叶珣的怀中,柔声道:“你做的这一切,我又怎会不明白,只是。。。一想到将来,我真的有点怕”
话说到这份上,叶珣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安慰宝珠,只能用力将她搂在怀中,用这种无声的举动来安慰她。
皇帝大行,朝廷所有事物都停了下来,在京的番邦使节也纷纷前来吊唁。
叶珣为了给杨嗣昌等人制造机会,只偶尔出现在灵堂几次,然后就该忙什么忙什么去了。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道理很简单,却偏偏有人看不透,或许也不是看不透,只是人一旦钻了牛角尖,就会变得执拗起来。
让叶珣没想到的是,日本这次竟来了两个使团,一伙是后九尾天皇的使团,而另一伙则是德川秀忠的使团。
因为芳子的事,后九尾天皇算是与叶珣结下了梁子,只是这臭不要脸地,好似不知道芳子的事,竟然还通过张冠长向叶珣索要各种帮助。
不过这次来京吊唁,使团却没有向以往那样先来见叶珣,反倒是德川秀忠的手下,也算是叶珣的老熟人、渡边,主动前来拜见叶珣了。
京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叶珣的耳目,对后九尾天皇使节的举动,叶珣只是一笑置之,若没几个捧场的,岂不是太有损几位老大人的声望形象?
有了上次的教训,渡边这次来老实多了,带的礼物也是真金白银,什么横刀折扇之类的样子货,却是一样都没在拿出来。
看到一箱金银珠宝,叶珣果然态度大变,直接就吩咐人摆酒,要不是皇宫里还在办丧事,叶珣都准备叫一队歌舞来助兴了。
渡边心里怎么编排叶珣没人知道,至少表面仍是绝对的谦恭有礼。
端起酒杯,主动道:“叶公公大人,上次多有得罪,回去后,我家将军狠狠地教训了我,此次吊唁只是顺路,给公公大人赔礼道歉才是正题,请公公大人收下鄙人的歉意”
称呼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叶珣点头笑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们小鬼。。。日本人的汉文化学的不错,继续努力,你的道歉,本公收下了,回去后代本公向德川将军问好”
渡边有种感觉,跟这死太监说话绝对是种煎熬,而且他随时都有想要掐死对方的冲动,心说还是别扯了,感紧说正事吧!
“公公大人,是这样地,现在日本国内叛乱频繁,虽然德川将军的大军不惧怕这些乱贼,但敌人也很狡猾,而且武器也先进,听说有不少火器都是从中原购进的,为了早日消灭乱贼,公公大人可否支援我们一些火器?哦!公公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按价付银子地”
叶珣皱了皱眉头,道:“乱贼居然在用我们的火器?这事可得好好查一查,对了,芳子公主同小野君的婚礼是怎么回事?”
渡边不由一愣,心说我在跟你谈火器的事,你怎么扯到芳子身上去了?
不过还别说,在来之前,为了挑拨天皇跟叶珣的关系,这件事,德川秀忠还真做了些功课。
愣神之后,渡边很快换上一副原来你不知道的表情,说道:“天皇与逃亡在琉球的小野结亲,而小野又勾结了皇太极,现在三家联合,意欲对公公不利,这事公公大人难道不知道吗?”
叶珣知道,但知道的不多,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问渡边了。
微微一笑道:“如果我们联合出兵灭了小野,不知德川将军可有兴趣?”
听了叶珣的提议,渡边不由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德川秀忠早有灭小野之心,无奈实力不行。
如果同叶珣联合出兵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灭了小野后,这琉球群岛该归谁呢?。。。
(本章完)
………………………………
第540章 原来是他
虽然只与叶珣见过两面,但渡边对叶珣的为人,却算是有了深刻了解,知道想从叶珣这里讨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渡边想的差不多,一旦消灭了小野,琉球群岛是绝对不可能给日本的,因为那里本就是大明的藩属国。
而叶珣之所以提出联合出兵,一是曾答应大臣们今年不动兵,另外则是想看看德川军队的虚实。
这么大的事,渡边是做不了主的,而且叶珣也说了,只有先谈好这件事,然后才能说出售火器的事。
渡边无奈,虚头巴脑地跟叶珣扯了一会,就火急火燎地起身告辞了。
各国在京使节都有与自己国家联系的特殊渠道,快马从京城到登州,然后出海回日本,一个来回也用不了几天的。
送走渡边不大一会,又有侍卫来报,安费古扬求见,同行的还有一个小孩。
听说还有个小孩,叶珣不由明白了,这恐怕就是皇太极送来的质子了。
多尔衮已经去了察汗浩特,不然就让他过来看看,皇太极送来的儿子是真是假。
这家伙来的挺是时候的,叶珣正有话要问他,遂命人将安费古扬请进来。
叶珣明显是有点想多了,皇太极倒是想弄个假儿子蒙骗他,只是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为了不触怒叶珣,从而引来更大的麻烦,皇太极是不会犯这么低级错误的。
被送来的这个是皇太极的二儿子,爱新觉罗洛格,历史上对这小子没什么记载,因为他在万历末年的时候就挂掉了,是因为叶珣的横空出世,才让这小子意外活了下来。
不过当叶珣看到瘦弱的洛格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长了一副短命相。
安费古扬向叶珣施礼之后,还没等介绍身边的洛格,叶珣就先开火了。
“皇太极同小野勾勾搭搭的,想干什么?他是不是真觉得老子好欺瞒?”
一句话就把安费古扬问住了,因为这件事是范文程和皇太极秘密运作的,所以包括安费古扬在内的很多女真大臣都不知情。
“叶公公在说什么,外臣不是很明白,叶公公能否说的再详尽一些?”
叶珣知道安费古扬是个老实人,而且从他的表情中也能看出,他可能确实不知道这件事。
遂脸色一变,淡然笑道:“既然你不知道就算了,你只需把我的话如实转达给皇太极就行”
转头看向洛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家行几?找了汉人先生没有?”
这小子虽然带着一副随时要挂掉的样子,但站在那不卑不亢,见到叶珣这个女真人的生死大敌,也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这种表现要不是天生胆大,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回叶公公的话,小子爱新觉罗洛格,兄弟中行二,师从中原名士范先生”
洛格躬身答道,看他文质彬彬的样子,这个范先生显然是有两下子的。
叶珣纯属无心之问,中原文化人多了,爱做汉奸的也多是这帮人,记得皇太极的长子叫豪格,这小子叫洛格,听名字就像兄弟。
再次转向安费古扬,道:“带着洛格去礼部找袁尚书吧,你们的事,本公就不参与了”
叶珣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太出乎安费古扬的意外了,心中不由在想,莫非这死太监又有什么阴损的主意了?
阴损的主意确实有,只是要说出来的话,就不灵了。
对叶珣的为人实在有些不放心,安费古扬忍不住又问道:“公公,那承认我大金国之事?。。。”
“老安呐!本公看你是个老实人,所以也不瞒你,最近本公心力交瘁,很想告老还乡,像这样的烦心事,实在是不愿意管了,你们就去找杨阁老和袁阁老他们吧!”
“对了,你老师叫什么?不会是叫饭桶吧?”
听了叶珣近乎无赖的叫法,洛格脸上顿时现出愤然之色,大声道:“公公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又是名扬天下的大英雄,怎能如此欺辱名士?好叫公公知道,在下的恩师姓范名文程,号岳辉,想必公公也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号吧?”
居然是他?
女真建国的头号大汉奸,叶珣又怎会不知道,只是平时太过忙碌,这人又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以至于叶珣早把他忘脑后去了,却不知这家伙隐姓埋名地当起皇太极儿子的老师了。
貌似以范文程之才,不能只做个教书先生吧?
安费古扬那想到叶珣会把激将法用在小孩子身上,皇太极早有吩咐,严禁向外人透露范文程的消息,待要阻止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下意识地转头望去,却见叶珣眼神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打发走安费古扬,叶珣来到隔壁房间,这房间里放着的是从辽东带过来的巨大沙盘,因为战事需要,现在连朝鲜的模型也加了上去。
站在沙盘旁默默注视着朝鲜的位置,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情报做的实在太不到位了,皇太极身边隐藏着这么一条大鳄,居然到现在都没人禀报,难不成是朝鲜的情报点被捣毁了?很有这个可能啊!”
“如果没猜错的话,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很可能是这个范文程在暗中操纵的,这样一个人,可不能任他活下去,看来有必要回一趟辽东了”
事实上叶珣对孙承宗在辽东的一系列作为,都是非常肯定的,但孙洞近段时间的表现,实在有些差强人意,由点知面,辽东其他将领们,是不是也都觉得女真人再也打不回来,而有了麻痹思想?
站了好一会,眼光从朝鲜的位置挪开,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忽然又定住了身形。
朝鲜的位置已经在沙盘边缘,朝鲜对面是日本海,那么再往北呢?从前海参崴的地方,应该还有出海口吧?
想到这,叶珣眼中不由射出异样的光芒。
“皇太极老兄,你的造船厂就应该在那里吧?”。。。
皇帝的丧事还没办完,宫里就忽然传出皇后与叶珣争吵的消息,随即叶珣的几个小老婆也都被送出宫来。
太子尚在襁褓中,已经有消息说太子将继位登基,现在的皇后也将进位皇太后,不仅如此,皇太后还将垂帘听政。
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向标,预示着朝局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偏偏是在这个时候皇太后与叶珣不合的消息传出来,那是不是预示着横行一时的叶公公,真的要失宠了呢?。。。
(本章完)
………………………………
第541章 安耐不住
国不可一日无主,要不是太子太小,老皇帝这边咽气,那边新皇就该登基的。
在杨嗣昌等几位重臣的帮衬下,还是很快就举行了太子登基典礼,而似乎是为了配合谣言,新皇登基大典上始终都没有看到叶珣的影子,陪在皇太后身边的,只有大内总管木铮。
不知道的还以为叶珣在闭门思过,事实上他已经在去往辽东的路上了。
走之前,叶珣只召见了田尔耕,却没有见木铮,按叶珣之前的想法,这是对木铮的终极考验。
利益面前,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变,更何况还是个身上缺零件的太监。
有杨嗣昌等人主持配合,登基大典进行的很顺利,按照几位阁老与皇太后达成的协议,皇帝年幼,皇太后也无需每日临朝,只需在大朝会的时候抱着小皇帝在帘后听政即可。
宝珠对此无可无不可,反正她也志不在此,按照叶珣的话说,她只是要为儿子先占着位置而已。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儿子的将来,吃点苦,受点委屈根本不算什么。
事实上杨嗣昌等人一直都在关注叶珣的动向,直到确认叶珣已经离京后,杨嗣昌才同袁可立、于昭杰一起找到木铮。
袁可立之前可是放出话要辞官告老的,但随着新皇登基,以及皇太后跟叶珣之间传出不和的消息,已经让他看到了机会,一个同杨嗣昌一样的机会。
一间僻静的朝房内,木铮一边被两个小宫女侍候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两位老大人说话。
“木公公少年才俊,难道就不想更进一步吗?”
听了杨嗣昌的话,木铮微微一笑道:“杨阁老此话怎讲?”
杨嗣昌看了眼狗腿子于昭杰,显然是在示意由他来说。
来的时候,老大就已经嘱咐过怎么说了,于昭杰干咳一声,道:“木公公可向皇太后建议,重组司礼监,以木公公跟皇太后的感情,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肯定非木公公莫属啊!”
听了于昭杰的话,木铮不由吓了一跳,叶珣走的时候什么都没跟他说,而且以他对叶珣和皇太后的了解,所谓的争吵,只是闹了个小别扭,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和好如初。
野心谁都有,可首先得清楚自身的情况,司礼监是叶珣主张裁撤的,若自己背着叶珣再搞起来,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自万历皇帝时起,木铮就始终跟在叶珣身旁,对叶珣的手段可谓是深有了解,之前因为手下失职的事,差点被叶珣废掉,如果再来一次背叛。。。
想到这,木铮不由打了个冷颤,摆手让两个小宫女退下,然后正色道:“几位大人莫要害我,杂家还想多活几年,另外杂家也奉劝各位,没人能斗得过叶公公的,你们还是趁早收手的好”
司礼监掌印太监,可说是太监生涯的顶点了,这样都打动不了木铮,三个老家伙不由面面相觑。
袁可立沉声道:“司礼监乃洪武皇帝首创,叶珣擅自将其裁撤,已经是违背了祖制,此事我等必会向皇太后分说,木公公不肯答应,难道想看着便宜别人吗?”
确实,木铮不动心,不代表别人也不动心,实在不行从金陵那边调个大太监过来,也一样能撑起司礼监来。
看着袁可立,木铮的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片刻后,忽地一笑,道:“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先问过太后吧?如果太后同意,杂家也没意见”
杨嗣昌一拍大腿,赞道:“就知道木公公是个爽快人,放心,太后那里有我等来说”
不管多坚固的堡垒,都是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按照杨嗣昌的计划,首先挑起叶珣身边人的野心,使叶珣众叛亲离,然后鼓动太后免了叶珣的所有职务,最好是能将叶珣囚禁起来,如果办成的话,叶珣就永远都别想出来了。
计划很完美,考虑到叶珣身有武功和控制着西厂,杨嗣昌的下一个目标是田尔耕,因为只有锦衣卫中有武功高强的人,也有实力同西厂抗衡。
所以得到了木铮的答复后,几人没有先去找太后,而是回到于昭杰府上,随即给田尔耕下了请帖,请田尔耕过府饮宴。
这个时候虽有叶珣提高了武将的地位,但在杨嗣昌等文官心中,武将一样是要听命于文官的。
木铮待几人走后,则直接去了慈宁宫,由皇后变成太后了,住的地方当然也要有变化。
叶珣的其他老婆都可以走,唯独挺着大肚子的红袖无法离开,返回叶珣府上那个红袖,其实是别人假扮的。
木铮将杨嗣昌等人找他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本以为太后会发怒,却不想宝珠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哀家妇道人家,朝廷大事由他们折腾去吧!”
说完这句话后,就直接把木铮打发走了,弄得木铮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说莫非太后真的跟叶公公闹掰了?不应该啊!
木铮前脚刚走,挺着大肚子的红袖就从后面转了出来。
“看到没有,夫君说的一点都没错,这还没怎么样呢,这群狗官们就跳出来了,如果没有夫君在背后支持,妹妹和震儿将来还不知道得被他们欺负成什么样呢!”
“姐姐说的是呢,只是夫君不在身边,我这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现在只希望震儿快点长大,我们就可以彻底清闲下来了”
大殿里没有外人,卸下所有伪装的宝座直接躺在了床榻上,那还有一点母仪天下的形象。
红袖撇了撇嘴,道:“妹妹说这死太监是不是在跟咱姐俩做对啊?你生震儿的时候他不在,眼看着我这又要生了,他却又跑去辽东了,莫不是那边还有个狐狸精在勾引他?”
敢当面和背后这么说叶珣的,天下唯红袖女侠一人尔。
宝珠强忍着笑,站起来扶着红袖坐下,道:“夫君不是说了吗!你生的时候,不管多远,他都会赶回来,他这么偏心,姐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如果他真是个庸碌之辈,姐姐又怎会看上他?”
一番话说的红袖眉开眼笑,不过很快又皱起眉头来,道:“这次他去辽东,连小箩都没带,我还真有些放心不下”。。。
(本章完)
………………………………
第542章 巡视辽东
二月的北方,寒风依旧,不过毕竟已是临近春天,空气中的温度似乎都有了丝暖意。
因为红袖也快生了,所以叶珣不会在辽东待太长时间,他的第一站是宽甸一带,而最后才是沈阳。
宽甸六堡一直都是防守朝鲜女真的最前沿,现在仍由大将曹文诏在驻守。
为了更方便管理,宽甸六堡已经合并成一城,并将编制扩充为都司。
曹文诏曾在这里被皇太极偷袭,还差点因此丧命,如果是要让朝廷委派的话,别说是重新领军,能不能保住命都不好说。
叶珣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重新将曹文诏提拔起来,而且正式让兵部行文,任命曹文诏为都指挥使,目前在辽东,除了巡抚孙承宗,就数他的官职最高了。
叶珣的行程很隐秘,除了孙承宗和曹文诏、孙洞,其他辽东官员都不知道他要来。
算算日子,叶珣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没回辽东了,这里是他起家的地方,踏上辽东的土地,空气中仿佛都有一种家的味道。
为了不引人注意,叶珣只带了五十名侍卫,一路风驰电掣,直奔宽甸而去。
有关京城的各种消息,每天都会有鹰信送达到叶珣手里。
杨嗣昌等人找了木铮,找了田尔耕,如果叶珣没猜错的话,几个老家伙该去找张维贤了,因为只有他在军中还有一定的威望。
很显然,杨嗣昌等人也想明白了,没有军队的支持,他们就是在闹着玩。
只可惜,现如今的京营,已经不是从前张维贤能一呼百应的时代了,况且以叶珣对张维贤的了解,这老狐狸肯定不会趟这淌浑水的。
百姓日益富足,国家越发强盛,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张维贤若是连这点都看不清,早就在朝廷内斗中败北了。
其实杨嗣昌等人也都算得上是正人君子,但好人也一样有私心,如果皇帝不是叶珣的儿子,叶珣是很了意帮助他们完成心中理想的。
现在只能说他们是生不逢时了。
去年辽东雪下的不小,此时放眼望去,仍一片银装素裹,天地间仿佛都是白色的。
按照农民的话说,这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北方的春耕要比南方晚很多,天寒地冻的,除了城镇,几乎看不到人影。
过了辽河,终于碰到曹文诏前来迎接的队伍。
帐篷支好,行军大锅架前来,猪肉炖粉条子,小鸡炖蘑菇,两个北方招牌菜的香味,很快就在营地内飘荡前来。
大帐内,曹文诏陪在叶珣下首,一年不见,曹文诏又黑瘦了不少。
上次的宽甸之败,对他打击很大,所以平日里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比普通士兵还要严格,对鸭绿江沿岸堡垒的巡视,从未间断过。
有这样的将帅,士兵们又怎敢懈怠,这些消息早有人报给叶珣,所以对别人或许有不满,对曹文诏,叶珣却是非常满意的。
菜还未出锅,酒先端上来了,曹文诏亲自给叶珣倒了一碗酒,笑道:“知道公公喜欢烧刀子,这是去年一个老参客送我的,一直没舍得喝,就等公公你来呢”
叶珣端起来闻了一下,随即赞道:“果然是好酒,味道醇正,难为你了,这么好的酒,在我那可是存不住的”
“对了,我听说给曹变蛟的封赏,让你给退回来了,这是何故啊”
“呵呵公公勿怪,那小子今年才二十出头,立了点小功,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公公不能这么惯着他”
按照曹变蛟在辽东以及草原的功劳,在年前的时候,叶珣就让兵部给曹变蛟委以总兵衔,任命状都送去辽东了,却被曹文诏给挡了回来。
曹变蛟为此还同曹文诏耍了一阵小脾气,只有叶珣知道,曹文诏此举,其实是在保护曹变蛟。
年轻气盛,骤登高位,严格来说,确实不利于曹变蛟的成长,但赏罚分明,也一直是叶珣的行事作风,所以此次来辽东,这件事也是要顺便处理一下的。
“这小子现在在那,你通知他我来了吗”
“通知了,这小子还在跟我怄气,过年在我这吃了顿饭就回铁岭了,待我们到宽甸,他也应该差不多到了”
说话间,两盆大炖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