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小子现在在那,你通知他我来了吗”

    “通知了,这小子还在跟我怄气,过年在我这吃了顿饭就回铁岭了,待我们到宽甸,他也应该差不多到了”

    说话间,两盆大炖菜被侍卫们端上来。

    好长时间没吃这口了,叶珣还真有点馋了,遂拿起筷子大吃起来。

    曹文诏倒没那么急,边吃边道:“之前公公来信说要重建奴儿干都司,末将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叶珣夹个鸡大腿啃的正欢,听了曹文诏的话也没住嘴,含糊不清地道:“说下去”

    “从前努尔哈赤建国之后,已经统一了包括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在内的所有女真部落,公公逐走皇太极后,那些地方的部族首领们虽然名义上归属朝廷,但我辽东属于刚起步阶段,对那些地方的管控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所以末将的意思,对了末将同孙大人也探讨过这问题,就是对那些地方暂时搁置,或是还像从前一样,由部族头领担任卫所军官,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辽东官府的压力”

    叶珣喝了口酒,将嘴里的菜咽了下去,才道:“你们的担心很有道理,来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想,摊子铺太大,不见得就是好事,所以我改变了一下想法,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曹文诏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道:“末将愚钝,还请公公明示”

    “那边曾是野人女真的地盘,放出风去,朝廷要重建奴儿干都司,但要取消原来的卫所制,而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的人选,将在各部落酋长中选拔,有德者、有能力者居之,女真人也好,奚人也罢,那怕是朝鲜人都行”

    叶珣的思想实在太过前卫,鹤蚌相争的典故谁都知道,所以曹文诏也算是能理解叶珣的意思,只是连朝鲜人也算了进来,这未免有点太不靠谱了吧

    见曹文诏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叶珣遂继续道:“辽东这边长期被女真人盘踞,建州女真虽然已经被赶跑,但其影响仍在,这么大一个诱饵抛出去,别说是野人女真了,就是皇太极怕都会动心,所以必然会处心积虑地想要得到这个位置,以便名正言顺地从朝廷获取物资,若让他们如愿,假以时日,必然又成尾大不掉之势”

    说到这里,叶珣没有再说下去,曹文诏却是明白了叶珣的意思。

    “敢情叶公公此来,是要彻底解决女真的隐患啊”


………………………………

第543章 女真反应

    叶珣不是神,不是每一步都能算得那么准,但相比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思路却已远超他们的理解范畴了。

    皇太极的造船厂位置,虽然不是叶珣想的后世海参崴地区,却也不算太远。

    从日本海一直向北航行,有一个叫库页岛的岛屿,这里人烟稀少,如果查看明朝早期地图,库页岛也曾是明朝地盘,只是在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后,那里早已成了废弃之地,甚至很多辽东人都不知道那里曾是明朝土地。

    孙动就吃了这个亏,查找女真造船厂的时候,眼光只局限在了朝鲜沿海,却根本没往这极北之地想。

    皇太极在朝鲜找不到像样的造船师傅,不过在琉球的小野倒是给他找了不少会造船的工匠。

    这样加上朝鲜的一些工匠,还真让皇太极鼓捣出不少战船来,只是这种船跟明朝的战舰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而最主要的还是战船上没有明军那样犀利的火炮。

    为此皇太极高价聘请了几个西洋人,还别说,图纸是弄出来了,但朝鲜没有像样的炼铁作坊,也没有能源源不断供应的铁矿石,所以想要搞出明军那样的火炮,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可以想象,以皇太极的性格,如果火炮鼓捣出来,早就同明军开战了。

    所以皇太极极其手下们,一直把弄到明军火炮作为重中之重。

    有关明朝要重建奴儿干都司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皇太极这里。

    同叶珣想的差不多,如果能得到奴儿干都指挥使的位置,再想获得明朝火器不就容易多了吗!

    朝鲜王宫内,皇太极与范文程相对而坐,说起这种收买人心的表演,皇太极并不比叶珣差,而这种举动的结果也是汉奸们更加卖力地出卖自己的灵魂。

    “范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皇太极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有礼,好似他真把这个汉奸当人了似的。

    “大汗,请恕在下直言,此事很有可能是阉贼的陷阱,目的是让女真各部自相残杀”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不参与此事?”

    “呵呵!非也,在下的意思不但要参加,而且还一定要拿下这个位置,不过就不要由我们女真勇士出面了”

    看着范文程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皇太极的心情也莫名地好了几分。

    “先生快说,本汗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据在下所知,现生活在奴儿干地区是野人和东海女真各部,其中库尔喀部虽然算不上强大,但有件事大汗可能不知道,现任的库尔喀部酋长,忽剌修奴实际乃汉女所生”

    听了范文程的话,皇太极不由一愣,心说范老师够可以啊!女真人的事居然知道的比我还清楚。

    显然看出了皇太极的疑惑,范文程继续笑道:“大汗勿怪,既然决心为大汗效力,辽东的事又怎可不上心?”

    皇太极也笑了,伸出大拇指,道:“先生高明,按照先生的说法,是要扶植这个人上位?”

    “正是,阉贼嘴里说是各民族平等,骨子里却根本信不过异族人,只要让他知道忽剌修奴有一半汉人血统,他一定会在这个人身上坐文章的”

    “而在这之前,大汗不妨先给忽剌修奴去封信,至于如何承诺,就看大汗的心情了”

    皇太极沉吟片刻,道:“长白山以北,尽可归库尔喀部所有,日后回师辽东,原海西所部,也尽可归其所有,先生以为如何?”

    范文程点点头,道:“听说此人极好财色,大汗不妨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另外在信上再加一句,来日攻取中原,天下与君共享之”

    “就依先生,对了,有关大明京师流传叶珣与太后不和之事,先生有何看法?”

    “这件事诡异之处甚多,不过以在下看来,以阉贼对军队的影响,怕是最后大明朝臣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是这样一个好机会,我们若不加以利用,岂不是太对不住他叶公公了?”

    “哈哈。。。”

    听范文程说的有趣,皇太极也不由仰天大笑起来。

    “启禀大汗,洛格贝子突发急病,暴死与大明京城礼藩院”

    近侍突如其来的禀报声,顿时就打断了皇太极的大笑,一口气没上来,犹如被踩了脖子的公鸡,声音嘎然而断。

    喘了几口粗气,猛地站起身,涨红了脸怒道:“你、你说什么?”

    近侍还很少看皇太极这副模样,吓得趴在地上,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一遍。

    洛格是皇太极的第二个儿子,虽算不上如何宠爱,但毕竟是自己儿子,现在突然暴死,皇太极顿感有种锥心般的疼痛,很自然地把儿子的死归咎在叶珣身上。

    “阉贼,不杀你,某誓不为人!”

    这种誓言已经不知道发了多少遍,虽然没用,但没事叨咕几遍,也能起到心里麻痹的作用。

    其实皇太极也知道,他跟叶珣是国仇,没什么个人恩怨,以叶珣的身份和手段,是犯不上对付一个小孩子的。

    范文程在一旁皱了皱眉头,虽然他也看出洛格是个短命相,只是却也没想到会死的这么突然。

    当即沉声道:“大汗节哀,这件事不能这么算完,洛格贝子是去做质子的,大明朝廷没有看护好,必须要给我们一个合理解释”

    皇太极抹了下眼泪,点头道:“来人,传话给安费古扬,此事大明若不能给是合理解释,本汗不惜兵戎相见”

    狠话是一定要说地,办不办则是另外一件事。

    确实,当叶珣接到京城发来的鹰信后,也着实感到非常意外,还好把人推出去了,不然那帮老家伙又得用这件事做文章了。

    有军队在手,京城那边怎么折腾也翻不了天去。

    沉吟片刻,叶珣给胡久成去信,命他加大对自己府邸的保护力度。

    现在还在同宝珠做戏给别人看,家里的防卫显然也不如皇宫,自己不在,为了防止有人狗急跳墙,几个老婆身边的防卫力量必须加强。

    安排完这些,叶珣的眼睛不由向朝鲜方向望去。

    算人者,人亦算之。

    这是一句已经被说烂,却又非常有道理的老话,范文程一直隐身在暗中给叶珣添堵,殊不知叶珣此次来辽东,其中有一件必须办的事,就是干掉他老范。。。


………………………………

第544章 推心置腹

    鸭绿江大明一侧,两里左右就是一座瞭望塔,这样的瞭望塔还兼具烽火台的作用,一旦发现敌情,点燃之后,可以最快速度传到宽甸大营。

    江边是人工堤坝,然后是一片开阔地,再往回则是阶梯状的堡垒,堡垒里可以藏兵,同时各配有一门火炮。

    这种火炮并不是沈阳兵工厂的最新产品,都非常的笨重,但威力却不小,尤其是加装开花弹或是爆破弹,定向发射的话,威力并不比新式火炮差,之所以选用这种火炮,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样即便阵地有失,敌人在短时间内也别想把这些火炮运走。

    堡垒是以坑道相连接,纵横交错的坑道不但可以快速机动军队,还可以抵消敌军骑兵的冲击。

    叶珣一边视察一边点头,宽甸守将的人选果然没有选错。

    曹变蛟是早叶珣一天到的,年轻人忘性大,况且过后也明白叔叔是为自己好,之所以不肯待在叔叔身边,还是面子有些过不去。

    知道叶珣来之后,还以为叶珣又要跟谁开战,带着一千尖刀营就赶了过来。

    同敢字营一样,辽东现在虽然不缺士兵,尖刀营也一样没有扩充,兵员始终保持在一千,按曹变蛟的话说,兵在精不在多。

    见叶珣站在冰封的江边眺望对岸,曹变蛟不由兴奋地道:“公公,可是要打建奴了?兄弟们可都憋坏了,您下令吧!尖刀营的弟兄准保第一个杀到平壤去”

    叶珣扭头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道:“我准备把你调回京城去,找几个老夫子好好给你上上课,免得你总这么浮躁”

    一听叶珣要调他回京,曹变蛟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公公啊!让老夫子教我,您还不如杀了我呢,算我说错了还不行吗!”

    “刚极易折,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让我如何放心把军队交给你?”

    一句话说得曹变蛟脸色通红,沉默片刻,猛地斜跨一步跪倒在叔叔曹文诏面前,低声道:“叔叔勿怪,侄儿知错了”

    曹文诏连忙伸手扶起侄儿,他深知在叶珣心中,自己的地位怕还不如这个侄儿。

    “自家人,无需多说,还不快谢过公公点化之恩!”

    叶珣摆摆手,对曹变蛟道:“你的勇猛,全军上下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你的优点,也将是你致命缺点,以你的战功,早就可以应该独当一面了,之所以还把你留在你叔叔身旁,就是希望你多学学你叔父的沉稳睿智,这次不提拔你,其实是我的意思,而且我还告诉你,以后还这么毛躁的话,这一千人也不让你领了”

    叶珣这番话可说是声色俱厉,他很少有对属下这么说话过,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将来中原平定,叶珣要出征远方的时候,是要带着这员爱将的。

    一番话说的曹变蛟豁然而惊,再次向叶珣深施一礼,道:“公公金玉良言,蛟一定牢记在心”

    批评的话说完了,该给予适当表扬了。

    点点头道:“不过你小子总得来说尚算可以,没有给我丢脸,过两天带着你的人跟我去一趟奴儿干”

    说到这,叶珣忽地像是想起什么,转头对曹文诏,道:“我听说奴儿干山上的永宁寺里还有僧人,可是真的吗?”

    曹文诏茫然摇头道:“末将只知道那里有座寺院,具体什么情况却不知道”

    叶珣打压佛教的事,几乎天下皆知,而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员中,信佛的人都大有人在。

    听叶珣问起,曹文诏心中不由在想,莫不是叶公公收拾和尚上瘾了,这么偏远的寺庙都不放过?

    曹文诏不知道,叶珣一直很钦佩那些苦行僧,在来的路上就曾打听过永宁寺的事,有人告诉他,永宁寺目前只有两个老和尚,而且一直都是自食其力,从不外出化缘求施舍,深受当地百姓尊敬。

    如果真是这样,叶珣还打算去看看他们呢。

    说话间,一阵马蹄声从后面传来,回头望去,却见是孙洞带着手下赶了过来。

    要孙洞过来,一是要暗杀范文程,另外就是要他派人去极北之地寻找皇太极的造船厂。

    回到大营,曹家叔侄退下后,孙洞先将这次处理韩平一事,当面又向叶珣做了一次汇报。

    对韩平的事,叶珣可说是非常的痛心,但也没办法,这件事他也有疏忽的地方。

    片刻后,才沉声道:“他的家人都安置好了吧?”

    “公公放心,按照您的吩咐,他的夫人孩子都送去了江南,他的家产也分文未动”

    叶珣转头盯着孙洞看了一会,才道:“范文程的事计划的怎么样了?”

    叶珣虽没有一句责怪的话,但刚才片刻的凝视,却足以让孙洞铭记终身了。

    暗暗擦了把冷汗,恭声道:“公公放心,属下已经派出最得力的手下去办此事,绝不会让公公失望”

    在之前的书信中,叶珣已经命孙洞开始运作此事,杀人有很多种方法,最高明的刺杀,莫过于让目标的死,像是一场意外,这也是叶珣要求的效果。

    叶珣没有就这件事继续下去,走到地图前,手指着朝鲜以北的海岸线,一直向北画去。

    “马上派人沿着这条线寻找,如果我所料不错,皇太极的造船厂一定就在这个方向”

    看着叶珣手指画的方向,孙洞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因为他确实没想到那么远的地方还会有造船厂。

    不过心中也未免有点不服气,辽东这边都这么冷了,再继续往北的话,不得更冷啊!

    叶珣是老大,心里再不服气也得照做不误,遂连声答应。

    帐内没有其他人,孙洞刚要告退,却被叶珣叫住了。

    “孙兄,你年长我很多,私下里叫你一声孙兄并不为过,你我又是相识于微末,现在不论局势还是生活,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贫贱在一起,富贵也要我们兄弟共享之,我不希望我们当初从辽东走出来的任何一个老兄弟掉队,让我们做一世的好兄弟,孙兄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叶珣这番话不但说的语重心长,也同样的情深义重。

    孙洞霍然抬头,呆呆地看了叶珣片刻后,才重重一抱拳,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叶珣前世做过领导,知道对待属下不能一味地加之以威,那样暂时看似乎没问题,但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属下跟你离心,而心一旦离开,再想找回来可就难了。。。

    (本章完)


………………………………

第545章 精彩上演

    “启奏太后,新皇登基,各地频现祥瑞,臣等商议后,特奏请将年号定为隆熙,今年是为隆熙元年,请太后允准”

    “众卿皆为鸿学大儒,商定的年号一定是好的,哀家无异议”

    “谢太后,另外老臣还有一事禀奏,请太后允准”

    “杨阁老请讲,您等皆是老成谋国之臣,有什么提议尽管说,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哀家绝无不允”

    “司礼监乃洪武皇帝所设,前后已历二百余年,臣等商议之后,认为即是洪武皇帝所设,那就一定是好的,新皇登基,实不宜推翻祖制,从前魏忠贤乱政,才不得不临时裁撤,现在魏奸已经伏法,还应重开司礼监才是,请太后允准”

    今天是宝珠应杨嗣昌等内阁朝臣所请,正式以太后身份来旁听朝会的,按杨嗣昌等人的想法,就是让宝珠来当摆设的。

    已经做了一年多皇后,面对满朝文武,宝珠倒也能应对自如。

    随着杨嗣昌的奏请声,朝臣中也稀稀落落地传出几声附和。

    要知道杨嗣昌不但是内阁辅臣,还兼任着吏部尚书,所有官员的升迁都要经他而决,一般官员是根本不敢得罪他的,所以不管他提出什么,都会有捧臭脚的。

    杨嗣昌不是叶珣,叶珣做事可以不在乎手段,但杨嗣昌不行,他是读书人,读书人做事是不能任性而为的。

    朝臣中是有不少人要看杨嗣昌的脸色,但却不是全部。

    谁都知道司礼监是叶珣主张裁撤的,现在杨嗣昌却要重设,这件事叶珣知道吗?

    都说现在叶珣在后宫失宠,现在杨嗣昌又把这件事提出来,显然就是冲着叶珣去的了。

    当朝第一大太监和内阁首辅开火,可别被殃及池鱼。

    有了这想法,大部分人都明智地闭紧了嘴巴,然后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袁应泰和张铨,这两人是叶珣铁杆,他们若不吭声,那别人也最好老实地。

    不曾想,袁应泰和张铨两人此刻仿若老僧入定,对周遭的事物充耳不闻,就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一丝变化,好像杨嗣昌的提议跟他们一点关系没有似的。

    这两人不吭声,大部分人也绝不会往前冲,注意!是大部分人,而不是全部。

    这件事是杨嗣昌提议,袁可立和于昭杰两人附议的,方振儒和王寅却不知道。

    杨嗣昌说完后,王寅的嘴动了动,当触及杨嗣昌阴沉的目光后,遂也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方振儒却不惯着杨嗣昌,浓眉一挑,沉声道:“杨大人此举怕是不妥吧?可有征求过叶公公的意见?”

    反对的声音肯定会有,杨嗣昌心里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待方振儒说完,故意皱着眉头道:“本官倒是很不明白方大人的意思,叶公公只是西厂督公,而且早就言明不参与朝政,设不设司礼监的事,只需太后同意就可,难道还要太后去征求他一个天子家奴的意见?真是笑话!”

    “你!。。。”

    一番话怼得方振儒老脸通红,偏偏又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因为杨嗣昌说的也没毛病啊!叶珣是个太监,又不是司礼监的管事太监,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对朝政指手画脚。

    道理谁都知道,但问题是,谁都知道叶珣的实力,想要越过他办成这件事,可能吗?

    方振儒被怼得说不出话来,他手下小弟可不干了,要知道老方的官职是左都御史,手下全是吃饱了没事干,逮谁咬谁的主。

    自从老方上台之后,对御史言官们的管束严格多了,这帮人可说已经很长时间没发挥了,现在老大有难,可给了他们发挥的机会。

    “杨大人可是读书人否?”

    还没等杨嗣昌再接再厉,逼着太后答应这件事,一个三十左右,面目黝黑的御史就跳出来质问道。

    杨嗣昌皱着眉头望去,却见是一个他本家,名叫杨宪的御史。

    当即不悦地道:“你有何资格质问本官?这也不是你说话的地方,还不快退下!”

    “哈!大家看到没有?杨阁老好大的官威啊!不以言获罪,是洪武皇帝他老人家定下的祖制,你口口声声摇遵循祖制,怎么却不准我这御史说话了?太后在上,你到底是何居心?”

    杨嗣昌也是个急脾气,况且杨宪的话,句句都戳到了他心里,不由恼羞成怒,急走两步,一拳就打在杨宪的脸上。

    杨宪没想到杨嗣昌会突然出手,猝不及防下,被一拳打倒在地。

    “你个老王八蛋敢打我?老子跟你拼了。。。”

    说罢从地上爬起来就向杨嗣昌冲去。

    要知道在朝堂上上演全武行,一直都是大明朝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是最近一年才消停的,现在盛况重现,大臣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就差没打声叫好了。

    “不要打了,杨阁老小心。。。”

    袁应泰和张铨好像商量好似的,第一时间抱住了杨嗣昌,看似在保护杨嗣昌,却也把杨嗣昌的手脚都束缚住了。

    冲过来的杨宪见状,对着杨嗣昌的脸颊就是一通组合拳,只打得杨嗣昌眼眶乌青嘴角出血。

    气得杨嗣昌一边挣扎一边怒吼道:“放开!你们抓我干什么。。。”

    有帮着杨嗣昌的官员见老大受伤,纷纷扑向杨宪,而杨宪也不是孤军奋战,他身边还有一群御史哥们呢,见杨宪有难,也冲了过来,转眼间朝堂内就乱了套,官员们厮打在一起,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宝珠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坐在帘后目瞪口呆看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转头对一旁的木铮道:“哀家不是在做梦吧?他们、他们可都是朝廷重臣,怎么跟泼皮打架一般?”

    木铮强忍着笑,躬身道:“太后还是摆驾回宫吧!让他们自己闹去,有叶公公在,任何人都翻不了天去”

    木铮不傻,以他对叶珣的了解,怎可能任由杨嗣昌等人这般的前蹿后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