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张旭廉,现任职翰林院,是个专门搞学问的,按长幼有序排列,爵位应该是他的,但这哥们似乎读书读傻了,平时也不太受老爹喜欢,所以爵位最终能不能落在他头上,还真不好说。

    老二张旭刚,现任吏部给事中,一个很微妙的官职,不过听说他只是挂职,毕竟老爹的名望在那呢,家里也不缺他那点俸禄,挺低调个人,平时也看不出有什么野心。

    老三张旭阳,也是张维贤最疼爱的儿子,在锦衣卫挂了个都督的勋职,却从未去上任过,平日游手好闲,是个典型的纨绔,要不是有老爹罩着,估计早让人给办了。

    三个儿子,三种性格,平【】时最能接触老爹张维贤最多的也是他们,那这件事会不会是这三个儿子其中一人干的?

    看在张维贤的面子上,叶本不想参合英国公府的内部事务,现在看来,不参合是不行了。。。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外围布控全部到位后,叶才放将领们回去。

    来时候精神抖擞,回去的时候却如霜打的茄子,再没半点精神头,谁都清楚,即便他们能活着离开这里,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各自的地盘上呼风唤雨了。

    这些将领们不知道,由于张维贤的病重,叶已经不得不改变行程。

    自出道以来,张维贤一直对叶多有帮助,而且叶有种感觉,老国公一定在等着见他最后一面,所以他必须尽快赶回去。

    别人都走了,叶独自坐在帅案后,沉吟良久,然后提笔连写两道密信,一封给吏部尚书陈善才,命他重新委派兰州知府,另一封给方振儒,要他派精干御史到西北来,彻底清查这里的问题。

    事情有大小以及轻重缓急之分,叶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不然他早晚得被累死,一些不是特别紧急的事,也得让下属来做。

    安排完这些,再次传令,招满桂和秦邦屏来议事。。。
………………………………

第645章 有人拜访

    时间对忙碌的人来说,总是格外吝啬,离开京城时春色无限好,回来时却已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花,大半年的时间,仿佛眨眼间就过来了。

    叶珣还在回京的路上,任命秦邦屏为甘陕都指挥使的委任状,也已经由吏部和兵部行文,送达到了秦邦屏手中。

    叶珣给袁应泰的命令是手续一切从简,但该有的待遇却一样都不能少。

    对秦邦屏的这个任命,就等于是将西北军都交给他了,除了秦邦屏,叶珣还留下一百五十名近卫,这些近卫将作为基层军官,充实到西北各军中去。

    一批又一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明各军中,都可以找到由叶珣近卫担任的军官身影。

    秦邦屏是秦良玉的弟弟,出身将门,能力出众,对叶珣忠心耿耿,叶珣交代的任务,从来不会出现半点偏差,可说是西北军主帅的最佳人选。

    有他在,才能保证叶珣之前的所有安排顺利进行下去。

    而满桂的任务则更加重要,叶珣把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初生牛犊交给他,稍后多尔衮也会赶过去,满桂将带着这三人以及五千铁骑,横穿亦力巴里,从侧面策应巴希克的行动。

    从这几个人的搭配就不难看出,叶珣对莫卧尔根本就没安好心,说好听是助拳,实际是给莫卧尔国家放血去了。

    至于巴希克这个便宜老丈人,那就看他今后的表现了,大不了把他接到大明来养老就是了。

    一行人中最兴奋的莫过于阿茹娜,大明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大明的繁华和富庶,根本不是阿三那种国度能比的。

    尤其是进了京城,整齐的街道,林立的商铺,如织的人潮,远处高墙后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

    只看得阿茹娜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从前她做梦都没想到大明会如此繁华。

    阿若娜甚至这个时空的人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叶珣的横空出世,此时的大明京城,早已是一副末日将临的颓败场景。

    武力强横,经济繁荣,百姓安居,此时大明已经步入世界级强国之列。

    只是在叶珣心中,京城一如往昔,天气虽然有点冷,却也同往年没什么区别。

    叶珣让小箩先带着阿茹娜去皇宫,他自己则直奔英国公府而去。

    在路上的时候,叶珣就接到西厂陆续传来的消息,张维贤已经数次昏迷,虽然被救过来,但谁也不敢说下次再昏迷,还能不能醒过来。

    所以叶珣很着急,希望能最后再看老国公一眼。

    情报中显示,张维贤的三个儿子最近表现都很正常,也没见他们同其他朝廷重臣有什么来往。

    叶珣擅长搞阴谋,他知道,越是看着正常的事,背后隐藏的往往越不正常,那就看最后谁的狐狸尾巴先露出来了。

    叶珣这次回来的比较急,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当近卫让英国公府的门房向里面通报的时候,门房竟然愣了一下,然后才飞快地反身去禀报了。

    从这个门房的反应不难看出,叶珣的行踪一直都十分受人关注,一个门房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有心人了。

    时间不大,就见张维贤的长子张旭廉快步而出,还没下台阶,就拱手道:“不知公公驾临,还请恕罪”

    叶珣点点头,道:“听闻老国公病重,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可否方便探视?”

    张旭廉脸上现出一丝难色,道:“公公还是随我进去看看吧,父亲大人刚吃过药,现正在昏睡”

    老爷子刚吃了药睡着,当儿子那能说立刻就叫起来?只是来的这个人比皇帝老子还有分量,张旭廉不敢说行,也不敢说不行,只能让叶珣自己进去看了。

    叶珣倒是挺能体谅他的,在张旭廉的引领下,迈步向里面走去,状似不经意地问道:“你其他兄弟呢?”

    “二弟在宫中当值,三弟。。。”

    说到老三张旭阳的时候,张旭廉苦笑着摇了摇头,却没有再说下去,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一般。

    老子有病,最痛爱的儿子却不在身旁,这种事谁听着不生气?

    不知不觉间,叶珣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英国公府很大,叶珣来了不止一次,在张旭廉引领下,穿过好几个跨院,才来到张维贤静养的地方。

    房间的暖阁中,除了张维贤的几个儿女,还有侍候的下人,以及几个郎中模样的人,见到张旭廉,众人纷纷躬身施礼。

    张维贤到现在都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张旭廉这个长子肯定是要继承英国公爵位的,惯于见风使舵的下人们,又怎会没有这点眼色。

    叶珣四下看了看,沉声道:“向太后禀报老国公的病情了吗?”

    “禀报过了,太后还派了御医来,只是御医也说了,父亲油尽灯枯,就是在熬那点心血,非药石所能医治的”

    叶珣点点头,心说这就对了,宝珠知道英国公跟自己的关系,老爷子有病,她不会不闻不问的。

    张旭廉亲自轻轻推开房门,向里面看了一下,才点头示意叶珣跟着进去。

    房内也有侍候的下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一个中年美妇双目含泪地坐在榻旁,却是张维贤最疼爱的第六房夫人。

    张家三兄弟的年纪都比这个六夫人大,偏偏六夫人也有个儿子,所以尽管张维贤宠爱这个六夫人,三兄弟却很不待见她。

    可以想见,一旦张维贤归西,这位六夫人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叶珣却是认识这位六夫人的,而且对她印象不错,知书达理,从不恃宠而骄。

    叶珣抱拳微微向六夫人施了一礼,然后举目向榻上望去。

    记忆中,也就大半年的时间没见,昔日魁梧威猛的英国公,却已经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要不是胸口还在微微起伏,很容易让人把他当成一个死人。

    叶珣虽从不觉自己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可见到从前对自己关爱有加的老人变成如此模样,心中还是有种酸酸的感觉。

    不知是有心灵感应,还是如叶珣想的那样,老爷子就是在等他。

    当叶珣探身观看的时候,老爷子忽然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


………………………………

第646章 心中所想

    房间内的光线很暗,按照郎中的话说,老国公这样的病不适合见光。

    其他人都被赶了出去,而且是张维贤亲自开口赶的。

    此刻张维贤在叶的扶持下,靠坐在软垫上,脸颊有一抹诡异的嫣红。

    叶虽然对医道研究的不多,却也知道张维贤现在这种状况叫回光返照,坚持不了多大一会的。

    “老爷子,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叶子永远是您初见时那个小叶子”

    听了叶的话,张维贤枯瘦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轻声道:“自见到你的那刻起,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做出一番大事出来,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大明无事,老夫亦可以瞑目了”

    叶苦笑着道:“都这时候了,您就别夸我了,有什么交代,您就直说吧!”

    张维贤落寞地笑了笑,道:“老夫知道,看在老夫的薄面上,即便老夫不在,张家也不会有事,唯一让老夫放心不下的是小六母子,老夫想最后拜托你一件事,能否帮老夫把爵位传给旭敏?”

    看着一脸哀求之色的张维贤,叶不由愣住了,一路火急火燎地赶回来,却万没想到张维贤竟会拜托他这件事。

    旭敏即六夫人的儿子,也是张维贤庶出最小的儿子,如果是让叶关照他们母子什么的,叶都能理解,现在张维贤却要把世袭的英国公爵位给庶出的小儿子,难怪他一直不肯公布继承人了,原来是在打这个主意。

    长幼有序,古人更重嫡庶之分,如果这件事传扬出去,叶还不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啊!

    这老爷子临死还给老子留了个天大的难题,这是不想让老子念你的好了。

    叶不由感觉脑袋好像都大了好几倍,他突然后悔了,后悔不该来探视这老狐狸。

    很显然,张维贤算准叶会来,所以才强挺着没有咽下这口气。

    有几个人会拒绝一个将死之人的请求?别人不知道,叶肯定不会。

    苦笑一下,才道:“老爷子,您这是在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叶没有问张维贤为什么不把爵位让给三个嫡子,一来老爷子随时都有咽气的可能,二来他心中也隐隐感觉到了什么,只是思路还不是很清晰。

    见叶没有拒绝,张维贤脸上终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道:“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去吧!帮我把所有人都叫进来,有些话也该交代交代了”

    奇葩的请求,对方答应之后就立刻赶人,张老国公绝对算是个奇葩的人了。

    叶却也没说什么,点点头,起身向病榻上的张维贤深施一礼,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看着叶的背影,张维贤的眼神逐渐暗淡下来,喃喃道:“能不能保住我张家,就拜托你了。。。”

    张维贤的话音虽轻,却还是一字不落地传入叶的耳中。

    至此,叶终于明白张维贤老爷子的良苦用心了。

    很显然,张维贤人老,心却不糊涂,他应该是发现了某个儿子在阴谋算计叶,而以他对叶和儿子的了解,知道儿子根本不可能是叶的对手。

    而一旦将爵位交给儿子,日后儿子在与叶的争斗中落败,他张氏一族恐怕都要跟着受牵连。

    所以张维贤才甘冒天下之大不违,将爵位传与最小却又不是嫡子的儿子。

    这样即便日后某个儿子或罪,凭英国公这块金子招牌,也可保家族无事,爵位也一样可以延续下去。

    想明白这些,叶除了叹息一声,老爷子真是用心良苦外,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只是张维贤通过这件事把叶推到了风口浪尖,却不知道是不是在帮他的儿子了?

    叶是个讲信用的人,也更不会骗死人,既然答应了张维贤,就一定会让他的小儿子继承英国公爵位,只是叶可没说什么时间能办到。

    而如果刚刚张维贤要是能提示一下他那个儿子有问题,兴许这个时间表就有了。

    刚走出英国公府,身后就传来震天的哭喊声,只是叶却没有再回头,该做的一定会去做,所以他已经不再亏欠张维贤什么了。

    究竟是张维贤那个儿子这暗中算计叶,此刻叶却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是狐狸终究是要露出尾巴的,管你是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只要触及叶的底线,叶都会毫不犹豫地动手铲除。

    人可以仁慈,但这颗仁慈之心,却也得分对谁用。

    想想即将见到的老婆孩子,叶的心顿时火热起来,在这个时空,这都是他最亲近的人,也唯有她们,才能激起叶的所有热情。

    视线转向大内慈宁宫,此刻宝珠、红袖以及花家姐妹,都在像看外星人似的上下打量着阿茹娜。

    随着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如今的大明京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各色人种可谓是应有尽有。

    只是几个女人大多数时间都待在深宫,还从没近距离接触过外国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即将成为她们中的一员,怎不让她们小心审视。

    小箩倒是实诚,仔细向几位大姐介绍了阿茹娜的来历,最后还告诉她们,叶大哥很喜欢这个长相迥异、身材火辣的女人。

    在阿茹娜傲人的身材旁,几个女人都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红袖甚至想去捏一下阿茹娜的胸器,看是不是假的。

    叶还会往家带女人这件事,早已经得到以宝珠为首的后院大佬们一致同意,只是却没想到叶会什么人都往家带。

    阿茹娜倒是落落大方,按照小箩教给她的礼节,先后向四个大小女人施礼,然后娇声道:“阿茹娜见过几位姐姐”

    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叶认可的女人,她们总不能把人赶出去吧!

    还没等宝珠表态,阿茹娜就按照小箩教的,恭恭敬敬地给宝珠敬了一杯茶。

    这是大家族小妾进门时必须对大妇行的礼节。

    宝珠尚未把茶碗接在手里,一旁的红袖就忍不住道:“妹妹,这死太监够偏心的,这还没进门,就什么都教了,不行,哎!那个谁!先不忙着敬茶,听小箩说你功夫不错,我们比划比划”

    宝珠吓了一跳,一会叶回来,却看到后院打起来了,该怎么想自己啊?

    忙伸手抢过茶碗,道:“算了算了,都是自家姐妹,动武不合适。。。”

    话音未落就被红袖打断了,道:“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不让这洋妞知道厉害,以后还不得以为我们好欺负呢!”

    “那个谁!咱们是比拳脚还是兵器?”

    阿茹娜见状,一直克制的脾气也上来了,心说比划就比划,真当老娘怕了你吗?。。。


………………………………

第647章 挑战科举

    ();

    没有人是万能的,再完美的人,他也一样有疏漏的时候。

    其实叶珣在最早提出银币作为大明流通钱币的时候,就考虑过继续发行小面值的钱币。

    但叶珣实在太忙了,这边银币开始流通的时候,他的心思却已经被别的事占据了。

    秦用的提议只是个小插曲,即显示了朝中确实有很多在干实事的官员,也能从这件事上反射出叶珣的心胸。

    所以待秦用说完之后,叶珣就点头道:“你现在是户部司曹是吧!很不错,你去财务部找李待问大人报到,就说是本公让你去的,然后把你跟本公说的这些整理成册,交给李大人,今天本公就不招待你了,来日一定请你过府饮宴,就当是本公给你赔礼了”

    事实上别看秦用站的挺直溜,实际心中也是捏着一把汗,万一叶公公不像传说中那么礼贤下士,即便今天不搭理他,过后怕也没他好。

    但从叶珣现在的态度来看,叶公公却是个胸怀广阔之人,他能从户部司曹那个位置上跳出来,今天也算没白来了。

    想到这,当即躬身道:“谢公公,下官告辞!”

    叶珣摆摆手,随即扬声对台阶一侧还在排队等候召见的官员道:“各位大人,非是叶某难见,实在是叶某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但如果都能像秦大人那样,真的是为政务而来,那就请你留下条陈,本公一定会争取时间接见的,抱歉了”

    说罢向众人抱了抱拳,然后转身引领刘宗周向里面走去。

    刘宗周是做学问的不假,但两次辞官之后,他就一边专研学问,一边给学生讲学,虽不敢说看人有多么准确,但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还是能分辨出叶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待叶珣再次邀请他向里面走的时候,他的心中也是更加笃定,这个叶公公,确实是他想要找的人。

    现在已经是午后,晚上各部堂官还要来家中开会,所以留给叶珣跟刘宗周谈话的时间并不长。

    来到厅堂分宾主落座,下人奉上茶水,刘宗周终于忍不住道:“叶公公当知道下官曾与**星大人等东林人交情莫逆,为何还要启用下官?”

    叶珣微微一笑,反问道:“念台先生觉得那些人跟您一样吗?”

    “其实念台先生就是不说我也知道,之前因为一些变故,我对东林人处置的是重了些,恐怕念台先生心中对此也是多有不满吧!”

    “不能说东林党都是坏人,事实上他们很多人都是正直之士,可我为什么还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就是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正义之举,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出卖国家百姓的利益,这就已经不是政见不同那么简单了”

    “而念台先生你不一样,我尊敬您的原因,是因为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坚持自己的本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跟个人感情无关、跟个人喜好同样无关”

    大道理讲地真他娘的累啊!叶珣这大通白话下来,嗓子都快冒烟了。

    听了叶珣这番话后,刘宗周却大有知音难求之感,出道这么多年了,除了他的学生,还从没有那个朝中重臣如此高的评价过他,而对面坐着的这位,又岂是朝廷重臣那么简单?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当朝第一人啊!

    叹息一声道:“能得公公一言,下官此生亦无憾了,不瞒公公说,如果今天不能确认公公是何许人也,那这个顺天府尹,下官不做也罢”

    尚未有点官场常识的人都知道,顺天府尹这个官职,就如同京城的市长一样,是个非常难干,而且还容易得罪人的职位,能安安全全混到任期不出问题,就说明这是个高人了。

    刘宗周是个做学问的,他能不能玩转官场那一套,还真是不好说。

    不过不要紧,因为叶珣也是认法不认人的主,只要刘宗周能刚正严明,就是出了问题,叶珣也一样会给他兜着的。

    “不瞒念台先生,过年之后,我打算筹建一所大学,里面的学科包罗万象,不知念台先生可愿在学校里兼任教授一职”

    唠了半天,叶珣终于说到了主题,这老哥没来京城之前就一直在老家讲学,想必当官只是他实现抱负的一种途径,他的真正心思还在做学问上。

    果然,听叶珣这么说,刘宗周立刻来了精神,高兴地道:“公公能有此心,实乃善莫大焉,下官要代万千莘莘学子谢过公公”

    说着,刘宗周真的站起身向叶珣施了一礼。

    叶珣忙摆手道:“念台先生严重了,各地条件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所以本公就一直在想,若只以单纯的学问来选拔人才,对那些出身寒门,又读不起书的子弟太不公平,所以朝廷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更广泛,给寒门子弟更多为国效力的机会”

    刘宗周不是迂腐之人,不然也不会被东林党人所弃,只是叶珣的想法太过超前,把他都有点说糊涂了。

    遂疑惑道:“下官有点不太明白公公的意思,难道公公是要改革科举制度?”

    叶珣笑了笑,道:“自国朝建国以来,朝廷科举的内容就没改变过,就拿刚才那位秦大人为例,念台先生觉得只是八股文做的好,就能明白那些财政方面的事吗?怕是不能吧!”

    “各部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位,主官几乎都是半路出家,这显然是不利于朝廷健康发展的,也影响办事效率,而若这些职位都是由专业官员来担任呢?那情况恐怕就不一样了吧!”

    叶珣这番解释下来,刘宗周倒是有些明白了,只是叶公公的这个想法太过庞大了吧!而且多少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所学都是同八股文有关的学问,现在这么说改就改了,你让那些学子们怎么想?

    显然是看出了刘宗周心中的犹疑,叶珣忽然站起身向刘宗周深施一礼。

    “念台先生非迂腐之人,所以我才会跟您讲这么多,您应该知道,国家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第吐故纳新,才会进步,才会永远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因循守旧,早晚还会像万历末年那样,一个小小的女真,都能让我大明束手无策,所以恳请先生助我,行这万古之未有的大变革”

    在叶珣大胆说出万历末年这句话的时候,刘宗周就已经被深深第震撼住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朝假太监》,微信关注“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