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情况下,让代善和皇太极都忽略的情况发生了,因为他们没有控制好外围,以至于让乱兵逃入了各处百姓和大臣的家中。
不管在什么地方,乱兵都是最可怕的,这些人没了目标,失去了领导的约束,开始放纵起来。
没用多大一会,赫图阿拉各处就开始陷入全面混乱,一些有权势的人家有看家护院还好些,那些低级官员和富足一点的人家就遭了罪。
烧杀、抢掠,这些乱兵可谓是无恶不做,乱兵中尤以一伙一个胖子带头的乱兵最为凶狠,这群人根本不去普通官员和百姓家,目标就是各贝勒旗主和重臣。
这些乱兵大约在百人左右,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攻守间极有章法,普通的看家护院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冲进去之后,就是一个杀,金银财宝什么的能带就带,带不了的就烧。
在这伙人的带动下,赫图阿拉陷入更大的混乱中,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喊杀声。
镇守赫图阿拉以及努尔哈赤汗宫的两黄旗精锐,在没有得到指示的情况下,唯有眼睁睁地看着混乱发生,却不敢有半分举动,因为相比城中的乱局,大汗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任谁也没想到,极具小强精神,几乎所有药物都试过,已经被御医宣布为植物人的努尔哈赤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醒了过来。
努尔哈赤毕竟不是神仙,刚刚苏醒,身体还需要恢复,不过城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喊杀声都传进汗宫了,想瞒是根本瞒不住的。
虚弱的努尔哈赤在了解了情况后,立刻派人传旨给皇太极和代善,停止与莽古尔泰的火拼,将身受重伤的莽古尔泰押入大牢,同时正红和正白两旗人马开始在城中清场,所有乱兵,一律格杀。
可以说努尔哈赤醒的很及时,没有让建州的内乱扩大,不过这次发生在大金都城的内乱,却还是重伤了女真的元气。
事后统计,此次内乱,共有十几个重臣贝勒家遭到洗劫,死了三个贝勒、五个贝子,还有十几个大臣,这些大臣几乎都是各部门的精英,他们的死,给大金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场战败,甚至更有过之。
而乱兵虽然杀了不少,可那伙最为凶悍的乱兵却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被找到。
到了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这场内乱是有人从中挑拨了。
严刑逼问了莽古尔泰的手下后,大金立刻下发了对孙洞的海捕文书,可这东西只在建州管用,出了女真的地盘,就是手纸一张。
随即代善以及被手下抬着的皇太极亲自去汗宫向努尔哈赤请罪。
努尔哈赤确实很愤怒,被他寄予厚望的皇太极居然也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来,而更蠢的还是那个被人挑拨依然不知情,同时又野心勃勃的莽古尔泰。
不过怎么处置莽古尔泰,却有点让努尔哈赤为难了,因为他已经赐死过一个儿子了,莽古尔泰和褚英的性质不同,虽有夺权之心,却还没诅咒过他,也不像褚英那般为众大臣所忌。
思虑良久后,努尔哈赤终于下旨,将莽古尔泰贬为庶民,永远圈禁。
出于对皇太极的不满,努尔哈赤正式将镶蓝旗交于代善,命其重整镶蓝旗。
这个消息对代善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自然是又掌握了一旗的兵力,坏的方面则是女真缺人啊!
杀的时候挺过瘾,现在才想起来,女真一共才六万多兵力,抛去这几次铁岭之战,在加上昨晚的损失,也就剩五万多人了,现在鼓励生产肯定是来不及了,那兵员该从何来?
努尔哈赤不是不知道这个现实的问题,但困难从来都不是领导想地,不然要你们这些儿子大臣们有什么用?
老爹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代善唯有硬着头皮去自己想办法了。
其实兵员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努尔哈赤心中想的却是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应对明朝接下来的反应,准确的说是如何应对叶珣。
宽甸六堡的丢失,无疑成了扎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一根刺,他相信,接下来叶珣一定会利用这个地方更好地遏制建州的发展,而朝鲜也会跳出来去勾搭叶珣。
朝鲜不足为虑,但是朝鲜的战略资源却对建州的发展很重要,所以必须尽快夺回宽甸六堡。
只是怎么样才能除掉那个小阉贼呢?
想起叶珣那张欠揍的嘴脸,努尔哈赤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第169章 重镇
去。
脸红脖子粗地道:“公公,末将从前的官职太小,若贸然登上高位,怕是不符合朝廷的章法啊!”
叶珣知道曹文诏在担心什么,事实上他之前提拔的那些将领,到现在兵部的委任状还没下来。
叶珣虽然可以不在乎这些,但将领们肯定在意,有朝一日他离开辽东,朝廷随时都可以派一个手持印信的将领替换他们,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岂不全都白费了?
这是个问题,叶珣不知道是兵部张鹤鸣的主意,还是有万历的指示,但这个问题却是必须要尽早解决的。
叶珣打算辽东的局势再稳一些,就回京城一趟,彻底把这件事解决了。
拍了拍曹文诏的肩膀,道:“不要妄自菲薄,你有这个能力,我自信不会看错人,如果我所料不错,努尔哈赤会派兵效仿我们,以袭扰为主诱你出战,军属们即将搬迁过来,所以一味的防守也不是办法,你要适时改变策略,不给女真以可趁之机”
“公公放心,这种袭扰战术是您首创的,女真人玩的都是咱玩剩下的,末将有办法对付他们”
胜不骄、败不馁,叶珣要的就是曹文诏这种稳重又有急智的将领,不然也不会一步就把他推上指挥使的位置。
“卫所新建,构架由你自己搭建,官员将领也都由你任命,其他方面可还有什么困难?”
简单的一句话,就显示了叶珣对曹文诏的绝对信任。
曹文诏心中感动,不过表面却没有表露出来,沉声道:“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有公公的信任,末将有信心克服所有困难”
叶珣知道曹文诏这么说不过是在宽慰他,别的不说,首先粮草就是个大问题,现在辽东各地的粮食都已经种下,离秋收还有近三个月时间。
虽然还在从江南不断地运粮过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必须再找一条供应粮食的渠道。
叶珣没有说破这件事,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了过去,道:“这是我在闲暇时写的一些东西,你看看,然后尽快推广下去”
这是叶珣凭着记忆整理出来的一些急救常识,比如说高温消毒,士兵要保持个人卫生,不喝生水吃生食物等等,粮食不够用,酒精消毒就暂时不能用了。
竟然是叶珣亲自写的,曹文诏顿时如获至宝,不住地道:“公公放心,末将这就派人去办”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一个侍卫快步而来。
“启禀公公,朝鲜光海君派人求见”
(本章完)
………………………………
第170章 使节
这位光海君是朝鲜第十五位国王,这哥们得说还是很有眼光的,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就预感到明军会败,所以密令统兵参战的姜弘立出工不出力,能观望最好,见势不好掉头就跑,总之就是要以保存实力为主。
事实证明光海君果然没有看错,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已经秘密修书努尔哈赤,表示会和明朝划清界限,绝不搞阴阳合同,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战之后,还是派兵在朝鲜境内划拉一通。
这些女真兵都跟蝗虫一样,所过之处可谓是寸草不生,光海君求助明朝不成,只好向带兵的阿敏投降,又奉上一大堆金银珠宝后,才算打发走了阿敏。
其实这个时候的朝鲜文武大臣还是比较倾向明朝的,只有光海君一人奴颜屈膝。
光海君到后来已经里外不是人,朝臣要求他抵抗女真,并重新与明朝修好,但他却知道明朝此刻已是自身难保,所以坚决不肯再联系明朝。
可是让光海君没想到的是,一个神奇的太监突然闪亮登场,不但扭转了辽东的局势,而且还隔断了女真直接进攻朝鲜的通道。
这样一来,内忧外患的光海君马上从善如流,派人来与叶珣联络了,也巧,正好叶珣在宽甸六堡视察,所以就碰到了。
叶珣对棒子民族从来没什么好感,不过听说光海君派人来了,却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说这家伙来的可太是时候了。
来人叫朴鼎吉,是个什么叫承旨的官员,反正叶珣也没打算深入了解朝鲜的官职,也就更不会在乎来的是什么人了。
回到临时住所后,就命人把朴鼎吉叫进来。
叶珣不知道,这个朴鼎吉开始的时候是个典型的反明派,后来见国内亲明势力强大,这边又有叶珣异军突起,就又改变了主意,开始大力主张与明朝联合抗金了。
对待这些朝鲜人,叶珣也无需装什么礼贤下士了,大马金刀地坐在那,看着进来的朴鼎吉,直接道:“光海君胆子不小啊!居然对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阳奉阴违,今天你来的正好,回去告诉光海君准备退位让闲吧!不然就别怪本公出兵干涉了”
朴鼎吉身材不高,偏瘦,一张大饼子脸,眼睛略有些浮肿,再配上惨白的面孔,一看就知道是个酒色过度的货。
听了叶珣的话,朴鼎吉不由吓了一跳,光海君的心思他当然知道,但这件事属于绝对的机密,不应该传出来啊,却不知叶珣是怎么知道的?
嘴里忙辩解道:“公公何出此言?这一定是有人在中伤我家大王与天朝的感情,还请公公明查”
“明查?本公可没那么多时间,想要证明自己就拿点诚意出来,不然待本公腾出手来,就说什么都没用了”
“对了,你干什么来了?”
朴鼎吉被叶珣东一拳西一脚的说法弄的哭笑不得,再次躬身道:“我家王上听闻公公大败女真,所以特派小臣前来恭贺”
听了朴鼎吉的话,叶珣再次上下打量了他吉眼,疑惑道:“你是空着手来道贺的?你们光海君也太抠门了吧!”
“公公不要误会,礼物是带了一些,如果公公觉得不满意,小臣回去再准备就是”
朴鼎吉从前没少跟明朝官员打交道,那些大明官员那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对待他们这些籓属国虽有些傲慢,但却从不吝啬,那次去都会弄个盆满钹满的回来?
怎么到了这位叶公公这全变了样?张嘴就要礼物,你是穷疯了吗?
叶珣十分清楚这些藩属国的嘴脸,一大堆不费本钱的好听话送出去,然后就会从那些妄自尊大的皇帝大臣那里骗取大笔赏赐,这种买卖简直比劫道来钱还快。
只可惜他们流年不利,这次碰到属貔貅的叶公公了,貔貅只进不出的优点也一直被叶公公所遵循,并大有发扬光大的趋势。
看着朴鼎吉那张虚伪的面孔,叶珣摸了摸下巴,刚要说话,却猛然感觉自己好像长胡子了,顿时吓了一跳。
太监长胡子,这突破也太大了吧?从前忽略了这件事,看来今后还真的注意了。
见叶珣不说话,朴鼎吉心中更加没底,小心地道:“我家王上其实是有心意要给公公表达的,只是下臣来的匆忙,下次一定给公公带来”
暂时放下胡子的事,叶珣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用下次了,你现在就回去,告诉光海君给我准备一百万两银子充做军费,如果银子不够,用粮食抵也行”
听叶珣报出的数目,朴鼎吉吓得差点没坐地上,这死太监也太黑了吧?开口就是一百万,你当我们朝鲜是造银子的吗?
刚想开口,却听叶珣又道:“最近女真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在你之前,努尔哈赤还曾派人来与本公商量,想要借道去你朝鲜的事,本公虽然不想答应,可觉得女真人民也挺苦的,去你朝鲜搞点粮食财物的,也未尝不可,嗯!这件事还真得考虑考虑”
叶珣说完就直接拿起了茶碗,站在一旁的侍卫见状,忙高喊道:“送客!”
自始至终朴鼎吉连十句话都没说上,就被叶珣赶了出来。
朴鼎吉也是做官的,那还不明白叶珣在说什么,什么努尔哈赤借道又是女真人民挺困苦的,糊弄鬼呐?大明早就与女真势不两立,又怎会去同情女真人?叶珣这么说无非就是在威胁朝鲜,如果不拿钱拿粮的话,就要放女真去朝鲜打劫了。
又气又急的朴鼎吉无暇多想,立刻就打道回府,他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让光海君修书给大明皇帝,这死太监实在太不像话了,那有这么对待藩属国的?
朴鼎吉不知道,叶珣现在的铁面神功已经修炼差不多了,若是被几份弹劾奏折就吓住,那他不也成熊廷弼了?况且这种狮子大张口的要钱,其实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试想那个皇帝愿意用一个什么缺点都没有的臣子?
叶珣就是要给外人营造一种骄横跋扈,同时又贪得无厌的嘴脸。
朴鼎吉回去,短时间不会有消息传过来,叶珣也没时间等他,在宽甸待了几天后,沈阳就有消息传来,他从京城带回的洋鬼子有急事找他。。。
………………………………
第171章 事件
熟铁炼出来了。
看着眼前乌黑的铁疙瘩,叶珣眼中难掩狂喜之色,在冷兵器时代,没有人明白这种熟铁出世意味着什么,而由熟铁打造的火炮或是火枪一旦上了战场,势必会彻底改变战争的形势,工业革命也必将因此提前来到。
“来人,取五千两银子来”
之前叶珣说的是赏银三千,现在一高兴,直接就把赏银提高了两千。
安迪斯和皮艾罗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开了,不住口的道谢,现在他们早就不想再回什么京城了,跟在这位神奇的叶公公身边,不但有大把银子可赚,而且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他们相信叶珣一定是上帝派来拯救他们的。
“瞧你们这点出息,这么点银子就乐成这样,如果你们能用这种铁制造出火炮及火统用的枪管,我就再赏你们一万两,怎么样,有信心没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洋鬼子比天朝人更贪财,谁知听了叶珣的话,两人脸上并未露出惊喜之色。
只听皮艾罗一脸苦色地道:“尊贵的叶大人,不是我们不想造,实在是这的作坊太简陋了,炼制这一小块熟铁已经费了好大劲,要想炼制能打造火炮的精铁,首先必须改造锅炉,而且还要更大的容器和模具,这些东西弄下来,没个一年半载根本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叶珣有些明白了,自己带这两人回辽东已经有些日子了,自己天天东奔西走,早就将他们给忘脑后了,现在算下来,如果器具齐全的话,熟铁早就炼出来了,之所以会拖到现在,肯定如他们说的那样,遇到设备问题了。
现在熟铁出来了,而陈铁奴的百炼刀却还没动静,显然那东西的工艺比这个还复杂。
收回心神,道:“我给你们时间,而且还会提前预支你们五千两银子,你们可以用这些银子采购所需要的任何东西,银子不够就找我要,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把新式火炮搞出来,另外答应你们的教堂,我这次回来也会交代下去,希望教堂落成之日,你们能用火炮当礼炮,为你们的教堂鸣放”
叶珣的这番话,是真的让俩洋鬼子感动了,学着汉人的样子,向叶珣抱拳深施一礼,道:“叶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微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就让他们继续忙去了。
叶珣的大方是出了名的,却从来没有人想过叶珣的银子真的花用不完吗?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叶珣当然明白银钱流通的重要性,他现在大力推动商贸,就是让银钱流通起来,商铺多了,官府的税收也上来了,而这还是冰山一角。
往来商户多了,所带动的连锁效益却是无可估量的,客栈、酒楼、青楼,甚至是车脚行等等,都会被带动起来,而这些方面也都是要交税的。
就拿皮艾罗和安迪斯两人来说,叶珣对他们的赏银虽多,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免费的,出去喝个花酒,买点喜欢的东西等等,都得是自己花钱。
而这些钱兜兜转转,最后又都会进入叶珣的腰包,说严重点,叶珣是在贪污公款,但谁让他势大呢!背后又有皇帝罩着,麾下更是有十几万大军愿为他效死,那个不开眼的敢管他的事?
你还真别说,不怕死的人那都有,现在的辽东官场,并不如表面那般一团和气,底下暗流汹涌,倒叶的呼声早已传到京城了。
纵观叶珣穿越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实赢得了辽东军民的一致拥戴,但同时也得罪了一大批人。
这些人就是以将门为首的世家,从前在叶珣没出现之前,这些人依靠欺瞒朝廷、吃空饷、喝兵血等不法手段,一家家都弄了个沟满壕平。
叶珣上任以来,补齐军中空额,严查贪墨军饷的不法行为,这就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帮人现在活吞了叶珣的心都有,简直比女真人还恨叶珣。
如果叶珣只是个一般的太监或是文臣武将,这些人早就对他下手了,偏偏叶珣武功深不可测,又会收买人心,那些低层上来的军官士兵更是对他死心塌地,让这些人根本无从下手,甚至还要小心防备叶珣对他们开刀。
别看这帮家伙打仗狗屁不是,贪墨和搬弄是非却一个赛一个,尤其是发现叶珣比他们还能贪以后,顿时都如打了鸡血般开始收集各种证据,准备去皇帝那告叶珣。
叶珣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军队上,况且他在辽东的资历毕竟还尚浅,所以对文武官员的这些小动作,竟然一无所知。
而程瑜虽是文官,但他比叶珣还忙,一个一心干实事的人,又那有时间去关注那些?
最先知道这件事的是巡按御史张铨,在大明官场,巡按御史的职权也是很大的,他的职权与镇守太监有很多相通之处,就是都有监察之权。
张铨虽然管不了叶珣,但他有单独上奏的权利,而且他的奏折也肯定要比一般官员有力度,所以最近一直有官员在怂恿他上奏折弹劾叶珣。
让张铨为难之处也在于此,张铨不是那种睁眼睛说瞎话的主,他可是亲眼见证了叶珣给辽东带来的稳定与繁华,虽然叶珣有贪墨之嫌,但瑕不掩瑜,那有没问题的官员?人无完人嘛!
张铨经过慎重思考后,决定当面跟叶珣谈一谈,还没等他到叶珣府上呢,就忽见大队士兵涌上街头,封锁了各处交通要道后,开始抓捕嫌疑人员。
张铨见状,不由大感疑惑,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建奴打过来了?
因为前方的胜利,现在女真铁骑根本就越不过抚顺,所以不应该有敌情啊!
派人过去询问,得到的结果却让张铨大吃一惊,却原来是有人劫持了叶珣最宠爱的两个小妾。
关于这俩小妾的事,早已经在辽东传开,据说当朝一位权贵看上了她们,然后就不明不白地死在家中,虽然没有证据说是叶珣所为,但人们就是愿意传播这种事,叶公公的人也敢打主意,你不死谁死?
现在居然有人劫持了她们,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本章完)
………………………………
第172章 寻人
叶珣真的怒了,自穿越以来,他很少有发怒的时候,除了对敌人,一直都是一副好好先生的面孔示人。
不是叶珣的脾气有多好,而是他觉得坏脾气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但也有个前提,就是在不涉及到他最亲近人的时候,上次在京城,郑贵妃的侄儿打花家姐妹的主意,直接就被他送去见了上帝,这次也一样,那怕是天王老子,动了小姐俩,就是触碰了他的逆鳞,一样得死。
早上叶珣出去的时候,小姐俩还好好的待在府中,等他中午回去的时候,小姐俩就失踪了,随即有侍卫在门外捡到一张纸条,纸条的内容就是花家姐妹在他们手上,想要姐俩活命,就必须听他们的云云,却没提出具体的交换条件。
叶珣长时间在外,后宅的事一直都不管,出了这件事后,一查才知道,前些日子姐俩在街上碰到一个妇人,说是无家可归,求姐俩给口饭吃,姐俩一时心软,就把人领了回来,今天也是这个妇人带姐俩一起走的,然后就出了这事。
沈阳总兵是贺世贤,但自叶珣来了之后,就用自己的“勇”字营接管了城防,所以目前沈阳的城防司令是张起。
接到叶珣的手令,张起差点没吓尿裤子了,在自己的辖区内,老大的小妾被劫持了,自己这官是不是当到头了?
当即命令手下封锁街头,然后开始大肆搜索,一时间沈阳城内鸡飞狗跳,不单是军队,衙门的所有衙役捕快也纷纷出动,挨家挨户地盘查可疑人员。
叶珣是关心则乱,一想到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孩落在对头手里,他就不敢再想下去,同时也后悔对两女孩的关心太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